血 液 循 环 Blood Circulation
血液循环系统由心脏和血管组成.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而血管起着血流通路和分配血液的作用. 血液循环的主要功能是完成体内的物质运输.
A V 瓣膜:依压力差单向开放,房→室→动脉
第一节 心脏的生物电活动 第二节 心脏的泵血功能 第三节 血管生理 第四节 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第五节 器官循环
第一节 心肌的生物电 现象和生理特性
心肌细胞的类型 心肌类型: 1.工作细胞:心房肌细胞,心室肌细胞 2.特殊分化的心肌细胞 : 自律细胞:P细胞,浦肯野细胞 非自律细胞:过渡细胞,结区细胞
一、心肌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其形成机制
(一) 心室肌细胞的跨膜电位 1 静息电位(Rp) - 90mV K+外流 → K+平衡电位
2 动作电位(Ap) ⑴ Ap的波形 除极过程: 0期 复极过程: 1期(快速复极初期) 2期(平台期) 3期(快速复极末期) -90 -70 +20 +40 1 2 1期(快速复极初期) 3 2期(平台期) 3期(快速复极末期) 4 4期(静息期)
①复极过程复杂 ②持续时间长 ③升降支不对称 ⑵ Ap的特点: -90 -70 +20 +40 Ap时程长,有平台期
⑶ Ap的形成机制 0期:Na+快速内流 K+ 外流 达平衡 3期:K+ 外流 Na+ - K+交换 1期:K+ 外流 2期: Ca2+内流 -90 -70 +20 +40 0期:Na+快速内流 1期:K+ 外流 2期: Ca2+内流 K+ 外流 达平衡 3期:K+ 外流 Na+ Ca2+ K+ Na+ Na+ Ca2+ 4期:Ca2+-Na+ 交换 Na+ - K+交换 K++ K+ K+
(二)自律细胞的跨膜电位 1. 窦房结细胞的Ap ⑵ 特点 ⑴ 波形 ① 有0,3,4期, 无1,2期 ② 最大复极电位、 阈电位小 ③ 0期去极速度慢、 幅度低 ④ 4期自动去极化快 ⑴ 波形 -90 -70 +20 +40 -60 -40 4 3
⑶ 形成机制: 0期:Ca2+缓慢内流(L型Ca2+通道) 3期:K+ 外流 4期:三种 *① K+ 外流( IK 通道) 进行性↓ ② Na+内流( If 电流) 进行性↑ ③ Ca2+内流( T型Ca2+通道)←镍阻断 4 3
快 Na+ 通道 慢 Ca2+ 通道 激活 快 慢 失活 快 慢 阈电位 - 70mV - 40mV 离子流 Na+ Ca2+ 激活 快 慢 失活 快 慢 阈电位 - 70mV - 40mV 离子流 Na+ Ca2+ 阻断剂 河豚毒(TTX) Mn2+ 异搏定 电位 大、快反应电位 小、慢反应电位
按动作电位0期去极化速度快慢,分为: 心房肌 心室肌 蒲肯耶细胞 P细胞 房结区细胞 快反应细胞 慢反应细胞
2. 浦肯野细胞的Ap -90 -70 1 2 3 4
特点:4期自动去极化,余者同心室肌 4期自动去极化机制: ⑴ K+外流进行性↓ ⑵ Na+内流( If 电流 ) 进行性↑← 铯(Cs)
二、心肌的生理特性 电生理特性 机械特性 兴奋性 传导性 自律性 收缩性
(一)自律性 组织细胞能自动发生节律性兴奋的特性。 衡量指标:自动兴奋的频率 产生基础 :4期自动去极化
1. 心脏起搏点 异位起搏点—异位心律 潜在起搏点 1. 心脏起搏点 窦房结:100次/min 正常起搏点—窦性心律 房室交界:50次/min 浦肯野纤维:25次/min 潜在起搏点 异位起搏点—异位心律 窦房结对潜在起搏点的控制: ⑴ 抢先占领 ⑵ 超速驱动压抑
2. 影响自律性的因素 1 4期自动去极速度—正变 2 最大复极(舒张)电位水平—反变 3 阈电位水平 上移→自律性↓ 4
(二)兴奋性 组织或细胞对刺激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 所有心肌细胞都具有兴奋性 衡量指标:阈值
1.影响兴奋性的因素 (1)静息电位与阈电位之间的差值:反变 (2)离子通道的状态: 静息状态 (良好兴奋性) 激活状态 (离子扩散) 失活状态 (兴奋性为零)
1. 影响心肌兴奋性的因素 (RP-TP)↑→ 兴奋性↓ 1 静息电位(RP)水平:反变 2 阈电位(TP)水平: 3 Na+ 通道状态: 备用状态: -90 mV (具有兴奋性的前提) 激活状态: -70 mV 失活状态: -50 mV
-70 TP -90 RP
-70 TP -90 RP
2.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 (1)有效不应期: 兴奋性为零 =绝对不应期+局部反应期 (2)相对不应期: 兴奋性低于正常 (3)超常期: 兴奋性高于正常 SNP RRP ERP
有效不应期长,相当于整个收缩期加舒张早期。 意义: 心肌不发生强直收缩,保证充盈和泵血。 3. 兴奋性变化的特点: 有效不应期长,相当于整个收缩期加舒张早期。 意义: 心肌不发生强直收缩,保证充盈和泵血。
4 期前收缩与代偿间歇 期前收缩 代偿间歇
期前收缩和代偿间歇 期前收缩(早搏): 在有效不应期之后,心肌受到 人工或来自异位起搏点的激动而产生的收缩。 代偿间歇: 期前收缩后一段较长的心室舒张期。 代偿间歇的机制: 窦性兴奋冲动落在期前收缩的有效不应期上
(三)传导性 细胞传导兴奋的能力。 衡量指标:AP的传播速度
(一) 心肌细胞兴奋传导原理 缝隙连接有利于局部电流通过 (二) 心脏内兴奋传播途径 特殊传导系统(含优势传导通路)
房结区 结区 结希区 房室交界 窦房结(+) 心房肌 优势传导通路 房室交界 (0.02 m/s) 希氏束 左右束支 浦肯野纤维网 (4.0 m/s) 心室肌(内→外)
传播速度: 1 房室交界传导慢:房室延搁 意义:保证房室先后收缩,有利于 充盈、射血。 2 浦肯野细胞传导快 意义:保证心室肌同步收缩, 1 房室交界传导慢:房室延搁 意义:保证房室先后收缩,有利于 充盈、射血。 2 浦肯野细胞传导快 意义:保证心室肌同步收缩, 有利射血。
2. 影响传导性的因素 1、结构因素: ① 细胞直径—正变 ② 缝隙连接数量 2、生理因素: ① 0期去极速度和幅度—正变 ② 临近部位膜的兴奋性
四、心肌的收缩性 特点: 1、全或无收缩 2、不发生强直收缩 3、对[Ca2+]o依赖性大
三、体表心电图
R P Q S T U P-R Q-T S-T With an electrocardiograph, electrical activity of the heart can be recorded from the surface of the body. This electrical activity is called electrocardiogram (ECG). (ECG). Electrocardiography provides a record of how the voltage between two points on the body surface changes with the time as a result of the electrical events of cardiac cycle. An any instant of the cardiac cycle the ECG indicates the net electrical field that is the summation of many weak electrical fields being produced by individual cardiac cells at that instant. When a large number of cells are simultaneously depolarizing or repolarizing, large valtage are observed on ECG. 注意:心电图记录的是电变化不是机械变化
ECG各波意义 1、P波: 两心房去极化 2、QRS波: 两心室去极化 3、T波: 两心室复极化 4、P-R间期: 房开始(+)~室开始(+) 5、Q-T间期: 室开始(+)~复极结束 6、S-T段: 两心室均处于(+)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