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新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李君天 www.themegallery.com
问题: 1.师资队伍的问题 2.课程开设的问题 3.校本教研的问题 4.评价体系的问题 5.教科研的问题
问题一 教师队伍的问题 对策: 1.政府要加大对教师队伍建设的 投资力度 2.学校要加大培训教师的力度
问题二 没能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开 足开齐必修课程,随意增减 语言与文学、数学、科学和人文与社会领域超出了国家所规定的课时,高一年级一周总计超出课时最少的学校是7节,最多的是16节,一学期超课时最少的学校是126节、最多的是288节。
问题二 没能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开 足开齐必修课程,随意增减 根据国家所规定的“普通高中课程设置和科目分配”的要求,技术领域、艺术、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课时不足,有的甚至没开设。
对策二(1) 课程设置 1.关于课程设置、学分和学时的分配务必按照国家的《普通高中课程设置和科目分配表》的规定来设置: (1)每学年52周,其中教学时间40周,社会实践1 周,假期(包括寒暑假、节假日和农忙假)11周。 (2)每学期分两段安排课程,每段10周,其中9周授课,1周复习考试。每个模块通常为36学时,一般按周4学时安排,可在一个学段内完成。
对策二(2) 课程设置 (3)学生学习一个模块并通过考核,可获得2学分(其中体育与健康、艺术、音乐、美术每个模块原则上为18学时,相当于1学分),学分由学校认定。技术的8个必修学分中,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各4学分。 (4)研究性学习活动是每个学生的必修课程,三年共计15学分。此外,学生每学年必须参加1周的社会实践,获得2学分。三年中学生必须参加不少于10个工作日的社区服务,获得2学分。
对策二(3) 课程设置 (5)学生毕业的学分要求:学生每学年在每个学习领域都必须获得一定学分,三年中获得116个必修学分,选修课程Ⅰ的学分应该不低于22学分,在选修Ⅱ中至少获得6学分,总学分达到144方可毕业。
附表1: 普通高中课程设置和科目分配表 学习领域 科目 必修学分 (共116学分) 选修学分Ⅰ (不低于22学分) 选修学分Ⅱ 附表1: 普通高中课程设置和科目分配表 学习领域 科目 必修学分 (共116学分) 选修学分Ⅰ (不低于22学分) 选修学分Ⅱ (不低于6学分) 语言与 文学 语文 10 根据社会对人才多样化的需求,适应学生不同潜能和发展的需要,在共同必修的基础上,各科课程标准分类别、分层次设置若干选修模块,供学生选择。 学校根据当地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发展的需要和学生的兴趣,开设若干选修模块,供学生选择。 外语 数学 人文与社会 思想政治 8 历史 6 地 理 科学 物理 化学 生物 技术 技术(信息和通用) 艺术 艺术或音乐、美术 体育与健康 11 综合实践 活动 研究性学习活动 15 社区服务 2 社会实践
问题三 关于校本课程 ①课程意识淡薄,对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认识不足;②校本课程开发时间不足,影响质量的保证; ③经费不足,教育资源缺乏; ④评价体系还不完善。对于所开发的“学科拓展延伸的专题”需要进一步整理和完善; ⑤部分校本课程的开设只停留在学生的竞赛或兴趣活动的层面上,与国家所要求的“课时、学分分配合理、课程实施有方案细则、有专任教师、有课程审议与评价等制度保障”有着差距。
对策 1. “校本课程开发”活动是以学校为基地而展开的由课程设计、课程试验、课程评价、课程管理等重大活动组成的一种系统工程。其突出特点是:专业性强;难度大;各有特色。要求校本课程的开发要规范、合法则。并要求课程开发者按照校本课程形成的法则和课程设计、试验、评价、管理的基本要求来进行。目前,由于各校的情况有很大差别,因而各校校本课程的具体开发项目及其具体内容与具体活动方式均须因生、因师、因财、因物、因时、因地而灵活确定,这就是校本课程开发的灵活性。
2. 在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中,校长肩负着不可缺少的领导和管理的重任,校长要真正确立科研兴校的办学理念,并从学校的实际出发,建立校本教研的导向机制、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学校的教科研要坚持基调放低、面对教学、实用实效的方针,不搞假、大、空的虚假科研。通过扎实有效的校本教研活动,使每位老师的教育教学困惑能及时得到解决,每位教师的经验能及时与同事分享,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建议在建立组织机构、分析学校现状、制定开发方案、开展师资培训、加强校本课程试验、组织课程评价等方面务必当作分管教学校长的必修课来做。
3. 挖掘和开发课程资源,构建别具特色的校本课程。为保障高中课程的实施,学校应加强课程资源建设,充分挖掘并有效利用校内现有课程资源。同时,大力加强校际之间以及学校与社区的合作,充分利用职业技术教育的资源,补充校内课程资源的不足,努力实现课程资源的共享,尽可能地满足学生的选课需求。根据国家校本课程开设的要求:“既要有明确的课时,学分分配,而且学分分配要合理”,为此,要为学生编制一张合适的、个性化的校本课程表和学分分配表。
4.为了使后续的课程开发更上一层楼,建议学校建立校本课程开发档案库,以供自我反思,也供大家学习、批评、点评。建立校本课程管理中心,开展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审议、评估等日常工作和研究工作,把校本课程和国家、地方课程纳入同一个管理轨道,保证其和谐运转。
问题四:学分认定工作难度大 二是学生能否顺利通过模块学业水平考试,与教师的命题水平、命题意图息息相关; 一是学分认定评价主体多元,环环相扣,环节过多。多元评价目标难以实现; 二是学生能否顺利通过模块学业水平考试,与教师的命题水平、命题意图息息相关; 三是学科特点的差异、班生规模也导致学分认定工作程序的差异,每科任课教师所任教的课时数、班级数、学生数不一样,工作量差距较大。
对策四:完善学分认定办法 务求做到客观、公正、合理。在学分管理上,成立学分认定小组,负责制定学分管理方案,统一学分认定程序,审核各模块学分认定办法;监督检查学分产生的全过程;公示学分,接受公众的监督举报并负责调查处理:监督检查学分管理员的工作(记录、登分、注册、归档);组织建立学生学分档案。在学分认定的步骤上:(1)学生向任课教师提出申请。每个模块学习结束后,由学生按照学校要求向任课教师提出学分认定的申请;
对策四:完善学分认定办法 (2)任课教师提出认定意见。任课教师根据学分认定考试或考核成绩、学生的修习时间和学习过程表现,提出认定意见,填写学生学分认定申报表并上报学校学分认定委员会学科组; (3)学分认定委员会审定赋分。学分认定委员会下设的学科组对任课教师提出的认定意见和学生相关资料进行复核,报学分认定委员会审批,学分认定委员会召开全体会议,确定审批结果,认定委员会主任签署认定意见; (4)对于没有通过考试的学生,可以补考或重考,通过后方可认定学分。
问题五 关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对于“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社区服务”的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 教学形式 不清楚
对策五: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要根据其特点、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遵循以下原则: 1.自主性原则 2.开放性原则 3.实践性原则 4.综合性原则 5.全员性原则
研究性学习
对策: 要根据学生的自身兴趣和经验,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现实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和学习活动。 内容:学生个体、自然和社会、联系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的各方面,与学科课程的学习活动保持相对独立而又有密切的联系。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究的体 验,形成善于质疑、乐于研究、努力求知的积极态度。 2.培养学生自主发现和提出问题,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以及解决问题等方面的探究能力。
教学目标 3.使学生学会交流和分享研究的信息、创意及成果,发展乐于合作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技能。 4.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不断追求的进取精神,不怕吃苦、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以及追求真理的科学道德。
教学目标 5.使学生了解科学对于自然、社会与人类的意义与价值,学会关心国家和社会的进步,学会关注人类与环境和谐发展,形成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教学内容 1.课题研究是以认识和解决某一问题为主要目的,有调查、实验和文献研究等。 2.项目设计是以解决一个比较复杂的操作问题为主要目的,包括社会性活动设计,如一次环保活动的策划,以及科技项目设计,如某一设备、设施的制作和建设的设计等。
教学方式 主要有三种组织形式: 小组合作研究、个人独立研究、个人研究与全部集体讨论相结合。其中,小组合作研究是经常采用的方式。
社会实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关心社会和科技进步、关心地球和生存环境、关心可持续发展的社会。 2. 养成劳动观念,形成一种劳动技能。 3. 使学生获得直接感受和积累问题解决的经验,形成综合思考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认识社会、探究社会问题的基本能力,提高善于沟通的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组织能力,独立思考和操作能力以及适应社会的能力。
教学内容 军训 社会生产劳动 郊游 参观和调查
教学方式 以活动体验获得直接的感性经验为 主要教学方式,可适当开展对问题的研究。
社区服务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关心社区的两个文明建设,主动参与社区公益活动,形成诚恳助人、乐于奉献的积极态度和情感。 2. 培养公民意识、参与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主人翁精神。 3. 使学生学会现代社会人际交往的本领,提高善于沟通的能力,增强团结协作的意识。
教学目标 4. 培养学生学以致用、服务社会的意识,并在社区服务过程中学习新知识,体验奉献的愉悦和人间亲情。 5. 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社会生活和社会环境,增强从事社会活动所需要的知识,增强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
教学内容 通用内容:拥军优属、敬老服务、法制宣传、环保卫生、领养绿地、科普活动、电脑培训等。 特色内容: (1)城市学校:小区卫生、板报宣传 (2)农村学校:支援农忙、扫盲辅导等 自选内容:根据自己特长,勇于创新。
服务方式 以体验学习为主要教学形式,以社区服务小组为主要活动单位,协作开展课外活动、假期活动、专题活动以及特殊纪念日活动等集体社区服务,同时辅以个体进行的社区服务。
问题六 关于选课走班制 由于全员参加高考,学生虽然对部分领域的课程进行了自主选修,但与国家的要求还有差距,大部分学科均无法达到“建立适应模块化教学特色的工作制度和试行走班制”的规定和要求。由于课程教学资源不足,学校缺乏多科型教师,所以,无法满足选修课程和特色课程的开发和实施。
对策六 走班仅限非学术类课程且固定时间,体音美、综合实践(研究性学习)、校本课程等,并统一时间,做到两个保证:稳定的教学秩序,稳定的教学质量。
1. 加强领导,强化行政手段 要加强领导,教育行政部门应将课改作为第一要务。为此,务必制定下达“关于大力推进新课程实施的若干规定”的红头文件。要明确指出校长是学校课改的第一责任人,规定在年终对领导班子成员考核时,主要考核校长是否全身心地投入课改中,把实施课改规划、对教师的培训、校本教研及开发、评价改革实验、抓课堂教学改革、教学目标设计定位和必要的经费支持等纳入考核的主要内容。进而,相应地组织由督导牵头,基教科和教研室参与,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专门测试有关学生综合素质的措施和办法,测试学生的合格与否,来评定学校。
(1)课时安排:语、数、英4+1节/周;理化2+1节/周;其它学科2节/周。 2. 针对教师对高中课程结构和内容改革的目的和意义的理解不透,提出如下要求供参考: (1)课时安排:语、数、英4+1节/周;理化2+1节/周;其它学科2节/周。 (2)不得随意加深必修课的难度,要依据《课程标准》施教,教辅材料只做参考。 (3)要优先保证必修课程,加强选修课的指导。 (4)加强学生学业质量监控,做好水平测试工作,不要简单地把高考要求下移。
(6)要注重网络信息,传媒信息,将各种科技活动的校内特色活动以及其他课程资源合理整合,丰富课程内容。 (5)调整好文、理科学生比例,慎重考虑分班方案。 (6)要注重网络信息,传媒信息,将各种科技活动的校内特色活动以及其他课程资源合理整合,丰富课程内容。 (7)综合实践活动类课程,可利用家长、社区联系点等社会资源。师资缺乏可利用我市职中师资或校际之间老师合理流动使用。 (9)记住三个数字:毕业学分144;文科:必修116,选修Ⅰ30,选修Ⅱ6,小计152分;理科:必修116,选修Ⅰ36,选修Ⅱ6,小计158分。
问题七 (1)《导学案》的制定缺失“研” 1. 教学成了被动的“填鸭式”、“填空式”。 2. “导学案”成了练习卷、习题集、测 试卷,“学”演绎成为习题“循环”与“操练”。 3. 内容雷同、加重负担,学生的学习 沦为“操练式”。
问题七 (2)《导学案》的制定缺失“研” 1.教学目标的设计定位不准。 2.《学案》只停留在知识点的罗列上,深入研究《课标》和教材内容少,备教法学法、备学情的少,学生活动的环节设计较少,教学过程程式化,缺少个性化的东西。而且,只注重完成预设的教学任务,而忽略了充分考虑学生的需要和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 3. 没有板书设计和作业设计,作业布置千篇一律,缺乏针对性。 4. 没有教学反思。许多教师过于关注教学流程,不思考教学意图,不预设教学形成性结果。 。
对策 1.“导学案”的制定应提纲挈领。 2. 教学目标设计力求具体,使之可操作、可检测。 “学案导学”教学法的实施是为培养学生自学、创新和实践的能力,以创建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的课堂效果。 2. 教学目标设计力求具体,使之可操作、可检测。
问题八 1. 初高中《课标》内容标准要求不同; 教材版本不同导致教材内容的不衔接、学科之间的不衔接。 初、高中教学不衔接,导致大批学生掉队。 1. 初高中《课标》内容标准要求不同; 教材版本不同导致教材内容的不衔接、学科之间的不衔接。 2. 中考水平性考试与高考的选拔性考试差异等造成的不平衡。
对策: 1.从高一入学教师就要把高中阶段的教学目的、要求与方法告诉给学生,使学生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做到怎样放“矢”才能中“的”。 2.在教学中注意学生基础知识的理解学习,给学生一个适应过程,然后再慢慢提升难度,提高速度,即“低起点、小步子”。 3.教师要熟悉《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和初中教材,注意初高中相关知识的衔接过渡,用初中知识带动高中知识。
(U2一般将来时、U3现在完成时、U4现在进行时) 附表:“需要补充的知识点与教材的对应关系”分布表 补充的初中内容 对应的教材内容 教学方法 课时 初中因式分解 数学高中解方程式和解不等式 教师讲授 1 一元二次方程的根 与系数的关系 函数的应用 英语的语态 必修2 被动语态 (U2一般将来时、U3现在完成时、U4现在进行时) ....... ......
对策 4. 思维的衔接:如高中数学学习“分类讨论思想”时,学生的思维上不去,主要原因是初中没有得到训练,初中在讲“求根公式”时,可以通过具体的数字的运算渗透一些简单的“分类讨论思想” 。 5.从高一开始改掉过去不良的学习习惯,为整个高中阶段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 6.要随时注意学生的心理,及时做好心理疏导工作,使他们健康地学习和成长。
问题九 课时不足,基础不实,学生负担过重 一是课时减少,课程内容反而增加;二是教师对《课标》理解不到位,难度把握不准,把高三的要求和标准下移到高一,课堂教学起点偏高,不顾学情;三是为追求所谓知识的系统性,形成新课程增加的内容要教,删去旧教材内容也教,教学追求“一步到位”;四是教材与教辅不配套,教辅习题偏难偏旧,用“教辅”来引导教学;五是周六甚至周日学生在外补课现象较为普遍。
对策九 1.要抓好学生的预习环节,使其整体感知新知识,并指导学生认真做好课堂笔记,以使更好地掌握基础知识。 2.加强教师对新教材的研究:一是要对“目标的把握,内容的选取,知识间的逻辑结构,教学呈现方式”的研究;二是要对“每个模块分别选取了哪些内容,以什么方式呈现;每个知识点在不同的模块中分别应把握什么要求,教学目标是通过哪些知识载体的方式呈现的”的研究。同时,校领导和教师要认真做好教辅资料的选定工作。
问题十 教学形式化,课堂教学低效化 1.教师对以模块为特征的教材体系不适应, 问题十 教学形式化,课堂教学低效化 1.教师对以模块为特征的教材体系不适应, 而且模块之间的知识不衔接,生物用化学知识,物理用数学知识,教师对新的教学内容感到专业素养不适应,缺乏对教材的整合与“二次开发”的能力; 2. 教师依赖《教参》、《学案》、“课件”和各类教辅资料,“繁难偏旧”现象时有发生;
问题十 教学形式化,课堂教学低效化 3. 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运用不当或留于形式。以学生简单而肤浅的汇报个人学习结果为主,很少呈现学生学习思考的过程; 4. 预设性课程目标达成情况模糊,教学目标设置形式化,教学不分主次随心所欲,教与学无法融合,没有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 5. 缺乏预设之外的课堂生成,教师习惯于照本宣科,不能适切地引导生成,不能把握个性教学发展和教学活动的契机;
问题十 教学形式化,课堂教学低效化 6. 缺乏教学策略和教学机制,切不准学生思维的兴奋点和生长点; 问题十 教学形式化,课堂教学低效化 6. 缺乏教学策略和教学机制,切不准学生思维的兴奋点和生长点; 7. 单元教学目标的实现受到制约,切不准教学重点,忽略学生的差异性,摸不清课堂教学的现实起点,使教学滞后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8. 高密度、大容量、快节奏的教学模式,造成学生吃了夹生饭,低分段人群越来越高。
对策: 1.教师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增、删、合、换、改、调,大胆删去非课标内容,增补、替换、更新有利于学习的所缺知识,改动知识呈现方式,调整呈现内容顺序。整合其他版本教材在内容选取和知识呈现上的特点和优势。 2.要把握探究内容与形式,探究要在重难点内容上展开,互助合作要关注全体学生,探究学习应有结果或结论,最终都要在双基上落实,能力上提升。 。
对策: 3.要注意分层要求与分步到位 (1)分层要求,保证全体学生达到《课标》最低要求,同时,要规范《课标》要求,允许一部分学生多学一点,学深一点。(必教必考,只教不考,选教选考)
对策: (2)分步到位,即必修与选修应分两步走。 语数英基础学科三年统筹考虑,人文领域和科学领域学科应将三年后最终达到要求,分成必修与选修两个台阶,分步实现。教师要分清必修和选修课程的区别:一是必修侧重共同知识,技能素养的形成,强调为学生奠定未来发展的根基。二是选修课重视学生的特长与个性发展,比必修课程往往更深、更活,强调学科特征;三是选修课更要结合实际内容,教学方式更多样,评价更多元。
4.课堂教学要做到三要求: (1)“实”:双基要扎实,不虚华。教师要抓好基础知识的教学,帮助学生形成系统全面的知识体系。切实掌握基础知识是顺利解答问题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知识的不断深化,扩展知识结构系统,形成条理化、有序化、网络化的有机体系。
(2)“新”:教学设计新、教学内容新、新颖鲜活。 教师的课堂设计普遍存在重结论、轻过程;重简单的重复与罗列知识,轻联系鲜活的事例和实际;重练习册和导学案,轻课本教材。为此,在课上教师要切准学生思维的兴奋点和生长点,提出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和富有启发性的问题;精心编制有新意的教学内容;让学生自主经历某种有价值的学习活动,如观察、发现、解释、分析、概况和交流等。让学生获得体验,形成意识,掌握方法,提高能力。以此引导学生从中发现问题、引发思路、引导生成,使学生在成功的课堂互动后激发学习动力,提高学习兴趣。同时,在解析测试题中最好让答对的学生来讲思路讲方法,老师补充“内涵与外延”,并加以鼓励和赞扬,使学生通过自己动脑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并提高能力。
(3)“活”:善于启动学生思维,会联系、会拓展。 教学中,要让学生体验概念的形成过程、探寻规律的发现过程、参与实验的设计过程、亲历问题的解决过程。要善于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进行独立思考,提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处理重点知识与一般知识的关系时,首先要从整体把握学科知识体系,把握主干知识,构建起相关学科的框架,从一个高的立足点上去理解认识学科的一般知识。其次,对于一般知识,也不能忽视与放弃,主干知识离不开一般知识的支撑。从考试的角度来看,试题多数落在主干知识上,但是又直接与相关的一般知识挂钩。因此,学生要将知识学活,学会对相关知识的联系、拓展和迁移。
问题十一 评价和奖励缺乏科学、全面和公平 1.我们的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和教师的评价和奖励只重奖考入清华北大和本科以上学生的学校和教师,重奖中考满分生的学校和教师,而轻奖甚至不奖励那些在原有基础上提升了学科成绩、转化了差生、提升了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学校和教师,导致校长们只强调如何培养优生,教师课上只关注优生,对于中等生和学困生不管不顾,造成学困生的比例逐年加大。如2014年全市高考300分以下学生平均为28.15%,三万名以下考生的平均比率为58.44%,比全区平均比率高出10.52%。
2. 我们的政府和主管部门对学校高考成绩的评价缺乏从“入口”与“出口”进行科学的比较评价,导致高中学校互相拆台,误导学生和家长的择校需求,挫伤了部分高中学校校长和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形成优生与差生严重的两级分化。
对策: 1. 一举改变奖励“优秀尖子生”的做法,对于过去的什么“文理状元奖、清华北大和尖子生奖”只给予象征性奖励或一律取缔,只设以校为单位的“教学质量提高奖”,而且要重奖。一句话,就是要把评价体系重型转移为整体提高教学质量,以此一票定高下。同时,对凡是获奖学校的校长相应的给予一定的奖励,因为一校之长是第一责任人。进而,建议我们的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要完善对学生和教师的评价体系,以及高中学校办学质量的评估体系。
2. 要完善对教师的评价体系 对教师的评价和奖励要科学、合理。各地政府要加大对那些“入口”成绩差,而“出口”成绩好的学校奖励的力度;加大学科高考成绩提升程度奖的力度(即:①班级学科高考成绩提升奖;②班级学科从入学成绩到高考成绩离均差奖;③班级各学科高考成绩超标奖)。加大学科单科成绩均分奖的力度。适当降低“培养优秀尖子生奖”(如文理状元、清华北大奖;优秀尖子生奖),以此调动代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师的积极性,尤其调动代差班教师的积极性,以使教师课上不仅关顾优生,还要关注中等生和学困生,以达大面积丰收。
3. 要完善对高中办学质量的评估体系 要以2012年中考成绩作为“入口”基数,以2015年高考成绩作为“出口”数据,通过“出入口评价”等手段,以此,有效地促进学校提高管理水平,使教师真正做到对每一个学生尽职尽责,以实现“低进中出、中进高出”的目标。
Add your company slogan Thank You ! Add your company slogan www.themegaller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