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心的解剖位置 心的形态结构 主要功能 联属功能 心的特性. 概述 心的解剖位置 心的形态结构 主要功能 联属功能 心的特性.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概 述 胸闷是一种主观感觉,即呼吸 费力或气不够用。 病理性 功能性 功能性胸闷 情绪 环境 功能性胸闷.
Advertisements

第六章 呼吸 第 一 节 肺的通气 莲山中学甘春华制作. 呼吸系统 呼吸系统 的 组 成 呼吸道: 肺: 鼻腔咽 喉气管支气管 气体交换的场所 呼吸运动: 气体进出肺的通道,有清洁、湿润空气的作用 肺的通气: 由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引起,包括呼气 和吸气两个过程 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 呼吸运动的结果,实现了肺的通气.
1 头 痛 一、概述: 头痛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自觉症状,可见 于多种慢性疾病,其病因病机极为复杂,涉及 范围很广。 针灸科最常见如血管神经性头痛、鼻窦炎、 三叉神经痛、枕神经痛、高血压。
心 肺 肝 脾 肾 中 医 藏 象 学中 医 藏 象 学 五脏 系统. 第一节 脏腑 五脏 -- 心、肝、脾、肺、肾的合称 六脏 -- 经络学说 … + 心包络 【主要内容】: 1 五脏的主要生理功能和生理特性 2 五脏与形体官窍及情志、五液、五时等 的关系.
《血液在心血管中的循环流动》 段玉佩. 1 教材 分析 2 学情 分析 3 教学 设计 4 教学 过程 5 教学 反思.
哲学基础哲学基础哲学基础哲学基础  元气论 元气论  阴阳学说 阴阳学说  五行学说 五行学说  中医学的思维方法 中医学的思维方法.
儿童孤独症的诊治1. 1、儿童广泛性发育障碍 一 组以交流语言障碍 和 行为异常为特征的发育 障碍性疾病。包括: 儿童孤独症 阿斯伯格综合征 未分类的儿童广泛性发育障碍 雷特综合征 儿童瓦解性精神障碍.
第二节 精气血津液.  1. 识记掌握  ⑴掌握精的基本概念、分类、代谢和功能。  ⑵掌握气的基本概念、生成、运行、功能和分类。  ⑶掌握血的基本概念、生成、运行和功能。  ⑷掌握津液的基本概念、代谢和功能。  ⑸掌握人体神的基本概念、生成和作用。  ⑹精气血津液神之间的相互关系。 
血管性眩晕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神经内科.
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五脏 肝.
2017/2/26 心 悸 《中医内科学》教研室.
第五章 血液循环.
皮肤性病学 Dermatovenereology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皮肤性病科.
“藏”内脏。 脏(阴)贮藏营养(精微)物质的实质性脏器(肝、心、脾、肺、肾、心包)。 腑(阳)传导变化功能的空腔类脏器(胆、小肠、胃、大肠、膀胱)。 “象”形象、征象,是指脏腑本身的形象与反映于外的各种征象。
基础知识部分 中医基础理论.
第三章 藏象.
第三章 精气血津液神.
现在,为了巩固已经学过的知识,向同学们提出两个问题:
国家级精品课 药物化学 沈阳药科大学药物化学教研室.
神经、体液因素及药物对动脉血压的影响 河北大学 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
流动的组织 血液 岳阳市第十中学 王瑕.
第七节 辨脏腑兼病证候.
山东英才学院 SHANDONG YINGCAI UNIVERSITY
第三章 藏象学说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中医科 张二力.
素问·六节藏象论 广州中医药大学 王黎制作.
第二篇 民族传统养生学的基本原理 第一章 整体观、系统论、发展观 第一节 整体观 第二节 系统论 第三节 发展观
第三章 脏象学说.
脏 腑 理 论 (藏 象)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中医教研室 田国庆. 脏 腑 理 论 (藏 象)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中医教研室 田国庆.
中医 经络养生.
中 医 诊 疗 技 术.
痹 证 (Bi Syndrome) 概念** 病因病机** 辨证** 针灸治疗** 注意事项.
46、 痹 证.
汪朝晖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心血管病研究所协和医院心内科
第二章精气血津液神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精的基本概念、分类、代谢及功能。
第三节 脏腑病机 一、五脏病机 二、六腑病机 三、奇恒之腑病机.
灵枢·本神 广州中医药大学 王黎制作.
第三章: 精气血津液神 第一节 精 第二节 气 第三节 血 第四节 津液 第五节 神.
精、气、血、津液、神 北京协和医学院 中医学教研室 尹德海.
第二篇 人体的结构和功能 主要内容: 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脏腑 经络 形体官窍 体质.
气血同病辩证.
心悸 概述 是指自觉心中急剧跳动,惊惕不安,不能自主的一种病证。 常伴有气短、胸闷、眩晕、失眠、脉律失常等症。或阵发性或持续性。
病理产物病因.
第九章 脏腑辨证 成都中医药大学 严石林.
血液循环 血液循环的途径.
脏腑之间的关系 脏与脏之间的关系 六腑之间的关系 五脏与六腑之间的关系.
第四章 循环系统(三) 新课导入 正常血压是多少?.
教学目标 第一章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了解: 骨盆;邻近器官、血管、 淋巴神经;骨盆底的解 剖。 熟悉: 外生殖的解剖。
水平一(1~2年级) 四菜一汤.
Diseases of cardiovascular system
第二章 藏象 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 陈达理 教授
第三篇 组织工作.
甲状腺激素.
特异性免疫过程 临朐城关街道城关中学连华.
FSD-C10 一个极有希望的药物 汇报人:李艳花 生物化学教研室.
第 二 十 二 章 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肺癌、肾癌双原发 患者某某,男性,71岁。 诊断:右肺下叶肺癌,纵隔、肺门淋巴结转移,肺内转移,双侧胸腔积液,左肾癌术后。
X-射线荧光分析.
第二节 心脏的泵血功能 兴奋性(excitability) 自律性(autorhythmicity) 传导性(conductivity)
第四章 气、血、津液.
超越自然还是带来毁灭 “人造生命”令全世界不安
企业文化内涵体系 持续循环 企业标志 品牌力:…… 服务力:…… 品牌力/服务力 潜规则是…… 1、品质 2、战略 1、价值 2、绩效
第四章 缺 氧 概念:组织得不到氧气,或不能充分 利用氧气时,组织的代谢、功 能,甚至形态结构都可能发生 异常变化,这一病理过程称为 缺氧。
 第三篇 脉管学(angiology) 第一章 心血管系统(cardiovasculal system)  第一节 概述 一、心血管系统的组成 1、心(heart):二房、二室 2、动脉(artery):大、中、小。 3、静脉(vein) 4、毛细血管(capillary) 人体解剖学——浙江大学.
一 测定气体分子速率分布的实验 实验装置 金属蒸汽 显示屏 狭缝 接抽气泵.
GIS基本功能 数据存储 与管理 数据采集 数据处理 与编辑 空间查询 空间查询 GIS能做什么? 与分析 叠加分析 缓冲区分析 网络分析
Circulatory System 循环系统 周俊 Department of Histology & Embryology
BAFF在活动性SLE患者T细胞中的表达:
国 际 法 第 一 讲 主讲人: 兰州大学法学院李晓静.
第四节 妊娠期母体变化 生殖系统的变化 乳房的变化 循环系统的变化 血液的改变 泌尿系统的变化 呼吸系统的变化 消化系统的变化 皮肤的变化
Sssss.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概述 心的解剖位置 心的形态结构 主要功能 联属功能 心的特性

心的解剖位置(血肉之心) 位于胸腔, 两肺之间, 略偏于左, 外应虚里。 虚里---左乳下心尖搏动处, 又名胃之大络

心的形态结构 心脏尖圆,形似未开的倒垂莲蕊,色红,中有孔窍,外有心包围护,稍大于本人的拳头。 《难经》:心重十二两,中有七孔三毛,-----盛精汁三合。

联属功能 (为生之本、君主之官、五脏六腑之大主) 主要功能 主血脉 主神志 心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开窍于舌, 在志为喜, 主血脉 主神志 (为生之本、君主之官、五脏六腑之大主) 联属功能 心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开窍于舌, 在志为喜, 在液为汗,手少阴心经与手太阳小肠经相为表里。

心的特性 心在五行属火, 在色为赤, 在味为苦, 为阳中之阳脏 主通明 应于夏气而主长养

说明 由于中医学脏象学主要以阐述功能为特点,立足解剖,但不泥于解剖。中医研究脏象除注重人体本身的整体性外,同时还重视内脏与所通应的外界环境息息相关的联系。故中医学的心,不仅包括解剖学的心脏(古人称血肉之心),而且还包括了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古人称神明之心),是联系全身相关脏器组织及自然界和社会心理而形成的一个系统整体,又称心系统。主要与西医的循环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免疫及内分泌等系统的部分功能有关。

(一)心 的 主 要 生 理 功 能 主血脉 藏神

心气:是构成心和维持心进行各项功能活动的 最基本的物质,即心之精气,是心阴心 阳的基础 。 心血:是血液循行的主要内容物,具有养心养神 敛藏滋养心气、心阳作用的物质。 四者充盛协调 同为维持心脏 心阴:心之阴液,具有滑利血脉、凉润、宁静、 进行功能活动 的物质基础 抑制作用的物质,与心阳相反相成 心阳:心之阳气,具有温煦、推动、兴奋作用 的物质。与心阴相反相成。

心主血脉 心主血脉的含义 主---主持、管理、主宰 主血(行血、生血 ) 血—心脏及全身的血液 两大方面 脉—血脉,为气血运行 主脉 脉—血脉,为气血运行 的通道,又称“血之府” 心主血脉,即指心与脉相连,心气与脉气相通,心具有推动 和化生血液,使之在脉中运行,以营养全身的作用。

心主血的内涵(两方面) 心行血----指心具有推 动血 液循行的功能。 心生血 ----指心具有化生血液的作用。(心之气血阴阳温养于脾,尤其心阳温脾阳,使脾健运,血化充-----心阳化赤。) 心主脉的内涵 指心气推动脉气,使血行脉中,保持脉道通利的作用. 《内经》: “诸血者,皆属于心。” “心主身之血脉。”

心主血脉的机理 心为什么能主血脉? 中医的理论、概念来自于临床经验的升华,又指导 临床实践。对于每一功能或概念,只有深刻理解其所以 然,掌握其机理,临床才能应对复杂的病机病证进行正 确的治疗。

心气充沛 血液充盈 是保持血液正常运行的最基本条件 脉道通利 ( 其中心气起主导 作用) 血的运行如同河中之水,要借助一定的风力、河水 要充足且清纯、河道要通畅,这样水才能畅流不息。同理, 心主血脉也必须赖心气的充沛、血液的充盈和脉道的通 利.所以 心气充沛 (阴阳协调) 血液充盈 是保持血液正常运行的最基本条件 脉道通利 ( 其中心气起主导 作用)

心气充沛是推动心脏搏动和血行的基本动力 ,其中心之阴阳协调平衡是调控心脏搏动的快慢和血行迟速的基础。 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它推动血液在脉管内按一定方向流动,从而运行周身,不仅自身得养,保障主血脉、神志、舌等功能正常进行,同时, 对维持全身各脏腑组织器官的正常生理活动起着关键的作用。 中医学把心脏的正常搏动、推动血液循环的这一物质,称之为心气(心之精气,包括心阴、心阳。)。心气充沛,阴阳协调,才能维持正常的心力、心率和心律。所以说: 心气充沛是推动心脏搏动和血行的基本动力 ,其中心之阴阳协调平衡是调控心脏搏动的快慢和血行迟速的基础。

心气与心血的充沛和 协调 心气充沛,推动 血流脉中,则心得血 之濡养;养心之血充 足则心气充沛,二者 相辅相成,协调共济, 共同维持心脏的正常 搏动。

脉 道 通 利 的 重要 性 脉之营养和动力来自于心之气血阴阳的充盛协调。血液之所以能在脉中沿着一定的轨道和方向循行,是与脉对血的约束和促进有密切关系的.。 《灵枢.决气篇》 说:“壅遏营气,令无所避,是谓 脉.”

综上所述,心气充沛、血液充盈、脉道通利,则心主血脉的功能正常,血液沿脉道按一定方向循环往复。若心的气血阴阳不足,推动血液循环的力量减弱,则血行迟缓或不流畅,甚则心血瘀阻、血脉阻滞,而现心悸、胸闷,甚至心前区剧烈疼痛等症(胸痹)。

心主血脉的生理意义 行血以输送营养物质于全身 各脏腑组织器官得血之营养才能进行正常的功能活动. 是神志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

是神志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

.心主血脉是否正常,主要从五个方面进行观察 面色 舌色 脉象 胸部的感觉 神志活动

心主血脉正常的生理表现 脉象——节律均匀,和缓有力,一息4~5至。 面色——面色红润光泽。 舌——舌体红活荣润,其色淡红光泽。 胸部感觉——胸部舒适,感觉正常。 血盈脉充——养神, 则神志清晰、精神振奋, 心情愉快,喜乐有常,思维敏 捷,记忆力强。

心主血脉异常的病理表现 淡白无华(气血不足) 面色 舌色 青紫晦暗或灰黑(血液瘀滞)

现代研究认为:心肌收缩力减弱、心输出量减少、心泵功能障碍 等是心气虚证的病理基础,可作为心气虚证的一个定量指标;心阴虚、 心阳虚者存在心脏舒张功能减退;心肌收缩功能损害程度依次为:心阳 虚>心气虚>心阴虚>心血虚;冠心病、肺心病心气虚证患者的血液流 变学是全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全血还原粘度、红细胞压积增高和红 细胞电泳时间延长,并随心气虚损的程度而加重。以上病症,在治疗上 气血不足者应补气养血;

脉象 现代研究认为:脉搏的形成与心肌的收缩能力、心输 脉象 现代研究认为:脉搏的形成与心肌的收缩能力、心输 出量、输出速度、动脉弹性、外周阻力等因素有关。 气血不足,脉道不充,且鼓动无力,则脉细弱无力,或节律 不匀 ;偏心阳虚则脉迟无力,偏心阴虚则脉细数无力。 气虚血瘀或气滞血瘀,则脉涩滞或结代等。 (病例一:刘某,女,心悸、胸闷、气短,舌淡,脉搏沉细迟缓、 结 代。 西医诊为顽固性心律失常伴心肌缺血,静时脉搏43 至54次/分, 活动时最快达190次/分。诊为气血阴阳均不足,偏于心气虚 ,阴阳失 调。 用炙甘草汤合桂枝龙牡汤加减,3个月而愈)

(病例二 :王某,心悸、胸闷、憋闷刺痛,手足厥逆,脉沉迟弦 胸部感觉 心悸,胸闷,甚则憋闷刺痛。 (病例二 :王某,心悸、胸闷、憋闷刺痛,手足厥逆,脉沉迟弦 紧。诊为 胸痹(胸阳不振,心脉痹阻),治以温心阳、通心脉。瓜蒌 薤白桂枝汤合血府逐瘀汤加冰片,一剂药痛减,三剂药痛止,此后加 减调理而愈)

心悸、怔忡 心之气血阴阳不足,心失其养则心悸(心慌,或惊悸不安),若心之气血阴阳极虚,则时常悸动不安(即怔忡),甚则心气外泄,虚里处可现其动应衣之征。

失眠 心气是推动血行的动力,血液是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心之气血亏虚不能养神,则失眠。同样,阴虚火旺,或外感温热火邪而热入血分,瘀热痰火扰心,也可见失眠

心藏神 (一)心藏神的概念 (二)心藏神的机理 (三)心藏神的生理病理表现 (六)“心主藏神”与“心主血脉”的关系 (七)心藏神的现代研究 (四)关于“脑主藏神”与“心主藏神” (五)关于“五脏藏神”与“心主藏神” (六)“心主藏神”与“心主血脉”的关系 (七)心藏神的现代研究

心藏神的概念 (一)神的含义 (二)心主藏神的含义

神的含义 (1)广义之神:指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和 总体现 (2)狭义之神:是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 情感活动及性格倾向等指人的 精神意识思维活动

心藏神的含义 含义:指心具有主宰又称主神明或主神志,是 指心有统帅全身脏腑、经络、形体、官 窍的生理活动和主司精神、意识、思维、 情志等心理活动的功能。

心藏神的机理 (一) 理论分析 (二) 临床验证 (三) 传统认识

理论分析 神志活动与血液有密切的联系。这是因为,神的产生,与血液息息相关。故血液是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所以,心的气血充盛,心神得养,神志活动才能正常,则精神振奋,神志清晰,思考敏捷,反应迅速,能与外界环境协调统一。

临床验证 病理:各种心脏疾患,有不同程度的神志异常。 治疗:通过治疗心脏病,神志异常可随之改变。 药物:治疗神志异常的药物,大多归心经。

传统认识 所以任物者谓之心, 心有所忆谓之意, 意之所存谓之志, 因志而存变谓之思, 因思而远慕谓之虑, 因虑而处物谓之智。 《灵枢.本神》

综合以上认识,得出心主藏神的认识: 心能任物:心有接受外界事物的刺激,产生思维,并作出反应的功能。此功能与心主血脉息息相关,血液是神志思维活动的物质基础,心主血脉功能正常,则神有所养,思维敏捷。 调控各种生理活动: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统率、调节脏腑形体的各种功能活动 。此功能是以心主宰精神思维活动为基础,“神乃形之主”,人体各脏腑活动都受神的支配。正由于心有藏 神、主神明的作用,所以才能主宰生命活动。

心藏神正常的生理表现 思维敏捷, 反应灵敏。 心为君主之官 神明出焉 全身各脏腑 功能统一协调。 主宰精神活动——则神志清晰, 主宰生理活动——主明则下安, 全身各脏腑 功能统一协调。

心藏神异常的病理表现 心神不足——精神萎顿,神思衰弱,反应迟钝。 神明被扰——神昏,谵语,狂躁,举止失常。 1、 2、 主不明则十二官危——全身各脏腑功能失去协调, 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

心神不足 心的气血不足,则必然影响到心神,表现为失眠、多梦、健忘、神思衰弱。

神明被扰 痰火扰动心神,神志昏乱,则表现为狂躁不安、哭笑无常、打人毁物、登高而歌、弃衣而走。

关于“脑主藏神”与“心主藏神” 1.文献记载: 关于“脑主藏神”与“心主藏神” 1.文献记载: 《内经》:头为精明之府 李时珍:脑为元神之府 汪昂:人之记性皆在脑中 2. “脑主藏神”与“心主藏神”的关系: 将神志活动归属于心,反应出中医脏象 学的特点即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 中医的脏腑更重要的是指一系列有密切联系的生理病理的综合概念。

关于“五脏藏神”与“心主藏神” 中医学从整体观念出发,认为人体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是各脏腑生理活动的反映,因此把神分为五个方面,分别与五脏相应。人体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虽然与五脏都有关系,但主要还是归属于心的生理功能。心是藏神之所,是神志活动的发源地。 《素问》:“心藏神、 肺藏魄、 肝藏魂、 脾藏意、 肾藏志。”

“心主藏神”与“心主血脉”的关系 1.心主血脉是心主神志的物质基础 2.心主神志可影响心主血脉的功能

心藏神的现代研究 1.心是内分泌器官 2.脏器相关理论

(二)生理特性 心位于胸中,五行属火,为阳中之阳,故称为阳脏,又称为火脏。 主通明是指心脉以通畅为本,心神以清明为要。 为阳脏而主通明

心为火脏,烛照万物 火性光明,浊照万物 推动心脏搏动 心以阳气为用,心之阳气 温通全身血脉 生机不息 兴奋精神 血液运行迟缓,瘀滞不畅 心以阳气为用,心之阳气 温通全身血脉 生机不息 兴奋精神 血液运行迟缓,瘀滞不畅 心的阳气不足 精神萎顿,神识恍惚 血行加速 心阴不足 精神虚性亢奋

心脉 心阳温煦推动 需 畅通 心阴凉润宁静 心神 心阳鼓动兴奋使人精神振奋神采奕奕思维敏捷 清明 心阴宁静抑制能制约和防止精神躁动 心主通明

(三)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在体合脉 其华在面 在窍为舌 在志为喜 在液为汗 与夏气相通应

心在体合脉 生理意义 心主血脉——心气为推动血液循环的动力。 病理意义 脉跳失常 血行异常 含义:心与脉相互配合,以完成血液的正常运行。 脉为血府——运输血液,约束和促进血液循环。 血行异常

从脉象观察心主血脉的原理 《素问·痿论》:“心主身之血脉。” 由于心与脉在结构上直接相连,而且脉中的血流要靠心气的推动,故从脉象可以测知心的功能是否正常。

心其华在面 含义:心的功能状态,常可从面部的色泽变化反映出来。 生理意义:头面部血脉丰富,面部组织薄嫩,易于观察, 故面色可反映心脏功能之盛衰。 病理意义 心血亏少——面色苍白无华。 心血瘀阻——面色青紫。 心气不足——面色白白、晦滞。

从面象观察心主血脉的原理 《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说:“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注于面而走空窍。”面部血脉丰富,皮肤薄嫩,故心的荣华可以从面部反映出来。心主血脉功能正常,则面色红润有光泽,若功能失常,就会出现面色无华,或晦暗青紫。

心在窍为舌 含义:舌为心之外候,心有变化,舌能很快地发生反应。 心经的别络、经筋上系于舌,心的气血上通于舌, 生理意义 故见舌质红润,运动自如,味觉正常,语言流利。 血脉失常——舌质颜色异常,如淡白、红赤、青紫、瘀斑等。 病理意义 神志异常——舌强,舌卷,语謇或失音。

从舌色观察心主血脉的原理 《灵枢·脉度》:“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 能 知五味也。”心的气血通过经脉上通于 舌,以保持舌体的正常色泽、形态并发挥 其正常的生理功能。所以,察舌可以测知 心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

心在志为喜 含义:心的生理功能和情志的喜有关。 喜,属于对外界刺激的良性反应,正常的喜 生理意义 志有益于心主血脉的功能,有益于身心健康。 心气不足——悲伤欲哭 喜乐无常。 心功能失常 心经邪实——笑不休 喜志异常,如喜乐过度——伤及心神,耗损心气。   病理意义

心在液为汗 含义:心与汗有密切关系,亦称汗为心之液。 生理意义 心主神志,精神性出汗与心有直接关系。 病理意义 精神紧张,则冷汗自出。 心主血脉,而血汗同源,则汗为心液。 心阳暴脱,可见大汗淋漓等症。

汗之调节在肺与卫气: 汗之本在心与血: 1.血汗同源 2.心神与汗液的关系

心与夏气相通应 含义:自然界夏季以炎热为主,人体则心为火脏而阳气最盛 同气相求,夏季与心相通应 人体的阳气随自然界阴阳的升降而发生周期性变化 生理意义 心之阳气在夏季最为旺盛 心阳虚衰——夏季缓解 病理意义 阴虚阳盛之体的心脏病和情志病,夏季加重 治疗上:提出“冬病夏治”

心系统小结 在体合脉 在液为汗 其华在面 在志为喜 在窍为舌 主血脉 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 主藏神

思考题 何谓心主血脉?其生理机理、意义如何? 心主血脉功能正常与否可表现在哪些方面? 神的含义是什么,何为心藏神? 何谓虚里? 简述心的生理特性及其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