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城市规划概论 规划的概念和特征 城市规划的概念和发展 城市规划体系 城市规划的职能、内容、程序
规划的概念与特征 一、规划的概念 规划是为实现一定目标而预先安排行动步骤并不断付诸实践的过程。
“规划作为一项普遍活动是指编制一个有条理的行动顺序,使预先目标得以实现”。 “规划是将人类知识合理地运用至达到决策的过程中,这些决策将作为人类行动的基础”。
二、规划的特征 1、规划最基本的特征是未来导向性 既是对未来行动结果的预期; 也是对这些行动本身的预先安排。 2、规划目标 目标是规划评价的最基本准则与依据 3、未来不确定性 未来研究是规划研究的基础
城市规划的概念及其发展 一、城市规划的概念 国标《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城市规划是“对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具体安排和实施管理。” 美国国家资源委员会:“城市规划是一种科学、一种艺术、一种政策活动,它设计并指导空间的和谐发展,以满足社会与经济的需要”。
城市规划的核心内容: 土地使用的配置; 城市空间的组合; 交通运输网络的架构; 城市政策的设计与实施。
城市规划学科的产生发展 1、古典城市规划 2、近现代城市规划理论与实践 西方古代的城市,由于其规模较小,实际上是城堡的建设规划。《建筑十书》中有记述,中国城市也是这样。 2、近现代城市规划理论与实践 为了解决社会发展,尤其是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的矛盾,很多社会学家提出了各式各样的理论,在城市规划建设方面也进行了很多理论探讨和实践。其中有不少对后来的城市规划学科发展起到了启迪和指导作用。
空想社会主义城市——近现代城市规划的历史背景 乌托邦 1516年英国人托马斯•莫尔(1478—1535)著作《乌托邦(Utopia)》,提出理想之邦,有50个城市,距离一天为限,与乡村紧密结合。每户一半人在城市,一半人在乡村,二年轮换。街道宽200英尺。门不闭户,以废除私有财产观念。生产物资放在公共仓库,按需领取。公共食堂,公共医院。 中国的《桃花源记》 欧文的新协和村 罗伯特•欧文(英 1771—1858)主张建立崭新的社会组织,提出未来社会按公社组成,人数500—2000,土地国有,实行部分共产主义。1817年提出“新协和村”,人数300—2000,人均耕地0.4公顷。村内设公共设施,周围是住宅,附近有工厂。村外有耕地、牧场和果园。产品统一分配、财产共有。1825年,欧文带900人从英国到美国印地安那州,用15万美元购买了12000公顷土地,建设新协和村。但不久就全部失败。
傅立叶的公社 查勒斯•傅立叶(法 1772—1837)1829年发表《工业与社会的新世界》,主张建立1500—2000人的公社,废除家庭小生产,减少家务劳动。建设可以容纳400个家庭(1620人)的巨大建筑(“法兰斯泰尔”)。 1871年,戈定按照傅立叶的理论在盖斯建设了“法兰斯泰尔”。 空想社会主义城市的意义 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这是不可能实现的空想 把城市作为一个经济实体、一种社会现象 提出将城市建设与社会改造相结合 提出解决劳动人民的生产生活问题
田园城市 霍华德(1850—1928)在1898年发表《明天—一条通向真正改革的和平道路》。1902年再版时更名为《明日的田园城市》。共出六版,最新有金经元的中文全译本。 霍华德提出城乡结合的模式,以解决大城市的拥挤、卫生等问题。 三磁力图解 田园城市 城市规模为3.2万人,2400公顷。其中城市居住3万人,城市用地400公顷;农村居住2000人,农业用地2000公顷。 田园城市群 当城市规模达到3万人以上时,则要新建设一个城市,形城市群:中心城市5.8万人,总人口25万人。城市间用快速交通联系。 霍华德1899年组织田园城市协会,1903年组织了田园城市有限公司,筹集资金,在距伦敦东北56公里的地方购置土地,建立了第一座田园城市—莱彻沃斯。 为卫星城镇理论提供了基础。
卫星城市 卫星城的理论基础 卫星城的实践 霍华德的田园城市 其追随者恩维提出大城市疏散人口问题 反磁力理论 霍华德的田园城市 其追随者恩维提出大城市疏散人口问题 反磁力理论 卫星城的实践 1912—1920年,巴黎规划在周边16公里范围内建设28座居住城市(含生活服务设施) “卧城” 1918年,沙里宁按照有机疏散理论制定大赫尔辛基规划,主张在卫星城镇中设置一定数量的就业岗位。 魏林比 1928年,在编制大伦敦规划时,提出大城市人口疏散应与地区的工业与人口分布的规划相结合。 二次大战后,欧洲重建时,普遍新建了一批卫星城,英国第一批建设了8座,如哈罗卫星城等。 独立的卫星城。英国60年代的米尔顿•凯恩斯。在伦敦西北80公里,占地9000公顷,人口25万。 就业平衡
带形城市 邻里单位理论 小区与居住区规划 邻里单位产生的背景 邻里单位理论的主要内容 邻里单位为小区的“细胞” 1882年,西班牙工程师亚•伊•马塔发表了带形城市的设想,即沿着一条高速、高运量的轴线无限延伸,以取代传统的由核心向外展延的城市形态。 1882年,马德里外围建设了一个4.8公里的带形城市,1892年设计了马德里外围的马蹄形城市。 邻里单位理论 小区与居住区规划 邻里单位产生的背景 道路密集,街坊地块小 机动车发展,速度增加,车祸较多 居住方式不适应,临街住宅不安宁 邻里单位理论的主要内容 邻里单位为小区的“细胞” 小学、托幼不穿越交通道路,以此控制邻里单位规模 内部设置服务设施 不同阶层的居民居住在一起,改良主义
其他理论与实践 城市美化运动 1893年,芝加哥举办纪念哥伦布博览会。整齐划一的会场使人感到城市总体规划设计的巨大潜力。纪念哥伦布博览会的负责人丹尼尔•伯纳姆 提倡以林荫大道、广场、公共建筑为核心的宏伟壮丽的城市整体设计。 1909年,发表芝加哥城市规划,形式主义、忽视社会经济问题问题突出,对城市的影响仅限于局部。 城市美化运动持续15年。 (我国现在流行的城市绿化、美化——大草坪、广场、一条街……)
其他理论与实践 柯布西埃与《明日的城市》 注重功能,提倡城市集中主义。 1922年发表《明日的城市》。假设300万人的城市,其中40万人居住在24座60层的摩天大楼中,60万人居住在多层连续板式楼中,200万人居住在花园住宅中。 1925年巴黎中心区改建规划,16栋60层的办公大楼,地面开敞。 1933年设计《光明城》,城市中心为容纳2700人的居民联合体。 城市规划观:技术功能、高密度、不同建筑形式、高效交通
3、近现代城市规划史的宪章 雅典宪章 《城市规划大纲》 马丘比丘宪章 北京宪章 21世纪的城市规划大纲 雅典宪章 《城市规划大纲》 20世纪20末,新建筑运动走向高潮。1928年成立国际现代建筑协会(CIAM)。1933年,在雅典召开建筑师大会,商讨城市规划问题。 提出城市四大功能:居住、工作、游憩、交通 提出城市规划应与周围地区整体考虑 提出居住为城市的主要因素 马丘比丘宪章 1977年,世界建筑师大会在秘鲁讨论城市问题。 把城市与区域联系在一起研究,有效使用人力、土地和资源 生活环境与自然环境应和谐,应重视历史文化和地区特色 指出过分追求功能分区,牺牲了城市的有机联系、忽视了人与人的多方面联系。应努力创造综合性的多功能的生活环境 北京宪章 21世纪的城市规划大纲
一些其他相关文献 1976年,联合国 温哥华《人类居住宣言》 1976年,联合国 温哥华《人类居住宣言》 1980年,联合国人口基金组织、各国大城市市长会议发表《关于人口与未来的罗马宣言》 1981年,国际建筑师协会《华沙宣言》 1982年,国际城市与区域规划家协会《居者有其屋》。 1983年,欧洲议会《城市复兴运动》 1984年,关于古城保护的《威尼斯宣言》 1985年,《巴塞罗那人口宣言》 1987年,关于城市绿化的《大阪宣言》
1、国外城市规划的定义 不同的社会经济、历史背景下,对城市规划有不同的理解和定义 英国:城市规划与改建的目的,不仅仅在于安排好 城市形体—城市中的建筑、街道、公园、公用事业 及其它的各种要求,而且更重要的在于实现社会与 经济目标。 ——《布列颠百科全书》 美国:城市规划是一门科学、一种艺术、一种政策 活动,它设计并指导空间的和谐发展,以满足社会 和经济的需要 ——国家资源委员会 苏联: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城市规划就是社会主义 国民经济计划工作与分布生产力工作的继续和进一 步具体化。 ——苏联《城市规划原理》
日本:强调技术性 城市规划是城市空间布局、建设城市的技术手段,旨在合理地、有效地创造出良好的生活与活动环境。 城市规划即以城市为单位的地区作为对象,按照将来的目标,为使经济、社会活动的以安全、舒适、高效开展,而采用独特的理论从平面上、立体上调整满足各种要求空间,预测确定土地利用与设施布局和规模,并将其付诸实施的技术。 ——日笠端《都市计划》 城市规划是“对达成、实现、运营以达成城市政策为目标的城市功能结构、规模、形态、系统进行规划、设计的技术。” ——《都市计划教科书》
2、我国城市规划的概念 城市规划是为了实现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协调城市空间布局和进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全面安排。 城市规划是建设城市和管理城市的基本依据,是确保城市空间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土地合理利用的前提和基础,是实现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
现代城市规划的基本特征 1. 城市规划作为一项政府职能 现代城市规划作为一项政府管理职能,是以城市建成环境为对象、以土地利用为核心的公共干预。
目的是要: (1)克服城市建成环境开发中市场机制存在的缺陷; (2)确保城市建成环境能够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空间需求; (3)同时保障社会各方的合法权益。
2. 城市规划体系构成 规划法规体系 规划行政体系 规划运作体系(规划编制/规划管理) 其中,规划法规是现代城市规划体系的核心,为规划行政和规划运作提供法定依据和法定程序。
行政法的渊源: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地方性法规和规章 3. 城市规划法规体系 行政法的渊源: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地方性法规和规章 3.1 主干法及其从属法规 主干法确定城市规划工作的基本架构,如国家的《城市规划法》和地方的《城市规划条例》; 主干法的实施需要制定相应的从属法规,如《武汉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3.2 专项法 专项法是针对城市规划中特定议题的立法,如《上海市历史建筑和街区保护条例》。 3.3 相关法 城市建成环境的建设和管理包含多个方面和涉及多个行政部门,城市规划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4. 城市规划行政体系 4.1 集权制度 上级政府对于下级政府的规划编制和规划管理拥有较大的干预权(如英国和法国)。 4.2 分权制度 地方政府对于规划编制和规划管理拥有充分的自治权(如美国)。
5. 规划编制体系 5.1 战略性规划 如城市总体规划,制定城市发展的中长期战略目标,以及土地利用、交通管理、环境保护和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发展原则和空间策略,为实施性规划提供指导框架,但不足以成为规划管理的直接依据。
5.2 实施性规划(法定规划) 如控制性详细规划,作为地块开发控制(规划管理)的法定依据,对于开发行为具有法定约束力,又称为法定规划,必须遵循法定的编制内容和编制程序。
6. 规划管理(开发控制)体系 6.1 通则式规划管理 主要特征是开发控制规划的各项规定比较具体,作为规划管理的唯一依据,规划人员在审理开发申请个案时,几乎不享有自由量裁权,具有确定性和客观性的优点,但在灵活性和适应性方面较为欠缺,如美国的区划制度。
6.2 个案式规划管理 主要特征是开发控制规划的各项规定比较原则,规划人员在审理开发申请个案时享有较大的自由量裁权,具有灵活性和适应性的优点,但在确定性和客观性方面较为欠缺,如英国的审批制度。
6.3 综合型规划管理(双层管理) 第一层面:针对整个城市发展地区,制定一般的开发控制要求,进行通则式管理,以提高工作效率。 第二层面:划定城市中的各类重点地区(如城市中心地区、景观重要地区、历史保护地区和生态敏感地区),附加特别的开发控制要求,采取个案评审方式,进行个案式管理,以强化精细程度。
规划体系的发展趋势 7.1 民主意识 城市建成环境的开发过程涉及社会各方的权益,规划编制和管理中的公众参与是确保城市规划民主性的必要保障,城市规划法为此提供法定依据和法定程序。
7. 2 公正意识 规划上诉是确保行政行为的公正性和维护行政相对方的正当权益的必要机制,规划上诉的仲裁机构应当保持独立性。 7 7.2 公正意识 规划上诉是确保行政行为的公正性和维护行政相对方的正当权益的必要机制,规划上诉的仲裁机构应当保持独立性。 7.3 环境意识 越来越注重自然生态环境和历史人文环境的保护。
8. 结论:城市规划工作的基本属性 (1)技术性(城市功能的合理性:土地资源、空间布局、道路和交通、公共设施、市政基础设施等) (2)艺术性(城市形态的和谐性:城市天际轮廓、城市公共空间、如街道/公园/广场/滨水地带、城市街区特色、标志性建筑等)。
(3)政策性(城市规划作为公共政策过程:经济效率和社会公正) (4)民主性(社会资源的再分配:代表最广大的人民利益) (5)综合性(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
城市规划的职能 城市规划的基本职能 城市规划的实施职能 城市规划的宣传职能 作为政府行政工具
社会经济发展目标与城市规划(物质空间与非物质空间规划、城市综合规划、、我国现行行政体系中的两个方面) 城市规划的基本内容 社会经济发展目标与城市规划(物质空间与非物质空间规划、城市综合规划、、我国现行行政体系中的两个方面) 城市规划的空间层次(国土及区域规划、城市总体规划、详细规划) 城市规划的主要组成部分(土地利用规划、道路交通规划、公园绿地及开敞空间规划、城市基础设施规划) 法定城市规划
城市规划的编制与实施 城市规划的编制程序 1、城市规划调查及基础资料收集 2、城市发展目标的确立 3、城市规划方案的编制与确定 4、城市规划方案的实施 5、城市规划方案的评价与反馈
城市规划的编制与确定 1、城市规划的编制主体 2、城市规划确定的主体及方式 3、城市规划的公众参与 4、规划师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