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力测验 第一节 智力概述 第二节 智力的理论 第三节 智力测验介绍 第四节 适应性行为测验 第五节 对智力测验的反思与评价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vertisements

第五节 函数的微分 一、微分的定义 二、微分的几何意义 三、基本初等函数的微分公式与微分运算 法则 四、微分形式不变性 五、微分在近似计算中的应用 六、小结.
2.8 函数的微分 1 微分的定义 2 微分的几何意义 3 微分公式与微分运算法则 4 微分在近似计算中的应用.
2.5 函数的微分 一、问题的提出 二、微分的定义 三、可微的条件 四、微分的几何意义 五、微分的求法 六、小结.
儿童孤独症的诊治1. 1、儿童广泛性发育障碍 一 组以交流语言障碍 和 行为异常为特征的发育 障碍性疾病。包括: 儿童孤独症 阿斯伯格综合征 未分类的儿童广泛性发育障碍 雷特综合征 儿童瓦解性精神障碍.
第九章 学生心理测评 第一节 心理测量概述 第二节 能力、人格及心理健康测量 第三节 学生心理档案的建立.
第四章 智能测验 第一节 智力测验的理论基础 (一)什么是智力?
专题六 语文课程标准修订对“实验稿”作了哪些修改和调整
第十章  能力 聪明绝顶 神机妙算 冰雪聪明.
第八章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测验法.
第三章 教育与人的发展.
单项选择题 判断题 陈 琳.
——Windows98与Office2000(第二版) 林卓然编著 中山大学出版社
山东英才学院 SHANDONG YINGCAI UNIVERSITY
学习心理学第五讲 智力与智力开发.
网页设计师的职业成长规律 主讲:刘万辉 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初级会计电算化 (用友T3) 制作人:张爱红.
能力测验 专 业:心理学、教育学 主 讲:章 永 单 位:教科院
实验一 韦氏儿童智力测验 一、简介 从1934年开始,韦克斯勒致力于智力测验编制的研究。1939年,他首先编成测试成人的智力量表,即韦克斯勒-贝勒维(W-BⅠ),1942年编成第二个韦克斯勒-贝勒维(W-BⅡ),主要测量10-60岁的个体。1949年又编制出韦氏儿童智力量表,适用于6-16岁的儿童。1955年,韦氏将韦克斯勒-贝勒维(W-BⅠ)修订为韦氏成人智力量表,适用于16-74岁的成人。他又编制了韦氏学龄前和学龄初期儿童智力量表,适用于4-6.5岁的幼儿。1974年,韦氏发表了韦氏儿童智力量表的修订
《高等数学》(理学) 常数项级数的概念 袁安锋
常用逻辑用语复习课 李娟.
水平一(1~2年级) 四菜一汤.
会计学专业基础课堂之 基础会计(初级会计) 安徽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视障儿童特征及诊断与 鉴别标准.
§5 微分及其应用 一、微分的概念 实例:正方形金属薄片受热后面积的改变量..
§5 微分及其应用 一、微分的概念 实例:正方形金属薄片受热后面积的改变量..
第三篇 组织工作.
第一章 商品 第一节 价值创造 第二节 价值量 第三节 价值函数及其性质 第四节 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与利己利他经济人假设.
计算机基础知识 丁家营镇九年制学校 徐中先.
儿童少年卫生学 第七版 实习六 儿童少年认知能力测验 课件制作人:孙彩虹 课件审阅人:武丽杰.
程序的形式验证 - 简介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 张文辉 1.
                                                                                                                                                                
第一节 旅游规划的意义和种类 第二节 旅游规划的内容 第三节 旅游规划的编制 第四节 旅游景区规划
Geophysical Laboratory
项目管理 Project Management
基于全方位视觉的多人体运动检测跟踪 利用全方位摄像机获取360˚ 的环境信息,在室内对多个人体目标进行实时运动检测。
数 控 技 术 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
第五讲 四则运算计算器(一) 精品教程《C#程序设计与应用(第2版)清华大学出版社 谭恒松 主编
第二章 Java语言基础.
CPU结构和功能.
整合思维导图的初中英语教学设计 主讲人:卢璐.
第3章 信息与信息系统 陈恭和.
何勉 新浪微博: Scrum框架及其背后的原则 原始图片 何勉 新浪微博:
C语言程序设计 主讲教师:陆幼利.
学习目标 1、什么是字符集 2、字符集四个级别 3、如何选择字符集.
过程自发变化的判据 能否用下列判据来判断? DU≤0 或 DH≤0 DS≥0.
第四章 四边形性质探索 第五节 梯形(第二课时)
WPT MRC. WPT MRC 由题目引出的几个问题 1.做MRC-WPT的多了,与其他文章的区别是什么? 2.Charging Control的手段是什么? 3.Power Reigon是什么东西?
成绩是怎么算出来的? 16级第一学期半期考试成绩 班级 姓名 语文 数学 英语 政治 历史 地理 物理 化学 生物 总分 1 张三1 115
第4章 Excel电子表格制作软件 4.4 函数(一).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 分数乘法(一).
PROJECT NAME 项目名称 张三 安徽xx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第八章 总线技术 8.1 概述 8.2 局部总线 8.3 系统总线 8.4 通信总线.
氧化还原反应.
2017 万圣节PPT模版 添加你的标题在此处添加你的标题在此处.
魏新宇 MATLAB/Simulink 与控制系统仿真 魏新宇
计算机绘图 AutoCAD2016.
2.2直接证明(一) 分析法 综合法.
GIS基本功能 数据存储 与管理 数据采集 数据处理 与编辑 空间查询 空间查询 GIS能做什么? 与分析 叠加分析 缓冲区分析 网络分析
第二节 函数的极限 一、函数极限的定义 二、函数极限的性质 三、小结 思考题.
HULUO Finance and Economics College
基于列存储的RDF数据管理 朱敏
C++语言程序设计 C++语言程序设计 第一章 C++语言概述 第十一组 C++语言程序设计.
我们能够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用途非常广泛
机械设计A 、B 重修 涮分 学习过,想提高?? 上课 考勤?? 平时成绩 %
认知心理学 主讲教师:杜天骄 中国医科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本底对汞原子第一激发能测量的影响 钱振宇
第十七讲 密码执行(1).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 上册 轴对称 高效课堂编写组 高向玲.
Sssss.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智力测验 第一节 智力概述 第二节 智力的理论 第三节 智力测验介绍 第四节 适应性行为测验 第五节 对智力测验的反思与评价 第三节 智力测验介绍 第四节 适应性行为测验 第五节 对智力测验的反思与评价 第六节 智力测验的新方法

第一节 智力概述 逻辑思维的能力 学习能力 适应新环境的能力 以抽象思维能力为核心的多种认知能力的综合 1.什么是智力?

2.智力测验的定义 在一定条件下,使用特定的标准化测验量表对被试施加标准化的测量,从被试的一定反应中测量他们智力的高低。 智力测验就是由经过专门训练的人士采用标准化的测验量表对人的智力水平进行科学测量的过程。

3. 智力测验的发展 A. 在智力测验领域里作出杰出贡献的人 1) 先驱者 高尔顿,艾斯奎罗,沈干等 2) 创始人 比纳 1) 先驱者 高尔顿,艾斯奎罗,沈干等 2) 创始人 比纳 3) 著名人物 韦克斯勒等 4) 新趋势 加德纳,斯腾伯格,戴斯等

B.智力测验内容与形式的发展 从个别测验到能团体测验 从测量儿童到成人 从语言方式到各种形式 从年龄量表到点量表 从主要以判断推理到全方位

4. 智龄和智商 智 龄 比率智商 IQ = 智龄/实龄×100 离差智商 IQ = 测验分数/同龄人的平均数×100

5.智商的稳定性和可变性 稳定的原因 可变的原因 影响智商的两大因素-遗传和环境对大多数人来说是稳定的 智商的计算公式 环境 生理状况 智力发展的不等速

6.智力的分布

智力的分类标准 推孟的分类 IQ 类别 140以上 天才 120-140 上智 110-120 聪颖 90-110 中材 80-90 迟钝 70-80 近愚 50-70 低能 25-50 无能 25以下 白痴

韦克斯勒的分类 IQ 类别 百分比 理论分布 实际样组 130以上 极优秀 2.2 2.3 120-129 优秀 6.7 7.4 110-119 中上 16.1 16.5 90-109 中等 50 49.4 80-89 中下 16.2 70-79 边缘 6.0 70以下 智力缺陷

弱智的分类

第二节 智力的理论 二因素论 斯皮尔曼 人的总体智力水平是 G + S 一般因素(G):所有智慧活动都需要的能力 二因素论 斯皮尔曼 一般因素(G):所有智慧活动都需要的能力 特殊因素(S):某一种特殊智慧活动所需要的能力 人的总体智力水平是 G + S

2.多因素论 桑代克,凯利 桑代克认为智力由多种因素构成(社会智力,具体智力,抽象智力)它们不构成一般智力 2.多因素论 桑代克,凯利 桑代克认为智力由多种因素构成(社会智力,具体智力,抽象智力)它们不构成一般智力 凯利提出智力由五种因素构成: 空间关系的操作,计数的敏捷,处理言语材料的敏捷,记忆,速度

3. 群因素论 瑟斯顿 若干心理能力具有共同因素,但不是所有的心理能力具有一个共同因素,所以智力可 以分成不同的组群,每一个组群有一个基本因素,但没有一个一般能力。 七个智力的组群 语文理解 语词流畅 数学运算 空间关系 机械记忆 知觉速度 一般推理

4.智力的层次结构论 维尔隆 智力可以分层次,越是位于上层的智力越重要,更一般,越下层的越特殊,对智力行为的影响越小。 4.智力的层次结构论 维尔隆 智力可以分层次,越是位于上层的智力越重要,更一般,越下层的越特殊,对智力行为的影响越小。 最上层的是一般因素,其次是大因素群,再往下是小因素群,最下面是一些特殊因素。

5.智力的三维结构论 吉尔福特 智力由三个维度构成,即内容(刺激性质),操作(加工过程),和成果(加工的结果)。每一个维度又可再加以区分。 5.智力的三维结构论 吉尔福特 智力由三个维度构成,即内容(刺激性质),操作(加工过程),和成果(加工的结果)。每一个维度又可再加以区分。 内容有四种: 符号:数字,字母,公式,单词 语义:词,句子,概念 图形:形状,大小,颜色 行为:社会技能

智力的三维结构论 操作分成五种: 记忆:短时,长时 认知:发现,感知,领会,熟知某些信息 发散思维:从不同角度去思考 会聚思维:归纳,演绎推理 评价思维:

智力的三维结构论 成果从简单到复杂分成六种: 单元:单词,数字,概念 类别:一系列有关的单元 关系:单元与类别的关系 系统:用逻辑方法组成概念 转换:从一个事物的认识转换到另一种事物上去。 蕴涵:从已知的信息中观察某些结果。 一个人越多地具备后面的成果,就意味着智力水平越高

三个维度的不同组合可以构成120种智力因素 (4×5×6) 智力的三维结构论 三个维度的不同组合可以构成120种智力因素 (4×5×6)

6.流体和晶体智力理论 卡特尔 流体智力是先天的部分,代表了一个人基本生物学上的潜能,相对不受文化教育因素的影响,这种智力有机械记忆,分类,图形关系,反应速度。 晶体智力是后天的部分,它是通过社会文化知识以经验而获得的,这种智力有词汇、言语理解、常识、判断、概括等。

两种智力的发展模式图

7.多元智能理论 加德纳 加德纳认为,从已有的对大脑研究,跨文化比较,认知发展过程的研究来看,可以确定人有八种不同的智能,它们大脑中有特定的代表区域。 语言智能: 对语言文字的掌握能力 数学逻辑智能:数学和逻辑推理能力以及科学分析能力 空间智能: 在脑中形成一个外部空间世界的模式并能运用和操 作这一模式的能力。 音乐智能: 对音高、节奏、音色的感知、辨别能力 身体运动智能:运用整个身体或身体的一部分解决问题或制造产品 的能力 人际关系智能:理解他人的能力 自我认识智能:深入自己内心世界的能力 自然观察智能:观察自然界各种形态,对各种物体进行 辨认和分类的能力

8. 三重结构理论 斯腾伯格 智力的三重结构包括成分,经验,情境 8. 三重结构理论 斯腾伯格 智力的三重结构包括成分,经验,情境 成分是三重结构中的核心内容,它是智力活动的内部结构和心理机制,从功能上看有三种成分,元成分,操作成分和知识获得成分。其中元成分是上位概念,它统领另两个成分,元成分是智力活动的高级管理成分,它有几种重要的功能。操作成分的功能是执行元成分的指令,进行各种具体的认知加工操作,不同的任务需要不同的操作,知识获得成分是学习如何解决新问题,学会如何选择解决问题的策略。智力是元成分,操作成分和知识获得成分的函数。 情境是指智力与外部环境相联的那部分,可以通过适应,选择,塑造现实环境来展现其智力。 经验是指能否在不同的环境中把已有的智力表现出来,它包括应对新任务和新环境时所寻求的能力和信息加工自动化的能力。

三重结构间的关系

9. PASS模型 戴斯 PASS模型是指三级认知功能系统中所包含的四种认知过程,它们分别是计划(P),注意(A),加工(S)(同时性加工和继时性加工)。这三个系统在智慧活动中各司其能。 注意资源系统的功能是使大脑处于一种适宜的工作状态。 加工系统是接收、解释、编码和存储外界输入的信息 计划系统执行的是计划、监控、评价等高级功能

PASS模型

第三节 智力测验介绍 1. 斯坦福-比纳智力量表 1916年推孟首次修订比纳-西蒙智力量表,产生斯坦福-比纳智力量表 第三节 智力测验介绍 1. 斯坦福-比纳智力量表 1916年推孟首次修订比纳-西蒙智力量表,产生斯坦福-比纳智力量表 1937年推孟重新修订了斯坦福-比纳智力量表 1960年发表第三版斯坦福-比纳智力量表 1972年重新标准化,修订常模 1986年发表第四版斯坦福-比纳智力量表

第四版斯坦福-比纳智力量表 由桑代克、哈根和沙特勒前后化了八年时间(1979年起)完成的,它引进了卡特尔的流体和晶体智力的概念以及桑代克和哈根编制的认知能力测验,构成了认知能力的理论框架,这一模式是一个三层次的阶梯,共有15项分测验。

2. 韦克斯勒智力量表 1939年韦克斯勒编制了《韦克斯勒-贝勒维智力量表》(wechsler-bellevue intelligence test)用于测量成人的智力 1949年韦克斯勒编制《韦克斯勒儿童智力量表》(简称WISC),适用于5-15岁儿童,1974年重新修订(简称WISC-R),适用于6-16岁儿童,1991年发表了第三次修订版(简称WISC- ) 1955年韦克斯勒在韦克斯勒-贝勒维智力量表的基础上加以修订,发表了《韦克斯勒成人智力量表》(简称WAIS),1981年再次修订(简称WAIS-R)适用于16-74岁的成人。 1963年韦克斯勒编制了《韦克斯勒学龄前儿童和学龄初期儿童智力量表》(简称WPPSI)适用于4-6.5岁儿童。1988年进行了一次修订(简称WPPSI-R),修订后的使用对象变成3-7.5岁儿童。

韦氏测验各版本修订一览表 名 称 简 称 编制年月 修订时间 韦氏儿童智力量表 WISC 1949 1974 1991 韦氏成人智力量表 名 称 简 称 编制年月 修订时间 韦氏儿童智力量表 WISC 1949 1974 1991 韦氏成人智力量表 WAIS 1955 1981 韦氏学龄前儿童和学龄初期儿童智力量表 WPPSI 1963 1988

韦克斯勒儿童智力量表简介

言语部分:知识、领悟、算术、相似性、数字广度、词汇6个分测验 操作部分:数字符号、图画填充、木块图、图片排列、物体拼凑5个分测验

言语 1.知识(常识)   韦克斯勒认为,智商越高的人,兴趣越广泛,好奇心越强,所以获得的知识就越多。故此测验主要测量人的知识广度、一般的学习及接受能力、对材料的记忆及对日常事物的认识能力 2.领悟(理解)   此测验主要测量判断能力、运用实际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以及一般知识。该测验对智力的G因素负荷较大,与知识测验相比,受文化教育影响小,但记分难以掌握 3.算术   此测验主要测量数学计算的推理能力及主动注意的能力。该能力随年龄而发展,故能考察智力的发展,同时对预测一个人未来心智能力很有价值

4.相似性(类同)   此测验设计用来测量逻辑思维能力、抽象思维能力与概括能力,是G因素的很好测量指标 5.词汇   本测验主要测量人的言语理解能力,与抽象概括能力有关,同时能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其知识范围和文化背景。研究表明,它是测量智力G因素的最佳指标,可靠性很高。但其记分较麻烦,评分标准难掌握,实施时间也较长 6.数字广度(背数或语句背诵)--备用   此测验主要测量人的注意力和短时记忆能力。临床研究表明,数字广度测验对智力较低者测的是短时记忆能力,但对智力较高者实际测量的是注意力,且得分未必会高

操作 1. 数字符号(译码)   该测验主要测量一般的学习能力、知觉辨别能力及灵活性,以及动机强度等。该测验与工种、性别、性格和个人缺陷有关,不能很好地测量智力的G因素,但具有记分快、不受文化影响的特点 2.图画填充(图片补缺)   此测验主要测量人的视觉辨认能力,以及视觉记忆与视觉理解能力。填图测验有趣味性,能测量智力的G因素,但它易受个人经验、性别、生长环境的影响 3.木块图(积木)   该测验主要测量辨认空间关系的能力、视觉结构的分析和综合能力,以及视觉一运动协调能力等。在临床上,该测验对于诊断知觉障碍、注意障碍、老年衰退具有很高的效度

4.图片排列   此测验主要测量被试者的分析综合能力、观察因果关系的能力、社会计划性、预期力和幽默感等。它也可以测量智力的G因素,可作为跨文化的测验。但此测验易受视觉敏锐性的影响 5.图形拼凑(拼图)   此测验主要测量处理局部与整体关系的能力、概括思维能力、知觉组织能力以及辨别能力。在临床上,此测验可了解被试的知觉类型,他对尝试错误方法所依赖的程度,以及对错误反应的应对方法。此测验与其他分测验相关较低,并对被试的鉴别力不甚高

第三版韦克斯勒儿童智力量表

3.考夫曼儿童成套评估测验 (Kaufman assessment battery for children,简称K-ABC) 1983年美国心理学家考夫曼夫妇共同编制了这种以PASS模型为理论依据的智力测验和学业成就测验,测量对象为2-12.5岁儿童。

K-ABC量表

4. 瑞文测验 英国心理学家瑞文1938年创制,是一种非文字的智力测验。主要测量一个人的观察力,推理能力以及清晰思维的能力。瑞文测验有三个版本。 标准型 60题 彩色型 36题 高级型 型12题 型36题

5. 丹佛智能筛选测验 (Denver Developmental screening test)(简称DDST) 测验适合于对0-6岁婴幼儿的智力筛选,有105个项目,分为四个能区; 应人能:对周围人们应答能力和料理自己生活的能力 细动作-应物能:看的能力,用手摘物和画图的能力 言语能:听,理解和语言的能力 粗动作能:坐、行走和跳跃的能力

丹佛智能筛选测验 评价指标 超过90%以上线称为迟长, 超过年龄线的条目儿童不会做是失败。 鉴别标准 异 常:1.在二个能区中各有二个项目以上迟长 2.在一个能区有二个项目迟长,加上一个以上能区具有 一项迟长和同区超过年龄线的项目全部失败 可 疑:1.一个能区有二个项目以上迟长 2.一个能区有一项迟长和同区通过年级线的项目都失败 无法评定:不合作项目太多

第四节 适应性行为测验 适应性行为是指个人独立处理日常生活与承担社会责任达到他的年龄和所处的社会文化条件所期待的程度。 适应性行为测验是一种能力评定量表,主要用于对弱智儿童的智力诊断。 国内现有的这类测验有《儿童适应性行为评定量表》,适合于3-12岁儿童。

儿童适应性行为评定量表

第五节 对智力测验的反思与评价 存在的价值 存在的优点 存在的缺点 标准化的程序 快速、简便、准确的效果 只有量的分析 只测到当时的智力 正确答案事先规定 不能完全反映一个人的智力水平 受各种因素的干扰

用15个测验项目测七种智能和17种行为方式的特征 第六节 智力测验的新方法 1. 多彩光谱 用15个测验项目测七种智能和17种行为方式的特征 数 字 恐龙游戏,公共汽车游戏 科 学 装配活动,寻找宝物游戏,水的游戏,观察发现 音 乐 音乐创作活动 音乐感觉活动 语 言 故事板活动 报告活动 视觉艺术 艺术类(作品集) 运 动 创造性运动 体育运动 社会活动能力 教师模型 儿童相互关系的检查表

17个行为特征 极愿参加活动的/不愿参加活动的 自信的/犹豫的 随便的/严肃的 专注的/注意力分散的 有毅力的/容易受挫的 善于思考的/易于冲动的 适合慢工细活的/适合突击性工作的 对视觉(听觉、肌肉知觉的)信息有反应 表现出做事的条理性 将个人的行为习惯(长处)带入课堂作业 在活动中表现出幽默感 以预想不到的方式使用素材 对成就有自豪感 注意细节(善于观察) 对提供的素材有好奇心 关心“正确的答案” 关注与成年人的交往

2. DN认知评价系统 加拿大心理学家戴斯根据自己的PASS模型编制了一种全新的智力测验。发表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适合于5-17岁儿童。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