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原 文 子禽问于子贡曰: 夫子至于是邦也, 必闻其政,求之与, 抑与之与? ” 子贡曰: “ 夫子温、良、恭、 俭、让以得之。夫 子之求之也,其诸 异乎人之求之与? ” 疏通文意 疏通文意 词 语 是邦:任何国家。 与:语气词。 抑:还是、或者。 温、良、恭、检、让: 温和、善良、恭敬、 节俭、谦逊。
Advertisements

因数与倍数 2 、 5 的倍数的特征
质数和合数 2 的因数( ) 6 的因数( ) 10 的因数 ( ) 12 的因数 ( ) 14 的因数 ( ) 11 的因数 ( ) 4 的因数( ) 9 的因数( ) 8 的因数( ) 7 的因数( ) 1 、 2 、 3 、 4 、 6 、 12 1 、 11 1 、 2 、 5 、 10.
3 的倍数的特征 的倍数有 : 。 5 的倍数有 : 。 既是 2 的倍数又是 5 的倍数有 : 。 12 , 18 , 20 , 48 , 60 , 72 , , 25 , 60 ,
2.8 函数的微分 1 微分的定义 2 微分的几何意义 3 微分公式与微分运算法则 4 微分在近似计算中的应用.
A Learn. Canada the UK the USA China Australia Canada the UK the USA China Australia.
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 本节课我们主要来学习 2 、 3 、 5 的倍数特征,同学们要注意观察 和总结规律,掌握 2 、 3 、 5 的倍 数分别有什么特点,并且能够按 要求找出符合条件的数。
重庆市九龙坡区走马小学 邓华. 一、复习导入,揭示课题 下面哪些数是 2 的倍数?哪些数是 5 的倍数? 2,5的倍数的特征:只看个位上数就能进行判断。 2的倍数:个位上是0,2,4,6,8的数。
王希银 兰州市城关区伏龙坪小学 电子表 秒表 秒针走过 1 小格, 就是 1 秒 。
练一练: 在数轴上画出表示下列各数的点, 并指出这些点相互间的关系: -6 , 6 , -3 , 3 , -1.5, 1.5.
2 、 5 的倍数特征 集合 2 的倍数(要求) 在百数表上依次将 2 的倍数找出 并用红色的彩笔涂上颜色。
19世纪60年代——20世纪初 近代化的探索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开端 技术 制度 思想.
山东英才学院 SHANDONG YINGCAI UNIVERSITY
圆的一般方程 (x-a)2 +(y-b)2=r2 x2+y2+Dx+Ey+F=0 Ax2+Bxy+Cy2+Dx+Ey+ F=0.
教材版本:新教材人教版九年级(上) 作品名称:同类二次根式 主讲老师:张翀 所在单位:珠海市平沙第一中学.
本文的写作顺序 第一部分(1—5段)描写早期的大树,写了 大树的形象、经历和对人类“友善”的情况。
阿房宫赋 杜牧.
情人节快乐 返 回 目 录 上一页 下一页.
证券投资技术分析.
在文章中插入图片 What to do? 任务一(1):请你在“愤怒的小鸟”这个文档中插入“红色小鸟”的图片。 要求:1、自学课本45-47页“做一做”的内容,找到在文档中插入图片的方法后,就动手试一试吧。 哪一小组最先完成,会加平时成绩10分噢,加油吧!
电子信息类专业英语.
Module 7 planes, boats and trains
同学们好! 希望这节课能带给你: 更 多 的 欢 乐! 更 多 的 收 获!
第 8 课 美国经济的发展.
语文多媒体教学课件 (之五) 导入新课 作者简介 并 解题 自读目标 自读教学指导过程 布置作业.
10.2 立方根.
递交《入党申请书》后的思考 主讲:杨苏 教授
学年第一学期 期末上交材料说明 2015年1月23日.
《阿房宫赋》 杜牧.
五年规划 医路前行.
初三记叙文全命题作文 审题训练 泰兴市洋思中学 刘金玉
苏教版(国标本)第六册 习作四 南京市五老村小学   王咏慧.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儿童乐园 王秀梅.
阿房宫赋 杜牧.
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 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
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 (苏科版) 10.4 探索三角形 相似的条件(2).
TAG QUESTIONS 反意疑问句.
各地儿童喜庆自己的节日.
                                                                                                                                                                
古代汉语文选 张中丞传后叙.
云南大学 2015年 学生社会服务计划 往期活动剪影.
 做一做   阅读思考 .
如云彩的见证人. 希伯来书 11:39-40 当代译本 这些人都因信心而获得赞许,但他们并未得到 上帝的应许,因为上帝为我们预备了更美的, 要叫他们与我们一同得到才算完美。
哈利路亚 敬拜歌曲: 1)奉主名来的是应当称颂的 2)同路人 3)这一生最美的祝福
第七单元 小数的初步认识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安徽省黄山市黟县碧阳小学 叶群芳.
BUSINESS POWERPOINT THE Scenery DESIGN.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比例 比例的意义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姓名XXX.
Reading of English-American Literature
相似三角形 石家庄市第十中学 刘静会 电话:
西藏 Tibet.
WPT MRC. WPT MRC 由题目引出的几个问题 1.做MRC-WPT的多了,与其他文章的区别是什么? 2.Charging Control的手段是什么? 3.Power Reigon是什么东西?
12.2全等三角形的判定(2) 大连市第三十九中学 赵海英.
形容词及形容词短语.
Be动词的用法 am is are.
Harvard ManageMentor®
淘气的猴子.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 分数乘法(一).
了解介词.
主谓一致 (Agreement) 一、概念 在英语中,随着主语的人称或数的变化谓语动词采用单数或复数形式。 二、怎么判断?
《我爱你中国》 万先金.
2.2直接证明(一) 分析法 综合法.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鄢陵县彭店一中 赵二歌.
S + Vt. + O (主语+谓语+宾语 句型).
生词 คำศัพท์ 1. 楚辞 chǔcí บทกวีของรัฐฉู่ 2. 诞生 dànshēng กำเนิด ; เกิดขึ้น
“中国梦”要“热宣传”更需“冷思考”.
Reading Training 授课教师:王立民.
祝愿我们的国家和党永远强大, 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 让我们一起为党呐喊,为党祝福!.
请添加标题 请添加作者.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 阿房宫赋 ———————————————————— □ 杜 牧

知识与能力 理解课文善用丰富的想象、对偶、比喻、排比、夸张等修辞方法的特点,并明确它们对突出主题思想的作用;掌握“一、爱、取、族”等实词的用法,培养朗读、背诵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学习本文善于从多种角度具体、生 动、细致地描写艺术形象,并在此基础上议论的写作特色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作者对秦亡原因的阐释,了解本文作者借古讽今、讽时刺世的写作目的,认识封建统治者骄奢淫逸、横征暴敛、不顾人民死活、必然会导致覆亡的道理

途经秦始皇墓 □ 许 浑 龙盘虎踞树层层,势入浮云亦是崩。 一种青山秋草里,路人唯拜汉文陵。 [赏析] 秦始皇统一了中国,推动了经济、文化的发展,是作出了巨大历史贡献的。但他又是一个暴君,实行专制主义,给人民带来深重的苦难,受到后人谴责。许浑这首诗抒写了他行经秦始皇墓时的感想。

诗人在墓前驻足,目光从墓基转向墓顶,见到的是层层绿树,直上云天,给人以“龙盘虎踞”之感。眼前的高坟,不正好象征着秦始皇生前煊赫的声势吗?“势入浮云亦是崩”,覆亡之迅速与秦始皇在位时不可一世的声势,恰恰形成极富于讽刺性的鲜明对照。诗人将无比丰富的历史内容熔铸在这简短的七个字里。一个“崩”字,声如裂帛,宣告了秦始皇已死,秦朝已亡,似乎言尽意绝,下文难以为继了。然而诗人忽一转笔:“一种青山秋草里,路人唯拜汉文陵。”诗作旋即别开生面,令人称绝。同样是青山秋草,路人却只在汉文帝陵前参拜。 汉文帝谦和、仁爱与俭朴,同秦始皇的刚愎、凶残与奢靡正好是强烈的对比。

二、一词多义

四、特殊句式 (1)①明星荧荧,开妆镜也……雷霆乍惊,宫车过也 ②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③朝歌夜弦,为秦宫人 ④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以上句子为________。

(2)倒装句 ①多于南亩之农夫 上面的句子为________。 ②秦人不暇自哀 (3)①歌台暖响,春光融融 ②剽掠其人 以上句子为________。 (4)戍卒叫,函谷举

【自我校对】 一、(1)“钩心”指各种建筑物都向中心区攒聚;“斗角”指屋角互相对峙,好像兵戈相斗,指宫室结构的参差错落,精巧工致 (2)天气 (3)积蓄、聚敛的金玉珠宝等物 (4)可惜 (5)指金玉珠宝等物

二、(1)动词,喜爱/动词,爱护/动词,吝惜,舍不得 (2)动词,灭族/量词,类/形容词,众,一般/名词,家族/名词,交错聚结的地方 (3)动词,可惜/动词,怜爱/动词,怜悯,同情 (4)动词,掠取/动词,提取/动词,拿/助词,着  (5)代词,代指珍宝/助词,的/动词,去,往/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助词,凑音节,不译/第一人称代词,我/指示代词,这类,这些 (6)代词,他们的,百姓的/代词,它们,指楼阁/副词,相当于“还是”,表商量语气/副词,相当于“或许”“大概”,表揣测语气

三、1.(1)①灭族 ②放火 成为焦土 ③出现虹 ④出现龙 ⑤弹弦,弹奏乐器 (2)①从北边 向西 ②乘辇车 ③在早晨 在晚上 ④像明星一样 ⑤像人腰一样 像鸟喙一样 (3)以……为鉴;借鉴  2.收藏的金玉珠宝等物 积蓄、聚敛的金玉珠宝等物 3.(1)(树木)被砍伐殆尽 (2)为……哀伤  4.统一 四、(1)判断句 (2)①状语后置句 ②宾语前置句 (3)省略句 (4)被动句

一、作家档案 杜牧(803~852),唐代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出身高门士族,祖父杜佑是中唐有名的宰相和史学家。杜牧晚年任中书舍人,居长安城南樊川别墅,后世因此称之“杜紫微”“杜樊川”。 杜牧生活在内忧外患日益加深的晚唐时期,从青年时起就关心国事,抱有挽救危亡、恢复唐王朝繁荣昌盛的理想。二十三岁时写成《阿房宫赋》,以秦朝的滥用民力、奢逸亡国为戒,给本朝统治者敲了警钟。

杜牧生性耿介,不屑逢迎权贵,仕途不很得意,从而对社会政治持清醒的批判态度。杜牧的文学创作有多方面的成就,诗、赋、古文都足以为名家。他主张“凡为文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辞采章句为之兵卫”(《答庄充书》),对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有比较正确的理解。他最推崇李白、杜甫、韩愈、柳宗元,能吸收、融化前人的长处,形成自己特殊的风貌。在《献诗启》中说:“某苦心为诗,未求高绝,不务奇丽,不涉习俗,不今不古,处于中间。”清代洪亮吉也说他“文不同韩、柳,诗不同元、白,复能于四家外诗文皆别成一家”(《北江诗话》)。全祖望甚至称誉他为“唐长庆以后第一人”(《杜牧之论》)。 诗歌创作是杜牧最突出的方面,与晚唐另一位杰出的诗人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杜”。

二、背景回放 《阿房宫赋》作于唐敬宗宝历元年,即公元825年,杜牧在《上知己文章启》中说:“宝历大起宫室,广声色,故作《阿房宫赋》。”唐敬宗李湛十六岁继位,贪好声色,大兴土木,游宴无度,不视朝政,求访异人,希望获得不死之灵药,因此在位三年即为宦官刘克明所杀。作者预感到唐王朝的危险局势,就借这篇赋,表面上写秦因修建阿房宫,挥霍无度,贪色奢侈,劳民伤财,终至亡国,实则是借秦之故事讽唐之今事,规劝唐朝的当政者,要以古为鉴,不能哀而不鉴,最终只能落得“后人复哀后人也”的结局。

一、重点突破 1.杜牧写这篇赋,既然是为了总结秦王朝灭亡的历史教训,借以讽谏时弊,为何开头要从六国覆灭下笔? 【参考思路】 作者讽谏时弊,以秦王朝灭亡为借鉴;写秦朝覆灭,又以六国衰亡为铺垫。六国何以会灭?赋中说“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可见,六国灭亡,是不爱民的结果。从何看出六国之不爱民呢?“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

秦之珍宝(财富之代称),来自六国;六国之珍宝取自百姓,统治者为满足奢华生活之需要,对百姓肆意搜刮,锱铢不留。“六王”因不爱民而“毕”其统治;秦如能吸取教训,“复爱六国之人”,那就不致迅速灭亡。然而“蜀山兀,阿房出”,秦王朝由此又走上了六国灭亡的老路。开头12个字,既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上引出阿房宫的修建,又起到了笼罩全篇、暗示主题的作用。

2.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极力描写阿房宫的?这样描写对表达中心有什么作用? 【参考思路】 一、写阿房宫建筑之奇。先展开广阔而高峻之全貌,进而细绘宫中楼、廊、檐、长桥、复道、歌台、舞殿之奇。 二、写阿房宫美女之众。述其来历,状其梳洗,言其美貌,诉其哀怨,绘声绘色,备加渲染。 三、写阿房宫珍宝之富。既写六国剽掠,倚叠如山,又写秦人弃掷,视若泥沙。

其作用是:①说明秦统治者之奢侈腐化无以复加,为此所进行的横征暴敛,正是秦王朝覆之因。②为后面的宏论张本,为篇末归结教训,讽喻现实打基础。

3.作者写《阿房宫赋》,是为了总结秦王朝灭亡的历史教训,讽喻朝政。但为什么写阿房宫被焚,却说“楚人一炬,可怜焦土”,这里作者流露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思路】 现代文中“可怜”是“值得怜悯”的意思,但在文言文中除解释为“值得怜悯”外,还有可爱、可惜的意思。这里的“可怜”解释为“可惜”。作者用这两个字,使无穷感慨充溢字里行间。历史兴亡,激荡胸中;目睹现实,感慨万端。神奇瑰丽之阿房宫付之一炬令人可惜。

4.如何理解“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这句话在文中的重要作用。 【参考思路】 最后的警钟哀鸣,对治国者有启发和警示的作用。杜牧针对唐朝国势衰微、内政腐败、外敌入侵的形势,希望当时的统治者励精图治、富国强兵,极力主张内平藩镇,加强统一,外御侵略,巩固国防。然而当朝者沉溺声色,荒淫无度。杜牧于是写了这篇《阿房宫赋》,借古讽今。

二、疑难辨析 1.文章是从哪些方面进行铺陈夸饰的?目的是什么?从思路上看,这部分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参考思路】 (1)宫殿建筑,铺陈夸饰是要极力写出秦统治者所追求的,是规模的宏大,楼阁廊檐的精妙密集,长桥复道的美丽冥迷,歌台舞榭的繁多,这一切,是不惜倾“六国”的财富,“四海”的人力、物力来兴建的,可见他们“纷奢”程度之深。

(2)宫内生活,主要写宫人,其次写珍宝。写宫人,铺陈夸饰是要突出她们来源之广泛,生活之空虚,命运之悲惨,以此来反映秦始皇荒淫的生活;写珍宝,铺陈夸饰是要突出秦始皇奢靡的罪恶。 这部分是后面议论的基础,为揭示秦始皇荒淫奢靡自取灭亡这一中心思想作了铺垫,给读者以充分、具体、形象的感受。

2.第3、4段议论分别侧重哪一方面?两段间的逻辑关系是怎样的?两段的表现手法有什么区别? 【参考思路】 第3段侧重揭示秦始皇的荒淫、奢靡和对人民的残酷压榨,导致农民起义,阿房宫毁灭;第4段侧重揭示秦与六国自取灭亡的教训,奉劝“后人”要引以为鉴。后一段是对前一段的拓展、推论。 第3段的表现手法是夹叙夹议,重点仍在铺叙,但以议论为框架、脉络;第4段则纯为演绎、推断。

一、文脉梳理

二、意旨探微 本文借古讽今,通过描写阿房宫的兴建及毁灭,总结秦王朝骄奢淫逸终致亡国的历史教训,从而向唐朝统治者发出警告,希望唐朝统治者引以为戒,不要重蹈覆辙,表现出封建时代正直文人忧国忧民、匡时济世的情怀。

赋中诗画 文苑奇葩 杜牧秉承唐代古文运动的传统,使用散体笔调,把散文的笔法、句式引进赋里,经纶世务,针砭时弊。综观全文,以下几点历来为人们所称道: 1.奇伟壮丽,气象绵邈 开头一句用韵先声夺人,突兀有力,不仅简洁地交代了阿房宫的背景,还把全文置于一个国家兴亡、朝代更替的视角与高度上。接着,作者铺陈描写,多角度地带动读者去感受阿房宫建构的宏大与精致之美,让读者的视线随画面而转变。这充分显示出作者立足之高、胸襟之广。

2.观照现实,立意高远 本文借古讽今,以秦警唐,提醒唐王朝统治者应充分认识到荒淫无度必然导致民怨沸腾、国亡族灭的道理,表现出了一个正直文人忧国忧民的情怀。前半部分着重描写与铺陈,详细叙写了秦朝统治者奢靡荒淫的生活。后半部分着重说理与议论,总结了秦王朝灭亡的历史教训。“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一句,永远响彻在历史的天空,回荡在人们的耳际,警醒着一代又一代的统治者。

3.想象瑰丽,比喻夸张 杜牧根据有关资料再造了“阿房宫”,通篇驰骋瑰丽的想象、比喻、夸张,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如“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既是比喻,也是夸张。 4.骈句散行,错落有致 如开篇“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四个三字短句,节奏急促,写出建宫背景及耗资,接着用几个长句“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写占地面积和走势,再用“二川溶溶,流入宫墙”等四字句描写规模。第一段骈散结合得非常好。

5.描议渲染,铺排大气 文章前两段以描写为主,后两段以议论为主,无论描写还是议论,都大量采用了铺排的写法。如第三段对秦人奢侈的议论,一气用了六个排比句。本文多方渲染,极尽铺张,以达到曲传其义的效果。经过艺术的铺张,阿房宫殿的矗峙楼台、流丹飞阁、架虹长桥便以丰姿盛态,显现在我们面前。

练规范、练技能、练速度

□ 相关名句 1.满招损,谦受益。(《尚书·大禹谟》) 2.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尚书·伊训》) 3.改过不吝。(《尚书·仲虺之诰》) 4.人道恶盈而好谦。(《周易·谦卦》) 5.劳而不伐,有功而不德,厚之至也。(《周易·系辞上》) 6.见善则迁,有过则改。(《周易·益卦》) 7.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老子》)

□ 走近杜牧 时值西元八百二十七年,中唐衰败的烟尘已经氤氲而来。杜牧,一介书生,奔波于军阀幕僚青帐之下,本有心济世,不负胸中才学,却怎奈时不与君,空惹啼痕。于是扬州城中,烟花三月绮丽绽放,一首首充满着伤婉的诗歌开始流传在坊间街旁。世人只知一个少年书生,风流倜傥,千金买醉,缱绻在烟雨楼阁中,却怎知他心中凄苦。他一伤心,一愤懑,一时兴起,便写下流芳百世的《阿房宫赋》,而其中的“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这一句,便预言了整个历史的宿命。

千百年来,他带着我们穿越时空的迷蒙,去卧看牵牛织女星,去寻觅古老的江南巷陌,踏遍春风十里扬州路。他虽已作古,可他的梦和经历却仍在继续。

□ 关于“赋” 赋是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讲求字句的整齐和声调的和谐,描写事物极尽铺陈夸张之能事,而结尾部分往往发一点议论,以寄托讽喻之意。 赋在结构上一般可分为三个部分:前面有序,说明作赋的缘由,用不押韵的散文或骈体文;中间是赋本身;后面有“乱”或“讯”的部分,对全篇作小结。 在形式上,赋字数不限,但以四、六言为主。赋的作用一般是用来表达人民的愿望,讽喻政治。借景抒情,铺叙风物,极尽铺陈夸张之能事,托物言志,卒章显志,以寄讽喻之意是赋的特点。

不要被自己打败了 ——《阿房宫赋》读后感 读了《阿房宫赋》这篇文章,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为阿房宫绵延几百里,气势雄伟而感叹,为六国粉黛齐聚一宫而惊奇,为那么美丽壮观的宫殿最终化为焦土而哀婉。但对我触动最大的还是文章末尾的一句话:“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是啊,六国经过春秋争霸,自身均很有实力,不用说六国合纵,只要各自稳住阵脚,秦国就难以东向。秦国荡平群雄,诸侯莫敢与之争锋。但是,秦也被打败了。他们都是被自己打败的啊!

被自己打败的又何止是六国?何止是秦? 项羽,楚汉相争时著名英雄,气盖世,力拔山。当年垓下被围时,他仗一匹乌骓马,一杆乌龙枪,面对汉王刘邦的十里埋伏,百万雄师,而毫无惧色!但是,他失败了!对于失败,他自己说:“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自然是非战之罪,只不过我以为,句中的“天”要换成“项羽自己”,他沽名钓誉,刘邦的几句恭维话就叫他打消了消灭异己的动机;“富贵不归故乡,如衣锦夜行,谁知之者?”他自称霸王,将刘邦赶入汉中就万事大吉,没有忧患意识,急于表现自己,容易满足,是他灭亡的重要原因。

三国时的周瑜,赤壁之战时,谈笑间使曹操“樯橹灰飞烟灭”,可是,他竟被诸葛亮活活气死!他战胜不了来自内心的敌人——过分的自尊。他临死时说什么“既生亮,何生瑜?”他容不下比自己强的人啊! 中兴之主唐玄宗,开元天宝让人津津乐道。但他战胜不了自己,要美人不要江山,最后落得个弃宫逃跑、连自己心爱的女人也保不住的下场。 现代社会那些贪官,又有谁是能战胜自己的呢?他们不知道“手莫伸,伸手必被捉”的道理吗?成克杰、陈希同、胡长清……他们一个个落马,不同样是被自己打败的吗?

我们青年学生,明知道不能贪玩,要认真学习,但就是不能战胜自己,最后导致学习成绩飞速下滑。 能战胜自己的人,才是最后的胜利者。刘邦原来是一个“贪于财货,好美姬”的地痞无赖,但当他发现要成就大事,必须战胜自己,克服自己时,他会毫不犹豫地做出决断。他攻下关中后,“籍吏民,封府库,还军霸上”,“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他成功了。唐太宗经常想到“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倚重直言敢谏的魏征,战胜了自己,获得了贞观之治的美誉。朱元璋听从谋士的建议,“广积粮,缓称王”,克服自己急于求成的心理,他也成功了。这样的例子在当今就更多了:孔繁森、郑培民、陈景润、袁隆平,以及奥运健儿,他们无不是先战胜自己,才战胜别人,才战胜困难的。

杜牧说:“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不是吗?项羽如果多想想养虎遗患的后果,周瑜如果能容得下比自己强的人,那些贪官如果能克制自己的私欲……那么,结果怎么样呢? 因此,我们有必要时时检讨自己,在前进的路途中,除了要战胜外在的敌人,还要注重自身修养,打铁还要本身健啊。只有注意自身修养,在成功的时候不得意忘形,在失败的时候不垂头丧气,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改正错误,才能不被自己打败,才能取得最后成功!

[赏析] 本文有感于六国与强秦的覆灭,得出一个深刻的思考结论:对于一个人来说,其实最强大的敌人就是自己。历数历史上的名人、现代社会的贪官,他们中的许多人就是因为自身人性的许多缺陷而走向灭亡。同时我们的国家和社会也不乏许多成功战胜自身缺点,从而获得成功的伟人。由此,文章告诫广大青少年要警惕自身的缺点和毛病,战胜自己,逐步成长为顶天立地、肩负重任的国家之栋梁。文章各种材料信手拈来,语言流畅,同时富有时代气息,对青少年有深刻的教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