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 组织学与胚胎学 怀化医专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教研室 HISTOLOGY AND EMBRYOLOGY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能力单元三 被皮系统 3-1 节 皮肤 3-2 皮肤衍生物. 3-1 皮 肤 一、皮肤的构造 (一)表皮 表皮为皮肤的表层,由复层扁平上皮构成。一般皮肤的表皮由外向内 分为角化层、颗粒层和生发层。 1 .角化层 为表皮的最表层,由几层到几十层已角化的扁平细胞构成,细胞质内 充满角蛋白,对酸、碱,摩擦等因素有较强的抵抗力。角化层内常有.
Advertisements

2 、 5 倍数的特征 学习目标 1. 掌握 2 、 5 倍数的特征,能判 断一个数是否是 2 、 5 的倍数。 2. 理解奇数和偶数的意义,正 确判断一个数是奇数还是偶数。
中外领导力 的 跨文化 比较分析 主讲人:. 壹 领导力理论 中国古代 “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 —— 孔子(儒家思想 ) 庄子(道家学派) 老子(道家学派)
頭皮的健康與診斷 頭皮保養的目的 乾性頭皮的產生原因及處理 油性頭皮的產生原因及處理 植物精油芳香療法的認識與應用 第 3 章 頭皮部位的處理 ………………………………………………………………………….…
窮人與富人的決定性差異 書名: 窮人與富人的距離 0.05mm 作者:張禮文出版社:海鴿. 窮人與富人的決定性差異 窮人和富人的關鍵差異不在口袋金錢的多寡,而 在腦袋。這本書將全面解開窮人之所以貧窮,而 富人之所以富裕的所有奧秘。 窮人和富人的關鍵差異不在口袋金錢的多寡,而 在腦袋。這本書將全面解開窮人之所以貧窮,而.
皮肤性病学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皮肤科. 北京大学皮肤性病学系 历史:北大医院( 1915 ),人民医院( 1918 ), 北大三院( 1958 ) 1946 年,胡传揆任北大医院皮肤科主任。 主要名教授:王光超、陈集周、陈锡堂、王端礼、马圣清、王双元、 李世荫、陈学荣、朱铁君等 北京大学皮肤性病防治中心:
(二)结缔组织 connective tissue (二)结缔组织 connective tissue 结缔组织: 由细胞和大量的细胞间质组成,是机体内分布最广泛,种类多 样化 的基本组织。 特点:有发达的细胞间质 细胞间质: 纤维和无定型的基质,细胞分散于间质之间。 纤维细丝状,基质液体、胶体、固体、均质状.
皮 肤 Skin 三峡大学医学院形态学部 组织学与胚胎学教研室 毛( hair) 毛( hair) 皮脂腺 (sebaceous gland) 皮脂腺 (sebaceous gland) 汗腺 (sweat gland) 汗腺 (sweat gland) 指 ( 趾 ) 甲等 指 ( 趾 ) 甲等.
血 液 blood. 血液 (blood) 红细胞 ( erythrocyte ) 血细胞 白细胞 ( leukocyte ) 血液 血小板 ( blood platelet ) 水 血浆(细胞间质) 血浆蛋白,糖,维 生素, 激素, 代谢产物及无机盐等.
结缔组织 connective tissue. 第三章 结缔组织 ( connective tissue) 组成 结缔组织 细胞 大量的细胞间质 纤维 基质 组织液.
第一章 人体的基本构成 目的:掌握组织、器官、系统的组成 第一节 细胞与细胞间质 一、细胞 细胞:是人体的基本形态结构和功能单位,具有新陈 代谢、生长、发育、繁殖、分化、衰老和死亡 等生命机能特征。 细胞、细胞间质 组织 器官 系统 人体 (一)细胞的形态 具有多样性,多数需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到,但也肉.
第二章 基本组织( 1 ) 山西师范大学 乔玉成 人体解剖学电子教案. 组织 组织是构成人体器官的基本成分,它是由 形态相似的细胞和细胞间质所组成,它们 在机体内执行一定的功能 。根据组织构造 和功能的不同,可将人体的组织分为上皮 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四 大基本组织。
一、研究背景 植物组培育细胞培养源于 19 世纪后半 叶,当时植物细胞全能性的概念还没有 完全确定。人们便对此进行研究。 目前,植物组培已经变成了一种常规 的技术,广泛应用于植物的脱毒,快繁 ,基因工程,一串研究,次生代谢物质 生产,工厂化育苗等多方面。
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教材 主编:蔡中华 曹培强.
软组织肉瘤概述及举例 兰卉 2012年9月.
皮肤性病学总论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魏国.
第11章 人体代谢废物的排出 第3节 皮肤与汗液分泌 (1课时).
第11章 人体代谢废物的排出 第3节 皮肤与汗液分泌 (1课时).
第十一章 药物对皮肤的毒性作用.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
皮肤学 ——皮肤的基本结构和生理功能.
第二章 皮肤的结构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皮肤性病科.
皮肤的解剖和功能 Anatomy and Function of Skin
皮肤病学与性病学.
结缔组织 第3章 Connective Tissue.
第3章 结缔组织 Connective Tissue.
麻风愈后者皮肤生理屏障功能的研究 大连市皮肤病医院皮肤生理研究室.
皮肤性病学总论 浙江省人民医院皮肤科.
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 第二章 基本组织 第二节 结缔组织 第3讲 主讲教师 滕树成
第 三 章 结 缔 组 织 Connective Tissue 牡丹江医学院 组织胚胎学教研室.
第二章 基本组织 (primary tissue).
淋巴结转移癌 制作:刘重次 钱丽娟.
皮 膚 系 統-12 Integumentary System
第十三章 体被系统 第一节 皮肤 第二节 乳腺.
第三章 被皮系统 表 皮 真 皮 皮下组织 一、 皮肤 1、表皮:由大量密集排列的细胞构成,有神经分布,但无血管分布。
第十章 消化管(2学时) 基本内容:消化管的一般组织结构、黏膜的特点及区分各段要点;胃腺、肠腺结构  
(carcinoma of the breast)
Ch1. 基礎皮膚科學和命名 (Dermatology and Terminology)
泸州医学院组织学与胚胎学教研室 皮 肤 Skin 主讲教师:韩 艺(讲师).
器官与系统 器官:四大基本组织有机的结合起来,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独立的血供、神经支配。执行某一特定的生理功能。
鄭麗婉 Facebook: Lisa-Taiwan Cheng
男性生殖系统 GHL.
二、骨髓和血细胞发生(概述) 出生前造血器官 卵黄囊 肝 脾 骨髓 出生后造血器官 骨髓 ——红、粒、单、血小板 淋巴器官 ——淋巴细胞
皮膚系統-5.
皮 肤 Skin 南通大学  医学院 组织学与胚胎学教研室.
第二章 基 本 组 织 学习目标 1、掌握单层扁平上皮、单层柱状上皮、致密结缔组织、骨骼肌组织和神经组织的结构特点。
人体解剖学及组织胚胎学 第二章 基本组织 第二节 结缔组织 第2讲 主讲教师 滕树成
组织学与胚胎学.
第3章 结缔组织 Connective Tissue.
牙周组织/牙龈/表面解剖 游离龈(free gingiva) 附着龈(attached gingiva) 牙龈边缘不与牙面附着的部分
口腔粘膜 oral mucosa.
神 经 组 织 Nervous tissue.
第14章 消化管 刘 虹 中国医科大学组织胚胎学教研室.
皮肤(skin)的组织结构 一、概述 二、皮肤 (一)表皮 (二)真皮 三、皮肤的附属结构.
一、丛书和手册: 1.高小霞,分析化学丛书,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开始出版,全书六卷29册) 。 2. 杭州大学化学系分析化学教研室,分析化学手册,第2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7。 3. Cooper D, et.al.Analytical Chemistry by Oper Learning.
组织学与胚胎学 第一章 组织学绪论 组织学与胚胎学教研室.
樹德家商美容科資訊融入教學 單元名稱 : 無層次水平剪髮 教學者 : 李淑燕.
第十一章 皮肤 (skin).
血液、骨、神经组织 和眼 组胚教研室.
第十章 循环系统 (circulatory system)
第11章皮肤和皮肤附属器官 Chapter11 Skin and Skin Appendages.
结缔组织 Connective Tissue
涎腺(salivary gland) 学习要求: 掌握涎腺的基本组织学结构和各大涎腺的组织学特点
 第三篇 脉管学(angiology) 第一章 心血管系统(cardiovasculal system)  第一节 概述 一、心血管系统的组成 1、心(heart):二房、二室 2、动脉(artery):大、中、小。 3、静脉(vein) 4、毛细血管(capillary) 人体解剖学——浙江大学.
组织学与胚胎学 (Histology and Embryology)
胸腔积液 pleural effusion 正常人胸腔内有3-15ml液体,在呼吸运动时起作用,胸膜腔中的积液是保持一个动态(产生和吸收的过程)平衡的状态。若由于全身或局部病变破坏了此种动态平衡,致使胸膜腔内液体形成过快或吸收过慢,临床产生胸腔积液(简称胸液)
Circulatory System 循环系统 周俊 Department of Histology & Embryology
(introduction to histology)
第二章 基本组织 第一节 上皮组织.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皮肤 组织学与胚胎学 怀化医专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教研室 HISTOLOGY AND EMBRYOLOGY

第十四章 皮肤 皮肤约占体重的16%,总面积可达1.2~2m2, 由表皮和真皮组成。 皮肤具有屏障、调节体温、排泄、吸收、保护等功能。 表皮 皮下组织

一、表皮 表皮(epidermis) 是皮肤的浅层,由角化的复层扁平上皮构成。各处厚薄不一,平均厚约0.1mm。有角质形成细胞和非角质形成细胞两种。 厚皮肤 薄皮肤

(一)角质形成细胞 1.基底层(stratum basale) : 1 层立方或矮柱状细胞,可见分裂相。 胞质少,嗜碱性强,内含角质蛋 白丝。 2.棘层(stratum spinosum):5~ 10层多边形细胞,细胞表面有棘, 胞质弱嗜碱性,含较多张力原纤 维。 棘层 基底层

3.颗粒层(stratum granulosum): 几层梭形细胞,核趋退化。胞 质内板层颗粒增多,还出现许多强 嗜碱性的透明角质颗粒。 4.透明层(stratum lucidum): 几层扁平细胞,核与细胞器消失。胞质含透明角质,浅红。 5.角化层(stratum corneum): 多层扁平细胞,核与细胞器完 全消失。胞质充满嗜酸性角蛋白。 透明层 角质层 颗粒层

角质层 透明层 颗粒层 棘层 基底层 真皮 表皮分层

(二)非角质形成细胞 1.黑色素细胞:散在分布于基底层细胞之间,体积较大,多个突起,胞质含黑素体。 2.Langerhans细胞:具树枝状突起,主要散在于棘细胞间,细胞圆形,核深染,胞质清亮。是淋巴系统中的辅佐细胞,属单核吞噬细胞系。 3.Merkel细胞:扁平形,短突起,位基底细胞之间。数量很少,但于指尖较多,可能为接受机械刺激的感觉细胞。

黑素细胞 朗格汉斯细胞 梅克尔细胞 非角质形成细胞

二、真皮 真皮(dermis)位于表皮与皮下组织之间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分为乳头层和网状层,二者间无明确界限。其厚度不一,常为1~2mm。

(一) 乳头层 是紧靠表皮的薄层疏松结缔组织,向表皮突出形成 真皮乳头,使表皮与真皮的连接面扩大,有利于两者牢 固连接,并有利于表皮从真皮组织液中获得营养。 乳头层含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游离神经末稍,在手指 等处有触觉小体。

(二) 网状层 为乳头层下方较厚的致密结缔组织,内有胶 原纤维 束和弹性纤维,还有较多的血管、淋巴管 和神经,深部常见环层小体。

三、皮肤的附属器 皮肤的附属器有毛、皮脂腺、汗腺和指(趾)甲 等,在胚胎发生中都由表皮衍生而来。

(一)毛 毛(hair)由毛干和毛根两部分组成。毛根周围有由上皮组织和结缔组织形成的毛囊。毛根和毛囊末端融合并膨大,共同形成毛球。毛球底面内陷,结缔组织随同血管、神经突入其中,形成 毛乳头。 毛和毛囊斜长在皮肤 内,与皮肤表面呈钝角的 一侧,有一束平滑肌纤维 连接于毛囊和真皮之间, 称立毛肌。 毛根 毛乳头 毛球

(二)皮脂腺 皮脂腺(sebaceous gland)多位于毛囊与立毛肌之间,为泡状腺。腺泡在近导管处,腺细胞解体,成为皮脂,经粗而短的导管排入毛囊上部或直接排到皮肤表面,具有润滑皮肤的作用。 毛发 毛球 皮脂腺 汗腺

(三)汗腺 汗腺(sweat gland)为单管状腺,其末端盘曲成团,导管开口于皮肤表面和汗孔。 1.小汗腺 遍布于全身皮肤内。分泌部位于真皮深层,由单层矮柱状腺细胞围成。汗腺以胞吐方式分泌汗液。 2.大汗腺 主要分布于腋窝、乳晕、外阴部和肛门周围等处。分泌部较粗,管腔较大,腺细胞为立方形或矮柱状。腺导管开口于毛囊。大汗腺分泌物较浓稠,无特殊气味,当分泌物被细菌分解后产生臭味,称狐臭。

开口 导管部 分泌部 汗腺结构示意图

由甲体及其周围和下方的几部分(甲根、甲床、甲襞、甲沟)组成。甲根附着处的甲床上皮为甲母质,是甲体的生长区。 (四)指(趾)甲 由甲体及其周围和下方的几部分(甲根、甲床、甲襞、甲沟)组成。甲根附着处的甲床上皮为甲母质,是甲体的生长区。 甲体 甲沟 侧甲襞 甲体 甲床 甲襞 甲根 甲母质

【思考题】 1.皮肤由哪两部分组成? 2.简述角质形成细胞的分层及各层细胞特点? 3.皮内注射和皮下注射的部位分别在何处?

【参考书目】 1.文建国 主编 医学组织学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6 2.马晓健 主编 图解组织学 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2003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