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   你 ——把握诗歌思想情感的六个注意点.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走进社区、走进部门、走进农村 民进海宁市总支部. 民进海宁总支开展 “ 走进社区、走进部门、走进农村 ” 活动: 1 、为了积极履行民主党派的职能,搜集社情民意,为政府工作出谋划策。 2 、让民主党派走进群众,让群众了解民主党派。 3 、通过 “ 三走进 ” ,进行访贫问苦,搜集民情民声,构筑群众与政府的桥梁,
Advertisements

三岔中学 吴翠英 意境指文学作品中通过意 象组合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或 自然景色)与诗人主体审美情 感(思想感情)融合为一而形 成的一种艺术境界,是情景交 融、虚实相生的能诱导和开拓 出丰富的审美想象空间的整体 意象。 景 情 境.
因数与倍数 2 、 5 的倍数的特征
3 的倍数的特征 的倍数有 : 。 5 的倍数有 : 。 既是 2 的倍数又是 5 的倍数有 : 。 12 , 18 , 20 , 48 , 60 , 72 , , 25 , 60 ,
因数与倍数 2 、 5 的倍数的特征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扶余市蔡家沟镇中心小学 雷可心.
2 和 5 的倍数的特征 运动热身 怎样找一个数的倍数? 从小到大写出 2 的倍数( 10 个): 写出 5 的倍数( 6 个) 2 , 4 , 6 , 8 , 10 , 12 , 14 , 16 , 18 , 20 5 , 10 , 15 , 20 , 25 , 30.
安吉丽娜 · 朱莉布拉德皮特 普京 奥巴马 Q 版人物简介 Q 版人物画欣赏 Q 版人物画特点 Q 版人物画技法表现 课堂作业以及交流.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 24 课 《散文诗两首》之 —— 荷叶 母亲 冰 心冰 心.
1 鉴赏程序 (走进诗歌) 看一看 抓一抓 辨一辨. 例、阅读下面两首唐诗,按要求作答。( 6 分) ( 10 年天津卷) 峡口送友人 送蜀客 司空曙 雍陶 峡口花飞欲尽春, 剑南风景腊前春, 天涯去住泪沾巾。 山鸟江风得雨新。 来时万里同为客, 莫怪送君行较远, 今日翻成送故人。 自缘身是忆归人。
半部《论语》治天下 宋朝宰相赵普曾赞颂说. 子曰: “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 愠,不亦君子乎 ?” (《学而》)
宜山宜水 更 宜宾 制作者: Lily Windy 制作者: Lily Windy 时间: 时间: 宜 山 宜 水 更 宜 宾.
范小林 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 你认识它们? 请把手中的人民币学具分一分,并说说自己的理由。 活动要求: ①小组内互相说说,都有些什么面值的人民币 ②然后讨论一下,你们可以怎样给这些人民币分类 ③你们怎样分类,就怎样摆出来.
杜甫 蜀相 更开中学 语文组 陈婉华.
虞 美 人 李 煜.
分析技巧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 (或艺术手法,或手法)。
诗歌鉴赏 应答模式 2006、12、15.
古诗词鉴赏方略专攻.
杜甫 (?12—770 ).
古诗鉴赏题10大规律 诗歌鉴赏要求考生从诗歌内容、语言、结构、写作技巧及作品风格、鉴别其所表达的主旨、思想情感及社会意义。
专题八 古代诗歌鉴赏 第二讲语言 考点三部曲 题型一 题型二 题型三 课堂四面清.
古 诗 词 鉴 赏.
鉴赏诗歌中的景物形象.
古诗咬不烂,考场怎么办 古诗咬不烂,考场怎么办.
本文的写作顺序 第一部分(1—5段)描写早期的大树,写了 大树的形象、经历和对人类“友善”的情况。
情人节快乐 返 回 目 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古代诗歌鉴赏第一讲 概述——思路、要点和方法 主讲人:巢湖市一中 刘俊生.
理解诗意的切入点.
二、语言风格 平淡 清新 绚丽 质朴 明快 含蓄 简洁 洗炼.
高考诗歌鉴赏之“诗眼” 主讲人:吴桂华 工作单位:汕头市金禧中学.
《蜀相》 杜甫.
诗歌鉴赏 第五讲 内容情感主旨.
Module 7 planes, boats and trains
古诗鉴赏.
第四节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教学目的: 1、欣赏并领会近体诗的艺术特点。 2、品味诗歌的意境。 教学重点: 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璜田中心学校 胡海霞 Section A bank save money Café house chat and drink coffee.
酬赠诗四首.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指要 ( ).
被动语态 (The Passive Voice)
1.1.3四种命题的相互关系 高二数学 选修2-1 第一章 常用逻辑用语.
古 诗 小 儿 垂 钓.
安阳市第二十中学 路 鹏.
高三语文复习  一样孤雁 别样情怀 古代诗歌阅读之比较鉴赏 英山一中 段庶勤.
古代诗歌鉴赏 (炼字).
第二单元 走进大自然 第5课 春天来了 B案 执教:吉林省长春市高新区长春高新第一实验学校 李雪莲.
第二单元 走进大自然 第5课 春天来了 B案 执教:吉林省长春市高新区长春高新第一实验学校 李雪莲.
沁园春 雪 毛泽东 初一年级(1、2)班 制作:李淑芳.
古典诗歌是中国文学花园中一朵艳丽的奇葩,名篇佳作历久不衰。吟诵着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可知诗仙之恃才放旷;吟诵着杜甫“穷年忧梨元,叹息肠内热” ,可知诗圣之关心民生,心忧百姓;吟诵着陶潜“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可知五柳之弃官遁世,怡情田园。但如何体其形,味其神,这就需要我们走进诗,结合适当的方法解读。
第一讲 雅思阅读概述 王冉 2015/02.
古代诗歌鉴赏.
古典诗词鉴赏题问答模式例析 主讲教师:陈国全.
2009高考诗歌鉴赏 专题备考方案 天津市复兴中学.
专题复习 古代诗歌鉴赏 新沂市第四中学 时明芝.
余角、补角.
地灵人杰 桐城派散文家(清代) 安徽桐城 姚鼐 刘大櫆 方苞. 地灵人杰 桐城派散文家(清代) 安徽桐城 姚鼐 刘大櫆 方苞.
古代诗歌鉴赏  ——鉴赏诗歌的语言 德化三中 易昌隆.
古典诗词炼字鉴赏.
诗 歌 鉴 赏(三) 第一课时.
我的家 在哪里.
《蜀相》 杜甫 3.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比例 比例的意义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语文园地二.
基本句型(二) S+Vt+O+C.
杜甫,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创作了有《春望》、《江南逢李龟年》、《登高》、《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名篇。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 1 秋天的图画.
《我爱你中国》 万先金.
第一单元第一课 造型的表现力 长沙麓山国际实验学校 陈刚.
生词 คำศัพท์ 宋词 sòngcí ฉือในสมัยราชวงศ์ซ่ง 词人 círén นักประพันธ์ “ฉือ”
生词 คำศัพท์ 1. 楚辞 chǔcí บทกวีของรัฐฉู่ 2. 诞生 dànshēng กำเนิด ; เกิดขึ้น
位似.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懂   你 ——把握诗歌思想情感的六个注意点

品诗题 古人作诗, 于题目不轻下一字。

品诗题 人 物 情 事 《蜀相》 《西施》 《春夜喜雨》 《咏白海棠》 《题竹石牧牛》 《书愤》 《哀王孙》 《夜归》 《移居》 《夜归》  《移居》 《丹阳送韦参军》 人 物 情 事

征人怨 柳中庸 品诗题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怨年年岁岁频繁调动, 怨时时刻刻练兵备战,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2004江苏卷)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征人怨 柳中庸 诗题为“征人怨”,通篇虽无“怨”字,但句句有“怨情”,请作简要赏析。 怨年年岁岁频繁调动, 怨时时刻刻练兵备战, 怨气候酷寒景色荒凉, 怨转战跋涉遥远辛苦。

品诗题 分为两个层次。 前四句为第一层次,分别写了石、竹、牧童、老牛四个物象,构成一幅完整的画面;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2006全国卷1 ) 题竹石牧牛并引 黄庭坚 子瞻画丛竹怪石,伯时增坡前牧儿骑牛,甚有意态,戏咏。 野次小峥嵘,幽篁相倚绿。阿童三尺棰,御此老觳觫。 石吾甚爱之,勿遣牛砺角!牛砺角犹可,牛斗残我竹。 [注] 野次:郊野。 棰:鞭子。 这首诗可分为几个层次?它们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分为两个层次。 前四句为第一层次,分别写了石、竹、牧童、老牛四个物象,构成一幅完整的画面; 后四句为第二层次,写了作者由画中的内容而生发出的感想。

知作者 颂其诗,读其书, 不知其人,可乎? ——《孟子》 “知人论诗”就是说要了解诗人的思想性格、生活经历、风格流派及其创作的时代背景、目的等。 颂其诗,读其书, 不知其人,可乎? ——《孟子》

诗歌的个人风格例举 知作者 李白 陶渊明 杜甫 白居易 王维 王昌龄 高适 李商隐 陆游 李清照 豪迈飘逸 朴素自然 沉郁顿挫 通俗易懂 李白 陶渊明 杜甫 白居易 王维 王昌龄 高适 李商隐 陆游 李清照 豪迈飘逸 朴素自然 沉郁顿挫 通俗易懂 诗画一体 雄健高昂 悲壮苍凉 朦胧隐晦 豪放爱国 缠绵婉约

知作者 这首词处处跳动着词人生活的脉搏。词人对“赏梅”的感受因生活阶段不同而不同,请结合词句说明写了哪 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赏析。 清平乐          李清照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 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注]挼,读ruó,“揉搓”之意。 这首词处处跳动着词人生活的脉搏。词人对“赏梅”的感受因生活阶段不同而不同,请结合词句说明写了哪 几个阶段的怎样感受。 写了三个阶段的生活感受: “常插梅花醉”写的是词人早年青春佳偶,人与梅花相映。 “赢得满衣清泪”写了词人中年迭经丧乱,心与梅花共碎。 “故应难看梅花”写了词人晚年漂泊天涯,不忍心再看梅花委地飘零。

联诗注 湖州歌(其六) 南宋 汪元量 北望烟云不尽头, 大江东去水悠悠。 夕阳一片寒鸦外, 目断东西四百州。 [注]此诗是元灭南宋时,作者被元军押解北上途中所作。 简析“大江东去水悠悠”与苏东坡“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表达的不同情感。 答案:苏轼的诗句表达了对历史流转、英雄不在的感慨,侧重怀古。 “大江东去水悠悠”抒发了作者身处国家衰亡不可挽救之时的悲痛心情,侧重现实。

析意象 古诗之妙,专求意象。 ——胡应麟 “意”,就是诗人的思想、情感、意念。 “象”,就是物象、形象。 “意象”就是意中之象,是客观物象经过诗人的感情活动而创造出来的独特形象。 古诗之妙,专求意象。 ——胡应麟

析意象 诗中意象无限广, 主客相融意味长。 离愁别绪托折柳, 望月怀远尽思乡。 竹菊梅兰君子范, 春草无涯友情芳。 燕飞世迁夫妻苦, 杜鹃啼血寄凄凉。 蝉鸣高洁虫悲鸣, 鱼传尺素鸿雁忙。 凡此种种难尽举, 骚人寓意话衷肠。 分门别类条理化, 意境初解识诗章。

析意象 古人认为杜鹃的啼叫声好像在说:“不如归去!不如归去!”这首词的主题是游子思乡,最适宜从描写杜鹃的啼叫声入手。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鹧鸪天 晏几道 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 惊梦觉,弄晴时。声声只道不如归。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 在这首词中,作者为什么要描写杜鹃的啼叫声? 杜鹃 古人认为杜鹃的啼叫声好像在说:“不如归去!不如归去!”这首词的主题是游子思乡,最适宜从描写杜鹃的啼叫声入手。

析意象 “凉”。“凉”字既写天凉,又写心境的孤寂(或心凉)。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 夜 朱淑真 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 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 此诗无一“情”字,而无处不含“情”。请从三、四句中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并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简要分析诗人在这两句诗中是如何营造意境的。 “凉”。“凉”字既写天凉,又写心境的孤寂(或心凉)。 由床上之月写到天上之月,过渡(顶针)巧妙;愁情、凉床、月影和梧桐,共同营造出孤寂(离愁别怨)的意境。

探诗眼 “诗眼”即诗歌中揭示主旨或艺术内蕴的警策或精炼之语,是诗歌中最凝炼、最传神的字(句)。 着一字而境界大开。

探诗眼 红杏枝头春意闹 春风又绿江南岸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红杏枝头春意闹 动词、形容词、副词、数词

探诗眼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2006江西卷) 三江小渡 杨万里 溪水将桥不复回,小舟犹倚短篙开。 三江小渡 杨万里 溪水将桥不复回,小舟犹倚短篙开。 交情得似山溪渡,不管风波去又来。 【注】将:行,流过。 诗人采用什么手法表达作品的主旨?试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交情 诗歌采用对比、比喻以及象征手法,用“溪水将桥不复回”与“不管风波去又来”进行对比,以“山溪渡”比喻“ 交情”,赋予“山溪渡”“风波”象征意义,从而表达了友情恒久不变,能经得起风浪考验的主旨。

明明白白“我”的心 品诗题 知作者 联诗注 析意象 探诗眼

小试牛刀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赏析。(2005湖南卷)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柳宗元 登崖州城作 海畔尖山似剑芒, 李德裕 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作身千亿, 散向峰头望故乡。 登崖州城作 李德裕 独上高楼望帝京, 鸟飞犹是半年程。 青山似欲留人住, 百匝千遭绕郡城。 两诗写作之时,作者都是贬谪之身,正值壮年的柳宗元被贬为柳州刺史.曾任宰相的李德裕则在垂暮之年被弃置崖州。从诗中看,两人的处境与心境是有所不同的。 两诗都着一“望”字。李诗之“望”在首句,实写登楼,引领全篇,既表达了对郡国的眷念与向往,又蕴含了对“帝京”遥不可及的感伤。柳诗之“望”(      )

小试牛刀 在末句,虚写置身峰头,收束全篇。既表现了对故乡的思念,更表达了对“京华亲故”一为援手的急切期待。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赏析。(2005湖南卷)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柳宗元 海畔尖山似剑芒, 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作身千亿, 散向峰头望故乡。 登崖州城作 李德裕 独上高楼望帝京, 鸟飞犹是半年程。 青山似欲留人住, 百匝千遭绕郡城。 两诗都着一“望”字。李诗之“望”在首句,实写登楼,引领全篇,既表达了对郡国的眷念与向往,又蕴含了对“帝京”遥不可及的感伤。柳诗之“望”(          ) 在末句,虚写置身峰头,收束全篇。既表现了对故乡的思念,更表达了对“京华亲故”一为援手的急切期待。

端居① 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②。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按要求答题。(2006福建卷 ) 端居① 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②。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注]①端居:闲居。②素秋:秋天的代称。 这首诗第二句中的“敌”可否换成“对”或其它词?请简述理由。 ⑴不能换成“对”或其它词。(表明赞成的一点)用“敌”字不仅突出“空床”与“素秋”默默相对的寂寥清冷的氛围,而且表现出空床独寝的人无法承受“素秋”的清冷凄凉的情状,(引文赏析)抒发了诗人心灵深处难以言状的凄怆之情。(突出的情感) 用“对”或其它词难以达到这种表达效果。(照应试题)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按要求答题。(2006福建卷 ) 端居① 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②。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注]①端居:闲居。②素秋:秋天的代称。 这首诗的三、四两句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在艺术手法上,第三、四句的最大特点是借景抒情。诗人借助对“青苔”、“红树”以及“雨”景、“月”色的描写,赋予客观景物以浓厚的主现色彩,营造出了冷寂、凄清的氛围,表达了悲愁,孤寂和思亲的情感。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万剑而后识器。 读书切忌在慌张,涵咏功夫兴味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