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加综合征 (Budd-Chiari Syndrome)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二十一章 免疫缺陷病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IDD). 免疫缺陷病 (Immunodeficiency diseade,IDD) : 由免疫系统中任何一个成分在发生、发 育和成熟过程中的缺失或功能不全而导致免 疫功能障碍所引起的疾病。 免疫缺陷病分为 : 先天性 /
Advertisements

 病因及发病机制 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病因 上胃肠道疾病 门脉高压引起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上胃肠道邻近器官或组织的疾病 全身性疾病.
急性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一 病因 1 阑尾管腔阻塞 2 细菌入侵 3 其它 二 病理类型 1 、 急性单纯性阑尾炎 2 、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3 、 坏疽性及穿孔性阑尾炎 4 、 阑尾周围脓肿.
胃炎肠炎胃炎肠炎 心脏病心脏病 血管病变血管病变 夭折夭折 肾病肾病 癌症癌症 气管炎气管炎 疟疾疟疾 胃炎肠炎肺炎结核病 肺炎肺炎 结核病结核病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 十大死亡原因排行榜.
第十四章 肝硬化. 临床表现 本病以 20 - 50 岁男性多见。早期或代偿 期可无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失代偿期 可出现肝功能衰竭和门静脉高压症两类临 床表现。
肝硬化 ( cirrhosis of liver ). 1. 掌握肝硬化的定义、发病机制及病理改变 2. 了解肝硬化的病因 3. 熟悉肝硬化的临床表现及体征 4. 掌握肝硬化的并发症 5. 熟悉肝硬化的各项检查、诊断、鉴别诊断 和治疗及预后 教学要求.
组胚 PPL 讨论之肝硬化 主讲学生:日文一班 戈林燕. 导航 课外链接 肝硬化病理 肝硬化分类 临床病程及表现 肝硬化诊断 并发症 肝硬化治疗 肝硬化与肝癌之间关系 课本链接 : 掌握肝的结构及功能 肝细胞、 肝小叶、 肝的再生.
LOGO 案例分析: 男, 60 岁,因肝肿大 3 年,发热、消瘦 3 个月入院治疗。 现病史:患者 3 年前发现肝肿大,肝区隐痛,肝功能检查出 现异常,经治疗和休息有所好转,曾多次反复发作。近 3 个月 来,食欲减退,时有恶心,消瘦明显,精神差,并出现不规 则发热﹑腹胀﹑下肢水肿, 2 个月来皮肤黄染。去曾患肝炎。
门脉高压症病人的护理 门静脉高压症 临床表现为脾肿大、脾功能亢进,食管胃底 静脉曲张、呕血和黑便,以及腹水。具有这 些症状的疾病称为门静脉高压症。
Cirrhosis of the liver 肝硬化. 教学要求 ☺ 肝硬化的常见病因及发病机制、病理 ☺ 肝硬化、脾功能亢进、肝肾综合征的概念 ☺ 肝硬化的主要临床表现、并发症 ☺ 主要肝功能试验及有关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 肝硬化的治疗要点及并发症处理、护理评估 ☺ 常用护理诊断 / 问题、护理措施及依据.
第七次实验课 心血管系统疾病(2).
特殊门静脉高压症的病例汇报 二炮总医院血管外科 吴晔 卞策 汪忠镐 郭巍.
巴德-吉亚利综合征 汪忠镐 北京宣武医院血管外科研究所.
肝硬化 (cirrhosis of liver)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一院.
肝硬化.
肝 硬 化 中山一院消化内科 熊 理 守.
肝硬化 (Hepatic cirrhosis)
北京大学首钢医院 内科学 肝 硬 化 Hepafic cirrhosis 主讲教师: 王健松.
肝 硬 化 的 护 理 护理学院:李春.
门脉高压症介入治疗 湖南省人民医院 介入血管外科 向 华.
第十节 肝癌病人的护理 (Care of the Client with Liver Cancer)
髂静脉压迫综合症诊断及治疗 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三院 李喜春.
(Budd-Chiari syndrome)
上消化道出血 主讲 王洪波.
再生障碍性贫血(AA) 西医内科学教研室.
左乳腺癌术后的PDT治疗.
肝硬化.
(carcinoma of the breast)
介入放射学的临床应用价值 肿瘤血液科.
乙肝肝硬化检测及 并发症处理.
第4节 肝硬变 概念: 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变性坏死、
肺结核.
非酒精性脂肪肝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田 丰.
葡萄糖 合成 肌糖元 第六节 人和动物体内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 一、糖类代谢 1、来源:主要是淀粉,另有少量蔗糖、乳糖等。
消化系统疾病 第四节 肝硬化.
PET-CT-SUVmax与鼻咽癌放疗过程中原发灶 径线变化的关系
肝 硬 化.
第四章 消化系统疾病病人护理.
Welcome.
门静脉高压症.
肝硬化 (Cirrhosis of Liver,LC)
门静脉高压症病人的护理 神木职教中心---孟改兰.
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治疗策略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消化内科 厦门大学消化疾病研究所 厦门市消化疾病诊治中心.
Budd-Chiari syndrome,BCS
大 纲 要 求 了解体循环静脉的特点 了解上腔静脉的主要属支及汇集范围; 掌握上肢、下肢浅静脉的名称和汇入部位
心脏疾病的外科治疗 厦门长庚医院 心脏外科 主任医师 陈瑜.
门静脉高压症 Portal Hypertension
第八章 第三节 女性生殖系统 六、女性生殖系统肿瘤和肿瘤样病变 (一)子宫平滑肌瘤的MRI表现
消化道出血 诊断学症状学.
糖尿病流行病学.
Diseases of cardiovascular system
第九章 玻璃体病 菏泽医专眼科学教研室 董桂玲.
病理学 第八版 李玉林 主 编 内民大医学院病理教研室.
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与治疗 主任医师 陈友平 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
第三十章 门脉高压症病人的护理 临床医学教研室 赵庆社 教 授
第 二 十 二 章 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肺癌、肾癌双原发 患者某某,男性,71岁。 诊断:右肺下叶肺癌,纵隔、肺门淋巴结转移,肺内转移,双侧胸腔积液,左肾癌术后。
第四十二章:门静脉高压症 门脉高压症四个重要的交通支*** 胃底、食道下段交通支:胃冠状静脉、食道下端、奇静脉与上腔静脉相通;
第四节 肿瘤对机体的影响 1. 良性肿瘤 (1) 局部压迫和阻塞:消化道、肺、脑 (2) 继发改变:溃疡、出血、感染 (3) 分泌激素:
肝 硬 变 (liver cirrhosis).
Dislocation of the Patella
临床表现 潜伏期 HA 30天(15—45) HB 70天(30—180) HC 40天(15—150) HE 40天(10—70)
慢性骨骼、软组织疼痛治疗 浙江大学医学部附属二院骨科.
 第三篇 脉管学(angiology) 第一章 心血管系统(cardiovasculal system)  第一节 概述 一、心血管系统的组成 1、心(heart):二房、二室 2、动脉(artery):大、中、小。 3、静脉(vein) 4、毛细血管(capillary) 人体解剖学——浙江大学.
高磁豫率磁共振对比剂临床应用体会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影像科 曹代荣.
胸腔积液 pleural effusion 正常人胸腔内有3-15ml液体,在呼吸运动时起作用,胸膜腔中的积液是保持一个动态(产生和吸收的过程)平衡的状态。若由于全身或局部病变破坏了此种动态平衡,致使胸膜腔内液体形成过快或吸收过慢,临床产生胸腔积液(简称胸液)
肝脏分段 北京医院 常志刚 2019/5/18.
间变性室管膜瘤的影像诊断及鉴别诊断 李秀梅 A.
MTOR典型案例征集大赛 标题: 医院: 科室: 姓名: 邮箱: 2015 年 月 日.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布加综合征 (Budd-Chiari Syndrome) 读书报告

总论 布加综合征(Buddy-Chiari Syndrome)是一类由于先天或后天性原因,引起肝静脉和/或其开口以上段下腔静脉狭窄或阻塞,导致肝静脉回流障碍的临床综合征。 它不是一类肝实质的原发病变,而是肝静脉血液回流部分或完全受阻所致的结果。 肝静脉回流受阻肝窦压力增高门静脉压力增高、肝淤血、肝脏血流灌注减少。而肝淤血可导致肝细胞功能受损,逐渐发展成为肝细胞坏死、肝纤维化、肝硬化。

总论 由多种病因引起。在西方国家,常由患者血液高凝状态,易形成血栓所致,常不涉及下腔静脉。在亚洲国家,以下腔静脉发育异常多见。 BCS根据肝静脉阻塞的部位和程度不同、有无侧枝循环形成,而有不同程度的临床表现。 综合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采取患者肝脏活体标本进行组织学分析,对于本病的诊断、分型、指导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并为治疗后随诊提供重要信息。 治疗:①内科治疗②外科治疗③介入治疗

病因 在西方国家,约75%的BCS患者具有血液学异常或易引起血栓形成的其他因素。血液疾病,尤其骨髓增生性疾病,为最常见病因。并有研究认为,先天性BCS患者也可能有潜在的骨髓增生性疾病。 在亚洲国家,肝静脉或下腔静脉隔膜所致静脉阻塞是引起肝静脉回流受阻的常见原因。肝静脉或下腔静脉隔膜可以为先天性,也可以为血栓形成的后遗症。 易引起BCS的其他因素包括:阵发性夜间血红蛋白尿,抗磷脂综合征,遗传性蛋白C、蛋白S、抗凝血酶III缺乏,凝血酶基因突变,妊娠,腔外肿瘤压迫等。 而转移瘤侵及肝静脉、下腔静脉或右心房,以及肝、肾、肾上腺的原发性肿瘤则很少引起BCS。

病理生理 肝静脉回流受阻肝窦压力增高、肝小叶中央静脉和肝窦明显扩张、肝淤血,后肝细胞缺血性损伤,进而血管周围带肝细胞坏死,肝纤维化、再生结节形成,最终发展为肝硬化。若肝血窦压力和肝淤血未经及时缓解,将最终导致肝功能衰竭。

病理 病变初期,肝静脉淤血最先发生于中央小叶或小静脉周围的肝静脉,肝窦扩张,肝淤血。在严重淤血区,肝脏血流灌注减少肝细胞缺氧、坏死,而后,坏死的肝细胞为增生的纤维组织所替代。

病理 女性,43岁

临床表现 BCS多中青年发病,男性居多。 临床表现依静脉阻塞的部位和程度而不同,表现为轻微症状至爆发性肝功能衰竭不等。临床症状及肝功能损害的严重程度取决于未受累的静脉主干回流和侧枝循环的形成情况。

临床表现 分型: ① 下腔静脉隔膜为主的局限性狭窄或阻塞,最多见,约57% ② 下腔静脉弥漫性狭窄或阻塞,38% ③ 肝静脉阻塞,5% 单纯的肝静脉阻塞者,以门静脉高压症状为主。 合并下腔静脉阻塞者,则同时出现门静脉高压和下腔静脉阻塞综合征的症状。

临床表现 门静脉高压症状:上腹部或肝区疼痛;脾大,脾功能亢进;上消化道出血、呕血或黑便;腹水 下腔静脉回流受阻:可引起会阴部肿胀,双侧下肢静脉曲张,色素沉着,甚至溃疡久不愈合,严重者双下肢呈树皮样改变。下腔静脉阻塞后,侧支循环建立胸、腹壁及腰部静脉扩张和曲张,以部分代偿下腔静脉的回流。晚期病人由于顽固性腹水,为减轻症状而反复进行腹腔穿刺行腹腔减压,蛋白不断丢失,最后死于严重营养不良,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的消化道大出血,或肝肾功能衰竭。

临床表现 依症状持续时间、临床表现严重程度、病变进展速度可分为4种类型:爆发性、急性、亚急性和慢性。 ﹡亚急性型:最为常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门静脉高压、腹水、肝功能衰竭; ﹡爆发型和急性型:多有黄疸、脑病的表现; ﹡慢性型:多有脾大,食管胃底静脉曲张。部分慢性型患者可有急性发作

影像学表现 影像学检查有助于本病诊断,明确病变分型。BCS具有多种影像学表现。 直接征象 :肝静脉或下腔静脉栓塞肝形态改变,侧枝静脉循环形成,静脉曲张,腹水等。 间接征象:奇静脉和半奇静脉扩张是下腔静脉阻塞的间接征象之一。

影像学表现 超声:易于观测肝静脉血流情况及肝实质内异常成分,诊断准确率达90%以上,对于BCS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CT、MR(尤其是CTA、MRA):可以发现肝静脉、下腔静脉受压或闭塞。 下腔静脉造影:是诊断本病的最可靠的方法,可清楚地显示病变的部位、长度、类型、范围以及病变两端下腔静脉的压力梯度,同时对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经皮肝穿刺肝静脉造影:可显示肝静脉有无阻塞。

下腔静脉造影:下腔静脉隔膜性阻塞

经皮肝穿刺肝静脉造影:出口闭塞

女性,55岁

影像学表现 CT:平扫:肝大,肝实质密度不均,尾状叶代偿性增大并密度增高,脾大; 增强:增强早期肝脏呈不均匀强化,肝段下腔静脉和肝静脉不能显示提示下腔静脉梗阻、栓塞或肝静脉栓塞、狭窄。 MR: T1低,T2高,肝淤血肝实质含水量增加

女,30岁

男,20岁

女,39岁

影像学表现 各型BCS表现特征有所差异: 急性:符合组织学上肝淤血、水肿的表现肝体积增大,T1信号减低,T2信号增高,以外周为著。肝实质不均匀强化为此型的特征表现。 慢性:特征:病变部分肝脏体积萎缩,侧枝循环形成,尾状叶代偿性增大,肝脏形态不规则,再生结节形成。肝纤维组织增生MR平扫及延迟增强扫描T1、T2信号强度减低。

肝穿刺活检 肝穿刺活检对于评价疾病严重程度(淤血、坏死、纤维化、再生结节形成)具有重要价值。但肝脏内病灶分布不均,多次活检比单次活检结果的准确率更高。

治疗 治疗BCS的根本目的在于解除肝淤血,增加肝脏血流灌注,改善肝细胞功能。

治疗 ①药物治疗 适用于仅有轻微症状或无明显肝坏死征象的患者。 主要包括控制腹水,预防静脉栓塞进展,以及针对病因的治疗。 低钠饮食,安体舒通、速尿利尿 抗凝药物治疗:肝素iv. ,华法林口服,低分子肝素iH. 缺点:效率低,长期效果不佳。

治疗 ②外科手术治疗: 原则上应同时缓解门静脉和下腔静脉高压,但不能兼顾二者时,则首先治疗针对门脉高压及由其引起的并发症,其次解决下腔静脉阻塞引起的一系列由于下半躯体静脉回流障碍所致的不良后果。

治疗 间接减压术:包括腹膜腔—颈内静脉转流术和胸导管—颈内静脉重新吻合术 断流术:包括经食管镜硬化剂疗法,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但仅针对食道静脉曲张,对基本病变无效 各种促进侧枝循环的手术:如脾肺固定术 直接减压术:包括各型肠系膜上静脉或下腔静脉或前二者同时与右心房之间的转流手术 局部病变根治性切除术 肝移植术:适用于本病晚期,肝脏发生严重硬化,肝功能近于衰竭患者

治疗 ③介入治疗: 对于某些患者,介入治疗在保护肝功能、长期控制疾病发展方面,比内科药物治疗更加有效,另外,与外科手术治疗相比,降低了发病率和死亡率,为目前的首选治疗方法,或与手术联合治疗

治疗 经皮经下腔静脉血管成形与支架术:适用于肝静脉和下腔静脉的局灶性狭窄 经皮经肝肝静脉穿刺、扩张与支架术 局部药物溶栓(与机械溶栓结合):适用于肝静脉、下腔静脉急性、亚急性栓塞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TIPSS):适用于肝静脉不能再通或其他方法未能减轻肝淤血者。采用特殊的介入治疗器械,在X线透视导引下,经颈静脉入路,建立肝内的位于肝静脉及门静脉主要分支之间的人工分流通道,并以金属内支架维持其永久性通畅,达到降低门脉高压后控制和预防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促进腹水吸收的目的。

小结 布加综合征是由肝静脉回流受阻引起的,可导致肝窦淤血、中央小叶坏死、纤维化、再生结节形成等。若未经及时、有效治疗,BCS将导致不良后果。因此,全面的影像学检查,结合病理学分析、临床表现,对于评价病变程度、危险等级,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法,客观评价治疗效果是十分必要的。介入治疗为目前首选治疗方法。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