蛛网膜下腔出血诊疗进展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高旭光.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二十一章 免疫缺陷病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IDD). 免疫缺陷病 (Immunodeficiency diseade,IDD) : 由免疫系统中任何一个成分在发生、发 育和成熟过程中的缺失或功能不全而导致免 疫功能障碍所引起的疾病。 免疫缺陷病分为 : 先天性 /
Advertisements

 病因及发病机制 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病因 上胃肠道疾病 门脉高压引起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上胃肠道邻近器官或组织的疾病 全身性疾病.
面神经的影像学诊断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 北京同仁医院放射科 鲜军舫 王振常. 面神经的正常解剖 脑桥段 脑池段 内听道段 迷路段和膝神经节 鼓室段和后膝 乳突段 腮腺段.
颈部肿块鉴别诊断 颈部肿块分类 炎症:急慢性;特异性非特异性感染 外伤:血肿、假性动脉瘤 肿瘤: 良恶性:良性多见 恶性:原发性、转移性; 畸形:血管瘤、囊肿.
急性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一 病因 1 阑尾管腔阻塞 2 细菌入侵 3 其它 二 病理类型 1 、 急性单纯性阑尾炎 2 、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3 、 坏疽性及穿孔性阑尾炎 4 、 阑尾周围脓肿.
颈椎病. 颈椎病也叫颈椎综合征,是颈椎的骨关节、 椎间盘及其周围软组织的损伤、退变,导致颈 神经根、椎动脉、颈交感神经甚至颈段脊髓受 到刺激或损害而出现的临床症候群,本病好发 年龄为 40—60 岁。好发人群为长期伏案工作的 白领、电脑操作者和机关工作人员。
外科学绪论 赣南医学院附属医院 江柏青. 外科学范畴 外科学发展简史 怎样学习外科学 外科基本原则.
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影像教研室 张 莹 第二章 中枢神经系统 第六节 脑血管疾病 《医学影像诊断学》
第七次实验课 心血管系统疾病(2).
血管性眩晕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神经内科.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原因及治疗新进展
脑血管疾病与脑血管意外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放射科.
Tuberculous Meningitis 夏晓玲
Tuberculous Meningitis
老年脑血管疾病预防.
第八章 脑血管疾病 神经内科 彭 海 第一节概述 1.定义 2.脑血管病特点.
(Cerebral Vascular Disease)
皮肤性病学 Dermatovenereology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皮肤性病科.
社會福利績效實地考核結果檢討 性侵害加害人處遇業務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ICH
Cerebravascular Disease ,CVD
蛛网膜下腔出血 杨丽华.
雷 曼 的 滑 铁 卢 ——雷曼兄弟破产案例分析.
房颤抗凝治疗危险分层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黄晓红.
上海交大医学院耳鼻咽喉科学系 新华教研室 向明亮
第八章 脑血管病 脑出血 新医三附院神经病学教研室 马世江.
常见颅脑疾病病人的护理 护理系外科教研室 岑晓勇.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外科治疗 邢玉宝
脑血管疾病 Cerebral Vascular Disease
乳 腺 癌.
肺结核.
急性脑血管病.
脑血管疾病 影像学诊断.
山东省水生态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
脑血管疾病的 溶 栓 与 介 入 治 疗 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佛山市中医院 神经内科 谭峰    .
第八章 脑血管疾病 广东药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 苏 全 喜.
脑 梗 死 急性意识障碍.
脑中风 (Cerebral Stroke) 开大顺主任 主讲.
脑内出血的治疗进展 中国卒中培训中心 赵性泉.
身心障礙學生之升學與就業 人發 郭峻如 科技 吳心昀
認識食品標示 營養師 李曼瑄 定緁食品有限公司
第十章 局部麻醉药.
103年度雙和分區總務實務研討會 經費申撥 與 核銷流程說明 永續環境教育科-馮紹華 103年4月30日.
第 五 节 脑 血 管 疾 病 李 春.
心脏疾病的外科治疗 厦门长庚医院 心脏外科 主任医师 陈瑜.
第八章 第三节 女性生殖系统 六、女性生殖系统肿瘤和肿瘤样病变 (一)子宫平滑肌瘤的MRI表现
第四节 混合性酸碱平衡紊乱及判断酸碱平衡紊乱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糖尿病流行病学.
脑和脊髓的被膜、血管及脑脊液循环.
第九章 玻璃体病 菏泽医专眼科学教研室 董桂玲.
蛛网膜下腔出血 吉大二院 神经内科 闫伟.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 仁爱 和谐 敬业 进取.
FSD-C10 一个极有希望的药物 汇报人:李艳花 生物化学教研室.
第 二 十 二 章 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脑血管病变的MRI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影像科 曹 代 荣.
中 医 内 科 学 第二章 第五节 眩晕.
肺癌、肾癌双原发 患者某某,男性,71岁。 诊断:右肺下叶肺癌,纵隔、肺门淋巴结转移,肺内转移,双侧胸腔积液,左肾癌术后。
中 医 内 科 学 第三章 第三节 呕吐.
第二十章脑和脊髓的被膜、血管及脑脊液循环
Dislocation of the Patella
機車鎖.
科 系:休閒事業管理系. 指導老師:許興家老師. 組 員:游海欽.周書豪.林季蓁.
慢性骨骼、软组织疼痛治疗 浙江大学医学部附属二院骨科.
高磁豫率磁共振对比剂临床应用体会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影像科 曹代荣.
胸腔积液 pleural effusion 正常人胸腔内有3-15ml液体,在呼吸运动时起作用,胸膜腔中的积液是保持一个动态(产生和吸收的过程)平衡的状态。若由于全身或局部病变破坏了此种动态平衡,致使胸膜腔内液体形成过快或吸收过慢,临床产生胸腔积液(简称胸液)
Circulatory System 循环系统 周俊 Department of Histology & Embryology
醫學美學期末報告 醫學美學之我見---- 談單眼皮變雙眼皮
间变性室管膜瘤的影像诊断及鉴别诊断 李秀梅 A.
血流域解剖学.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蛛网膜下腔出血诊疗进展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高旭光

SAH的原因 外伤性(头部外伤,神经外科手术) 自发性(非外伤性): 动脉瘤(先天性,获得性) 脑血管发育异常(动静脉畸形,海绵状血管瘤) 脑出血 脑肿瘤 过敏性紫癜 出血性疾病 脑静脉血栓形成 感染 中毒 血管病(胶原血管病,风湿热)

颅内囊性动脉瘤破裂是蛛网膜下腔出血(SAH) 最常见的原因(80%)。 1/10的患者因急性颅内压增高而猝死; 其中40%见于后循环的动脉瘤; 另有10~20%的患者到急诊室时呈昏迷 状态或需要辅助呼吸。

破裂动脉瘤的发病率:3.9/10万人/年 11 /10万人/年 17.5~19.4 /10万人/年 1996年加拿大基于人口的研究表明,调整年龄后,SAH的发病率为7.2/10万人/年(男6.2,女8.1)。破裂者的平均年龄46.6岁。

颅内动脉瘤真正的患病率难以确定; 粗略估计5%的人口具有1个或多个动脉瘤; 尸检材料:包括2mm的动脉瘤 17% 4mm以上的动脉瘤 不足4% MRI资料: 110名家系成员中11具有16个未破动 脉瘤。

致死率:24h内对破裂做出诊断者包括在内,病死率超过50%。 在一些部位,病死率已经高达68%。 SAH头3个月内死亡在45%~49% 致残:致残占半数以上的生存者。经过神经外科行动脉瘤结扎后出院回家的64%的患者,其生活质量绝对达不到破裂前的水平。

囊状动脉瘤最常见的好发部位是大脑底部大动脉的分叉处。 前循环 大约85%; 在颅后凹:基底动脉尖, 基底动脉与小脑上动脉交叉处, 小脑动脉与椎动脉交叉处; 12%~31%的囊状动脉瘤为多发性。

动脉瘤的组织学: 囊状动脉瘤, 细菌性动脉瘤, 外伤性动脉瘤, 夹层动脉瘤, 肿瘤性动脉瘤, 动脉硬化性动脉瘤(长段膨胀)。 囊状动脉瘤包括所有动脉向外凸的、起源不明的、与炎症或肿瘤无关的动脉瘤。

脑动脉瘤的形状 袋状 囊状 梭状 夹层

脑动脉瘤的分型 小型:直径在10mm内 中型:直径为10~20mm 大型:直径在2mm以上 巨大动脉瘤:最大直径超过25mm 真性 假性

脑动脉瘤的生长原因 先天性 后天性

脑动脉瘤的成因 先天性中膜缺损学说; 内弹力板退性变性学说; 血流动力学学说; 血管动脉硬化退性变性学说,等等; 目前认为脑底部的血管,特别是在分叉部固有的构造、流体力学的特殊性基础上,再加上后天的一些因素。

脑动脉瘤的病理生理 脑动脉瘤破裂后引起SAH,导致脑实质损害、脑内血肿、颅内压增高、急性梗阻性脑积水、脑血管痉挛、脑梗塞,等等。

临床表现 SAH占整个卒中的5%~10% 头痛、呕吐、脑膜刺激征 腰椎穿刺呈血性 蛛网膜下腔出血引起的脑损害 大型动脉瘤可引起颅内占位体征和搏动性压迫 玻璃体膜下片状出血

动脉瘤破裂的前驱症状 动脉瘤扩大:痛性眼肌麻痹; 后交通动脉瘤超过7mm时, 动眼神经麻痹; 警觉性渗漏。

Hunt and Hess 分级 0级 患者无症状,未破裂的动脉瘤; 1级 轻度头痛,颈部抵抗; 2级 严重的头痛,颈部抵抗; 0级 患者无症状,未破裂的动脉瘤; 1级 轻度头痛,颈部抵抗; 2级 严重的头痛,颈部抵抗; 3级 2级 + 轻度意识损害,局灶神经功能缺失 4级 3级 + 昏呆和严重的神经功能缺失 5级 昏迷

世界神经外科学会联合会SAH分级标准 WFNS Glasgow 评分 运动缺失 Ⅰ 15 无 Ⅱ 14~13 Ⅲ 有 Ⅳ 12~7 有或无 Ⅴ 6~3

脑动脉瘤的诊断方式 CT/CTA MRI/MRA DSA 最为可靠,金标准 腰椎穿刺

孤立性中脑周围SAH

3天内SAH的CT平扫所见: 蛛网膜下腔积血 85%~90% 限局性、薄层积血 限局性、厚层积血 弥散性薄层积血 弥散性厚层积血 蛛网膜下腔积血 85%~90% 限局性、薄层积血 限局性、厚层积血 弥散性薄层积血 弥散性厚层积血 脑室内积血 15%~20% 脑实质内积血 15%~20% 硬膜下积血 1%~2% 脑积水 10%~20% 占位效应 5%~8% 缺血性病变 1%~2% 动脉瘤 5% 正常 5%~10%

CT脑扫描分级 等级 SAH 脑室内积血 0 无 无 1 薄层 双侧侧脑室均无 2 薄层 双侧侧脑室均有 3 厚层 双侧侧脑室均无 0 无 无 1 薄层 双侧侧脑室均无 2 薄层 双侧侧脑室均有 3 厚层 双侧侧脑室均无 4 厚层 双侧侧脑室均有

MR影像

大脑前动脉水平段动脉瘤

颈内动脉分叉部动脉瘤

脉络膜前动脉瘤

前交通动脉瘤

基底动脉顶端动脉瘤

CSF检查仍是一种手段,只要影像确诊,不必应用。

SAH预后不良的预测因素: 入院时意识水平(昏迷) SAH的间隔时间(< 3天) 年龄(> 65岁) 有过出血或没有认识到警觉性渗漏 入院时有限局性神经系统体征 伴有严重的共存性疾病,包括高血压

SAH预后不良的预测因素: 低钠血症或低血容量 CT脑扫描异常 限局性、厚层或弥散性SAH 脑内或脑室内积血 占位效应 脑积水 血管造影有血管痉挛 TCD血流速度明显增快(血管痉挛) 位于大脑前动脉或椎基底动脉的动脉瘤 巨大动脉瘤(25mm以上)

脑动脉瘤性SAH的合并症 神经系统: 脑实质内血肿; 脑室内积血; 脑水肿; 脑积水(急性、亚急性、慢性); 脑实质内血肿; 脑室内积血; 脑水肿; 脑积水(急性、亚急性、慢性); 血管痉挛-缺血性卒中;痫性发作。 非神经系统: 高血压/低血压; 心肌梗死; 心律失常; 充血性心衰; 神经源性肺水肿; ARDS; 肺不张; 肺炎; 胃肠道出血; 贫血; 静脉血栓栓塞; 出血性疾病; 低钠血症/高钠血症; 低钾血症。

SAH 后神经状态加重的鉴别诊断: 再出血 血管痉挛-脑缺血 亚急性脑积水 痫性发作 低钠血症 低钙血症

SAH 后神经状态加重的鉴别诊断: 低血压 缺氧 高血糖/低血糖 药物影响 内科合并症的影响(肺炎、肾衰等)

SAH的治疗策略 治疗出血本身对脑部造成的原发性损伤; 采取必要的、相关的一般支持疗法; 预防出血带来的继发效应: 脑血管痉挛,迟发性缺血性神经功能缺失, 脑积水 治疗导致出血的动脉瘤。

由于神经外科和介入治疗的进展,过去的一些观点和治疗方法正在逐渐被废弃: 抗纤溶药物; 舌下含心痛定; 低钠血症的限制液体; 破裂动脉瘤的延长夹闭; 硝普钠和其它血管扩张剂。

NICU-NSICU 血压:收缩压< 180mmHg 平均动脉 100~120mmHg

动脉瘤SAH的内科处理: 紧急治疗(气道支持;吸氧;辅助通气;维持静脉通路) 其它紧急治疗:密切观察(心脏监护,血压监护) 绝对卧床限制探视(轻吸痰,小心导尿) 穿弹力袜 静脉补充多种维生素 清醒患者:软食、高纤维性饮食 昏迷患者:鼻饲 润便剂

动脉瘤SAH的内科处理: 制酸剂:硫糖铝 对症治疗 止痛药(可待因,度冷丁) 再出血(氨基己酸/止血芳酸?、外科 夹闭、血管内介入填塞) 躁动不安(短效苯二氮卓类或巴比 妥类) 恶心/呕吐(制吐药)

动脉瘤SAH的内科处理: 痫性发作(苯妥英钠、苯巴比妥) 心律失常(心得安、美托洛尔、钙通道阻 滞剂) 神经源性肺水肿(多巴酚丁胺) 低钠血症(补液、避免利尿剂等) 颅内压增高 血管痉挛(3H疗法,尼莫地平,60mg,q4h,21d)

应用 电解螺旋圈技术 栓塞脑动脉瘤

微支架和螺旋圈的放置关系

介入治疗的适应证: 年龄大; 全身一般状况较差; 后循环的动脉瘤; 颅底深部的动脉瘤

采取介入或手术治疗? 需要神经外科、介入科、神经内科、ICU联合评估

前交通动脉瘤栓塞前后

床突旁段动脉瘤栓塞前后

介入治疗与开颅夹闭手术相辅相成 基底动脉顶端动脉瘤: 手术风险大,介入容易; MCA三根分叉部位的动脉瘤: 手术容易,介入难。

尽管介入治疗有了很大的进展,对巨大的动脉瘤和解剖位置复杂的动脉瘤,应当采取开颅和显微外科夹闭手术。效果确切而持久。

动脉瘤 >8~10mm 瘤颈宽 > 4mm 介入治疗很难达到完全闭塞 行开颅动脉瘤夹闭术。

外科手术的适应证: 宽颈动脉瘤(瘤颈/瘤顶 > 0.5) 伴有大的脑实质血肿; 从瘤顶和基底部发出正常的动脉分支; 动脉瘤伴有局灶性占位效应;

未破裂动脉瘤、脑健康性检查和预防性治疗 CT、CTA、MRI、MRA、DSA 在脑健康检查中未破裂动脉瘤的发现率为5%; 未破裂动脉瘤的破裂率为每年0.5~2% 是否破裂与危险因素、动脉瘤的大小和位置有关

无SAH史,动脉瘤<10mm,每年破裂率<0.05%; 动脉瘤的大小和位置是预测破裂的独立因素。 N Eng J Med 1998;339:1125-33

无SAH史,脑动脉瘤5年累计破裂率 <7mm 7~12mm 13~24mm >25mm 颈内动脉 大脑前动脉 0% 2.6% 14.5% 40% 大脑中动脉 后循环 后交通动脉 2.5% 14.5% 18.4% 50% Lancet 2003;362:103-110

家族中动脉瘤的筛查是一复杂、未解决的问题。 大规模筛查一级亲属(父母、同胞、子女)可达7%。 动脉瘤破裂的几率< 0.5%(年)。 外科或介入治疗的致死致残率约5%。 “脑内定时炸弹”的病人-每年复查-焦虑

对高危人群进行筛查: 常染色体显性多囊性肾病

MRA追踪观察: 中或大的动脉瘤(>9mm); 或者叶状动脉瘤。

动脉瘤破裂的危险因素: 吸烟 高血压 动脉粥样硬化 女性 高龄 口服避孕药 服用刺激性物质 饮酒

今后需要努力研究的方向 改善SAH病人的预后; 动脉瘤增长和破裂的决定因素; 血管痉挛的预防和诊断; 人血白蛋白的神经保护作用; 脑池内溶栓和冲洗; 新的放射技术; 血管内治疗技术(生物活性螺旋圈和支架); 抗痫药预防、控制高血压、戒烟。

THANKS FOR YOUR ATTENTION 本巡讲教材中部分图片由301医院介入科李宝民教授惠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