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与扩展,进入19世纪人类历史发展出现三股进步的潮流,请问是那三股潮流?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 22 讲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一、 记薄 1 、经济体制改革 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Advertisements

第三单元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 课标要求: 1 ,简述 1861 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历史背景 2 ,概述 “ 二一九法令 ” 的主要内容, 认识其历史进步性和局限性 3 ,探讨 1861 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对俄国 近代化进程的影响 季延中学 蔡鸿玲.
第11课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潼关县城关一中:秦政.
座位排列(严格按方阵、学号就座) 空 位 旅 游 管 理 行 管 1 班 行管 2班 旅管 3班 旅管 2班 旅管 1班 讲 台 进门.
世界历史是一部相互联系的历史,世界现代史(1917年至今)是垄断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曲折前进,两种社会制度长期并存,相互对抗;世界人民争取独立、民主、和平与发展的历史。
19世纪60年代——20世纪初 近代化的探索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开端 技术 制度 思想.
第九章 金融资本 第一节 借贷资本和利息 第二节 货币需求与供给 第三节 股份资本 第四节 保险业资本 第五节 金融衍生产品.
第五单元 世界近代史.
美国 南北战争 广州市豪贤中学 李小华.
第18课 美国南北战争 崇州市三江中学 王强.
美国历史复习(一).
美国南北战争.
战况快递: 本日下午4时许,在美国马纳萨斯战场上作战将近十四个小时的北军终于筋疲力尽,开始了撤退。在南军的追击下,北军已失去了控制,撤退变成了溃退,溃退变成了逃亡,利用一切手段跨过牛奔河,向华盛顿方向一路狂逃。是役北军死伤1584人,失踪1312人…… ——1861年7月29日报道 特别新闻报道.
世界近代史 第三学习主题 第19课 美国南北战争 丁阳初中李青红.
九年级上册历史复习 第一单元 跨入近代社会的门槛.
第18课 美国南北战争 新郑市城关乡一初中 王贵海.
美国的建立 一、美国独立战争 1、背景 2、经过 3、作用 二、共和体制的确立.
第 17 课 美 国 南 北 战 争 一、美国领土的扩张 二、战争的爆发 三、北方取得胜利. 第 17 课 美 国 南 北 战 争 一、美国领土的扩张 二、战争的爆发 三、北方取得胜利.
第十九章 经济全球化和国家经济安全 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 第二节 国家经济安全 第三节 经济全球化趋势.
实验中学历史教研组.
“在美国历史和人类历史上,林肯必将与华盛顿齐名。”
第 8 课 美国经济的发展.
两晋与南朝.
2010年中考历史第一轮复习 世 界 近 代 史 九上四、六、七、八单元.
1.文艺复兴运动的先驱是 _____ 2. 资产阶级国家的第一部民法典_____ 3. 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被送上断头台的国王是_____
勃兰登堡门——德国统一的象征.
世界现代史(1917年——) 垄断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曲折前进,两种社会制度长期并存,互相对抗,世界人民争取独立、和平与发展的历史。
第1课 俄国十月革命 1917、11、7 列 宁.
选修一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第49课时 近代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世界近代史 The History of Modern World
君主立宪制 (英国) 总统共和制 (美国).
第四章 国际货币体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宝洁的品牌战略.
第1课 资本主义在欧洲的扩展.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选修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专题七 俄国农奴制改革.
世界近代史复习 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
第三单元 近代社会的发展与终结 避免革命的改革 俄国1861年改革.
正面图案  中央为俄罗斯银行标志——双头鹰图像,下方为“БАНК РОССИИ”(俄罗斯银行)字样。币的外缘上方刊面额"ОДНА ТЫСЯЧА РУБЛЕЙ"(1000卢布),下方刊年号2011,左侧为材质和成色,右侧为纯金重量及莫斯科造币厂标志。 背面图案: 左侧为一名农夫在田间卖力耕作的景象,背景为天空中飞翔的小鸟和云朵图案;右侧为一支呈45度角放置的鹅毛笔,下方为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名。左上缘为俄语“废除农奴制”字样,右下缘为锁链修饰,下缘中央为废除农奴制的时间“1861”字样。
阶段评估检测(一) 阶段评估检测(二) 阶段评估检测(三) 阶段评估检测(四) 阶段评估检测(五) 阶段评估检测(六)
第五课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第二框: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回顾知识: 资本主义国家 议会制君主立宪制 半总统半议会制民主共和制 地方分权型单一制国家 中央集权型单一制国家 光荣革命 法国大革命 英国
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 世界近代史 人教版 吉林大学附属中学 徐子峰.
第一章 商品 第一节 价值创造 第二节 价值量 第三节 价值函数及其性质 第四节 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与利己利他经济人假设.
美国历史复习(一).
英国宪章运动中的群众集会.
                                                                                                                                                                
第一节 旅游规划的意义和种类 第二节 旅游规划的内容 第三节 旅游规划的编制 第四节 旅游景区规划
第四单元 资本扩张和帝国时代 ——第二次工业革命 ——19世纪后期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模式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18课 美国南北战争.
世界近现代史 第二讲 资本主义制度的诞生.
13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第六讲 “东方问题”、俾斯麦同盟体系的扩大与完成
新中国成立以后,历史上的邪教、帮会经人民政府的打击,退出了历史 舞台。
获奖类别: 获奖题目: 获奖学生: 指导教师: 研究内容:(400~500字,2~3幅插图)
美国第16任总统林肯.
英国 美国 时间 原因 开始 结束 领导 文件 性质 共同作用 1775—1783年 1640—1688年
Science technology network.
世界近代史专题复习 奎屯市一中李新亮.
温故知新 英、法是通过什么方式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 英国光荣革命 法国大革命.
第22课 引领时代的思考 ——欧洲启蒙运动.
第六章 汇率理论与汇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 姜宁川.
温故知新 英国 法国 美国 资本主义 流血战争 俄国、日本.
“中国梦”要“热宣传”更需“冷思考”.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第二章 宪法与政治制度 陈 云.
Sssss.
时事报告 加快转变 经济发展方式.
Science technology network.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与扩展,进入19世纪人类历史发展出现三股进步的潮流,请问是那三股潮流? 自由主义: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与革命运动 19世纪20、30年代革命改革 1848年欧洲革命 19世纪60、70年代革命改革 民族主义:民族解放运动 社会主义:国际工人运动与社会主义运动

19世纪60、70年代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运动 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 美国内战 德意志统一运动 意大利统一运动

俄国1861年改革 农奴制危机主要表现在那些方面? 进步的最大障碍,面临全面危机。 政治上——阶级矛盾进一步激化,农民反抗此起彼伏。 历史背景:封建农奴制的存在成为阻碍俄国历史 进步的最大障碍,面临全面危机。 农奴制危机主要表现在那些方面? 经济上——农奴制严重阻碍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政治上——阶级矛盾进一步激化,农民反抗此起彼伏。 对外——与英法在争夺巴儿干半岛的克里米亚战争中惨败,充分暴露了农奴制俄国的腐朽性。

结合教材“亚历山二世的谈话”和“沙皇政府报告书”两段材料思考,亚历山大二世进行改革的目的是什么? 目的:缓和社会矛盾,挽救统治危机。 ①农奴在法律上获得人身自由 内容: ②农奴可以通过赎买的办法 获得一定数量的“份地”

如何正确评价俄国1861年改革? 1,性质——由封建统治者实行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2,进步性——改革废除了封建农奴制,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是俄国历史上一个重大的转折点。(资金、国内市场、劳动力) 3,局限性——①保留大量封建残余,主要指保留了沙皇专制制度和封建土地所有制。②农民取得的“份地”面积小、质量差,在取得“份地”时需要出钱赎买,赎买的价格比当时的地价要高出几倍。俄国用牺牲农民利益的办法去换取资本主义的发展,对俄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消极影响,致使俄国农民长期贫困,购买力低,国内市场狭小,影响了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1689年彼得一世改革与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主要异同点? 彼 得 一 世 1689年彼得一世改革与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主要异同点? 目的——巩固沙皇专制统治,实现富国强兵 相同 亚历山大二世 结果——有利于俄国社会进步与生产力发展 内容—— 不同 性质——前者是封建性的,没有改变生产关系;后者是资产阶级性质。从根本改变生产关系。

美国领土的扩张 时间 手段 扩张领土 影响 1803 廉价购买 路易斯安那 领土面积扩大一倍 1810 先占领后补偿 弗罗里达 延伸墨西哥湾 1845 策动叛乱 德克萨斯 1848 美墨战争 新墨西哥至加利富利亚 1846 英美协议 俄勒冈 1867 购买 阿拉斯加 1898 吞并 夏威夷 美国版图形成

内战 西进运动及南北两种经济形式的矛盾激化 美国内战原因示意图 缺销售市场 西进运动是一部印第安人的血泪史,也是美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向西部扩展的过程,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伴随西进运动,美国西部领土得到大规模开发,在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激化了南北两种资本主义经济形式的矛盾。 缺自由劳动力 缺工业原料 北方 资本主义工商业 奴隶制存废问题 结果 内战 矛盾 南方 奴隶制种植园经济 输出棉花、工业原料 占有大量劳动力 输入工业品

内战初期的形势如何?为什么会出现此局面?为此,联邦政府采取那些措施? 导火线——林肯当选美国总统。 内战初期的形势如何?为什么会出现此局面?为此,联邦政府采取那些措施? 扭转战局措施——颁布《宅地法》、《解放宣言》 葛底斯堡战役 转折—— 结束——1865年,李将军放弃里士满,率部投降,北方胜利。 美国内战北方取胜的原因有哪些?

美国内战的历史意义有那些? 如何评价林肯? 林肯,共和党人,美国第16任总统,主张反对 黑人奴隶制,领导了美国南北战争。战争初期 北方是为维护国家统一而进行的战争,因此是正义的;两个重要法令的颁布,调动了人民革命的积极性,削弱了南方实力;北方军队和人民的英勇作战,加速了战争的结束。 如何评价林肯? 林肯,共和党人,美国第16任总统,主张反对 黑人奴隶制,领导了美国南北战争。战争初期 的妥协政策一度造成北方失利,在人民推动下 颁布《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扭 转时局,促使北方最终取胜。他为维护国家统 一和解放黑人奴隶作出了重要贡献,受到后人 尊敬,成为继华盛顿之后美国历史上最杰出的 资产阶级政治家 美国内战的历史意义有那些?

性质——是继独立战争后的又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 进步性——维护了国家统一,消除了奴隶制、扫清了美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为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起飞铺平了道路。 局限性——没有彻底消灭种族歧视,尽管黑人在法律上被承认为美国公民,但在政治上、经济上仍受白人统治者的歧视和压迫。

美国内战 1. 美国领土的扩张 “西进运动” 2. 南北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 背景 3.1860年11月, 共和党人林肯当选为总统 (导火线) 激化 ①关税问题 2. 南北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 ②劳动力问题 背景 (根本原因) ③新增土地上是否实行奴隶制问题 美国内战 3.1860年11月, 共和党人林肯当选为总统 (导火线) 爆发: 1861年,南方军队挑起内战, 史称“南北战争” 战争转折: 通过了《宅地法》,颁布了《解放黑人奴 隶宣言》 经过 结束:1865年 1.废除了奴隶制度 意义 2.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维也纳会议有关德意志的决议是那些?阻碍德意志工业革命进程的最大因素是什么? 德意志的统一运动 维也纳会议有关德意志的决议是那些?阻碍德意志工业革命进程的最大因素是什么? 历史背景: 必要性——德意志四分五裂的政治局面严重阻碍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影响国际商业竞争;资产阶级及广大人民要求统一。 可能性——①工业革命推动德意志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成为统一的根本动力;②普鲁士经济、军事力量强大,统一决心坚强;③俾斯麦“铁血政策”的推行及相关的经济、军事改革和外交手段的利用。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 “俾斯麦的一封信”和 “议会演说”内容来理解 “铁血政策”的含义。 “铁”代表普鲁士强大的工业实力;“血”代表普鲁士强大的军事实力。以此作为后盾,在普鲁士王朝领导实现统一。

德意志的统一,是通过自上而下的三次王朝战争实现的。当时德意志的统一有没有其他道路可以选择? 当时德意志统一无其他道路可以选择的原因是:①由于德意志资产阶级的软弱,无产阶级的不成熟,因而不可能走自下而上的革命道路;②由于奥地利民族成分复杂,经济军事实力不如普鲁士强大,统治阶级无心致力于德意志的统一; 德意志的统一,是通过自上而下的三次王朝战争实现的。当时德意志的统一有没有其他道路可以选择? 普鲁士具有优势:1,经济发达,特别是重工业。2,军事力量强大,拥有全欧洲一流陆军。3,民族成分单一,统一决心坚定。4,对资产阶级能够予以照顾和作出让步,博得他们好感。5,容克地主阶级实力雄厚,野心勃勃。6,拥有铁碗人物彼斯麦。

德意志统一运动经过 目的:夺取两个地区;为以后对奥战争作准备。 普、奥对丹麦战争 结果:统一石-荷州 目的:排挤奥地利于统一进程之外。 战役:萨多瓦战役 普、奥战争 结果:确立普统一运动中的领导权;成立北德意志同盟。 目的:统一南德四邦;掠夺法国。 战役:色当战役 普法战争 结果:统一完成;引发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及巴黎公社革命;法德矛盾尖锐。

德意志统一的意义 它结束了德国政治上长期四分五裂的局面,为德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铺平了道路(市场、资金、资源),也为德国的向外侵略扩张铺平了道路。此后不久,德国一跃成为欧洲强国,而法国、奥地利的削弱衰落,改变了欧洲的 政治格局。 但是由于德意志的统一是通过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完成的,普鲁士的旧制度、尤其是军国主义传统,被保存下来,加上容克地主掌权,这就使独立后的德意志帝国成了欧洲最富有侵略性的国家。

结合《意大利统一》图意大利统一的必要条件和可能条件有哪些? 必要条件——19世纪上半期,意大利处于分裂割据状态,大多数地区被外国势力控制。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但意大利分裂割据局面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可能条件——①撒丁王国是当时意大利唯一独立的君主立宪制国家,是意大利力量最强、经济最发达的邦国。②撒丁王国政治开明,是意大利资产阶级自由派的中心。③资产阶级民主派以加里波第为首发动的旨在以自下而上完成统一的多次武装起义连连受挫。因此,广大人民和资产阶级把实现民族独立、国家统一的希望,寄托在撒丁王国身上,希望由它来完成意大利的统一大业。④1852年,加富尔出任撒丁王国首相,推行富国强兵政策。

统一的过程 请同学们思考一下,德意志统一和意大利统一有什么异同点 ? 1,法、撒联合对奥作战,收回伦巴底。(1859) 2,加里波第远征,人民起义,中部南部统一,意大利王国成立。(1861) 3,利用普奥、普法战争,收回威尼斯与罗马周围地区。(1866、1870) 请同学们思考一下,德意志统一和意大利统一有什么异同点 ?

不同点 相同点 1.背景相同。 ㈠德意志是完全通过王朝战争来实现的;意大利统一过程中人民群众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且意大利的统一较多地借助于外部力量。 ㈡德意志统一过程中的三次王朝战争,只有普法战争是法国先侵略普鲁士,普鲁士在普法战争早期具有反侵略性质;而意大利统一运动的重点则是驱逐奥地利在意大利北部和中部的势力,具有民族解放运动的特点。 2.都有一个中坚力量。 3.都有一个中心人物。 4.都通过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 5.都有一个共同的敌手奥地利。 6.统一后都保存了大量封建残余。

作业(简释题): 1、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方式主要有哪三种?分别举例说明。 2、19世纪中期资产阶级斗争和17、18世纪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相比有哪些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