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1 本课程研究的对象及内容 §1-2 学习本课程的目的 §1-3 如何进行本课程的学习 返回.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一、 一阶线性微分方程及其解法 二、 一阶线性微分方程的简单应用 三、 小结及作业 §6.2 一阶线性微分方程.
Advertisements

第五节 函数的微分 一、微分的定义 二、微分的几何意义 三、基本初等函数的微分公式与微分运算 法则 四、微分形式不变性 五、微分在近似计算中的应用 六、小结.
2.5 函数的微分 一、问题的提出 二、微分的定义 三、可微的条件 四、微分的几何意义 五、微分的求法 六、小结.
1 计算机软件考试命题模式 计算机软件考试命题模式 张 淑 平 张 淑 平. 2  命题模式内容  组织管理模式 − 命题机构和人员组成 − 命题程序  试卷组成模式.
数据结构的引入. 通讯录管理 社团机构管理 校园导航管理 通讯录管理 社团机构管理 校园导航管理.
联系方式 课程学习平台网址: 用户名:学号 ; 密码:身份证后 6 位.
专题六 语文课程标准修订对“实验稿”作了哪些修改和调整
计算机网络教程 任课教师:孙颖楷.
ASP .NET 程序设计(C#版) 第二版 机械工业出版社同名教材 配套电子教案
——Windows98与Office2000(第二版) 林卓然编著 中山大学出版社
电机及拖动 主讲:莫志娟.
山东英才学院 SHANDONG YINGCAI UNIVERSITY
XXXX学院2014年度 本科教学工作总结 2015年1月15日.
网页设计师的职业成长规律 主讲:刘万辉 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证券投资技术分析.
机械教研组教学课件 欢迎莅临指导 授课人:王小政 江苏省海安县双楼中等专业学校.
机 械 原 理 机械设计教研室
对 培训者 培训的理解 丁革建
人工智能技术导论 廉师友编著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3 网络域名及其管理.
PPT for Fundamentals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UI(用户界面)集训班 Illustrator 高级班.
关于本门课程.
《机械设计基础》(王军主编)教材配套电子教案
水平一(1~2年级) 四菜一汤.
§5 微分及其应用 一、微分的概念 实例:正方形金属薄片受热后面积的改变量..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介绍 信息工程学院 孙俊国
                                                                                                                                                                
计算机网络原理 徐明伟
Computer Graphics 计算机图形学基础 张 赐 Mail: CSDN博客地址:
面向对象建模技术 软件工程系 林 琳.
工业机器人技术基础及应用 主讲人:顾老师
工业机器人技术基础及应用 主讲人:顾老师
单元解析:教材主编 牛长清.
数 控 技 术 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
Windows网络操作系统管理 ——Windows Server 2008 R2.
园林专业本科阶段课程拓扑图:平台期课程 通识 12 数学 14 物理 4 化学 11 英语 6 政治 14
S 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
工业机器人技术基础及应用 主讲人:顾老师
C语言程序设计 主讲教师:陆幼利.
中国XX大学 毕业答辩模板 此模板可用于本科毕业答辩/硕士毕业答辩/学术研究等.
微机系统的组成.
潘老师 工业机器人入门实用教程 (EFORT 机器人) 主讲人
计算机及办公软件应用 ©2013 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
个性创意化通用PPT模板 Bgswomen.taobao.com(传奇VISUAL).
网页设计与制作 —— 学习情境二:网页模板设计
更新教学理念,提高教学有效性 感城中心学校 陈利平.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 分数乘法(一).
JSP实用教程 清华大学出版社 第2章 JSP运行环境和开发环境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过程 2019年5月7日.
长春理工大学 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 数字电路实验 数字电路实验室.
无线通信系统 信源:消息信号(调制信号) 振荡器:高频载波(正弦) 三要素: 振幅 AM 频率 FM 相位 PM 超外差接收 已调信号.
第五章:凸轮机构 1、性能与分类 应用: 控制机构和轻载机械 分类 按凸轮形状分为 (a) 盘形凸轮机构 (b) 移动凸轮机构
个人简历.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 图案欣赏 图案欣赏.
计算机绘图 AutoCAD2016.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 0×5=?.
工业机器人技术基础及应用 主讲人:顾老师
第十章 机械的摩擦、效率与力分析 Mf = F21r =fvQr F21=fN21=fQ/sinθ=fvQ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应用 --理想气体等容过程、定容摩尔热容 --理想气体等压过程 、定压摩尔热容.
TEM8人文知识 ——英语国家概况部分讲解 上外贤达学院 昌兰华.
滤波减速器的体积优化 仵凡 Advanced Design Group.
我们能够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用途非常广泛
机械设计A 、B 重修 涮分 学习过,想提高?? 上课 考勤?? 平时成绩 %
教师职业道德 主讲:王兰英 课件制作:林彬(湖北教育学院).
工业机器人技术基础及应用 主讲人:顾老师
《偏微分方程》第一章 绪论 第一章 绪论 1.1.
学习数据结构的意义 (C语言版) 《数据结构》在线开放课程 主讲人:李刚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研究生招生专业介绍.
工业机器人技术基础及应用 主讲人:顾老师
Sssss.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一章 绪论 §1-1 本课程研究的对象及内容 §1-2 学习本课程的目的 §1-3 如何进行本课程的学习 返回

§1-1 本课程研究的对象及内容 1.研究对象 机械是机构和机器的总称。 和力的可动装置。 机器是指一种执行机械运动装置, §1-1 本课程研究的对象及内容 1.研究对象 机械是机构和机器的总称。 控制系统 示 教 板 操 作 机 机构是指一种用来传递与变换运动 和力的可动装置。 机器是指一种执行机械运动装置, 可用来变换和传递能量、物料和信息。 实例: 内燃机 工件自动装卸装置 六自由度工业机器人 2.研究内容 有关机械的基本理论

§1-2 学习本课程的目的 §1-3 如何进行本课程的学习 课程性质,任务及作用 学习目的 掌握本课程的特点 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1-2 学习本课程的目的 课程性质,任务及作用 学习目的 §1-3 如何进行本课程的学习 掌握本课程的特点 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逐步建立工程观点 认真对待每个教学环节

机器和机构的概念 (1)机构 如常 见的机构有带传动机构、链传动机构、齿轮机构、凸轮机构、螺 旋机构等。 机构 是指一种用来传递与变换运动和力的可动装置。 这些机构一般认为是由刚性件组成的。而现代机构中除了刚 性件以外,还可能有弹性件和电、磁、液、气、声、光……等元 件。 故这类机构称为广义机构;而由刚性件组成的机构就称为狭义机构。 (2)机器 是指一种执行机械运动装置,可用来变换和传递能量、物料和信息。 机器 例如: 电动机、内燃机用来变换能量;

由于各种机器的主要组成部分都是各种机构,所以可以说, 机器乃是一种可用来变换或传递能量、物料与信息的机构组合。 机器和机构的概念(2/3) 机床用来变换物料的状态; 汽车、起重机用来传递物料; 计算机用来变换信息。 由于各种机器的主要组成部分都是各种机构,所以可以说, 机器乃是一种可用来变换或传递能量、物料与信息的机构组合。 机器按其用途可分为两类:凡将其他形式的能量转换为机械能的机器称为原动机;凡利用机械能来完成有用功的机器称为工作机。 (3)机器的结构 传统的机器由如下三个部分组成: 现代机器一般由如下四个部分组成:

机器和机构的概念(3/3) 而现代先进的机器则由以下五个部分组成:

有关机械的基本理论 (1)机构的结构分析 1)研究机构是怎样组成的,其组成对运动的影响,以及机构 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 2)研究机构的组成原理及机构的结构分类。 3)如何绘制机构运动简图的问题。 (2)机构的运动分析 介绍对机构进行运动分析(包含位移、速度及加速度分析)的基本原理及方法。 (3)机器动力学 1)分析机器在运转过程中其各构件的受力情况,以及这些力的作功情况。

研究常用机构(如连杆机构、凸轮机构、齿轮机构等)的类 型、工作原理及运动特性分析和机构设计的基本原理及方法。 有关机械的基本理论(2/2) (4)常用机构的分析与设计 研究常用机构(如连杆机构、凸轮机构、齿轮机构等)的类 型、工作原理及运动特性分析和机构设计的基本原理及方法。 (5)机械传动系统运动方案的设计 研究在进行具体机械设计时机构的选型、组合、变异及机械 传动系统运动方案的设计等问题。

本课程的地位、任务及作用 (1)地位 机械原理是研究机械基础理论的一门科学,是机械类各专业的一门主干技术基础课程,在创新设计机械所需的知识结构中也占有核心地位。 (2)任务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机构学和机器动力学的基本理论、 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各种常用基本机构的分析和综合方法,并具有按照机械的使用要求进行机械传动系统方案设计的初步能力。 (3)作用 在培养高级机械工程技术人才的全局中,本课程不仅为学生学习相关技术基础和专业课程起到承前起后的作用,而且为今后从事机械设计和研究工作起到增强适应能力和开发创新能力的作用。

掌握本课程的特点 本课程要用到物理、数学、力学、机械制图和工程材料及机 械制造基础等先修课程的知识,尤其是理论力学的知识。 但并不 是这些课程的简单重复和堆砌,而是要引导学生如何应用所学的 知识解决工程实际中所遇到的问题。 所以本课程的学习不同于理 论课程的学习,也不同于专业课,而具有一定的理论系统性及逻 辑性和较强的工程实践性的特点。 因此,在学习本课程时应注意掌握基本的概念、原理及机构 的分析与综合的方法。

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本课程并不是研究某种具体的机械,而是着重研究一般机械 的共性问题,即机构的结构分析和综合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的方法。 这些基本理论和方法是紧密为工程服务的。 因此,在本课程的学习过程中,一方面要注意这些理论和方 法在理论上建立和推演的严密性和逻辑性,另一方面更要注意这 些理论和方法如何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 此外还应随时留意日常 生活和生产中遇到的各种机械,以丰富自己的感性认识;并用所 学到的理论和方法认识分析这些机械,以加深理解,使理论和实 践相互促进。

初步建立工程观点 本课程要用到很多与工程有关的名词、符号、公式、标准及 参数和对机械研究的一些常用的简化方法,如倒置、反转、转化、 当量、等效、代换等。 在机构分析与综合中,除解析法外还介 绍图解法、实验法以及试凑等一些工程中实用的方法。 在学习时,对名词应正确理解其含义,对公式应着重于应用,而对方法则着重掌握其基本原理和作法。 另外,实际工程问题涉及多方面的因素,其求解可采用多种 方法,其解一般也不是唯一的。这就要求设计者具有分析、判断、决策的能力,要养成综合分析、全面考虑问题的习惯和科学严谨、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

认真对待教学的每一个环节 本课程全部教学工作的完成,需要自学、听课、习题课、实 验课、课后作业、答疑和考试,以及课程设计等教学环节。要学 好这门课,必须对每个教学环节予以充分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