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地球与地质作用 内容提要: 一、地球及其特征 二、地球的主要物理性质 三、地质作用 四、地质年代与地层系统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探究问题 1 、观察任意一 质点,在做什么运动? 动画课堂 各个质点在各自的平衡 位置附近做机械振动,没 有随波迁移。 结论 1 :
Advertisements

第五节 函数的微分 一、微分的定义 二、微分的几何意义 三、基本初等函数的微分公式与微分运算 法则 四、微分形式不变性 五、微分在近似计算中的应用 六、小结.
2.8 函数的微分 1 微分的定义 2 微分的几何意义 3 微分公式与微分运算法则 4 微分在近似计算中的应用.
§6.1风化作用weathering 一、基本概念
§3.4 空间直线的方程.
3.4 空间直线的方程.
碰撞 两物体互相接触时间极短而互作用力较大
碰撞分类 一般情况碰撞 1 完全弹性碰撞 动量和机械能均守恒 2 非弹性碰撞 动量守恒,机械能不守恒.
第十六章 动量守恒定律 第4节 碰 撞.
复习提问 1、二分二至日的日期? 2、今天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而后向南还是向北移动? 3、今天的昼夜长短情况?而后白昼怎么变?
Sedimentary Petrology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六章 质量和密度.
第二章 岩石圈 第一节 岩石圈的组成 第二节 岩石圈的结构 第三节 岩石圈的运动 第四节 固体地球表面的结构与轮廓 第五节 构造地貌
第二章 地质体的基本产状 及沉积岩层构造.
UI(用户界面)集训班 Illustrator 高级班.
糖尿病流行病学.
第一章 液压传动系统的基本组成 蓄能器 1 功用 (1)辅助动力源,短时大量供油 特点: 采用蓄能器辅助供油,可以减小泵的流量,电机的功率,降低系统的温升。
1、环境中直接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做 。它可以分为 和 两类 。
不确定度的传递与合成 间接测量结果不确定度的评估
§5 微分及其应用 一、微分的概念 实例:正方形金属薄片受热后面积的改变量..
2-7、函数的微分 教学要求 教学要点.
§5 微分及其应用 一、微分的概念 实例:正方形金属薄片受热后面积的改变量..
普通地质学 第十五章 岩浆作用与岩浆岩 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 谢文伟 谢宇飞 制作.
                                                                                                                                                                
乒乓球回滚运动分析 交通902 靳思阳.
地基附加应力之三——空间问题 分布荷载作用下的地基竖向附加应力计算 空间问题 基础底面形状, 即为荷载作用面 平面问题 荷载类型,
第七章 地球的结构.
第十章 方差分析.
§7.4 波的产生 1.机械波(Mechanical wave): 机械振动在介质中传播过程叫机械波。1 2 举例:水波;声波.
第8章 静电场 图为1930年E.O.劳伦斯制成的世界上第一台回旋加速器.
2.1.2 空间中直线与直线 之间的位置关系.
第三章 辐射 学习单元2 太阳辐射.
Positive gate bias-Induced Reliability in IGZO TFT
看一看,想一想.
海陆位置对气候的影响——以我国为例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四节 学习目标:
过程自发变化的判据 能否用下列判据来判断? DU≤0 或 DH≤0 DS≥0.
第二十二章 曲面积分 §1 第一型曲面积分 §2 第二型曲面积分 §3 高斯公式与斯托克斯公式.
2.3.4 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
2.1 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 一、组成岩石的矿物 Go 二、岩石及其成因 Go 三、地壳物质循环Go.
一、驻波的产生 1、现象.
问1:四大基本反应类型有哪些?定义? 问2:你能分别举两例吗? 问3:你能说说四大基本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类别吗?
第五节 对坐标的曲面积分 一、 对坐标的曲面积分的概念与性质 二、对坐标的曲面积分的计算法 三、两类曲面积分的联系.
超越自然还是带来毁灭 “人造生命”令全世界不安
用计算器开方.
成绩是怎么算出来的? 16级第一学期半期考试成绩 班级 姓名 语文 数学 英语 政治 历史 地理 物理 化学 生物 总分 1 张三1 115
第十一章 配合物结构 §11.1 配合物的空间构型 §11.2 配合物的化学键理论.
注意:这里的F合为沿着半径(指向圆心)的合力
第15章 量子力学(quantum mechanics) 初步
《工程制图基础》 第四讲 几何元素间的相对位置.
第五节 缓冲溶液pH值的计算 两种物质的性质 浓度 pH值 共轭酸碱对间的质子传递平衡 可用通式表示如下: HB+H2O ⇌ H3O++B-
一 测定气体分子速率分布的实验 实验装置 金属蒸汽 显示屏 狭缝 接抽气泵.
空间平面与平面的 位置关系.
工程地质学 第1章 岩石和地质构造.
《工程制图基础》 第五讲 投影变换.
GIS基本功能 数据存储 与管理 数据采集 数据处理 与编辑 空间查询 空间查询 GIS能做什么? 与分析 叠加分析 缓冲区分析 网络分析
土木工程地质 李定龙 李洪东 主编.
滤波减速器的体积优化 仵凡 Advanced Design Group.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φ=c1cosωt+c2sinωt=Asin(ωt+θ).
3.2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
FH实验中电子能量分布的测定 乐永康,陈亮 2008年10月7日.
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 扬中市第二高级中学 田春林 2018年11月14日.
第十七讲 密码执行(1).
第十二讲 密码执行(上).
《智能仪表与传感器技术》 第一章 传感器与仪表概述 电涡流传感器及应用 任课教师:孙静.
位似.
编程达人-- 从零开始学UI系列教程 第九节、布尔运算 先行者 YC.
生活中的几何体.
§2 自由代数 定义19.7:设X是集合,G是一个T-代数,为X到G的函数,若对每个T-代数A和X到A的函数,都存在唯一的G到A的同态映射,使得=,则称G(更严格的说是(G,))是生成集X上的自由T-代数。X中的元素称为生成元。 A变, 变 变, 也变 对给定的 和A,是唯一的.
Sssss.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一章 地球与地质作用 内容提要: 一、地球及其特征 二、地球的主要物理性质 三、地质作用 四、地质年代与地层系统 第一章 地球与地质作用 内容提要: 一、地球及其特征 二、地球的主要物理性质 三、地质作用 四、地质年代与地层系统 五、岩层和地质结构面的产状

一、地球及其特征 (一)地球构造圈层的划分 地球是由不同圈层构成的,包括外圈层和内圈层。 1.外圈层 大气圈:它是地球的最外圈层,其上界可达1800km或更高的空间。 水圈:它由海洋和陆地上的水和冰构成。 生物圈:地球生物存在于水圈、大气圈下层和地壳表层的范围之中。

2.内圈层 莫霍洛维奇面:第一个界面在30~80km深处,纵波(P波)速度从6.83km/s增加到7.75km/s,横波(S波)速度从3.66km/s增加到4.35km/s,简称莫霍面,南斯拉夫学者A. 莫霍洛维奇于1909年首先发现 古登堡面:第二个界面在约2900km深处,纵波速度从13.64km/s突然下降到8.11km/s,而横波不能通过此面,美国学者B. Gutenberg于1914年发现。 因此,将地球内圈层划分为三个圈层即地壳、地幔和地核。

(1)地壳 莫霍面以上部分,是地球的坚硬外壳,由固体岩石组成 厚度变化范围很大,平均厚度约为33km,其体积只有地球的约0.8%。 组成地壳的岩石除地壳最表层有占岩石总量约5%的沉积岩外,地壳上部岩石平均成分相当于花岗岩类岩石,其化学成分富含硅与铝,称为硅铝层;下部岩石平均成分相当于玄武岩类岩石,其化学成分除硅铝外,铁和镁相对增多,称为硅镁层。 海洋底部主要是硅镁层,有的地方只有很薄的硅铝层或完全缺失硅铝层。

(2)地幔 介于莫霍面与古登堡面之间的部分,即地壳以下至约2900km深处的圈层,又称中间层。 它的物质成分具有过渡性质,故又可称为过渡圈。按其物质成分和所处状态的不同,可分为: 上地幔:莫霍面至其下约900~1000km范围,主要由硅酸盐类物质组成,平均密度约3.5g/cm3,温度达1200~2000℃,应力约达0.4GPa 下地幔:莫霍面下约900~1000km深处至古登堡面范围,主要由铁、镍金属氧化物和硫化物组成,平均密度约5.1g/cm3,温度达2000~2700℃,应力约达150GPa。 在上地幔上部,深约50~250km的范围内,存在一个不连续的地震波低速度带,放射性元素大量集中,蜕变生热使这一带内有局部熔融状态的物质存在,一般认为可能是岩浆发源地。上地幔的下部范围,只有深源地震才能达到,其深度可达约720km深处。

(3)地核 自古登堡面至地心部分,地核又分为内核和外核 界面约在5200km深处,其组成物质为铁、镍金属氧化物和硫化物,故又称为铁镍核心, 平均密度约13g/cm3,温度达3500~4000℃,中心应力约达360GPa。

二、地球的主要物理性质 1.质量和密度 地球的质量约为5.98×1027g,将其除以地球体积可得地球的平均密度约为5.52g/cm3。 构成地壳各种岩石的密度为1.5~3.3g/cm3,还有密度为1.0g/cm3的水分布 推测地球内部物质密度更大,这已为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观测资料所证实。 根据地震波与密度的关系,计算出地球内部密度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加(见表1.1.2),地心密度可达16.0~18.0g/cm3。

2. 地应力 两种理论假说: 瑞士地质学家Heim于1878年提出了地应力的“静水压力”假说 前苏联学者A.H. динник按半无限体弹性空间自重应力场进行分析,认为垂直应力分量为γH,而水平应力分量为[μ/(1-μ)]γH 地应力分布规律: 地应力为压应力,基本上为铅直和水平方向 水平应力分布较复杂

3.重力 地球对物体的引力和物体因地球自转产生的离心力的合力,作用方向指向地心,引力大小与物体距地心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由于地球赤道半径大于两极半径,故物体在两极的引力比在赤道大,而离心力在两极接近于零,在赤道最大。因此,地球上物体的重力随纬度的提高而增大。 由于地球物质分布不均匀,密度大小有差异,地形也有起伏,因此,实测物体重力值与理论计算值往往存在偏差,这种偏差称为重力异常 实测重力值大于理论计算值时,称正异常 实测物体重力值小于理论计算值时,称负异常

4. 地温或地热 地壳按热力状态从上而下可分为变温带、常温带和增温带。 变温带的地温受大气温度的控制呈周期性的昼夜和年变化,随着深度的变化,变化幅度很快变小。 气温对地温不产生影响的地壳深度范围称为常温带,它的地温一般略高于所在地区年平均气温1~2℃。

4. 地温或地热 常温带以下的地温主要受地球内部热力影响,其随埋藏深度的增加而增加的地壳深度范围称为增温带。 世界各地钻探资料表明,地球大部分地区从常温带向下平均每加深100m,地温升高约3℃,于是,一般把埋藏深度每增加100m导致地温增加的大小称为地热增温率(℃/100m) 把地温每增加1℃所需要增加的埋藏深度(m)称为地热增温级(m/℃),它的平均值约为33m/℃。

5. 地磁 地球的磁性表现在对磁针的影响。 磁针所指方向(亦称地磁子午线)是地磁的两极。 地磁两极与地理两极一般是不一致的,因此,地磁子午线和地理子午线之间存在一定夹角,称为磁偏角,其大小因地而异。 使用地质罗盘测量岩层产状时,必须根据当地磁偏角进行校正。

磁针只有在赤道附近才能保持水平状态,向两极移动时逐渐发生倾斜。 磁针与水平面的夹角被称为磁倾角。地质罗盘磁针有一端往往系有细铜丝,就是为了使磁针保持水平。 对于地球上某一点,单位磁极所受磁力大小被称为该点地磁场强度。地磁场强度一般随纬度提高而增强。 磁偏角、磁倾角和地磁场强度被称为地磁三要素。 某些地区实测数值与理论计算值不一致,这种现象称为地磁异常。

6. 放射性 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含量虽少,分布却很广,且多聚集在地壳上部的岩浆岩(如花岗岩)中,向地心则逐渐减少。 地球所含放射性元素主要是铀、钍、镭等,钾、铷、钐和铼等也具有放射性同位素。 根据放射性元素蜕变性质,可确定地壳岩石的绝对地质年龄或绝对地质年代,也可进行矿产资源勘探。 放射性元素蜕变所产生的热能是内力地质作用的主要能源之一。

三、地质作用 (一)内力地质作用 (二)外力地质作用 由自然力引起地球物质成分、地质构造和地形地貌的形成与演化的自然作用统称为地质作用。 根据自然力的来源不同,地质作用可分两大类: (一)内力地质作用 (二)外力地质作用

(一)内力地质作用 内力地质作用:由地球转动能、重力能、放射性元素蜕变所释放的热能和地球内部呈流动状态岩浆的对流能产生的地质动力所引起的地质作用。 由于它主要在地壳或地幔中进行,其地质动力来自地球内部,故称为内力地质作用,亦可简称为内力作用。 它主要包括地壳运动、岩浆作用、变质作用和地震等多种形式。

1. 地壳运动 地球自转速度改变等原因使地壳组成物质(矿物和岩石)不断运动并改变其相对位置和内部构造,称为地壳运动。 它是地形地貌形成与演化、地质构造形成的最主要原因,故地壳运动又称为构造运动。 一般把发生在晚第三纪末和第四纪的构造运动称为新构造运动。 地壳运动可促进岩浆作用、变质作用和地震。它是最主要的一种内力地质作用方式。

(1)升降运动 它是地球演化过程中表现相对较缓和的一种地壳运动形式,也是地球表面海陆变迁和地形起伏最重要的原因。 在同一地质时期内,地壳在某一地区表现为上升隆起,则在相邻地区表现为下降凹陷,隆起区和凹陷区相间排列。 地壳升降运动不仅影响沉积岩物质成分的来源与性质,还影响沉积岩形成的厚度与空间分布,其原因在于由上升运动引起的隆起区是之后形成沉积岩物质的部分供给区,而下降运动引起的凹陷区则是这些物质形成沉积物并转化为沉积岩的场所。

(2)水平运动 它是地球演化过程中表现相对较强烈的一种地壳运动形式,也是地球内部地质构造形成最重要的原因。 引起地壳水平运动的主要原因在于地球自转引起的离心力、自转速度变化引起的惯性力以及由于地球各圈层物质成分及其物理化学状态等存在差异,运动时的速度、方式、方向也都不可能一致,层与层之间还会发生摩擦,致使地壳各部分受到挤压、拖曳、旋扭等作用,从而使地壳岩层内产生复杂的褶皱和断裂构造。

(3)升降与水平运动的关系 升降运动和水平运动是相互联系而不能截然分开的。 在地壳运动过程中,二者都在起作用,只是在同一地区和同一时间以某一运动方向为主,而另一方向运动为辅或不明显,而且,它们可以相互转化,即水平运动可以引起升降运动,反之亦然。 例如,水平挤压地层而形成的褶曲背斜山和向斜谷必然会同时引起地壳的升降运动,正如我国已故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指出的那样,“比较大规模的有条不紊的隆起和沉降地区和地带的形成,很可能是由地表到地壳中一定的深度受到水平方向挤压的结果,就是说,我们没有理由反对它们所显示的垂直运动可能起源于水平运动”。

2. 岩浆作用 岩浆作用:在地壳运动的影响下,由于外部压力的变化,高温高压的岩浆向压力减小的方向运动,上升到地壳上部或喷出地表而冷却凝固成为岩浆岩的全过程。 由岩浆冷却凝固形成的岩石称为岩浆岩。 岩浆作用可引发地壳运动、变质作用和地震. 它具有喷出作用和侵入作用两种作用方式。

(1)喷出作用 岩浆冲破地壳而喷射或溢流出地表,冷却凝固成岩浆岩的过程,亦称火山作用。喷出地面的岩浆冷却后形成喷出岩。 岩浆喷出时有三种物质。①气体物质主要来自地下的岩浆,部分为岩浆上升过程中与围岩作用产生。②液体物质是岩浆喷出地表后,损失了大部分气体而形成的,称为熔岩。③固体物质是由熔岩喷射到空中冷却凝固或火山周围岩石被炸碎而形成的碎屑物质,故称为火山碎屑物。 通常把人类历史中有喷出作用记载,而且,至今仍在发生喷出作用的火山称为活火山;人类历史中无记载喷出作用的火山称为死火山;人类历史中有喷出作用记载而现在停止喷出作用的火山称为休眠火山。

(2)侵入作用 侵入作用:由于热力和上升力不足或因岩浆喷出通道受阻,岩浆只能侵入到地下一定深度而冷凝成岩浆岩的过程。 由侵入作用所形成的岩浆岩称为侵入岩。在地壳不太深的位置冷凝成的岩浆岩称为浅成侵入岩,在地下深处冷凝成的岩浆岩称为深成侵入岩。 值得注意: 由于岩浆岩形成的深度不同,直接影响岩浆冷凝时温度和应力的大小、冷凝速度的快慢以及挥发物质散失等,因此,喷出岩、浅成和深成侵入岩的成分、结构、构造以及形成它们的岩浆作用方式等都有显著的差别。

3. 变质作用 变质作用:由于地壳运动和岩浆作用,使已形成的矿物和岩石受到高温、高压及外来化学成分加入的影响,在固体状态下发生一系列物理和化学变化,形成新的矿物与岩石。 由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称为变质岩。变质作用可由地壳运动、岩浆作用和地震引发。 三个主要影响因素: ①温度:它源于地热、岩浆热和动力热,是变质作用的基本影响因素。 ②压力:一种是静压力,即上覆岩石对下伏岩石的压力,随埋深增大而增加,它可使矿物或岩石体积缩小,密度增大;另一种是由于地壳运动而产生的动压力,可使矿物或岩石发生破裂、变形和重结晶。 ③外来化学成分的加入:外来化学成分主要来自岩浆分化出来的气体和液体。

(1)接触变质作用 由于岩浆热力与其分发出来的气体和液体使矿物和岩石发生变质作用的过程。 引起接触变质作用的主要因素是温度和外来化学成分的加入,前者表现为重结晶作用,致使矿物与岩石的结构与构造发生变化,如砂岩变质成石英岩,石灰岩变质成大理岩;后者表现为岩浆分发出来的气体和液体渗入到围岩裂隙和孔隙中,发生交代作用使原有矿物和岩石变质成新的矿物与岩石,如石灰岩变质成矽卡岩等。 由于它发生在侵入岩浆岩与围岩的接触带,故称为接触变质作用。 由接触变质作用形成的变质岩称为接触变质岩。

(2)动力变质作用 (3)区域变质作用 因地壳运动而产生的局部应力使岩石破碎和变形,但成分上很少发生变化。 引起动力变质作用因素以压力为主,温度为次要因素。 由动力变质作用形成的变质岩称为动力变质岩 (3)区域变质作用 在强烈的地壳运动和岩浆作用影响下,通常在大区域范围内发生。 地壳深处的矿物与岩石,在高温高压影响的同时还伴随有岩浆作用和外来化学成分的加入,因此,变质范围极广。 由区域变质作用形成的变质岩称为区域变质岩

4. 地震 地壳岩层由于某种自然原因(如突然破裂、塌陷、地壳运动以及火山爆发等)而产生震动,并以地震波的形式传递到周围和地表,从而给人们生活和工程结构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这种现象称为地震, 它可由地壳远动和岩浆作用引发,是一种极为普遍的自然现象,几乎和刮风下雨一样平常。 一次强烈地震往往要经历前震、主震和余震三个阶段。主震指地震全过程中发生的最大一次地震,主震之前发生的一系列微震和小震称为前震,主震之后发生的一系列微震和小震称为余震。 我国是一个多地震国家。

(二)外力地质作用 由地球范围以外的能源和重力能所产生的地质作用,称为外力地质作用,亦可简称为外力作用。 它的能源主要来自太阳的辐射能、太阳和月球的引力能以及地球的重力能等。 其作用方式主要包括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

1. 风化作用 在常温常压下,由于温度、水、O2、CO2和生物等因素的影响,组成地壳表层的岩石在原地发生破坏或降低力学性能的过程,称为风化作用 (1)物理风化作用:矿物和岩石在风化过程中只发生机械破碎,而其化学成分基本不变。引起物理风化的主要因素是温度的变化、水的冻结和结晶胀裂等。 (2)化学风化作用:在水、O2、CO2以及各种酸类的影响下,引起矿物和岩石的化学成分发生改变并降低其物理力学性能的过程。 (3)生物风化作用:在生物活动影响下,引起矿物与岩石发生破坏作用的过程。 自然界中,上述三种风化作用一般同时存在,相互促进,但在具体地区可有主次之分。 引起风化作用的因素决定了风化作用一般在地壳表层发生,随着埋深增加,风化作用程度明显降低。 地壳表层被风化了的部分称为风化带或风化壳。 岩石风化程度用岩石风化程度系数(即未风化岩石强度与已风化岩石强度之比)来描述。

2. 剥蚀作用 将风化产物从岩石表面剥离下来,同时进一步对未风化的岩石进行破坏,不断改变岩石面貌的一种作用,称为剥蚀作用。 引起剥蚀作用的地质营力主要有风、冰川、流水和海浪等。 剥蚀作用与风化作用都会使原有岩石产生破坏,剥蚀作用是各种地质营力在运动过程中引起的,而风化作用是各种地质营力在静态作用过程中产生的,它们也存在密切的联系。 风化作用为剥蚀作用提供易剥离的岩石表层松散物质;剥蚀作用又为风化作用提供裸露的新鲜岩石露头,为进一步风化创造条件。

3. 搬运作用 在各种地质营力作用下,风化与剥蚀的产物离开母岩而到达沉积区的过程,称为搬运作用。 引起搬运作用的地质营力主要有风、冰川和流水等。 主要有三种搬运方式:拖曳搬运、悬浮搬运和溶解搬运 。 可能具有分选性,也可能没有分选性。 可能具有磨圆性,也可能没有磨圆性。 被搬运物质可能向高处搬运,也可能向高处或低处搬运。

4. 沉积作用 由于搬运能力减弱(风速和水的流速降低、移动的冰川融化)或搬运介质物理化学条件变化或微生物和生物的作用,从运动的风、流水或冰川等介质中分离出松散物质,在重力作用下形成沉积物的过程,称为沉积作用。 沉积作用主要有三种方式: (1)机械沉积作用:由于搬运能力的减弱,将拖曳或悬浮的物质按颗粒大小、形状和重度不同在适当地段依次沉积下来。 (2)化学沉积作用:呈溶液或胶体状态被搬运的物质,由于某种化学反应,使溶液中的溶质达到过饱和或胶体的电荷被中和而发生沉积。 (3)生物沉积作用:由于在生物生活历程中所进行的一系列生物化学反应和生物大量死亡,致使生物体内较稳定部分和其它固体物质直接沉积下来的过程。

5. 成岩作用 使松散沉积物质转变为沉积岩的过程称为成岩作用。 在成岩作用阶段,沉积物发生的变化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压固作用:在上覆沉积物及水体的压力作用下,先成的松散沉积物所含水分被挤出,逐渐被压实和固结,使松散沉积物转变为沉积岩。 (2)胶结作用:在粗碎屑物质沉积的同时或之后,水介质中的溶液和胶体也可随之发生沉积而形成细颗粒的泥质、钙质、铁质和硅质胶结物质。其充填于碎屑物颗粒之间,经压实并借助胶结物的粘结作用而固结变硬,形成碎屑岩。 (3)重结晶作用:在温度和压力影响下,沉积物的成分借溶解或固体扩散等作用,使物质质点发生重新排列组合,颗粒增大。重结晶作用主要出现于粘土岩和化学沉积岩的成岩过程。

(三)内外力地质作用的相互关系 1. 地壳上升与剥蚀作用 剥蚀作用的强弱不仅依赖于诸外动力能量的大小,而且与自然地理和地质构造条件密切相关。 剥蚀作用总是降低地形高度和地形起伏,而地壳运动总是进一步增大地形高度和地形起伏,二者试图相互抵消它们对地形高度和地形起伏的影响。 地壳上升与剥蚀作用的速度是不会相等的。当地壳上升的速度超过剥蚀作用的速度时,地形高度才会增加,反之,地形高度会愈来愈低,这实际是地球地形地貌演化的本质。

2. 地壳下降与沉积作用 各种外力地质作用将其剥蚀产物带到低洼的地方沉积下来,江河湖海是接受沉积物的主要场所。 如果没有地壳下降,要形成大规模的沉积岩层是不可能的。地壳下降时,沉积作用加强,同时,沉积物试图补偿地壳下降。 地壳下降与沉积作用速度之间的关系是决定沉积岩类型、厚度和分布的主要因素。

3. 地壳物质组成的相互转化 在内外力地质作用下,组成地壳的三大类岩石(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岩浆岩和变质岩是在特定温度、压力和深度等地质条件下形成的,但是,随着地壳上升而暴露于地表,经过风化、剥蚀和搬运等作用,在新的环境中沉积下来,并经过成岩作用而形成沉积岩。 沉积岩随着地壳下降深埋地下,当达到一定温度和压力时,也可以转变成变质岩,甚至转化成岩浆岩。 随着岩石的转变,组成岩石的矿物也会不断发生变化。

四、地质年代与地层系统 (一)岩层与地层 组成地壳的物质绝大多数都是成层出现的,这是一种普遍的地质现象。 它是由形成地壳组成物质(包括矿物与岩石)和地质现象的内外力地质作用及其环境的差异性引起的。 岩层和地层是组成地壳物质成层现象的主要表现。

1. 岩层 由两个平行或近似平行的界面所限制,具有相同或相似岩性的一层岩石称为岩层。 岩层的界面称为层面,上界面称为岩层的顶面,而下界面称为岩层的底面。岩层顶底面之间的垂直距离称为岩层的厚度,一般情况下,岩层的厚度会有变化。 岩层按倾角α大小可分为水平岩层(0°≤α<5°)、倾斜岩层(5°≤α≤85°)和直立岩层(85°<α≤90°),其中,倾斜岩层一般又可分为缓倾斜岩层(5°≤α<30°)、倾斜岩层(30°≤α<60°)和急倾斜岩层(60°≤α<85°)。 如果岩性基本单一的岩层中夹有其它岩性的薄岩层,称为夹层或岩脉; 如果由两种以上不同岩性的岩层交互重叠组成,则称为互层。

2. 地层 在同一地质时段(称为地质年代)形成的所有岩层称为一个地层。同一地层可由一个或多个岩层组成。 地层具有地质年代的概念,一个地区可能存在多个地层,并且,这些地层会按一定地质年代顺序叠合在一起。 按照地层层序可将野外地层划分为正常和倒转地层: (1)正常地层:地层的地质年代从上至下依次由新变老。大部分地层都属于正常地层。 (2)倒转地层:地层的地质年代从上至下依次由老变新。它一定是由于地壳运动而使地层发生变位形成的,是地壳运动和地质构造形成的标志。

(二)地质年代 地球发展演化的时间段落称为地质年代,表明地质现象形成的时间和不同地质现象发生的时间顺序关系。它可分为绝对地质年代和相对地质年代。 (1)绝对地质年代 :绝对地质年代亦可称为绝对地质年龄,它是以绝对的天文时间单位“年”来描述地质时间的方法,可表示地质现象或事件发生的起止与延续时间,但不能反映不同地质现象或事件形成的地质时间顺序。 (2)相对地质年代 :相对地质年代亦可称为相对地质年龄,它主要表示地质现象或地层产生或形成的时间顺序即新老关系。它虽然不能说明地质现象或地层形成的确切时间,但是,可以反映它们形成的自然阶段,从而说明地球发展与演化的历史过程。

(三)相对地质年代的确定方法 1. 沉积地层相对地质年代确定方法 (1)地层层序法 (2)古生物比较法 (3)标准地层对比法 (4)地层接触关系法

地层接触关系法 根据沉积地层之间的接触关系确定其相对地质年代。 沉积地层之间的接触关系主要包括整合和不整合接触两大类,其中,不整合接触又可分为平行不整合接触和角度不整合接触。

①整合接触 在地壳长期连续下降的情况下,沉积物在沉积盆地中一层一层连续顺序沉积下来,不同地质年代的沉积地层的形成在时间上是连续沉积的,这种两个地层之间的接触关系称为整合接触。 基本特点: (a)不同地层层面相互平行; (b)接触面平滑; (c)接触地层之间没有地层缺失,即相邻接触地层的形成在时间上是连续的。

②平行不整合接触 当地壳由长期连续下降转化为长期连续上升时,早先形成的沉积地层露出地表面,不仅不再接受新的沉积,而且,还会由于外力地质作用受到风化与剥蚀,从而形成高低起伏不平的侵蚀面,其后地壳再次下降,在原来被风化侵蚀的表面上又沉积一套新的沉积地层,这种新老两套地层之间的接触关系称为平行不整合接触,亦称为假整合接触。 基本特点: (a)不同地层层面平行; (b)接触面高低起伏而不平滑,常保留有遭受风化与剥蚀的痕迹,其上往往存在下伏地层的风化岩石碎屑或化学风化产物(如底砾岩、褐铁矿等); (c)接触地层之间存在地层缺失,即相邻接触地层的形成在时间上是不连续的。

下降沉积→上升、接受剥蚀,沉积间断→再下降, 再沉积 平行不整合形成过程 下降沉积→上升、接受剥蚀,沉积间断→再下降, 再沉积

③角度不整合接触 在地壳由下降转化为上升运动的过程中或地壳上升之前,原来的沉积地层因强烈的水平地壳运动而产生褶皱或断裂,原本水平的地层便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倾斜。当这套地层上升露出地壳表面,会由于外力地质作用而受到风化和剥蚀,形成高低不平的侵蚀面,其后地壳再次下降,在原来被风化和侵蚀的表面上又沉积一套新的沉积地层,这种新老两套地层之间的接触关系称为角度不整合接触,亦称为斜交不整合接触。 基本特点: (a)两个地层产状不一致或不同地层层面斜交; (b)接触面高低起伏而不平滑,常保留有遭受风化与剥蚀的痕迹,其上往往有下伏地层的风化岩石碎屑或化学风化产物(如底砾岩、褐铁矿等); (c)两个接触地层之间存在地层缺失,即相邻地层的形成在时间上是不连续的。

下降, 接受沉积→地层褶皱上升、断裂、岩浆活动、岩石变质, 接受剥蚀, 沉积间断→再次下降, 接受沉积 角度不整合的形成过程 下降, 接受沉积→地层褶皱上升、断裂、岩浆活动、岩石变质, 接受剥蚀, 沉积间断→再次下降, 接受沉积

2. 岩浆岩地层相对地质年代确定方法 (1)接触关系 ①侵入接触 主要特点: (a)接触面平滑; (b)接触地层之间存在地层缺失,即相邻地层的形成在时间上是不连续的; (c)接触面一侧围岩存在变质现象。

②沉积接触 (2)岩浆侵入体的穿插切割关系 主要特点: (a)接触面不平滑,常保留有风化与剥蚀作用的痕迹,其上往往有侵入岩浆岩的风化岩石碎屑或化学风化产物; (b)接触地层之间存在地层缺失,即相邻地层的形成在时间上是不连续的; (a)侵蚀接触面上部沉积地层无变质现象。 (2)岩浆侵入体的穿插切割关系 穿插的岩浆岩侵入体(如岩株、岩脉和岩基等)总是比被侵入的最新地层的地质年代要新,而比不整合覆盖在它上面的最老地层要老。

(四)地质年代与地层系统的划分 地质学家根据内外力地质作用及其产生的地质现象、地球生物演化等的特征以及放射性同位素法测定绝对地质年龄,地质历史被划分为宙、代、纪、世、期等若干大小级别不同的时间段落,在相应的地质时间段落会形成相应的地层。

五、岩层和地质结构面的产状 (一)岩层和地质结构面产状 岩层或地质结构面在空间的产出状态称为岩层或地质结构面的产状。 通常采用走向、倾向和倾角三个要素表示。

(二)产状的表示方法 1. 文字表示方法 岩层和地质结构面产状一般采用文字和符号两种表示方法。 文字表示方法主要用于地质报告中对产状的文字描述, 符号表示方法主要是地质图件中对产状的表示。 1. 文字表示方法 岩层和地质结构面产状主要有方位角和象限角两种文字表示方法。

2. 符号表示方法 (1)方位角方法 记录倾向和倾角两个参数 表示方法:“倾向方位角∠倾角”或“倾向方位角/倾角” (2)象限角方法 记录产状的全部三个要素 表示方法:“走向∠倾角和倾向”或“走向/倾角和倾向” 2. 符号表示方法

(三)地质罗盘与产状测定方法 1. 地质罗盘仪的结构与构造 倾向或走向测试系统、倾角测试系统、瞄准系统

2. 产状测定方法 两个步骤: (1)测定倾向 (2)测定倾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