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課程指定教材為:朱熹,《周易本義》,大安出版社。本講義僅引用部分內容,請讀者自行準備。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极目古今话短长 ——中国侠的历史文化文化诠释 汪聚应
Advertisements

本課程指定教材為:朱熹,《周易本義》,大安出版社。本講義僅引用部分內容,請讀者自行準備。
臺灣現代主義小說 Reading Taiwan's Modernism Fiction 第十一講:黃春明〈兒子的大玩偶〉(二)
臺灣現代詩 Taiwan Modern Poetry 第九講:覃子豪、周夢蝶
蔡巨鵬 學歷:美國羅倫斯科技大學 資訊系統 碩士 :實踐大學 企業創新發展研究所 碩士 :台灣師大 創造力發展碩士班 碩士
戰爭之外的軍事史 第五單元:徵兵制的由盛而衰─秦漢時代
臺灣現代主義小說 Reading Taiwan's Modernism Fiction 第十講:黃春明〈兒子的大玩偶〉(一)
展望 2020 暨歐盟國家聯絡據點 Horizon 2020 and Nat’l Contact Points 歐盟科研架構國家聯絡據點辦公室 EU National Contact Point, Taiwan 1 歐盟法與生命文化 ( 二 ) 第四單元 林芳邦 博士 歐盟科研架構國家聯絡據點計畫主持人.
單元19 韓信傳(一) 漢書選讀 授課教授:宋淑萍教授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用創用CC「姓名標示
本課程指定教材為:朱熹,《周易本義》,大安出版社。本講義僅引用部分內容,請讀者自行準備。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臺灣3.0版授權釋出】
演講:Le Festival de Cannes 坎城影展
義大利文 第六單元:UNIT 6 (6) 授課老師:若瑤老師
9. 通路概念與策略 授課教師:國立台灣大學農業經濟學系 雷立芬教授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台灣3.0版授權釋出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台灣3.0版授權釋出
法文 授課教師:歐德尼教授 第四單元 Parler de ses goûts (說說他的嗜好)
法文 授課教師:歐德尼教授 Passé Composé(ⅠⅠ) : être ou avoir ? 第二十一單元 複合過去式(ⅠⅠ)
Nommer des lieux dans la ville.
Dialoques formels et non-formels
西洋哲學史 西洋哲學的創始:古希臘哲學 (一)
模仿、認識與現象學 臺北醫學大學通識教育中心 林文琪副教授
義大利文 第一單元:UNIT 6(1) 授課老師:若瑤老師
法文 授課教師:歐德尼教授 第十二單元 On pend la crémaillère ! 我們慶祝搬新家
第十六單元 Comprendre et Donnez Des Coordonnées.
第二單元 L’alphabet et les prénoms français
Écrire à ses amis ou à sa famille
La France en Europe (Introduction)
日本文化史 第四講:飛鳥・奈良時代 (二) History of Japanese Culture
1. 課程簡介、定義 Marketing 授課教師:國立台灣大學農業經濟學系雷立芬教授
Historical background: Kant and Wittgenstein
Indiquer un itinéraire.
法文 授課教師:歐德尼教授 第十九單元 Un dimanche habituel. 星期日的例行生活。
第二十二單元:UNIT 10—(2) 授課老師:若瑤老師
義大利文 第十四單元:UNIT 8 (2) 授課老師:若瑤老師
第十單元 Comment compter en français ?
第十六單元:UNIT 8—(4) 授課老師:若瑤老師
數學與文化:以數學小說閱讀為進路 洪萬生 台灣師範大學數學系退休教授
西洋政治哲學概論 Plato’s The Republic (the regime, the best political life)
第二講:初步認識釋迦摩尼佛的生平與教學 授課教師: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系 蔡耀明 教授
Survey of Selected Western Classics Unit 6: 聖經中的詩- Psalms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臺灣3.0版授權釋出
5. 產品開發與創新 授課教師:國立台灣大學農業經濟學系雷立芬教授
歐盟法與生命文化 (二) 第八單元 Protestantism Spirit of Reformation
授課時間:2012年10月25日(四)16:30~18:20 授課地點:博雅教學館 405、406室
Operations Management Unit 3: Project Management (2)
本課程指定教材為:朱熹,《周易本義》,大安出版社。本講義僅引用部分內容,請讀者自行準備。
第十二單元:UNIT 7—In albergo (5) 授課老師:若瑤老師
第四單元:實驗設計資料 (2) 授課教師: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系 洪永泰 教授
第一講:課程介紹 授課教師: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系 蔡耀明 教授
法學入門 第10單元:公法與民商法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台灣3.0版授權釋出】 1.
授課教師:國立臺灣大學 政治學系 王業立 教授
法文 授課教師:歐德尼教授 (1) Les voyelles (révision) 母音
臺灣現代主義小說 Reading Taiwan's Modernism Fiction 第一講:課程簡介
法學入門 第 1 單元:法學入門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台灣3.0版授權釋出】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臺灣3.0版授權釋出】
Kant on Categorical Imperative
本課程指定教材為:朱熹,《周易本義》,大安出版社。本講義僅引用部分內容,請讀者自行準備。
Array I 授課教師 Wanjiun Liao
第二單元:Theories of Self Knowledge 自我知識理論 梁益堉 教授
第十一單元:Contemporary acquaintance theories 當代親知理論 梁益堉 教授
Operations Management Unit 4: Developing a Process Strategy
法文 授課教師:歐德尼教授 第七單元 Trouvez votre Valentin(e) ! 尋找你(妳)的情人!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臺灣3.0版授權釋出】
Operations Management Unit 5: Analyzing Processes (1)
第二單元(2):Case Study- Li & Fung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臺灣3.0版授權釋出】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臺灣3.0版授權釋出】
本課程指定教材為:朱熹,《周易本義》,大安出版社。本講義僅引用部分內容,請讀者自行準備。
本課程指定教材為:朱熹,《周易本義》,大安出版社。本講義僅引用部分內容,請讀者自行準備。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本課程指定教材為:朱熹,《周易本義》,大安出版社。本講義僅引用部分內容,請讀者自行準備。 第10單元: 《易經》的詮釋(三) 《易經》解讀 授課教師:林義正教授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台灣3.0版授權釋出】 本課程指定教材為:朱熹,《周易本義》,大安出版社。本講義僅引用部分內容,請讀者自行準備。 本作品轉載自Microsoft Office 2007多媒體藝廊,依據Microsoft服務合約及著作權法第46、52、65條合理使用。

〈說卦傳〉的應用解說 說明八卦取象意含及其所指。 記聖人為何作《易》與如何作《易》。 說先天八卦圖及《易》乃逆數(以乾1、兌2、離3、震4、巽5、坎6、艮7、坤8之序為逆數)。 說後天卦之圖,以帝出乎震→巽→離 →坤 →兌 →乾→坎→艮為序,配八方以解之。 明八卦之性情及其取象之所在:近取諸身,遠取諸物。

〈說卦傳〉的應用解說 藉象喻理 (經驗) 具體 常元 筮數 卦象 卦爻辭 抽象 變元 (理性) 象...辭 ☰ 乾:元亨利貞    (經驗)   具體   常元             筮數  卦象  卦爻辭   抽象   變元    (理性)           象...辭                  ☰   乾:元亨利貞                父、天、日、心  健

〈彖傳〉的生成詮釋一 〈彖傳〉將完全受命於筮占之吉凶,理性地轉化成君子的修德問題,關鍵就在孔子對《周易》採取了生象的德性學詮釋。 〈彖傳〉妙讀卦辭,以「乾元」「坤元」之交感,化生萬物,示創化本源;再示天道生生,大小往來,無往不復之自然之道;借卦爻之動是否得時、中與正,其爻是否彼此交、感、應、與,終以柔順剛,陰順陽為吉,否則為凶,揭示吉凶之所以然之道,蘊含君子修德以順天道、順天命。 象產生的程序

〈彖傳〉的生成詮釋二 釋卦爻乃自下而上。傳統〈小象〉傳或當更名作〈小彖〉傳,而原來的〈彖〉傳當成〈大彖〉傳,因其同一釋例。取金春峰之見 運用陰陽、剛柔、健順、時行、往復、終始、消息、上下、內外、感應、中正等概念來詮釋卦象與卦辭的關係,闡明天地之道,預為「觀象修德」作基礎。 〈彖傳〉要點: 1.天地之道(見乾、坤、咸、姤、豐、蠱、恆卦等〈彖傳)) 2.聖人治天下:其要在貴民(益)、養聖(鼎、頤)、利民(節)、教民(觀)、守正(家人)、順天應人(革)。 3.處世之道:貴時(大過)、時義(艮、隨)、時用(睽)、中正(訟)、應(同人)。 金春峰 本作品轉載自陝西師範大學新聞網(http://news.snnu.edu.cn/bencandy.php?id=4400),瀏覽日期2012/069/07,依據著作權法第46、52、65條合理使用。

〈大象傳〉的法象詮釋一 ․今本〈大象傳〉乃承自魯史官所作之《易象》而來,本非孔子所作,今本雖非孔子所作,但確為孔子所繫、所傳。今〈大象傳〉所表體例,均先述卦象,然後觀此卦象以修德,用「君子以…」53條、「先王以…」7條、「后以…」2條、「上以…」「大人以…」各1條,顯然絕大多數是指導君子如何法象修德。

〈大象傳〉的法象詮釋二 觀法:從八卦之由上而下「定位」示之 卦象是怎樣的一種象?根本上是由八卦象相重而生,不管用「□上有○」、「□在○中」、「○中生□」、「○入□中」、「○下有□」、「○下出□」、「○中有□」、「○自□出」、「○上於□」、「○在□上」、「○行□上」、「上○下□」、「○□」、「○○」、「○附於、出、下、滅、無□」等句式來表明卦象,所重在已成上下定位之卦象,而不重在卦象生成之理。

〈大象傳〉的法象詮釋三 其詮釋要點:為政、修德。 為政:明德治、兼法治。如: 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上天下澤,履;君子以辨上下,定民志。地中有水,師;君子以容民畜眾。雷電,噬嗑;先王以明罰敕法。 修德:內省修德為宗,傳文列有諸「德」。如: 天行健,君子以自彊不息。明出地上,晉;君子以自昭明德。洊雷,震;君子以恐懼脩省。山下有澤,損;君子以懲忿窒欲。山下有風,蠱;君子以振民育德。

〈文言傳〉的德業詮釋 乾〈文言〉有四種,第一與三種均針對卦辭及爻辭,其他二種則僅對爻辭作解釋。 對「元亨利貞」作1.性情論解說 2.道德論解說。對爻辭之解說有1.以陽氣變化解說,喻順天而行 2.以成德修養之指南解說。 坤〈文言〉僅一種,首以大地自然屬性解卦辭,其次以人事應為之道解釋。 乾坤兩〈文言〉表現人應承天地之道以進德修業之謂也。

〈序卦傳〉的歷程詮釋 〈序卦傳〉分上下篇,上篇三十卦、下篇三十四卦。 何以如此分?有天人說、男女夫婦說、簡重而分說,然以錯綜計之,上經(錯6、綜12)下經(錯2綜16)各得十八卦形為實。見黃沛榮《易學乾坤》頁7-9 其序卦也示天人現象之變化歷程,其歷程含順承相生(必○ ,故受之以□)與逆承相反(不可以終○, 故受之以□)之規律。 提出創化不已的宇宙觀。始於〈乾〉〈坤〉,終於〈既濟〉〈未濟〉,示萬物始生於天地,而後人文出焉,其終也永不止息。

〈雜卦傳〉的互補對待詮釋 雜乃錯綜互補之意。此傳運用錯綜互補之法以解說六十四卦為義。 說明兩卦之間有互補關係: 1.相互對立,如乾坤,比師,臨觀,震艮,損益,兌巽等。 2.相互接近,如屯蒙,大畜無妄,萃升等。 然傳中自〈大過〉卦以下八個卦之排列似有錯亂,宋‧蔡淵依「兩兩相偶,非覆即變」及句尾押韻之例,重排之:「大過頤,既濟未濟,歸妹漸,姤夬。」 本作品轉載自互動百科(http://www.hudong.com/wiki/%E8%94%A1%E6%B8%8A),瀏覽日期2012/069/07,依據著作權法第46、52、65條合理使用。 蔡淵

〈繫辭傳〉的總攝大義詮釋一 〈繫辭傳〉分上下,總論《周易》誰作?如何作?為何作?有何作用?有何要義?並陳述筮法、界定《周易》術語及例釋十八條爻辭(上7條,下11條)充滿對人言行之警戒。參見本人近撰論文〈《易傳》視域下的《周易》觀〉。 作者誰:包犧氏畫卦乃至文王繫辭,前後相繼而完成的。 如何作:《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彖者材也,爻也者效天下之動者也。近取諸身,遠取諸物。

〈繫辭傳〉的總攝大義詮釋二 為何作:明憂患意識,進而將以「順性命之理」、「彰往而察來」、「開物成務,冒天下之道」、「窮理盡性以至於命」。 有何作用:「所以崇德而廣業也」、「所以極深而研幾也」、聖人之道四:「言者尚辭,動者尚變,制器尚象,卜筮尚占 」。 綜述大義:生生、大生、廣生、日新、富有、唯變所適、三陳九卦示憂患德行之不修也。

版權宣告 頁碼 作品 授權條件 作者/來源 1-14 本作品轉載自Microsoft Office 2007多媒體藝廊,依據Microsoft服務合約及著作權法第46、52、65條合理使用。 4 Wikimedia Commons。本品轉載自http://zh.wikipedia.org/wiki/File:Confucius_Tang_Dynasty.jpg,瀏覽日期2012/05/22。 5 本作品轉載自陝西師範大學新聞網(http://news.snnu.edu.cn/bencandy.php?id=4400),瀏覽日期2012/069/07,依據著作權法第46、52、65條合理使用。 11 本作品轉載自互動百科(http://www.hudong.com/wiki/%E8%94%A1%E6%B8%8A),瀏覽日期2012/069/07,依據著作權法第46、52、65條合理使用。 12 Wikimedia Commons。本品轉載自http://zh.wikipedia.org/wiki/File:Ma-Lin-Fuxi-and-turtle.jpg,瀏覽日期2012/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