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世界運動會的緣起 第二節 2009年高雄世運會比賽種類項目及比賽場地簡介 第三節 2009年高雄世運會主場館簡介 12 2009年高雄世界運動會 主場館簡介 第一節 世界運動會的緣起 第二節 2009年高雄世運會比賽種類項目及比賽場地簡介 第三節 2009年高雄世運會主場館簡介
學習目標 閱讀本章後,讀者應能達到下列目標: 了解世界運動會的緣起。 了解2009年高雄世運會主場館規劃設計概要。 了解2009年高雄世運會主場館的基本設計理念。 了解2009年高雄世運會主場館的建築規劃與設計特色。
第一節 世界運動會的緣起 世界運動會(The World Games)簡稱世運或世運會,1980年在荷蘭由12個非奧運項目組成的單項運動總會,提供「非奧運項目」一個全球性的比賽,每四年舉辦一次,被稱為「非奧運項目的奧運會」,並遵循奧運會的比賽原則。第一屆世界運動會於1981年在美國聖塔克拉拉首次舉辦,此後於每屆奧運結束後的下一年舉行。與奧運會分夏季和冬季不同,世界運動會並沒有冬季的比賽。
世運會比賽的運動種類,原則在25~35種之間,正式的比賽種類多寡則由各主辦城市依其現有的場地設施而定;基本上,很少會為了某種運動比賽項目而新建場館。歷屆世界運動會舉辦的概況,如表12-1。
基本上,世界運動會的舉辦是在國際世界運動總會監督指導下所進行,而目前國際世界運動總會是由32個國際運動單項運動總會所組成,同時亦確保所有正式比賽項目皆依國際競賽規則進行。另外,世界運動會舉辦的所有儀式及競賽過程,皆以世界運動總會所頒定之「世界運動會規則」為依據(世運百科,2009)。可見世界運動會的組織、運作制度與流程均相當嚴謹。
第二節 2009年高雄世運會比賽種類項目 及比賽場地簡介 第二節 2009年高雄世運會比賽種類項目 及比賽場地簡介 比賽種類項目簡介 比賽場地簡介
比賽種類項目簡介 2009年世界運動會的比賽種類分為正式比賽26種、邀請賽5種、表演賽5種,分別簡介如下: 正式比賽:包括飛行運動、射箭、撞球、健美、滾球、保齡球、輕艇水球、攀登、運動舞蹈、蹼泳、浮士德球、飛盤、體操、柔術、空手道、合球、水上救生、定向越野、健力、短柄牆球、滑輪溜冰、橄欖球、壁球、相撲、拔河、滑水。
邀請賽:包括龍舟、壘球、沙灘手球、武術、巧固球。 表演賽:包括慢速壘球、漆彈、槌球、元極舞、太極拳。
比賽場地簡介 2009年第八屆世運會開閉幕式主場館,是由日本知名建築師伊東豐雄設計,為臺灣第二座國際足總認可之足球場,也為世界首座「開口式」的現代體育場。比賽場地大部分在高雄市,只有3個場地是在高雄縣,分別是鳳山市的高雄縣立體育館、鳥松鄉的澄清湖與大樹鄉的義守大學體育館。茲列舉第八屆世運會比賽種類及比賽場館如表12-2:
第三節 2009年高雄世運會主場館簡介 高雄市在成功爭取2009年世界運動會的主辦權後,即積極的展開比賽相關的各項軟硬體建設,其中興建於左營區中海路及軍校路交叉口的世運會主場館,於2007年1月開工,並於2009年5月17日正式啟用(圖12-1),同時也順利圓滿的提供2009年7月16~26日第八屆世運會使用。
2009年世運會主場館建築基本概要 規劃緣起 設計理念 建築規劃設計特色
2009年世運會主場館建築基本概要 2009年高雄世運會主場館建築相關的基本概要如表12-3(2009世運主場館,2009):
規劃緣起 當高雄市爭取到2009年世界運動會主辦權後,行政院體育委員會即委託高雄市政府籌建一座國際級的比賽主場館,除可作為國家訓練中心供選手使用外,更可做為我國未來爭取國際大型運動賽會的籌碼。 為了如期完成2009年世運會的主場館,高雄市政府特於2005年底舉辦國際性建築設計競圖,期望吸引世界一流建築菁英參與,並以統包工程方式招標,以有效縮短整體設計及施工時程。
經最有利標的方式辦理評選,並邀請國內外知名學者擔任評審委員,最後由互助營造領銜,日本伊東豐雄事務所、日本竹中工務店及劉培森建築師事務所共同組成的設計團隊獲得首獎,隨即展開為期三年的設計與施工作業,於2009年1月順利完工。
這座主場館為國際標準的400公尺田徑場兼足球場,可容納四萬名觀眾,加上預留增設觀眾席次的臨時看臺空間,共有55,000席位,這是臺灣首座符合國際標準的田徑場,也符合國際田徑總會(IAAF)的一級標準以及國際足球總會(FIFA)的規範要求。
這座主場館不僅引進綠建築與太陽光電科技,更為具有環保示範意義的生態建築。另外,在其規劃的同時,亦一併考量未來擴建商業設施空間之留設,以利世運會賽後的永續經營。
設計理念 主場館「龍騰」,是由國際知名建築師伊東豊雄為2009年高雄世運會「量身訂做」,世運會開、閉幕式,及飛盤、7人制橄欖球賽都將在此舉行。 伊東豊雄拋開傳統體育場館的設計概念,以前衛性及未來性的設計概念,建造出全球第一座開口型的田徑場,並以螺旋型的外部結構和太陽能光電板屋頂的構成,讓2009高雄世運主場館兼具藝術與律動之美(圖12-2)。
其建築設計強調三個概念:(1)以開放式運動場為主要設計理念;(2)將運動場的基地建造成都市公園;(3)將運動場建造成螺旋連續體。 開放式體育場 都市公園 螺旋連續體
開放式體育場 傳統的體育場都是圍束在一個同心圓之內,在封閉的空間中舉行賽事,而高雄世運主場館採用國際上少見的開放穿透式空間規劃,面向南方的主入口,自然而然地吸引從基地東南邊捷運站來的旅客以及來自各地的訪客。由於建築的開放,讓主場館空間友善的與外部環境相互交流融合,呈現迎接民眾的親切意象。
都市公園 高雄世運主場館企圖以一種新都市公園的原型吸引大眾,主場館的周邊設計成一座佔地73,918平方公尺的連貫性景觀綠網系統公園,使環境景觀與主場館自然融合為一體。即使沒有活動賽事的進行,民眾也會被這裡的自然生態與景觀環境吸引,同時也可以欣賞主場館的建築形貌。
螺旋連續體 4,625支螺旋狀鋼管組成的「波動螺旋環」(oscillating hoops spiral)是屋頂之次結構,直徑有318.55公釐,沿著整個場館屋頂向上攀升。這種螺旋連續式構造的設計在國際上已完成的建築案例中,是一種相當罕見的設計形式。
一般而言,方形或圓形的建築物是為了取得結構體之穩定平衡,所以大部分的設計較無法脫離形體的限制;而螺旋連續的形體設計過去甚少使用在建築上,但在自然界中卻隨處可見,如:貝殼之所以會呈現螺旋狀,就是它持續生長的一種證明。由於現代科技的進步,電腦已可計算出極為複雜的構造,螺旋連續式的結構體已逐漸被接受並實際的被建造完成。
高雄世運主場館在建築結構上設計出流暢的三向度曲面構件,使其形體呈現出建築空間與結構造形一體性,清晰完美的表達出結構系統獨特之躍動感。
基於上述三項設計概念,賦予高雄世運主場館動態流暢的姿態,就像一具充滿生機的主體,它將吸引民眾的注意,未來更將成為高雄市民及南部民眾休憩與體育活動的新空間。
建築規劃設計特色 高雄世運會主場館佔地19公頃,工程總經費近48億元,為國內首座可容納四萬人次的國際標準400公尺跑道田徑場,以興建「全世界第一座使用太陽能並符合永續環保的多功能運動場館」為其目標,同時兼具國際性並融合地方色彩、綠建築及太陽光電等生態、環保、永續經營等特色,且結合都市運動公園之規劃。茲簡略說明其規劃設計特色如下:
全球第一座開口型的運動場館 綠建築設計 屋頂太陽能光電板的設計 公共藝術作品 照度設計 大型顯示幕 草皮特色 田徑場認證 屋頂投影設計
全球第一座開口型的運動場館 高雄世運主場館「龍騰」是全球第一座開口型的運動場館,由螺旋型的鋼構外部和太陽能光電板屋頂所構成,屋頂無論平、立面都以波浪形狀呈現,屋頂鋼構的159座桁架高度、長度都不同,施工困難度極高。屋頂採用8,844片玻璃壓縮的太陽能光電板作為棚架,不但是臺灣太陽能光電運用的超大案例,更符合節能減碳的趨勢,堪稱臺灣驕傲(黃建仁, 2009)。
綠建築設計 2009高雄世運主場館相關的綠建築設計概念,分述如下: 綠色環保工作項目 全臺公有建築首例 榮獲多項獎勵肯定
綠色環保工作項目 高雄世運主場館在保護生態環境的要求下,從規劃建築物的輕量化、耐久性、結構合理化;到設計建材選用的生產製造再生方式;施工過程中採取的基地土方平衡、管建自動化、各種污染防治措施;使用者的噪音隔除、採光照明、通風換氣、室內裝修綠建材;管理維護的太陽能發電、省水省電器材、中水回收再利用、污水改善、二氧化碳減量等方面,無不以使用最少的能源、製造最少的廢棄物、減少地球資源的消耗,確實做好生態、節能、減廢、健康的建築而努力。
全臺公有建築首例 高雄世運主場館申請內政部建築研究所訂定的生物多樣性、基地綠化、基地保水、日常節能、二氧化碳減量、廢棄物減量、室內環境、水資源、污水垃圾改善等「綠建築九大指標」,並全部通過審查,為全臺公有建築物的首例。而透過2009年主辦世界運動會的機會,更可呈現臺灣近年來在綠建築環保理念的努力。
榮獲多項獎勵肯定 高雄世運主場館除了通過綠建築九項指標並獲得綠建築標章之外,還榮獲2007年國家卓越建設獎-規劃設計類公共建築卓越獎、2009年國家卓越建築獎-最佳施工品質類特別獎,其他尚獲得耐震標章、公共工程金質獎等,為國內運動場館的建築寫下歷史的新頁。
屋頂太陽能光電板的設計 主場館「龍騰」是全世界首創的開口型體育館,伊東豐雄觀察過高雄市的氣候與地理環境特性,在主場館的南方設計開口,讓人們置身其中,卻不覺得燥熱。 2009年世運會主場館屋頂由8,844塊太陽能板構成,讓該場館成為全臺灣最大的太陽能發電設施,是光與綠建築的最佳典範。伊東豐雄曾說,跟北京奧運的主場館「鳥巢」相比,高雄世運主場館「感覺比較心胸開放」(open mind)(戚海倫,2009)。
另外,高雄世運主場館的興建揚棄了傳統建材,除了場館結構全部使用再生及100%可回收再利用建材外,所有原料皆為臺灣製造。屋頂採用8,844片玻璃壓縮的太陽能光電板作為場館的棚架,不但可達到70%的遮光效果,預估每年可達到110萬度的發電力,一年可減少660噸的二氧化碳。
而主場館的發電力,除了供比賽期間照明、冷氣等電力使用外,非賽事期間還可以出售多餘電力,藉由管線直接將多餘電力從主場館輸往臺灣電力公司,不但符合節能減碳的趨勢,更是運動場館綠建築設計的新指標。
公共藝術作品 主場館的公共藝術作品由國內外知名藝術家配合主場館設計(郭偉如,2009),所陳列的藝術作品包括: 伊東豊雄設計的「火焰」:高雄世運場館有三個主要設計構想-都市公園、開放式運動場館、螺旋連續體,延續場館的設計構想,成為運動場館象徵性地標的指標塔-火焰。
德國格斯伊第(Ingesidee)設計的“Let's Go”:它有多重媒介功能:(1)交疊主入口和主場館,連接國際大賽和休閒時光;(2)象徵性的顯示世運會主場館的建築理念,真誠坦率向人們發出邀請,富有神秘性。 頭翼由亞岡(Yaacov Agam)設計的「和平溝通的世界」:其創作將民眾參與融入作品的一部分,將新的動感美學融入時間和空間的變化中,就像作品本身所要表達的「呈現世運主場館和運動盛會舉辦的意義和象徵」。
黎志文設計的「身體文明-技術、韻律、記憶」:嘗試重新將身體知覺做為構築美感以及藝術鑑賞的基礎,以及身體運動與藝術二者的交會點。 范姜明道設計的「綠動」:呼應世界運動會之運動精神,以「裸足」形體,強調運動回歸自我的概念。
照度設計 依據國際足球總會(FIFA)之規定,平均水平照度需大於2,000Lux,而高雄世運主場館賽場之平均水平照度為3,944Lux。
大型顯示幕 北側大型顯示幕:高8.8公尺,寬20.8公尺。 南側大型顯示幕:高8.8公尺,寬12.8公尺。廣場側面積高8.8公尺,寬8.8公尺。
草皮特色 草種的選定以NTEP(由全美草皮基金會(National Turfgrass Foundation, NTF)以及美國農務省(USDA)共同經營)的評價基準方式,經歷一年現場試種結果確認採用百慕達419草種。 於大雨過後20分鐘內,場地可排水完成、不積水,繼續比賽,符合國際足球協會規範要求。
田徑場認證 2009世運主場館已於2008年12月4日取得國際田徑總會一級(最高級)認證證書,為國內第一座、全世界第六十八座取得此殊榮的體育場,具備辦理世界級「世界田徑錦標賽」及「奧林匹克運動會」之標準設施。 符合國際足球總會(FIFA)足球場的規定。
屋頂投影設計 高雄世運主場館的螺旋屋頂前緣設有特地從國外引進的十台最新科技的巨型投影機,並在草皮上鋪設投影布幕。每台機器可投出16.2公尺L?7.8公尺大小的圖像,經過精密的計算組合在一起,便形成一幅巨大美麗的圖像(圖12-3)。
The End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