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卡索傳奇
畢卡索小檔案 巴布羅.路易茲.畢卡索 Pablo Ruiz Picasso 早期簽名: Pablo Ruiz Picasso 1901年以後簽名: Pablo Picasso 或 Picasso Pablo 為本名 Ruiz 為其父姓氏 Picasso 為其母姓氏● 1881-1973 享年92歲 生日:10月25日 天蠍座 西班牙人。1900年至巴黎,1904年以後定居法國 作品數量(有記錄的至少數量):油畫 1876件,素描 7089張 (另外 149本筆記簿內有 4659張素描,雕塑 1335件,陶藝 2880件,版畫 18000張。劇本 2本。
畢卡索的作品,大略分為幾個時期 1895-1900青少年時期早熟的天才 1901-1904藍色時期(巴黎 - 巴塞隆納) 1904-1907粉紅色時期粉紅色之戀1 907-1916立體派時期 1907-1909 塞尚立體主義 (又稱初期立體主義) 1909-1911 解析立體主義(又稱分析立體主義) 1912-1914 合成立體主義(又稱綜合立體主義)立體的革命 1917-1924古典時期古典的秩序 1925-1936蛻變時期 (又稱變形時期)狂野的變形 1937-1953二次大戰與戰後時期戰爭與和平 1954-1973晚年時期 @以上分期主要依據法國畢卡索美術館研究員多明尼克.都畢-拉培的「官方資料
◇ 藍色時期:自己生活窮困孤獨、好友自殺… ◇ 粉紅色時期:戀愛,因馬戲團而來的新題裁… ◇ 立體主義:受塞尚、非洲木雕影響… ◇ 古典時期:與芭蕾舞者新婚、羅馬雕像的影響… ◇ 蛻變時期:婚姻觸礁、超現實主義、逅邂瑪麗… ◇ 哭泣的女人:因情人們的爭風吃醋而作… ◇ 戰爭與和平:因抗議戰爭而創作「格爾尼卡
畢卡索的話 畢卡索說:「我討厭自我重複。」 他認為「所謂的『風格』只會把畫家固定在一種觀看方式上。」就像穿衣服,「年復一年,甚至終其一生…總是同一套衣服,或同一款式。」 他對生活有極高的敏感度: 他說:「人怎麼可能躲在象牙塔裡,無動於衷地把自己從如此豐富的生活裡隔離?」因此,他每每在不同的處境 (心境) 下產生不同的畫風。
畢卡索之所以成為畢卡索 不受現有的成就所束縳: 有些畫家,因某種風格而成名後,為了迎合觀眾的胃口,往往沒有突破的勇氣。他說:「誰規定,就只有那些諂媚觀眾的可以成功?我要證明,我毫不妥協,但還是可以成功。」 長壽: 畢卡索從 1881 年至 1973 ,得年 92 歲。拉斐爾、梵谷、羅特列克、莫迪里亞尼…這些大畫家都只活了 (大約 ) 37 歲左右,相較之下畢卡索有的是「本錢」。當然,不要忘了:他在 1907 年 26歲時,就完成了美術史上的里程碑之作「亞維儂姑娘」! 一般認為他的戀愛史與其畫風轉變有密切關係。 只是愛情與靈感之間,何者為因、何者為果,就很難說了!
青少年時期1881-1900 1881 10月25日 出生於西班牙馬拉加 父:荷西.路易茲-布拉斯科 母:瑪莉亞.畢卡索-洛培茲 18897/8歲 在父親(美術教師)指導下畫畫。 189514歲 進入巴塞隆納的隆哈美術學校,其父於該校任教。入學考試是古典藝術與靜物寫生,依規定可有一個月時間完成,畢卡索在一天之內就完成了。 189716歲 進入馬德里聖費南多美術學院就讀。但常不去上課,比較喜歡去「普拉多美術館」參觀。在那裡,他可以接觸到西班牙大師的作品:葛雷柯、委拉斯蓋茲及哥雅等。
藍色時期1901-1904 1901 20歲 好友卡薩吉瑪斯因失戀自殺,觸發畢卡索以藍色調作畫,藍色時期開始。在弗拉畫廊舉行巴黎首次個展,開幕前就賣出15張畫。 1902 21歲 完成「藍色自畫像」。 1903 22歲 完成「人生」。以濃鬱的藍色調表示貧、老與孤獨的苦難。 1900-1903年間三度回西班牙。
1900 年 Picasso 愈來愈有遠離目前環境,作真正自己的強烈需求,於是跟朋友獨自搭火車前往巴黎。初到巴黎 Picasso 不會半句法文,卻在不到數月間訪遍巴黎所有美術館,並開始悉心研究竇加,梵谷,高更,以及腓尼基人與埃及的古老藝術。由於好友因失戀舉槍自盡加上生活清苦,這段時期 Picasso 眼前所見皆呈憂鬱藍色,史稱藍色時期。
粉紅色時期1904-1907 1904 23歲 定居於巴黎「洗衣船」。邂逅費爾南德.奧立維並同居,常去觀賞馬戲團的演出,粉紅色時期開始。 粉紅色時期1904-1907 1904 23歲 定居於巴黎「洗衣船」。邂逅費爾南德.奧立維並同居,常去觀賞馬戲團的演出,粉紅色時期開始。 1905 24歲 以馬戲團題材創作「賣藝人家」等。畫展受到重視。結識潔楚.斯坦因兄妹。 1906 25歲 在羅浮宮看到伊比利亞半島的彫塑展,印象深刻。結識野獸派大師馬諦斯。
1904 年與費蘭朵雨中的邂逅,讓 Picasso 深陷愛情的幸福情境,加上結識了 Medraro 馬戲團丑角,Picasso 開始對生命產生熱情,並開展出紅色時期的作品。這時一些蒐藏家已經開始熱愛 Picasso 的畫作並開始蒐購,這也使得 Picasso 跟費蘭朵開始可以過比較好的生活並外出旅行。
立體派時期1907-1916 1907 26歲 創作「亞維儂姑娘」。到民俗博物館看非洲彫塑。參觀兩個塞尚回顧展。結識布拉克。 1907 26歲 創作「亞維儂姑娘」。到民俗博物館看非洲彫塑。參觀兩個塞尚回顧展。結識布拉克。 1909 28歲 解析立體派開始。與布拉克成為鄰居。作「費爾南德頭像」。 1911 30歲 首次把印刷字母放到構圖中。邂逅艾娃.谷維。 1912 31歲 與費爾南德分手。完成第一個拼貼作品「籐椅靜物」。與布拉克合作紙貼畫,發展出合成立體主義。191534歲 艾娃因肺結核逝世。
Girl with a Mandolin ) Paris, spring 1910 年 Oil on canvas, 100. 3 x 73 Girl with a Mandolin ) Paris, spring 1910 年 Oil on canvas, 100.3 x 73.6 cm The Museum of Modern Art, New York Daix 346 John Golding
古典時期1917-1924 1917 36歲 至義大利為俄羅斯芭蕾舞團作舞台設計,邂逅舞者歐嘉.科克洛瓦。 1918 37歲 與歐嘉結婚。 1917 36歲 至義大利為俄羅斯芭蕾舞團作舞台設計,邂逅舞者歐嘉.科克洛瓦。 1918 37歲 與歐嘉結婚。 1919 38歲 認識米羅。192140歲 長子保羅(1921-1975)出世。 192241歲 創作「海邊奔跑的兩個女人」。 192443歲 以裝飾性立體派風格作許多靜物畫。 1916/7-1924年間多次為芭蕾舞台作設計。
蛻變時期1925-1936 192645歲 以集合物手法作「吉他」系列。 192746歲 邂逅年僅17歲的瑪麗-德雷莎.華特。 192645歲 以集合物手法作「吉他」系列。 192746歲 邂逅年僅17歲的瑪麗-德雷莎.華特。 192948歲 與彫塑家貢薩列斯一起創作彫塑和鐵線構成。。結識達利。 1932 51歲 以瑪麗-德雷莎為模特兒。1933 52歲 以彫塑家工作室為題,創作蝕版畫 (佛拉系列版畫)。 1934 53歲 創作以鬥牛為題的作品。發表用織物做模型翻製的彫塑作品。 1935 54歲 6月與歐嘉及保羅分居。9月瑪麗-德雷莎與畢卡索的女兒瑪亞出生。 1936 55歲 邂逅南斯拉夫女攝影師兼畫家朵拉.瑪爾
戰爭前後1937-1953 1937 56歲 創作「格爾尼卡」。 1939 58歲 同時畫瑪麗-德雷莎與朵拉的同姿勢肖像。 1937 56歲 創作「格爾尼卡」。 1939 58歲 同時畫瑪麗-德雷莎與朵拉的同姿勢肖像。 1943 62歲 邂逅22歲的方斯華姿.吉洛。作集合物「牛頭」。 195372歲 於瑪都拉陶藝工作坊邂逅賈桂琳.洛克。
格爾尼卡(Guernica) Paris, 1 May to 4 June 1937年 Oil on canvas,349. 3 x 776 格爾尼卡(Guernica) Paris, 1 May to 4 June 1937年 Oil on canvas,349.3 x 776.6 cm Zervos IX, 65 Museo de la Reina Sofia, Madrid
晚年時期1954-1973 195473歲 與方斯華姿.吉洛分手。馬諦斯逝世(畢卡索曾說:「只有馬諦斯才是真正的畫家」)。開始創作德拉克洛瓦的「阿爾及利亞女人」變奏系列。195574歲 歐嘉逝世。195675歲 與克魯佐共同拍攝電影「畢卡索之謎」公映。寫信給共產黨,抗議俄羅斯入侵匈牙利。195776歲 畫委拉斯蓋茲「宮女」變奏40餘張。195978歲 作馬內「草地上的午餐」變奏系列。196180歲 與35歲的賈桂琳結婚。196382歲 繪製「畫家與模特兒」系列。巴塞隆納的畢卡索美術館開幕。布拉克逝世。196483歲 方斯華姿.吉洛出版回憶錄,造成畢卡索與克羅德及帕樂瑪決裂。196685歲 巴黎大皇宮及小皇宮舉辦大型畢卡索回顧展。197089歲 把西班牙家中保存的畫作捐贈給巴塞隆納畢卡索美術館。197392歲 4月8日逝於坎城附近的慕瞻市。4月10日葬於佛文納菊別墅的花園裡。1979畢卡索的繼承人為付遺產稅,提供畢卡索私人收藏的重要作品(155件油畫、300幅版畫、上千張素描及40件雕塑)給法國政府。1985巴黎畢卡索美術館開幕,以上列畢卡索精品為其主力館藏。1986賈桂琳自殺,享年60歲。巴黎畢卡索美術館因遺產稅因素獲捐贈 50件重要油畫、100張左右紙上作品。
Rape of the Sabines ) 1963年 Oil on canvas, 195 x 130 cm Museum of Fine Arts, Bos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