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中南美洲 第一節 多樣的自然環境 第二節 多元的合成文化.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五章 美洲 ( 二 ) 拉丁美洲概述. 學習重點  拉丁美洲的自然環境  拉丁美洲的印第安文明  歐洲人殖民統治對拉丁美洲的影響  拉丁美洲多元合成文化的特色  拉丁美洲的依賴式經濟  拉丁美洲現代政治、社會、都市發展 的特色.
Advertisements

第一單元 – 繪畫、建築與雕刻藝術 第一章:什麼是藝術 第二章:認識藝術的構成元素 第三章:認識藝術的創作要素.
第十章 分 配 理 論 INDEX 第一節 所得分配的基本概念 第二節 生產要素的需求 第三節 分配的邊際生產力理論
地圖符號:圖例 地圖符號:圖例.
翰林版社會領域地理科 九上 第六章 中南美洲.
習作1-6 題目+解答.
老師 : 製作 觀光地理-美洲篇.
高中地理(一) 第五章 氣候(四) 乾燥氣候、寒帶氣候與高地氣候.
第11章 氣候分類(二).
多元的世界(上) 遠眺日本富士山.
中國人壽 徐真真.
全球概述.
Bank 3.0 證券產業發展趨勢 與數位化應用 富邦證券 副總經理 郭永宜 (行銷暨商品督導)
台灣國家公園巡禮 製作:翁顗棋.
南美洲 組員 李宜璟 蘇盈鈞.
早期的西方殖民扩张.
第一節 經濟發展與特色 第二節 阿根廷 第三節 巴西
多元化科學教學策略工作坊 吳木嘉 小學校本課程發展組.
阶段评估检测(一) 阶段评估检测(二) 阶段评估检测(三) 阶段评估检测(四) 阶段评估检测(五) 阶段评估检测(六)
世界文化地理篇(下) 第六章 拉丁美洲(一)中美洲 國家檔案.
實驗計畫資料分析作業解答 何正斌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工業管理系.
臺灣的氣候 劉辰秋 製作.
觀光對環境的影響 王志明.
Weather and Climate天氣與氣候
墨西哥 班級:貿二丙 座號:32 姓名:黃曼寧.
電子商務基本概念 電子商務的定義 1-1 電子商務的特性 1-2 電子商務的演進 1-3.
玫瑰崗學校(中學部) 南美之旅 主講者: 方振寧老師 2018/12/5.
Nokia:廣告 「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
台灣對中國的投資 WTO 與兩岸經貿投資專題.
六年級數學科 體積與容量 的關係和單位 白田天主教小學下午校 趙國鴻.
2013年全球股價、原油、黃金及波動率指數(VIX)
選修部分單元(2)的介紹 天氣與氣候.
大數據與我 4A 陳駿榜.
空中巴士與波音公司 飛機設計特點.
第六組 許茹雯 李翔雲 王秀旬 張碩峰 麥嘉容 廖子誠
南亞地形圖 單 4 元 亞洲(二)──南亞、中亞與西亞 社會學習領域 投影片 16 配合社會(五) 三上地理 4 ─ 1.
通識選修課程-社會領域 世界文明與發展Ch.17 台灣: 大洋洲原住民的原鄉 ?
通識選修課程-社會領域 世界文明與發展 中國:東亞之光(Ch.16)
台灣的人口 教學者:李蕙娟 年級:二年級.
朝鮮 獨立 宣言書 美國 獨立 宣言書 比較 崔然鴻 在美 詩人.
研習題目 蘇門答臘西南地震.
香港如何割讓給英國? 1842年起,香港受英國管治,直至1997年6 月30日. 歷時 155年。 你知道當中的原因嗎?
第二單元第1課 世界地理概述 一、海陸分布 (ㄧ)分區: 1.陸地-七(八)大洲 (中南美洲中美洲、南美洲) 2.海洋-三大洋
經濟學 學經濟.
農麗-產品介紹 「硬頸」 「櫻花鉤吻鮭」.
The World‘s Happiest Cities 世界上前十名最快樂的城市
水與綠建設計畫 滾動式檢討報告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 93年7月1日.
台灣產業結構變遷之探討 2006/10/31 報告者:蔡宜君.
數位教學導讀及案例分享 經濟日報產業研究中心 楊璨羽.
產品設計與流程選擇-服務業 等候線補充資料 20 Oct 2005 作業管理 第六章(等候線補充資料)
ㄧ、自然環境 (ㄧ)中、南美洲的分界:巴拿馬 (二)西部多火山、地震
第 7 章 主要商業功能.
三、布萊斯峽谷國家公園 (Bryce Canyon National Park)
習作2-2 題目+解答 第一關 西亞、中亞的自然與人文環境 圖一  歐洲分區簡圖      請依據圖一中的標示,將正確代號填入空格中。   
五年級數學科 體積與容量 的關係和單位 白田天主教小學下午校 趙國鴻.
居住的房屋不夠穩固、耐用 無法獲取清潔水源 住屋支出比例過高 欠缺衞生設施 沒有足夠居住空間 土地居住權未獲保障.
Chinese Internet Marketing Opportunity
聖地的位置.
工商界簡介 企業與宗教 我的見證及體驗 Q & A.
花王集團.
P106.
第一單元 宇宙中的地球 1.6 地球運動的地理意義(二).
風 風就是流動的空氣 風向: 空氣由高氣壓流向低氣壓 由風向標 量度 2. 風速: 氣壓之間的差異愈大,風速愈高。 由 風速計 量度.
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城市 1.
Test for R Data Processing & Graphics
通識選修課程-社會領域 世界文明與發展 中國:東亞之光(Ch.16)
社會﹝第一冊﹞ 單元十一:古早台灣人 單元十二:逐鹿台灣 單元十三:唐山過台灣 單元十四:大船入港.
營運模式.
第6課 資源問題與環境保育對策 一、水資源 (一)整體問題:不足、時空分布不均 (二)分區問題: 1.季風氣候區: (1)問題: a.水汙染
Application of Purchasing Power Parity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3 中南美洲 第一節 多樣的自然環境 第二節 多元的合成文化

如果在你的腳底下垂直挖個洞,一路穿越地心,最後會從什麼地方出土呢? 答案是,多數臺灣人會從巴拉圭鑽出來,而臺北人則從阿根廷鑽出來。更神奇的是,臺北人鑽出來的地方,正好就是阿根廷的福爾摩沙省。

中南美洲: 1.範圍:係指墨西哥以南的區域,包括含墨西哥、中美地峽、西印度群島與南美洲 2.曾被西班牙、葡萄牙、法國等國殖民,屬拉丁文化影響區,又稱拉丁美洲 3.呈現多元的合成文化:因範圍遼闊,自然環境複雜多樣,不同殖民背景的影響

中南美洲=拉丁美洲 墨西哥+中美地峽+西印度群島+南美洲 南亞位置圖:http://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Map-World-South-Asia.png 各國區域圖:http://www.addictedtotravel.com/travel-guides/regions/south-asia-travel-guide

與台灣最友好的一洲 中南美洲是臺灣擁有最多邦交國地區,除巴拉圭外,均位於中美洲,包括: 巴拿馬、尼加拉瓜、宏都拉斯、薩爾瓦多、瓜地馬拉、貝里斯、多明尼加、海地、聖文森、聖克里斯多福、聖露西亞

多樣的自然環境 第一節 幅員廣闊,地形複雜;大部位於熱帶,但氣候多樣;擁有豐富的天然資源 多樣的 自然環境 西部新褶曲山脈 複雜的地形 東部古老高地、平原相間 加勒比海島嶼散布 多樣的 自然環境 多樣的氣候 熱帶雨林、莽原氣候為主 溫帶、高地、乾燥點綴 豐富的資源 生物、水力、漁礦林豐富 雨林開發與保育議題

複雜的地形 西-新褶曲山脈 成因:板塊擠壓 沿線多火山+地震頻仍→造成重大災害 -新褶曲山脈、古老高地、寬廣平原、島嶼相間 西-新褶曲山脈 成因:板塊擠壓 沿線多火山+地震頻仍→造成重大災害 →墨西哥高原:為受馬德雷山脈包圍的盆狀高原,火山活動頻繁,金屬礦(銀礦)豐富 →中美地峽:山脈緊鄰太平洋沿岸,火山活動活躍,地形崎嶇以山地、丘陵為主體 納茲卡板塊http://www.artofteachingscience.org/wp-content/uploads/2010/02/Nazca-Plate.png 南美洲地形圖http://www.weltkarte.com/suedamerika/suedamerika/topographische-karte-suedamerika.htm 南美洲火山http://www.volcano.si.edu/world/region.cfm?rnum=15

安地斯山:新褶曲山地 地勢高峻 世界最長山脈,多長? 金屬礦種類多(如銅) 北段緯度較低,氣候涼爽的山間盆地為人口密集區;南段緯度較高,有發達的冰河地形

擁有高地都市的地區: 中美地峽、南美安地斯山北段、東非高原

東-古老高地:金屬礦豐富 →圭亞那高地(鋁) →巴西高原(鐵、金) →巴塔哥尼亞高原 中-寬廣平原 奧利諾科→亞馬孫 →拉布拉他平原 彭巴草原是溫帶草原,地平土沃,為宜農宜牧的精華區,是阿根廷主要的農牧區 奧利諾科平原 亞馬孫平原 -世界最大沖積平原 拉布拉他平原 圭亞那高地 巴西高原 巴塔哥尼亞高原

安地斯山 南緯五度橫剖面 亞馬孫盆地 巴西高原

1.金屬礦:古老地層如巴西高原的鐵(產量居世界前兩位),因火山活動頻繁如智利北部的銅(世界出口第一)、墨西哥的銀礦 2.石油:墨西哥、委內瑞拉沿海地區盛產石油,為重要石油產國

西印度群島 島嶼散布Antilles加勒比海 -低平的珊瑚礁 -大陸島為主 -火山島較多 巴哈馬群島 大安地列斯群島 小安地列斯群島 加勒比海地圖http://www.wheretostay.com/ 小安地列斯群島 -火山島較多

多樣的氣候 全洲以熱帶氣候為主 ∵緯度、海拔高度、盛行風+洋流 →溫帶、高地、乾燥氣候點綴其間 →大部地區冬季溫暖 →熱帶地區夏多颶風 盛行風向 洋流

多樣的氣候 中美洲-位於赤道與回歸線間 中美地峽沿海-終年高溫熱帶氣候 東岸-雨林 西岸-莽原 原因? 迎背信風 內陸高原、山地 -涼爽宜人熱帶高地 氣候→人口聚集 23.5N

多樣的氣候 北部 -熱帶乾燥氣候 ∵副熱帶高壓籠罩+涼流流經 東部西印度群島-夏季颶風好發→常釀鉅災 23.5N

多樣的氣候 南美洲 ∵呈倒三角形 →大部分地區為熱帶氣候 赤道附近 -亞馬孫平原、圭亞那高地→熱帶雨林氣候 南美洲 ∵呈倒三角形 →大部分地區為熱帶氣候 赤道附近 -亞馬孫平原、圭亞那高地→熱帶雨林氣候 赤道兩側 -奧利諾科平原、巴西高原→熱帶莽原氣候 0°N

多樣的氣候 南半球唯一溫帶沙漠 巴西高原以南-夏雨型暖濕氣候 ∵迎東南信風+巴西暖流流經 巴塔哥尼亞高原-溫帶沙漠氣候 ∵背西風+福克蘭寒流流經 23.5°S 南半球唯一溫帶沙漠

多樣的氣候 5.西部安地斯山-高地氣候 →氣候、土地利用呈垂直分布

高地氣候區的居民適應氣候的垂直變化,土地利用方式也隨著高度差異而各具特色。

多樣的氣候 安地斯山西側沿海 -N→S →熱帶雨林 →熱帶沙漠 →溫帶地中海型 →溫帶海洋性氣候 23.5°S 秘魯涼

※智利的自然環境與經濟分區 北部 乾燥 銅、硝石 礦業為經濟基礎 中部 地中海性氣候 精華區 地中海式農業 葡萄酒、水果 南部 海洋性氣候 森林區,寒冷多雨,畜牧業

非洲中部和南美洲北部都有赤道通過,但非洲的熱帶雨林區位在其赤道區的西部,而南美洲的熱帶雨林區位在其赤道區的中、東部。形成雨林區這種分布差異的主要因素為何? (A)地形分布 (B)陸塊面積 (C)海岸形態 (D)行星風系。【91學測補考】 A

咖啡栽培最可能出現在哪個都市代表的氣候類型區內?(A)甲(B)乙(C)丙(D)丁

某個國家的首都,年雨量在1110-1649mm,氣候型態是:5至8月為冷季,平均氣溫在15℃ -18℃;9至11月為熱季,平均氣溫在22℃ -25℃;11月至4月為雨季,其餘月份為乾季。該國家最可能位於下列哪個緯度區?(A) 10°N-15°N (B) 30°N-40°N (C) 10°S-15°S (D) 30°S-40°S【97學測】 C 「這裡非常寒冷荒涼,也很乾燥。由於氣候乾燥,牧場面積必須很大才有足夠草料飼養羊群;遠處的山麓地帶,有美麗的湖泊和冰河。」以上這段描述,最可能是美洲下列哪個地區的寫照?(A) 巴西高原 (B) 拉布拉多高原(C) 哥倫比亞高原 (D) 巴塔哥尼亞高原 【96學測】 D

聖嬰現象 「聖嬰」一詞源於西班牙文 El - Nino (意為上帝之子)是南美秘魯及厄瓜多一帶的漁民用以稱呼一種異常氣候現象的名詞 正常情況 赤道附近太平洋 ∵信風吹拂 →表層海水向西流動 →深層海水湧升 →鯷魚群集 (東南太平洋漁場) →海鳥群聚→海岸鳥糞層堆積

聖嬰現象 每隔數年,東岸氣壓降低,信風弱 →湧升流消失 →水溫升高 →魚群減少 →海鳥餓死 →居民經濟損失

聖嬰現象影響:氣候異常 祕魯大雨滂沱水患肆虐,印尼因乾燥異常至數百萬公頃雨林付之一炬而產生霾害

全球影響 例如:1982~1983年間 印尼、澳洲嚴重旱災 秘魯、厄瓜多發生洪水 美國東岸度過25年來最溫暖冬天 非洲撒赫爾發生旱災

「聖嬰」現象對台灣氣候之影響並非每次都相同。根據統計資料顯示,「聖嬰」與台灣氣候較有正相關的部份有三: 第一是會出現「暖冬現象」; 第二是「春雨偏多」; 第三是「颱風侵台次數偏少」

「在正常年度時,太平洋秘魯沿岸的水溫比同緯度海域平均低攝氏好幾度,主要原因包括: 1. (甲)風系將暖水向秘魯海域外吹送;2 「在正常年度時,太平洋秘魯沿岸的水溫比同緯度海域平均低攝氏好幾度,主要原因包括: 1.(甲)風系將暖水向秘魯海域外吹送;2.秘魯洋流將冷水輸送到秘魯海岸;3.湧升流……。」此段敘述中的(甲)風系是指: (A)西南季風 (B)盛行西風 (C)東北季風 (D)東南信風。【94學測】 D

多元的合成文化 第二節 多元的 合成文化 從印第安文明,西葡殖民引進白人、黑人文化,數百年的接觸融合,合成多元複雜的文化 許多常見作物的源地 先後發展的三大古文明 多元的 合成文化 殖民化社會背景與特徵 殖民化社會 拉丁文化的擴展延伸 合成文化 族群文化混雜多元 節慶活動展現合成文化

印第安文明 中南美洲古文明是印第安人獨立發展起來的 今日許多常見的農作物,如玉米、番茄、辣椒、馬鈴薯、橡膠、可可,最早即由印第安人種植成功 馬鈴薯原產於安地斯山 順時針﹣玉米/番茄/馬鈴薯/橡膠/可可/菸草http://zh.wikipedia.org/wiki/File:New_World_Domesticated_plants.JPG 辣椒http://maize.uga.edu/index.php?loc=domesticates 菸草 可可 橡膠

印第安文明 馬雅:3~9世紀-猶加敦半島 阿茲特克:14~16世紀-墨西哥高原 印加:15~16世紀-安地斯山

馬雅、阿茲特克文明重要建築分布圖http://jingreed. typepad. com/ 馬雅、阿茲特克文明重要建築分布圖http://jingreed.typepad.com/.a/6a00d8341c73fe53ef0105360fd328970b-pi 提卡爾金字塔http://newsgrist.typepad.com/robertgoldwaterlibrary/2007/07/ng-investigates.html 馬雅年曆https://marketplace.secondlife.com/p/Maya-calendar/134335?id=134335&slug=Maya-calendar 游耕http://ancientworldstudies.pbworks.com/w/page/31345499/mayan-farming-1

1.巧妙的利用石灰岩地形(建材、滲穴、天然井、伏流)。 2.在天文、曆法、數學、建築(馬雅階梯型金字塔)各方面有成就。 3.社會結構和生活空間的配置均呈金字塔型的分布。

以石灰岩建築城市、架設梯子深入石灰岩洞穴取水

馬雅、阿茲特克文明重要建築分布圖http://jingreed. typepad. com/ 馬雅、阿茲特克文明重要建築分布圖http://jingreed.typepad.com/.a/6a00d8341c73fe53ef0105360fd328970b-pi 右﹣阿茲特克金字塔http://schoolworkhelper.net/2011/05/the-aztec-empire-history-gods-culture/ 左﹣特斯科科湖上的都城特諾奇蒂特蘭http://ambergriscaye.com/pages/mayan/art/aztecs21b.jpg 上﹣查那巴斯http://www.latinamericanstudies.org/aztec-society.htm

阿茲特克人的祖先是從北方一個叫阿茲特蘭的地方來的,他們根據太陽神的指示往南來到Anahuac valley的特斯科科湖;當他們來到湖中央的島嶼時,他們看到一隻叼著蛇的老鷹停歇在仙人掌上,這個意像告訴他們應該在這裡建造城市。1325年阿茲特克人在這個地方建立了特諾奇提特蘭,一座巨大的人工島,現在墨西哥城的中心。 那個國家的國旗?

底﹣印加道路系統http://www.thefullwiki.org/Inca_road_system 左上﹣印加王http://www.perutravels.net/peru-travel-guide/history-inca-civilization.htm 右上﹣馬丘比丘http://incadream.blogspot.com/2011_05_01_archive.html 左下﹣位於秘魯堂勃瑪凱的灌溉渠道http://www.andeantravelweb.com/peru/gallery/photos_tambomachay_cusco_peru.html 右下﹣黃金太陽面具http://www.ddbstock.com/incagold.html

的的喀喀湖 安第斯山脈中的的的喀喀湖是南美印第安人文明最早的發源地。高度 3810 公尺,面積 8200 平方公里。 的的喀喀湖的浮島是當地印第安民族用湖中盛產的蘆葦草綑起而成,作日常起居生活用,現今遊客到訪的則大都是專為接待遊客而設的。

殖民化社會 西元1492年哥倫布登陸西印度群島(發現新大陸)→歐洲各國掀起海外殖民浪潮 至16世紀末: 1.葡萄牙人-巴西 2.西班牙人-中南美洲大部 3.英、法、荷-圭亞那高地+部分西印度群島 1763年歐洲列強的美洲殖民http://history.howstuffworks.com/south-american-history/history-of-south-america2.htm

殖民的影響:1.印第安人口的衰減 原本進步的農業養活眾多人口,但 戰爭與糧食生產系統破壞 被殖民者奴役虐待 感染白人引入之傳染病 中美洲:2500萬→100萬 印加帝國:600萬→150萬

2.天主教的傳播 →天主教成為主要信仰+聚落以教堂為中心

3.拉丁風格建築與都市

3.語言→西班牙與葡萄牙語 4.地名 地名紀念原鄉-如委內瑞拉北部的瓦倫西亞即源自西班牙地名 地名以宗教聖者命名-聖保羅、聖薩爾瓦多、聖地牙哥 智利首都聖地牙哥,仿南歐城市,街道呈規則棋盤式設計

6.殖民化社會---社會階層分級 社會地位 貧富差別 人種 職業 高 低 富 貧 歐洲白人 (半島人) 高級官員、高級神職人員 美洲白人 (克里奧爾人) 低級官員、神職人員、大地主 麥士蒂索 商販、工匠、農牧業 印第安人 體力勞動者 自由黑奴 勞工 黑奴 奴隸

黑人比例最高 歐洲人比例最高

族群組成 ∵同居、通婚→血統複雜、文化多元 主要族群 歐洲白人 印第安人 非洲黑奴後裔 混血種族: 歐洲與印地安混血(Mestizos) 歐洲與黑人混血(mulattos) 印地安與黑人混血(zambos) 其中以麥士蒂索人最多

殖民影響: 1.造成印第安人大量死亡。 2.宗教:天主教成為主要信仰 3.建築:城市具拉丁建築風格,教堂為當地聚落的中心,前方通常有廣場,周圍道路成棋盤狀 4.語言:巴西:葡萄牙語,其餘:西班牙語 5.地名:如聖地牙哥、聖保羅等。 6.殖民化社會:社會階層分級 7.土地制度:大地主制度→貧富不均 8.殖民地式經濟

合成文化 文明引進次序: 「印第安文明」 +「十五世紀末期西、葡拉丁文明」 +「十六世紀因農礦業需求引進黑人」 「合成文化」

合成文化 非洲黑人 為補充勞動力不足,15世紀後歐人從非洲西部沿海大量引進黑人 在巴西、中美地峽、加勒比海地區,種植熱帶經濟作物+採礦 殖民社會族群的最底層階級 ◆在咖啡場工作的黑奴

合成文化的展現 節慶活動 秘魯古都庫斯科眾神節-印加習俗轉變為天主教神像遊行

巴西嘉年華會 -天主教齋戒前狂歡,融入黑人歌舞

合成文化的展現 舞蹈 哥倫比亞康比亞舞 -融合黑人、西班牙舞蹈、印第安人傳統服飾

1. 馬丘比丘因為位處高山,地處偏僻,易守難攻,故有成為軍事要地的條件,因此將此地建成印加貴族在戰時的「避難所」與「觀測站」,後來印加帝國被西班牙入侵後,這裡也一度成為反抗軍的據點。 2. (1)最主要的差別在於舞蹈節奏與情感的表達,傳統的探戈表演時舞者不得微笑,表情要嚴肅並東張西望,表現出似乎害怕被人發現的模樣,步伐也要果斷有力、爽快俐落,呈現出一種深沉哀怨的風格。巴西的森巴則是活潑豪放,卻又帶點即興發揮,節奏輕快且必須進行快速肢體律動,故舞者身體也要具備高度靈活性、柔軟性,以及良好的平衡感。

(2)探戈與森巴的起源皆與南美洲的殖民文化有關係,歐洲國家入侵南美洲後,為了發展殖民地的農礦業,故引進大量的非洲黑人,非洲黑人將本身的音樂與舞蹈也一併傳入南美洲,融合當地的文化傳統,因此發展出各種舞蹈與音樂,而探戈和森巴便是最著名的兩種。 3. 表1-1中巴西的天主教信徒比例達到73.6%,然後再看到圖1-11中,有一張巴西基督像的照片,可知巴西當地應盛行天主教信仰。

第三節 政經發展與現況 1.殖民地式經濟 2.政治與經濟轉變

巴西蘇木是巴西(brazil)國名的由來 樹幹富含水溶性的紅色染料成分,是高級家具材料,是十五、十六世紀時製造紅色染料的唯一原料。葡萄牙殖民時期的主要輸出品。

1.殖民地式經濟 殖民母國發展出殖民地式經濟活動,進行農礦原物料的開採與種植: 出口導向 中南美洲提供歐美國家需要的原料,並成為歐美國家剩餘工業產品的銷售地(市場)。 中南美洲各國的經濟發展變成完全由外部因素決定,成長緩慢且對歐美國家的依賴性更深。

2.單一經濟的風險 嚴重忽略國內糧食作物的生產;極容易受到國際市場價格波動影響 穩定出口數量與國內經濟的方式:1.不斷向外借貸 以一、兩種熱帶栽培作物為主要經濟活動項目 嚴重忽略國內糧食作物的生產;極容易受到國際市場價格波動影響 穩定出口數量與國內經濟的方式:1.不斷向外借貸 2.開發土地栽種更多出口作物 →導致外債高築、糧食不足和過度開發等問題

3.貧富不均:大地主制度是造成中南美洲貧富差距與社會動盪的主因 大地主與現代農業企業以充裕的資金和較先進的技術,左右了中南美洲的農牧業型態分布 大部分的個體小農仍停留在傳統的農耕方式,生活貧困落後。 各國政府雖然有意推動土地改革,卻因大地主的反對、資金缺乏,以及政局變動等因素而成效不彰。

18.大部分農戶的農場規模為多少公頃?(A)1(B)1~100(C)100~1,000(D)1,000以上。 ◎拉丁美洲土地分配極度不均,不僅影響各國農業發展,並造成社會之不安定。圖八是巴西不同農場規模農戶數與所占全國農地面積的累加百分率圖,其中橫軸係將各農戶按農場規模由小至大依序排列而成,而圖中數字即代表農場規模。請問(18~19 題): 【94 指定】 18.大部分農戶的農場規模為多少公頃?(A)1(B)1~100(C)100~1,000(D)1,000以上。 19.農場規模1,000 公頃以上的大地主農戶數及其所占農地面積之百分率分別為何? (A) 99 及56 (B) 1 及56(C) 1 及44 (D) 99 及44。 B C

西印度群島、巴西沿海→熱帶栽培業→黑人的分布 智利地中海水果 阿根廷彭巴草原

http://www.mongabay.com/brazil.html

1950年墨西哥、阿根廷、巴西、哥倫比亞、智利和烏拉圭等國紛紛執行進口替代的發展政策。 政治與經濟轉變 輸出原物料對於中南美洲國家經濟發展幫助有限,因此許多國家積極推動工業化,以帶動國家經濟穩定成長。 進口替代政策 1950年墨西哥、阿根廷、巴西、哥倫比亞、智利和烏拉圭等國紛紛執行進口替代的發展政策。

2.引進技術,生產民生所需的工業產品,來取代進口商品。 Ex:成衣、鞋類、食品等輕工業與汽車、石化、鋼鐵等重工業 1.減少對外資的依賴。 2.引進技術,生產民生所需的工業產品,來取代進口商品。 Ex:成衣、鞋類、食品等輕工業與汽車、石化、鋼鐵等重工業 目的 多明尼加紡織業

進口替代政策 為了保護新興工業的發展,各國大多採取進口配額或提高關稅等政策。 方法 1.保護主義庇護下所發展的工業,不只生產效率低、產品價格高昂,而且品質差、競爭力低。 結果 2.只有巴西、墨西哥和阿根廷等大國,因為國內的人口和市場規模較大,得以扶植其國內工業,其餘國家效果不佳,各國貿易赤字持續增加。

3.中南美洲各國經濟發展出現明顯的落差,此後區域發展不均益形明顯,大量鄉村人口移往都市,引發嚴重的都巿問題,產生首要型都市分布型態。

中南美洲最大都市人口占都市人口比例大於25%以上國家 烏拉圭第一大城人口是第二大的20倍 阿根廷1/3人口住在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

都市規模分布三種類型: 等級大小法則(規律型) 首要型的都市分布 複合型(過渡型) 區域經濟發展均衡(臺灣) 都市化歷史悠久(瑞典) 人口眾多(美國) 政經情況複雜(南非) 區域經濟發展不均 都市化歷史短暫(阿根廷) 歷史上曾為殖民帝國(英國、法國) 歷史上曾為殖民地的首都或港埠型都市(墨西哥、西非國家) 如印度、中國

都市化程度高 偽都市化 假性都市化 →貧農大量移往都市謀生

政經現況 殖民時代,西、葡兩國分別強化與中南美洲各別國家的經貿活動,卻阻礙中南美洲各國彼此間的貿易。 在獨立後各國的經貿關係並未改善,反而與歐美、日本的貿易額大於區域間各國的貿易量。 1980年,各國參與國際分工生產行列。 1990年全球化速度加快,大量資金湧入中南美洲,對當地經濟發展提供有利條件,創造了經濟成長。

各國社會、經濟發展出現明顯差異的因素: 全球金融危機和世界經濟低迷,導致出口貿易額減少。 國內需求的減弱、政治不穩定、儲蓄和投資不足、貧富差距、教育資源缺乏以及失業率高等因素。

由於中南美洲各國貧窮人口超過總人口的一半,人民對經濟政策的訴求: 1.希望能夠推動巿場經濟運作。 2.更希望能夠重視工人階級跟社會中下階層的利益。 中南美洲「左派政黨」的經濟政策主張: 1.積極重視占人口大多數的工農階級之利益。 2.要維護民族工業跟民族企業。 若能夠解決人民在經濟上的困境,寧可回到「專制的政府」,而不要民主政府。

區域經濟的整合 中南美洲各國以成立區域經濟組織的策略,達成區域合作與協調的目標。(規模經濟) 積極努力合併現有的兩個關稅同盟組織: 如果整併成功,將會形成世界第三大貿易集團,對區域發展會有相當助益。

南美洲國家聯盟 聯盟將合并現有的兩個自由貿易組織南方共同市場和安第斯山國家共同體,建立起一個涵蓋南美洲的自由貿易區,分別於2014年和2019年前取消非敏感商品和敏感商品的關稅。聯盟總部將設於厄瓜多首都基多、議會設於玻利維亞的科恰班巴,而南美洲銀行將設於委內瑞拉首都加拉加斯。

1. 秘魯。 參考答案 2. 印加古文明。 3. GDP為4,356美元∕人, HDI為0.806。 有一臺商要到中南美洲開設一個礦石煉製廠,該廠主要是設計及製造寶石項鍊,其需要的材料為綠寶石,項鍊部分則是以黃金為主,並且使用銅、銀、鋅、鐵等金屬作搭配。請問: 1. 參考課文圖1-3,在中南美洲哪一個國家可以同時開採到較多種類的礦石 ,故較適合設廠? 2. 承上題,這個國家曾經是哪個古文明所在? 3. 請參考課文表1-2查一下該國的GDP與HDI各是多少? 參考答案 1. 秘魯。 2. 印加古文明。 3. GDP為4,356美元∕人, HDI為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