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六 单 元 20 世 纪 以 来 中 国 重 大 思 想 理 论 成 果 醒 站 富 强 三民主义 旧民主主义革命 毛泽东思想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全国 2009 年 4 月高等 教育自学考试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30 小题, 每小题 1 分,共 30 分) 年,中国爆发的一场伟大的农民战争是 ( ) 年 4 月,资产阶级革命派在黄兴带领下举行 了 ( ) 3.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
Advertisements

第 22 讲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一、 记薄 1 、经济体制改革 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专题六 语文课程标准修订对“实验稿”作了哪些修改和调整
第三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
2010年高考历史第一轮总复习 必修(Ⅰ) 专题三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太平天国运动 农民阶级 义和团运动 抗争与探索 地主阶级洋务派 洋务运动 资产阶级维新派 戊戌变法 ? 资产阶级革命派.
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1.
座位排列(严格按方阵、学号就座) 空 位 旅 游 管 理 行 管 1 班 行管 2班 旅管 3班 旅管 2班 旅管 1班 讲 台 进门.
19世纪60年代——20世纪初 近代化的探索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开端 技术 制度 思想.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发展资本主义 第四单元 亚洲觉醒的先驱 中国孙中山 印度甘地 土耳其凯末尔
第八章 20世纪初至20世纪中叶(中华民国时期)经济思想
“中国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把书读薄 高考五大高频考点专题整合 专题四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 明确高考动向 形成知识体系 做到触类旁通.
第 六 单 元 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 与反对专制的斗争. 第 六 单 元 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 与反对专制的斗争.
第 8 课 美国经济的发展.
递交《入党申请书》后的思考 主讲:杨苏 教授
目 录 第十五单元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第29讲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单元提能 单元知识整合与学科素养培优.
共 和 国 之 恋.
第 六 单 元 20 世 纪 以 来 中 国 重 大 思 想 理 论 成 果 醒 站 富 强 三民主义 旧民主主义革命 毛泽东思想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 理论与经验 ◆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形成 ◆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顺乎世界之潮流.
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山雨欲来风满楼, 武昌起义谱春秋。 立国行宪废帝制, 有花无果恨悠悠。 江苏省扬州中学 姚娣.
虎门销烟 辛亥革命 金田起义 五四运动.
国有资产有偿 使用收入管理 湖南省非税收入征收管理局 庞力.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论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一 中国革命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二.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 制作人:生雅利.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 制作人:生雅利.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第五课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第二框: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第13课 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政治学院)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
第六单元 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对专制的斗争
                                                                                                                                                                
第三讲 对国家出路的探索.
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 专制制度终结的.
帝制的终结: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结束
第三节 辛亥革命的失败.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王丽 QQ
第13课 辛亥革命 兴县中学 赵小鹏.
请问:材料分别反映了什么重大历史事件,这些事件对近代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政 治 文 明 历 程 专题三 近代中国政治文明 主讲人:李素云.
鸦片战争后先进中国人的救国之路 代表 基本主张 实践效果 特点 师夷长技以制夷 未付诸实践
辛亥革命.
1908年,被软禁了十年的光绪帝和掌握了大权近半个世纪的慈禧太后先后死去。不满三岁的溥仪被慈禧指定为皇位继承人。相隔仅一天,登基大典时,受不住烦琐仪式折腾的小皇帝不停地哭闹:“我不在这儿!我要回家!我不在这儿!我要回家!”溥仪生父载沣急得满头大汗而文武百官的三跪九叩仍然没完没了,载沣只好哄着说:“别哭别哭,快完了,快完了!”朝臣们听了,窃窃私语道:“怎么可以说快完呢?”觉得这是不祥之兆。
第13课 伟大的开端.
本章目录 教学目的 重点和难点问题 教学内容 课堂小结 延伸 阅读 复习 思考 教学 案例. 本章目录 教学目的 重点和难点问题 教学内容 课堂小结 延伸 阅读 复习 思考 教学 案例.
13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责任与使命 2014级人文萃英班向湘蜀 39套论文答辩模板
八年级中国历史上册单元复习 第三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西藏 Tibet.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 不忘初心 继续前进.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 不忘初心 继续前进.
新中国成立以后,历史上的邪教、帮会经人民政府的打击,退出了历史 舞台。
第六课 我 的 国 家.
第22课 引领时代的思考 ——欧洲启蒙运动.
20世纪中国历史有三位伟人。你知道这三位伟人的名字吗?他们为什么当选为20世纪中国历史的三位伟人?
“中国梦”要“热宣传”更需“冷思考”.
责任与使命 2014级人文萃英班向湘蜀 39套论文答辩模板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国 际 法 第 一 讲 主讲人: 兰州大学法学院李晓静.
祝愿我们的国家和党永远强大, 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 让我们一起为党呐喊,为党祝福!.
第二章 宪法与政治制度 陈 云.
20世纪以来 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1900········ XY.
三次历史巨变 第六单元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辛亥革命推 翻帝制,成 三民主义 立中华民国
伟大的国父孙中山先生.
第 三 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 六 单 元 20 世 纪 以 来 中 国 重 大 思 想 理 论 成 果 醒 站 富 强 三民主义 旧民主主义革命 毛泽东思想 新民主主义革命 站 邓小平理论 现代化建设 富 三个代表 现代化建设 强

第六单元20世纪以来中国 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共同之路----独立富强,振兴中华 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推翻帝制 --醒 --救国之路 毛泽东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创建新中国 --站 --建国之路 邓小平领导改革开放 --富 --强国之路 江泽民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进一步深入发展 ----强 --强国之路 共同之路----独立富强,振兴中华 四者之间是继承和发展的关系

第16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第六单元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课标要求: 第六单元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第16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课标要求: 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认识其在推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程中的的作用。

一、三民主义的形成(旧三民主义) 二、三民主义的实践 三、三民主义的发展(新三民主义)

一、三民主义的形成(旧三民主义) 1、背景 政治:民族危机日深,之前的救国方案 相继失败(举例说明) 经济: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力量壮大 深受林肯思想启迪 思想: 孙中山个人思想的转变(补充20世纪初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 2、经过 1905年8月:同盟会“十六字纲领” 1905年10月:《民报发刊词》 3、内容及评价

经济上:资本主义得到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材料一: 奕昕 康有为 政治上: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各派救国方案失败 思考:从《时局图》、洋务运动、维新变法……的结果中,你能得到什么信息? 材料二:1895年~1898年间,国内新创建的商办厂矿企业,资本在万元以上的有六十多家,平均每年设厂十五家以上。 思考: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工业发展状况? ? 经济上:资本主义得到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 从“医人”到“医国”;由改良到革命的转变 孙中山为代表资产阶级革命派登上历史舞台 材料四:1894年,孙中山在康有为变法思想的影响下北上天津 ,上书李鸿章……但是遭到李鸿章的冷遇。从此,孙中山放弃了改良思想和行医职业,坚定地走上了革命道路 思考: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孙中山有什么变化? 从“医人”到“医国”;由改良到革命的转变 孙中山为代表资产阶级革命派登上历史舞台 ?

Of the people by the people for the people 深受美国林肯“民有、民治、民享”思想的启迪 1899年的孙中山

1905同盟会成立

孙中山题著《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 孙中山手书的同盟会纲领 1905年11月,在日本东京创办的同盟会机关报— 《民报》

探究 三民主义与同盟会十六字纲领有什么关系? 其核心内容是什么? 如何评价三民主义?

核 心 三民主义与同盟会纲领 用革命手段推翻清朝封建统治 十六字纲领 内容 地位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前 提 创立民国 补充发展 平均地权 族 权 生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用革命手段推翻清朝封建统治 前 提 政治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创立民国 核 心 “核定地价”,现有地价归原主享有,增长地价归国家所有,国民共享 补充发展 平均地权

评价: 材料一: “我们并不是恨满洲人,是恨害汉人的满洲人……我们推倒满洲政府, 从驱除满人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 进步性:用革命手段推翻帝国主义支持的清朝封建统治。 局限性:没有明确提出反帝的主张 (反对民族复仇论,但两个忽视,反对民族压迫,一定程度反映国内民族平等的进步思想,但狭隘民族主义) 材料三:其现在之地价,仍属原主。所有革命后社会改良进步之增价,则归于国家,为国民所共享。 进步性:“平均地权”“核定地价” “国民共享”等是资产阶级土地纲领 局限性:没有从根本上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 也不能彻底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

小结 对三民主义的评价(加学思之窗) 进步性 未明确提出反帝要求(反帝不明确) 局限性 是比较完整的资阶民革纲领(涉及方面较多),表达了资阶在政、经上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实现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愿望。 进步性 局限性 指导和推动了资阶民革的发展。(理论指导) 未明确提出反帝要求(反帝不明确) 无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反封不彻底)具有明显的时代和阶级局限性。 这就决定了资产阶级革命派不可能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

三民主义是孙中山进行革命的政治纲领,他力图通过民族、政治、社会三大革命打通中国走向近代化的道路,挽救沉沦在即的民族和国家。 你知道孙中山是如何实践三民主义的吗?

二、三民主义的实践 辛亥革命,推翻君主专制统治(最大的成果)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实践成果: “二次革命”——失败 “护国运动” ——失败 两次“护法运动” ——失败 实践挫折:

二 次 革 命

护国运动—袁世凯复辟

第一次护法运动失败时(1917-1918年) “南与北一丘之貉!”

这十三年来,政治上、社会上种种黑暗腐败,比前清更甚,人民困苦,日甚一日…… --孙中山 放弃or继续?

以欧美为师 以俄为师 从材料看:20世纪20年代前后,孙中山的思想认识有何变化?   中华民国就像我的孩子,他现在有淹死的危险。……我向英国和美国求救,他们只顾着站在岸上嘲笑我。这时候,漂来了苏俄这根稻草。因为要淹死了,我决定抓住它。 ——1922年孙中山谈话录 从材料看:20世纪20年代前后,孙中山的思想认识有何变化?   以欧美为师 以俄为师

三、三民主义的发展(新三民主义) 1、背景 ①三民主义指导下的革命活动均以失败告终 ②俄十月革命的胜利 ③共产国际和中共的帮助 ④孙与时俱进的精神 2、内容(对比学习法)

比较一:新三民主义与旧三民主义 推翻清朝封建统治 旧三民主义 新三民主义 新发展 民族 民权 民生 中国民族自求解放,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推翻清朝封建统治 明确反帝 民族平等 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力 突出权利的广泛性 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实行“耕者有其田”的政策 “核定地价”,国民共享 节制资本

比较二:新三民主义与中共革命纲领(P81学习延伸) 中共民主革命纲领 民主革命阶段革命目标一致 资产阶级共和国 社会主义共产主义

比较三:新三民主义与三大政策的关系 提供思想理论依据 新三民主义 三大政策 核心 纲领、奋斗目标 方法、手段

3、影响 标志着孙中山实现了一生中最伟大的转变 是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推动国民大革命的发展与高涨

三民主义发展的历程: 萌 发: 提 出: 实 践: 挫 折: 发 展: 再实践: 再挫折: 兴中会的创立 《民报·发刊词》把同盟会纲领进一步阐发为三民主义 辛亥革命、《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旧三民主义指导下革命活动相继失败 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国民大革命 大革命的失败

中共“十五大”报告指出: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 三民主义 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

“中国革命已经十三年,现在得到的结果,徒有民国之年号,没有民国之事实…… 所以革命事业,就是救国救民。我一生革命,便是担负这种责任。”   “中国革命已经十三年,现在得到的结果,徒有民国之年号,没有民国之事实…… 所以革命事业,就是救国救民。我一生革命,便是担负这种责任。” ——孙中山在黄埔军校的演 讲,1924 孙 中 山 在 开 学 典 礼 上 发 表 演 说   “文奔走国事三十余年,毕生学力尽萃于斯,精诚无间,百折不回,满清之威力所不能屈,穷途之困苦所不能挠。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厉。” ——孙中山          

晚年时期—壮志未酬 革命尚未成功 同志仍须努力

巨星殒落 1925年3月12日,一代伟人孙中山因肝癌病逝于北京,终年59岁。弥留之际仍口呼 “和平”、“奋斗”、“救中国”。图为孙中山的遗容。

1929年6月1日,孙中山灵柩移葬南京紫金山中山陵园。各国使节、各界群众前往送殡,队伍长达3公里。 1925年在北京各界群众集会哀悼孙中山 1929年6月1日,孙中山灵柩移葬南京紫金山中山陵园。各国使节、各界群众前往送殡,队伍长达3公里。

你认为什么是“中山精神”? 孙中山先生一生追求真理,始终与时俱进;一生不懈奋斗,始终坚韧不拔;一生热爱祖国,始终致力于振兴中华。 孙中山先生一生追求真理,始终与时俱进;一生不懈奋斗,始终坚韧不拔;一生热爱祖国,始终致力于振兴中华。    ——胡锦涛 他(孙中山)一生历史具在,站出世间来就是革命,失败了还是革命; ----鲁迅 你认为什么是“中山精神”?

思维拓展 我们应该向孙中山学习什么? 1、与时俱进,不断探索的精神。 2、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3、为民族革命鞠躬尽瘁的精神。 4、大公无私,为人民谋幸福。

B D A.民族主义 B.政治民主化 C.社会主义 D.经济全球化 2、孙中山先生阐述的新三民主义含有一定的富民思想,主要表现在 1、 孙中山先生说:“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他顺应的“世界潮流”是: A.民族主义 B.政治民主化 C.社会主义 D.经济全球化 B 2、孙中山先生阐述的新三民主义含有一定的富民思想,主要表现在 A.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 B.反对民族压迫,发展资本主义 C.限制小私有者 D.平均地权,节制资本 D

D C 4.1912年,孙中山自豪地说,这是“我国有史以来未有之变局,吾民破天荒之创举也”里的“变局”和“创举”指: 3、孙中山先生从青年时代就关心植树造林,大力提倡“植树以收利,蓄木以为薪”。这一理想贯彻于他一生的言行中。在他逝世后,人们秉承他的遗志,拟订每年3月12日(孙中山逝世日)为植树节,一改过去以清明节为植树节的制度。孙中山关心植树造林主要体现了 A.民本思想 B.民族主义思想 C.民权主义思想 D.民生主义思想 D 4.1912年,孙中山自豪地说,这是“我国有史以来未有之变局,吾民破天荒之创举也”里的“变局”和“创举”指: A辛亥革命的爆发 B 清朝统治被推翻 C中华民国成立 D《临时约法》的颁布 C

B D 5.下列对1924年国民党一大确定的新三民主义性质的表述中,最准确的是 A.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纲领 C.无产阶级的民主革命纲领 D.中国人民自发的反帝斗争纲领 B 6.对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的准确表述是 A.“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B.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 C. 1923年的《中国国民党宣言》 D.新三民主义的基本原则 D

A B 7.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这是因为 ①它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上、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 ②它反映了中国人们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 ③它是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纲领 ④孙中山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革命者 A.①② B.①②③ C.③④ D.①③④ A 8.孙中山将解决土地问题引入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最早是在 A.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 B.同盟会时期 C.武昌起义时期 D.兴中会时期 B

9、孙中山在遗嘱中说:“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到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这个遗嘱的原则与孙中山以下哪一主张一致 A.兴中会纲领 B.同盟会纲领 C.新三民主义 D.三大政策 D 10.孙中山之所以把“民族主义”作为三民主义的首要部分提出,主要是因为 A.清王朝已完全成为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工具 B.鉴于维新改良失败的教训 C.汲取西方资产阶级革命的有关经验 D.国内汉族与满族的矛盾尖锐 A

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建立民国。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国民政府,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共举。议会以国民公举之议员构成之。制定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守。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 ——孙文《同盟会宣言》 材料二 近世各国所谓民权制度,往往为资产阶级所专有,适成为压迫平民之工具。若国民党之民权主义,则为一般平民所共有,非少数人所得而私也。……国民党 之民权主义,与所谓“天赋人权”者殊科,而难求所以适合于现在中国革命之需要。详尽之,则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凡卖中国民,以效忠于帝国主义及军阀者,无论其为团体或个人,皆不得享有此等自由及权利。 ——《中国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宣言》 材料三 统一中国东部(东三省在内)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工人、农民,无论男女,在各级议会有无限制的选举权,言论、出版、集会等自由。制定关于工人、农民以及妇女法律;(1)改良工人待遇(2)废除包工制(3)设工人医院(4)工人保险(5)保护妇女童工(6)保护失业工人。 ——《中共二大宣言》

明确提出与《人权宣言》中“天赋人权”的不同内容。旧三民主义民权只为少数资产阶级所有,新三民主义的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 回答: (1)据材料一二分析旧三民主义同新三民主义在民权主义方面主要的相同点是什么?对享有民权者的范围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不同? 都主张建立民主共和制度。旧三民主义把民权赋予反对帝制的国民。因为当时革命主要对象是清政府。新三民主义把民权赋予中国国民中一切反对帝国主义的人,因为革命对象是帝国主义支持下的北洋军阀。 (2)新三民主义对民权主义的解释有什么重大发展? 明确提出与《人权宣言》中“天赋人权”的不同内容。旧三民主义民权只为少数资产阶级所有,新三民主义的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 (3)据材料三分析中共二大宣言对民权的解释与新三民主义有何原则区别? 新三民主义的内容抽象,缺乏具体内容;中共“二大”有彻底实现人民的权利,八小时工作制、工人福利待遇、保护女工、童工等项内容。

中山大学

广东中山市

北京中山公园

中山装

思维拓展 中国有多少中山路? 广州,上海、长沙、都有 回答者: 琥珀玫瑰 - N多,没法统计, 南京,广州、天津、江苏省常州、厦门、呼和浩特、 上海、重庆市、 哈尔滨、 镇江都有。回答者: lijin19850117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能算得上“城市”的地方, 恐怕都有。回答者:学者 根据了解,在中国,以孙中山先生名字命名的道路“中山路”“中山大道”有超过100条.回答者: weinigo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