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勒(Margret S. Mahler)的分離與個體化(separation / individuation)理論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中國人壽 徐真真.
Advertisements

花蓮縣國小綜合活動領域教師 36小時關鍵能力研習 分組實做作業單
如果光想著一件事情的難度而遲遲不肯行動 ,那麼將永遠不會成功 ,但只要你肯踏出第一步, 你就可能成功。
我們最常去的地方還是我的故鄉苗栗, 您知道春天的樟樹是什麼香味嗎?
揭秘 庄家 股市中的 为什么你的股票一买就跌,一卖就涨? 为什么出了利好,股价反而下跌? 为什么有的股票一直涨停?
大致歌曲整理 個人資料 最有名的幾首歌 關於戀愛 最欣賞的演員 最欣賞的歌手 沛慈的照片
生平簡介 Margaret S. Mahler (享年88歲) 原生家庭關係 : 父母 小妹
第六章 角色的開發 建立吸引人的角色. 第六章 角色的開發 建立吸引人的角色 本章關鍵問題 ■ 角色背景故事的元素有哪些? ■ 當開發角色時,內部與外部的衝突有何差別? ■ 角色生理學對角色開發有何作用? ■ 如何運用角色的三角關係增加劇情的張力? ■ 如何為角色增加維度?
物價膨脹與通貨緊縮 物價膨脹.
認識倍數(一) 設計者:建功國小 盧建宏.
多元化科學教學策略工作坊 吳木嘉 小學校本課程發展組.
Margaret S. Mahler: The Psychological Birth of the Individual
乳猪断奶后拉稀,掉膘与教槽料.
勇敢作數碼父母 梁永泰.
行政院衛生署藥物食品檢驗局 醫療器材審查員 陳羿羚
保良局余李慕芬紀念學校.
記憶體的概況 張登凱.
第七章 浪漫與殺手﹝婚前性行為,墮胎﹞   I.婚前性行為 「少年人,你要逃避淫行。」--- 聖經.
9/28號專題報告 Web網頁遊戲 曾建瑋.
人生經驗分享 - 做一個有用的人進而當一個社會領導- 魏綸武 ILITEK EE 80, TsingHua Oct., 2012.
電子商務基本概念 電子商務的定義 1-1 電子商務的特性 1-2 電子商務的演進 1-3.
101北一女中 資訊選手培訓營 妳不可不了解的指標 Nan.
感恩 Give Thanks To the Lord 〈希伯來書十二:1-3,申命記三十三: 25〉 詞、曲:曾 祥 怡、洪 啟 元
4B冊 認識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 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的關係.
類別(class) 類別class與物件object.
SQL Stored Procedure SQL 預存程序.
第十四單元 弧長與旋轉體的表面積.
以下這個謎題無法透過宮摒除法完成解題。 但可透過「區塊宮摒除法」或「行列摒除法」完成 By TTHsieh
六年級數學科 體積與容量 的關係和單位 白田天主教小學下午校 趙國鴻.
第 一 單 元 不定積分.
大調音階 李金桂 製作.
-- 從系統觀看見每一個孩子 台灣海寧格機構系統排列師 李悅寧
科技輔具—遊戲應用 台灣大學職能治療學系 凱惠 昶霆 耶!.
猜猜看下面的圖片是什麼?.
情緒的感染力 做一個快樂的人是最好的貢獻. 文/朵朵 你知道嗎?你對這個世界最好的貢獻,就是做一個快樂 的人。 因為你快樂了,所以才能帶給別人快樂,看出去的世界 也才會處處美好。 情緒是有感染力的,當你的心情透亮如晴天,靠近你的 人所感覺到的就是愉悅的氣場;而那種快樂的能量,就 是你在無形之中送出的禮物。
使用者經驗設計 User Experience Design
BCY行動研究2011之後 上課日誌 隔週上課前兩天以 時間: 年 月 日  紀錄者: 檔案名: 上課日期+學生名字
牙齒的構造與功能 牙齒大發現.
為成功制定目標和行動計畫 國際獅子會分區主席訓練.
達利.
How to use Edmodo Alice Lin 8-12th Grade Valencia High School
以家庭系統理論處理教會衝突 陳蘇陳英女士. 以家庭系統理論處理教會衝突 陳蘇陳英女士 當我們遇上衝突時… 我們會… 細心偵察和分析呈現問題的當事人之行為、心理和思想; 研究此人或有關的其他人有什麼問題。 希望當事人能改善,轉變行為。
哪些人是管理者? 管理者? 指和一群人工作,並藉由協調他人來完成工作,以便達成組織目標的人
用愛與智慧 ~成為孩子的伯樂 倪美英老師.
我 會 數 數.
新高中 通識教育科 教案設計分享會 沙田循道衛理中學 許文忠老師 2019/4/25.
葉育婷 Tina Yeh 美國兒童華語教學課室活動設計 葉育婷 Tina Yeh
數字獨樂樂 --數獨原來這麼簡單.
一、生命週期 二、經濟需求 三、收支狀況 四、人身風險事故 五、人生八大規劃 六、財務規劃
維高斯基( ) Langford, P. (2005). Vygotsky's developmental and educational psychology. Hove England ; New York: Psychology Press.
18-3 課堂整理 第十五組 0993B010 張維哲 0993B042 游博雄.
聖匠小學 小四 全方位學習與自我概念 自我樂中尋.
五年級數學科 體積與容量 的關係和單位 白田天主教小學下午校 趙國鴻.
教育概論 教育原理與制度試題解題與分享 第五組
北一女中 資訊選手培訓營 妳不可不了解的指標 Nan.
煙霧偵測開關 組員:4980J012 蔡家核 4980J094 吳庭揚.
參、歌唱的型態與種類 歌唱的藝術.
信息 永生系列 第四講 永生的過程 (2) 約翰福音 6:50-51 牟張大明姊妹.
畫夢女孩,她的靈魂不屬於這個世界 Akiane
珍惜人生的「有效期限」 詩篇三十七3-5/羅五11
由Facebook看SNS的現況與未來發展趨勢
超我服務 Service Above Self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 北京师大公民与道德教育研究中心主任 檀 传 宝
苦海救生: -義工督導技巧.
有趣的計算 如果令A、B、C、D……X、Y、Z這26個英文 字母,分别等於百分之1、2、3、4……24、
Chapter 4 Multi-Threads (多執行緒).
富爸爸著作 富爸爸實踐家 現金流101活動.
居家問題小偵探.
台灣全球運籌發展協會 亞洲供應鏈助理管理師證照課程.
L3 Dialogue Linda: Hey! What are you guys doing? 嘿!你們倆個傢伙在做什麼?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馬勒(Margret S. Mahler)的分離與個體化(separation / individuation)理論 深刻地看見嬰兒與母親的互動 部份資料引自 「客體關係與個體心理學」 Michael St. Clair 著 陳登義 醫師 譯

依附理論強調的是親子之間的連結, 分離與個體化理論則強調親子之間的界線 依附理論強調的是親子之間的連結, 分離與個體化理論則強調親子之間的界線 依附與分離一樣重要 自體與客體的交互發展歷程

外在他人的內在意像化 並賦予慾力(libido) 而形成他人不在場而在場的 一種關係 客體關係 外在他人的內在意像化 並賦予慾力(libido) 而形成他人不在場而在場的 一種關係

兒童精神症 早發性嬰兒自閉症:無依附 共生性精神症:不願分離 病童過度地孤立與冷漠、精神上未分離。 兩歲以前 緊黏母親、身體上不能分離、精神上未分化。 三至四歲。 沒有界線的現象, 父母入侵心理世界, 媽媽說現象!

自閉期( 0-1月):內在生理需求 不夠成熟。 刺激屏障。 有許多反證指出,新生兒的主動反應。(A. Bergman, 1999) 用客體關係的立場來講,這頭一個階段是無客體的。瑪勒保留了弗洛依德對原初自戀的概念,而這正常自閉期間則是絕對原初自戀症之一。嬰兒逐步獲得一點點模糊的覺察,認為需求的滿足是無法由它本身來完成的,必須是來自自體之外的某些地方。

共生期( 1-5月):魔術共生 一體的幻想。 全能感:世界與願望的一致性。 母親的感知。 愛的客體的意象和身體與精神自體的意象是從愈來愈增加的愉悅(好的)及不愉悅(壞的)的本能與情緒經驗浮現出來的。 嬰兒逐漸發展出一身體意象,而這內在感覺乃形成自體的核心。這些感覺仍是自體感覺的具體成形點,圍繞著它而形成一種自我認同的意識感(Mahler & Furer,1968,p.11)。

從生物移轉到心理生物,這很可能在三個月大時就產生了,因為記憶遺跡的存在可容許開始有學習而不僅是制約的心理形式。 在這早期階段中,關於內在與外在自體與他人的分化尚未存在。我還未與非我分化清楚。客體關係的層級是屬前客體,但是在模糊的兩元單一體之內於母親身上的投注是一項攸關重大的要點,從那裡乃形成所有接下來的人類關係;這個階段所遺留的痕跡會跟隨著我們一生

孵化期( 5-9月):心理功能(辨識探索) 依賴成熟、後仰檢視母親、陌生人焦慮。 分化與身體意象大約四或五個月大時,正是共生期的最高峰,嬰兒展露出似乎意味著分離-個體化過程的開始。嬰兒會把它的身體和母親稍為隔開,並且藉發展出動作技巧從她膝蓋滑下來在她腳邊嬉戲以便開始和她分道揚鑣。 大約七到八個月大時,嬰兒開始出現一種視覺上回頭檢視母親的型態以便作為定向點,這意味它開始從母親處做出身體與精神分化的一個重要徵象。

孵化會延遲或早熟 如果孩童有很強烈且不舒服的共生關係,那麼他可能提早孵化,很快進到分化期以逃避那不舒服的共生關係 曾描述過一個小男孩,他並沒有從母親處得到足夠的共生性的情緒供給,他似乎能夠延長那共生關係而他自己和他的母親有時間去趕上。如果這個共生期太過讓他喘不過氣時或太過侵犯性時,那麼這個分化就會產生各種程度不一的障礙。

探索期( 9-12月):爬行練習 母親隨侍在側。 孩童愈來愈會冒險地離開母親,並且非常沉浸在自己的活動裡,似乎會忘卻了母親的存在。會有週期性回復到母親身上以求情緒的“再充電”(refueling),一種身體或情緒上的接觸。有些母親和她們的小孩似乎看重獨立的功能而可以就近給予再充電;也就是說,他們透過言語的方式維持聯繫與接觸

別戀期(12-15月) 世界充滿了機會與新奇。 與世界戀愛了。 發展自體。

我”(“I”)的清楚心理 爬行,然後走路,身體上離開母親,這些能力在“我”(“I”)的清楚心理再現中扮演著一個重要角色。 實踐階段大約是在一歲半左右可以自行走路時達到極點.此階段的學步小孩似乎最是相信他們自己的全能,這是衍生自他們自以為享有母親親神奇能力的自覺 16到18個月大的期間,是發展上的一個主要關鍵點,此時學步小孩是處於自體的一理想化狀態的高峰

孩童和世界的甜蜜愛戀 直立走路且不需協助是人類個體化中最偉大的一步。直立的姿勢給孩童一個對世界全新的觀點 自戀是達到一個高峰,但卻很容易面臨洩氣。此期間孩童的特質是自戀性的投注在他們的功能發揮上,在探索他們那膨脹的世界上,以及他們對跌倒的無動於衷。 情緒高昂也來自避開了跟母親間的融合和涉入。 逃開及被突襲、得到保證母親仍然會要抓住小孩似乎是學步小孩要形成自主性的方式。

復合期(15-24月):對媽媽重表興趣 跌跌撞撞,自己沒有魔法。 世界的痛楚,帶來懷疑與分離。 猶豫、掙扎、不講道理而煩人。 母親的溫和在場。或是權力糾結。 發展客體。

安全基地 Be present To be Not to do 永存期(24-30月):形成永存的客體 物體永存認知能力的出現。 客體永存的概念也發展出來。 將媽媽的形象內化。 並賦予慾力而形成客體關係。 安全基地 Be present To be Not to 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