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輔導學之發展淵源 以現代科學觀念為基礎,對於「個人」施予「輔導」的工作。 心理學的研究 (一)科學心理學的興起。 (二)人本心理學。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屋樹人測驗 劉玉琪老師  屋 、 樹 、 人 (Tree-House-Person) 分析學由 John Buck 於 1948 年發明,他認為在「人物繪畫」的重要性之外, 人們同樣也會賦予「房子」和「樹木」意義。  透過屋 - 樹 - 人測驗,可投射出個人的心理狀態,有系統地.
Advertisements

第一部分 概率论 第二部分 数理统计. 3/28 在一定条件下必然发生 的现象称为确定性现象. “ 太阳不会从西边升起 ”, 1. 确定性现象 “ 同性电荷必然互斥 ”, “ 水从高处流向低处 ”, 实例 自然界所观察到的现象 : 确定性现象随机现象 “ 函数在间断点处不存在导数 ” 等.
香港聖經教會 2016 年 3 月 無有中的富足. 經文:徒三 申初禱告的時候,彼得、約翰上聖殿去。 2 有一個人,生來是 瘸腿的,天天被人抬來,放在殿的一個門口(那門名叫美門), 要求進殿的人周濟。 3 他看見彼得、約翰將要進殿,就求他們 周濟。 4 彼得、約翰定睛看他;彼得說:「你看我們!」
迦密愛禮信小學 姓名 : 葉欣欣 班別 : 六望 ( 35 ). 目 錄 P.1 封面 P.1 封面 P.11 母親節P.11 母親節 P.2 目錄 P.2 目錄 P.12 父親節P.12 父親節 P.3 引言 P.3 引言 P.13 情人節P.13 情人節 P.4 新年 P.4 新年 P.14 元宵節P.14.
集 合 执教: 韩青霞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 —— 数学广角 两个妈妈和两个女儿去看电 影,每人买一张票,却只买 了三张票就顺利进入了电影 院,为什么? 妈妈 女儿.
聖多明我‧沙維豪 青少年主保
第五章 实用经验的总结与理论探索 宋—元(公元960—1368年).
心力衰竭病人的护理 内儿科教研室 刘文慧.
帶生命之道 入沈淪世界.
一, 简单的经历 二,从这些年所学到和领会到的 三, 结论:我们敬拜的神是什么样的神
临床护理教学 上海交通大学护理学院 吴蓓雯.
義守大學 辦公室禮儀 張 雄 喬 Janet CHANG.
第六章 培育职业精神 树立家庭美德.
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一等奖)
专题七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 英国议会大厦 美国国会 德国议会大厦.
觀光學概論 第一章 社會發展與觀光事業.
学生常见心理问题 与辅导技术 郑晓边 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第三章 精神分析治療理論與技術 指導教授 林美蓉老師 組員: 吳伶玫 簡家燕 林雨潔 蕭淳方 侯洽守.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所心理研究室,教授、博导
晚清駐藏大臣有泰在拉薩的宗教生活體驗: 兼論日記與日常生活史的研究取向
第五章 清末的外力衝擊與近代化 第一節 帝國主義的入侵
我的家 我的家有六口人和一只狗。 他们是一个弟弟,两个哥哥,妈妈和爸爸。.
我的世界故事模式.
郭泓志 黃奕翔報告
第十章 小粒子和大宇宙.
主要内容  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论概述 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分析  如何设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悦读计划 2012年招商银行广州分行.
空軍指參學院讀書會座次圖 講桌 茶几 主持人 校部 教官 主任 校長 空院 戰院 陸院 海院 校部 校部 校部.
第七章 追尋彩雲.
「台中市市一一三公有市場用地BOT開發經營案」
Photo Edited by : John Chen 比爾蓋茨的 十條"金玉良言".
北京铁路电气化学校 心理健康 第四章 学会学习 终身学习 知识点八 实践是培养技能的重要途径 制作人:陈峻殊 德育教研组.
主題六 社會需求與職業生活 --市場變動與未來產業發展趨勢 第五組-劉靜美、李淯琳、 張菁芬、連惠雯.
数学广角(一) 重叠问题(集合).
第二章 西格蒙.佛洛伊德.
衣身衣飾 吳季剛.
第二章 植物病害的病原物 第一节 植物病原真菌
降世為人的神 從人的眼光看, 神應彰顯公義慈愛。 從神的眼光看, 人要被拯救和引導。 兩者的交會點, 神定意要降世為人。
長者日 每年 11月第三個星期日 表達對長者的敬意 宣傳關懷長者的訊息.
第三章 宪法.
課碼(Workshop): 1BT-6 教室(Room #): 115A 講員(Speaker): 饒賢能 Frank Jao
第一篇第三章: 地緣政治與國家安全的關係 第一篇:第三章 地緣政治與國家安全的關係.
公民與社會第二冊 第一章 國家的形成與目的.
企業倫理個案 可口可樂的企業會責任 組 別:小野貓 組 員:劉品涵 4960L026 許佩珊 4960L063
社會地位升高? 社會地位降卑? 卑微的弟兄升高,就該喜樂;富足的降卑,也該如此;因為他必要過去,如同草上的花一樣。太陽出來,熱風颳起,草就枯乾,花也凋謝,美容就消沒了;那富足的人,在他所行的事上也要這樣衰殘。(雅1:9-11)
Prepared & Edited by : John Chen 俄國攝影大師 Zenin 傑作
時間是一項寶貴的財產,吾人應試圖充分利用,儘量不浪費,因為時間是無可取代的。
義守大學 職場禮儀 張 雄 喬 Janet CHANG.
社會階層化與教育 林以凱.
英國名瓷 Royal Worcester 李常生 Eddie Lee
幼兒社會學 學校之組織文化與班級社會體系 2019/4/26.
歷史事實與歷史解釋.
林振春 台師大社教系教授 學習型家庭的理念與做法 林振春 台師大社教系教授
榮耀的君王 太二1-23 (Matthew 2:1-23).
約翰三書 3 John.
聯課活動選組 三年級.
社会地位升高? 社会地位降卑? 卑微的弟兄升高,就该喜乐;富足的降卑,也该如此;因为他必要过去,如同草上的花一样。太阳出来,热风刮起,草就枯乾,花也凋谢,美容就消没了;那富足的人,在他所行的事上也要这样衰残。(雅1:9-11)
罗尔斯的正义论.
情境式職涯興趣測驗 曾馨霈 旗山國中輔導室.
男女羅曼史 談男女相處及感情問題.
田秀蘭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
夏夜 國中國文第一冊第二課 janet製作.
課前禱 天主,予人安慰的慈父!禰曾藉禰的聖子醫治人的疾苦,求禰俯聽我們出自信心的祈禱,從天上派遣施慰的聖神,降福這取自植物的油脂,以滋養我們的身體;願禰的降福,使所有敷用這油的人,都獲得身體和靈魂的保障,除去一切痛苦、衰弱和疾病。天主!求禰使這經禰聖化的油,能為我們產生治病的神效。
Bible Study John 7: 37~52 01/08/2010.
什麽是成功? 經文:約書亞1:1-9 徐忠昌牧師.
聯課活動選組 四年級.
枒 敬候永恆國度 路12:31-32,來12:28-29.
民初政局與袁世凱( ).
Photo Edited by : John Chen 比爾蓋茨的 十條"金玉良言" 請按鍵換頁.
經文 : 約 21:1-19 前言 1. 細心觀察與適時的指引 2. 僕人服事的榜樣 3. 生命進深的挑戰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一、輔導學之發展淵源 以現代科學觀念為基礎,對於「個人」施予「輔導」的工作。 心理學的研究 (一)科學心理學的興起。 (二)人本心理學。 (三)心理測量運動。

一、教育學之演進 進步主義教育思潮特別強調個體發展、志趣、自由及活動,教育與生活的關係。 二、心理衛生運動的發展 1973年派尼爾(Pinel)首創精神病患治療的恢復心理功能的實施方法。

沙考(Charcot)、珍尼特(Janet)兩位神經學家以「催眠術」與「傾瀉法」診斷及治療。 弗洛伊德發展「傾洩─催眠」方法,治療歇斯底里病患。 精神醫學及心理治療法由歐洲逐漸傳播到美國。 三、工業化社會 引發社會劇動,造成社會弱勢群體之個人需求亟須被正視與關照,帶來輔導運動的興起。

二、美國輔導工作發展歷史 輔導運動發展不是官方由上而下的指導與帶領,而是知識份子在工業革命發展過程對勞動力所發出呼應。 年代 代表人物 重點 1909 Davis Parsens 幫助學生適應未來職業生活 1941 Kell 從離校後→在校期間的輔導

一、輔導運動的肇始 Jesse B.Davis看到學生的職業問題(無力抗拒資本家的剝削),首創輔導課程(利用英文課),進行「職業與品德輔導」。 「輔導之父」Frank Parsons,在波士頓對校外求職青年進行職業輔導。 此時輔導內涵為:觀察和分析個體興趣、工作能力與人格特質;蒐集職業資料、工作性質與工作要求;決定與安插工作。

二十世紀初美國是社會轉型期,移民、財富、童工問題興起於工業迅速發展的城市。 1908年,輔導學的開始, Parsons設波士頓民眾服務職業局,是第一所青年謀職的職業輔導機構。

1910年全國職業輔導協會(NVGA)。 1913年始於密西根,設立常設NVGA。 因關切受剝削勞工的需要而發展的輔導,呈現民主社會中知識份子對社會弱勢個體,自發而出於人道主義的關懷。

此時的輔導不強調哲學論述,輔導模式建立在簡單邏輯上,目的在提供失學青年職業訓練。 輔導內涵: 1.觀察和分析個體興趣、工作能力與人格特質。 2.收集職業資料、工作性質和工作要求。 3.決定和安插工作。

此時職業輔導避開心理學,但卻與隨後發展的心理計量法緊密結合而形成分析的主要方法。但這些為職業輔導所設計的測驗工作,效能未能符合期望,常出現測驗以僵化的標籤,將施測對象分級、歸類和揀選,分送就業升學,濫用測驗結果反使職業輔導無法更關注個人需要和發展。

二、教育輔導的推動(1941-) 教育輔導活動是一個基本歷程,目的在幫助學生更有效能的適應學校生活和選擇學習課程。 輔導的重點從離校後的生活調適拉近到在校期間的輔導。

教育輔導概念引到學校,最初用來幫助校方進行學生學習分配和調適、適應新環境。 一般認為教師受過少量非正式訓練,即可勝任。故對諮商員所需要的專業訓練認識不普遍。

漸漸地「輔導是教育不可或缺的部份」這種看法逐漸興起,John Brewer(1932)指出學校幫助學生瞭解、組織、擴展和促進他們個體和群性活動……是所謂輔導。 1.放大輔導的內涵,輔導變成教育輔導的一環。 2.奠定輔導介入的理論基礎,把輔導變成教育過程聯結。

輔導在公立學校成長歷程: 1.一開始於二十世紀初,反應美國社會和教育對工業化改變的反應,以職業輔導為主。 2.第二開始於1920年間,稱為教育輔導。當時由於學校人數大增,行政人員,班級管理不足及義務就學法案等的衝擊,導致必須以分配和調適為輔導工作的主要內涵。

教育輔導把職業輔導含括為其一環,帶來今天強調發展和與既有心理學有更多聯結的輔導理論。

三、輔導學與其他心理學說的整合(1940-) 1940~1970年,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經濟復甦,工作機會增加,個人主義抬頭,忽視個體而謀求國家或企業團體的福利之批判浪潮漸起。 1957年,蘇俄人造衛星發射,1958年通過國防教育法案,中學諮商員數年間擴增三倍。

1940~1950年行為科學發展理論和研究中發現,教育和行為科學家關注實驗操作、研究設計和假設考驗等實證方法,教育界期待輔導實務工作有明確績效供檢核。 1958~1960年初期,視教育為國家防衛觀念,社會重建工具。

發展論成為輔導的核心概念。發展輔導並非職業或教育植根於體制和環境需要等社會和經濟等背景所發展出來的理論,是借用晚近社會和行為科學在理論上的開拓,並應用到教育和人類發展。

教育輔導與發展輔導認為輔導焦點放在離校後工作相關導向並不適當,認為應該放在學生的日常生活和教育歷程上。 此時,教育輔導和發展輔導不是忽視工作和生涯,而是嘗試重新對焦於更寬廣的概念架構,代表人物:Erikson、Havighurst等人。

1940年羅吉斯倡導非指導式諮商和個人中心治療法,使諮商成為輔導學的重要領域。 強調是幫助個人在發展序階上趨向成熟,得到自我了解和對周遭環境的理解。

四、輔導效能的落實 1960~1970年,為了對個人的改變更能掌握其方法及策略,輔導逐漸看重諮商技術。 1940~1950年間,羅吉斯的個人中心理論大受歡迎,也是對諮商與輔導工作影響最大的一個人。諮商逐漸走到輔導的核心位置。

今天的諮商與輔導涵蓋意義更多樣,包括一套教育服務、獨特助人過程、心理介入的一套理論和一個概念架構,逐漸從輔導概念脫離,在學校輔導工作角色日漸吃重。

將諮商與輔導視為同義字,無形中壓縮輔導的空間,以大系統、普遍性服務為目的的輔導會被諮商個人所關注特定的方法和技巧所取代,而錯失目標。 相同的是輔導與諮商越來越能走到「折衷取向」和「行動取向」。

1975年,聯邦立法通過「殘障兒童教育法案」,學校對於不利地位的殘障孩童提供特殊服務,並避免造成隔離,使其回歸主流,「個別教育計畫」應運而生。

五、目前的發展 1980年,挑戰經濟與國際市場競爭力,諮商工作由過去幫助個人的就業準備,變成現在幫助個人在各個年紀做更有效能的工作者和公民。

輔導模式從放任,以學生為中心模式,轉而以機構為中心,希望在有限的經費下進行最佳服務,隨著專業的成熟和美國經濟景氣的低迷,更重視效能的評估。

三、我國發展輔導工作發展歷史 一、萌芽時期 蔣建白先生規劃僑生輔導,在其所分發若干大學及高中實施,並發行「輔導月刊」,供各校教師研究參考,被認為是近代教育輔導工作之始。

二、開拓時期 組織「中國輔導學會」。 「中等學校輔導工作實驗」舉辦實驗學校校長及教師輔導專業訓練,並舉實驗工作研討會。

「中國輔導學會」主要貢獻: (一)引介輔導觀念與知識 ‧發行「輔導研究」期刊。 (二)進行輔導人員訓練及輔導工作推展 ‧「中等學校輔導工作之實驗」。

(三)促進輔導相關團體的聯繫 ‧與中國教育學會、中國測驗學會、中國心理學會、中國行為科學社等團體密切合作。 (四)建立輔導制度 ‧民國五十七年,實施九年國民教育,協助教育部擬訂國民中學「指導活動」課程標準。

三、制度建立時期 (一)輔導專業課程設置 ‧民國五十七年,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成立教育心理學系。 ‧民國六十年,彰化教育學院成立輔導學系。

(二)輔導納入學校體制 國小: ‧民49年─北市車行國小推行兒童心理衛生工作。 ‧民68年─教育部頒訂「國小課程標準」,增列「國小輔導活動實施要點」,融入課程中。

‧68年─「國民教育法」明訂小學應有「輔導室或輔導人員」。 ‧73年─國小輔導室全面設置。

國中: ‧五十七年,教育部實施九年國民教育,在國民中學暫行課程標準增列「指導活動」課程,並設置「指導工作推行委員會」,聘用「指導教師」,透過課程形式專設「指導活動」一科。

‧民國七十二年頒布國民中學輔導活動課程標準,又改為「輔導活動時間應由輔導本科系或相關科系畢業,受過輔導專業訓練的教師擔任」。

‧民國八十五年,我國國民小學中高年級科,開始每週一次一小時輔導活動課程。 ‧民國六十五年大專院校設置學生輔導中心或心理衛生中心→指導中心→輔導室或輔導中心。

(三)政府及民間輔導機構創設 ‧民國七十七年張老師輔導中心改為「青年諮商服務處」。 四、專業效能提昇時期 倫理準則是構成專業的條件之一。

教育部八十一年在「輔導工作六年計畫」中以「紓緩青少年問題的嚴重程度」和「逐步建立輔導體制」為主要推動方向。 八十四年實施「第二期輔導計畫」,以認輔制度、輔導制度、輔導法、生涯輔導、輔導網路為主。

春暉專案 朝陽專案:為曾犯案之少年。 璞玉專案:學生不升學、不就業之少年。 旭日專案:多為曾犯案被觀護所滯留一段時間再回學校的少年。 攜手計畫:鼓勵大專院校學生加入國中小故寒暑假活動之推展。

「第二期輔導計畫」主要發展: (一)強化中、小學輔導教師的專業知能 ‧民國八十三年,「師範教育法」修正為「師資培育法」,教育學程的開放,輔導教師的養成來源也更為多樣化。

(二)重視社區諮商師的培養 ‧如國民就業輔導中心、各省立醫院附設之社區心理衛生中心、救國團張老師青少年輔導中心、各大城市的家庭協談中心、生命線,及私立輔導機構等。

‧彰師大於民國八十三年成立「社區心理諮商及潛能發展中心」,嘗試提供符合社區民眾需要的諮商服務。 (三)督導制度的推動 ‧是保障當事人權利的重要措施,也是建立專業權威和公信力不可或缺的一環,但我國最脆弱的一環是臨床督導。

‧七十年後,張老師青少年輔導中心是最早引進督導制度的機構,著重於對義務張老師建立良好督導關係及支持性之督導功能,以行政監督和個案處理為主要導向,教導取向之督導則較少見。

‧四十年來,輔導已從特定對象(如僑生)而漸擴及一般社區民眾。 ‧輔導工作蔣建白及宗亮東等帶領下,政府機構決策外,「中國輔導學會」是規劃與執行的重要團體。

‧美國於二十世紀初,以民間自主的力量推動輔導,我國初期由官方引導,漸推廣為社會大眾所接受。 ‧輔導工作的蓬勃發展代表一個國家國力發展的程度。

‧教育部擬將多次或長期中輟之學生納入中途學校,主要分四種: 獨立式中途學校─學生住宿。 學園式中途學校─中輟生以宗教方式(南投白豪禪寺)。 合作式中途學校─觀護所中犯案少年課業不致中斷與國中小合作上課。 資源式中途學校─潛能開發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