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谷(Gogh, Vincent van ) 1853一1890.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梵谷 - 燃燒的靈魂 他的心藏在不為人知角落 他用畫筆點燃了他的靈魂 ← 文生‧威廉‧梵谷 (Vincent Willem Van Gogh) 組長:05 周軒安 組員:02 吳彥萱 06 林庭宇 24 吳聖雲 29 陳彥安 901第四組.
Advertisements

第一單元 – 繪畫、建築與雕刻藝術 第一章:什麼是藝術 第二章:認識藝術的構成元素 第三章:認識藝術的創作要素.
梵谷的一生 Van Gogh ( ).
認‧識‧印‧象‧派 簡報設計 李珮甄.
隆河的星夜 Night Over the Rhone
萬鴨飛過廢田 洪素麗.
印象主義 (Impressionism) 盧淑貞 葉秋梅 ©2002 美術教育天地-美術欣賞教材.
萬鴉飛過廢田 萬鴉飛過廢田 介紹梵谷 梵谷之歌 介紹梵谷 早期畫作 夢-烏鴉 巴黎時期 作者介紹 亞耳時期 課文段旨.
《浮世繪》 日 本 文 化 的 討 論 第九組組員 國樂系 鄭芝庭 國樂系 巫培誠 國樂系 楊宜樺.
後印象主義(Post-Impressionism)
印象主義 (Impressionism) 盧淑貞 葉秋梅 ©2002 美術教育天地-美術欣賞教材.
印象派藝術 Impressionism 李惠賢 梁穎琪 © 2003.
後印象主義 (POST-IMPRESSIONISM) (高級組)
梵谷的故事.
誰能救梵谷 文生•梵谷 ( ).
認識梵高 文生•梵谷( ) 改編自丘永福老師 坦克美術教育網提供.
梵谷 開場白 梵谷?.
藝術與美學欣賞-10 寫實主義、 浪漫主義與 印象派藝術的發展
蝴蝶飛舞 色彩的明度 及 明度高低對比的效果.
梵谷 第六組 組員:陳聖儒 、方葶安、廖萱婷、陳鵬傑 劉席鈞
燃燒的靈魂 梵谷 Vincent van Gogh.
燃燒的靈魂 梵谷 VINCENT WILLEM AN GOGH 正修科技大學‧蔡獻友 VAN GOGH VINCENT WILLEM
情色音樂 音樂的性格與色彩.
非擬真著色 (non-photorealistic rendering)
Georges Seurat, Sunday Afternoon on La Grande Jatte
欣賞有趣的薑餅屋.
傳奇的梵谷   美術專題欣賞     六年級下學期 梵高生於荷蘭的小村莊,父親是個牧師,伯父們都是個畫商。他從27歲開始畫畫,擁有創作的熱情,據說他毫不在乎長時間在烈日當空下揮筆作畫。 童年的梵高舉止粗魯,脾氣古怪,任性又倔強,不易被了解,也很難與他相處。唯獨弟弟西奧卻很疼愛這位哥哥,兩人常手牽手散步和遊戲。在梵高的一生之中,西奧是他精神的支柱和經濟的來源。
梵高 Vincent Van Gogh.
製作人:六年五班 蔡佩伶 何若華 林怡萱 指導老師:黃芝莉
與梵谷相遇 臺中市大里區永隆國小 鄭瑞鉁老師 製作.
視覺藝術課程-千變萬畫你的臉 藝術與人文領域課程
『藝術人文教學設計』分享---- 探訪畫家李梅樹的河岸風光 設計者:柯幸玫、林明周 教學設計:林淑美、李美鶯、沈美英.
梵谷 導賞 設計者:許麗蓉.
後印像派畫家 梵谷 行銷四C 廖珈以.
梵谷文生 製作人:60832/傅巧如 60827/趙蔓甯 製作日期:92/11/18
梵谷 (Van Gogh).
藝術視窗期末作業 主題:肖像 4970H015 廖佑崧 4970H029 洪健豪 4970H061 羅貫中 4970C028 陳 瑩
情緒的感染力 做一個快樂的人是最好的貢獻. 文/朵朵 你知道嗎?你對這個世界最好的貢獻,就是做一個快樂 的人。 因為你快樂了,所以才能帶給別人快樂,看出去的世界 也才會處處美好。 情緒是有感染力的,當你的心情透亮如晴天,靠近你的 人所感覺到的就是愉悅的氣場;而那種快樂的能量,就 是你在無形之中送出的禮物。
塞   尚 法國人稱十七世紀為「大世紀」(1625~1700),因為此時期的法國在「太陽王」路易十四的中央集權統治下,握有凌駕歐洲諸國的政治主導權,而在藝術文化上,光耀史冊的歷史人物陸續登上歷史舞台,建構起延續至今的法國文化基礎。
美勞教學 他們在做什麼 幾米作品 水墨的家鄉 共六節.
達利.
Mr. ★ 梵谷 藝術…人生…. 兩個….相關嗎? 作者:周亭亭.孫瑩珈 指導老師:黃芝莉.
雷諾瓦 作者:江馥樺、鄭君柔、吳佩熹 指導老師:黃芝莉老師.
哪些人是管理者? 管理者? 指和一群人工作,並藉由協調他人來完成工作,以便達成組織目標的人
真情畫台灣 —畫家彩筆下的福爾摩沙 『藝術人文教學設計』分享 設計者:柯幸玫、林明周.
下學期 專題欣賞.
這是對比彩度配色嗎? 圖片來源:flickr 作者:likeyesterday
名畫動起來 課程設計:張東美.
藝術家-梵谷 組員:
六年級電腦科 KompoZer w3.dhps.tp.edu.tw.
梵谷.
遇見梵谷 Van Gogh 製作人: 松竹國小 王月青 童巧雯.
梵高 Vincent Van Gogh 1853~1890.
黃美廉:幼時罹患腦性麻痺.
三年級下學期 專題欣賞.
題目:心中最討厭的…… / 我喜愛 /理想的風景
燃燒的畫家---梵谷.
目錄 1.梵谷傳 2.梵谷出生地 3.梵谷生平介紹 4.梵谷悲慘的愛情 5.梵谷年輕時 6.梵谷中期畫作.
梵高 Vincent Van Gogh 1853~1890.
Super Maker!手指尖的藝術.
藝術視窗報告 班級:四高三A 姓名:蔡富凱 學號:4971G003.
義守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 在職專班 網頁色彩學--- 以顏色分析網頁設計 指導老師:吳有龍教授 學生:陳正忠 學號: G.
類似色調配色之效果與運用.
106學年度上學期 學校日 五年級 自然與生活科技 林皎汝 老師.
畫夢女孩,她的靈魂不屬於這個世界 Akiane
傳奇的梵谷   美術專題欣賞 梵高生於荷蘭的小村莊,父親是個牧師,伯父們都是個畫商。他從27歲開始畫畫,擁有創作的熱情,據說他毫不在乎長時間在烈日當空下揮筆作畫。 童年的梵高舉止粗魯,脾氣古怪,任性又倔強,不易被了解,也很難與他相處。唯獨弟弟西奧卻很疼愛這位哥哥,兩人常手牽手散步和遊戲。在梵高的一生之中,西奧是他精神的支柱和經濟的來源。
企業識別標誌(logo)設計—第二講 圖文合一的創作法
蒙德里安調色盤 藝術與人文視覺藝術教學設計 蔡娟娟
梵谷 第6組 17、07 、 15 、 25 、 29 、 31.
音樂欣賞 (Music Appreciation)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梵谷(Gogh, Vincent van ) 1853一1890

梵谷的生平介紹 Gogh, Vincent (Willem) van (生於1853年三月三十日於荷蘭Zundert--逝於 1890年七月二十九日於巴黎近郊的Auvers-sur-Oise), 常被認為是荷蘭繼Rembrandt 之後最偉大的畫家。他對於現代化派的印象派畫風極具影響力。在短短的十年內,他的創作透過大膽的用色、粗獷的筆觸以及精神上憤怒的情緒,造成了風潮。代表作中包括了許多自畫像,以及著名的 The Starry Night (1889).

苦修學畫 梵谷是荷蘭牧師之子,初與其弟西奧(Theo)在海牙、倫敦、巴黎為畫商工作。後來曾執教於兩所英文學校,並在荷蘭一家書店工作過;當時有志成為一名牧師,於是熱心研究教義;其後,在比利時波瑞納吉及煤礦區傳教,深刻的體驗了礦工的貧困。1880 年,被除教職,生活變得極為窘困,才開始專心致力為畫家,此後到 1886 年之間,梵谷曾住過布魯塞爾、艾登、海牙、德倫特、魯恩和安特衛普等地。在布魯塞爾,他上過不定期繪畫課程,在海牙則從毛佛(Antoine Mauve)學畫,在安特衛普則加入學院。梵谷利用這些機會自修畫藝,但卻無大的進展。

接觸印象派 1886 年他回巴黎,和西奧一道工作,由於西奧當時主持的畫廊全力支持新派畫,因此梵谷接觸到許多印象派畫家作品。他認識了土魯茲-羅特列克(Toulouse-Lautrec)、畢沙羅(Pissarro)、竇加(Degas)、秀拉(Seurat)和高更(Gauguin)。1888 年,梵谷前往亞耳,不久高更也前去同住。

荷蘭時期的畫風 梵谷在荷蘭時期所表現的特色是:用色陰暗,造型滯重,描繪主題主要為農民及其農務。西奧勸他用當時一般印象派畫家所用的明快的色調,他不予理會;但在安特衛普的短期停留期間,他開始對日本版畫(浮士繪)和魯本斯(Rubens)的作品發生興趣。回到巴黎後,他繪畫的題材和用色有全然的變化;他採用印象派畫家的技法,曾一度傾向秀拉的點描法,題材則轉向花卉、巴黎景物、人像畫及自畫像,這種轉變使他嘗試到新的觀念。

亞耳時期的創作 到了亞耳之後,他畫了很多色彩明亮、生動、充滿情感及對光的表現的風景畫和人像;高更繼抵亞耳之後,梵谷的作品明顯受到綜合主義(Synthetism)的影響--造型簡化,少用混色。他在聖雷米和奧文斯完成的作品,鮮活的色彩、陰鬱而如火焰般的筆法,充分顯露出他深受折磨的精神狀態。

經濟困頓 在亞耳,梵谷用了 15 個月,畫出了兩百多幅的畫。這時,因為沒有賣出任何畫作,所以經濟上來源極為貧乏,加上身受神經性問題的困擾。他後來積極地想要組成一個藝術家聯合會,該年底,高更加入該聯合會。但是一場大吵的結果,梵谷自己切掉了左耳。

抑鬱而逝 1889 年五月,他自行要求進入 St Remy(在 Arles 附近)一處精神病院,但在那裡的一年中,他瘋狂地作畫,包括了著名的 Starry Night。這一年他除了畫作以外,還有 150 幅油畫。 1889 年 Theo 結婚,1890 年五月梵谷搬到 Auvers-sur-Oise,向 Gachet 醫生租屋而住。接著又是另外一波的創作。他生命中的最後 70 天中,他畫了 70 幅油畫。但是他精神上的憤怒與憂鬱卻與日俱增。最後,1890 年七月二十九日,死於自殺。

對後世影響 後世畫家中,受梵谷影響最深的要算孟克(Munch)和德國表現派畫家。

畫作欣賞

編織的老婦 1881.12 壓克力.畫紙 梵谷初期的水彩畫, 還乘持荷蘭的傳統畫法, 用畫筆直接傳達頻料的效果。 這幅以黃昏為背景的作品,                                        編織的老婦 1881.12 壓克力.畫紙 梵谷初期的水彩畫, 還乘持荷蘭的傳統畫法, 用畫筆直接傳達頻料的效果。 這幅以黃昏為背景的作品, 可以看出他遭表姊拒絕後 沮喪和低沈的心情。

海濱 1882..8 油彩.畫布 這一幅作品採用以風景為主題的方式, 使人物起來靜止而微不足道, 像小石膏像一般。 梵谷這時開始嘗試作油畫,  油彩.畫布 這一幅作品採用以風景為主題的方式, 使人物起來靜止而微不足道, 像小石膏像一般。 梵谷這時開始嘗試作油畫, 以厚塗的方法, 色調濃濁。 從此作品可看出, 他已有系統地利用明暗的配合 來表現他的意念。                                                             

市場 1882.9 壓克力.畫紙 這一群看不清面孔的人, 我們不知道他們在做什麼, 青褐白黑黃等沈濁的頻色 加重了畫面的抑鬱感, 使構圖隱隱然藏著不安, 呈現梵谷在海牙時期的性格和心境。

吃馬鈴薯的人 1885.4 油彩.畫布 幽暗的燈光下, 作完一天工作的貧窮農民, 面對著只放有馬鈴薯的簡陋餐桌。 餐桌上聽不嘈雜的談話聲, 每個人都像是孤立的一樣, 將視線投往不同方向, 充滿著疲憊和忍耐的沈默。 這種畫法技巧, 是受到林布蘭特的影響, 藉著安置於畫布中心的光源, 浮現出陰暗裡人物的面孔及雙手。 這幅作品是梵谷最廣為人知, 也是最令人感動的傑作。

白楊道 1884.10 油彩.畫布 獨特的色調造成一種單調的效果, 接近印象派的風格。

房屋背後 1885年12月 油彩.畫布 我們可以看出梵谷內心 因與鄰居女子婚事不成 和父親病故的打擊下 在他內心潛伏的絕望感。 一般畫建築物很少從背後畫, 梵谷的視點頗為特殊。                                                             

自畫室向外遠眺 1887年4 -6月 油彩‧畫布 梵谷與弟弟住在巴黎時, 有一間自己的畫室, 從窗外小窗可以眺望蒙馬特風景。 這幅是他描繪這間在四樓的畫室風景, 完全學習新印象派的點描法作畫。                                                             

工作中的藝術家自畫像 1887-88年 油彩‧畫布 單調的色調可以表現出 畫面上明亮的部分的震撼, 而且也勾勒出畫中人物的形體, 尤其那塊調色盤, 除了畫鬍子的橘紅色, 畫面上的顏色通通都有, 雖然是同一個人, 畫家卻做了各種不同的處理和表現。

花魁(摹歌川芳虎) 1887年 浮世版畫 巴黎畫報的「日本特集」專刊, 封面上有幕府時代 浮世繪專家歌川芳虎的「花魁」, 藝妓的穿著與婀娜多姿動作, 四周還用景年花鳥畫譜上花草裝飾。                                                             

十四朵向日葵 1889年1月 油彩‧畫布 所謂「梵谷之花」的向日葵, 它是生生不息的象徵。 梵谷筆下的「向日葵」朵朵婀娜多姿, 表現出歐洲南方熱力的感覺。 全世最貴的畫 日本安田 保險公司                                                                                                                                 

阿爾梵谷臥室 188年10月 油彩‧畫布 運用新的手法, 將一大塊被重新分配的色塊, 藉著同時存在的對比, 使整幅畫均衡而相稱, 不過隱藏於強烈鮮明色彩中的不安定感, 也反映其悲劇的精神狀態。

夜咖啡館-室外 1888年9月 油彩‧畫布 深藍色星空夜晚, 路旁咖啡座上有幾位客人在 喝咖啡, 在黃色光暈下展現夜的神秘, 梵谷努力經營「黃色交響」 中不尋常的氣氛。                                                                            

絲柏 1889年6月 油彩‧畫布 絲柏是梵谷內心的代表象徵。 集合了旋轉線條的絲柏, 彷彿是梵谷將他的苦悶及希望匯聚一起, 向天空高高地聳立和湧現                                                                        

星夜 1889年8月 油彩‧畫布 穩定的韻律式運動, 線條方向更明確, 曲線、螺旋紋扭曲成漩渦, 賦予自然物體以動感 才能使自己從緊張之中獲得解放。                                                                      

奧維的教堂 1890.6 油彩.畫布 這是一幅矛盾及統一的畫, 就像隱隱訴說著梵谷的人生經歷。 而梵谷不畫門的背面, 也可象徵他生涯中為教堂背棄的痛苦。

麥田群鴉 1890.7 油彩.畫布 梵谷最後的作品。 這幅遺作就像一首震撼人心的交響曲, 結束時的高潮與混沌, 同時也是戛然而止的尾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