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臺灣3.0版授權釋出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台中市牙醫師公會 社會教育委員會 蔡佩音醫師 迎接新口腔時代. 蛀牙 v.s 全身疾病.
Advertisements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台灣3.0版授權釋出
臺灣現代主義小說 Reading Taiwan's Modernism Fiction 第十一講:黃春明〈兒子的大玩偶〉(二)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台灣3.0版授權釋出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台灣3.0版授權釋出
臺灣現代詩 Taiwan Modern Poetry 第九講:覃子豪、周夢蝶
戰爭之外的軍事史 第五單元:徵兵制的由盛而衰─秦漢時代
臺灣現代主義小說 Reading Taiwan's Modernism Fiction 第十講:黃春明〈兒子的大玩偶〉(一)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臺灣3.0版授權釋出
展望 2020 暨歐盟國家聯絡據點 Horizon 2020 and Nat’l Contact Points 歐盟科研架構國家聯絡據點辦公室 EU National Contact Point, Taiwan 1 歐盟法與生命文化 ( 二 ) 第四單元 林芳邦 博士 歐盟科研架構國家聯絡據點計畫主持人.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台灣3.0版授權釋出
《東亞儒家人文精神》 黃俊傑 台灣大學特聘教授 教育部國家講座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台灣3.0版授權釋出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臺灣3.0版授權釋出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臺灣3.0版授權釋出】
演講:Le Festival de Cannes 坎城影展
9. 通路概念與策略 授課教師:國立台灣大學農業經濟學系 雷立芬教授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臺灣3.0版授權釋出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台灣3.0版授權釋出
《東亞儒家人文精神》 黃俊傑 臺灣大學特聘教授
西洋哲學史 西洋哲學的創始:古希臘哲學 (一)
模仿、認識與現象學 臺北醫學大學通識教育中心 林文琪副教授
義大利文 第一單元:UNIT 6(1) 授課老師:若瑤老師
第十六單元 Comprendre et Donnez Des Coordonnées.
第二單元 L’alphabet et les prénoms français
Écrire à ses amis ou à sa famille
1. 課程簡介、定義 Marketing 授課教師:國立台灣大學農業經濟學系雷立芬教授
Historical background: Kant and Wittgenstein
Indiquer un itinéraire.
法文 授課教師:歐德尼教授 第十九單元 Un dimanche habituel. 星期日的例行生活。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台灣3.0版授權釋出
一、如何規劃? 二、教材數位化的可用工具介紹。 三、發表時應該注意的重點。 四、可展示的平台有哪些?
義大利文 第十四單元:UNIT 8 (2) 授課老師:若瑤老師
第十單元 Comment compter en français ?
第十六單元:UNIT 8—(4) 授課老師:若瑤老師
三角形三心 重點整理.
數學與文化:以數學小說閱讀為進路 洪萬生 台灣師範大學數學系退休教授
西洋政治哲學概論 Plato’s The Republic (the regime, the best political life)
第二講:初步認識釋迦摩尼佛的生平與教學 授課教師: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系 蔡耀明 教授
Survey of Selected Western Classics Unit 6: 聖經中的詩- Psalms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臺灣3.0版授權釋出
Rawls on Justice as Fairness
5. 產品開發與創新 授課教師:國立台灣大學農業經濟學系雷立芬教授
BCY行動研究2011之後 上課日誌 隔週上課前兩天以 時間: 年 月 日  紀錄者: 檔案名: 上課日期+學生名字
歐盟法與生命文化 (二) 第八單元 Protestantism Spirit of Reformation
授課時間:2012年10月25日(四)16:30~18:20 授課地點:博雅教學館 405、406室
Operations Management Unit 3: Project Management (2)
第十二單元:UNIT 7—In albergo (5) 授課老師:若瑤老師
第四單元:實驗設計資料 (2) 授課教師: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系 洪永泰 教授
第一講:課程介紹 授課教師: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系 蔡耀明 教授
法學入門 第10單元:公法與民商法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台灣3.0版授權釋出】 1.
授課教師:國立臺灣大學 政治學系 王業立 教授
法文 授課教師:歐德尼教授 (1) Les voyelles (révision) 母音
臺灣現代主義小說 Reading Taiwan's Modernism Fiction 第一講:課程簡介
法學入門 第 1 單元:法學入門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台灣3.0版授權釋出】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臺灣3.0版授權釋出】
Kant on Categorical Imperative
Array I 授課教師 Wanjiun Liao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臺灣3.0版授權釋出
第十一單元:Contemporary acquaintance theories 當代親知理論 梁益堉 教授
Operations Management Unit 4: Developing a Process Strategy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臺灣3.0版授權釋出】
Chinese Intellectual History
第一講 哲學系 林火旺教授 倫理學 第一講 哲學系 林火旺教授
Operations Management Unit 5: Analyzing Processes (1)
第二單元(2):Case Study- Li & Fung
做門徒的挑戰 – 新舊的衝突 歷史、文化、社會、家庭 衝突是因改變而來的現象 問題的所在:新的是什麼?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臺灣3.0版授權釋出】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臺灣3.0版授權釋出】
本課程指定教材為:朱熹,《周易本義》,大安出版社。本講義僅引用部分內容,請讀者自行準備。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臺灣3.0版授權釋出 《東亞儒家人文精神》 黃俊傑 臺灣大學特聘教授 Email: chun_chieh_huang@hotmail.com Website: http://huang.cc.ntu.edu.tw http://www.ihs.ntu.edu.tw/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臺灣3.0版授權釋出

《東亞儒家人文精神的展開》 第 十五 講 結論: 東亞儒家人文精神的 核心價值

1. 引言

1:1 本講主題 東亞儒家人文精神傳統之人性論基礎是什 麼?其核心價值理念何在? 儒家與道家人文精神異同何在? 儒家與佛教人文精神異同何在? 1:1 本講主題 東亞儒家人文精神傳統之人性論基礎是什 麼?其核心價值理念何在? 儒家與道家人文精神異同何在? 儒家與佛教人文精神異同何在? 4

2. 儒家人文精神的人性論 基礎及其核心價值

2:1 人性論基礎及其文化史的背景 人之完美性(the perfectibility of man) VS. 2:1 人性論基礎及其文化史的背景 人之完美性(the perfectibility of man) VS.  人之墮落性(the fallibility of man) 中國文化的「哲學的突破」(”philosophic breakthrough”) 缺乏創世神話(creation myth) VS. 西方文化的「創世神話」 6

2:1 人性論基礎及其文化史的背景 3 中國文化以「世俗」作為「神聖」(the Secular as Sacred) 是「一個世界」的文化。 2:1 人性論基礎及其文化史的背景 3 中國文化以「世俗」作為「神聖」(the Secular as Sacred) 是「一個世界」的文化。 VS. 西方文化中有「神聖」與「世俗」的緊張性,是「兩個世界」的文化 7

2:2 儒家人文傳統中的核心價值 「仁」:「人者,仁也」 先秦孔門:以「愛」言「仁」:「仁者,愛人」 2:2 儒家人文傳統中的核心價值 「仁」:「人者,仁也」 先秦孔門:以「愛」言「仁」:「仁者,愛人」 朱子:以「理」言「仁」「仁者,心之德,愛之理」 德川日本:在社會政治脈絡中言「仁」。 韓儒丁茶山(1762-1836)在「互為主體性」中言「仁」。 8

2:2 儒家人文傳統中的核心價值 2. 「孝」:在家族倫理中彰顯 生命承續的意義 孔子:子夏問孝,子曰:「色難」 孟子:「仁之實, 2:2 儒家人文傳統中的核心價值 2. 「孝」:在家族倫理中彰顯 生命承續的意義 孔子:子夏問孝,子曰:「色難」 孟子:「仁之實, 孝親是也」 9

2:2 儒家人文傳統中的核心價值 3. 「王道精神」 a. 分享而不是獨佔 (1) 王霸之別以義利之辨為基礎: 「義者,利之和也」 2:2 儒家人文傳統中的核心價值 3. 「王道精神」 a. 分享而不是獨佔 (1) 王霸之別以義利之辨為基礎: 「義者,利之和也」   (2) 「眾樂樂」而不是「獨樂樂」 10

2:2 儒家人文傳統中的核心價值 b. 「不忍人之心」的「擴充」與「推 恩」 (1) 「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 2:2 儒家人文傳統中的核心價值 b. 「不忍人之心」的「擴充」與「推 恩」 (1) 「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 稷思天下有飢者,由己飢之也,是 以如是其急也。 」《孟子.離婁 下》   (2) 「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 之政矣。 」 《孟子.公孫丑上》 11

2:2 儒家人文傳統中的核心價值 c. 「王道」=「先王之道」。 ( 《孟子.離婁上.1》 ) 以德治為基礎 2:2 儒家人文傳統中的核心價值 c. 「王道」=「先王之道」。 ( 《孟子.離婁上.1》 ) 以德治為基礎 《孟子.公孫丑上.3》:「以德行仁者王」 以民本為依歸 《孟子.梁惠王上.7》 :「保民而王, 莫之能禦也。」 12

3. 儒道人文精神的比較 13

3:1 儒道人文精神核心理念的對比 1 觀賞世界(道家) vs. 化成世界(儒家) 注重美學體驗 vs. 注重歷史文化傳統 歷史意識深厚 2「無為而無不為」(道家) vs. 經世精神(儒家) 陸象山〈答王順伯書〉 Nature vs. Culture (cultūra,耕耘) 14

3:2 道家成就「獨與天地精神相往來」的精神世界 VS. 儒家常面臨生命的抉擇 道家:生理生命的死 = 自然的生命融入 儒家浸潤在歷史文化傳統之中,追求「身心一如」「自他圓融」 儒家:生理生命的死 =文化的生命的開啟 15 15

影片欣賞: 論東亞遺民儒者的兩個兩難式 16 16

4. 儒佛人文精神的比較 17

4:1 佛教核心價值:厭離心 捨離精神 1. 緣起性空觀 三法印:諸行無常、 諸法無我 、 涅槃寂靜。 《金剛經》經文 4:1 佛教核心價值:厭離心 捨離精神 1. 緣起性空觀 三法印:諸行無常、 諸法無我 、 涅槃寂靜。 《金剛經》經文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 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18

4:1 佛教核心價值:厭離心捨離精神 3. 四諦:苦集滅道 4. 十二因緣:生命的輪迴與解脫 5. 「菩提心」與「廣大行」 19

4:2 儒家核心價值:經世精神 對世界的肯定與介入 即「世俗」即「神聖」:體神化 不測之妙於人倫日用之間 20

4:2 儒家核心價值:經世精神 3 . 世界的轉化起於自我的轉化: 格致、誠正、修、齊、治平 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大學》 4:2 儒家核心價值:經世精神 3 . 世界的轉化起於自我的轉化: 格致、誠正、修、齊、治平 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大學》 21

4:2 儒家核心價值:經世精神 4. 政治權力與儒家知識有密切互動 影片欣賞 22

5. 結論 23

5:1 儒家肯定人性的光明面,相信「人之可完美性」,積極鼓勵人奮發向上,特重教育,希望通過自我之轉化而完成世界之轉化,使人文秩序回復常道。 5:1 儒家肯定人性的光明面,相信「人之可完美性」,積極鼓勵人奮發向上,特重教育,希望通過自我之轉化而完成世界之轉化,使人文秩序回復常道。   24

5:2 儒家人文精神傳統呈現一種 「認識論的樂觀主義 (epistemological optimism)」 個人:人性本善:「仁義禮智根於心」 (《孟子》)道德的平等主義 政治:「聖君賢相」 世界:「理一分殊」、「剝極而復」 《孟子》 25

5:3 儒家人文精神傳統的缺點 1.忽視人性的幽暗面 2. 忽視「權力制衡」 (”Check and balance”)的必要性 5:3 儒家人文精神傳統的缺點   1.忽視人性的幽暗面 2. 忽視「權力制衡」 (”Check and balance”)的必要性 3. 對世界的「惡之來源」(the problem of evil) 問題難以提出有力之解釋(「理一分殊」說) 26

5:4 儒家在親緣倫常與人倫日用之間 優入聖域,安頓生命永續的意義 5:4 儒家在親緣倫常與人倫日用之間 優入聖域,安頓生命永續的意義   27

影片欣賞: 那是什麼? 28

思考問題 1. 二十世紀中國新儒家曾提出復興「新三統」(道統、政統、學 統)之說。您認為在二十一世紀思考儒家的復興 ,在「道統 」、「政統」、「學統」中, 應以何者為優先?為什麼? 2. 在二十一世紀多元價值交錯互滲的新時代中, 您認為「基督 教的儒家」(Christian Confucian)或「道家式的儒家」( Daoist Confucian)或「佛教式的儒家」(Buddhist Confucian)是否可能?為什麼?各有何種新的核心價值理 念?如何化解可能的內在緊張性? 29

關鍵字 1. 人之可完美性 2. 以「世俗」作為「神聖」 3. 化成世界 4. 經世精神 5. 道德的平等主義 30

概念圖 31

閱讀作業 Chun-chieh Huang, Humanism in East Asian Confucian Context, chap .6. conclusion.  Kirill Thompson ed., Humanities Sonica : Soirces of Chinese Humanism(R&V Unipress and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Press, 2012 ) 32

祈願以東亞儒家人文精神的復興,創造21世紀的 和平與發展 樂曲欣賞 《相思樹》 33

相思樹 所有的相思樹都為你栽, 所有美麗的花都為你開, 藍天悠悠,碧海悠悠, 所有的心思都望著你來。 在生命黃金的花季,我在期待你來, 落日的美麗,朝陽的明媚,都在等你來。 34

相思樹 所有的相思樹都為你栽, 所有美麗的花都為你開, 無垠的虛空,藍藍的大海,都在等你來。 多少次望月祈求,多少次虔誠禮拜, 所有的想念,所有的想念, 只為期盼你來,只為期盼你來。 35

相思樹 我在等你來,那是生命的花開, 我在盼你來,那是無悔的等待, 多少世多少生,我在等待,等你來。 請聽我聲聲的呼喚,回答我念念的渴盼, 上師啊! 我在盼你來,我在等你來,我在盼你來,我在等你來。 36

祝 福 各位同學 身心健康 生命成長 37

版權聲明 1 8 9 1-43 頁碼 作品 授權條件 來源 / 作者 WIKIMEDIA COMMONS / Hiart (http://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The_Examination_Candidate',_ink_and_colors_on_paper_by_Ren_Xiong_(1823-1857).JPG),2013/01/17 visited. 1 國立臺灣大學 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 黃俊傑 教授。 8 仁者,愛人。 《孟子‧仁者爱人》孟子。 仁者,心之德,愛之理。 《朱熹集註》宋 朱熹。 9 漢文書屋 (http://www.chinalane.org/moral003/bookstore/word/00000422.html), 2013/01/07 visited. 依據著作權法第 46、52、65 條合理使用。

9 10 11 頁碼 作品 授權條件 來源 / 作者 子夏問孝,子曰:「色難」。 《論語‧為政第2》。 仁之實,事親是也。 《孟子.離婁上》孟子。 10 義者,利之和也。 《易·乾·文言》。 眾樂樂、獨樂樂。 《孟子.梁惠王下》孟子。 11 禹思天下有溺者……以如是其急也。 《孟子.離婁下》孟子。

11 12 11、25 頁碼 作品 授權條件 來源 / 作者 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 《孟子‧公孫丑上》孟子。 WIKIPEDIA (http://zh.wikipedia.org/wiki/File:Mencius2.jpg), 瀏覽日期 2013.01.17,依據著作權法第 46、52、65 條合理使用。 12 先王之道。 《孟子.離婁上》孟子。 以德行仁者王。 《孟子.公孫丑上》孟子。 保民而王, 莫之能禦也。 《孟子.梁惠王上》孟子。

12 14 18 頁碼 作品 授權條件 來源 / 作者 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 (http://catalog.digitalarchives.tw/item/00/08/62/6e.html), 2013/01/07 visited. 14 無為而無不為。 《道德經‧37章》老子。 18 諸行無常、諸法無我 、涅槃寂靜。 《阿含經》。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金剛經》。 淨宗學院 (http://new.jingzong.org/Item/1135.aspx), 2013/01/07 visited. 依據著作權法第 46、52、65 條合理使用。

19 21 頁碼 作品 授權條件 來源 / 作者 苦、寂、滅、道。 《雜阿含經·三七九·轉法輪經》。 法鼓佛教學院(http://blogs.ddbc.edu.tw/juezheng.shi/2010/12/11/%E5%9B%9B%E8%81%96%E8%B9%84%E8%8B%A6%E3%80%81%E9%9B%86%E3%80%81%E6%BB%85%E3%80%81%E9%81%93/), 2013/01/17 visited. 依據著作權法第 46、52、65 條合理使用。 21 格致、誠正、修、齊、治平。 《大學》。 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論語‧憲問》。 淨宗學院 (http://new.jingzong.org/Item/745.aspx),

25 27 31 34-36 頁碼 作品 授權條件 來源 / 作者 仁義禮智根於心。 《孟子‧盡心上》孟子。 漢德辭典 (http://www.handedict.de/ft/zi/%E5%84%92), 2013/02/25 visited. 依據著作權法第 46、52、65 條合理使用。 31 國立臺灣大學 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 黃俊傑 教授。 34-36 所有的相思樹都為你栽……我在盼你來,我在等你來。 《相思樹》,福智讚頌集。 本作品 由圓音有聲出版股份有限公司授權使用, 如需利用本作品,請另行向權利人取得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