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教育高峰論壇 Education Forum (大億麗緻,天下雜誌與微軟) Year Topic : Educating Global Citizens.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林郁捷助理教授級.  壹、導言  貳、違法運動訓練與體育教學類型  參、法律責任  肆、結語.
Advertisements

养老金直发工作介绍 省社会保险中心 宋雅鸿. 2 2 介绍提纲 1 、目前我省养老金直发有关情况 2 、养老金直发背景 3 、什么是养老金直发 4 、直发的好处 5 、目前直发存在问题 5 、目前直发存在问题和解决思路 6 、直发的发展和推广.
变革中的教师教育 Teacher education in transformation
104年度南投縣國小學力檢測分析研習 學生學習力檢測與精進學習 南投縣教育處學務管理科課程督學 陳明達.
2010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讲评 何克抗 北京师范大学 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 2010年11月1日.
中央电化教育馆 陈庆贵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个性化学习 中央电化教育馆 陈庆贵
高齡自主學習團體終身學習活動試辦計畫 自主團體帶領人課程說明
第三章及第四章資產負債表的重點整理 取材自1.課本 2.鄭丁旺中會第九版 3.營業員題庫重點.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的整体观、系统观 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的整体观、系统观 对信息技术整合的理解——教师的视角
機關安全維護 壹、對爆裂物之認識與防處.
陆亚东 Yadong Luo 中山大学, 迈阿密大学 June 7, 2012, 广东商学院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 解读.
新形势下图书情报专业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 问题
教 师 人 际 沟 通 与 协 调 (023) 邹 顺 康 (023) 西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閱讀理解策略融入體育教學 陳信亨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臺北市立松山高級工農職業學校 園藝科主任 鍾敏君
卓越校長的前瞻與新思維教育 謝傳崇 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學系.
Teaching and Learning 教與學
PISA 閱讀素養 教學 王冕的少年時代.
如何利用信息提升研究生 学习与研究质量 安徽省高校研究生信息素养夏令营 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黄如花 副院长 教授、博导.
媽咪!我長毛了… 平平與安安的長毛事件簿 報告:邱 子 芸
永續發展及教育 教材撰稿者:張子超/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教授.
臺南市億載國小 103年度客語生活學校督導訪視簡報 億載國小教務處製作
第 一 章 數位學習概論 課程名稱:數位學習 授課老師:李春雄 博士 2017/3/17.
Chen, Liang-Kuang National Kaoshung Normal University
PISA科学试题和国内初中科学学业水平测试试题比较分析
台灣創造力教育發展現況與後續發展 國立中山大學 郭志文教授 通訊工程研究所 所長 創意與創新研發中心 副主任
嘉義市100學年度特色學校計畫審查- 樂活地球村
2012届(数计院) 企业人事管理系统 ——指导老师: 学生:.
現代教師應有的修為 --正向轉念 中華科大 教學資源中心 楊瑞明
這學期的學習檔案 授課教師:鄭亞薇 數媒一A 費詩涵
教育部相關計畫申請說明.
双创工作从娃娃抓起——信息通信科普深入校园
困难与应对 ——古诗鉴赏教学指导例说 莆田市教师进修学院 肖潮声
走向优质均衡的上海基础教育 尹后庆 2014年7月.
中小学班主任应着力提升的专业素质 大埔县中小学骨干班主任培训 华南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讲师 廖耀良
龙泉教育研究培训中心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巡讲团 2015年9月
 建立學習社會      提昇生活品質 主講人:楊國賜.
教育信息化规划解读 王珠珠 中央电化教育馆 2013年8月29日.
你的潜能是无限的 ——高三心理辅导.
欢 迎 家 长.
一、工讀同學錄用規定(摘要) (一)申請對象工讀生必須具本校學籍,休學、退學則應停止錄 用。以家境 清寒學生為優先協助對象。依規定,
國立台中教育大學教育系暨課程與教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Understanding Local Culture 理解当地文化
「嗨!老同學…」 S. Chen & F. Chen.
Library Associations Together We are Stronger图书馆的组织 携起手来我们更强大
新生代館員知能的培育 柯皓仁 臺灣師範大學圖書館館長.
邱子恒 醫學圖書資訊服務專業人員之角色 邱子恒
顏佩如 國立台中教育大學教育學系暨課程與教學研究所副教授 (O)
Implementing ICT in British Schools
洪雯柔教授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國際文教與比較教育學系
Computer Center Ministry of Education
Discovery 數位課程教學影片資料庫 Discovery Education Streaming
職場禮儀 遠東科技大學 夏郭賢.
Have Fun and Enjoy Learning Sentences
醫學圖書資訊服務專業人員之角色 邱子恒
新世代的電腦教學法 Content And Methods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ducation For Teachers 華南師範大學教育信息技术學院 副教授 徐曉東(Ph.D) Education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故)名畑由之(上越教育大学研究生院) 南部昌敏(上越教育大学)
台灣 PIRLS 2006 中央大學 學習與教學研究所 柯華葳.
促進國際閱讀素養研究 研究名稱: PIRLS = Progress in International Reading Literacy Study 主辦單位: IEA =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Evaluation of Educational.
教師專業發展評鑑 鄭玉玲的教學評鑑檔案.
澳洲英語授課暑期研習分享: 參與研習對於大學教師國際觀之影響
台灣未來學校 學校發展中心 (SDC) /主持人計劃.
Infrastructure as Learning Environment 学习环境的基础结构
Discovery 數位課程教學影片資料庫 Discovery Education Streaming
构建系统化信息技术教育课程 与信息应用实践能力的培养
社會領域教學 相關網路資源介紹.
電腦 戰.
因應十二年國教課綱,教育會考命題方向說明
变化的新环境,变化的图书馆 Changing Landscape, Changing Libraries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2007教育高峰論壇 Education Forum (大億麗緻,天下雜誌與微軟) Year Topic : Educating Global Citizens

9:45~10:00 微軟大中華區首席技術官與公共事務總裁張瑞昌 世界公民的意義 市長許 教學國際化:直接與世界學校進行交流,台灣的歷史是從國際化開始(從東印度公司),不再分離的互動現場(台南市)

全球公民素養__全球化下的個人增能 10:00~12:00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 人類發展教育委員會 (Education in Human Development)統籌委員 (設於巴西Ayton Senna 學院) (全球夥伴學習計畫,Partners in Learning, PiL) Eduardo Chaves 全球公民素養__全球化下的個人增能

未來並不存在,未來是我們創造的 沒有創新就沒有改變,但是,改變可以是表面而已,具備核心作為的改變,前提就是意識到目前做法的無能持續。 改變世界的唯一方法,就是想像世界的完全不同,避免利用現有的技術和知識,全新的角度才能出現 最適當的改變時機是自覺不需要改變的時候,因為才不會有壓力,也才有嚴重的得失 過去曾經有許多極有意義的事或物,精緻的帆船(但是必須靠風,所以抵不過動力船)、保存冰塊的特佳技巧(能從阿拉斯加送到印度,但是,公司老闆希望能有更良好的保存方式)、印刷技術等,故事不段上演 一直在贏的團隊未何需要改變呢?因為知道世界環境會改變

既有的教育機構順應的是工業革命的典範,但是, 時代將要帶我們往資訊科技的典範 目前: 對課程的在乎(傳遞知識好像傳遞飲食的歷程,內容是一體適用,不重視個別差異,以大量製作的工廠來進行,永遠一個方向的製程品) 教師(專長分科,切離) 對教學的想法(學生的被動接受) 評估(只是學生吸收的部分評估未來將會開展的)

能適用多久的知識? 工作的嶄新性 環境的變化性 淘汰和挑戰的速度 不同專業將不斷新成 十五年的學術界的玩具(網際網路,手機>>>) 終身的教育將是主流(隨時隨地發生的學習經驗)

教育機構的安排與學習環境 完全重新思考的環境特質 新思考的點: 為何要有教育? 何謂正式學習環境?何謂非正式和其他環境學習的關係? 過濾資訊者?接產婆?會是敎師的未來角色? 目標導向是展望未來(人與動物的差異,從無助的嬰兒成為大能力__海龜的本能,終其一輩子從來未看到母親的動物,而人類學習是最終自我發展能力的基本工具,以超越無能和無助) 教育是人類創造出來的系統,具備前瞻性過程,因此,以目標為導向,追求的是未來。所以,無法幫忙來建構未來的教育並無意義。

不再需求灌輸知識的強度,因為,無法足夠。 能有機會為人提供<量身訂作>的教育。拜科技之賜,老師能對各種學生之不同提供建議和引導,像是小學好詩的關懷和關注。 提出問題讓孩子學習,挑戰學生,自主和判斷,讓她們學習,以自己的方式和速度,所以,教育帶來學習的動力

校園的科技 最重要的目的:讓人們可以互相接觸和聯繫,以大幅擴張人際交往的範圍 尋找社群的容易性(相互學習,相互支持,去除孤單的尋找) 即時翻譯的特點 快速讓人與人間溝通的科技,已超過訊息的傳遞,而是進入交流合作的特質`. 基本上,提出自己的想法,讓他人批評或支持,是重要的學習歷程。科技讓人具備互動和個別性,以個人模組當作學習的過程。 Place the learner truly in the center

新科技和環境互動的規劃 個人化環境(能增加機會和展望) 互動規範 We need a Copernican revolution in education, 重新讓學習者的需求和狀態回到學習系統的核心(而不是教學者,不是環境或行政) Anytime, anywhere learning 教育不是一個產業,而是一個人類文化的創造 That learning is active, inter-active, collabor-active

11:15~12:15 美國教育部推動高中教育改革之工作 聖地牙哥High Tech High 基金會執行長 Larry Rosenstock High Tech High international __

想像比知識還要重要 多元智慧的概念,讓我們感覺國際間成就的比較可能是不夠完整的 思考評量:結果的不可信,以及指標的豐富度是否足夠? 簡單的結果需要思考,過度考試的結果(美國研究35/180日的考試行為,是錯誤的行政,尤其是是非和選擇) CSO學生? 注重教育的成果?

教育意義 紀律 大量吸收資訊 創新 學習表達 尊重別人 合作與產能 道德判斷(公民力) 非簡單測驗的成果

螞蟻在樹上爬__我試著去網路上找殺掉它的辦法,有人告訴我,用肥皂水 我使用兩分鐘,去處理必要 現今教育體系錯誤地讓學生分化 教科書已經是過時和應該消失了的產物 學校小規模的意義(社群合作) 教育的非精英主義(均等機會和生產能力) 學校與生活結合的必要性(我兒子同時寫作業,看大聯盟,上網玩西洋棋,MSN幾個朋友都在),我問專心寫會比較好嗎?兒子說:Why I must do that?

創造一個公立教育體系的未來學校 急迫感(應該做了,未來公民) 學校自主性(國家規範) 尋找一個簡單運作方式的:目標_操作_成果 畢業後的終身學習是最重要的教育成果 學生出書:the perspective(十六歲的同學們,亞馬遜可買到) 口頭加書面,統整加科學來解決問題 學校內的學生都很有自信的能說明她們正在做什麼? 地球村民是有責任的(生活經驗:老師過邊界來教書)__所以,國際經驗是跨海外的(包括募款和姐妹校互動) 學校設計:讓學生在學習的中心點

追尋他人的高中經驗,尋找我們的 真正值得學習的學校,並不多。 校園長得不像學校 徹底轉換的不只是環境 大家都想做的是什麼:學校必須設計功能超越,學自麻繩理工學院__想像和結合科技和感覺,效能和感覺結合(簡單結構創造複雜行為;更難的,複雜結構創造簡單行為) 我們的學生依其想法製造的紀錄片,讓我體驗不曾的強烈知識學習_學到世界都市的觀念 比爾蓋茲多次到我們學校,來看學生並對談,我無法說明未來。 多媒體的環境,讓我們學生即時接觸最快的互動,但是,我花八萬美金的環境學生使用它的電腦就完成了。

座談 成大賴明鉊校長 Eduardo Chaves Larry Rosenstock Anthony O’Hara(微軟亞太教育團隊)等

Larry Rosenstock 之前,我曾經是一所歷史長達353年公立學校的校長 目前,卻是有彈性,對父母的回饋(說明理念,和學生的參與必要性) 父母說:不要零碎的教育 評量方式:親手做,成果意義性,以學生表現代替對老師的評量,師生對話的品質內容 學生成就問卷之前,A卷先問:{您是黑人還是白人},B卷沒有這起頭(comparable ),結果A卷得到較低分數。這是來自自我態度和偏見,不是真正的能力。 Spoon learning`,不必想的回答答案的方式,用reflective thanking (標準化的反設性回答,不必思考,背下來的)(賴) Writing :創意(想出問題creativity),起頭,持續解決,這是台灣教育的最大敗筆(賴)

Eduardo Chaves 場景;全球化的挑戰,巴西政客甚至決定電影的內涵,所以,有所不能。 全球化趨勢會委屈當地語言或文化 好處和缺點有衝突,兩難 但全球化趨勢不是個人可以抵抗和改變的。 珍惜和了解其他文化的意義。 包容,哪一國家定義全球化? 教育制度有類似的衝擊和壓力,亞洲的特點(比如紀律,長期介入計劃,人口因素讓文化區隔了) 教育當中所促成的學生成長和生活學習 所以探討和思辨之,極為重要

Larry Rosenstock 標準,不是等於標準化! 而,創新最大的敵人,就是標準 競爭,當然也就不是全球化,因為產業原本就是動盪

座談 台灣微軟行銷經理,PiL台灣負責人陳佳惠 2003年9月,五年,跨國,五億美金, 目標:利用最新科技來幫助全世界教育 a.創意敎師競賽(亞太區域性,全球性) 個人創意,文化融入,跨國合作,作品成果 全球敎師社群(Innovative Teachers Program) 全球敎師網路社群(Innovative Teachers Network) b.高中生跨國活動(目前是兩岸三地)第一屆在昆明,第二屆在 其他國家教師對台灣小孩的反應 :主動性和創意強,組織性快,團隊中扮演主動角色,簡報與台風好 C.大學Imagine Cup與世界各國互動 致知網(不定期公佈各種國際化活動)

座談_全球化的教育競爭 天下總主筆吳迎春 柯華葳(IPA計畫主持人) 林福來(PISA台灣計劃負責人) 1.成功教育重要的因素:內容與生活息息相關 2.加強台灣學子的國際能力 3.能以可以評量的數字來作目標管理 歐系:PISA國際學生衡量計畫(今年年底公佈2006) 美系:IEA國際教育評量協會 柯華葳(IPA計畫主持人) 林福來(PISA台灣計劃負責人)

芬蘭 具體落實教育學習機會均等(從小一開始補救教學,進入教室) 圖書館豐富 全國老師皆碩士以上,敎師專業自主 教育預算的分配:台灣小中高都相近,但是,芬蘭國中是投資最多的(例:營養午餐是把學生叫回學校的策略),因為外界對學生的吸引力最高,是最想溜掉的年齡

回應國際教育組織 提高終身學習 提高學習興趣 縮短低成就比率 敎師對教師環境問題的覺知 低成就學生的支援系統 (K+S)D=L D: disposition(唯有興趣,趨向是呈指數的關係) K: knowledge L: Literacy S: skill

台灣未來要發展數位內容 十大傑出青年聯誼會中提出 人才在哪裡? 內容將是什麼? 成立這個產業的學科? 例如:成立碩士專班(台灣師大,科技大學,藝術大學,今年將開專班)

教育分享 韓國金督學 E-Learning in Primary & Secondary Education 待補

引發學生興趣的挑戰(引發教育現場的教改) 生活相關 韓國進行教學師資與方式的大幅調查 檢討成敗__今以線上學習做報告(成功之例) Vision: Lifelong Learning Society 策略: 合作,法令,公眾的覺醒,網路強化,產業競爭力,教育機構與產業的結合

History & Prospective 87~95:機制建立,CAI為主,敎師能力增進 96~00:IT為主,資訊活用,思考和改變,統合教育,虛擬空間教學,全校硬體設備,伺服器,政策制定(ICT營運政策),必修的教育課程(十個ICT教育,佔全校1/10授課時間) 91~93:自主學習,線上學習,脫離學校(在家或任何其他地方,進行量身的線上學習) 94~:整合最單一的模式(政策,組織間) 以國家級水準EDUNET,由教育部提供的服務和品質管理 建構完整的所有學習(例如以CES提供個體適性的服務),品質管理,教師資源整合和管理(100%加入會員,必須使用),優質的最強系統,國家直接營運 家庭學習系統(已經脫離學校,任何地方的隨時學習,問題的解答,學歷的評估,未來出路的生涯規劃,放學後的服務,自主學習的規劃,主人) 數位圖書系統Digital Library System (針對學生的lifestyle,提供活用的方式,建構在教育局或廳的自動化),相互間的意見交換,師生的討論,跨校的交流等。

Prospective Educational Resources Sharing System 教育資源的共享 網路家庭學習體系 跨國連線 E-Administration System (NEIS) 二十七個行政連線的資源與管理,所以相關的業務,學生進路,資源,法令等等,都是單一入口的服務, 同時有即時統計,分析和整合 目前大多數學校都已加入,以建構成功

R & D 國家人力的開發 Global Leader of Innovative Future Educaton 品質管理,合作管道,後續事業 追求在世界上的領導先進的地位 標準化作業(是多次失敗的反省,資訊共同享有的規定),提升品質 教授與教學方式的開發,以協助教師,公開的招募和比賽,問題解決的能力,以先端科技來示範教學,提到一般的學校,在最前線教書的教書,能重新檢討“對的方法”與”對的方向”。 敎師對內容的開發必須依賴品質的管理,資料提供部份盡量能分享(以國家層次為主導和統整) Multimedia Educational Resources:先由國家層次規劃,再縣市政府來接管 不斷追蹤的研究。教學現場的有效性追蹤。

敎師的訓練 Develop ICT teaching-learning modal 敎師利用寒暑假時間強力進修(目前都無休假時間),敎師從反談,目前是大多數自動自發進修 傳統的傳授教學課程和方法都已經有所變化,以方案參與和活動為主了,以學生為主體。至2006為止,都以國家層次來推動這樣的改善。 敎師的能力改善,誘導導師提出自我提升的方案。 國家政策要老師具備足夠能力。

偏遠地區的縮短 利用e-learning 教育均值 改變老師的技術和認知 Teacher-driven learning 以改變老師來達成終身學習社會的目標

分享 追求國際貢獻 無私分享和相互提升 過去韓國的戰爭讓大家有共識,唯有透過合作,追求世界共同的發展,才有真正生活的改善。

對談-未來企業在等待的人才 吳迎春主持 生產性產業被服務產業逐步取代,台灣千大企業服務業產值衰退40%(與全世界走向相反) 嚴長壽(麗緻總裁) 蔡恩全

蔡(在微軟服務十二年剛轉型,台灣微軟蔡總經理,1961年次) 培養國際競爭能力和國際觀 跨國公司經驗的培養 世界性的區域中心,很少看到台灣人(除了大中華區以外),反之歐洲人,印度人,到處都是。機會這麼多,為何大家侷限在台灣?不走出去!!臺灣人感覺已經比大陸人傳統,且不具備信心。 與世界接軌的團隊(都是英文環境) 一群人共同努力 害羞,不講話,搶著出頭(台灣人卻是溫良恭儉讓),失去極多機會,也不具備競爭力

人才需求 基層員工:生產性,技術性,以量服務 中級人才以上: a.思考能力 b. Interpersonal awareness(人際感知能力) c. Impact inference (影響他人之能力) d.品格問題(有問題時是格殺勿論,早上犯錯,下午離開)組織中標準的建構 總結:君子不器,得道者多助 開放的心胸(open-minded)了解其他人的角度所以得到自然的多助

關鍵人才需求(嚴) 微軟邀請校長,應該是放棄現在了,放眼未來。(哈哈大笑) 台灣停滯已經不是這幾年的事情!    已經是多種條件建構多種互動後的習慣,放棄自我規格的人太多了!!  不想放棄與中小學對談之機會 厭惡台灣的政治操作,過度神化和帝王式觀念 因為每一個個體的判斷力與努力和責任感不足,去關懷整體的命運是大家的權利,但是素養連大人都缺乏,當然帶不動小孩。 升學和教育都缺乏品格和價值觀的素養,培育系統缺乏且沒有正確選項提供評核,可怕地掉入考試系統的陷阱和無解的非人。 自己的未來(同理國家的未來)是從認識自己開始,尤其約束自己的價值觀和道德品格的開始。

所羅門王的智慧,真正的母親是不願意將小孩切開的,即使不擁有,也不願意損傷他。 合諧社會的重要性,躁鬱台灣被媒體和政治攪動。 年輕人價值觀不穩定,因為真實價值的不被體會。 印象和意義(從事觀光事業,因為我,國際人對台灣有不同的印象)。 任何人一個人來台灣會感動回去(這才是觀光的重點,服務的意義)。 被踐踏的台灣品質

龍應台:邀請香港高階人士到台灣之經驗 陽明山三個晚上: 陽明山晴山路(草山盧?)南管加吟唱, 台灣第一代的飲食文化(黑白切) 吸日本文化 吸大陸文化 加泡湯,林語堂紀念館,法鼓山(金山),打座兩小時(吃素菜),朱銘美術館,到木柵觀賞優人神鼓(discovery轉播),誠品書局,台北故事館,永康小吃,

富過三代才知道穿衣吃飯 未來的人才: 熱忱 (學生,老師,掌握時間和機會) 觀光品質分三級 走馬看花 文化之旅(深耕的旅遊) 無由的旅遊(不要什麼理由) 氛圍之建立,文化細膩度,民間的優美 (對中國,台灣就像是日本的品味) 未來的人才: 熱忱 (學生,老師,掌握時間和機會) 台東利家國小每月一次音樂會,社區大家隨意坐草地,一分鐘不到的解釋,原住民都聽懂了!抓到被感動的感覺,老師要有這樣的熱忱去帶領,有素養就有價值。

脫離窠臼(蔡) 多元知能的暴露 從小學習,學習一輩子會跟著的事情 鑑賞能力的培養,品味 觸類旁通,整合和思考 企業體的貢獻:弱勢和教育(夥伴學習計畫之例)

如何感知人際 how感知國際人? how感知不同人? 認識自己(一位醫生選擇做生技醫學,說是這樣是沒有掌聲的工作,卻適合自己) 認識世界的需要(印度做core center,並不適合台灣,因為語言不同),語言溝通的優勢

肺腑之言的感動 中小學的品德培養是最重要的 求生存長大的世代(五零年代)(蔡) 學習在價值觀中判斷轉換和掙扎 言教不如身教 忍不住跨過線(被利益和自私),失去現代機會

嚴 許多朋友目前在大陸工作,說是未來還是要回台灣生活 因為品格和環境 台灣,老師可以從服裝開始(場境的適合度),因為教育系統的行為和生活教育不足,舉足失措。 目前推動二十個基金會(弱勢團體,青少年,醫學等) 廝殺樓? 繁星計畫,五大學學生自己來辦活動,種子加上種子,持續發光

蔡 大陸(十三億)將會變成世界上講英文人最多的國家 把美國的每一份工作都移到大陸,大陸還有過剩勞力 印度(十一億),美國(三億),這27億的資優生比全台灣人還多

現在年輕人的時間在哪裡? 互動方式在哪裡?MSN,手機`,game 未來工作在哪裡? 人才種類是什麼? 我們想教學生用科技解決問題,現在這些科技可能還沒被發明!!就是在很最近的未來!!衝擊!!

百年不變教室如何面對學生? 競爭力___新的學習模式__以她們熟悉和有效能的方式學習 潛能創意盃:今年在首爾(台灣第一名目前是台大學生以得到競賽權去比賽) 未來學校(中崙,和平,高雄五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