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niversity Physics 》 Revised Edition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简单迭代法的概念与结论 简单迭代法又称逐次迭代法,基本思想是构造不动点 方程,以求得近似根。即由方程 f(x)=0 变换为 x=  (x), 然后建立迭代格式, 返回下一页 则称迭代格式 收敛, 否则称为发散 上一页.
Advertisements

1 Field and Wave Electromagnetics Edited by David K. Cheng.
第七章 溶液. 剛加入時振蕩靜置 粉筆粉 + 水 粉筆粉沉降到試 管底部,混合物 分為上下兩層。 振蕩後,液 體出現渾濁。 靜置後混 合物再次 分為上下 兩層。 植物油 + 水 植物油出現在水 層之上,混合物 分上下兩層。 振蕩後,液 體出現渾濁。 靜置後混 合物再次 分為上下 兩層。 實驗一 第一節.
第三节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自由扩散 特征: 顺浓度梯度运输 不需要载体 3. 不需要消耗能量 自由扩散 如:水、氧气、二氧化 碳、甘油、乙醇等。
在自然界中, 不同种生物之间 有着千差万别的 外形,但他们的 细胞构成确很相 似。 新课导入. 野花和熊猫.
那默與洛娜受邀主持今年元宵節晚會,現正進行猜燈謎活動,主題為化學物質, 看倌們必須完整且正確說出中文名稱、化學式及分子量,才算答對,捲軸拉開 後即可搶答。 1-1 化學反應與質量守恆 1-2 原子量、分子量與莫耳 1-3 反應式與化學計量 第 1 章 化學反應 謎底由左至右依序為: 水( H 2 O.
离 子 晶 体离 子 晶 体 江口中学 王忠义 晶体的概念 什么叫晶体 ? 决定晶体物理性质的因素是什么 ? 通过结晶过程形成的具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 体叫晶体。规则几何外形的固 体 晶体中的微粒按一定的规则排列。规则 构成晶体微粒之间的结合力。 结合力越强,晶体的熔沸点越高,晶体的硬 度越大。
1 2 教学重点 看懂离子晶体、原子晶体、分子晶体的空间 结构图。 各种晶体微粒组成、作用力、熔点硬度比较 由晶体结构图写物质的化学式 利用已知晶体结构图形进行相似结构的类推.
第八章 电磁感应 电磁场 Electromagnetic Induction Electromagnetic Field §8-2 动生电动势和感生电动势 Emotional Electromotive Force and Induced Electromotive Force.
课题2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专利技术交底书的撰写方法 ——公司知识产权讲座
焦點 1 動物的排泄作用.
臺北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 李政達 心理輔導員 Or2_oo讀書會 2008/8/31
二 水和无机盐的平衡和调节.
电磁学.
台中縣立大里高中 理化科實習教師 曹佑民 老師
第十章 肌肉活动的神经控制 第一节 神经系统概述 第二节 运动的神经控制 [复习思考题] 神经组织 神经传导的一般特征 神经元间的信息传递
手太阳小肠经.
超市里的化学 九江十一中 周芬.
《 University Physics 》 Revised Edition
游泳四式技術分析暨初級教法.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 1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绪 论  珍惜大学生活 开拓新的境界.
第2章 Maxwell方程式.
经典阅读:圣经导读 第十三章 以色列覆亡.
预防及纠正低钠血症 在治疗重症 心力衰竭中的应用 阜外医院急症抢救科.
四种命题 班级:C274 指导教师:钟志勤 任课教师:颜小娟.
专题1 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 第三单元 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 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 高一化学备课组 杨伏勇.
小额贷款公司法律风险防范及 民间借贷法律风险分析
第十四章 利尿药和脱水药.
做好高考试卷分析,让教学精准发力 --近5年新课标高考数学选择题分析及2017年高考备考建议
第5讲 电子控制防抱死制动系统 (ABS).
第七章:社会保障税比较 第一节 社会保障税的形成和发展 第二节 社会保障税制度比较 第三节 借鉴与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开征社会保障税.
第二节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第4课时:离子.
家庭常見植物 的功效 手動翻頁.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第四章 第二节 授课者 厦门三中 武永红 高一(7)班.
量子物理概論, 固態能帶概念, 物質導電度, 半導體材料
《 University Physics 》 Revised Edition
Short Version : 20. Electric Charge, Force, & Fields 短版: 20. 電荷,力,和場
晶體的結構 晶體(crystal) 組成物質的粒子排列得很整齊的固體,稱為晶體。 依粒子或作用力的不同,晶體又可分為:
Ch4. Fields And Waves In Material Media
認識電解質— 阿瑞尼士的電解質解離說.
Fundamentals of Physics 8/e 29 - Current-Produced Magnetic Field
B011 電子實習-使用TINA模擬分析 第1章 二極體實習 第5章 閘流體電路實習
Now, let’s allow the fields to change!
What causes the “sparking” of a wintergreen lifesaver?
半導體物理 基本原理 半導體物理-基本原理.
Short Version : 21. Gauss’s Law 短版 : 21. 高斯定律
Universal Law of Electromagnetic Phenomenon
Fundamentals of Physics 8/e 0 – Table of Contents
普通物理 General Physics 21 - Coulomb's Law
Fundamentals of Physics 8/e 26 - Ohm's Law
10-3 透视图的画法 一.迹点灭点法 迹点灭点法是利用直线的迹点和灭点来做形体透视的一种方法。 例:用迹点灭点法作小屋的两点透视图。
第一章 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
第三篇 电 磁 学 2019/4/16.
第1章 数字电路基础 本章的重点、难点、了解 1.1 数制与转换 1.2 常用代码 1.3数字电路概述 1.4逻辑运算与常用逻辑门电路
Chapter 2 燃料電池的開迴路電壓及效率
柏拉圖是我的朋友,亞里士多德也是我的朋友,但是我最好的朋友是真理。 ──牛頓(Isaac Newton, )
Electric Current and Magnetic Field
第四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美 第三章 电磁感应 electromagnetic induction 奥斯特 电流磁效应 对称性 磁的电效应? 反映了物质世界对称的
第四章 恒定磁场.
河北省昌黎县第三中学李晓荣.
Fundamentals of Physics 8/e 21 - Coulomb's Law
§6.电磁感应(electromagnetic induction)
粒 子 觀 點 桃園縣立平興國中 陳瓊輝老師.
Excel 2010电子 表格制作案例教程.
说汽车营销之产品介绍 袁 媛.
台灣房價指數 台灣房屋 中央大學 2011年7月29日.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 University Physics 》 Revised Edition 普通物理 (精華版) 《 University Physics 》 Revised Edition 歐亞書局

第 22 章 靜電 22.1 電荷 22.2 導體及絕緣體 22.3 靜電感應 22.4 金箔驗電器 22.5 庫侖定理 P.295 第 22 章 靜電  22.1 電荷 22.2 導體及絕緣體 22.3 靜電感應 22.4 金箔驗電器 22.5 庫侖定理 歐亞書局 第 22 章 靜電 P.295

指南針的轉向,磁鐵和鐵釘間的吸力,則是由磁效應(magnetic effects)所引起的。 在天乾物燥的日子裡,梳過頭髮的梳子能吸起紙屑或使水龍頭的水流偏斜;將一床被單從毯子上掀起時可能發出輕微的爆裂聲;碰觸房門的金屬把手時偶爾會有觸電的感覺—這些都是電的效應(electrical effects)。 指南針的轉向,磁鐵和鐵釘間的吸力,則是由磁效應(magnetic effects)所引起的。 歐亞書局 第 22 章 靜電 P.296

我們日常經驗到的各種物理現象,諸如:光、化學反應、材料特性及沿神經纖維傳送的訊號等,都和電的作用有關。 電荷(charge)是一種物質的特性,它能使物質產生電或磁的效應。 與「靜止電荷」效應有關的課題,我們稱之為靜電學(electrostatics)。 當電和磁效應兩者同時存在時,電荷間的相互影響就叫做電磁(electromagnetic)交互作用。 歐亞書局 第 22 章 靜電 P.296

22.1 電荷 以絲絨布摩擦玻璃棒,則兩者都會帶有電荷。用一個簡單的方法,即可研究這些電荷的性質:將兩個通草球以線懸吊,其中一個曾被玻璃棒接觸,而另一個曾被絲絨布接觸,則球靠近時會互相吸引。 當兩球皆被玻璃棒(或絲絨布)接觸,則球互相排斥(見圖 22.1)。 歐亞書局 第 22 章 靜電 P.296

圖22.21 由兩個通草球相吸或相斥的現象,很容易證明靜電的存在。 歐亞書局 第 22 章 靜電 P. 296

一中性原子擁有等量的電子及質子;當它失去(或得到)一個或更多的電子時,便成為一個帶電的離子。 以現代的觀點來看,一中性的物體擁有等量的正電荷和負電荷。簡單的說,物質均由原子(半徑約10-10 m)構成,而原子則由微小且帶正電的質子(protons)及中性的中子(neutrons)組成原子核(半徑10-15 m);帶負電荷的電子(electrons)環繞此核運動,形成各種形狀的電子雲。 一中性原子擁有等量的電子及質子;當它失去(或得到)一個或更多的電子時,便成為一個帶電的離子。 歐亞書局 第 22 章 靜電 P.296

電荷的量子化(Quantization of Charge) 所有的實驗結果均肯定這項假設:電荷僅以不連續的方式出現,這稱為量子化(quantized)。 電荷的最小帶電量(量子)於 1909 年被密立根(R. A.Millikan)量出,大約為 任何電荷 q 必須是這個基本量的整數倍,即 q = 0, ± e, ± 2e, ± 3e 等等。 歐亞書局 第 22 章 靜電 P.296

雖然質子的質量約為電子的1800 倍,但兩者所帶的電荷卻為等值,即: 注意:電子本身不是電荷。電荷是一種特性,如同質量,是各種基本粒子所擁有的特性之一。 歐亞書局 第 22 章 靜電 P.297

電荷守恆(Conservation of Charge) 在一絕緣系統中,總電荷量保持定值。 經由金屬線或潮濕的空氣,電荷可能進入或離開某個系統。「絕緣」的意思,就是沒有這樣的路徑。 歐亞書局 第 22 章 靜電 P.297

當一系統發生某種作用時,利用電荷守恆原理,我們計算出系統作用前的電荷總和,此數值將等於作用後的電荷總和。 以一簡單的化學反應為例: 鈉(Na)原子因遺失一電子而變成正離子 Na+。氯(Cl)原子得到電子而變成負離子 Cl -。離子們結合在一起而形成中性氯化鈉(NaCl)分子。 歐亞書局 第 22 章 靜電 P.297

22.2 導體及絕緣體 Gray 發現大部份物質能被區分為兩類:例如金屬或離子的溶液,電荷可在其中自由流動,稱為導體(conductors);另一類如木頭、橡膠、絲和玻璃,電荷無法通過,稱為絕緣體(insulators)。 歐亞書局 第 22 章 靜電 P.297

現在我們知道還有第三類的材料存在,它們被稱為半導體(semiconductors)。包括矽、鍺及 碳。 在純度極高時它們的表現如同絕緣體,然而小心地添加某些雜質,其導電性能便會出現且可加以控制。矽和鍺如今已被廣泛運用於固態電子電路。 歐亞書局 第 22 章 靜電 P.297

在絕緣體內,如 NaCl , Na 原子中的價電子被轉 移到 Cl 原子。Na+ 及 Cl- 離子形成了「離子鍵」,在這種情形下,所有電子被分別束縛於某一特定原子的外圍。 歐亞書局 第 22 章 靜電 P.298

相反地,對金屬導體而言,每一原子都有一個電子可自由地在物質內部游蕩。 金屬的主要結構,是由穩定的正離子作三度空間的排列,成為所謂的晶格(lattice),而這些晶格又沈浸於自由電子(free electrons)所形成的「電子海」裡。 金屬的導電性牽涉到自由電子的移動,其行為一如封閉容器內的氣體分子。 歐亞書局 第 22 章 靜電 P.298

在電解液(分子分離成為電性相反的離子)或在離子化的氣體中,正電荷和負電荷都會移動。 甚至在乾燥的空氣裡,只要有足夠的離子,也可以在數分鐘內使一物體放電。 歐亞書局 第 22 章 靜電 P.298

22.3 靜電感應 這種未經接觸而傳遞電荷的行為稱為感應(induction)。在圖 22.2a 中,放在絕緣台座上的 A 及 B 兩金屬球互相接觸。 當一帶正電的棒子靠近 A 時,金屬裡的自由電子受到吸引而靠近棒子,於是在 B 球的右邊表面留下不平衡的正電荷。此棒已感應出分離的電荷。 在圖 22.2b 中,兩球已被分開但棒子仍在原來位置。最後在圖 22.2c 中,兩球面經歷上述過程,因而具有等量且極性相反的電荷。 歐亞書局 第 22 章 靜電 P.298

圖22.2 兩金屬球透過感應過程而得到等量且極性相反的電荷。 圖22.2 兩金屬球透過感應過程而得到等量且極性相反的電荷。 歐亞書局 第 22 章 靜電 P.298

單一的金屬球也可以經由感應而帶電。當帶正電荷的棒子靠近時(如圖 22.3a 所示),球上感應出一對分離的正、負電荷。 其次,在正電荷分布處以連線──例如透過一水管連接到地面(大地是一個相當良好的導體,並且幾乎是容量無限大的電荷儲存槽),接地的符號為 。 如圖 22.3b 所示,由大地而來的電子將正電荷中和了。在圖 22.3c 中,接地連線被取走,棒子也被移開,於是如圖 22.3d 所示,我們在球面上留下一均勻分布的負電荷。 歐亞書局 第 22 章 靜電 P.298

圖22.3 孤立金屬球經由感應而帶電。 歐亞書局 第 22 章 靜電 P.299

22.4 金箔驗電器 驗電器可用於偵測物體是否帶電。第一個金箔驗電器是由 Rev. Abraham Bennet 在 1786 年製造出來的,他將二片金或鋁的箔片連接在一根金屬桿上,如圖 22.4 所示,桿子和金箔被固定於透明的瓶子內,瓶口用絕緣的塞子塞住;桿子的另一端(在瓶外)並且和一金屬平盤或球面相連。 歐亞書局 第 22 章 靜電 P.299

圖22.4 一金箔驗電器。 歐亞書局 第 22 章 靜電 P.299

圖 22.5b 中,使玻璃棒接觸金屬盤且將正電荷移至盤上,一樣能使金箔張開。 在圖 22.5a 中,當一帶正電的玻璃棒靠近未帶電的金箔驗電器時,金屬平盤上的電子被吸引到玻璃棒旁,於是在金箔上產生一不平衡的正電荷。而這種結果將導致箔片間的互相排斥。如果把玻璃棒移開,則金箔片將回到原先下垂的位置。 圖 22.5b 中,使玻璃棒接觸金屬盤且將正電荷移至盤上,一樣能使金箔張開。 因為我們不知道玻璃棒實際傳送到平盤上的電荷量,所以金箔驗電器只能偵測電荷是否存在,但不能確實度量電荷的大小。 歐亞書局 第 22 章 靜電 P.299

帶電的金箔驗電器也可用於測量荷電物體的極性。當一荷正電的物體靠近上述平盤時,金箔間的張角變大。 反之,帶負電的物體靠近時,將導致金箔片的張 角減少,如圖 22.5c 所示。 歐亞書局 第 22 章 靜電 P.299

圖22.5 一帶電的金箔驗電器,可被用於決定物體上的電荷正負。 圖22.5 一帶電的金箔驗電器,可被用於決定物體上的電荷正負。 歐亞書局 第 22 章 靜電 P.299

22.5 庫侖定律 庫侖(Coulomb)在 1785 年進行電力實驗,為了度量電力,他使用了一座扭力秤。扭力秤的主體如同一支啞鈴,一端為砝碼而另一端為一帶電金屬小球,啞鈴中央由一絲線懸吊著,如圖22.6 所示。 當另一帶電的球靠近扭力秤的金屬球時,經由計算扭力秤的扭轉角度,即可測出兩者之間的作用力。 庫侖發現兩電荷 Q 及 q 間的電力大小正比於 Q 和q 的乘積,而與兩電荷距離r 的平方成反比。 歐亞書局 第 22 章 靜電 P.299

圖22.6 庫侖使用的扭力秤。兩球間的靜電力可由度量扭轉角度來決定。 圖22.6 庫侖使用的扭力秤。兩球間的靜電力可由度量扭轉角度來決定。 歐亞書局 第 22 章 靜電 P.300

他在庫侖定律(Coulomb's Law)中結合了這兩項結論,即兩點電荷間的靜電力為: 此處 k 為庫侖常數,其大小與單位制有關。在 SI 單位中,其近似值約為: 此常數 k 也經常被寫成下列形式: 歐亞書局 第 22 章 靜電 P.300

此處ε0 稱為介電常數(permittivity constant): 雖然使用1/4πε0 會令庫侖定律看起來更複雜,但是卻可以簡化電磁理論中其他方程式的形式。 靜電力的指向為向心方向(即其方向沿著兩粒子的連心線)且具球形對稱性(spherically symmetric)。庫侖定律的向量形式為: 歐亞書局 第 22 章 靜電 P.300

單位向量 r 的起點位於「電力的來源」。例如計算 q 所受到的電力時,r 的起點位於 Q ,如圖22.7 所示。 電荷的極性可以明白地被顯示在 22.2 式中。如果F 為力的大小(一個正值的純量),則 F =+F r 表示一個斥力(repulsion),而 F =-F r 代表吸引力(attraction)。 ^ ^ ^ ^ ^ 歐亞書局 第 22 章 靜電 P.300

圖22.7 以庫侖定律計算點電荷之間的電力時。單位向量的起點位於「電力的來源」。 圖22.7 以庫侖定律計算點電荷之間的電力時。單位向量的起點位於「電力的來源」。 歐亞書局 第 22 章 靜電 P.300

但是球狀分布的電荷則是一個例外。當電荷為 使用庫侖定理時要注意兩個重點:首先,必須假設電荷為靜止的(at-rest)。在後面的章節中我們將會見到,運動中的電荷能夠同時產生磁力。其次,帶電粒子的體積趨近於零,換句話說,電荷是集中在一個點上,如圖 22.7 所示,倘若帶電體具有體積,就無法以一個適當的值來表示兩帶電體的距離 r 。 但是球狀分布的電荷則是一個例外。當電荷為 均勻地分布在一球形表面上時,在此表面外的一個點電荷所受的電力,仍然可由庫侖定理進行計算,但需將球面上的電荷視同集中於球心。 歐亞書局 第 22 章 靜電 P.300

如果兩個點電荷的體積遠小於其間的距離時,庫侖定理將可算出兩者作用力的近似值。但在其他情況下,則必須用到積分的運算(見 23.5 節)。 歐亞書局 第 22 章 靜電 P.300

疊加原理(Principle of Superposition) 圖 22.8 所示為一電荷 q1 和其他電荷作用的情形。靜電力的形成,依循著線性疊加原理(principle of linear superposition) (13.3 節)。 因此若要計算 q1 受到的電力,首先我們必須算出每一個電荷作用在 q1 上的力。符號 FAB 代表 B 在 A 上的作用力, q1 受到的淨力 F1 為各向量的總合。 歐亞書局 第 22 章 靜電 P.301

注意: q1 和 q2 間的電力 F12(=- F21)不受其他電荷 q3 及 q4 存在的影響。 歐亞書局 第 22 章 靜電 P.301

圖22.8 兩電荷間的作用力不受其他電荷存在的影響。q1 所受的淨力,是每一電荷分別對 q1 施力的向量總合。 歐亞書局 第 22 章 靜電 P.301

解題指引:庫侖定理 在計算電荷 q1 所受到的淨力時,運用 22.3 式──庫侖定理的向量形式是沒有用的,因為每一單位向量(r)都有不同的起點。 換言之,我們必須改用下列步驟: 1. 決定由一已知電荷造成的力量是吸力或斥力。 繪出此力的向量,向量起點位於 q1,箭頭則朝 向或遠離另一電荷。 ^ 歐亞書局 第 22 章 靜電 P.301

4. 除非題意有特別的指示,否則所有向量應該以 單位向量(i j k)符號來表示。在下列例子 裡,我們將說明這些步驟。 2. 由 22.1 式計算電力的大小──但不必考慮 電荷的極性。使用下式可確保極性為正值。 3. 使用 22.3 式求 F1x 及 F1y 。你選擇的座標將決 定這些分量的正負值。 4. 除非題意有特別的指示,否則所有向量應該以 單位向量(i j k)符號來表示。在下列例子 裡,我們將說明這些步驟。 歐亞書局 第 22 章 靜電 P.301

例題 22.1 考慮圖 22.9 ,試求 q1 受到的淨力。已知 q1 = - 5 μC , q2 =- 8 μC , q3 =15 μC 及q4 =- 16 μC 。 解 q1 受力的方向如圖所示。q2 在 q1 上造成的力量大小為: 歐亞書局 第 22 章 靜電 P.301

同樣地,我們求得 F13 = 2.7 N 及 F14 = 4.5 N 。淨力的分量為: 例題 22.1 (續) 同樣地,我們求得 F13 = 2.7 N 及 F14 = 4.5 N 。淨力的分量為: q1 上淨力為 F1 = 2.3i - 2.4j N 。 歐亞書局 第 22 章 靜電 P.302

例題 22.1 (圖 22.9) 圖22.9 求 q1 上的淨力,首先必須計算個別力量的大小,然後算出相對於座標系統的各個分量。 P.301 歐亞書局 第 22 章 靜電 P.301

例題 22.2 一點電荷 q1 =- 9 μC 位於 x = 0 ,而 q2 = 4 μC 位於 x = 1 m 處。除了無限遠之外,將一正電荷 q3 放在何處,可使它所受到的淨力為零? 解 如果 q3 位置離開了 x 軸, q1 和 q2 對它作用的淨力將永遠存在著(為何?)。若放在 q1 及 q2 間的任一點上, q3 受到的兩個電力將同向,所以這個區域應該不列入考慮。 在負 x 軸上, F31 及 F32 的方向相反,也就是說它們有可能抵消。總之,因為 F ∝ 1/r2 ,由較小電荷 q2 造成的電力要抵消由較大電荷 q1 造成的電力, 歐亞書局 第 22 章 靜電 P.302

電荷 q3 必須放置在距離 q2 較近之處,即 x > 1 的區域。 此力的向量如圖 22.10 所示。 q3 所受淨力為零的條件為: 例題 22.2 (續) 電荷 q3 必須放置在距離 q2 較近之處,即 x > 1 的區域。 此力的向量如圖 22.10 所示。 q3 所受淨力為零的條件為: 或 注意: F31 和 F32 是力的大小(為正值)。事實上, q1 電性為負的性質,在畫出 F31向量的方向時已經考慮過了。 歐亞書局 第 22 章 靜電 P.302

例題 22.2 (續) 由庫侖定理可得 接著我們移去共同項 kq3,代入 q1 及q2 的已知值,且兩邊開平方根。得到 3/(1 + d) = ± 2/d ,則 d = 2 m 或 -(2/5) m 。兩解中, d = 2 m 才是正確的答案。 歐亞書局 第 22 章 靜電 P.302

例題 22.2 (圖 22.10) 圖22.10 要使 q3 所受淨力為零,必須將它置於靠近較小電荷之處。 P.302 第 22 章 靜電 歐亞書局 第 22 章 靜電 P.302

例題 22.3 在一氫原子中,電子及質子相距 0.53 × 10-10 m 。試比較其間靜電力及重力的大小。 解 靜電力的大小為: 歐亞書局 第 22 章 靜電 P.302

例題 22.3 (續) 重力的大小為: 兩力的比值, 歐亞書局 第 22 章 靜電 P.302

例題 22.3 (續) 此值非常小且與距離 r 無關。所以當考慮兩基本粒子間的電力作用時,可以放心地將重力的影響省略。現在你應當明白,為何一帶電的梳子能克服整個地球重力的影響而吸起紙片了。 歐亞書局 第 22 章 靜電 P.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