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putation System,設算扣抵制)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一章 公司會計基本概念 1-1 公司之概念 1-1 公司之概念 1-2 股本之種類1-2 股本之種類 1-3 股票之發行1-3 股票之發行 1-4 保留盈餘1-4 保留盈餘 1-5 股利發放之會計處理1-5 股利發放之會計處理 1-6 基本每股盈餘及本益比1-6 基本每股盈餘及本益比 總目錄.
Advertisements

工商登記與財務規劃 捷瑞會計師事務所 www. JusRegal.com 高振隆 會計師
主講人:許文昌 所長 歐亞不動產估價師聯合事務所 不動產估價師簡介不動產估價師簡介. 民國 89 年 10 月 4 日總統令公布「不動產估價 師法」。 民國 90 年起考選部辦理不動產估價師證照 考試,迄今舉辦六次高考、三次特考,共 錄取 377 人。 自民國 94 年 10 月 6 日起全面實施簽證制度。
101年度 各類所得扣〈免〉繳申報收件講習會 財政部臺灣省中區國稅局彰化縣分局 資料僅供參考備忘,不宜作援引之依據.
第十章 分 配 理 論 INDEX 第一節 所得分配的基本概念 第二節 生產要素的需求 第三節 分配的邊際生產力理論
第九章 台灣營利事業所得稅制度 國立政治大學財政系 黃智聰特聘教授 1.
第二章 企業財務報表 本章重點: 企業應該編製哪些財務報表? 各財務報表的特性與功能 會計所得與現金流量 個人與公司所得稅 財務報表的解讀
綜合所得稅制度 所得稅之分類 分類所得稅 自然人 ── 個人所得稅 分類綜合所得稅 綜合所得稅 人 公司所得稅 營利事業所得稅
營業稅法令與實務簡介 主講人:財政部北區國稅局 游素菁
境內所得認定原則與扣繳及 個人海外所得課稅專題研討
會計學Ⅲ 第一章 公司會計基本概念 第四節 保留盈餘.
綱 要 個人課稅規定簡介 股票交易所得課稅方式 應核實課稅範圍 核實課稅方式 設算課稅方式 選定課稅方式
扣免繳憑單申報注意事項 何謂扣免繳憑單申報 扣繳義務人(責應扣繳單位主管) 給付所得(類別、徵免) 所得人身分別(居住者、非居住者)
適用所得稅協定查核準則 財政部台灣省北區國稅局 講師:林淑娟 股長.
扣繳法令與制度 及違章案例介紹 主講人:陳惠敏 102年12月27日 賦稅法令檢索 自行印製繳款書 新頒函釋檢索
營所稅常見違章類型介紹 新營分局 蔡玲瓏
房地合一新舊制對高資產客戶 不動產投資規劃的影嚮
高雄市立空中大學 大面授課程 租 稅 法 規 第 十九 講 次
軍教課稅之規定 暨扣繳制度介紹 主講人:陳惠敏 102年12月27日 賦稅法令檢索 自行印製繳款書 新頒函釋檢索
原適用收銀機開立統一發票之獎勵措施102年度落日
大綱 101年度申報書修訂重點簡介 結算申報期間 申報注意事項 網路申報軟體簡介及注意事項 其他宣導事項 決、清算申報注意事項
99年外籍人士綜合所得稅結算申報實務及注意事項
作業一 請找一家上市公司 5年股價與財務比率資料
營利事業所得稅結算申報書 修正重點說明 104年1月.
所得稅扣繳及申報法令 財政部中區國稅局南投分局 綜所稅課 ※扣繳單位設籍竹山鎮、鹿谷鄉
中華民國來源所得 免稅所得 一、免扣繳,免列單申報 二、應扣繳及列單申報 (例外) 非免稅所得 一、非扣繳類目所得:
稅務會計 第一章 緒論 會計資訊系.
營利事業基本稅額.
綜合所得稅申報實務及法令介紹 財政部北區國稅局 花蓮分局綜所稅課.
會計學Ⅲ 第一章 公司會計基本概念 第一節 公司之概念.
大 綱 前言 最低稅負制之緣由及基本概念 最低稅負制排除適用之對象 最低稅負制之稅基及稅率 最低稅負制基本稅額之計算 最低稅負制之影響及因應
第二篇 所得稅 新陸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發行 稅務法規-理論與應用 楊葉承、宋秀玲編著.
改變並不代表賺得比較少 改變可以增加顧客滿意度 改變是為了走更長的路
現金與股票股利問題之探討.
財政部 虛擬世界賦稅法規調適 跨境網路交易登記及納稅問題探析.
目錄 前言 何謂投資公司 實務案例─以美麗華事件為例 結論與建議 參考資料.
一、 1 所得稅及證券交易所得之介紹 主講人:財政部北區國稅局 包喬雯
101年度營所稅結算申報注意事項 三重稽徵所 呂俊洋
營所稅較常發生之補稅原因及稅務違章類型簡介
101年度各類所得(扣)免繳憑單申報 財政部臺灣省中區國稅局南投縣分局 第二課 ※扣繳單位設籍竹山鎮、鹿谷鄉
Sinyi Office,Taipei National Tax Administration, Ministry of Finance
營業法令及申報實務 103年10月17日 1.
高雄市立空中大學 大面授課程 租 稅 法 規 第 十八 講 次
104年度營利事業所得稅 暫繳申報(含網路申報)收 件作業講習 2015/08/27 財政部北區國稅局中壢稽徵所 1.
第四章 資金成本.
中華民國94年3月30日 增訂所得稅最低稅負制度 報告人:財政部.
財政部臺北市國稅局大同稽徵所 綜合所得稅股錢玉玲
國民所得會計帳 國民所得會計帳 1.
16 國民所得的意義與衡量 討論總體經濟的問題與對策, 必須有衡量總體經濟活動的具體指標。國民所得是用來測度總體經濟活動的量標。
洋華光電 2009年第二季法人說明會 Aug 19, 2009.
財務管理 第3章 財務報表、現金流量與所得稅.
台灣產業升級之策略 -對新政府財經政策之建言-
綜合所得稅申報實務與節稅講座 主講人:分局長 林啟智.
與談人:高雄市國稅局簡任稽核兼 審查一科科長 陳偉晃
財政部臺北市國稅局文山稽徵所 主講人:李建德 101年1月3日
老師 : 製作 租稅申報實務.
第12章 加值型營業稅之會計處理 12-1 加值型營業稅之意義及特質 12-2 營業稅之稅率結構 12-3 零稅率與免稅之區別
稅知多少 2019/4/21.
第三章 企業財務報表 本章重點: 企業應該編製哪些財務報表? 各財務報表的特性與功能 會計所得與現金流量 個人與公司所得稅 財務報表的解讀
公司債 發行公司債 But 我需要2億 資金不足… 元資金興建廠房… 甲企業 債權人 透過發行二十年期公司債的方式籌得資
富民經濟的稅改主軸 劉大中先生基金會專題演講 何志欽 101年8月22日.
百一電子 4Q, 2017 營運報告.
個人證券交易所得課稅制度 主講人:李佩玲.
第六章 股利政策 研究股利支付率(Dividend Pay-out Ratio)與企業價值(Value of Firm)的關係
稅知多少 創造美好家園的推手.
綜合所得稅—扣繳實務 報告人:財政部臺灣省中區國稅局員林稽徵所 陳香伶
第二篇 所得稅 新陸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發行 稅務法規-理論與應用 楊葉承、宋秀玲編著.
新陸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發行 1 第三章 綜合所得稅 稅務法規-理論與應用 楊葉承、宋秀玲編著.
所得分配方式、貧富不均與社會福利 所得分配的方式 1.
第六章 資金成本的決定.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Imputation System,設算扣抵制) 兩稅合一 (Imputation System,設算扣抵制) 一、兩稅合一之意義 所謂兩稅合一即是 將營利事業繳納屬87年度或以後年度之營利事業所得稅, 於盈餘分配時,由其股東或社員自當年度綜合所得稅應納稅額 中扣抵。 採此制度,認為營利事業與其出資人,在實質上具有 密切關係(法人擬制說),營利事業階段所繳之營利事業所得稅,實際上就是出資人所繳之所得稅。

二、我國從什麼時候 開始實施兩稅合一制? 我國是從民國八十七年一月一日起 實施兩稅合一制。

三、為何要實施兩稅合一制? 我國自民國四十四年修正所得稅法後,即採獨立課稅制,對獨資、合夥及公司等營利事業課徵營利事業 所得稅後,再對獨資資本主、合夥事業合夥人及 公司股東的營利所得課徵綜合所得稅。 營利所得重複課稅,使企業傾向以借款而不以募款 方式籌措資金,並造成公司藉盈餘的保留為股東 規避稅負等缺失,不能符合國家現階段經濟發展 需要。 為建立低稅負、無障礙投資環境,提昇國家競爭力,並建立公平合理稅制。

四、實施兩稅合一對個人居住者 出資人之影響? 四、實施兩稅合一對個人居住者 出資人之影響? 營利事業所得稅已名存實亡 只有在營利事業稅後盈餘未分配時, 暫時存在 營利事業稅後盈餘分配時,營利事業所得稅成為綜合所得稅的可扣抵稅額 投資經營營利事業,其所得稅負之高低, 完全由出資人之綜合所得稅邊際稅率決定

五、為何另對未分配盈餘加徵 百分之十營利事業所得稅? 五、為何另對未分配盈餘加徵 百分之十營利事業所得稅? 實施兩稅合一後,由於綜合所得稅的法定最高稅率為百分之四十,而營利事業所得稅的法定最高稅率為百分之十七,兩者相差二十三個百分點。 如公司將盈餘保留不分配,盈餘所負擔的稅負為公司階段的所得稅負百分之十七;如公司將盈餘分配,盈餘係負擔股東階段的所得稅負,最高為百分之四十,所以公司可藉盈餘的保留為大股東規避稅負。

為了減少此種規避稅負的誘因,世界上其他實施兩稅合一制度的國家,其公司所得稅與個人所得稅最高稅率的差距通常不大,甚至有些國家公司所得稅稅率比個人所得稅稅率還高。 為了縮小營利事業所得稅與綜合所得稅稅率的差距,並避免擴大享有租稅減免與未享受租稅減免公司間的不公平,我國實施兩稅合一,乃採取每一年度未分配盈餘加徵百分之十營利事業所得稅的配套措施。

六、個人股東取得營利事業分配的 股利或盈餘,於申報綜合所得稅 時,應如何計算營利所得? 有關營利所得的計算,以公司股東所獲分配的股利總額或合作社社員所獲分配的盈餘總額為準,即按股利憑單所載股利淨額或盈餘淨額與可扣抵稅額的合計數計算。 獨資、合夥組織之營利事業,僅須辦理營利事業結算申報,無須計算及繳納其應納之結算稅額,其營利事業所得額,於申報綜合所得稅時,列為獨資資本主、合夥人之營利所得,課徵綜合所得稅。

七、非中華民國境內居住之個人及總機構在中華民國境外之營利事業,獲配股利總額或盈餘總額所含稅額之處理 非中華民國境內居住之個人,在中華民國境內無固定營業場所及營業代理人之營利事業,其獲配股利所含之稅額,不得扣抵其應納稅額,亦不得申請退還。 但獲配股利總額或盈餘總額所含加徵百分之十營利事業所得稅部分之稅額,得抵繳該股利淨額或盈餘淨額之應扣繳稅款。

八、非營利組織獲配股利或盈餘之課稅 處理 依所得稅法第四十二條第二項: 「教育、文化、公益、慈善機關或團體,有投資於國內其他營利事業所獲配之股利淨額或盈餘淨額者,不計入所得額課稅,其可扣抵稅額,不得扣抵其應納所得稅額,並不得申請退還。」

九、可扣抵稅額之計算(所§66之6) 基本公式如下: 可扣抵稅額=股利淨額 x 稅額扣抵比率 股利總額 = 股利淨額 ┼ 可扣抵稅額  基本公式如下: 可扣抵稅額=股利淨額 x 稅額扣抵比率 稅額扣抵比率= 稅額扣抵比率: 就是營利事業每一元稅後盈餘所含稅額之比率 股利總額 = 股利淨額 ┼ 可扣抵稅額 股東可扣抵稅額帳戶餘額 累積未分配盈餘帳戶餘額

稅額扣抵比率上限 營利事業之所得額全部按最高名目稅率納稅時,每一元 未分配盈餘所含稅額之比率。 ※稅額扣抵比率不得高於稅額扣抵比率上限 (1).未分配盈餘未加徵10%者,稅額扣抵比率上限:     17 ÷ (1-17)=20.48% (2).未分配盈餘加徵10%者,稅額扣抵比率上限:     25.3 ÷ (1-25.3)=33.87% (3).未分配盈餘部分未加徵10%(A),部份加徵10% (B)者, 稅額扣抵比率上限: A ÷ (A+B) x 20.48% + B ÷ (A+B) x 33.87%

十、投資人是否參與盈餘之分配? 1.選擇可扣抵稅額較高之公司 (公司階段繳納較多之營利事業所得稅者)  (公司階段繳納較多之營利事業所得稅者) 2.比較股利總額之邊際稅負和可扣抵稅額之高低 若: 邊際稅負(=股利總額 ╳邊際稅率)≦ 可扣抵稅額 可參與盈餘分配

十一、兩稅合一之利弊 1、優點 (1).消除重複課稅 (2).降低稅制對公司籌措財源方式之影響 (3).降低公司藉保留盈餘規避所得稅負之誘因 (4).降低稅負提高投資誘因 (5).降低逃漏稅誘因 2.缺點 (1).稅收損失 (2).未能改為公司所得稅

公司與股東稅負合計 實施前: 17+4.15 (~33.2) = 21.15 (~50.2) 實施後: 5 (~40) 實施兩稅合一後,國內個人股東稅負降低程度 公司 個 人 股 東 前 後 前 後 稅前盈餘 100 100 股利 83 100 -營利事業所得稅 17 17 ×稅率 5%(~40%) 5 %(~40%) (以99年度稅率為例) =稅後盈餘 83 83 =綜合所得稅 4.15(~33.2) 5 (~40) 盈餘分配 83 83 -股東可扣抵稅額 0 17 股東可扣抵稅額 0 17 =應納稅額 4.15(~33.2) 退12 (~補23) 公司與股東稅負合計 實施前: 17+4.15 (~33.2) = 21.15 (~50.2) 實施後: 5 (~40)    稅負降低程度: 21.15 (~50.2) → 5 (~40) 76.36% (~ 2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