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dividual Behavior and Motivation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營養滿分 ~ 健康講座 軒泰食品有限公司 營養師李錦惠 桃園縣內海國民小學. 飲食金字塔 每日所需的飲食建議量 目的 : 提供均衡的營養與熱量 建議量 :1. 五榖根莖類 :3~6 碗 2. 蔬菜類 :3 碗 3. 水果類 :2 碗 4. 蛋豆魚肉類 :3~4 份 5. 奶類 :1~2 杯 6.
Advertisements

教師檢定考試準備方向 暨經驗分享 分享者:台南市成功國小 李佩姍 老師. 教師檢定考試歷年通過率 年度通過率 94 年 86.7 % 95 年 61.1 % 96 年 67.9 % 97 年 75.6 % 98 年 63.7 % 99 年 63.9 % 100 年 58.9 % 100 年 61.8.
1 教師敘薪 Q & A 教師敘薪 Q & A 新竹縣立新湖國中 陳淑芬 新竹縣立自強國中 楊美娟
103 學年度縣內介聘申請說明會 南郭國小 教務主任張妙芬.  重要作業日程 : 1 、 5/1( 四 ) 前超額學校 ( 含移撥超額 ) 備文函報縣府教 育處輔導介聘教師名單 2 、 5/7( 三 ) 超額教師積分審查( 9 : : 00 、 13 : : 00 )。 3.
大學甄選申請入學 〃備審資料 〃面試. 確認你的追求對象 學校環境概況 系別特質 有無交換學生 未來出路 性質相似的科系要清楚之間的差別 ex: 社會福利學系,社會工作學系, 社會學系.
人文行動考察 羅東聖母醫院 老人醫療大樓 吳采凌 黃玨宸 劉映姍 陳嫚萱.
焦點 1 陸域生態系. 臺灣的陸域生態系 臺灣四面環海 黑潮通過  高溫, 雨量充沛 熱帶, 亞熱帶氣候.
資源問題與環境保育 第 6 章. 學完本章我能 ……  知道中國土地資源的問題與保育  了解中國水資源的問題與保育  知道中國森林資源的問題與保育  能分析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如何影響人類 的生活型態  說舉出全球面臨與關心的課題.
景美樣品房工程變更 / 追加請款 / 說明 102/08/09 樣品房停工 102/10/10 樣品房完工 102/09/26 向工務部提出 追加工程估價單 102/10/25 經工務部審核 轉送採發部門 102/09/03 工地會議 確認後續施工方式 102/11/ /11/ /12/09.
統計之迷思問題 保險 4B 張君翌. 迷思問題及教學者之對策 常見迷思概念教學者之對策 解題的過程重於答案 例 : 全班有 50 位同學,英文不及格的有 15 人,數學不及格的有 19 人,英文與 數學都及格的有 21 人。請問英文與數 學都不及格的有幾人? 老師常使用畫圖來解決這樣的問題,英文和.
社團法人台南市癲癇之友協會 講師:王乃央老師
海洋教育:教科書、教師與教學 第七至十章導讀 宏仁國中 林珮瑜
寓言 何謂寓言? 寓言中的主角選擇 以動物為主角,形象分析—以成語及諺語中來歸納動物形象 以人為主角,形象分析
新北市各區強迫入學委員會 運作機制及考核暨觀摩會
第七章 外營力作用 第一節 風化 第二節 崩壞 第三節 侵蝕與堆積.
性別平等教育的課程設計與教學實踐 廖千惠.
從閱讀擺渡到寫作 高雄女中 楊子霈.
〈廉頗藺相如列傳〉 鬚眉畢動、聲色如生.
物理治療師之僱傭關係 九十二年四月十二日.
勿讓權利睡著- 談車禍之損害賠償與消滅時效.
一、亞洲位置 北極海 北亞 歐洲 太平洋 黑海 中亞 地中海 東亞 東北亞 西亞 南亞 非洲 東南亞 印度洋 圖2-5-1亞洲分區圖.
二、開港前的經濟發展 (一)土地開墾和農業發展 1.漢人移民的遷徙與拓墾 (1)遷徙 A.居住區 a.泉州人最多:沿海
設計新銳能量輔導 實習期中感想 實習生:賴美廷 部落格:TO13004.
日本的〈地獄劇〉 與 中國的〈目連戲〉.
授課教師:羅雅柔 博士 學員:吳沛臻/邱美如/張維庭/黃茹巧
出生於浙江金華, 八歲隨父母遷台 就讀北一女中, 畢業於台灣 東吳大學中文系 散文《地毯的那一端》等 劇本《曉風戲劇集》 余光中譽之為 「亦秀亦豪的健筆」 2010為了捍衛兵工廠 沼澤綠地投書聯合報.
國小教師檢定經驗分享 分享者:胡瑋婷 現職:國語日報語文中心寫作班教師 閱讀寫作營教材編輯及任課講師 榮獲「教育部教育實習績優獎」全國第三名.
民主政治的運作
教育與學習科技學系 103學年度課程說明 103年9月2日.
國有不動產撥、借用法令與實務 財政部國有財產局 接收保管組撥用科 蔡芳宜.
公務人員 育嬰留職停薪權益.
大學教、職員之法義務規範與法律效果 台南地檢署林仲斌.
明代開國謀臣 劉伯溫 組員:吳政儒 林天財 王鈴秀 陳冠呈 施典均 李孟儒.
公會組織糾紛 指導老師:柯伶玫 組員 495B0065 劉致維 495B0072 廖怡塵 495B0097 范家皓.
學校:臺中市立大業國民中學 領域:語文學習領域(國語文) 作者:林瑩貞
中央與地方教育權限 第八組 王湘婷 邱淑婷 全 彥 洪英博
中國宦官 鄭永富 鄭雅之 莊尉慈.
2013 澎湖自助旅行講座 澎湖,其實就是一片海洋 主辦:沿著菊島旅行 協辦: 台北澎湖同鄉會、台中澎湖同鄉會、高雄澎湖同鄉會
盧世欽 律師 鼎禾律師聯合事務所 民國 一○四 年 九 月 十八 日
簡報大綱 壹、親師溝通 貳、學生不當行為的處理 參、學生輔導 肆、個案研討分析.
社評分享 簡報者:洪健耀.
行政作用法 行政命令.
福山國小 100學年度 新生家長始業輔導.
貨物稅稅務法令介紹 竹東稽徵所.
史上最賣座動漫-海賊王 3/19/ 張依琳.
「訓輔合一」的實踐 聖公會蔡功譜中學 訓導主任 ---- 林志常.
九年一貫課程綱要微調 健康與體育領域召集人 「課綱微調轉化」研習
公私立大學特色介紹 (以第二類組為主) 報告人:吳婉綺.
危險情人的特徵 危險情人的特徵.
運用網路資源趣味化 「每日飲食指南份量」教學
機關團體所得稅申報實務 中區國稅局苗栗縣分局第一課林天琴.
正向的溝通技巧.
學習共同體實施心得分享 新泰國中 報告者 張國振校長.
幼兒環境學習規畫 期末報告 指導老師:蔡其蓁 老師
1001倫理學讀書會 關於道德 報告人:謝孟釗.
雕塑你我他.
能量買賣訊號 ◎波段賣訊:下列四項出現三項以上(含三項) 1、空方能量升至整波上漲之最高水準,且空方能量>多方 能量30%以上。
財政部臺灣省北區國稅局中壢稽徵所 各類所得扣繳暨免扣繳法令.
「103年寒假教育優先區中小學生營隊」 校外補助計畫申請說明會.
水土保持法中「連續處罰」及「限期改正」制度之法律研究
國有公用財產管理及被占用處理暨活化運用法規與實務(含座談) 104年度教育部暨部屬機關學校總務人員研習會-不動產管理班
教育人員退休新法說明會 106年12月14日 ★資料來源:參考銓敘部及高雄市教育局人事室簡報檔.
國文(一) 1.第一單元---青春印記 (學習篇、愛情篇) 2.第二單元---生活美學 3.第三單元---優遊家園.
提升國民小學教師健康教育專業能力三年計畫
馬公高中100學年101大學博覽會 專題演講 演講主題 如何選填適合自己的大學科系
主題:需求與供給彈性 (一) 第八週 授課:黃柏凱.
性騷擾防治宣導.
化身變焦鏡 數學課也有美麗風景 何耿旭 高雄市阿蓮國中.
勞工保險年金制度 簡報人:吳宏翔.
法律的解釋 楊智傑.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Individual Behavior and Motivation 個人行為與激勵 Reporter : 薛介倫 (Booker)

咻咻咻咻咻咻咻…. Introduction 追求刺激與冒險 Risking it all:冒險者的故事 不怕死的 Ben Colli Risking it all:冒險者的故事 高空彈跳 爬山 游泳 划船 跳傘 飛行 航海 ……. Skow:冒險,失足甚至鬆掉的螺絲永遠都在 膽怯的人問:“為什麼要做?” 有種的人說:“為何不?” Reporter: 2018/11/9

Preview 了解個人在冒險經歷中的行為,有助於設計你的冒險計畫 本章中試圖 介紹一些社會心理學理論 研究對於人類面臨風險與冒險的動機 這些理論於生活實務上的應用及例子 Reporter: 2018/11/9

生理及心理物理因素 Why???????? 腦內啡作祟 George Mallory:”因為它就在那兒“ (1924) 腎上腺素毒癮!! 生理學:刺激成癮 腦內啡作祟 面臨壓力時,釋放到血液系統內的一種類賀爾蒙化學物質 產生類似麻醉藥品一樣的效果,影響神經系統,但沒有副作用 ex:馬拉松跑者的“Runner’s high” – 忘卻痛苦,持續力… 有些人的日常生活足以提供壓力來維持腦內啡分泌,有些人則需尋求刺激 基於人類生理學的角度解釋 Reporter: 2018/11/9

生理及心理物理因素 最佳覺醒(水準) Ellis(Why People Play):遊戲的最佳覺醒理論 藉由觀察孩童在實驗室遊戲的研究 冒險可視為成人的遊戲 大腦接收到的資訊越多,覺醒程度越高 在某一個覺醒程度時, 表現會最好 ex:爬山者- 擎天岡 vs 珠峰,under vs over 人們會尋求最佳的表現,也就是最適的覺醒程度 Zuckerman:”感官追求“是人們藉由冒險來測試極限的原因 Reporter: 2018/11/9

生理及心理物理因素 challenge 流暢狀態 skill B A M. Csikszentmihalyi(Beyond Boredom and Anxiety) 描述一種狀態;專注,實際的報酬,不感到憂慮或無聊 具有以下六種特質 人們很清楚的認知其努力目標,且接受到即時的回饋 在活動中,動作和意識融合,呈現出全然專注的狀態 這種融合狀態的出現,是由於人們侷限於“有限的刺激 領域”,他們持續排除掉潛在的干擾和不重要的資訊 藉由與實體現實的脫節或是由內在活動獲得高度的體認, 人們經歷了“自我忘卻”的經驗 享受操控個人動作與環境的快感,體認到控制或是不擔心無法控制 Flow的體驗是有目的的:參與者重複參加活動,渴望重現這種狀態,無視於第一次 接觸時的理由 能力與機會要相對稱才會體驗Flow 狀態,能力強機會弱,→無聊;能力弱機會強→焦慮。ex:專家在平坦水域(A) vs 初學者在激流(B) 划獨木舟 B A skill Reporter: 2018/11/9

冒險的前提 Mitchell(1983)補充Flow理論的不足,有五項前提 出於全然自願 冒險是因人而異,因環境而異,因參與團體夥伴而異,冒險是一種心理狀態 不管一開始參加冒險的原因,因為內在動機(歡樂、快樂、獨立性、自我發展)從事冒險的人,通常會持續下去 冒險的定義是要能承擔不確定的結局,不確定性太高是過度激勵會造成恐慌、反之亦然,最好的情況是感覺的到挑戰性,又能控制狀況,指導員避免提供答案給學員,因為會危害到不確定性,影響冒險經驗(Goffman,1981) 參與者要能積極投入,否則參與者不容易學習到 Reporter: 2018/11/9

冒險的分級 冒險的程度分四級(Mortlock,1984) 遊戲可以學習新技術;冒險讓生活更有價值;意外讓人從中學習錯誤,避免永久的傷害 遊戲(play):特徵是,沒有恐懼,它可以是愉悅有趣的,或無聊浪費時間的 冒險(adventure):有一點恐懼,參與者可完全掌握狀況,但有挑戰性 探索冒險(Frontier adventure):有高程度的恐懼,有身體傷害的可能,無法完全掌握 意外,運氣不佳的遭遇 misadventure:太多恐懼或失敗,結果可能是感覺不滿足,或是比較嚴重的身體上或心理上傷害,有些可接受或復原,有些不行 遊戲可以學習新技術;冒險讓生活更有價值;意外讓人從中學習錯誤,避免永久的傷害 恐懼是人類面臨風險的自然反應,是健康和必然的 Ewert(1989)提出許多應付恐懼的方法: 減感(desesitization)漸進的涉入風險 溢出(flooding)一旦遭遇,小心並延長曝露在風險中 塑型(modeling)觀察別人管理恐懼的技巧 重覆演練 Reporter: 2018/11/9

冒險體驗範例 Martin and Priest(1986)提出 Flow 依據風險跟能力的不同水準搭配,可分成 以下五種 Ex:滑雪者 風險:潛在失去有價值的東西的機會 能力:身處於環境中所需要克服各種需求的才能 依據風險跟能力的不同水準搭配,可分成 以下五種 探索和實驗exploration and experimentation 冒險 高峰冒險 peak adventure 意外,運氣不佳的遭遇misadventure 蹂躪和災難devastation and disaster Ex:滑雪者 Gentle bunny hills -> Green runs -> Blue Square runs -> Black diamond runs -> Out-of-bound areas Flow Play Reporter: 2018/11/9

冒險體驗範例 應用冒險體驗範例的重點是個人對於風險及能力的認知 3 1 2 整合錯誤認知的概念,以下是九種人的反應 狀況1:最有可能經歷高峰冒險 狀況2:高估風險或低估能力 -> 掉到探索和實驗區 狀況3:低估風險或高估能力 3 1 2 Reporter: 2018/11/9

適應失調 當人有二種不同的或衝突的想法,如認知上的、感情的、心理性肌肉運動的..,即是:適應失調 如參與者提出反向觀點,出現似是而非的防禦性觀點,一直挑毛病,自相矛盾。 Priest and Baillie(1987) 要驅近敏銳點(astute),給膽小者認為困難的但實際很可能成功的;給自大者認為容易的但要讓他們失敗挫折。 對膽小者的做法:“原來沒有那麼危險”,“我也可以做得到” Reporter: 2018/11/9

適應不一致性 對自大傲慢者的做法“好像沒有那麼容易”,“我好像沒有那麼行” Debrief 的重要,reflection 的重要 具備敏銳感(astuteness)常常可以提昇個人觀點和社會化(Garst,Scheider,&Baker,2001) 冒險經驗必須是結構的,被控制的,且被監控的 Leader的重要性 Reporter: 2018/11/9

動機的理論與模型 Motivation -> movere -> to move 冒險體驗的參與動機有許多,本書討論五大項: 個人從一種狀態移動或不移動到另一種狀態的原因及方式 有五種因素(Sage,1977;Weinberg &Gould,1995) 努力的方向:面對或逃避 努力的強度:在狀況中付出多少努力 行為的選擇:處理狀況的策略 維持動機的能力:ex:可以在該情況中堅持多久 導致行為改變: 狀況導致的結果行為會繼續維持嗎 冒險體驗的參與動機有許多,本書討論五大項: 目標理論:對目標的承諾如何影響活動? 期望理論:對成就目標的期望如何影響活動? 自我效力:自認可以完成任務的信仰如何影響動機?如何執行不同策略增強顧客的成功機會 歸因理論及控制領域理論:個人如何解釋成功或失敗,這些歸因對未來的活動或情緒上的影響? 成效與勝任動機:完成任務的效力如何影響能力感受,如同社會和人際關係上影響和被影響的感受 Reporter: 2018/11/9

目標與期望理論 目標理論 期望理論 參與者對目標的承諾決定他的表現 目標可以是自定或是他人定的 明確而且充分定義的目標,有助於表現水準的提升 必需幫助參與者訂定個人目標 期望理論 有三個決定因素 努力有用嗎? 會有結果嗎? 結果是有價值的嗎? Reporter: 2018/11/9

自我的效力 Bandura(1977):個人相信自己可以成功完成任務的程度 任務是能測試能力的 不只是自信而已 可分成以下三種面向 重要性(magnitude):與成功相關聯的明確程度,對感知風險和困難度有重大影響,ex:願意看蛇,不願摸蛇 強度(strength):出現挫折時,人們還會堅持期望成功多久? Ex: 普遍性(generality):自我效力的情境移轉程度 自我效力奠基在從四個內外部的資源 過去的表現成就:透過成功經驗取得的資訊是最有影響力也最穩定的(Paxton&McAvoy,1998),努力並克服困難,可以強化自我效力 替代的經驗: 觀察別人成功經驗 言語上的說服力:以鼓勵取代強制,與適應失調結合操作 身理上的激勵:解除焦慮和無趣感,尤其是當情緒衰弱時 自我效力和表現是互相影響的, 是正面影響或負面影響決定於狀況中的壓力 良好的壓力(eustress)、負面的壓力(distress=苦惱和痛苦) Reporter: 2018/11/9

歸因理論及控制領域理論 Weiner(1972):表現成果有很多變因,包含能力、努力、運氣、任務特徵、專注力 Causality 原因 ,從內在到外在的歸因 stability 穩定度, ex:能力是屬於內在的穩定度;運氣是外在的不穩定度 1979增加了控制力:個人對歸因的認知程度,是否在其控制領域,ex:努力-內在可控制的, 疲勞-外在不可控制 個人如何明確認知歸因,遠比歸因如何分類來得重要(Russell,1982) Weiner,Russell,and Lerman(1978,1979)發現,在區別不同效果時,歸因扮演重要角色 成功時,內在控制領域包括驕傲、自信、能力和滿足感;外在控制領域包括感激、感謝 失敗時,內在控制領域包括罪惡感;外在控制領域包括憤怒、驚訝 Reporter: 2018/11/9

歸因理論及控制所在理論 Weiner(1985):發展出「成就動機和情緒的理論」 第一階段:結果依賴: 成就某些事後,馬上會有情緒投射,可能是正面的或負面的,這些情緒通常是決定於參與者認知成功或失敗 第二階段:歸因依賴: 在一般情緒反應後,人們會探究歸因及控制力 結果產生的一般效果,與歸因產生的特珠效果,這兩者的結合,會影響未來的動機和風險參與(Newberry&Lindsay,2000) ex:下坡滑雪者 表現不好覺得難過 找到內在原因為能力不足,外在原因是裝備,天候,身體 覺得無法改變外在原因來增進能力 感到沮喪,挫敗 放棄滑雪 Reporter: 2018/11/9

成效與勝任動機 White(1959)人本能上會被趨使去正面影響環境 Harter(1978)將White的架構建立成勝任動機 透過成功的掌握及嘗試,達成環境的要求,個人會感到“有效” 反過來這種正面的成效,會鼓勵日後的掌握與嘗試 Harter(1978)將White的架構建立成勝任動機 包含社會和人際因素的影響,不只是正面或負面的經驗 他假設形成動機的過程是反覆圍繞在認知能力上 Harter(1986)表示,認知能力受到以下幾個因素影響 嘗試後的成功或失敗 對控制的認知 動機的定位 特定有力人士所給的正面或負面的強化 任務特質 Reporter: 2018/11/9

成效與勝任動機 ex:滑獨木舟者 嘗試新路線 符合他的技術,是個最適挑戰,產生正向成效 ex:愉悅感, 甚至增進划槳能力 受到朋友的讚賞,更加強化 再去划一次 反之可能就不會在去滑那條路線 Reporter: 2018/11/9

風險承擔與勝任效能 Priest and Klint(Priest,1993)整合前述的研究合理論,發展出勝任效能理論 如果認知正確,個人的勝任性是可以相信的 應用於冒險計畫,增進學員在冒險體驗上的成功機會,以及強化相關經驗可能的發展 用以下幾項要素建構出環狀關聯模型,有中立、正面、負面三種 認知到的風險 認知到的能力 勝任動機 能力表現 覺醒 內在感覺 外在影響力 自我效力 歸因 控制領域 Reporter: 2018/11/9

風險承擔與勝任效能 中立回饋迴圈 Reporter: 2018/11/9

風險承擔與勝任效能 負向回饋迴圈:導致選擇較低水準的風險 Reporter: 2018/11/9

風險承擔與勝任效能 正向回饋迴圈:導致選擇較高水準的風險 Reporter: 2018/11/9

風險承擔與勝任效能 假設面對的是個膽怯的客戶 設計個簡單但是客戶認為自己無法達成的攀岩任務 操作適應失調原理,加以適當鼓勵 成功->正向迴圈->下次做的更好->選擇較高難度攀登(承擔更大風險) 新的任務可能產生下列三種狀況 個人表現良好且回到適壓狀態──如果內在控制領域產生效果的且成功歸於個人 勝任能力完美搭配風險,達到高峰冒險的境界,個人會盡可能維持這種狀態,但最終會無法維持 個人表現不好,跨越到不適壓的狀態下,甚至發生災難 上述的狀況客戶就會進入負向迴圈,導致選擇較低難度攀登 新的任務又可能產生下列三種狀況 個人可能仍然表現不好並維持在不適壓狀態,特別別是當他把失敗歸咎在內在因素上 勝任能力完美搭配風險,達到高峰冒險的境界,個人如上述一樣會盡可能維持這種狀態 在引導員的協助下,個人可能會表現好並且跨回到正向的適壓狀態 當個人會把成功或失敗歸因於外部原因, ex:引導員(如果引導員太鼓勵、強迫時會發生)、裝備資源、運氣、和天候(新手常抱怨),這時候個人對任務的歸屬感就必須要重新評估 人們會在不同的迴圈中來來回回,直到達到全然敏銳的境界: 精準的認知環境風險及個人勝任能力 Reporter: 2018/11/9

附件 1924年,Mallory和他的同伴Irvine再次向穆朗瑪峰發出挑戰。他們成了名人,因為他們再也沒有下來,長眠在雪山上。當他們兩次失敗后,第三次向頂峰發起突擊時,一場猛烈殘酷的暴風雪,淹沒了他們。在這之前,當被人們問及為什么要攀登穆朗瑪峰時,Malloery回答:因為她就在那。這個回答成了他的名言,以成為登山活動的名言,被后人反复引用稱道。1999年,即75年后,Mallory的遺体在距頂峰大約2000英尺高度的地方被發現。但是,這兩個登山前輩究竟是否登頂,也即他們到底是在上山抑或是下山途遇險,成為永遠的千古之謎。 Sir Edmund Hillary and Tenzing Norgay是第一人嗎? Reporter: 2018/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