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气体动力循环 Gas power cycles 9-1 分析动力循环的一般方法 9-2 活塞式内燃机实际循环的简化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十章 经济周期理论. 第十章 经济周期理论 一、经济周期概念 一、经济周期概念 一、 二、经济周期理论 二、经济周期理论 二、 三、经济周期的预测 三、经济周期的预测 三、 四、本章回顾 四、本章回顾 四、
Advertisements

1 第七章 气体和蒸汽的流动 Gas and Steam Flow 7-1 稳定流动的基本方程式 7-2 促使流速改变的条件 7-3 喷管计算 7-4 有摩擦的绝热流动 7-5 绝热节流.
動動腦時間 — 腦筋急轉彎 —. 1. 有三個小朋友在猜 拳,一個出石頭,一 個出布,一個出剪刀, 請問三個人共有幾根 指頭? 答案: 60 根.
大胆作为 勇于承担  建立安全监管新常态 市安全监管局 林凯军.
第二章 中药药性理论的现代研究 掌握中药四性的现代研究 掌握中药五味的现代研究 掌握中药毒性的现代研究 了解中药归经的现代研究.
汽车点火系统 单元一 传统触点式点火系统的控制电路.
商業實務期末報告 銀行業 林佩儀 林彥伶 曾雪玲 古竺艷.
美味料理 5223汪芮臣.
PCBA生產注意事項 QA Rio Chiang Feb. 1,
少阳病和柴胡剂 郝万山(北京中医药大学).
第一節 煤炭將再次奪冠 第二節 石油—現代工業的「血液」 第三節 天然氣和油頁岩
自信心训练教材 如何提高自己的自信心 -Jerrywang.
第一章 管理的真谛.
第七章     内分泌代谢疾病 第一节      总论 第二节     甲状腺疾病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Graves病)最多见。 一、甲亢的概念*
船 舶 主 機(2).
2012年会考试题分析 2013年会考复习建议 初二生物 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研讨 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研讨 浏阳市教研室 张雪玲
道路交通管理 授课教师:于远亮.
第10章 行政效率.
白千層 第二組 植微二 黃思綺 法律二 吳夙容 生傳一 陳怡君 社會三 黃永喬 化學四 莊皓宇.
台灣電力公司南區施工處 執行統包經驗簡報 陳副處長文欣 報告.
Chapter 10 太陽能電池模組以及其應用系統
第二章 热能转换的基本概念 和基本定律.
泥沙与水土保持 汇报人:曹文洪 2010年7月15~22日 新疆.
組長:洪展明 組員:曹淑宜 尤郡如 洪嘉君 陳靖順.
人才的引進與考選.
青春期男生女生交往.
“笨人”创业法 广西英腾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长 兰涛.
能及其应用 初三物理 主讲教师:胡展翅.
金属学与热处理 主讲: 杨慧.
船 舶 主 機(2).
地球能源 仁愛國小6-3李海綾.
工程热力学 Engineering Thermodynamics
第7章 廉洁行政与行政监督 主讲:张等菊.
《 University Physics 》 Revised Edition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授课教师:何江.
第八章 热力循环.
贵宾专享 金融服务方案 邓慧景.
騎乘單車如何配速 桃園縣攝影藝術協會 鐵馬車隊 鄭育宏 製作 1/12.
医学寄生虫总论 (二).
習題 3.1 ~ , 3.7, 3.9.
Combustion Control 燃烧安全控制 by Honeywell 霍达实业
Chapter 9 Vapor Power Cycle 蒸汽动力循环
生質能熱電應用及產業發展座談會 引言報告– 我國生質能熱電發展建議 工業技術研究院 綠能與環境研究所
Chapter 11 Refrigeration Cycles 第十一章 制冷(致冷)循环
(The First Law of Thermodynamics)
项目六 流量比值控制 任务一 电磁和涡轮流量计流量比值控制系统.
19. 2nd Law of Thermodynamics 熱力學第二定律
第 三 章 生質能-液態燃料 3-1 生質柴油 3-2 生質酒精 3-3 裂解 3-4 生質油.
The Second Law of Thermodynamics 熱力學第二定律
動力系統介紹 盧昭暉 國立中興大學機械工程研究所.
开关电源常规测试项目 目录 1、功率因素和效率测试 2、平均效率测试 3、输入电流测试 4、浪涌电流测试 5、电压调整率测试
Basic thermodynamic process
資料包絡分析法 5.1 績效、效能、效率 5.2 效率的衡量:CCR模式 5.3 CCR模式之案例研討 5.4 BCC模式與規模效率的衡量
塑膠材料的種類 塑膠在模具內的流動模式 流動性質的影響 溫度性質的影響
DOE II建築節能模擬軟體介紹 -空調節能設計篇
車載有機朗肯循環的設計與優化 2008能源與科技論壇暨研討會 摘要 韓韜1 洪祖全2 1西安交通大學 能源與動力工程系
宝马发动机资料.
黃大仁 教授 清華大學化學工程學系 台灣新竹市
19. 2nd Law of Thermodynamics 熱力學第二定律
基于能力素质模型的 培训体系建设.
兴奋剂的分析研究 报告 报告人:周明
第二章 金融市场.
熱量總是由高溫的系統流向低溫的系統。 熱交互作用在時間上似乎是有方向性。 能否有辦法來判斷一個反應的方向? 力學碰撞是沒有時間的方向性的。
带有共轭换热的流动(Flow with CHT)
交流電的特性 ATS電子部製作.
阿细蜜源代理系统功能说明 官方网站: 新版代理系统:
氣體.
Hybrid油電車 系統原理概論.
組員: 鄭祖惠(2) 梁佩盈(6) 陳興進(25) 盧業承(26) 林國棟(29)
此处添加标题 汇报人:宝藏PPT.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九章 气体动力循环 Gas power cycles 9-1 分析动力循环的一般方法 9-2 活塞式内燃机实际循环的简化 9-3 活塞式内燃机的理想循环 9-4 活塞式内燃机个正理想循环的热力学比较 9-5 燃气轮机装置循环 9-6 燃气轮机装置定压加热实际循环 9-7 提高燃气轮机装置热效率的热力学措施 9-8 喷气发动机简介

9–1 分析动力循环的一般方法 一、分析动力循环的目的 在热力学基本定律的基础上分析循环能量转化的经济性,寻求提高经济性的方向及途径。 9–1 分析动力循环的一般方法 一、分析动力循环的目的 在热力学基本定律的基础上分析循环能量转化的经济性,寻求提高经济性的方向及途径。 二、分析动力循环的一般步骤 抽象、简化 1. 实际循环(复杂不可逆) 可逆理论循环 分析可逆循环 影响经济性的主要因素和可能改进途径 指导改善 实际循环 2. 分析实际循环与理论循环的偏离程度,找出实际 损失的部位、大小、原因及改进办法

三、分析动力循环的方法 1. 第一定律分析法 以第一定律为基础,以能 量的数量守恒为立足点。 综合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 从能量的数量和质量分析。 2. 第二定律分析法 作功能力损失 熵分析法 熵产 分析法 火用损 火用效率

四、内部热效率i(internal thermal efficiency ) ——不可逆过程中实际作功量和循环加热量之比 其中 与实际循环相当的内可逆循环的热效率 相对内部效率(internal engine efficiency) 反映内部摩擦引起的损失 五、空气标准假设(the air-standard hypothesis) 气体动力循环中工作流体 理想气体 空气 定比热 燃烧和排气过程 吸热和放热过程 燃料燃烧造成各部分气体成分及质量改变忽略不计

9–2 活塞式内燃机实际循环的简化 一、活塞式内燃机(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简介 1.分类: 9–2 活塞式内燃机实际循环的简化 一、活塞式内燃机(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简介 1.分类: 按燃料:煤气机(gas engine) 汽油机(gasoline engine; petrol engine) 柴油机(diesel engine) 按点火方式:点燃式(spark ignition engine) 压燃式(compression ignition engine) 按冲程:二冲程(two-stroke ) 四冲程(four-stroke )

开式循环(open cycle); 燃烧、传热、排气、膨胀、压缩均为不可逆; 各环节中工质质量、成分稍有变化。 2.活塞式内燃机循环特点

二、活塞式内燃机循环的简化

三、平均有效压力(mean effective pressure)

9–3 活塞式内燃机的理想循环 一、混合加热理想循环 (dual combustion cycle) 01 吸气 12 压缩 9–3 活塞式内燃机的理想循环 一、混合加热理想循环 (dual combustion cycle) 01 吸气 12 压缩 23 喷油、燃烧 34 燃烧 45 膨胀作功 50 排气 简化:引用空气标准假设 燃烧2-3等容吸热+3-4定压吸热 排气5-1等容放热 压缩、膨胀1-2及4-5等熵过程 吸、排气线重合、忽略 燃油质量忽略 燃气成分改变忽略

1. p-v图及T-s图 12 等熵压缩;23 等容吸热; 34 定压吸热;45 等熵膨胀; 51 定容放热 特性参数: 压缩比(compression ratio) 定容增压比(pressure ratio) 定压预胀比 (cutoff ratio)

2. 循环热效率 或

利用 表示

求 两式相除,考虑到 把T2、T3、T4和T5代入

a.吸热前压缩气体,提高平均吸热温度是提高热效率的重要措施,是卡诺循环,第二定律对实际循环的指导。 讨论: 归纳: a.吸热前压缩气体,提高平均吸热温度是提高热效率的重要措施,是卡诺循环,第二定律对实际循环的指导。 b.利用T-s图分析循环较方便。 c.同时考虑q1和q2或T1m和T2m平均。

二、定压加热理想循环(Diesel cycle)

讨论: c) 重负荷(,q1  )时 内部热效率下降,除 外还有因温度上升而使 ,造成热效率下降

三、定容加热理想循环(Otto cycle)

讨论: c ) 重负荷(q1  )时内部热效率下降,因温度上升使 ,造成热效率下降

9–4 活塞式内燃机各种理想循环的热力学比较 一、压缩比相同,吸热量相同时的比较 或

二、循环pmax、Tmax相同时的比较 或 例A470299 例A447277

9-5 燃气轮机装置循环 一、燃气轮机(gas turbine)装置简介 小型燃气轮机

轴流式燃气轮机

燃烧室(combustion chamber) 燃气轮机(gas turbine) 构成 压气机(compressor) 燃烧室(combustion chamber) 燃气轮机(gas turbine) 特点 1.开式循环(open cycle),工质流动; 2.运转平稳,连续输出功; 3.启动快,达满负荷快; 4.压气机消耗了燃气轮机产生功率 的绝大部分,但重量功率比 (specific weight of engine)仍较大。 用途 飞机、舰船的动力载荷机组,电站峰荷机组(peak-load set) 等。

(constant-pressure combustion cycle, Brayton cycle) 二、定压加热理想循环 (constant-pressure combustion cycle, Brayton cycle) 1-2 等熵压缩(压气机内) 循环增压比(pressure ratio) 2-3 定压吸热(燃烧室内) 循环增温比(temperature ratio) 3-4 等熵膨胀(燃气轮机内) 4-1 定压放热(排气,假想换热器)

三、定压加热理想循环分析 1.热效率ηt 注意:式中T1、T2并非指高温 热源,低温热源。

2.分析 ?

1)对于每一τ,均有π, 可见: 其w→wnet,max 2)τ上升,即T3上升,使取得wnet,max 的π 上升,ηt上升,所以提高T3 能带动wnet,max 及ηt同时升高。

9–6 燃气轮机装置定压加热实际循环 一、定压加热的实际循环 1-2 不可逆绝热压缩; 2-3 定压吸热; 3-4 不可逆绝热膨胀; 9–6 燃气轮机装置定压加热实际循环 一、定压加热的实际循环 1-2 不可逆绝热压缩; 2-3 定压吸热; 3-4 不可逆绝热膨胀; 4-1 定压放热。

二、压气机绝热效率(adiabatic compressor efficiency) 和燃气轮机相对内效率(adiabatic turbine efficiency)

三、燃气轮机装置的内部热效率 (internal thermal efficiency)ηi 整理

讨论: 增大τ是提高燃气轮机装置性能(wnet,ηi)的方向。

9–7 提高燃气轮机装置热效率的热力学措施 一、回热(regeneration) 讨论 2)极限回热

3)回热度(regenerator effectiveness) 注意:π达一定值,回热不能进行。 4)实际循环的回热

+ 二、 分级压缩,中间冷却 回热基础上 分级压缩,中间冷却 压气机耗功很大 (multistage compression , 二、 分级压缩,中间冷却 回热基础上 分级压缩,中间冷却 (multistage compression , intervening cooling ) 压气机耗功很大 分级压缩可降低压气机耗功 采用分级压缩,中间冷却后ηt? 循环12341: 循环12341 循环1567341: + 循环67256 循环67256:

回热基础上分级压缩中间冷却

三、回热基础上分级膨胀,中间加热 循环12389101= 循环127101-循环37983 若无回热 若回热 循环12389101与循环12341 比较T1m上升,T2m下降

五、回热基础上 分级压缩,中间冷却;分级膨胀,中间加热

当分级压缩中间冷却;分级膨胀中间再热,级数趋向无穷 多时,定压加热理想循环趋于概括性卡诺循环。

气体动力循环热效率分析归纳: 基础: 方法: 在T-s图上叠加、拆分等; 在T-s图上与同温限卡诺循环比较; 利用ηt= f (x, y, z ··· )的数学特性。 例A474299 例A470389

9–8 喷气发动机简介 定压燃烧喷气式发动机(jet engine)的理论循环及实际循环与 燃气轮机装置定压加热循环相同。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