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 20 Bioenergetics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热力学第一定律 能量守恒定律 复习提问 1 、研究一个热力学系统与外界是绝热的,如果外界对系统做功, 系统的内能怎么变化?外界做的功跟系统内能的变化之间是什 么定量关系? 2 、研究一个热力学系统跟外界只有单纯热传递发生,如果系统 从外界吸热,系统的内能怎么变化?系统从外界吸收的热量跟 系统内能的变化之间是什么定量关系?
Advertisements

第四节 RNA 的空间结构与功能. RNA 的种类和功能 核糖体 RNA ( rRNA ):核蛋白体组成成分 转移 RNA ( tRNA ):转运氨基酸 信使 RNA ( mRNA ):蛋白质合成模板 不均一核 RNA ( hnRNA ):成熟 mRNA 的前体 小核 RNA ( snRNA ):
矿物质与畜禽营养 项目目标 理解矿物质的营养原理;能应用矿物质的营养特点,预防和治疗畜禽矿物质元素缺乏症
Na K Ca 矿 物 质 07食检 丁丽杰.
碰撞 两物体互相接触时间极短而互作用力较大
妇产科 主讲教师:张佳.
《大学化学》 曹瑞军主编《大学化学》,第二版
第四讲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人体能量的生成 1.
人体能量的生成.
§12-3 蛋白质(Protein) 一、蛋白质的结构(p378)
课时2 DNA的结构与复制 一、高考要求 内容标准及等级要求 学习要求 概述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B) 说出DNA分子的基本单位
考题再现: 思考:关于线粒体的起源有多种观点,其中“内共生起源”学说(如图所示)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能够支持这一假说的有力证据有很多,请结合所学知识和下列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一轮复习 细胞的增值.
生物氧化.
1.还原糖 2.脂 肪 3.蛋白质 10叶绿素 4.质流动 5.分 裂 6.酶温度 7.酶- PH 8.酶效率 9.酶水解 11.分 离 12.复 原 13.取DNA.
糖代谢中的其它途径.
Metabolism of Carbohydrates
第1章 化学热力学 Chapter 1 Chemical Thermodynamics 返回 研究内容: 1. 化学变化中的能量转换与守恒
脂肪的合成代谢 (一) 原料、来源 1、脂肪合成原料 脂肪酸和甘油。 生物体能利用糖类或简单碳原物质转化为脂肪酸。
第六章 生物氧化与氧化磷酸化 萧蓓蕾.
第3节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Metabolism of Nucleotides
· 全球变暖 · 臭氧的破坏与保护 · 酸雨危害与防治
第一章 商品 第一节 价值创造 第二节 价值量 第三节 价值函数及其性质 第四节 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与利己利他经济人假设.
第1章 走近细胞 制作人:周红锳 第1章 .
3.2细胞器的结构与功能.
第一篇 化学反应基本规律 化学热力学,化学平衡和化学动力学。 化学反应的方向、条件和限度。 2.化学反应的机理,反应速率和改变条件。
第三章 热力学函数及其应用 热力学第三定律.
§3.7 热力学基本方程及麦克斯韦关系式 热力学状态函数 H, A, G 组合辅助函数 U, H → 能量计算
第十三章 核酸降解与核苷酸代谢 核酸和核苷酸不是营养上的必需成分。首先,核苷酸很少能被细胞直接从外界摄取,而主要是利用少数几种氨基酸(甘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酰胺)、核糖-5-磷酸、CO2等作为原料从头合成的,或者利用细胞内的游离碱基或核苷进行补救合成。其次,核酸的降解也不能为细胞提供能量。
第四章 生物氧化 Biological Oxidation.
第三部分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第1课 酶和ATP.
第十二章 核苷酸代谢 metabolism of nucleotide.
第九章 核苷酸的代谢 Nucleotide Metabolism
一、新陈代谢 二、新陈代谢的特点和调节 三、生物能及高能化合物
物理化学 第三章 热力学第二定律 The Second Law of Thermodynamics.
Introduction of Bioenergetics 生物能学介绍
第二节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一、 反应热 二、 Hess定律 三、 生成焓.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第二章 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 教学内容 § 2.1 热化学与能量 § 2.2 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 2.3 化学反应的限度和化学平衡
高中化学竞赛 【第三讲 化学热力学】 河南省太康县第一高级中学----乔纯杰.
第4章 生物能学与生物氧化 (bioenergetic and Biological Oxidation)
欢迎各位专家指导! 曹旭琴 西交大苏州附中 化学反应的方向
ATP SLYTYZJAM.
新陈代谢与ATP 去除PPT模板上的--课件下载: 的文字
细胞与周围环境之间物质和能量的交 换,以及细胞内物质和能量的转变过 程,称为细胞的代谢。 化学变化的过程都伴随着能量的转移或转化
第十章 生物氧化 (biological oxidation)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杜牧.
基于高中生物学理性思维培养的实践性课例开发
基于高中生物学理性思维培养的实践性课例开发
过程自发变化的判据 能否用下列判据来判断? DU≤0 或 DH≤0 DS≥0.
可愛的鍬形蟲 五年四班2.
问1:四大基本反应类型有哪些?定义? 问2:你能分别举两例吗? 问3:你能说说四大基本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类别吗?
第2节 细胞的能量“通货”——ATP 学习目标 重点、难点 1.简述ATP的化学组成和特点。 2.写出ATP的分子简式。
生物复习课 新陈代谢与酶.
超越自然还是带来毁灭 “人造生命”令全世界不安
第一节 土地利用对生态系统的干扰与生态重建.
3. 分子动力学 (Molecular Dynamics,MD) 算法
第四章 热力学基础 物理学. 本章概述 一、什么是热学? 研究物质处于热状态下有关性质和规律的物理学分支学科。 二、研究方法
有关“ATP结构” 的会考复习.
第2节 细胞的能量“通货”——ATP.
光合作用的过程 主讲:尹冬静.
第五节 缓冲溶液pH值的计算 两种物质的性质 浓度 pH值 共轭酸碱对间的质子传递平衡 可用通式表示如下: HB+H2O ⇌ H3O++B-
一 测定气体分子速率分布的实验 实验装置 金属蒸汽 显示屏 狭缝 接抽气泵.
第二章 均匀物质的热力学性质 基本热力学函数 麦氏关系及应用 气体节流和绝热膨胀.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应用 --理想气体等容过程、定容摩尔热容 --理想气体等压过程 、定压摩尔热容.
守恒法巧解金属与硝酸反应的计算题.
高二化学化学反应原理 专题一: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单元1 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 课时1 化学反应的焓变 平阳十一中 林天炜.
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 第二节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 关系和能量关系.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Chapter 20 Bioenergetics 第二十章 生物能学 Chapter 20 Bioenergetics 欧阳红生 动物生物技术系 吉林大学畜牧兽医学院 Email:biotechs@vip.sohu.com Tel:0431-7836175 Copyright © 2005 by Ouyang Hongsheng. All rights reserved.

主要内容: 高能磷酸化合物的概念、类型和作用。 主要内容: 高能磷酸化合物的概念、类型和作用。

生物能学 生物细胞的能量转化的定量研究及体内能量转化过程的物理化学性质。

一、有关热力学的一些基本概念 (一)体系的概念、性质和状态 ●体系(system)指的是研究中所涉及的全部物质的总称。即体系是一个限定范围内的物质。 ●环境(surroundings)是规定体系以外的物质总称。 ● “宇宙”的总能量是恒定的。体系+环境=恒定值。 隔离体系 封闭体系 开放体系

一、有关热力学的一些基本概念 (二)能的两种形式: 热与功 (三)内能和焓的概念 ●内能(internal energy)是体系内部质点能量的总和,通常用符号U(或E) 表示。 ●焓又称为热焓(enthalpy),用符号H表示。焓是一个体系的内能与其全部分子的压力和体积总变化之和。 ΔH=ΔU+Δ PV ΔH焓变;ΔU-内能的变化;Δ PV-压力(P)和体积Δ(V)的变化。

(四)热力学第一定律(first law of thermodynamics) 热力学第一定律称为能量守恒定律:一个体系及其周围环境的总能量是一个常数。虽然能的形式可以转变,但不会消灭。 一个特定体系有两种方法可以从环境得到能量或给予环境能量。一种是从环境得到热量或给予环境热量;另一种是对环境做功或环境对体系做功。如果一个体系的状态发生了变化,这个体系的内能也必然发生变化。体系内能的变化等于该体系所吸收的热量减去它所做的功。 ΔU = Q – W ΔU 一个体系的内能变化; Q-体系变化时吸收的热量;W代表体系变化时吸收的热量。

(四)热力学第一定律(first law of thermodynamics) 等压时,体系只做体积功,不对环境做功 dU = dQ — PdV dU-内能的微小变化;dQ-热量的微小变化;P-压力;dV-体积的微小变化;PdV-体系所做的微小体积功。

(五)化学能的转化 (六)热力学第二定律和熵的概念 热力学第二定律:热的传导只能由高温物体传至低温物体。热的自发的逆向传导是不可能的。表明热力学体系的运动有一定的方向性,即自高温流向低温。 熵(entropy):体系能分散程度的状态函数,统称为熵,用符号S表示。熵值代表一个体系质点散乱无序的程度。一个体系的质点变为更混乱时,它的熵值增加。熵的变化用ΔS表示,是正值。 热力学第二定律也可作如下的表述:在隔离体系中,一个过程只有当其体系和周围环境的熵值总和增加时才能自发进行。对于隔离体系 ΔS = ΔS体系 + ΔS环境 0

(七)自由能的概念 ΔG=ΔH– TΔS ΔG-在恒温、恒压下,体系发生变化时的自由能变化;ΔH-体系焓的变化;T-体系的绝对温度;ΔS-体系的熵变。 dG = VdP – SdT – dW dG-自由能的微小变化;V-体积; dP-压力的微小变化;S-体系的熵;dT-体系绝对温度的微小变化; dW-有用功 等温时: dG = VdP – dW 等温且等压时: – ΔG = W 即自由能是等温且等压条件下,体系做有用功的能力。

二、化学反应中自由能的变化和意义 (一)化学反应的自由能变化公式 ΔG=ΔH– TΔS ΔG-在恒温、恒压下,体系发生变化时的自由能变化; ΔH-体系焓的变化;T-体系的绝对温度;ΔS-体系的熵变。 (二)标准自由能变化和化学平衡的关系 对化学反应 aA+bB  cC+dD 达到化学平衡时 ΔG0是当反应物和产物都处于标准状态时的自由能变化,即标准自由能变化.R是气体常数.

二、化学反应中自由能的变化和意义 (三)标准生成自由能及其应用 标准生成能是指由处于标准状态的最稳定单质合成标准状态当量化合物时,其标准自由能的变化值(ΔG0f ) 但标准生成自由能无法由实验测出,应此规定在一个大气压下,一定温度时,最稳定单质的标准自由能为零,这样,在标准状态下,由稳定单质生成1mol纯化合物的ΔG0 就等于该化合物的标准生成自由能。单位是J/mol或kJ/mol ΔG0= ΔG0f产物 –  ΔG0f反应物

二、化学反应中自由能的变化和意义 (四)偶联化学反应标准自由能变化的可加性及其意义 偶联化学反应标准自由能变化是可以相加的, 如:AB+C 的 ΔG0 = +21kj/mol, BD的 ΔG0 = -34kj/mol, 则 A C+D 的 ΔG0 = -13kj/mol, 反应可以自发进行。

二、化学反应中自由能的变化和意义 (五)化学反应和自由能关系的进一步说明 只有ΔG<0的反应才能自发进行。但要注意: (1) ΔG>0的反应可以和ΔG<0的反应偶联,使反应能够实际发生。 (2) 有些ΔG>0的反应,在非标准状态下,ΔG有可能<0。 (3) 热力学第二定律只能确定反应的方向和限度,不能预示反应过程的速率,许多ΔG<0的反应,需要提供活化能或使用催化剂才能使反应实际发生。

二、化学反应中自由能的变化和意义 (六)能量学用于生物化学反应中的一些规定 (1)水作为反应物或产物时,水的浓度通常规定为1(实际浓度约为55.5mol/L)。 (2)生物体系的pH规定为7.0,称作生物体系的标准自由能变化,用ΔG0表示。如果反应体系的pH不等于7.0,就不能使用ΔG0。 (3)标准自由能的单位用 kj/mol 表示。

三、高能磷酸化合物 (一)高能磷酸化合物的概念 磷酰基水解时放出大量自由能的磷酸化合物称为高能磷酸化合物。其中水解时能释放出20.92kJ以上自由能的键称为高能键(high-energy bond)。

(二)高能磷酸化合物及其他高能化合物的类型 1.磷氧键型(-O~P-) (1)酰基磷酸化合物(acyl phosphate) ①乙酰磷酸;②1,3-二磷酸甘油酸;③氨甲酰磷酸 ④酰基腺苷酸(acyl AMP);⑤氨酰腺苷酸 (2)焦磷酸化合物 ①焦磷酸;②二磷酸腺苷;③烯醇式磷酸化合物

三、高能磷酸化合物 (二)高能磷酸化合物及其他高能化合物的类型 1.磷氧键型(-O~P-) (3)烯醇式磷酸化合物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phosphoenolypyruvate)

三、高能磷酸化合物 (二)高能磷酸化合物及其他高能化合物的类型 2.氮磷键型-如胍基磷酸化合物 (1)磷酸肌酸 (2)磷酸精氨酸

三、高能磷酸化合物 3.硫酯键型-活性硫酸基 (1)3’-腺苷酸5’-磷酰硫酸 (2)酰基辅酶A 4.甲硫键型-活性甲硫氨酸(S-腺苷甲硫氨酸)

三、高能磷酸化合物 (三)ATP的结构特性 决定于分子内的静电斥力 形成产物的共振稳定化作用

三、高能磷酸化合物 (四)细胞内影响ATP自由能释放的因素 ATP和ADP均由多种解离形式,并且可以同金属离子相互作用,这些引均可影响自由能的释放。 ATP水解释放自由能与pH的关系 黄色表示可以解离的氢

ATP水解释放自由能与其浓度的关系(pH 7.0, 38oC)

ATP水解释放自由能与Mg2+的关系(pH 7.0,38oC)

三、高能磷酸化合物 (五)ATP在能量转运中的地位和作用 ATP 的ΔG0 在所有含磷酸基团的化合物中处于中间位置。这使ATP有可能在磷酸基团转移中作为中作为传递体而起作用。

三、高能磷酸化合物 (六)磷酸肌酸和磷酸精氨酸及其他贮能物质 Phosphocreatine + ADP  ATP + creatine

三、高能磷酸化合物 (七)ATP断裂形成AMP和焦磷酸的作用 ATP断裂形成AMP和焦磷酸的ΔG0= -31.2 kj/mol,无机焦磷酸水解为2分子正磷酸的ΔG0= -28.84 kj/mol,总的ΔG0= -61.03 kj/mol。 大致相当于2分子ATP水解为2分子ADP释放的能量。 ATP断裂形成AMP和焦磷酸的反应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萤火虫的荧光物质是通过这一反应提供能量的。脂肪酸的酶促活化也是通过这一反应提供能量的,无机焦磷酸水解为2分子正磷酸对反应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三、高能磷酸化合物 (八)ATP以外的其他核苷三磷酸的递能作用 ATP是主要的递能物质,除ATP外,合成多糖还需要UTP,合成蛋白质还需要GTP,合成磷酯需要CTP,合成RNA需要CTP UTP ATP GTP ,合成DNA需要dCTP dTTP dGTP dATP。 (九)ATP系统的动态平衡 ATP在体内不断的合成和分解,处于动态平衡,周转速度特别快,一个静态的成人消耗ATP高达40kg/d,在紧张活动的情况下,消耗ATP高达0.5kg/min,大多数细胞的能荷即{[ATP]+0.5[ADP]}/ {[ATP]+[ADP]+[AMP]}在0.80到0.95之间。

基本要求 1.熟悉有关热力学的一些基本概念。 2.熟悉化学反应中自由能的变化和意义。 3.掌握高能磷酸化合物。(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