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傷後症候群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社會福利署兒童及青少年精神健康 社區支援計劃 ( 九龍西 ) 鄭穎菁姑娘 「焦兒不慮」、「見焦拆焦」 保良局第一張永慶中學講座.
Advertisements

兒童青少年憂鬱症兒童青少年憂鬱症 成大醫院兒童青少年精神科林璇音醫師. 憂鬱?有什麼不同? 1. 憂鬱情緒 2. 哀慟反應 3. 環境適應障礙合併憂鬱情緒 4. 經前憂鬱症候群 5. 低落性情感疾患 6. 重度憂鬱症 7. 躁鬱症之鬱期.
當你聽到 “ 緘默 ” 、 “ 不語 ” 時, 你聯想到了什麼 ?? 當你聽到 “ 選擇性 ” 時, 你又聯想到什麼 ?? Elective vs. Selective.
各種精神疾病簡介 署立嘉南療養院 社區精神科 鍾明勳主治醫師.
心理学系 李晓茹 变态心理学 心理学系 李晓茹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精品课程 楚 雄 师 范 学 院 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研究部.
自殺危機處理 張介信 署立草屯療養院
护理学的基本概念 李小寒 中国医科大学护理学院.
「反應」觀點的壓力及其處置 (Response-based Stress and Related Treatment)
注意力不足過動疾患ADHD 台中榮民總醫院精神部 呂明憲 中華民國台灣精神醫學會專科醫師 中華民國台灣兒童青少年精神醫學會專科醫師.
应 激 ( Stress ).
探问生命教育 ——陶行知生命教育思想学习心得
掌握快樂的鑰匙 -壓力調適 財團法人「張老師」基金會 桃園分事務所 報 告 人 : 涂喜敏 總幹事 諮商心理師 社會工作師.
化危機為轉機~精障者危機辨識與處理 許鶯珠 2014/7/15.
焦慮與焦慮障礙 講師:馬玉琴
主讲简况:姜乾金 教授、主任医师 卫生部 8 、7、 5 年制规划教材《医学心理学》、《心身医学》主编 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憂鬱症:簡介、篩檢與治療 楊玉婉醫師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神經部
賴念華博士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心理諮商系副教授
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及其药物治疗 临床01-6 要慧 学号:
學校如何有效推展「水域安全教育」 98年6月12日.
孩子的動物朋友-- 兒童與同伴動物的聯結關係
認識焦慮症 高雄長庚醫院精神科 王雅齡 心理師
工作坊 心理压力系统评估与干预技术   浙江大学 姜乾金 ( 宁波).
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 及其神经内分泌基础的研究
食字路口 飲食看燈行 營養姐姐廖澍君 1.
——自助助人、助人自助的 学习、感悟和实践过程
社區危機個案或疑似精神病患緊急處置 高雄市政府衛生局 社區心衛中心:梁翠珍.
二維品質模式與麻醉前訪視滿意度 中文摘要 麻醉前訪視,是麻醉醫護人員對病患提供麻醉相關資訊與服務,並建立良好醫病關係的第一次接觸。本研究目的是以Kano‘s 二維品質模式,設計病患滿意度問卷,探討麻醉前訪視內容與病患滿意度之關係,以期分析關鍵品質要素為何,作為提高病患對醫療滿意度之參考。 本研究於台灣北部某醫學中心,通過該院人體試驗委員會審查後進行。對象為婦科排程手術住院病患,其中實驗組共107位病患,在麻醉醫師訪視之前,安排先觀看麻醉流程衛教影片;另外對照組111位病患,則未提供衛教影片。問卷於麻醉醫師
新竹縣104學年度健康促進創意教學模組教案設計比賽要點
組員: 4980S048 吳蕙伃 4980S025 賴妙君 4980S052 陳泇妘 4980S060 張珊淇 4980S066 林宜蓁
驚恐症.
聆听学生的心声 ——班主任与每个学生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吴增强 教授.
阪神大地震 四服一A黃婕媺 四服一A游雅鈞.
CH4壓力及其效應 李志鴻.
Physical Growth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職業性精神疾病 台北醫學大學萬芳醫院 黃百粲
濫用藥物 姓名:林鴻源 下6B.
分析抗焦慮劑/安眠劑之使用的影響因子在重度憂鬱症及廣泛性焦慮症病人和一般大眾的處方形態
第五章 康复心理干预方法 陈美玉. 第五章 康复心理干预方法 陈美玉 1. 掌握康复心理学在临床中运用的几种方法、对象;掌握创伤后物质依赖的概念、诊断标准以及有效的治疗方法。 学习要点 1. 掌握康复心理学在临床中运用的几种方法、对象;掌握创伤后物质依赖的概念、诊断标准以及有效的治疗方法。
皮亞傑認知心理學 數位課程規劃與設計 指導老師:支紹慈 老師 班級:資訊傳播系 三A 學生:4970C001 陳亞琳
第五章 灾难护理 《急危重症护理学》.
蔡慶達 蕭武治 賴婉如 陳玟伶 許瀞文 程可珍 健康教育是一輩子的事 「人與食物」「健康心理」充電工作坊
第三章 心理应激 Psychological stress.
關於ORADUR®-Methylphenidate
陳慧女 長榮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助理教授 諮商心理師
NCC委員會之軟性變革 --以知識管理系統導入全會應用之案例探討— 指導教授:李國光 博士
為恭紀念醫院 吳四維醫師 *336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 為恭紀念醫院 吳四維醫師 *336.
李良達總監 希望森林上班族服務網‧生涯輔導網 /
Elderly Suicide in Hong Kong 香港長者的自殺状况研究
Tourette syndrome 妥瑞症 高雄長庚醫院兒童心智科 湯金樹醫師 2018/12/6.
Life-span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每一個人都有三種年齡 實際年齡 生理年齡 心識年齡
臺北榮民總醫院精神部 兒童青少年精神科 陳映雪 醫師
Health and Eating Behavior of the People in Hong Kong
澳洲自然災害: 恢復政策和社會工作的角色 夏
Human Development 概論 大二 人類發展學 98/9/16.
哪些人是管理者? 管理者? 指和一群人工作,並藉由協調他人來完成工作,以便達成組織目標的人
台北市南港高中(國中部) 97學年度上學期 健康與體育領域 教學研究會
現代健康教育教學新趨勢 ---生活技能與教學策略 劉 潔 心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 教授
张亚林 Zhang Ya-lin M.D & Ph.D 中南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
開發義工新力軍: 義工動員與招募.
Adaptive Planning 适应性规划
UNIT THREE Chapter Outline
夏夜 國中國文第一冊第二課 janet製作.
終身教育的經濟學基礎 參考資料 : 社會教育新論 經濟學與社會教育.
欢迎新员工入厂.
程式語言與邏輯:主題示範 報告人:國立台灣師大附中 李啟龍 老師 學年度資訊科技概論研習.
怎麼敎 才快樂 -多元教學設計- 麗山高中 邱淑娟.
勝過內心的巨人:憂慮 馬太福音6:25-34.
發展遲緩兒童早期療育 專業團隊服務模式 Multidisciplinary Team Interdisciplinary Team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創傷後症候群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的歷史 莎士比亞(Shakespeare,1564-1616): traumatic stress response 不斷強迫體驗,逃避反應,升高警覺性 Janet(1800): automatic emotional and physical fixation to trauma World War I: soldier’s heart, shell shock

PTSD的定義 依DSM-IV 1993的定義如下: 一個人經歷極度的創傷壓力事件而且出現害怕、無助感、或恐怖感的反應;這樣的壓力事件如戰爭經驗、天災及強暴;隨後表現下列三大類症狀: 此創傷壓力事件經由夢境或回憶持續被再體驗 對創傷相關的刺激產生逃避及對一般反應麻木 持續升高警覺性 若以上的症狀造成人際社會功能受損,而且持續一個月以上,則稱為PTSD。

PTSD的流行病學 25%-50%受災難衝擊的一般民眾,具有精神科的診斷。 以急性壓力症(ASD),及PTSD為主(兩者之區別為症狀之出現及持續時間,ASD為兩天以上,一個月以下,而PTSD為一個月以上) 在各種創傷後發生PTSD的機率為5-75%,而在數年後的盛行率通常小於10%

PTSD的病因 Stressor:並不一定要現場經歷,一般是指下述任何一種情境 Biological factors: 直接經驗到真實的或具威脅性的死亡、 嚴重傷害、 或對自己或他人身體的完整性造成威脅 目睹關於死亡、 受傷、 或對他人身體完整性產生威脅 知悉關於不可預期或暴力性的死亡、 嚴重的傷害、 或親近的人感受到死亡或傷害的威脅 Biological factors: Sympathetic activity:sympathetic tone Neuroendocrine functions:hypothalamo-pituitary- adrenal axis dysfunction

PTSD的病因 Psychological factors: Other causative factors: psychodynamic theory cognitive and information-processing theory Behavior theory Other causative factors: group trauma loss of community media reminder social support previous experience

PTSD的Risk Factors Intense exposure to death and injury Exposure to survivors to dead bodies Overwhelming life-threatening danger Unexpected or first exposure to disaster Intense initial phase Manmade disaster with no warning High impact ratios Dependence on outside agencies Exposure to prolonged stress

PTSD的預後 大部份都能恢復正常(70-90%) 30%可以快速的恢復;40%遺留下輕微的症狀;20% 遺留下中度的症狀;10%沒有恢復,反而可能惡化

PTSD好的預後因子 快速發展症狀、 症狀持續時間短(<6 months) 良好的病前功能 穩固而適當的社會支持 沒有其它身體或精神的相關疾病

PTSD的治療 藥物治療: (主要治療PTSD的附屬症狀,如憂慮、 焦慮及衝動,具有中度療效) 抗鬱劑: SSRI、 TCA 情緒穩定劑: 鋰鹽、tegretol、 inderal 抗精神病劑: haldol 抗焦慮劑:BZD 其它輔助用藥: clonidine(對於驚嚇反應有效)

PTSD的治療 心理社會治療: 危機處埋:主要強調,注重醫病關係的建立,可適時的給予支持、 教育、 發展調適機轉,促使患者討論及接受此創傷經驗,而逐漸回復較平穩的情緒狀態 個別心理治療:使患者能重新以較客觀與正確的角度來審視整個事件, 再設法連接與澄清此意念與患者生活上之矛盾,來改變創傷經驗所帶來之不良記憶與生活方式 認知行為治療:系統減敏法、教導病人發展處理壓力的方式 團體治療:分享創傷經驗及自團員間獲得支持 家族治療:促進家屬提供正向及適當的支持

Children in Disasters 對於精神情感性的傷害常是被低估的 災難對於兒童心理的影響與年齡相關(發育年齡) preschoolers:separation anxiety(睡眠中驚醒、 害怕一個人獨處 school-age children:表現較不一致,可能表現漠不在乎或是有精神性的身體症狀 adolescents:從事有益於大眾的事,如參與搜救

Risk factors for PTSD in Children High intensity event Injury to the child Loss of parent or significant person Fear of death Fear of separation Fear of recurrence of the disaster

The Elderly in Disasters 以前的研究指出,老人相對於年輕人有較高的機會因遭遇災難而發生精神情感性傷害 目前以推翻此觀念,老人在身體機能方面的確不如年輕人,但他們並沒有因此而提高精神情感性疾病 老人們的經驗在災難的恢復期常可提供寶貴的意見

Rescue Workers in Disasters 參與救難的工作者在精神情感方面並不能免於災難的影響 這些工作者不僅侷限於參與搜救的工作者,也包含醫師、 護士、 和其它醫院成員 產生的症狀為:判斷危險的能力降低、 降低領導能力、 降低工作效率、 降低工作的協調性 90%的專業人員有好的技巧可以將情感方面的影響降到最低 所有的工作者以處理屍體的人員所造成精神情感的傷害最大

Low risk for PTSD in rescue workers Prior disaster training Specific disaster education Maturity Experience with prior disaster Leadership type

Coping methods for rescue workers Avoid humanization of the bodies Do not look at the faces Do not learn the names of the victims Concentrate on the tasks at hand Concentrate on the benefit to socie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