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波拉病毒感染 診治與感染控制 2014.08.30 疾病管制署 蘇家彬醫師.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MERS-CoV 感染診治及 感染控制 疾病管制署 2015/06/13. 大綱 臨床表現與診治 院內感染衝擊 感控措施建議.
Advertisements

期末考试作文讲解 % 的同学赞成住校 30% 的学生反对住校 1. 有利于培养我们良好的学 习和生活习惯; 1. 学生住校不利于了解外 界信息; 2 可与老师及同学充分交流有 利于共同进步。 2. 和家人交流少。 在寄宿制高中,大部分学生住校,但仍有一部分学生选 择走读。你校就就此开展了一次问卷调查,主题为.
Infection and Immunity of virus 第 24 章 病毒的感染与免疫. 一、病毒的传染源、传播方式与感染途径 第一节 病毒的感染 传染源 人 === 感染者(病人)、隐性和慢性感染者 动物 = 发病动物、带病毒动物 Man > 99% Animals
智慧老伯的一席話 原稿 : 溫 Sir 中譯 : 老柳 A man of 92 years, short, very well- presented, who takes great care in his appearance, is moving into an old people’s.
Ebola virus disease ( EVD ) 埃博拉出血热诊疗方案 ( 2014 年第一版)解读 北京地坛医院感染中心 蒋荣猛 :
由新興感染症 談急診之防疫措施與動線規劃 陳世英醫師 臺大醫院急診醫學部. 課程大綱 疫病流行的必然與未然 現代醫療的優勢與弱勢 急診部門的不變與應變 2.
登革热 ( Dengue Fever ) 首都医科大学第九临床医学院 北京佑安医院 感染性疾病教研室 梁连春.
BASIC PRINCIPLES IN OCCUPATIONAL HYGIENE 职业卫生基本原则 Day 2 第 2 天.
愛滋病防治與自我防護 臺大醫院 愛滋個管師 施鐘卿 /06/09.
甲型 H1N1 流感诊疗方案 ( 2009 年第三版) 的制定及临床应用体会 北京朝阳医院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曹志新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 (DIC) 病理生理学系 Department of Pathophysiology 高远生.
寨卡病毒 什么是“寨卡”病毒病? 寨卡病毒病是一种由伊蚊传播 寨卡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 寨卡病毒出现在蚊虫数量较多 的热带地区,已知该病毒在非 洲、美洲、南亚和西太平洋地 区流行。 寨卡病毒会引起轻微病症。人 们在受到感染的蚊子叮咬后几 天内会出现症状,多数寨卡病 毒病病人会出现轻微发热和皮 疹。另有一些人可能还会出现.
昏 迷 coma 沈燕 2006-4-20.
(Middle East Respiratory Syndrome,MERS)
四川大学医学检验系临床微生物教研室 陶传敏
登 革 热 Dengue Fever 中山三院传染病教研室
中东呼吸综合征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
豬隻體內兒茶素之抗氧化效能與腸道作用研究
第32章 分节段的负股RNA病毒 主要包括以下病毒: 正粘病毒科 布尼病毒科 嵌沙样病毒科 都是: 分节段的单股负股RNA病毒.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 附属瑞金临床医学院检验系 洪秀华 卫蓓文
Ebola virus disease(EVD) 埃博拉出血热诊疗方案 (2014年第一版)解读
复习 病毒的出没具有复杂性.
Shangha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衛生署 疾病管制局 中區感染症疫情指揮中心 王任賢 指揮官
日本腦炎 (Japanese Encephalitis)
什么是艾滋病? 艾滋病(AIDS)是一种病死率极高的严重传染病—世纪温疫和超级癌症,目前还没有治愈的药物和方法,也没有疫苗预防。
牙齒共振頻率之臨床探討 論 文 摘 要 論文名稱:牙齒共振頻率之臨床探討 私立台北醫學院口腔復健醫學研究所 研究生姓名:王茂生 畢業時間:八十八學年度第二學期 指導教授:李勝揚 博士 林哲堂 博士 在口腔醫學的臨床診斷上,到目前為止仍缺乏有效的設備或方法可以評估或檢測牙周之邊界狀態。臨床上有關牙周病的檢查及其病變之診斷工具,
机械及生物主动脉瓣 --病人选择及手术方式实施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心血管外科 易定华,俞世强,刘金成,金振晓等 2008年12月 上海.
狂犬病鑑別診斷、治療 與感染管制 王甯祺 醫師 三軍總醫院 內科部 感染科.
94年病人安全成果.
没有对活动物进行试验和观察,人们就无法认识有机界的各种规律,这是无可争辩的。---巴甫洛夫
5α还原酶抑制剂---保列治 对前列腺体积较大和/或血清PSA水平较高的患者治疗效果更好 连续药物治疗6年疗效持续稳定
綠色創意伙伴Green Creative Partner
指侵犯人体肝细胞为主,并引起肝炎的病毒,有甲、乙、丙、丁、戊等种类
第三章 人兽共患传染病 一.病毒性传染病 裂谷热、亨德拉病、尼帕病
埃博拉出血热诊疗方案解读 湖南省人民医院 祝益民.
埃博拉出血热防控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卫生应急中心 2014年8月4日
黄 热 病 YELLOW FEVER 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附錄1 —— 《個人資料(私隱)條例》的釋義、原則及主要條文
艾滋病流行形势与防制策略.
B型肝炎帶原之肝細胞癌患者接受肝動脈栓塞治療後血液中DNA之定量分析
HEPATITIS VIRUSES 肝炎病毒
針扎之處置,追蹤,與預防---- 醫療品質與病人安全
Immunity to virus Immunity to bacteria and fungi
水飛薊 (Silymarin)對高血糖症之影響
分析抗焦慮劑/安眠劑之使用的影響因子在重度憂鬱症及廣泛性焦慮症病人和一般大眾的處方形態
TUBERCULOSIS.
专题讲座 武强中学外语组 制作:刘瑞红.
Unit 4 I used to be afraid of the dark.
實證醫學 嘉義基督教醫院 外科部 黃國倉醫師
認識愛滋病 陳宜民 陽明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 教授兼所長.
認識登革熱(天狗熱).
概 述 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由于胰岛素分泌或/和作用缺陷(胰岛素抵抗),导致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水、电解质等代谢异常 急性并发症 慢性并发症.
國立陽明大學 臨床醫學研究所 簡報 2005 報告人 臨床醫學研究所所長 吳肇卿 教授.
高考常考单选、写作句型默写.
2017 鼠疫健康提示 | 非洲疫情 2017年8月至今,马达加斯加已有多例鼠疫病例报告。
The Wise Old Man 智慧老伯的一席話 原稿: 溫Sir 中譯 : 老柳 中譯潤稿:風刀雨箭
日本腦炎預防接種政策現況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急性傳染病組
临床病毒学检验概述 Introduction on Clinic and Diagnostic Virology
Lesson 44:Popular Sayings
手部衛生推動經驗分享 新光醫院 感染管制小組 謝怡然 感管師
Section 4 Isolation technique
中國諺語Chinese adage 文字取自於:張忠謀 Words from: Zhang Zhongmou 白天的月亮 想與日爭輝
汉英翻译对比练习.
The Wise Old Man 智慧老伯的一席話 原稿: 溫Sir 中譯 : 老柳
预立医疗照护计划-在医疗护理活动中的植入
Unit 5 First aid Warming up 《和你一样》 中国红十字会宣传曲 高二年级 缪娜.
Centre for Health Education and
2016 寨卡病毒 什么是“寨卡”病毒病? 寨卡病毒病是由伊蚊传播的寨卡病毒引起 的一种传染性疾病。
The Wise Old Man 智慧老伯的一席話 原稿: 溫Sir 中譯 : 老柳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伊波拉病毒感染 診治與感染控制 2014.08.30 疾病管制署 蘇家彬醫師

大綱 伊波拉病毒感染的診斷 伊波拉病毒感染的治療與預防 感染控制措施簡介 結論

伊波拉病毒感染 的診斷

1.Tissue damage 2.SIRS 3.Coagulopathy 4.Immunity impairment Feldman, Lancet, 2010

臨床症狀 潛伏期 : 2-21 天 ( 平均 4-10 天) 症狀為突然發生 高燒、頭痛、冷顫、倦怠、肌肉痛 潛伏期 : 2-21 天 ( 平均 4-10 天) 症狀為突然發生 高燒、頭痛、冷顫、倦怠、肌肉痛 常見腸胃道症狀:嘔吐、腹瀉、腹痛 出血症狀(約45%) 輕微:點狀出血、流鼻血、瘀血、瘀傷 嚴重:腸胃道出血、休克、DIC 較少見的症狀:出疹(軀幹、肩膀)、結膜炎、咽喉炎、咳嗽、打嗝

Anthony S. Fauci, M.D. published on August 13, 2014, at NEJM.org

可能的病程發展 Day 0 Nonspecific symptom/sign Day 5 Skin rash GI symptoms Hemorrhagic symptoms Day 6 – 16 Multiple organ failure Septic shock Mortality (55% in West Africa, 75% in Guinea)

可能的鑑別診斷 寄生蟲 細菌、立克次體 病毒 Malaria typhoid fever, shigellosis, meningococcal disease , plague, leptospirosis, anthrax, relapsing fever, typhus, murine typhus… 病毒 yellow fever, dengue fever, chikungunya fever, fulminant viral hepatitis…

病毒出血熱 Junin Crimean- Congo H.F. Ebola Kyasanur Forest Disease Arenaviridae Bunyaviridae Filoviridae Flaviviridae Paramyxoviridae Junin (Argentine) Crimean- Congo H.F. Ebola Kyasanur Forest Disease (India) Hendra virus Machupo (Bolivia) Hantavirus Marburg Omsk H.F. (Russia ) Nipah virus Sabia (Brazil) Rift Valley fever Yellow Fever Guanarito (Venezuela) Dengue Lassa (West Africa)

實驗室檢驗發現 Leukopenia lymphopenia followed by elevated neutrophils and a left shift Thrombocytopenia 50,000 to 100,000 range Liver function elevation multifocal hepatic necrosis Coagulation abnormalities DIC Total plasma protein decrease capillary leak syndrome

診斷方式 Viral isolation* – only in BSL4 laboratory Molecular detection – RT-PCR and Real-time RT-PCR (detects virus) Antigen ELISA (detects virus) IgM ELISA (detects early antibody) IgG ELISA (detects late antibody) IFA (Indirect Fluorescent Antibody) IHC (Immunohistochemistry)

實驗室診斷 Critical information: Date of onset of fever/symptoms IgM IgG viremia days post onset of symptoms 3 10 Fever IgG: peaks between 2 and 5 months after onset IgM: peaks between 9 and 20 days after onset RT-PCR IgM: up to 3 – 6 months ELISA IgM ELISA IgG IgG: up to 3 – 5 years (life-long persistance?)

採檢注意事項 The timing of specimen collection It may take up to 3 days post-onset of symptoms for the virus to reach detectable levels Blood and sera are best specimens for testing in live patients Tissues (spleen, liver, others) may be tested if patient is deceased Oral swabs can also be used but not routine not as sensitive, shorter window for positives, etc

伊波拉病毒感染的治療與預防 Dr. Kent Brantly

病患治療方式 以支持性治療為主 研發中的治療方式 Fluids/electrolytes Oxygenation/Blood pressure Nutritional support Antibiotics to reduce secondary infection risk 研發中的治療方式 Monoclonal antibodies Antiviral treatment Convalescent serum

ZMappTM Mapp Biopharmaceutical Inc. A combination of three different monoclonal antibodies that bind to the protein of the Ebola virus Nonhuman primates study Survival benefit : 24-48 hrs after infection Still beneficial : fever and positive PCR Not yet in phase I clinical trials Nicotiana

http://www.utsandiego.com/news/2014/aug/07/zmapp_drug_graphic/

18 monkeys, 3 doses of the drug, 3, 4, and 5 days after Ebola virus infection All monkeys received the drug lived, and all three that didn't get the drug died

TKM-Ebola An anti-Ebola RNA interference (RNAi) therapeutics Targeting the RNA polymerase L protein in virus Treat previously infected non-human primates 100 percent protection from an otherwise lethal dose of Zaire Ebola virus Prepare for Phase I clinical study Geisbert et al., The Lancet, Vol 375, May 29, 2010

Other experimental treatments/vaccines Favipiravir (T-705) suppressed replication of Zaire EBOV in cell culture good response in animal model novel broad-spectrum inhibitors of RNA viral infections (influenza……) BCX4430 a viral RNA-dependent RNA polymerase (RdRp) inhibitor treat a broad spectrum of viruses including Ebola Postexposure prophylaxis ? Vaccines adenovirus-based vaccines, VSIV(vesicular stomatitis virus)-based vaccines, filovirus-like particles (VLPs)…… Antiviral Research Vol. 82, Issue 3, June 2009 Antiviral Research Vol. 105, May 2014

Samaritan's Purse AUGUST 21, 2014 Kent Brantly, MD, thanked people for their prayers and praised the staff and other groups for the care he received.

Words from Bruce Ribner M.D. Emory's medical team learned a lot about treating the disease during Brantly and Writebol's hospitalizations, especially the importance of fluid and electrolyte replacement and insights on clotting problems It's not clear if the treatments helped or what the long-term sequelae will be in the wake of the measures. Lisa Schnirring | Staff Writer | CIDRAP News | Aug 21, 2014

感染控制措施 簡介

WHO statement In the outbreak, more than 225 health workers infected, nearly 130 dead The factors for health worker infection Shortages and improper use of 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 (PPE) Too few medical staff to respond to the outbreak Compassion that prompts health workers to work beyond the number of hours recommended for safety reasons. http://www.who.int/mediacentre/news/statements/2014/health-worker-ebola/en/

原則 接觸感染 經由破損的皮膚或黏膜 病患之血液、分泌物、體液(包含嘔吐物、尿液、糞便、精液等)、器官等具有傳染性 疾病後期體內病毒量最高,傳染力最高 理論上病原體可能藉由空氣微粒(aerosols)傳播,但尚未有相關案例報告

防護措施 醫療照護工作人員平時執行所有照護工作時,都應確實遵從標準防護措施,落實手部衛生、呼吸道衛生與咳嗽禮節 在照護伊波拉病毒感染的疑似和確定病例時,則除了標準防護措施外,還應依據接觸傳染防護及飛沫傳染防護原則,採行適當的防護措施 如病患有嚴重肺炎症狀時,則建議採取空氣傳染防護措施

通報個案處置 經醫師評估為伊波拉病毒感染通報病例或經檢驗證實為確定病例時,應優先安置於負壓隔離病房進行治療 若負壓隔離病室不敷使用,應安置於有衛浴設備的單人病室 由於醫護人員照護疑似或確診病人被感染的風險高過其他族群,因此除了配戴個人防護配備,亦應嚴格地執行感染控制措施

個人防護裝備: 著裝

個人防護裝備: 卸裝 Boot remover

防護衣之分級 A級 (Level A) 防滲透之全身包覆式防護衣,配戴空氣呼吸器 最高等級的呼吸系統保護及皮膚保護 B級 (Level B) 裝備 防護 A級 (Level A) 防滲透之全身包覆式防護衣,配戴空氣呼吸器 最高等級的呼吸系統保護及皮膚保護 B級 (Level B) 防潑濺之化學防護衣,配戴空氣呼吸器 提供對潑灑的防護,無法提供對蒸氣的防護 C級 (Level C) 防潑濺之化學防護衣,配戴全面式或半面式口罩 使用於已確認,可能隨空氣散播的毒化物 D級 (Level D) 連身式防護衣,不須配戴呼吸防護裝備 一般皮膚保護功能

訪客管制 訪客於進入醫院或病室前,應觀察是否有發燒等感染症狀 建議限制訪客人數及行動路線與活動區域,如非必要儘量勿讓訪客進入病室 應教導進入病室的訪客如何正確使用個人防護裝備與執行手部衛生 其他訪客可在適當的距離(約15公尺)探視病人 在顧及個資保護情況下留存所有訪客紀錄

照護個案注意事項 手部衛生 侵入性醫療措施 環境清潔與消毒 織品/布單與被服處理 廢棄物處理 遺體處理 工作人員暴露後處置

手部衛生五時機 before donning gloves and wearing PPE on entry to the isolation room/area before any clean/aseptic procedures being performed on a patient after any exposure risk or actual exposure with the patient’s blood and body fluids after touching (even potentially) contaminated surfaces/items/equipment in the patient’s surroundings after removal of PPE, upon leaving the care area

侵入性醫療措施 隔離病室內應有專屬儀器設備,盡量避免使用可重複使用之儀器或醫材設備 非專用且非拋棄式的醫療設備於病人使用後,依循廠商或醫院政策進行清潔消毒 減少不必要的針頭與刀片使用 抽血與檢驗應限於照護病患之最低需求 針頭不可回套或朝向身體 妥善密封並處理存放尖銳物品之容器

儘量避免執行的醫療處置

實驗室生物安全 避免進行非必要常規之臨床檢驗 適當的防護裝備 盡可能使用密閉式全自動分析儀器 考量是否排除感染後再進行 適當的防護裝備 雙層手套、面罩、防水實驗袍、N95口罩 盡可能使用密閉式全自動分析儀器 可能產生氣膠之步驟,應在Class II BSC進行 以500ppm含氯消毒劑消毒儀器設備 或根據原廠儀器操作手冊規定

環境清潔 負責清潔的人員應被告知需有額外的防護措施,並經過適當的訓練 受汙染醫療環境應進行清潔消毒,清潔人員務必穿戴防護配備(手套、N95口罩、連身型防護衣、鞋套或防水長筒鞋套、護目裝備等) 若病人接觸過的物體無法在安全措施下消毒,則應將物體火化

消毒方式 接觸到血液、分泌物、體液(包含嘔吐物、尿液、糞便、精液等)、器官的環境表面應立即使用消毒劑或1:100的稀釋漂白水( 500ppm )消毒 受到血液、分泌物、體液(包含嘔吐物、尿液、糞便、精液等)、器官嚴重汙染的表面,使用消毒劑或1:10的稀釋漂白水( 5000ppm )消毒

感謝 桃園縣政府衛生局 提供

織品/布單與被服 工作人員應依建議穿戴適當的個人防護裝備 處理使用過的被服及布單織品應盡量避免抖動,以防止污染空氣、環境表面和人,並儘速送洗 離開病室前裝入標示明確、防水、密封的袋子或籃子中,不可以直接帶出病室 使用清潔劑洗滌並沖洗乾淨後,使用1:100的稀釋漂白水(500ppm)浸泡約30分鐘,再依常規標準程序進行乾燥 若無法安全的處理或嚴重汙染,建議整袋以燒毀方式處理

生物醫療廢棄物 處理廢棄物的人員應依建議穿戴適當的個人防護裝備 所有廢棄物視同生物醫療廢棄物處理,處理過程中應盡量避免攪動,並裝入防滲漏的袋中或加蓋的容器中 液態的醫療廢棄物(如病人的嘔吐物、尿液與糞便)可依規定倒入馬桶或衛生下水道由汙水處理系統處理 處理過程中應注意避免噴濺

遺體處理 病人遺體運送過程中應使用防水性屍袋 工作人員搬運遺體裝入屍袋的過程中,應全程依建議穿戴適當的個人防護裝備和不露腳趾的鞋子 屍袋外面如有污物,應以1:10的稀釋漂白水(5000ppm)抹拭 不可以打開屍袋瞻仰遺容、清洗遺體和進行入殮準備,也不可對屍體進行防腐處理 遺體應依傳染病防治法規定儘速火化

暴露後處置 經皮膚或黏膜暴露到疑似或確定伊波拉病毒感染病例的血液、分泌物、體液(包含嘔吐物、尿液、糞便、精液等)、器官時,應立即使用肥皂和清水清洗皮膚表面,黏膜(如結膜)則應使用大量的清水或洗眼液沖洗

工作人員追蹤 未適當防護下接觸伊波拉病毒感染疑似或確定病例之醫療照護工作人員 無症狀者應自主健康管理與接受醫療評估與追蹤,包括每天2次的體溫監測,直到暴露後的第21天為止 如出現發燒等症狀,應立即停止工作,通報單位主管,在有症狀期間不應該繼續工作,並立即接受所需之醫療協助

"As health care professionals, we strive to provide evidence-based care driven by science rather than by the media or mass hysteria. We need to apply these principles to planning for Ebola as well."

結論 料敵從寬 禦敵從嚴 疫區回國人士出現發燒等症狀,提高警覺 不明原因出血熱,詢問旅遊史與接觸史 必要時,隔離病患,通報進行檢驗 一般病患:標準防護措施 疑似或確診病患:接觸與飛沫防護措施 良好的支持性治療 落實感染管制措施,保護醫療工作人員

故用兵之法,無恃其不來,恃吾有以待也;無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 孫子兵法‧九變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