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企业劳动力投入统计 第四章 企业投入统计 一、劳动力数量统计 1、期末从业人员人数 = 第四章 企业投入统计 第一节 企业劳动力投入统计 一、劳动力数量统计 1、期末从业人员人数 = 年初 从业人员人数 + 报告期内单位从业人员增加人数 - 报告 期内单位从业人员减少人数
第四章 企业投入统计 2、平均人数:指报告期内平均每天拥有的人数。 二、劳动力素质统计 1、从业人员平均文化程度 = ∑(在校学习年限 * 从业人数)/ 全部从业人数 2、工人平均技术等级 = ∑(技术等级 * 工人人数)/ 全部工人数
第四章 企业投入统计 三、企业劳动时间统计 (一)企业劳动时间的概念 企业劳动时间是指工人从事生产劳动持续的时间。 (二)企业劳动时间的统计方法 1、总量指标统计方法 (1)劳动工日:是指一个工人劳动一个工作班的时间。 (2)日历工日数:是指按工日计算的工人在一定时期内所拥 有的全部可能劳动时间。 (3)制度公休工日数:是指报告期内国家规定工人应当休息 的节日、假日的工日总和。
第四章 企业投入统计 (4)实际工作工日数:是指工人在报告期内实际参加生产的工日总数。 包括: 1)加班工日数; 2)因公出差到外工作的工日数; 3)因工人原有工作结束或发生停工,临时被调从事其它生产工作的工 日数。 (5)缺勤工日数:指工人按照制度规定应到班参加生产,但由于单位或 工人本身的原因(如疾病、产假、事假、探亲假、婚丧假、旷工、工伤 假等),未能到班参加生产的工日数。
第四章 企业投入统计 (6)非生产工日数:是指执行国家或社会义务,或经单位指派 从事其他社会活动,而未从事生产的工日数。 2、相对指标统计方法 (1)工人出勤率(%)的计算方法: 工人出勤率(%)= (制度工作工日数-缺勤工日数 ) / 制度工作工日数 * 100%
第四章 企业投入统计 (2)制度工日利用率(%)的计算方法: 制度工日利用率(%)=(实际工作工日—加班工日) / 制度工 作工日*100%
第四章 企业投入统计 四、企业劳动报酬统计 (一)企业劳动报酬的概念 企业劳动报酬是指国家和企业根据劳动者投入劳动的数量与质 第四章 企业投入统计 四、企业劳动报酬统计 (一)企业劳动报酬的概念 企业劳动报酬是指国家和企业根据劳动者投入劳动的数量与质 量支付给劳动者个人的劳动所得。 (二)企业劳动报酬的统计方法 1、总量指标统计方法
第四章 企业投入统计 (1)在岗职工工资总额: 指各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直接支付 给本单位全部在岗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 资、奖金、津贴、补贴、加班加点工资和其他工资(如附加工资、 调整工资补发的上年工资等)。 (2)计件工资: 指对已做工作按计件单价支付的劳动报酬。 包括: 1)实行超额累进计件等工资制,按照定额和计件单价支付 给个人的工资;
第四章 企业投入统计 2)按工作任务包干方法支付给个人的工资; 3)按营业额提成或利润提成办法支付给个人的工资。 (3)计件超额工资: 是计件工资的一部分,指计件工人超额完 成定额任务后得到的工资。即计件工人实得的全部计件工资减去 应得的计件标准工资后的数额。 (4)奖金: 指支付给职工的超额劳动报酬和增收节支的劳动报 酬。 (5)津贴和补贴: 指为了补偿职工特殊或额外的劳动消耗和因 其他特殊原因支付给职工的津贴。
第四章 企业投入统计 2、平均指标统计方法 (1)职工平均工资: 指企业、事业、机关单位的职工在一定 时期内平均每人所得货币工资额。它表明一定时期内职工工资收 入的一般水平,是反映职工工资水平的主要指标。 (2)职工平均实际工资: 指扣除物价变动因素后的职工平均 工资。 3、相对指标统计方法 (1)工资对劳动生产率增长的弹性系数 = 劳动生产率增长率 / 工资增长率
第四章 企业投入统计 (2)实际工资指数 = 平均货币工资指数 / 职工生活费价格指数 * 100% 五、企业劳动生产率统计 (一)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概念 企业劳动生产率是指企业劳动者在一定时期内所创造的劳动 成果数量与其相应的劳动消耗数量的比值。
第四章 企业投入统计 (二)企业劳动生产率的统计方法 1、企业劳动生产率指数体系 企业平均劳动生产率受两个因素的影响,即受企业内各生产 单位劳动生产率变动的影响,以及受(劳动生产率不同的)各单 位劳动力人数占总人数比重的结构变动影响。
因此,企业劳动生产率指数包括企业劳动生产率总指数(即 劳动生产率可变指数)、企业劳动生产率固定构成指数和企业劳 动生产率结构影响指数。 第四章 企业投入统计 因此,企业劳动生产率指数包括企业劳动生产率总指数(即 劳动生产率可变指数)、企业劳动生产率固定构成指数和企业劳 动生产率结构影响指数。 2、企业劳动生产率因素分析 1)劳动力结构变化对全员劳动生产率影响分析 全员劳动生产率指数 = 工人生产率指数 * 工人占全部人员比重指数
第四章 企业投入统计 2)劳动时间利用情况对企业劳动生产率影响的分析 月(季、年)劳动生产率指数 = 实际平均月(季、年)长度指数 * 实际平均工作月长度指数 * 时劳动生产率指数 3)劳动力的技术装备程度及其利用情况变动对劳动生产率影响 分析 在劳动力技术装备成都既定的情况下,固定资产利用率越高, 劳动生产率也越高。固定资产利用率的高低,又受固定资产的技术 效率和生产能力利用程度的影响。
第四章 企业投入统计 劳动生产率 = 劳动力技术装备率 * 固定资产的技术效率 * 生产能力利用率 第四章 企业投入统计 劳动生产率 = 劳动力技术装备率 * 固定资产的技术效率 * 生产能力利用率 3、企业劳动生产率变动对劳动成果及劳动力影响分析 1)企业劳动生产率变动对劳动成果的影响分析 Q:表示劳动成果数量; L:表示劳动力数量。
第四章 企业投入统计 2) 企业劳动生产率变动对劳动力数量的影响分析
第四章 企业投入统计 4、企业生产定额(工时)综合完成率 企业生产定额(工时)综合完成率(%)= 式中,分子是一定时期内实际消耗的工时总数,分母是该时 期内的定额消耗的工时总数;T1为单位产品实际消耗工时,Tn为单 位产品定额消耗工时。
第四章 企业投入统计 第二节 企业劳动对象投入统计 一、企业原材料统计 ( 一) 原材料的概念 第四章 企业投入统计 第二节 企业劳动对象投入统计 一、企业原材料统计 ( 一) 原材料的概念 企业原材料是原料与材料的总称。来自采掘工业和农业的产品称为原料; 对原料进一步加工所提供的产品成为材料。 (二)原材料收支统计方法 在这里我们主要介绍经济订货批量法。 经济订货批量(EOQ),即Economic Order Quantity,它是固定订货 批量模型的一种,可以用来确定企业一次订货的数量。当企业按照经济 订货批量订货时,可实现订货成本和储存成本之和最小化。
第四章 企业投入统计
第四章 企业投入统计 经济订货批量模型:又称整批间隔进货EOQ模型,英文为 economic order quantity。 经济订货批量=SQRT(2 * 年订货量 * 平均一次订货准备所发 生成本 / 每件存货的年储存成本) 式中:SQRT()函数表示开平方根。
第四章 企业投入统计 例 : 某贸易公司每年以每单位30元的价格采购6,000个单位的某产 品,处理订单和组织送货要125元的费用,每个单位存储成本为6 元,请问这种产品的最佳订货批量是多少。 解: 已知:年订货量 D = 6,000 平均一次订货准备所发生成本:C = 125 每件存货的年储存成本:H = 6
第四章 企业投入统计 代入公式可得: Q = SQRT(2 * 6,000 * 125 /6) 所以该产品的最佳订货批量为:500 (三)原材料消耗统计方法 1.原材料消耗总量统计 (1)消耗总量的概念 原材料消耗总量是指生产某批产品,自开始投料到制成成品 的整个生产过程中实际消耗的某种原材料的全部数量。
第四章 企业投入统计 (2)消耗总量包括的范围 工业企业的原材料消耗总量包括合格产品、次品和废品所 消耗的原材料数量以及生产过程中的工艺性损耗及边角余料等。 建筑企业建筑材料消耗总量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企业在建筑安 装施工过程中实际消耗的全部材料数量。
第四章 企业投入统计 2、单位产品原材料消耗统计 (1)单位产品原材料消耗量指标 单位产品或劳务原材料消耗量,简称单耗,是指生产或提供 单位劳动成果平均耗用的原材料数量。 (2)单位产品原材料消耗定额的统计分析
第四章 企业投入统计 ①单位产品原材料消耗定额 单位产品原材料消耗定额(单耗定额),是指在一定的生产 经营条件下,生产单位产品或完成单位劳务工作量所消耗的某种 原材料的数量标准。 ②单耗定额指数及其统计分析 单耗定额指数即以实际单耗水平与单耗定额水平对比所得的 结果。
第四章 企业投入统计 (四)原材料库存统计方法 ABC分类法(Activity Based Classification,帕累托分析法) : ABC分类法又称帕累托分析法,它是根据事物在技术或经济 方面的主要特征进行分类排队,分清重点和一般,从而有区别地 确定管理方式的一种分析方法。由于它把被分析的对象分成A、 B、C三类,所以又称为ABC分析法。
第四章 企业投入统计 ABC分析法是由意大利经济学家维尔弗雷多·帕累托首创的。 1879年,帕累托在研究个人收入的分布状态时,发现少数人的收 入占全部收入的大部分,而多数人的收入却只占全部收入的一小 部分,他将这一关系用图表示出来,就是著名的帕累托图(即 “少而重要”的因素,或20%的因素造成80%的影响)。
第四章 企业投入统计 后来,帕累托法被不断应用于管理的各个方面。1951年,管理学 家戴克(H.F.Dickie)将其应用于库存管理,命名为ABC法。 1951年~1956年,约瑟夫·朱兰将ABC法引入质量管理,用于质量问 题的分析,被称为排列图。1963年,彼得·德鲁克( P.F.Drucker) 将这一方法推广到全部社会现象,使ABC法成为企业提高效益的普 遍应用的管理方法。
第四章 企业投入统计 ABC法大致可以分5个步骤: (1)收集数据 (2)统计汇总 (3)编制ABC分析表 (4)绘制ABC分析图 (5)确定重点管理方式。 我们以库存管理为例来说明ABC法的具体应用。如果我们打 算对库存商品进行年销售额分析,那么:
第四章 企业投入统计 MINITAB软件操作:统计 - 质量工具 – Pareto图
第五章 企业物力资源统计
第四章 企业投入统计 二、企业能源统计 (一)企业能源的概念 企业能源是指可以转换成机械能、电磁能、化学能、热能以及光能 等各种能量的自然资源和利用这些自然资源所生产的产品。 (二)企业能源的统计方法 1、总量指标统计方法 综合能源消费量 = 期初库存 + 本期收入量 – 本期投出量 – 自产二次能源外售量 ±盘盈 (亏)- 期末库存量
第四章 企业投入统计 2、相对指标统计方法 单位产品综合能耗 = 某种产品综合能源消耗总量(标准煤)/ 某种合格产品产量
第四章 企业投入统计 (一)固定资产概念 企业固定资产是指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 第四章 企业投入统计 第三节 企业劳动资料投入统计 一、固定资产统计 (一)固定资产概念 企业固定资产是指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 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 (二)企业固定资产的统计方法 1、企业固定资产总量统计
第四章 企业投入统计 1)固定资产原值:即购买或建造各种固定资产时,实际支付的 金额以 及后续改建或扩建所追加投资金额的合计。 2)固定资产净值:即固定资产原值减去固定资产累计折旧额后 的净额。 2、企业固定资产折旧统计
第四章 企业投入统计 固定资产折旧指一定时期内为弥补固定资产损耗按照核定的固 定资产折旧率提取的固定资产折旧,或按国民经济核算统一规定的 折旧率虚拟计算的固定资产折旧。固定资产折旧反映了固定资产在 当期生产中的转移价值。 (1)均衡模式 固定资产年折旧额 = (固定资产原值 + 预计清理费 – 预计残值)/ 预计使用年限 年折旧率 = 年折旧额 / 固定资产原值
第四章 企业投入统计 (2)递减模式 1)余额递减法:用一种特定折旧率,对固定资产的余额 (净值)计算折旧,逐年递减。 年折旧率 =
第四章 企业投入统计 年折旧率 = 2 * 直线法年折旧率 (3)递增模式 第四章 企业投入统计 2)双倍余额递减法: 年折旧率 = 2 * 直线法年折旧率 (3)递增模式 偿债基金折旧法计提的折旧额是以每年年末定额提存的偿债 基金为基础,再加上至年初为止,已积累的折旧基金一年应计的 利息。每年年末定额提存的偿债基金按下式计算:
第四章 企业投入统计 二、企业生产设备统计 (一)企业生产设备的概念 企业生产设备是指劳动资料中直接作用于劳动对象,改变劳动对象 的物质形态或化学成分,使之转化为一定产品或劳务的固定资产。 (二)企业生产设备的统计方法 1、总量指标统计方法 期末生产设备数:在工业、铁路运输、民用航空运输企业,该指标 指实际可供企业调配的全部设备;在建筑施工、水路和公路运输及邮电 通信企业则是从产权角度计算该指标。
第四章 企业投入统计 2、相对指标统计方法 设备综合利用指标 = 设备实际产量 / 设备可能利用时间 三、企业动力设备统计 (一)企业动力设备的概念 企业动力设备是指把自然界的各种能量转化为动力以供生产 和生活消费的设备总称。 (二)企业动力设备的统计方法
第四章 企业投入统计 1、企业动力设备的种类 1)第一次原动机(或称动力发生设备); 2)第二次原动机(或称动力转化设备); 3)动力调整、调节设备; 4)动力传导设备; 5)动力生产附属设备; 6)蒸汽锅炉。
第四章 企业投入统计 2、动力机械总能力 N = (N1 – N2)+(N3 + N4) 式中:N表示企业用于生产的动力设备的总能力; N1表示用于生产的所有第一次原动机的能力; N2表示用于发电机的第一次原动机的能力; N3表示所有电动机的能力; N4表示所有电气器械的能力。
第四章 企业投入统计 四、企业产品生产能力统计 (一)企业产品生产能力的概念 企业产品生产能力是指企业生产某种产品的全部设备的综合 平衡能力。 (二)企业产品生产能力的统计方法 1、总量指标统计方法 某类设备生产能力 = 设备生产能力 * 该类设备数量 * 设备全年有效工作时间
第四章 企业投入统计 2、平均指标统计方法 年平均生产能力 = 年初生产能力 + 增加的年平均生产能力 – 减少的年平均生产能力 其中: 增加的年平均生产能力与减少的年平均生产能力分别为:
第四章 企业投入统计 3、相对指标统计方法 工业产品能力利用率 = 本年实际产量 / 年平均生产能力
第四章 企业投入统计 第四节 企业综合要素投入统计 一、企业资金统计 (一)概念 企业资金是指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所占用的各种财产价值的货币 表现,以及企业所拥有的货币资金的总和。 (二)企业资金的统计方法 1、企业自有资金的统计方法 企业自有资金是指投资者投入企业的资金以及生产经营中所形成 的积累,又称主权资金。 企业自有资金的筹集方式,主要有吸收直接投资、发放股票、联 营集资、企业内部积累等。 企业自有资金统计主要是计量其总量与构成。
第四章 企业投入统计 2、企业负债的统计方法 企业负债是指企业承担人能够以货币计量,需要在未 来以资产或者劳务偿付的债务。除了自有资金以外,负债是企业生 产经营资金的一个重要来源。 企业的负债应按其流动性,分为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 (1)流动负债是将在一年内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到期偿 还的债务。 (2)长期负债是企业的偿还期在一年以上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 周 期以上的债务。
第四章 企业投入统计 (一)企业资产的概念 企业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的可给企业带来收益的 经济资源。 第四章 企业投入统计 二、企业资产统计 (一)企业资产的概念 企业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的可给企业带来收益的 经济资源。 (二)企业资产的统计方法 1、总量指标统计方法 企业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的可给企业带来收益的 经济资源。 企业资产按其流动性分类,分为流动资产与长期投资等类别,应分别加 以统计分析。
第四章 企业投入统计 ( 1)企业流动资产统计 流动资产是指在一年内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者耗用的资产。 企业流动资产的总量为各种形态流动资产的总和。企业流动资产按其在周转 过程中所处的形态,分为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应收预付款项、待摊费用、存货 等。 (2)企业长期投资统计 长期投资较之于短期投资有不同的特征:一是投资目的不同;二是风险程度 不同;三是变现能力不同。 2、相对指标统计方法 根据企业具体情况进行各种有关相对指标分析。
第四章 企业投入统计 三、企业费用统计 (一)企业费用的概念 企业费用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发生的能用货币量度表现 的各项生产经营耗费。 (二)企业费用的统计方法 1、总量指标统计方法 (1)直接费用:直接费用是可以按成本对象归集的费用,是企 业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所发生的直接材料耗费、直接人工工资 和其他直接费用。
第四章 企业投入统计 (2)间接费用:间接费用是指应当由产品或劳务的制造成本 负担,但不能直接计人各产品制造成本的有关费用。 (3)期间费用:期间费用是企业必须从当期营业收入中得到 补偿的费用。包括营业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 2、相对指标统计方法 (1)产品成本水平目标实现指数 (2)成本变动因素分析
第四章 企业投入统计 1)原材料指数(物料消耗变化情况:原材料消耗定额与价格;价格为质 量因素;报告期与基期) 2)人工费用指数(人工费用变化情况:劳动消耗定额与单位工时工资; 工资为质量指标;报告期与基期) 3)其它间接费用指数(工时与其它间接费用;费用为质量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