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為主義 何燕堂
為什麼你會成為今天的你? 行為主義認為: 每個人成為怎樣的人, 基本上決定於他的成長經驗 藉由經驗, 建立自己的行為模式
行為主義的心理學觀 Watson的名言: 給我一打健康的嬰兒,不論他們的先天才智、賦性、傾向、種族、出身背景為何,我保證可以將他們隨意地培養成,醫生、律師,乃至於乞丐、小偷。
行為主義者的重要理念 1.在個體內部運作的心理歷程是見不到的,很難用科學的方法加以測量與驗證,甚至個體的內省報告也常是模稜兩可,前後不一致的。心理學應研究可觀察到及可測量的外在「行為」上。 2. 在不考慮內在心理歷程的情形下,美國心理學家認為以增強 (reinforcement) 及聯結 (association) 的觀點一樣可以有效的研究、解釋並預測行為,而將心力放諸於這些概念的研究上,既具體又科學。
學習-行為是學來的! 從行為主義的角度來看,學習(learning)意味著行為的改變──而非通常我們所說的「獲得觀念」、「了解道理」等等。
學習的定義: 1.行為改變是基於經驗的影響 2.行為的改變必須是相當持久而穩定的現象。 學習與成熟的區辨
行為主義的學習理論 「正統條件化(古典制約)」(Classical Conditioning);代表人物為伊凡巴卜洛夫 (Ivan P. Pavlov) 與華生 (John B. Watson) 「操作條件化(操作制約)」(Operant Conditioning) ;代表人物是桑代克 (E. L. Thorndike) 與史金納 (Burrhus F. Skinner)。
正統條件化(古典制約)理論 你看到紅燈為什麼會停下來? 你為什麼會怕蟑螂(老鼠、蛇…)? 正統條件化:透過「聯結」來學習。
正統條件化(古典制約)理論 俄國生理學家巴卜洛夫(Ivan P. Pavlov, 1849~1936)發現並深入探討的正統條件化(classical conditioning) 歷程,才是真正重要的學習歷程。 Pavlov研究唾液在消化歷程中的角色。他假設:唾液分泌是動物口腔對食物刺激的生理反射(reflex)。然而,Pavlov發現:「中性」刺激 ,在特定條件下,也會引起唾液反應。此一現象非生理學所能解釋。
Pavlov 的實驗 正統條件化
正統條件化關鍵概念 1. 無條件(制約)刺激 (unconditioned stimulus, UCS) 指的是在自然的情況下,可以自然引發某一行為反應的刺激,非制約刺激與該行為反應之間的聯結已經形成,當非條件刺激出現時,該行為反應便會自然的出現。 2.無條件(制約)反應 (unconditioned response, UCR) 是由非條件刺激所自然引發的行為反應。
正統條件化關鍵概念 3.條件(制約)刺激 (conditioned stimulus, CS) 制約刺激原本並不能引發非制約反應,但經由與非制約刺激之間同時出現的制約歷程,而使得制約刺激單獨出現時,也能引發非制約反應。 4.條件(制約)反應 (conditioned response, CR) 制約反應與非制約反應是同一個反應,只是由引發的刺激不同,便給予不同的名稱。
條件反應的習得 正統條件化
正統條件學習的三要素 CS與US配對呈現 CS先於US 兩者的時間間隔不能太長
條件反應的消除與自然恢復 學習既然得自於經驗,而經驗又是人(或動物)在與其環境的互動中所獲得的,當然會隨著環境的改變而消除(extinction) 。 消除程序是CS單獨出現(不再有US伴隨出現)的程序。 已被消除的條件反應,在休息一段時間後,會再度出現,只是強度比未消除前弱了一點。這個現象稱為條件反應的自然恢復(spontaneous recovery)。
刺激的類化 「一朝遭蛇咬,十年怕草繩。」 由類似刺激引發條件反應」的現象,稱為刺激類化(stimulus generalization)
刺激類化的經典實驗: 可憐的亞伯特 Watson & Raynor(1920)對未滿周歲的小亞伯進行實驗。每當小白鼠出現,亞伯高興的爬過去時,實驗者就以鐵棒敲出巨響,讓亞伯驚慌害怕。實驗進行沒幾次,小白鼠會引發亞伯的懼怕反應。
辨別學習 是學習針對不同的刺激(譬如,蛇與草繩)給予不同的反應。
操作的條件化(操作制約) 由行為後果中學習。 你為什麼會喜歡去7-11(ok或全家)買東西?
操作的條件化(操作制約) 學習者會先採取行動,然後根據行動的後果去校正行為。在這類學習中,學習者學到的是一系列的行為模式,依據這種行為模式,他可以達到目標或獲致某種後果。 由於這些學來的行為像是個工具,可以用來達成某種目的,因此,這類的學習被心理學家稱為工具性學習(instrumental learning)。 先驅性研究:Thorndike的難題箱(puzzle box)實驗
Thorndike的難題箱 Thorndike從其中得出效果律(law of effect):行為是否持續出現,決定於它的效果。 準此,學習是嘗試錯誤(trail-and-error)歷程 。
Skinner的研究 Thorndike的觀點在大約四十年後,在B. F. Skinner(史基納)手上大放異彩。他發展出許多精巧的技術,對行為作實驗分析,大大的擴展了行為研究的領域。
Skinner的實驗分析 Skinner的實驗儀器,叫Skinner箱,可用來訓練鴿子或老鼠學會各種行為。
反應隨因 學習的先決條件是:「行為與其後果之間有穩定的關係」。這個條件稱為反應隨因(response contingency)——伴隨著反應的出現,會有某個後續狀況跟著發生。
關鍵概念:強化 從行為主義者的角度看,了解人的想法是多餘的。促成老鼠不斷壓桿的,不是它的任何想法,而是伴隨著壓桿動作而來的食物丸子(或其他獎賞物) 在操作條件化中,行為因食物而強化reinforcement),學習是行為被強化的歷程。 在此,食物對老鼠的壓桿行為產生了「強化」作用,被稍為「強化物」
人為何樂此不疲? 連續強化、部分強化 強化時制(reinforcement schedule) 指的是強化的頻數、強化的時間間距等的不同安排。 可以大分為兩類: 連續強化(continuous reinforcement) :每次出現操作性反應(行為)都獲得強化。 間歇時制(intermittent schedule)或部分強化時制(partial reinforcement schedule):只有部分操作性反應(行為)獲得強化。
部分強化(間歇時制): ①固定時距時制:每次強化的間隔時間是固定的。例如每天下午六點老公下班回到家。 ②變化時距時制:有的時候五點回到家,有的時候七點,老婆就每隔一段時間就去張望。「焦急」行為因此產生。 ③固定比牽時制:達到一定數目才會獲得強化。例如按件計酬工 ④變化比率時制:對期望行為的多少沒有確定要求,強化次數只圍繞著一個平均值變化。例如六合彩,樂透。
部分強化效果 經由間歇強化學得的操作性反應,比經由連續強化學來的,更不易消除。這種特殊效果,稱為部分強化效果(partial reinforcement effect)。 賭徒效應:十賭九輸,為什麼還要賭?
強化機制與強化物 強化機制分兩類:正強化、負強化 強化物也可以分成兩類:正面強化物、負面強化物
正強化、正面強化物 正面強化物 (positive reinforcer) :出現某種行為是可以得到正面的結果,此種正面結果稱為「正面強化物」。給予這些強化物可以強化操作性反應(即出現該行為) 。 →此種強化,稍為「正強化」 例如:考前三名(被強化的行為),可以獲得一台腳踏車(正面強化物)
負強化、負面強化物 負面強化物 (negative reinforcer) :出現某種行為是為了避免某種負面後果出現。此種負面結果,稱作「負面強化物」,撤除這類強化物可以強化操作性反應(行為出現) 。 →此種強化,稱為「負強化」 例如:用功讀書(被強化的行為),是為了避免被父母打罵(負面強化物)
特別要注意的是,負面強化物的功能也是強化而非弱化行為。負面強化物和正面強化物一樣,具有強化行為的效果。 比如說,學校與家庭要強化學生的讀書行為,最常用的強化物不是各式的獎勵,而是體罰與責罵。
負強化的學習 逃離學習:出現某行為,可以「停止」某負面後果。 例如:乖乖去吃飯,父母就不會再罵。 迴避學習:出現某行為,是負面後果「不要發生」 例如:用功唸書,就不會被當!
懲罰 懲罰 (punishment)。去除操作性反應可以避免或撤除負面強化物。 當它被用來抑制行為時,這種學習歷程才叫懲罰。 注意分辨:負強化與懲罰的區別!
行為的型塑 行為主義者認為,人與動物的學習原理是相同的,主要的是操作的條件化。只要善用此一原理,即可教動物學會複雜的行為。所謂「善用」,就是依循「循序漸進」的原則。
原級強化物與次級強化物 原級強化物:原本就會產生強化效果的強化物。例如:食物、飲料。 次級強化物:原本沒有強化效果,但經條件化(制約)後,產生強化效果的強化物。例如:金錢、文憑、獎章…等 次級強化物往往比原級強化物更有強化效果。
認知因素在學習的角色 行為主義者稱人的內心為黑箱(black box),刻意加以忽視,而致力於操弄刺激(S),然後觀察反應(R),以找出刺激與反應間的關係。因此行為主義心理學又稱為S—R心理學(S—R psychology)。 今天已有足夠的證據顯示,黑箱裡頭的活動其實至關重要。除了刺激、反應、強化物之外,認知活動——如知覺、記憶、思考等——在學習中都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
證據一:黑猩猩的「頓悟」 二0年代,Wolfgang Köhler對黑猩猩的問題解決行為做一系列研究。他觀察到的黑猩猩行為,和Thorndike難題箱中貓的行為,或Skinner箱中老鼠的行為很不相同,發生「頓悟」現象。說明了認知因素在學習過程的作用。
證據二:認知地圖 Tolman 與Honzik(1930)實驗用的迷宮 。 實驗結果顯示,老鼠通常跑經第一通道到食物箱。當A處堵塞時,則跑第二通道;但當B處堵塞時,老鼠會直接取道第三通道。 Tolman認為,老鼠學到類似認知地圖(cognitive map)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