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信息素质教育研究动向 北京师范大学管理学院 符绍宏 2005年5月20日.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臺北市立陽明高級中學 健康與護理召集學校 97 學年度高級中學夥伴學習群 教師專業成長研習 淺談以技能為基礎的衛生教育內涵 及 其在 99 課綱教學之應用 中華民國 98 年 4 月 7 日.
Advertisements

Developing An Online Information Literacy Course 开展在线信息素质教育课程 Nancy O’Hanlon Ohio State University Libraries Wuhan University, China March 2007.
林郁捷助理教授級.  壹、導言  貳、違法運動訓練與體育教學類型  參、法律責任  肆、結語.
——数字资源应用环境建设的基本现状及思考
大六學習法Big six.
历史教学的新理念 徐 蓝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导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的整体观、系统观 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的整体观、系统观 对信息技术整合的理解——教师的视角
2005 年香港中學會考 化學科 有關修訂課程的硏討會 ( ).
探问生命教育 ——陶行知生命教育思想学习心得
Academic Service Learning-Course Design
吳芝儀 國立嘉義大學輔導與諮商系副教授 兼系主任
兩岸文官角力 輸不起的競爭力 作者:楊艾俐.陳一姍 /第273期.
克拉玛依教师培训· 北京 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研究
苗逢春 教育部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北京部 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
人力资源管理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Problem-Based learning 教学法)
臺北市立松山高級工農職業學校 園藝科主任 鍾敏君
面向信息素养Towards Information Literacy
教育理念与教学模式 ——优质教学的20个问题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查有梁.
邹勇,教授,西南财经大学经贸外语学院 刘玥辰,硕士研究生,西南财经大学经贸外语学院
杜威的教育思想 主讲人:吴明海. 杜威的教育思想 主讲人:吴明海 杜 威 (John Dewey,1859~1952) 美国著名的哲学家、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美国实用主义哲学的集大成者,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创始人,是创立美国教育学的首要人物。   
寫教案—教學設計的格式與規範 林 進 材 台南大學教育系教授
二十一世紀的知識人 高 希 均 美國威斯康辛大學榮譽教授 財團法人知識經濟與管理研究院董事長 淡江大學「名人講座」 2005年11月21日
数据结构 Data Structures Prof. Qing WANG 王庆.
Research Question-Methodology
张 华 杭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教授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工作组执行委员
人力资源管理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各位好! Good morning!.
黃壬來教授 臺灣文藻外語學院傳播藝術系系主任 李樂華博士 教育統籌局課程發展處藝術教育組 高級課程發展主任(視覺藝術)
 建立學習社會      提昇生活品質 主講人:楊國賜.
陳建熊 田家炳中學校長 綜合人文科 (中四至中五) 對高中學生的價值.
医学寄生虫总论 (二).
優質教育基金研究計劃研討會: 經驗分享 - 透過Web 2.0推動高小程度 探究式專題研習的協作教學模式
從資訊能力指標 看高中資訊課程大綱.
補救教學概論 幸福國中 吳瑞美老師 2012/11/05.
香港資訊教育城 匯聚教育資源、共建資訊文化
「嗨!老同學…」 S. Chen & F. Chen.
符合SCORM標準且具學習策略之數位教材編輯工具的研究與開發
新生代館員知能的培育 柯皓仁 臺灣師範大學圖書館館長.
G10 PARENT MEETING COURSE SELECTION 高一选课家长会 PRESENTED BY B
企劃組年度規劃案 Division of Planning
邱子恒 醫學圖書資訊服務專業人員之角色 邱子恒
問題導向學習教學策略(PBL) 對學生學習成效的初探
參考資料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School Librarians & Association for Education Communications and Technology (1998). Information Literacy Standards for Students.
易位教學 (FLippED Classroom)
教育部增置國中圖書教師輔導與教育訓練計畫 圖書資訊利用教育課程綱要及教案設計小組(國中組) 設計者:臺中市大墩國民中學童師薇老師
21st Century Teaching & Learning
中國科技大學 臺北校區日間部 100年複合型災害防救逃生演練
12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總綱 核心素養概念及其課程轉化
資訊概論 授課教師 : 吳寂絹
一、引子:瞭望世界教育变革风云 二、技术促进的教育变革 三、技术促变教育的原理 四、技术促变教育的策略 五、总结:理解教育变革的技术力量
清華大學 青少年科技文化夏令營 迎生聚會 2006年7月7日 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會所.
Mathematical maturity
Part5-Chapter 1 餐旅人力資源 管理的內涵 本章研習重點 1. 說明管理的定義。 2. 瞭解人力資源管理的定義。
引導教學實務工作的知識根基 從三個面向來思考: 1.教學中的基礎知識是指什麼? 哪些領域的知識最為關鍵? 2.教師如何實踐及運用這些知識?
中美图书馆之间合作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Sino-U. S
数据结构 Data Structures Prof. Qing WANG 王庆.
醫學圖書資訊服務專業人員之角色 邱子恒
新世代的電腦教學法 Content And Methods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ducation For Teachers 華南師範大學教育信息技术學院 副教授 徐曉東(Ph.D) Education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資訊素養與STM資訊之特質 Information literacy & STM information
An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approach to information systems development
楊明國中雙週刊 教務處 訓導處 認識自動體外心臟去顫器 (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or, AED)
成功大學管理學院 AACSB線上教學平台使用說明會
大學教師與圖書館員合作推動 資訊素養融入課程之需求與態度 What Faculty Think: Faculty-librarian Partnership in Integrating Information Literacy into Their Curriculum 查天佑 Cha, Tien-Yu.
6.引用資訊之技巧.
Infrastructure as Learning Environment 学习环境的基础结构
Part7-Chapter 3 餐旅從業人員 之條件 本章研習重點 1. 瞭解職能之培養。 2. 瞭解上班族職場管理。
构建系统化信息技术教育课程 与信息应用实践能力的培养
大學生的資訊素養與接近使用 黃國正 主講 2019/8/22.
Concepts Methods Practice Design Implementation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国外信息素质教育研究动向 北京师范大学管理学院 符绍宏 2005年5月20日

信息素质“运动”(IL movement) 1974年 信息素质 (Information Literacy,IL) 概念正式提出。 信息素质“运动”(IL movement):一系列IL概念宣传、推广、教育、培训项目和 教学实践活动。 历时30年时间,已从最初的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扩展到加拿大、中国、日本、新加坡、墨西哥、纳米比亚、新西兰、南非和欧洲等。

IL的研究阶段 先驱阶段(1980s): 信息技能和书目教育运动(Information skills and bibliographic instruction movements), 1989年,ALA的IL主席委员会提出信息素质概念。 实验阶段(1990~1995):独立和分散的研究。主要是关于IL定义的研究、内涵的描述,以及面向各学科专业及各领域工作的IL教育项目的需求。 探索阶段(1995~1999):探索IL教育的方法,多样化的研究议程。如:对南非五所大学学生进行调查的Infolit项目;美国的课程整合调查等。 演进阶段(2000~):基于各领域研究设计IL模式。从多种研究角度出发,面向更广泛、多样的文化场景,及研究人员之间更大范围的交互合作和研究团体的发展。

对IL概念更高层面的认识和强调 《布拉格宣言》(The Prague Declaration)的发表 美国国家图书馆和信息科学委员会和国家信息素质论坛主办在UNESCO支持下举行的会议“Towards an information literate society”( 2003年9月,布拉格 )。 Information Literacy encompasses knowledge of one’s information concerns and needs, and the ability to identify, locate, evaluate, organize and effectively create, use and communicate information to address issues or problems at hand; it is a prerequisite for participating effectively in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and is part of the basic human right of life long learning.

对IL概念更高层面的认识和强调(2) IL 包括信息意识(对信息的关注和主动意识自身的信息需求)和信息能力——为解决实际工作中问题去鉴别、查找、评价信息,并具备组织信息、有效地创造、使用和交流信息的能力。 IL是有效地参与信息社会活动的前提条件,是终生学习这一基本人权的一部分。 IL通过促进使用多种文化和多语言的信息,将在减少国家之间、人民之间的不平等,增进彼此的宽容和理解等方面起主导作用。 政府应该在促进各国的IL发展中发挥作用,以消除数字分割(digital divide)。 IL 应该作为全民教育内容的一部分,为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取得做出重要贡献。

IL教育目标 使受教育者适应在当前的信息环境下学习 使受教育者掌握终身学习的方法和能力 能够适应“信息过载”(Information Overload) 能够适应”基于资源的学习” (Resource-based Learning) 能够独立地学习 使受教育者掌握终身学习的方法和能力

IL教育目标(2)

IL教育的标准、规范 为指导IL教育目标的确定、规范教育内容,一些国家纷纷制定了IL相关原则、标准: 美国ACRL制定的“Information Literacy Competency Standards for Higher Education”。 澳大利亚与新西兰信息素质框架文件(Australian and New Zealand Information Literacy Framework,principles, standards and practice,2nd edition) 英国SCONUL 的“Information skills in higher education”(1999年)

IL教育内容的研究 几种IL模型: The Big6 Skills Information Problem-Solving Approach to Information Skills Instruction, http://big6.com/ INFOZONE, from the Assiniboine South School Division of Winnipeg, Canada http://www.assd.winnipeg.mb.ca/infozone/ Pathways to Knowledge, http://www.pathwaysmodel.com The Research Cycle, http://questioning.org

IL教育内容的研究(2) QUESTIONING PLANNING GATHERING SORTING & SIFTING The Research Cycle, 该模型致力于帮助学生成为信息生产者,它面向七个过程: QUESTIONING PLANNING GATHERING SORTING & SIFTING SYNTHESIZING EVALUATING REPORTING 观察分析意见:IL教育面向受教育者解决信息问题的全过程,深度关注其信息行为的各个阶段(而不只是信息的查找)。

IL教育内容的研究(3) 几个值得注意的观点: 1. 图书馆需要对IL教育计划进行重新的设计思考以适应未来的发展。因为: 图书馆不再是主要的信息资源提供者; 与用户面对面的交互在减少; 用户可以通过各种不同的环境获取大量的技能,他们将定义自己所需要的IL教育。 2. IL教育的重点应该从教会人们使用何种工具查找信息转移到IL定义的其他方面,特别是: 批判性思考和信息意识 信息解码和封装(对于统计数据、地图和空间数据以及视频信息的利用需要额外的IL教育,了解利用音频、视频展示信息与文本展示信息对人们的不同影响。) 适当地利用信息

IL教育内容的研究(4) 几个值得注意的观点: IL教育的全民性: 全球峰会所制定的宏伟目标-------建设一个以人为本的、包容性和以发展为目的的信息社会。在这样的信息社会中,人人可以创造、获取、使用和分享信息和知识,个人、社区和各国人民均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促进其实现可持续发展并改善其生活质量。 为实现峰会的目标,需要找到一种方法来满足那些不属于信息社会的人们的信息素质需求。应该将注意力集中在教会人们利用他们容易并且经常访问的那些信息,而不管这些信息是政府部门的印刷的小册子,还是电台节目、报纸等,任何可以本地获得的信息都应该教他们利用。

IL教育教学方式 多样化的讲座 独立的IL课程(stand-alone courses or classes) 与学科课程相整合的IL教育(course-integrated instruction) 网络教学平台(online tutorials) 强调在线教学的虚拟交互作用,同时并将在线与传统两种形式进行有机结合。 突出以合作的形式开发课件 实施合理的教学管理形式和系统的教学评价工作 “information literacy school”的观点,即要求所有机构成员(包括教学人员、研究人员和行政人员以及学生)具备IL。同时也要求图书情报专业人员在课程设计和教学实践中处于战略决策者和革新者的主导位置,并与其他人员合作。

说明: 调研小组:北京师范大学管理学院信息技术与管理学系: 研究生:夏方、林小露、邵婉宣 本科生:肖婵、周英博、张静 调研有待深入、全面,分析意见仅为一家之言,仅供参考,欢迎指正!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