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大利文藝復興戲劇與劇場 (14 世紀中葉 ~16 世紀末 )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2007 年 6 月 楚雄师范学院计科系 离 散 数 学 第三章 逻辑代数 ( 上 ) 命题演算.
Advertisements

什么是宿便? 宿是一夜的意思,以此标准来看,只要是隔夜 没有排出的粪便就算是宿便。入口的食物经过 消化道到排泄大约需要 8-12 小时,但 discovery 频道曾报导,与以前的人相比,现 代人的消化速度只有 1 ╱ 10 ,过去 8-12 小时就 能消化完全的食物,现在则需要
我要出頭天 !! 我要出頭天 !! 竹光國中 100 學年度運動年 技藝教育學程說明會 輔導組長 陳玲涵老師.
规划人生,成就未来 ——规划我们的职业生涯 江苏城市职业学院常州校区 06计算机 应用 崔娟娟.
空間設計概論 單元三:設計方法,建築人文與建築設計
梁實秋簡介 散文大家 翻譯大師.
第四章 科學革命.
07—4 绅士起源——潘卓 绅士行为——韩瑶 绅士教育——郭静丹 隋东旭—— 绅士人物——王雪
美国著名女作家、教育家。她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20世纪美国十大英雄偶像。
巴克禮博士的生平 1.巴克禮博士 對府城的貢獻 2.巴克禮博士 的獻身契.
34 府学胡同的文天祥祠,相传是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当年遭囚禁和就义的地方,1376年明洪武九年建祠 。
「偷莎士比亞的賊」專題報告 書名:偷莎士比亞的賊 出版社:商周出版社 作者:葛瑞‧布雷克伍德(Gary Blackwood) 譯者:胡靜宜
《哈姆雷特》鉴赏 HAMLET.
如火青春,放飞梦想 高二(2)班主题班会 林志强.
旅行是一面鏡子 課程:旅遊文學 指導老師:李貴榮 學生:蔡心怡 陳雅喬
現代人的壓力與情緒管理 台北市立療養院 (松德醫院) 湯華盛醫師.
课题研究的中期工作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 陈如平 2007年7月2日,承德.
達文西,生於1452年,母親是平 凡的農家女子,父親是律師。因為 父親的關係,達文西從小即接受到 良好的學校教育,能夠彈奏樂器, 唱歌,喜歡數學研究,也展現了繪 畫的才能。十四歲左右,父親把他 帶到佛羅倫斯的維洛及歐畫室學 畫。很快的,達文西的天份就讓他 青出於藍,在繪畫上展現超人的技 巧與獨特風格。
悲劇與喜劇.
高考文言文的整体阅读.
高中新课程改革与教育管理创新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 陈如平 2009年12月11日,重庆.
大甲.
团队介绍 (1)西湖区社区街道挂职社会实践基地 (2)武义、缙云、双浦乡镇挂职社会实践基地 (3)BOX企业实习社会实践基地
第一节 商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 一、商的概念 (一)语言学意义上的商 (二)经济学中的商 (三)商法学中的商 二、商法的概念 三、商法的特征
The history of TCM 中国医学史 中医系中医教研室.
第四单元 步入近代 世界近代史是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并逐步走向成熟的历史。 起点:文艺复兴和新航路的开辟(14—16世纪)
南京保利大剧院管理有限公司 招聘简章.
名著選讀-第三組 葉凱昀(組長) 謝育臻(副組長) 周以芳 陳莉涵 吳彥然 高漢宇 張平 葉欣怡 顏孟萱
7號:黃凱揚 9號:林瀚邦 23號:張凱茜 30號:黃俞捷
小组成员:陈燕平、郭思施,阿圣卉、谢建敏、伍琼孝、杨梅、陈建梅
家庭暴力目睹兒少 辨識及處遇 講者:高雄市政府社會局 家庭暴力及性侵 害防治中心 主任葉玉如
国语主日学 课程系列 灵命进深 事奉装备 生活指导 青年课室 信仰栽培.
第四章 世界霸權的爭奪 第二節 六○年代的政治和社會
……我虽然不同意楠哥的一些观点,但是我誓死地捍卫您说话的权利。
《学校德育概论》 教学PPT 制作者:华南师范大学 郑 航 教授 (版权所有 翻录必究)
第四課: 領袖的自處(二):金錢.
Unit 19 The Merchant of Venice.
Unit 1 Thomas More and Christopher Marlow
IT挑戰獎勵計劃 金章Powerpoint 題目: 萬獸之王一獅子
世界名著 World Famous Writings
我有一个梦想 背景简介 Martin Luther King 马丁.路德.金 作者介绍 课文朗读.
環境劇場 一個空間的概念,一個政治的概念.
十四堂人生創意課 作者 李欣頻 塑造自身生命風格,專心做自己,活出精采的生命.
莎士比亚 莎士比亚 William Shakespeare.
哲學概論 單元十ㄧ:有好理由害怕死亡嗎?(I) 授課教師:王榮麟
第 單元 3.
Unit three Young William Shakespeare
臺北市私立復興實驗高級中學-小學部 105 學年度第 1 學期第4次級會
黃維仁博士佳言錄 獻给《親密之旅》的天使們——
第五学习主题 古代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第9课 古代的文字与文学.
从被砍到见骨 到无处安放隐私 每周法治热点幻灯版: ,第8期 庞克道编著.
靈 修 週.
威廉·莎士比亞 William Shakespeare
Literary masters.
黃維仁博士佳言錄 獻给《親密之旅》的天使們——
Reading of English-American Literature
讀書的藝術目錄 課文 注釋 問題與討論.
你今天的選擇是什麼? 【每一天為自己加分 】●黑幼龍 著.
美国经济的发展 第8课.
古希臘悲劇與喜劇 時間:西元前五世紀 來源(宗教):祭拜神明活動慶典(Dionysos)
羅 密 歐 與 茱 麗 葉 班級:805 組員:
從搖籃到搖籃 組別: 十五 組員: 蔡亞哲 陳冠名 陳政翰 謝嘉維.
98年度兒童課後照顧學程 修課名單確認暨課程說明會 2009/09/15(二) 08:40~09:20.
S4B 蔣嘉華 李惠誼 周志倫 黃家信.
《艺术与观念》(上、下) 《Art and Ideas》 一部全面展示世界艺术的经典著作 【美】威廉·弗莱明 著.
有理数的乘方(二).
羅密歐與茱麗葉Romeo & Juliette
Hamlet 第三幕 簡珮涵.
1.1 讀書或書籍的享受素來被視為有修養的生活上的一種雅事,而在一些不大有機會享受這種權利的人們看來,這是一種值得尊重和妒忌的事。當我們把一個不讀書者和一個讀書者的生活上的差異比較一下,這一點便很容易明白。 那個沒有養成讀書習慣的人,以時間和空間而言,是受著他眼前的世界所禁錮的。他的生活是機械化的,刻板的;他只跟幾個朋友和相識者接觸談話,他只看見他周遭所發生的事情。他在這個監獄裡是逃不出去的。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義大利文藝復興戲劇與劇場 (14 世紀中葉 ~16 世紀末 ) 主講人:黃迎春老師

演出 相較於以神為尊、寄望來世的中世紀思想,文藝復興時期的 人文主義 重視人的本質以其現世的經驗, 禮讚人性。此時三個與劇場活動相關的社會機制包括了 學院 、 宮廷 與 民間 — 前二者為業餘演出, 觀眾為小眾的菁英貴族,即興藝術喜劇則為職業演出,觀眾來自社會各階層。由於廣受歡迎及 其專業性、適應性,亦經常受邀到宮廷做演出,成為連結民間、宮廷、學院劇場活動的重要橋 樑。

1.舞台外觀 : 在 1585 年,義大利出現了第一座永久性的室內 ( 宮廷 ) 劇院。劇院的出現意謂著戲劇演 出的時間不再受天候、時序的影響,而機關、佈景上也能獲得更進一步的發揮。 1628 年啟用的法尼斯劇院劇院採用了鏡框式舞台,更成為劇院建築的典範。 2 .演員外觀 : 劇場服裝極盡華麗之能事 ; 大體上延續中世紀象徵主義風格,藉服裝表現不同的寓言或神話人物,但也初步有了考據時、地的嘗試。時至 16 世紀中葉左右,已發展出系統化 的 舞台服裝原則 。

3 .演員語言 : 以即興藝術喜劇的類型化角色的語言最為活潑,往往在表演中融合了表演當地的政治 動態與社會軼事,語言、風格方面相當俚俗,利用方言、無意義的自創字詞等造成喜感,亦時有辛辣的諷刺。

文藝復興時期對古希臘、羅馬文物與藝術具有高度興趣,但在復古、擬古時不免因憑藉想像而有所 曲解。左圖是文藝復興時期所認知的羅馬劇場形制。右圖則是模擬古羅馬劇作家泰倫斯時的舞台 — 表演區後方為許多覆有布幔、排列成直角或連立成角的門,各出入口標示不同角色的名字。

泰倫斯舞台 圖片來源 :Richard and Helen Leacroft (1984) Theatre and Playhouse.

建築師 Serlio(1474-1554) 在 1545 年出版的《建築學》中提出以古典競技場式劇場形制為基礎,將 半圓形觀眾席置入矩形建築物中的構想。他同時運用透視法繪圖來架構表演區,增加觀眾視覺上的 距離感。影響至深。 Serlio 設計的舞台由兩個部分所組成,靠近觀眾的區域為演員與舞者演出的平台,地面上畫著工整 的小方格 ; 其後則有個往舞台深處逐漸升高的斜面,為設置布景之所在,地面上繪著為增加距離感而採用透視法所畫的小方格。

Serlio 的劇院藍圖 圖片來源 : Brokett (2002), History of the Theatre . 9 th edition

Serlio 的布景結合了硬景與軟景 — 最接近觀眾席的是正面長方形、側邊梯型的立體布景, 距觀眾席 更遠的屋子 是以普通屏幕繪景,舞台深處為利用單點透視法繪製的布景,整飭所有透視法布景的 效果。此外, Serlio 根據羅馬建築師 Vitruvius 的布景概念,以透視法繪圖進一步闡釋悲劇 ( 左 ) 、喜劇 ( 中 ) 、田園劇 ( 右 ) 三劇種的布景特色。

Serlio 的布景概念 圖片來源 : Brokett (2002), History of the Theatre . 9 th edition

典型文藝復興時期劇院的空間配置示意圖 圖片來源 : Wilson & Goldfarb (1991) Theatre: The Lively Art .

* 即興藝術喜劇的角色類型與類型化角色 * 即興藝術喜劇的角色類型可概分為兩類 : 一般角色和誇張角色 ( 丑 ) 。誇張的類型化角色則可被分為主、僕兩組。知名的主人有吝嗇貪財的守財奴,個性懦弱但愛吹牛的 軍官,精通醫學或法律的醫生。僕人角色常兩兩對照,一個聰明一個愚笨,他們懷著設計主人的詭 計,推進劇情。 類型化角色是指角色有著固定的性格、說類似的台詞、穿戴屬於這類角色的服裝和面具。每一個表 演者終其一生都只演出某一個特定的角色、著與角色相合的服飾與面具 ( 如圖 ) 。

即興藝術喜劇 ( Commedia dell'arte ) 的類型化角色 Ruzullo( 左 ) 和 Gucurucu( 右 ) 圖片來源 : Rudin (1994), Commedia Dell'Arte: An Actor's Handbook.

即興藝術喜劇中的一般角色提供全劇的基準,以突顯其他丑角的特質,通常被描繪成是機智的、好看的、教養良好的,飾演的演員穿著當時流行的服飾,不戴面具演出。 義大利即興藝術喜劇不只在民間廣受歡迎,更應邀至宮廷演出。下圖前方為劇團演員,後方則為法 國王室成員。

Commedia dell'arte 的一般角色 ( 戀人 ) 以及宮廷演出 圖片來源 :Brokett (2002), History of the Theatre . 9th edition

劇本 1 1.戲劇類型 : 學問劇 、即興藝術喜劇、 幕間劇 、 ( 歌劇 ) 。 2.戲劇主題 : (1)學問劇(正規劇): 悲劇師法羅馬劇作家Seneca或希臘劇作家Sophocles;喜劇早期受舊喜劇作家 Aristophanes與羅馬喜劇家Plautus的影響,後漸根據義大利的生活與虛構故事進行創作;田園劇以牧人間的愛情故事為主軸,戲劇動作的嚴肅成分稀微,慣以喜劇收場。

(2)即興藝術喜劇: 反映的是平民階級的意識與趣味,因而劇中往往是由社會階層較低者 ( 如僕人 ) ,嘲弄上流社會人士 ( 地主、軍官、醫生等 ) ,或融合了表演當地的政治動態與社會軼事。 (3)幕間劇:應宮廷吉慶之需,多利用神話人物和當代人物進行精巧類比,以寓意、特效為特色。

3.戲劇結構: (1)學問劇:區分為五幕。 (2)即興藝術喜劇:僅情節綱要。 (3)幕間劇: 應正規戲劇五幕的區分,四段幕間劇成為通例;有時在正劇前後再另加兩段,而成為 六段幕間劇。

4 .戲劇時空 : 學院內復古的悲劇與喜劇有時空集中的傾向,其他類型戲劇則不受此限。 5 .戲劇語言 : (1) 學問劇 : 悲劇語言有詩化傾向 ; 喜劇語言則如日常口語。 (2) 即興藝術喜劇 : 語言相當俚俗,利用方言、無意義的自創字詞、表情、動作等造成喜感,亦 時有辛辣的諷刺。 (3) 幕間劇 : 特色在布景、服裝、燈光、特效、音樂和舞蹈 ; 對話僅用於必須說明富寓意情節之際 。

文藝復興時期 ── 人文主義,人可改變環境、決定自身的命運

中世紀宗教劇在十四世紀發展至巔峰,到了十五世紀開始走向衰微。這其中除了政治變動的因素外 ( 東羅馬帝國於一四五三年為奧圖曼土耳其人所滅 ), 也受到文藝復興的影響。相對於中古世紀的神教思想,文藝復興時期信奉人文主義,人們在政治安定,經濟富裕的大環境下,開始重視現世生活,而不將希望寄託於來世。

文藝復興 (The Renaissance ) 一字源自於法文,意即重生 (rebirth) ,這是個思想開放的發現時代。隨著一部分希臘羅馬時期文物的出土,學者和藝術家們在這些過去被教廷視為異教文化的古典作品中得到新的靈感,重新思索人的生命意義及存在價值。然而,受限於素材的稀少及遭到破壞,文藝復興時期對古典文學的理解是十分侷限甚至扭典的。儘管如此,古典文學為十六世紀的歐洲帶來一注新的活水,成就了輝煌的文學與藝術。

文藝復興時期戲劇的重大變革,除了題材上已不再局限於傳教目的外,更重要的是職業劇團的出現。 對中世紀神職人員和衛道人士來說,雖然戲劇肩負著榮耀上帝、教化子民的神聖使命,卻也有褻瀆上帝、醜化當局之虞。有鑑於斯,歐洲各國於十五世紀中葉紛紛下達禁令,禁止劇團演出與宗教政治相關的戲碼,更停止對戲劇活動的贊助。

劇團為了營生,只好改變經營策略,不但大幅提高演出的娛樂性與專業性,也聘請駐團劇作家創作大量的劇本來吸引更多觀眾看戲。從此戲劇正式脫離宗教,成為入世的商業活動。

由於神聖羅馬帝國在文藝復興時期已然沒落,取而代之的是民族國家的興起, 歐洲各地一改過去獨尊 拉丁的態度,開始以地方方言 (vernacular) 創作 ,劇場文化也各具特色。 在英國,職業劇團在伊莉莎白時期發展至鼎盛,蘊育出許多偉大的劇作家,諸如莎士比亞 (William Shakespeare) 、基德 (Thomas Kyd) 、喬叟 (Christopher Marlowe) 和班強生 (Ben Jonson) 等。

為了因應日漸廣大的觀眾群,各大城市(如倫敦)的劇場一座接一座興建,最有名的如莎士比亞持股經營的環球劇場 (the Globe Theatre) 。 英國伊莉莎白時期的劇場外觀多呈圓形或多邊形,內部圍繞成三層有頂的樓座,一端接著舞台。樓座以外的部分為露天,有些劇場會在雨天搭起遮雨棚。

舞台共三層樓高,第一層台面離地架高 4-6 英吋(約 121-182 公分),分成前後兩個部分,前方延伸至中庭 (yard) ,這是主要的表演區,觀眾站在三個方向觀看;後方稱 「亮相處」 (discovery space) , 左右各開一門,一則供演員進出,亦可分別代表不同地方,例如左門為英國右門為法國等。

「亮相處」上方加蓋一兩層樓高,帶有中世紀裝飾風格的「休憩樓」 ,上層為陽台 (balcony) ,《羅蜜歐與茱麗葉》 ( Romeo & Juliet ) 的經典「樓台會」便是利用這樣的場景演出,有時它也權作高處或打鬥場景之用。 有些學者認為「休憩樓」共有三層,最上層是樂師們演奏配樂的地方。除此之外,「休憩樓」上方另有一小屋,用以存放器具及架設裝置(如懸索等),屋頂立一旗竿,如遇演出便升上旗子。燈光方面,由於演出皆於白晝進行,故不需照明設備,戲劇中的夜晚場景則由演員以台詞提示,或以火炬、燈籠、蠟燭等物品象徵。

既已走向商業,進場收費再所難免。伊莉莎白時期的劇場約可容納三千人(但滿座情形並不常發生),最便宜的是中庭的站位 (groundling) ,欲坐著看戲得付較高的價錢到樓座 (gallery) ,最貴的是私人包廂 (box) ,或稱「貴族席」 (“lords‘ rooms”) 。 這樣的座位配置使觀眾有近距離接觸演員的機會,演員得到的反饋也是即時的。演出期間並無中場休息,當中還經常有小販穿梭叫賣各色酒類、花生及撲克牌,情況近似於今日的運動比賽會場,看戲環境算不上理想,因而對演員功力是一大考驗。

演出方面,由於當時的劇場條件如此,劇團要求劇作家創作的劇本,也極盡腥羶色之所能來吸引觀眾。 依現今標準來看,伊莉莎白時期的劇場是非寫實的 (not realistic) ,因為在嘈雜的環境下,演員唱念做打勢必誇張,再加上對白是以詩體韻文寫成,又女性被禁止登台演出(英國在 1611 年以前沒有女演員),女性角色由變聲前的少男串演,種種皆削弱了演出的肖真性。

伊莉莎白時期戲劇最具代表性的作品,當然非莎士比亞莫屬了。他一共寫就三十八齣劇作,依內容可分為 歷史劇、喜劇和悲劇三類,最著名的包括四大悲劇《哈姆雷特》 ( Hamlet , 1601) 、《奧瑟羅》 ( Othello , 1604) 、《李爾王》 ( King Lear , 1605) 和《馬克白》 ( Macbeth , 1606) ,以及喜劇如《威尼斯商人》 ( The Merchant of Venice , 1596) 、《仲夏夜之夢》 ( A Midsummer Night's Dream , 1595)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