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總體經濟與總體指標.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十章 经济周期理论. 第十章 经济周期理论 一、经济周期概念 一、经济周期概念 一、 二、经济周期理论 二、经济周期理论 二、 三、经济周期的预测 三、经济周期的预测 三、 四、本章回顾 四、本章回顾 四、
Advertisements

第七章 國民生產及收入 本講章由楊偉文博士編寫 作為香港管理專業協會 「企業管理文憑課程」授課之用 © 2011.
一日三市、有行無市 ── 物價 英英美代子閒到抓虱母相咬 ── 失業 第 5 課 總體經濟指標 我該減肥了。 你一點都不胖呀, 正常的體重是身 高減體重加年齡 系數 …… 那是以前的 標準,一點 都不適用 …… 新的標準是物價指數加 房價漲幅乘以年齡除以 家庭狀況最後再用薪水 來開根號。
第十二章 国民收入核算 第一节 国民收入核算指标 第二节 国民收入核算方法 第三节 现行国民收入核算的缺陷 及纠正 第四节 国民收入的流量循环.
总量核算:围绕GDP的是是非非 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石良平教授 2015年9月5日 1.
第四章經濟理念概論.
第九章 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 第一节 经济增长与增长方式的转变 第二节 经济发展与工业化 第三节 经济发展中的结构变化与优化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102年10月 公共債務法 講師:財政部國庫署 林組長達聰.
恐攻事件後—經濟放大鏡.
第八章 總體經濟的衡量-總產出.
Associate professor: Liu Hailan 刘海澜
4.1 總產出與總所得的衡量 國內生產毛額(gross domestic product, GDP)
第十二章 国民收入的核算 国内生产总值 国民收入核算的两种方法 与国内生产总值相关的几个概念 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 名义GDP和实际GDP.
第九章 經 貿 學前預知 9-1 景氣與不景氣 9-2 經濟成長與創新 9-3 國際貿易活動與外匯 9-4 國際經貿組織.
“淡雅浓香 中国风尚” 山东低度浓香白酒整合传播侧记
原著:N. Gregory Mankiw 編譯:王銘正 製作:王銘正 馬惠茹
工 资 把工资问题放在国际大背景下看一看, 会是怎样? 配乐: 樱桃树下 摘自刘植荣的文章《世界工资研究》   请点击鼠标观看.
第四章 市场与行业分析.
第七章 產品策略 本章學習目標 1. 瞭解產品的定義 2. 瞭解產品的分類 3. 定義產品組合 4. 討論產品組合策略 5. 瞭解產品線策略
公民與社會第四冊 第四課 總體經濟指標 魏嘉美老師.
第六章 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
国民经济主要指标解读 一、国民经济核算 二、国民经济核算的两大体系 三、主要经济指标.
06 總體經濟分析.
9 国民收入核算与决定理论 关键词汇 教学目标 9 国民收入核算与决定理论
复习回顾 1.我国之所以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A.是由我国生产力整体水平比较低决定的
第一节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 战略目标和战略步骤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模块八 时间序列分析和预测 主要内容 知识点一:时间序列分解 知识点二:时间序列的描述性分析 知识点三:时间序列预测的程序
Chapter 14 短期總體經濟分析 在短期中,總體經濟的景氣總是起伏不定,要追究這種 景氣波動的根源,必須先對它有一個明確的定義;然後 使用總供給、總需求的分析工具,來瞭解波動成因造成 的影響。
第 11 章 總體經濟的度量 本章內容要點 利用循環流程圖來瞭解總體經濟 衡量總產出的指標 國內生產毛額的意義與計算方法 衡量物價水準的指標
單元 5 中國的產業.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Chapter 2 当代世界经济格局 2.1 何谓世界经济格局? 世界经济格局的定义 具体界定:
第二章 国际收支调节的理论.
本 节 目 录 一、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 二、工业化阶段 三、高效的益综合发展阶段 四、课堂巩固.
宏观经济学 叶红雨.
中国财政支出 庄志辉 赖灿荣
單元 1 生活素質概論.
经济学电子教案 经济学基础电子教案 下篇 宏观经济学 编辑:石福刚 甘肃联合大学经管学院.
日本總體經濟 指導老師 許淑媖 國企三甲 余孟雪.
國中公民 國民所得的概念.
國民所得統計與經濟結構 國民所得會計:產出、所得與支出的測量 國內生產毛額 儲蓄與財富 實質國內生產毛額、物價指數與通貨膨脹 利率
11 失業與物價膨脹.
失業的定義 按照我國的規定,全國年滿 15 足歲的人口,去除現役軍人與監 管人口後,依其在勞動市場的狀況,可歸屬於「勞動力」或 「非勞動力」。 凡年滿 15 足歲,有能力參與工作,目前已有工作,或無工作但 正在積極尋找工作者,皆屬於勞動力。而年滿 15 足歲但在勞動 力以外的人口,則屬非勞動力。
經濟學100 第九章 經濟成長與景氣循環.
17 國民所得的意義與衡量 討論總體經濟問題與對策, 要有衡量指標。 國民所得是用來測度總體經濟活動的量標。
宏观经济学.
第十一章 國民所得衡量 與綠色國民所得.
第3章 國際收支與國際經濟聯結 授課教師: 1 國際金融概論‧黃志典 著‧前程文化 出版.
宏观经济学 Macroeconomics 主讲:吴勇民 (吉林大学管理学院)
东南亚各国国旗.
國民所得與 經濟福利 11. 國民所得與 經濟福利 11 本章學習目標 了解國內生產毛額GDP與國民生產毛額GNP的 涵義。 區分名目GDP與實質GDP的差異。 指出以GDP衡量經濟福利的缺失。 探討測度家戶所得分配不均的指標。 解析經濟福利淨額與綠色國民所得的觀念。
宏观经济学 国内生产总值的定义 作者:于姗姗 单位:辽东学院 教学课程:宏观经济学 适用对象:经济类本科.
第五章 国民收入核算理论与实践 认识国内生产总值GDP和国民生产总值GNP的含义和核算方法;
經濟學基本概念介紹簡介 林建甫 Chien-fu Jeff Lin 台灣大學經濟學系暨研究所 教授兼系主任、所長
總體經濟學(Macroeconomics)
第一章 宏观经济学概论.
總體經濟簡介 Macroeconomics.
第九章 宏观经济核算 第一节 宏观经济的循环模型 第二节 国民收入指标体系 第三节 国民收入核算方法 第四节 国民收入核算的述析 本章小结
12 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
失業的定義 按照我國的規定,全國年滿 15 足歲的人口,去除現役軍人與監管人口後,依其在勞動市場的狀況,可歸屬於「勞動力」或「非勞動力」。
失業與物價膨脹.
Chapter 4 貨幣與經濟的關係.
美國利率與匯率 組員: 鍾紫蕙 廖靖玟 余思佩 劉盈君
總體經濟學導論 總體經濟學所要討論的是諸如一個國家商品的總需求量、總供給量、商品的進出口量等總量 (aggregates) 的觀念,以及一個國家商品的平均價格水準、勞工平均的薪資水準等平均 (averages) 的觀念。 經濟學概要 Chapter 9 總體經濟與總體指標.
OECD统计数据的发布政策 Short presentation of highlights
Chapter 13 總體經濟的衡量. Chapter 13 總體經濟的衡量 本章內容 國民所得與循環流程圖 衡量總產出的指標 國內生產毛額的三種計算方法 台灣的國民所得 福利與綠色國民所得.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9 總體經濟與總體指標

總體經濟學導論 總體經濟學所要討論的是諸如一個國家商品的總需求量、總供給量、商品的進出口量等總量 (aggregates) 的觀念,以及一個國家商品的平均價格水準、勞工平均的薪資水準等平均 (averages) 的觀念。 經濟學概要 Chapter 9 總體經濟學導論

循環流量圖 稅 服務 政府 服務 稅 經濟學概要 Chapter 9 總體經濟學導論

總體經濟的三大部門 家計單位:家計單位的成員受雇於廠商或政府,並收取工資。同期間內,家計單位向廠商購買商品與服務,並向政府納稅。 廠商:廠商將其生產的商品與服務賣給家計單位與政府。同期間內,廠商支付薪資、租金、利息、股息給家計單位,並且支付稅金給政府。 政府:政府從家計單位與廠商課徵稅收。同期間內,政府向廠商購買商品與服務,支付薪資與公債利息給家計單位,並提供移轉性支付給某些家計單位。 經濟學概要 Chapter 9 總體經濟學導論

總體經濟的三種市場 經濟學家將家計單位、廠商、與政府之間互動的市場,廣義的歸納為三: 商品與服務市場 (goods and services markets) : 其需求面的構成份子為家計單位、政府與廠商,而供給面的構成份子主要為廠商。 勞動市場 (labor markets) : 其需求面主要構成份子為廠商與政府,而其供給面主要為家計單位。 金融市場 (financial markets) : 家計單位、廠商、與政府皆可為資金市場資金供給者或需求者,而其究竟為資金的供給者或需求者,端賴其收入高於或低於支出而定。 經濟學概要 Chapter 9 總體經濟學導論

景氣-循環、波動、擴張與衰退 圖 9.1 為台灣從 1961 到 2005 年的實質國民生產毛額。由圖可看出,台灣的國民生產毛額隨著時間有不斷上升的趨勢。 總產量有時快速上升,有時卻下降的現象,我們稱之為景氣循環 (business cycle) 或景氣波動。 任何循環與波動必定有波峰 (peak) 與 谷底 (trough)。當經濟處於谷底往波峰爬升的階段時,我們稱之為 景氣擴張 (expansion),而當經濟正由波峰往谷底下降時,我們稱之為 景氣衰退 (recession)。 經濟學概要 Chapter 9 總體經濟學導論

失業率的上升與下降 一個國家的失業狀況是否嚴重,可用失業率來衡量。在台灣,凡年滿 15 歲而有工作的人口稱為就業人口;而年滿 15 歲可立即工作卻沒有工作,但正在找工作者,稱為失業人口。失業與就業人口的總和,則稱為之勞動力。失業人口/勞動力=失業率 圖 9.2 繪出台灣的失業率從 1961-2005 年間歷年的變化情形。 經濟學概要 Chapter 9 總體經濟學導論

物價膨脹率 (一) 物價膨脹亦稱通貨膨脹。此處的物價是指一個國家商品與服務的平均價格。為了衡量多種不同的商品與服務的平均價格,經濟學家必須建立所謂的物價指數 (price index)。對一般大眾而言,相當重要的物價指數是消費者物價指數 (consumer price index),其所衡量的是一個國家的消費者在某期間所購買的消費性商品與服務的平均成本。 物價膨脹率或稱通貨膨脹率,則是衡量一個國家物價上漲的比率。物價膨脹並非一般大眾所樂見的,因為物價膨脹使得他們口袋裡的鈔票變薄了,此外物價膨脹發生時,商品價格往往也會跟著變動,造成人們的不確定感。 經濟學概要 Chapter 9 總體經濟學導論

物價膨脹率 (二) 圖 9.3 繪出台灣從 1961-2005 年間以消費者物價指數所計算的物價膨脹率。在 1974 年以及 1980-1981 年間,台灣的物價膨脹率明顯偏高;而在其他期間,大多維持在 5% 以下。 2001-2003年間,則幾乎為負值,一般稱為物價緊縮或通貨緊縮。 經濟學概要 Chapter 9 總體經濟學導論

經濟成長 經濟成長 (economic growth) 代表整體經濟生產商品與服務的產能擴增。由圖 9.1 中,我們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台灣的實質國民生產毛額雖偶有下挫,但長期來看,卻有不斷上升的趨勢,這種實質國民生產毛額長期上升的趨勢,反映了台灣長期經濟成長的現象。 經濟學概要 Chapter 9 總體經濟學導論

國際經濟-貿易餘額 貿易餘額是一個國家商品與服務出口總值與進口總值的差額,當其差額為正時,此國家有貿易出超;反之,則此國家有貿易入超。圖 9.4 繪出 1961-2005 年間,我國貿易餘額的變化情形。 經濟學概要 Chapter 9 總體經濟學導論

國際經濟-匯率 匯率 (exchange rate) 為外國貨幣與本國貨幣之間的兌換比例。 若 1 美元可以兌換 33 元新台幣,則台幣的美元匯率為 33。 圖 9.5 繪出 1961-2005 年間台幣的美元匯率。台幣的美元匯率在 1972 年以前是固定的,在 1972 年以後,匯率開始波動,而在 1986 年後,台幣巨幅升值,但從 1996 年開始台幣又有貶值的傾向。 經濟學概要 Chapter 9 總體經濟學導論

國民生產毛額的意義 國民生產毛額(簡稱GNP)是指「特定地區全體人民」,在「一定期間內」,所生產之所有「最終商品與服務」的「名目市場價值」。 特定地區全體人民:國民生產毛額包括一國或地區全體人民的生產貢獻,無論是在境內或是境外發生,都應納入計算範圍。換言之,國民生產毛額採「屬籍主義」。 一定期間:國民生產毛額係針對一段固定期間如一年或一季來計算,其餘時間的生產則排除在外。因此,國民生產毛額是一種流量變數。 經濟學概要 Chapter 9 總體經濟學導論

最終商品與服務、名目市場價值 最終商品與服務:為避免重複計算,國民生產毛額僅包括做為最終用途的商品與服務,生產過程中所使用之「中間投入」不應列入計算。 名目市場價值:國民生產毛額以市場交易價格做為計算的標準。因此未透過市場交易的經濟行為,或衡量不易的生產行為,因缺乏客觀的計價標準,一般均排除在外。 經濟學概要 Chapter 9 總體經濟學導論

國內生產毛額 國內生產毛額(Gross Domestic Product,簡稱GDP) 國內生產毛額採「屬地主義」,只要在本地生產,不論生產者籍設何處,均屬於國內生產毛額的計算範疇。 國內生產毛額與國民生產毛額的差異主要來自於生產要素的跨國或跨區移動。本國生產要素的貢獻減去外國生產要素對本國的生產貢獻,稱為「國外要素淨所得」。因此, GNP = GDP + 國外要素淨所得 經濟學概要 Chapter 9 總體經濟學導論

實質生產毛額 實質生產毛額 「實質」生產毛額是將物價變動對「名目」生產之影響排除在外,所計算而得的生產毛額。 實質生產毛額  「實質」生產毛額是將物價變動對「名目」生產之影響排除在外,所計算而得的生產毛額。 以某一「基期」價格衡量各期的生產價值,可得各期之實質生產毛額,或稱固定價格生產毛額。 經濟學概要 Chapter 9 總體經濟學導論

國民所得帳 衡量國民生產毛額可從產品的「來路」及「去向」著手,可以觀察生產(供給)面、消費(需求)面及分配(所得)面。 經濟學概要 Chapter 9 總體經濟學導論

從生產面衡量 (一) 國民生產毛額僅包括「最終商品服務」的市場價值,因此並不能將所有廠商的「生產總值」直接加總,而是將廠商生產總值減去中間投入,得到的金額稱為「生產附加價值」。 在表 9.1 當中,小麥農場、麵粉廠及麵包店的生產貢獻分別為 1,000、3,000 和 2,000 元,總計 6,000,但這是此經濟體系的國內生產毛額,並非國民生產毛額。 經濟學概要 Chapter 9 總體經濟學導論

從生產面衡量 (二) 假定麵包店自法國延聘麵包師傅,並支付薪資 300 元;麵粉廠商進口機器向國外銀行融資,本期支付利息 200 元。因此在調整國外要素淨所得之後,我們可得: GNP = GDP + 國外要素淨所 = 6,000 – (300 +200) = 5,500  全國所有廠商或產業的生產附加價值加總,即得生產面衡量之國內生產毛額;國內生產毛額加上國外要素淨所得,即得國民生產毛額。 經濟學概要 Chapter 9 總體經濟學導論

從消費面衡量 國民所得帳中的最終支出包括四項:民間消費支出(C),國內投資支出(I),政府購買(G)及淨出口(出口 X 減進口 M)。 上述四項支出的加總金額即為支出面衡量的國內生產毛額,即: GDP = C + I + G + (X-M) 經濟學概要 Chapter 9 總體經濟學導論

民間消費支出 民間消費支出是國民生產毛額中最主要的部份。民間消費依其屬性,又分為「耐久財消費」、「非耐久財消費」及「服務」等三項。 耐久財消費:耐久財 (durable goods) 是指使用年限較長的商品,這類商品所能提供的「消費服務」將持續至未來。另外,自用住宅的購買,因為房屋「太過於耐久」,故一般均將自用住宅購買歸於投資項目。 非耐久財消費:非耐久財 (non-durable goods) 是指年限較短的商品消費支出。一般慣例將食品、飲料、煙草、衣著及燃料等支出視為非耐久財消費。 服務:服務 (service) 包括房屋租金、水費電費、金融保險、醫療保險、娛樂觀光及教育文化支出等主要項目。 經濟學概要 Chapter 9 總體經濟學導論

國內投資支出 (一) 在總體經濟學中,投資泛指廠商在商品市場中購買或處分生產設備等資本財 (實體資本財)的行為,不包括個人從事 「金融性交易」 等理財或儲蓄行為。 在我國國民所得帳中,國內投資支出又稱 「資本形成毛額」,除了民間投資外,尚包括公部門的投資支出。 投資支出依其屬性,又分為「固定投資」、「住宅投資」及「存貨變動」等三個項目。 固定投資是投資支出的大宗,主要是指固定資本財的購置成本。 經濟學概要 Chapter 9 總體經濟學導論

國內投資支出 (二) 住宅投資屬於家計單位的投資行為,除了前面提到的房屋及住宅等資本財之外,一般均將本期中有關住宅的營建與修繕費用列於投資項下。 存貨變動代表本期最終商品的增減。 資本財是存量,投資則為流量。因此存量多寡並不重要,存量變動才是投資。存量的變動主要來自:新增資本財 (又稱毛投資 gross investment) 與使用期間發生的折損 (又稱折舊 depreciation)。兩者的差額稱為淨投資 (net investment)。 經濟學概要 Chapter 9 總體經濟學導論

國內投資支出 (三) 淨投資 = 毛投資 - 折舊 國民生產毛額中的投資支出,指的是毛投資而非淨投資,這是所以稱為「毛額」的主要原因。因此,如果我們將折舊自國民生產毛額中扣除,則到到國民生產淨額 (Net National Product,簡稱 NNP)。 GNP = NNP + 折舊 同理,國內生產淨額 (Net Domestic Product,簡稱 NDP)等於國內生產毛額減折舊。 經濟學概要 Chapter 9 總體經濟學導論

政府購買 政府購買又稱「政府消費性支出」,主要包括國防、行政、司法、治安、教育及公教人員薪資等經常性預算支出。2005 年台灣的政府消費性支出約占國民生產毛額的 13%。 政府購買與一般所稱的政府支出並不相同。政府支出除消費性支出以及屬於投資項下的公共投資之外,尚包括「移轉性支付」(例如,失業救濟及規劃中的國民年金等福利性支出)。移轉性支付並不屬於國民生產毛額,因為在此一過程當中,並沒有資源被消費或是被生產。 經濟學概要 Chapter 9 總體經濟學導論

淨出口 淨出口等於出口減進口,又稱國外淨需求。 根據表 9.1: GDP = C + I + G + (X-M)= 7,000 + 1,000 + 1,000 + (1,000-4,000)= 6,000 此一金額與生產面所計算之金額正好相等。 經濟學概要 Chapter 9 總體經濟學導論

從分配面衡量 (一) 從要素所得角度估計一國生產的方法,稱為「要素所得估計法」。 要素所得包括勞動報酬、利息、地租及利潤四大項。這四種要素所得的加總金額,稱為「國民所得」(National Income)。 國民所得不等於國民生產毛額。兩者差別在折舊以及間接稅淨額。 NI = GNP – 折舊 – 間接稅淨額 間接稅淨額 = 間接稅 - 生產補貼 經濟學概要 Chapter 9 總體經濟學導論

從分配面衡量 (二) 根據表9.2: 國民所得 = 勞動報酬 + 利息 + 地租 + 利潤 = 2,000 + 0 + 300 + 2,050 = 4,350 GNP = 國民所得 + 折舊 + 間接稅淨額 = 4,350 + 500 + 650 = 5,500 經濟學概要 Chapter 9 總體經濟學導論

個人所得與個人可支配所得 個人所得之計算方法如下: 個人所得 = 國民所得-(營利事業所得稅 + 企業未 個人所得之計算方法如下:  個人所得 = 國民所得-(營利事業所得稅 + 企業未 分配盈餘) + 國內外移轉性支付淨額 個人可支配所得之計算方法如下: 可支配所得 = 個人所得 - 直接稅 經濟學概要 Chapter 9 總體經濟學導論

End of Chapter 9 經濟學概要 Chapter 9 總體經濟學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