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经济学(第二版)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教育社会学 主讲人 李慧玲.
Advertisements

台灣的人口問題 JamesHou/2007.
做 荷 包 的 主 人 第 一 桶 金 督導 張宏仁 財團法人「張老師」基金會 桃園分事務所 督導 張宏仁
人生的资产负债表.
運輸經濟學 第二章 經濟問題與經濟概念.
公共经济学 主讲:邹帆.
学习情境三:制定营销组合策略 任务1:产品策略制定.
中国公务员管理 CHINAS CIVIL SERVICE SYSTEM
走向社会服务:理论与实践框架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 王思斌
打贏選戰固然重要,但如何有效治理國家則更加重要。 -Adlai Stevenson
第1章第3节 量化研究与质化研究 案例1:关于中学思想政治教师专业发展现状和需求的调查研究
问题一:这些帖子你感兴趣吗? 1. 打美国我捐一个月工资,打日本我捐一条命 2. 中国人团结起来,抵制家乐福 3
社會學習領域 課綱修正宣導簡報 社會學習領域輔導群編製.
執行單位:朝陽科技大學 傳播藝術系 課程名稱:簡報專業形象與肢體語言 專案講師:湛明暉 課程日期:中華民國101年11月14日
广告法相关内容培训.
第七章 產品策略 本章學習目標 1. 瞭解產品的定義 2. 瞭解產品的分類 3. 定義產品組合 4. 討論產品組合策略 5. 瞭解產品線策略
环境影响的经济分析.
案例研究 —— 美国反恐监视名单数据库的难题.
蔣寬和 修平技術學院國際企業經營系副教授兼系主任
屏東區會社專職研習 儲蓄互助社服務與行銷 報告人:張德仁
健全租稅結構 李顯峰 台大經濟學系.
台北市中正區、南港區市民運動健康中心興建營運移轉(BOT)案
國民中小學教務(導)主任、教學(務)組長
組織效率的養成 家人、睽.
现代教育管理专题 4
第三章 社会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大家了解社会的概念、认识社会的基本特征,掌握马克思主义看待社会的基本观点,了解社会结构、社会运行以及社会形态的内涵,内容或类型,把握社会学考察社会的基本视角。
01.1 經濟學的定義 人類慾望無窮,所以產生了經濟問題。 可利用的資源無法滿足所有的 慾望稱為稀少性(scarcity)。
CH3 導函數之應用 蔣博士 主講.
CHAPTER 4 微 分.
Public Finance 财政学 (第十四章).
第二三四章 供給與需求.
Chaoping Li, Zhejiang University
《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 Governing the Commons
第 21 章 所得與支出的均衡 本章內容要點 固定價格分析 有效需求的觀念 各項支出與所得的關係 均衡所得的求導
第三章 公共产品理论 第一节 公共产品概述.
第四章 影响药物效应的因素.
第六章 供應管理.
农村五保供养政策法规解读 民政厅社会救助处 田智勇 2015年8月6日 鄂尔多斯
经济学原理 罗守贵: 助教: 李文强, 课件地址: 密码 教学网站:
Notes appear on slides 4, 7, 10, 16, and 35.
一、微观经济的市场失灵 二、垄断及反垄断措施 三、外部性及解决 四、公共物品
五、消費者的選擇 效用與價值 邊際效用與邊際效用遞減法則 邊際效用分析法.
6 完全競爭市場.
學習目標 瞭解市場結構的類型與特性 描述完全競爭廠商的生產決策 說明完全競爭市場的短、長期均衡 OBJECTIVES.
4.1 計數效用 效用:賦予滿足程度一定的單位(效用),用來測度人們進行消費時滿足(快樂)程度的高低
外部性 第五章.
全面均衡和完全競爭的效率.
外部性,共用財, 不完全資訊, 以及社會抉擇
※问题的提出 完全竞争的经济在一系列的理想化假定条件下,可以导致整个经济达到一般均衡,从而导致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状态。但是,现实的市场机制由于其不完全性而导致其在某些领域不能起到资源的有效配置的情况被称为市场失灵(market failure)
指導老師 : 李建中 教授 簡報者 : 張凱帆 簡報日期 : 2008/06/19
外部性與公共財 15.
Chapter 10 系統評選.
The Problem of Social Cost
經濟學100 第七章 市場也有失靈的時候.
The Father of Economics
從經濟學看世界 第一章:經濟學家的思考方式 陳建良教授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經濟學系 專任教授兼主任秘書
生產與成本 5. 生產與成本 5 本章學習目標 了解生產函數及投入與產出的關係。 分析短期生產函數與長期生產函數。 分辨長期生產成本與短期生產成本。 說明規模報酬與規模經濟。
學習目標 OBJECTIVES 明白不完全競爭市場之不完美 瞭解管制的經驗理論 區別社會管制與經濟管制 瞭解自然獨占管制
經濟問題 Chapter 2 ECONOMICS.
獨占及反獨占政策.
《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PPT 许晓茵 冯剑亮 编制 尹伯成 审校.
效用與 消費者行為 3. 效用與 消費者行為 3 本章學習目標 了解何謂效用與消費者行為。 應用邊際效用分析法分析消費者的效用。 說明無異曲線之意義與其特性。 應用效用極大的觀念來分析消費者的選擇行為。 區別消費者剩餘、生產者剩餘與總剩餘。 理解何謂價值的矛盾。
當你決定下標時,你會留意賣家的哪些訊息呢? 一個好的賣家應該具備哪些條件呢?
第二章 公共产品最佳供应 第一节 纯公共产品提供的局部均衡模型
105學年度 服務學習教育說明會 Service Learning.
红利、年金、满期金自动转入聚宝盆,收益有保底,升值空间更大
Economics Project 從日常生活看經濟.
經濟學100 第四章 生產者行為.
第十三章 核在經濟學上的應用.
第三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基数效用(边际效用分析) 序数效用(无差异曲线分析).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公共经济学(第二版)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公共经济学(第二版)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公共经济学 (第二版) 高培勇 编著

公共经济学(第二版)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公共经济学(第二版)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第1章 公共部门的经济活动 重点问题 资源配置效率:含义与条件 市场失灵:社会公共需要 公共财政的职能

公共经济学(第二版)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公共经济学(第二版)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1.1 资源配置效率:含义与条件 1.1.1 效率的含义:帕累托效率 对资源配置效率含义的最严谨的解释,是由意大利经济学家菲尔弗雷多·帕累托做出的。按帕累托的说法,如果社会资源的配置已经达到这样一种状态,即任何重新调整都不可能在不使其他任何人境况变坏的情况下,而使任何一人的境况更好,那这种资源配置的状况就是最佳的,也就是具有效率的。如果达不到这种状态 ,即可以通过资源配置的重新调整而使得某人的境况变好,而同时又不使任何一人的境况变坏,那就说明资源配置的状况不是最佳的,也就是缺乏效率的。这就是著名的“帕累托效率”准则。

公共经济学(第二版)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公共经济学(第二版)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1.1 资源配置效率:含义与条件 1.1.2 效率的实现条件:MSB=MSC 我们可以将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一分为二”:按照其覆盖范围的大小,区分为“私人的”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与“社会的”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两类。即所谓私人边际效益和社会边际效益、私人边际成本和社会边际成本。

公共经济学(第二版)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公共经济学(第二版)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1.1 资源配置效率:含义与条件 一种物品或服务的社会总效益(total social benefit,简写为TSB)指人们从消费一定量的该种物品或服务中所得到的总的满足程度。一种物品或服务的社会边际效益(marginal social benefit,简写为MSB)则是指人们对该种物品或服务的消费量每增加一个单位所增加的满足程度。社会边际效益可以通过人们为增加一个单位的某种物品或服务的消费量所愿付出的货币最高额来测定;一种物品或服务的社会边际效益,随其数量的增加而倾向于减少。

公共经济学(第二版)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公共经济学(第二版)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1.1 资源配置效率:含义与条件 一种物品或服务的社会总成本(total social cost,简写为TSC)指的是为生产一定量的物品或服务所需消耗的全部资源的价值。一种物品或服务的社会边际成本(marginal social cost,简写为MSC)则指的是每增加一个单位该种物品或服务的生产量所需增加的资源消耗的价值。社会边际成本可以通过为补偿因增加一个单位的某种物品或服务的生产量所消耗的资源价值而需付出的货币最低额来测定。一种物品或服务的社会边际成本,随其数量的增加而倾向于增加。

公共经济学(第二版)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公共经济学(第二版)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1.1 资源配置效率:含义与条件 价格、效益和成本(元) MSC B C 20=P E 15=P* A D 10=P MSB 钢笔的产量(支) O Q1=10000 Q*=15000 Q2=20000 图1-1(a) 最佳产量的决定

公共经济学(第二版)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公共经济学(第二版)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1.1 资源配置效率:含义与条件 社会总效益和成本(元) TSC TSB Z TSB -TSC 钢笔的产量(支) O Q* 图1-1(b) 最佳产量的决定

公共经济学(第二版)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公共经济学(第二版)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1.1 资源配置效率:含义与条件 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大化即“帕累托效率”的条件是:配置在每一种物品或服务或劳务上的资源的社会边际效益均等于其社会边际成本。用公式表示,即为:MSB=MSC。 我们可以得到如下结论:一种具有效率的经济制度,可使其全社会的资源配置满足这样一钟条件,即每一种物品或服务的社会边际效益均等于其社会边际成本。

公共经济学(第二版)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公共经济学(第二版)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1.2 市场失灵:社会公共需要 1.2.1 完全竞争条件下的资源配置 假定我们面对的是价格信号具有充分灵活性和伸缩性的完全竞争市场状态。其必要条件是: 所有的生产资源都为私人所有; 所有的交易都在市场上发生,并且每一市场都有众多的购买者和销售者; 没有任何购买者或销售者能够单独操纵价格; 购买者和销售者都可享有充分的信息; 资源可充分流动并且可无任何阻碍地流向任何使用者。

公共经济学(第二版)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公共经济学(第二版)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1.2 市场失灵:社会公共需要 对消费者的购买行为而言:若以P代表价格,MPB代表私人边际效益,MSB代表社会边际效益,则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条件可用公式表示为:P=MPB=MSB 对生产者的销售行为而言:若以P代表价格,MPC代表私人边际成本,MSC代表社会边际成本,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可以写成:P=MPC=MSC 将上面两式合并,可得到: P=MPB=MPC=MSB=MSC

公共经济学(第二版)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公共经济学(第二版)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1.2 市场失灵:社会公共需要 经济学家们得出结论:当上式的条件在所有的市场上和通过市场进行交易的物品或服务上都得到了满足时,完全竞争的市场机制可以通过供求双方的自发调节,而使资源配置达到最佳状态。问题在于,完全竞争的市场机制毕竟只是一种理论上的理想状态。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它的五个必要条件不可能同时完全具备。只要缺少其中任何一个条件,市场机制在实现资源配置的效率方面就有可能出现运转失灵。这时,就要引入公共部门或者说政府部门的经济活动了。

公共经济学(第二版)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公共经济学(第二版)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1.2 市场失灵:社会公共需要 1.2.2 市场机制的失灵:公共物品或服务 导致市场运转失灵的基本原因,在于价格信号并非总是能充分地反映社会边际效益和社会边 际成本。一个突出的例子,就是“公共物品或服务”(public goods or service)。这类物品或服务具有消费的非竞争性和受益的非排他性。市场机制的作用既然在公共物品或服务上发生失灵,它的生产或提供自然要另辟他径--非市场的方式。

公共经济学(第二版)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公共经济学(第二版)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1.2 市场失灵:社会公共需要 1.2.3 市场机制的失灵:收入分配不公 效率并不是评判社会资源配置状况的唯一标准。在很多情况下,公平也是必须加以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市场经济中可以观察到的一个基本事实是,由市场所决定的居民收入的初次分配--纳税前收入的分配--并不公平。市场机制的作用既然在收入分配方面发生失灵,对于它的调节自然也要另辟他径--非市场的方式。

公共经济学(第二版)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公共经济学(第二版)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1.2 市场失灵:社会公共需要 1.2.4 市场机制的失灵:经济稳定发展 从微观上考察,资源配置的效率是可以运用帕累托效率准则来评判的。但若将该准则推广到宏观,则就显得有些不够用了。宏观经济领域资源配置效率即宏观经济效率的评判,还需要借助于其他的指标,即就业、物价水平和经济增长。自发的市场机制并不能自行趋向于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适度的经济增长。既然市场机制本身不具有保证持续稳定增长的可能,经济稳定发展的目标亦要借助外力--非市场的方式--加以实现。

公共经济学(第二版)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公共经济学(第二版)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1.2 市场失灵:社会公共需要 1.2.5 小结:政府经济活动的范围 政府 调节收入分配 生产或提供 公共物品或服务 促进经济 稳定发展

公共经济学(第二版)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公共经济学(第二版)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1.3 公共财政的职能 1.3.1 资源配置职能 公共财政之所以履行资源配置的职能,归结起来,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其一,公共物品或服务的存在。 其二,外部效应(Externality)的存在。 其三,不完全竞争状态的存在。

公共经济学(第二版)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公共经济学(第二版)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1.3 公共财政的职能 1.3.2 调节收入分配职能 公共财政之所以履行调节收入分配的职能,是因为收入分配不公现象的存在。公共财政可以说天然地具有作为进行再分配工具的有利条件:政府拥有强制征税的权力,这使得它可以大规模地介入国民收入的分配过程,通过税制设计上的巧妙安排,把资金从那些应该减少收入的人们手中征集上来,然后,再通过各种类型的转移性支出项目,把资金移转给那些应该增加收入的人们。

公共经济学(第二版)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公共经济学(第二版)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1.3 公共财政的职能 1.3.3 促进经济稳定发展职能职能 公共财政之所以履行稳定经济的职能,是由于市场经济不可能自动、平稳地向前发展。稳定经济,就是指政府作为市场上的一种经济力量,运用宏观上的经济政策手段有意识地影响、调控经济,实现既无失业又无通货膨胀的经济增长。这一概念是建立在市场经济不可能自动、平稳地向前发展的认识基础上的。在政府所拥有的各种宏观经济政策手段中,公共财政的地位举足轻重,它在维持总供求的大体制方面具有无法被替代的作用。

公共经济学(第二版)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公共经济学(第二版)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关键术语 公共经济 公共财政 帕累托效率 社会边际效益 社会边际成本 公共物品或服务 外部效应 公共地悲剧 社会公共需要 免费搭车者 公共财政职能 资源配置职能 调节收入分配职能 促进经济稳定发展职能

公共经济学(第二版)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公共经济学(第二版)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复习思考题 1. 什么是社会公共需要? 2. 政府经济活动的范围是如何界定的? 3. 公共财政要担负哪些职能? 4. 简要解释MSB=MSC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