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課教師:國立臺灣大學 政治學系 王業立 教授 第九講:政治意識形態(三) 授課教師:國立臺灣大學 政治學系 王業立 教授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臺灣3.0版授權釋出】 本課程指定教材為Michael G. Roskin, Robert L. Cord, James A. Medeiros, Walter S. Jones (2011). Political Science: An Introduction. Pearson。 本講義僅引用部分內容,請讀者自行準備。
政治意識形態(三) Political Science: An Introduction Chapter 3
共產主義(Communism) 馬克思首先提出 列寧(Vladimir Ilyich Lenin)是主 要代表人物
共產主義(Communism) 1.帝國主義 (Imperialism) 馬克思理論:資本主義發展會走向自我毀滅 列寧:資本主義沒有走向自我毀滅的原因,是英國 等國家發展成帝國主義,向外奪取殖民地,以取得 廉價原料與過剩產出的輸出地。資本主義必須走向 帝國主義才可免於毀滅
共產主義(Communism) 不平均發展法則 英、法、德、日、俄等國向發展程度較落後的 地區爭取殖民地 傳統帝國主義國家:英:有較好的轉型基礎 新興帝國主義國家:俄:農工階層生活不但不 能改善還會越來越痛苦
共產主義(Communism) 馬克思主義國際化 將馬克思主義從純粹國內經濟領域帶到國際關 係理論
共產主義(Communism) 2.組織(Organization) 列寧的主要貢獻:重視政黨組織 彰顯政黨組織的重要性 布爾什維克(bolshevik)v.s.孟什維克(menshevik) 列寧式政黨
民族主義(Nationalism) 詞彙辨義: 民族 ─ nation 國家 ─ state (/country/nation)
民族主義(Nationalism) 民族主義(又稱國族主義)是一種誇大自己所屬民族、 國家優越偉大的信念,往往是受到外國占領壓迫而激 發 種族非必要條件,透過意識形態、情感、歷史、教育 形塑民族認同。─《想像的共同體》(Imagined Communities: 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Benedict Anderson著
民族主義(Nationalism) 民族是文化、政治產物 愛國主義(Patriotism):另 一種民族主義表現 ex:中華民族、納粹德國 在美國相當興盛,共和黨 的愛國主義傾向更明顯 在中國,民族主義比共產 主義更有影響
民族主義(Nationalism) 民族主義的種子起源可追溯至文藝復興時期 君主推動民族國家(nation state),從貴族、教皇手 中奪取權力 民族性(nationality)與主權國家(sovereign state) 幾乎是同時啟動
民族主義(Nationalism) 1648年西發里亞條約(Westphalia Treaty/Peace of Westphalia) 確立各國國王取得轄區內最高主權(而非教皇), 國王可獨自決定處理國內事物(如徵稅)
民族主義(Nationalism) 民族主義從法國大革命之後出現,在歐洲蓬勃發展,19世 紀從歐洲擴展到世界各地 民族主義是對外族/外敵占領的怨恨與反抗、是統一國內 的一個重要號召 馬志尼(G. Mazzini)認為一切作為為了國家,個人只有 在服從、榮耀國家時才能獲得真正自由 透過教育灌輸人民民族主義的想法,知識分子為了集體目 標而形塑出民族意識
民族主義(Nationalism) 民族主義的問題:傾向經濟孤立(economic isolation),易導 致鎖國政策 國際政治經濟學(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IPE)的三個 主要意識形態: 1.經濟自由主義(Economic Liberalism) 2.經濟民族主義(Economic Nationalism) 3.馬克思主義(Marxism)
民族主義(Nationalism) 經濟民族主義(Economic Nationalism) 起源於重商主義 十八世紀 Alexander Hamilton 提出美國建國初期的經濟政策,提倡 工業重於農業、進口替代(import substitution)、保護主義(如高 關稅)策略 Strategic industry 策略性工業 Infant industry 保護幼稚工業 Autonomy 強調自主性 保護主義是手段也是目的,國家安全重要性遠大於自由貿易 任何經濟政策、利益都是為了國家(政治目標)而服務
民族主義(Nationalism) 經濟民族主義(Economic Nationalism) 十九世紀德國將經濟民族主義發揚光大 Free Trade: the trade policy of the strong 英國是當時大國,拓展殖民市場,在世界各地 推廣自由貿易 相信自由貿易對小國不利
法西斯主義(Fascism) 法西斯義大利、納粹德國為代表 始於義大利墨索里尼(從社會主義者轉向民族 主義者) 法西斯主義主張維持秩序,反對失序狀態,以 古羅馬的權威作為象徵 經濟大恐慌讓法西斯權力更鞏固
法西斯主義(Fascism) 納粹(Nazi)比法西斯更強調種族因素 1933年希特勒成為德國總理,1935年成為獨裁 者,結束威瑪共和 1933年希特勒成為德國總理,1935年成為獨裁 者,結束威瑪共和 現代曾使用法西斯概念描述南美洲獨裁統治者、 美國三K黨、歐洲極右派政黨等等
當代重要意識形態
女性主義(Feminism) 起源:1960年代美國與西歐的婦女運動,女性 作家的文本寫作 性別不平等在政治場域最能彰顯,一般而言女 性薪水一般比男性低,女性貸款比男性困難, 女性被視為二等公民 根本問題:女性從小在父權社會(patriarchal society)中學習、被教導與男性有別,具有性別 角色的文化內涵
女性主義(Feminism) 反對沙文主義(Chauvinism)、反對男性沙豬主義 (male chauvinist pig) 平權修正案 (The Equal Rights Amendment;ERA)的支 持與反對 女性主義思潮的影響 美國兩大黨選民結構變化 北歐國家兩性平權表現最好,國會議員平均四成以 上是女性
環境主義/環保主義(Environmentalism) 1960年代興起,在工業發展較好的國家 後工業化時期對經濟發展的反思,提倡改變消費型態和習慣 透過政府公權力設立,相關法規管制 1970年美國成立環保署(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EPA),第一個環境保護政府機構 政黨參與 德國綠黨(1980年成立),1998-2002曾入閣執政 臺灣綠黨(1996年成立)
版權聲明 頁碼 作品 版權標示 作者 / 來源 1-23 轉載自 Microsoft Office 2010 PowerPoint 設計主題範本-Winter, 依據 Microsoft 服務合約及著作權法第 46、52、65 條合理使用。 3 WIKIPEDIA / Soyuzfoto (http://en.wikipedia.org/wiki/File:Lenin_CL.jpg), 2013/01/16 visited. 6 WIKIPEDIA / Michaelwuzthere (http://en.wikipedia.org/wiki/File:Hammer_and_Sickle_Red_Star_with_Glow.png),2013/01/16 visited. 9 種族非必要條件,透過意識形態、情感、歷史、教育形塑民族認同。 《Imagined Communities: 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Benedict Anderson 著,Verso; New Edition edition (November 17, 2006)。王業立教授節錄翻譯。 依據著作權法第 46、52、65 條合理使用。 10 WIKIPEDIA / Eugène Delacroix (http://zh.wikipedia.org/wiki/File:Eug%C3%A8ne_Delacroix_-_La_libert%C3%A9_guidant_le_peuple.jpg),2013/01/16 vis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