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陽科技大學師資培育中心副教授 師資培育中心主任 王為國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孟万金 博士 教授 博导 《中国特殊教育》杂志社社长 中国教科院心理与特教研究中心主任 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成员
Advertisements

品德教育 讓我們來了解何謂品德教育 6105盧育安.
綜合活動領域 台北縣深坑國小 李岩勳、高禎苑、張家碧、張雅惠、劉瓊宜
使用說明 高年級 破解賽恩思 (Science)密碼 編輯群 明湖國小 吳立明 老師 李惠雯 老師 林宜璇 老師.
幼兒園教材教法 台南應用科技大學 授課教師:賴麗敏老師.
莫札特音樂中心親職講座 主題:親子數學好好玩 時間:94年5月21日星期六下午2:00~3:30 地點:莫札特音樂中心演奏廳 主講:邱韻如(長庚大學 通識中心) 歡迎國小階段的小朋友及家長一同來體驗親子數學的樂趣。 請帶鉛筆、橡皮擦、剪刀 May Sun Mon Tue Wed Thu.
「專題研習」與「學習歷程檔案」的設計、實施與評估
新时期高校英语专业教学的使命与挑战 石坚 成都
第四章 學習者差異與學習需求.
多元評量 陳惠慈.
教育的實行者:裴斯塔洛齊 葉玉賢.
《中国社会科学报》 发表 《电影课催生交响课程新时代》
有效學習計劃簡介 (學前).
教育部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 高中高職教師教學專業能力研習 五堂課之多元評量研習
课程:《儿童心理学》 第 一 章 绪 论 上海电视大学 贾 凡.
差異化教學理論介紹與示例實作 報告者:成功國中 劉華娟.
Chp 2 行為與心理的生物基礎.
多元智慧 會大咖 我是誰? 賴宛余.
如何提昇教學品質 亞洲大學生物資訊研究所暨心理學系
HSP全腦高感1.
中學+閱讀+學科領域 如何讓中學生喜愛閱讀? —談融入學科領域的課外閱讀 師大唐淑華老師
問題導向式行動科技輔助 國小藝術與人文課程學習模式探究
张 华 杭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教授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工作组执行委员
以賞識的角度啟發孩子的 多元智慧 主講者:黃麗醫.
多元化科學教學策略工作坊 吳木嘉 小學校本課程發展組.
國立中山大學 新進教師研習會 專題演講 主動建構的學習教學觀 及其應用示例   陳忠志 輔英科技大學 科教中心     民國96年9月15日.
2013级研究生年级大会 南京理工大学设计艺术与传媒学院
从离线考试的翻译题谈起 - - 英译汉 词汇翻译技巧2则
教育統籌局總課程發展主任 (全方位學習及圖書舘) 葉蔭榮
Understanding Local Culture 理解当地文化
行政院衛生署藥物食品檢驗局 醫療器材審查員 陳羿羚
壹、自我的成長 貳、通過儀式與成年禮 參、對成為成年公民的期待
現代心理學 (重修版) 張春興 第一章 對現代心理學的基本認識.
實驗心理學 暨 認知心理學 指導教授:高淑芳老師 報告人:邱馨瑩、陳祺婷.
Chapter 1 Introduction.
Activities in 2004/5 2004/5年度活动 ETI conference- May 2004
幼兒社會學 幼兒的社會化.
Chapter 9 Intelligence.
張新仁 教授兼學生事務長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系
971研究方法課程第九次上課 認識、理解及選擇一項適當的研究策略
肆、教育之心理學基礎 壹、前言 心理學是研究人類行為的科學,而教育是改 變人類行為的歷程。因此要用經濟而有效的
文學院、管理學院、海科院 暨各系所 及通識教育中心
愛情心理學.
多元智能面面觀 Multiple Intelligence
朝陽科技大學師資培育中心副教授 師資培育中心主任 教學中心主任 王為國
美華藝術協會 哥倫比亞大學教育学院学生学者联谊会 哥倫比亞大學亞太發展協會 協辦
中三高中物理選科.
Curriculum for NSS 新高中課程.
哪些人是管理者? 管理者? 指和一群人工作,並藉由協調他人來完成工作,以便達成組織目標的人
家長學院——「發展幼兒多元智能」訓練課程
信息技术环境中基于创造性思维培养的数学教学模式研究 ——硕士论文开题报告
Academics highlights May 21, 2016.
競爭情報 LinkedIn and Competitive Intelligence Putting Social Networking to Real Use by RogerPhelps 圖資四 B 鄭艾妮 B 蒲碩瑩 B 楊淑涵.
智 慧 型 環 境 系 統 實 驗 室 生態工程 環境評估 決策分析 人工智慧 資訊系統 永續發展
維高斯基( ) Langford, P. (2005). Vygotsky's developmental and educational psychology. Hove England ; New York: Psychology Press.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張德銳、丁一顧、李俊達、 簡賢昌、高紅瑛
教育概論 教育原理與制度試題解題與分享 第五組
You are the next !.
如何陪資優的孩子自在學習 于曉平
課程時間:星期二下午2:20-5:20 -> 1:20-4:10 ? 授課教師 逄愛君, 辦公室: 資訊系館 417室 先修課程
台灣未來學校 學校發展中心 (SDC) /主持人計劃.
Infrastructure as Learning Environment 学习环境的基础结构
Introduction of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Support Services for Secondary Schools 中學校本課程發展支援服務簡介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Secondary)
How To Construct Ourselves 英语教师的自我建构
-創新學習 從教師開始- 主講人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李忠謀 教授
數學重量本質概念 蔡佩珊 張育瑄.
苦海救生: -義工督導技巧.
課程說明(Course Description)
Parent Participation in Alachua County
The updates and trends of cell therapy against malignancy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朝陽科技大學師資培育中心副教授 師資培育中心主任 王為國 多元智能教育專題1 朝陽科技大學師資培育中心副教授 師資培育中心主任 王為國

彩虹之美,在於多色共容 人生之美,在於多人共存 2

哈佛隨影 http://www.cyut.edu.tw/~wkwang/landscape.htm

多元智能理論 由哈佛大學教育學院Howard Gardner教授於1983年提出 4

5

6

Gardner生平介紹 Gardner 於一九四三年出生在美國賓州的 Scranton。他的 父母和三歲的哥哥Eric在一九三八年為了躲避大屠殺從德國 Nürnberg 逃出來,但他哥哥Eric卻不幸在一次雪橇意外中 喪生。這些事情在Gardner的童年並沒有被父母提起,但對 他的思想和發展有非常重要的影響 (Gardner, 2005)。 父母限制他從事具有冒險性的身體活動但鼓勵他從事具有創 意及智力的活動。當Gardner開始發現家庭的「秘密」以及 猶太人的身份時,他開始認識到他和他的父母以及同儕都不 相同。 一九六一年進入哈佛大學研讀歷史,很幸運地遇到心理學家 Eric Erikson 作為他的導師,使他對臨床心理學感到興趣。 同一時期Gardner 曾短暫地參與過Jerome Bruner主持之著 名的MACOS 專案 (人的研究),受到Bruner所著之《教育 的過程》( The Process of Education)(Bruner, 1960) 一書之啟發,影響了Gardner後來的興趣。

艾瑞克遜(Erikson) 布魯納(Bruner) Howard Gardner

一九六六年他開始就讀哈佛的博士班,接著他成為藝術教育 研究小組哈佛零方案(Harvard Project Zero)之成員(到 目前為止他仍然參與其中)。 他在一九七一年得到博士學位,之後他留在哈佛大學零方案 中繼續從事他的研究,其間他擔任哈佛大學講師 (1971- 1986),後來成為教育學院認知與教育學教授 (1986- 迄 今)。零方案之目的在於探討人類潛能的本質與實現,這裡 提供了一個良好的環境可以讓Gardner 去探索人類的認知。 一九七0年代後期由Bernard van Leer 基金會提供經費贊 助從事人類潛能的研究專案,其後Gardner在《心智的架構》 (Frames of Mind,1983)一書中,提出他所創立的多元智 能理論。他以多元智能論榮獲路易斯維里大學葛羅威麥耶獎 (University of Louisville Grawemeyer Award),同時 獲得麥克阿瑟基金會的天才獎。近年來,他和學者們成立 Good Work方案,企圖探討職業倫理之議題。

Gardner是一位勤於研究與創作之學者,他的著作豐富,如: 《藝術和人類發展》( The Arts and Human Development) (Gardner, 1973a)、《心智的探索》 (The Quest for Mind: Jean Piaget, Claude Levi-Strauss,and the Structuralist Movement) (Gardner,1973b)、《破碎的心智》( The Shattered Mind) (Gardner,1975)、《發展心理學導論》 (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An introduction) (Gardner,1978)、《巧妙的塗鴉》 ( Artful Scribbles: The significance of children's drawings) (Gardner,1980)、《藝術、心智與大腦》(Art, Mind, and Brain: A cognitive approach to creativity) (Gardner,1982)、 《心智的結構》(Frames of Mind: 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 (Gardner,1983)、《心智的新科學》(The Mind's New Science: A history of the cognitive revolution) (Gardner,1985)、《開放的心智》(To Open Minds: Chinese clues to the dilemma of contemporary education) (Gardner, 1989)、

《藝術教育和人類發展》(Art education and human development) (Gardner, 1990)、《超越教化的心靈》(The Unschooled Mind: How children think and how schools should teach) (Gardner,1991)、《創造的心智》 (Creating Minds: An anatomy of creativity seen through the lives of Freud, Einstein, Picasso, Stravinsky, Eliot, Graham, and Gandhi) (Gardner, 1993a)、《多 元智能》(Multiple Intelligences: The theory in practice) (Gardner, 1993b)、《領導心智》(Leading minds) (Gardner, 1995)、《卓越的心智》 (Extraordinary Minds: Portraits of Exceptional Individuals and an Examination of our Extraordinariness) (Gardner, 1997)、《二十一世紀的多元智能》(Intelligence reframed:Multiple Intelligences for the 21st century) (Gardner, 1999a)、《學科的心智》(The disciplined mind: What all students should understand) (Gardner,1999b)、

《改變的心智》(Changing Minds) (Gardner, 2004) 以及和 Kornhaber 和 Wake等人合著之《智力的多元 觀點》 (Intelligence: Multiple perspectives)(Gardner, Kornhaber, & Wake, 1996)、和Williams、Blythe、 White、Li與 Sternberg等合著之《學校之實際智力》 ( Practical Intelligence for School)( Williams, Blythe, White, Li, Sternberg, & Gardner, 1996)、和 Csikszentmihalyi及Damon合著之《良業》(Good Work) (Gardner, Csikszentmihalyi, & Damon, 2001 )。

從上述著作中可發現,Gardner之學術發展路線,早期關注 於發展心理學及藝術的思考、發展與教育,後來又關心腦傷 病人與大腦認知結構的關係,這些研究主題都是要探討人類 的心智是如何組成的,繼而形成多元智能理論之架構;至一 九九0年後,他逐漸重視多元智能理論在教育上的應用,而 近年也關注卓越表現人士與領導者(如:Margarer Mead、 Robert Maynard Hutchins、J. Robert Oppenheimer、 Eleanor Roosevelt、Martin Luther King Jr.、Margaret Thatcher……等人)如何改變他人的心智,例如:領導者會 運用理由(reason)、研究(research)、共鳴 (resonance)、表徵性地再描述(representation re- descrptive)、資源和獎賞(resources and rewards)、 真實世界事件(real world events)、抵制(resistance) 等方式說服別人(Gardner, 2004),這些研究乃從心理的 觀點解釋領導的要素。此外他也提出,未來我們需要注重倫 理的心智。

多元智能是對人類認知豐富性的說明 我們每一個人都各自有獨特的智能組合 14

多元智能理論 自然探索 肢體運作 內省 多元智能 空間 邏輯數學 人際 音樂 語文 15

多元智能 語文 邏輯數學 音樂 空間 肢體運作 內省 人際 自然探索 因材施教 有教無類 人盡其才 行行出狀元 16

興起的原因及背景 多元智能理論對傳統智力觀點提出挑戰 多元智能的理念明確易懂且具親和性 和學生為中心的理念相符 和多元文化的理念不謀而合 對過份重視標準化測驗提出反省 受到認知心理學理論的影響 認知神經科學研究的影響 17

http://neurophilosophy. wordpress http://neurophilosophy.wordpress.com/2006/09/06/hi-res-cheap-portable-mri/ 18

候選智能之標準 候選智能之標準 以生物科學為基礎的標準 腦部受損時,隔離出的潛能; 進化史和進化的可能性。 傳統心理學研究的標準 以邏輯分析而產生的標準 實驗心理學所提供的證據; 心理計量學的發現。 候選智能之標準 一種或一組可以辨識的核心作業系統; 能用符號系統來編碼。 個體特殊的發展歷史,以及專家的最佳表現; 白癡學者、神童,和其他特殊個人的存在。 從發展心理學而產生的標準 19

威尼克區 布洛卡區 20

多元智能之特色 1 2 3 每個人都至少有八種智能 智能以統合方式運作 大多數人的智能可以發展到適當的水準 21

Multiple Intelligences Around the World (2009)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