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基本放大电路 本章主要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共发射极交流电压放大电路、共集电极交流电压放大电路和差分放大电路的基本组成、基本工作原理和基本分析方法,为学习后面的集成运算放大电路打好基础。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基础电子教研室.
Advertisements

信阳师范学院 物理电子工程学院 实验室 马建忠
第 7 章 串級放大電路 7-1 RC耦合串級放大電路 7-2 直接耦合串級放大電路 7-3 變壓器耦合串級放大電路 7-4 頻率響應
3.1多级放大电路 3.2 差动式放大电路 3.3 功率放大电路 3.4 集成运算放大器简介 
第三章 语音.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Analog Electronic Technology
Fundamental of Electronic Technology
第五章 放大电路的频率特性 放大倍数随频率变化曲线 Au Aum 0.7Aum f 下限截止频率 上限截止频率 fL fH 通频带:
主要内容: 1.场效应管放大器 2.多级放大器的偶合方式 3.组容耦合多级放大器 4.运算放大器电路基础
7.2 其他放大电路 共集电极放大电 共基极放大电 多级放大电路 场效应管放大电路.
第 5 章 低频功率放大器.
第3章 集成逻辑门 1. 二极管 - A K 阴极 阳极 + - 正向 P区 N区 反向 导通区 截止区 PN结 A K 击穿区 + 0.5
第10章 常用半导体器件 本章主要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半导体二极管、半导体三极管和半导体场效晶体管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和主要特征,为后面将要讨论的放大电路、逻辑电路等内容打下基础 。
第五章 常用半导体器件 第一节 PN结及其单向导电性 第二节 半导体二极管 第三节 特殊二极管 第四节 晶体管 第五节 场效应晶体管
+UCC RB1 RC C2 C1 RL RB2 C0 ui RE uo CE
3 半导体三极管及放大电路基础 3.1 半导体三极管(BJT) 3.2 共射极放大电路 3.3 图解分析法 3.4 小信号模型分析法
3.14 双口网络互联 1、级联 i1a i2a i1b i2b Na Nb i1 i1a i2a i1b i2b i2 Na Nb + +
课程小论文 ——BJT和FET的区别与联系
第三章 晶体管及其小信号放大(1).
媒质 4.1 半导体物理基础 导体:对电信号有良好的导通性,如绝大多数金属,电解液,以及电离气体。
第 10 章 基本放大电路 10.1 共发射极放大电路的组成 10.2 共发射极放大电路的分析 10.3 静态工作点的稳定
高级维修电工 理论培训教材 2008.05.
晶体管及其小信号放大 -共集(电压跟随器) 和共基放大电路 -共源(电压跟随器).
第二章 基本放大电路 2.1放大电路概述 2.2基本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 2.3图解分析法 2.4微变等效电路分析法 2.5静态工作点稳定电路
第7章 基本放大电路 放大电路的功能是利用三极管的电流控制作用,或场效应管电压控制作用,把微弱的电信号(简称信号,指变化的电压、电流、功率)不失真地放大到所需的数值,实现将直流电源的能量部分地转化为按输入信号规律变化且有较大能量的输出信号。放大电路的实质,是一种用较小的能量去控制较大能量转换的能量转换装置。
第六章 基本放大电路 第一节 基本交流放大电路的组成 第二节 放大电路的图解法 第三节 静态工作点的稳定 第四节 微变等效电路法
第二章 基本放大电路 2.1 基本放大电路的组成 放大电路的组成原则 (1) 晶体管必须工作在放大区。发射结正偏,集 电结反偏。
工作原理 静态工作点 RB +UCC RC C1 C2 T IC0 由于电源的存在,IB0 IC IB ui=0时 IE=IB+IC.
(1)放大区 (2)饱和区 (3)截止区 晶体管的输出特性曲线分为三个工作区: 发射结处于正向偏置;集电结处于反向偏置
——2016年5月语音答疑——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多级放大电路 时 间: :00 — 20:30.
第 9 章 集成运算放大器 河 北 科 技 大 学 基础课教学部.
电 子 第四节 负反馈放大电路的计算 一、深度负反馈条件下放大倍数 的近似计算 二、方块分析法.
宁波兴港职业高级中学 题目:放大器的静态分析 电工电子课件 主讲:王铖 电工组 《电子技术基础》
電子學 第八版 Floyd 第五章.
第11章 技能训练及应用实践 11.1电阻器、电容器的识别与检测及万用表的使用
第十四章 放大电路中的负反馈.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 主编 李中发 制作 李中发 2003年7月.
稳压二极管 U I + - UZ IZ IZ UZ IZmax
第八章 反馈放大电路 2018年5月14日.
第 14 章 触发器和时序逻辑电路 14.1 双稳态触发器 14.2 寄存器 14.3 计数器 14.4 由 555 定时器组成的单稳
第2章 电路的分析方法 2.1 电阻串并联联接的等效变换 2.2 电阻星型联结与三角型联结的等效变换 2.3 电压源与电流源及其等效变换
第12章 基本放大电路.
放大电路中的负反馈 主讲教师:李国国 北京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电工电子基地.
退出 第 2 章 放大器基础.
第四章 双极结型三极管及放大电路基础 姚恒
第2章 电路的分析方法 2.1 电阻串并联联接的等效变换 2.2 电阻星型联结与三角型联结的等效变换 2.3 电压源与电流源及其等效变换
第16章 集成运算放大器 16.1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简单介绍 16.2 运算放大器在信号运算方面的应用
第三节 基本放大电路.
电工电子技术实验 电工电子教学部.
第 3 章 放大电路基础 3.1 放大电路的基础知识 3.2 三种基本组态放大电路 3.3 差分放大电路 3.4 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
第三章 多级放大和功率放大电路 3.1 多级放大电路 3.2 放大电路的频率特性 3.3 功率放大电路 3.4 放大电路工程应用技术
第5章 直流稳压电源 概述 直流稳压电源的组成和功能 5.1 整流电路 5.2 滤波电路 5.3 硅稳压管稳压电路
第5章 正弦波振荡电路 5.1 正弦波振荡电路的基本原理 5.2 RC正弦波振荡电路 *5.4 石英晶体正弦波振荡电路
第二章 基本放大器 2.1 放大电路的基本概念及性能指标 2.2 共发射极基本放大电路 2.3 放大器工作点的稳定
PowerPoint 电子科技大学 幻灯片模板.
放大电路的分析与计算.
国家工科电工电子基础教学基地 国 家 级 实 验 教 学 示 范 中 心
第3章 集成运算放大器及其应用 3.1 集成运算放大器简介 3.2 差动放大器 3.3 理想运算放大器及其分析依据
电子技术基础.
第六章 模拟集成单元电路.
4 半导体三极管 及放大电路基础 4.1 半导体三极管(BJT) 4.2 共射极放大电路 4.3 图解分析法 4.4 小信号模型分析法
实验三 电流串联负反馈放大器的焊接与测试 一、实验目的 1.学会测量放大器输入输出阻抗的方法。 2.了解电流串联对负反馈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第一章 医学电子仪器与基础电子电路 医学电子仪器的特点 医学电子仪器的分类 半导体器件的基础知识 生物医学放大电路 电子振荡电路
电工与模数电技术 2015级注册电气工程师考培 参考书目
9.3 静态工作点的稳定 放大电路不仅要有合适的静态工作点,而且要保持静态工作点的稳定。由于某种原因,例如温度的变化,将使集电极电流的静态值 IC 发生变化,从而影响静态工作点的稳定。 上一节所讨论的基本放大电路偏置电流 +UCC RC C1 C2 T RL RE + CE RB1 RB2 RS ui.
第7章 波形产生与信号变换电路 7.1 正弦波产生电路 7.2 电压比较器 7.3 非正弦波产生电路 7.4 信号变换电路 7.5 辅修内容
第18章 正弦波振荡电路 18.1 自激振荡 18.2 RC振荡电路 18.3 LC振荡电路.
第二章 放大电路的基本原理 2.1 放大的概念 2.2 单管共发射极放大电路 2.3 放大电路的主要技术指标 2.4 放大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多媒体课件 主编:马永兵.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11章 基本放大电路 本章主要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共发射极交流电压放大电路、共集电极交流电压放大电路和差分放大电路的基本组成、基本工作原理和基本分析方法,为学习后面的集成运算放大电路打好基础。

【引例】 分立元件电压放大电路 集成功率放大器 扩音机 如何实现音量放大的? 扩音机内部原理电路

11.1 共发射极交流电压放大电路 ★三极管的三种组态 ★ ★放大电路的三种组态 共基极组态 共射极组态 共集电极组态 共基极放大电路 共射极放大电路 共集电极放大电路

11.1 共发射极交流电压放大电路 11.1.1 放大电路的基本组成 ☆晶体管VT:核心元件,控制电流放大; 11.1.1 放大电路的基本组成 ☆晶体管VT:核心元件,控制电流放大; ☆直流偏置电路:由RB和UCC构成,作用:①使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②提供合适的直流基极电流IB; ☆耦合电容C1和C2 :作用是隔直流,通交流,容值选择很大,为几十到几百微法; 信号源

11.1 共发射极交流电压放大电路 11.1.2 放大电路的放大原理 11.1.2 放大电路的放大原理 放大电路在工作过程中,有静态(ui = 0, uo = 0)和动态 (ui ≠ 0, uo ≠ 0)之分。 1.静态 ui = 0 uo = 0 C1、C2断开 直流通路 共射极放大电路

11.1 共发射极交流电压放大电路 UCE = UCC - ICRC UBE = UCC - IBRB 输入回路 输出回路 说明:UBE 、IB和UCE、IC称为静态值 ,其关系可图解为

11.1 共发射极交流电压放大电路 2.动态 ui ≠ 0 uo ≠ 0 对于交流信号C1、C2短路

11.1 共发射极交流电压放大电路 结论: (1) uo的幅度比ui增大了; (2) uo的相位与ui相反; (3) uo的频率与ui相同。

11.1 共发射极交流电压放大电路 注意:在放大电路中,有静态值(直流分量)、动态值(交流分量)和它们的合成量(直流量与交流量叠加)。为便于区分和使用,列表如下 名 称 静 态 动 态 直流量 交流量瞬时值 交流量有效值 总瞬时值 基极电流 集电极电流 发射极电流 IB IC IE ib ic ie Ib Ic Ie iB = IB + ib iC = IC + ic iE = IE + ie 集-射极电压 基-射极电压 UCE UBE uce ube Uce Ube uCE = UCE+ uce uBE = UBE + ube

11.1 共发射极交流电压放大电路 11.1.3 放大电路的分析方法 1.放大电路的静态分析 (1)用估算法确定静态值 11.1.3 放大电路的分析方法 1.放大电路的静态分析 (1)用估算法确定静态值 利用放大电路的直流通路求静态值。 静态值 放大电路 直流通路

11.1 共发射极交流电压放大电路 【例11.1-1】如图所示电路中,已知UCC = 12V, RB = 300kΩ, RC = 4kΩ,晶体管的=37.5。试估算放大电路的静态值。 【解】

11.1 共发射极交流电压放大电路 (2)用图解法确定静态值 利用晶体管的特性曲线和直流通路,通过作图求静态值。 步骤: ①已知放大电路、晶体管的输出特性; 晶体管的输出特性

11.1 共发射极交流电压放大电路 ②在晶体管的输出特性上做直流负载线,得到静态工作点Q; Q 直流负载线

11.1 共发射极交流电压放大电路 注意:当IB值不同时,Q的位置也不同,而IB值是通过基极电阻(偏流电阻)RB调节的。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静态值)对放大电路工作性能的影响甚大,一般应设置在特性曲线放大区的中部。这是因为点Q设在此处的好处是,线性区范围宽,能获得较大的电压放大倍数,而且信号的失真也小。

11.1 共发射极交流电压放大电路

11.1 共发射极交流电压放大电路

11.1 共发射极交流电压放大电路 饱和失真

11.1 共发射极交流电压放大电路 饱和失真

11.1 共发射极交流电压放大电路 【例11.1-2】在放大电路中,UCC= 12V,RC= 4kΩ,基极偏流电阻RB为240kΩ,晶体管的输出特性曲线如图所示。试用图解法求静态值,并分析工作点位置是否合适。 Q 【解】 (1)画直流负载线: (2)求IB并确定Q点位置:IB ≈ UCC/RB = 12/(240×103 )=50mA (3) 由于RB减小,IB增加,Q点上移,线性区的范围减小

11.1 共发射极交流电压放大电路 2.放大电路的动态分析 动态时,输入信号ui ≠ 0,放大电路有输入信号。在静态值UBE、IB、IC、UCE各直流分量的基础上,又出现了ui、ube、ib、ic、uce、uo等交流分量,两种分量共存,交流分量的分析是通过交流通路。 C1和C2 短路 UCC=0 放大电路的交流通路

11.1 共发射极交流电压放大电路 (1)晶体管的微变等效电路 晶体管是非线性元件,故放大电路为非线性电路。动态分析之前,首先应对放大电路进行线性化处理,然后按线性电路分析。线性化就是在微小输入(微变)情况下,用直线代替晶体管特性曲线的曲线段。 估算公式

11.1 共发射极交流电压放大电路 几十千欧到几百千欧 ,开路处理

11.1 共发射极交流电压放大电路 (2)放大电路的微变等效电路 将放大电路的交流通路中的晶体管用微变等效电路代替,就得到放大电路的微变等效电路。 放大电路的微变等效电路

11.1 共发射极交流电压放大电路 ★计算动态参数 ① 电压放大倍数Au 输入电压 输出电压 电压放大倍数 负号表示输出与输入反相 输出电压 电压放大倍数 注意:若输出端开路,即RL=∞,则

11.1 共发射极交流电压放大电路 ② 输入电阻ri和输出电阻ro 越大越好 放大电路 越小越好

11.1 共发射极交流电压放大电路 【例11.1-3】在如图所示放大电路中,负载电阻RL = 6kΩ,其余参数不变(UCC = 12V, RC = 4kΩ, RB = 300kΩ, β= 37.5),试计算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 【解】 (1)电压放大倍数 RL=∞ ↑

11.1 共发射极交流电压放大电路 ri = RB//rbe =300//0.867 ≈ rbe = 0.867kΩ 【例11.1-3】在如图所示放大电路中,负载电阻RL = 6kΩ,其余参数不变(UCC = 12V, RC = 4kΩ, RB = 300kΩ, β= 37.5),试计算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 (2)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 ri = RB//rbe =300//0.867 ≈ rbe = 0.867kΩ ro = RC = 4kΩ

11.1 共发射极交流电压放大电路 11.1.4 放大电路的非线性失真 ★失真:就是放大电路输入为正弦波,而输出波形有畸变 。 11.1.4 放大电路的非线性失真 ★失真:就是放大电路输入为正弦波,而输出波形有畸变 。 ★ 非线性失真:是放大电路的工作范围超出晶体管的线性区而产生的失真 。 ★ 产生非线性失真的原因:①晶体工作点偏饱和区或截止区;②输入信号幅度过大。 ★ 失真的类型①饱和失真;②截止失真;③双向失真

11.1 共发射极交流电压放大电路 11.1.5 放大电路的温度稳定性 11.1.5 放大电路的温度稳定性 放大电路工作时,由于元器件发热,使环境温度升高。而晶体管为两种粒子参与导电:多子和少子。少子受温度的影响很大,故温度升高时 1.固定偏置式放大电路 固定

11.1 共发射极交流电压放大电路 2.分压偏置式放大电路 在直流通路上采取了两个措施: (1)固定基极电位VB 忽略IB 固定

11.1 共发射极交流电压放大电路 (2)固定集电极电流 IC 固定 稳定过程如下: 对NPN硅管,一般取 VB = (5~10)UBE

11.1 共发射极交流电压放大电路 (3) 电容CE的影响: 电容CE在直流时作开路处理,交流时作短路处理,故对稳定静态工作点不起作用,但在放大电路的动态时起作用,将电阻RE短路,因为RE 会引起电压放大倍数下降。

11.1 共发射极交流电压放大电路 【例11.1-4】如图所示分压偏置式放大电路中,已知UCC = 12V, RB1= 30kΩ, RB2= 10kΩ, RC = 3kΩ, RE = 1.5kΩ, RL = 6kΩ,晶体管的β = 46, UBE = 0.6V,C1、C2和CE足够大。试求:(1)放大电路的静态值;(2)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3)如果RE两端未接旁路电容CE,以上两项计算有何变化? 【解】 (1)静态值(用估算法) 基极电位 发射极电位

11.1 共发射极交流电压放大电路 发射极电流 集电极电流 基极电流 集-射电压降

11.1 共发射极交流电压放大电路 (2)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 微变等效电路  ① 电压放大倍数Au

11.1 共发射极交流电压放大电路 其中

11.1 共发射极交流电压放大电路 ri ro ri ro ② 输入电阻ri和输出电阻ro 注意: RB1和RB2的数值不是很大(几十千欧,而在固定偏置式放大电路中,RB为几百千欧),所以不能忽略不计。 ri ro ri ro

11.1 共发射极交流电压放大电路 (3)RE两端无旁路电容器CE 直流通路 直流通路不变,故静态值不变,静态工作点不变

11.1 共发射极交流电压放大电路 交流通路 微变等效电路

11.1 共发射极交流电压放大电路 ① 电压放大倍数Au ② 输入电阻ri和输出电阻ro (不变)

11.1 共发射极交流电压放大电路 11.1.6* 放大电路的频率特性 注意: 11.1.6* 放大电路的频率特性 注意: ① 前面分析时,耦合电容C1、C2及旁路电容CE交流时相当于短路; ②前面分析时,没提及三极管的结电容,实际上是存在的,容量很小,相当于开路; 阻容耦合共射放大电路 ③在实际工程应用中,需要放大的交流电压信号往往不是单一频率的正弦波 ,如语音信号和图像信号。而电容对不同频率呈现不同的容抗,低频时C1、C2及CE不能看成短路;高频时结电容不能看成开路,故会影响电压放大倍数及相位。

11.1 共发射极交流电压放大电路 频率特性 :电压放大倍数随频率变化的函数。即 幅频特性 :电压放大倍数绝对值随频率变化的函数。即 |Au| = F1(f ) 相频特性 :电压放大倍数的相位随频率变化的函数。即

11.1 共发射极交流电压放大电路 特点: 中间部分(中频段):|Au|曲线平坦且最大,用|Auo|表示,与频率基本无关;j 也与频率基本无关,为-180o(输出信号的相位与输入信号的相位相反)); 低频段和高频段:|Au|都下降,j 也不是180o。 下限频率和上限频率 :将|Au|下降到0.707 |Auo|时所对应的频率fL和fH。 通频带:△f = fH – fL ,是放大电路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频带尽量宽一些 ,能让更多的谐波信号通过并得到较好的放大效果

11.2 共集电极放大电路 射极输出器 共发射极放大电路 共集电极放大电路 基极输入,集电极输出 基极输入,发射极输出

11.2 共集电极放大电路 11.2.1 静态分析 直流通路

11.2 共集电极放大电路 11.2.2 动态分析 交流通路 微变等效电路

11.2 共集电极放大电路 ① 电压放大倍数Au 其中: ① uo和ui同相位,且Uo≈ Ui,故共集电极放大电路也称电压跟随器; 特点

11.2 共集电极放大电路 ro ② 输入电阻ri 射极输出器的输入电阻很大,可达几十千欧以上,比共发射极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高得多 由于存在受控源,故求输出电阻时,去掉独立电源,采用“加压求流”法,即 ro

11.2 共集电极放大电路 其中 一般为几十欧姆,很小 一般

11.2 共集电极放大电路 射极输出器的主要特点是 (1)电压放大倍数接近于1。没有电压放大作用,但有电流放大作用,Ie = (1+b )Ib,因而也有功率放大作用 ; (2)输出电压和输入电压两者同相,且大小近似相等,输出电压具有跟随作用,因而常用做电压跟随器; (3)输入电阻很大,能大大减轻信号源的负担。它被广泛用于多级放大电路的输入级; (4)输出电阻很小,带负载能力强,它被经常用于多级放大电路的输出级; (5)射极输出器的输入电阻高、输出电阻低,在多级放大电路中担当中间级 。

11.2 共集电极放大电路 【例11.2-1】在如图所示射极输出器电路中,已知UCC = 12V, b ≈ = 60, RB = 200kW, RE = 3kW, RL = 3kW, RS = 50W。试求:(1)静态值IB、IE和UCE;(2)动态参量Au、ri和ro。 【解】 (1)静态值

11.2 共集电极放大电路 (2)动态参量 其中

*11.3 多级放大电路 为了满足实际要求,把几个单级放大电路连接起来,组成一个多级放大电路。其框图如下: 说明: 多级放大电路组成框图 说明: 多级放大电路的输入级应该具有高输入阻抗,中间级应能提供大的电压放大倍数,输出级应具有低输入阻抗,以便提高带负载能力。 放大电路之间的连接称为耦合,耦合方式有阻容耦合(分立元件)、直接耦合(集成电路)和变压器耦合(阻抗匹配)。

*11.3 多级放大电路 11.3.1 阻容耦合放大电路 1.静态分析 11.3.1 阻容耦合放大电路 两级阻容耦合多级放大电路 1.静态分析 由于静态时电容作开路处理,故阻容耦合放大电路,各级静态工作点独立,分别求得,方法如前。

*11.3 多级放大电路 2.动态分析 微变等效电路

*11.3 多级放大电路 ①电压放大倍数 其中uo1为第一级放大电路的输出电压,也是后一级放大电路的输入电压。故 总的电压放大倍数为各级电压放大倍数之积 其中uo1为第一级放大电路的输出电压,也是后一级放大电路的输入电压。故

*11.3 多级放大电路 ※即后一级输入电阻作为前一级的负载。

*11.3 多级放大电路 ②输入电阻ri 和输出电阻ro 多级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为第一级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输出电阻为末级放大电路的输出电阻,即

*11.3 多级放大电路 【例11.3-1】两级阻容耦合放大电路如图所示。已知RB1= 30kW, RB2= 15kW, R׳B1= 20kW, R׳B2= 10kW, RC1= 3kW, RC2= 2.5kW, RE1= 3kW, RE2= 2kW, RL= 5kW, C1= C2= C3 = 50mF, CE1= CE2= 100mF,晶体管的b1 = b2 = 40, UCC = 12V。计算:(1)放大电路的静态值。 (2)放大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 【解】 (1)静态值 ① 前级

*11.3 多级放大电路 ② 后级 (2)动态参数 ①电压放大倍数 前级

*11.3 多级放大电路 后级 总电压放大倍数 ② 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

*11.3 多级放大电路 11.3.2 直接耦合放大电路 直接耦合放大电路就是将前一级的输出端直接接到后级的输入端,能够放大变化缓慢信号和直流信号,便于集成。但存在以下问题: (1)前后级静态工作点相互影响。 改进 改进 UCE1 = UBE2 = 0.7V 两管处于饱和

*11.3 多级放大电路 (2)零点漂移的影响 理想的直接耦合电压放大电路,当输入信号为零时,其输出端初始电压应保持不变。实际上,当输入端对地短接时 ,输出信号缓慢且无规则地变化着,这种现象称为零点漂移,简称零漂。 产生零漂的原因及抑制零漂的措施: ①零漂产生的原因:晶体管参数的变化、电源电压的波动、电路元件参数的变化等,其中温度的影响是最严重的,故零漂也称温漂。 ②措施:是在多级直接耦合放大电路的第一级选用差分放大电路。

*11.4 差分放大电路 11.4.1 静态 1.对称的静态值 静态ui1 = 0、ui2 = 0 IB1 = IB2 = IB 11.4.1 静态 1.对称的静态值 静态ui1 = 0、ui2 = 0 电路对称性 IB1 = IB2 = IB IC1 = IC2 = IC UCE1 = UCE2 = UCE 典型双入-双出差分放大电路 VC1 = VC2 理想情况,输入为零时,输出亦为零 uo = VC1 - VC2 = 0

uo = (VC1 + DVC1) - (VC2 + DVC2) = 0 *11.4 差分放大电路 2.对称的零点漂移 ↓ IC1 ↑ VC1 T ↑ IC2 ↑ ↓ VC2 产生温漂 DIC1 = DIC2 DVC1 = DVC2 uo = (VC1 + DVC1) - (VC2 + DVC2) = 0 说明差分放大电路由于电路的对称性,对两管所产生的零漂,不管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自身都具有抑制能力。

*11.4 差分放大电路 注意: ①单端输出即从一个管子的集电极取出信号时,仍然存在零漂。 如何抑制单端输出的零漂呢? 电阻RE ★原理:

*11.4 差分放大电路 ② RE越大,抑制作用越强,但管压降UCE将下降,动态范围变小,降低电压放大倍数。 如何解决? 电源UEE ★两管发射极电位为 VE = -UEE + URE = -UEE + 2IE RE 用来平衡RE的压降 若UEE = 2IE 则VE = 0 UCE增大

*11.4 差分放大电路 11.4.2 动态 1.共模输入 共模信号:当两个输入信号大小相等、极性相同时,即 ui1 = ui2 注意: 11.4.2 动态 1.共模输入 共模信号:当两个输入信号大小相等、极性相同时,即 ui1 = ui2 注意: 在共模信号作用下,由于差分放大电路的对称性,两管集电极电位相同,因而输出电压uo = 0,即差分放大电路对共模信号没有放大能力,共模电压放大倍数AC = 0。温漂就是一种共模信号,因此差分放大电路抑制共模信号能力即为抑制零漂能力。

*11.4 差分放大电路 2.差模输入 差模信号:当两个输入信号大小相等而极性相反时 ,即 ui1= – ui2 ic2 ↓ uc2 ↑ ic1 ↑ uc1↓ 差分放大电路对差模信号有放大能力,差模电压放大倍数Ad ≠ 0。 DVC1< 0 DVC2> 0 uo = DVC1 - DVC2 = 2 DVC1= – 2 DVC2 DVC1 = – DVC2

*11.4 差分放大电路 3.比较输入 比较信号:当两个输入信号既非共模又非差模时,其大小和极性是任意的。 此时两个输入信号在放大电路输入端进行比较后,得出偏差值ui1 - ui2,再经放大,输出电压为 uo = Au(ui1 - ui2) 4.共模抑制比 理想情况电路完全对称,双端输出时, AC=0,KCMRR=∞ 差模电压放大倍数与共模电压放大倍数之比,称为共模抑制比,即

*11.4 差分放大电路 11.4.3 输入-输出方式 差分放大电路有四种输入-输出方式:双入-双出;双入-单出;单入-双出;单入-单出; 11.4.3 输入-输出方式 差分放大电路有四种输入-输出方式:双入-双出;双入-单出;单入-双出;单入-单出; 单入-单出差分放大电路(反相) 双入-双出差分放大电路

本 章 小 结 本章讲述了固定偏置式放大电路、分压偏置式放大电路、射极输出器、多级放大电路和差分放大电路等5种电路,为学习集成放大电路打好基础。 放大电路的分析分为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静态分析是无交流输入情况下,计算电路各处电压和电流的值,它们是放大电路工作的基础,静态值的合适与否关系到放大电路能否正常工作。动态分析是在静态基础上,分析交流信号的工作情况,并计算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等动态参数。 实际的电子电路,其多级放大电路都是由一级一级的单级放大电路构成的,理论上并不复杂,唯一的新问题就是级间的耦合方式及其带来的影响。 差分放大电路就是专为抑制直接耦合放大电路中零点漂移而产生的,而直接耦合放大电路是集成放大电路的内部电路。

作 业 11-3 11-5 11-6 11-8 11-11 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