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存 货.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 1 页 历史及 XBRL 数据 Historical & XBRL Data Grace Guo Historical & Statistical Data Dept.
Advertisements

掌握商用不動產投資契機 針對台中市的發展分析 主講人: 邱仕皇 歐亞不動產估價師聯合事務所. 主講人 邱仕皇先生 學歷:逢甲大學土地管理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證照:高考不動產估價師及格 普考地政士及格 普考不動產經紀人及格 現任:歐亞不動產估價師聯合事務所 台中聯絡處經理 不動產估價師全國聯合會監事 台中市不動產估價師公會常務監事.
物流架構與定位 緒論 物流涵義 物流沿革 物流成本 物流系統構建 現階段物流策略及其發展趨勢與瓶頸 結論.
第七章 製程策略.
第一節 餐飲資訊系統簡介 第二節 食譜成本分析之應用 第三節 食物採購與庫存控制之應用
會計學 / Accounting Summer 2010
第6章 企業評價 授課教師:.
职业教育.课程改革.项目课程 江苏省太仓中等专业学校校长 江苏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指导委员会委员 江苏省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研究中心组组长
指 导:高歌老师 责任编辑:汤杰林 杜峥 供 稿:课代表 班委会 团长 栏目创编:张廷信 技术编辑:汤杰林 杜峥 常务编辑:杜峥
第十二章 供應鏈存貨系統規劃 1.
澳門銀行代理壽險概況 澳 門 保 險 公 會 監 事 長 中國人壽(海外)澳分副總經理 周士軍.
版權所有 禁止以任何形式複製. 版權所有 禁止以任何形式複製 封面故事 你知道什麼是台灣的「兩兆雙星」計畫嗎?它係指半導體與彩色影像顯示器兩種產業之產值,在 2006 年,各自突破 1 兆元,TFT-LCD 即是這項重點計劃下的明星產業。TFT-LCD 全名叫做「薄膜電晶體液晶顯示器」(Thin.
基 础 会 计.
就業安全與相關法規 成之約 博士 國立政治大學勞研所 教授.
通 關 實 務 講師 : 陳柏生.
7库 存 管 理 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库存合理化要求、库存问题的类型和库存成本的内容;基本掌握ABC库存分类管理法的原理及实施方法;了解CVA库存管理方法;掌握“先进先出”库存管理方法;理解库存补充常用方法;认识仓库经营与管理的方法措施。 关键词汇 库存(Inventory)
教学目的及要求 1、准确理解存货的核算范围和确认标准; 2、了解研究存货会计的重要意义; 3、掌握确认存货数量的方法以及优缺点;
第四章 公司法.
CH 9 生產與作業管理.
第五章 法律价值 第一节 法律价值 一、价值和法律价值概念
第五章 買 賣 業 會 計.
第二章 零售之發展.
让微笑伴您一生.
新企业所得税法中       反避税立法  国家税务总局国际税务司反避税处 王晓悦.
教育信息技术学院 2014年11月 《教育传播学》 第二章 教育传播过程和模式 第一节 教育传播过程 主讲人:胡钦太教授.
高中企業、會計與財務概論 New Senior Secondary Business, Accounting and Financial Studies 第一部分 香港會計準則與 考試擬題的配合及分析 講者 楊志鴻 先生.
Chapter 4 Inventories: Additional Issu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ta Barbara
第八章 財務預測.
Expendable versus Returnable Shipping Containers at Toyota Motor Manufacturing , Indiana,Inc 姓名 吳信諳 許峻榆 指導老師 黃仲正 老師.
佇列與推疊 (Queue and Stack)
第七章 存貨.
財務管理 第10章 資金成本.
第七章 財務報表分析.
Logistics 物流 昭安國際物流園區 總經理 曾玉勤.
宏观经济学.
第十五章 MRP , ERP.
第五組 : 廖震昌 / 謝坤吉 / 黃麗珍 陳曉伶 / 陳思因 / 林慧佳
第九章 商品存貨.
演算法與資料結構 製作單位: 高雄市立高雄中學.
基本交易條件.
會計學 第四版 第十一章 廠房及設備資產 11-1 廠房及設備資產之意義與特徵 11-2 廠房及設備資產成本之決定 11-3 折 舊
Inventory System Changes and Limitations
第九章  應收款項.
第六章 買賣業會計.
Inventory Management and Risk Pooling
無形資產評價 Intangible Asset Valuation
會計學 ACCOUNTING.
老師 : 製作 消費稅法規.
《新编国际商法》(第二版) 曹祖平 编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in private sector organisations
管理第六章 控制.
Chapter 5 出進口價格計算.
第十六章 同步製造與限制理論.
第五章 存貨對財務的影響.
Expendable versus Returnable Shipping Containers at Toyota Motor Manufacturing, Indiana, Inc 姓名 吳信諳 許峻榆 指導老師 黃仲正 老師.
第十一章 現金流量評估與風險分析.
保 险 学 第六章 财产损失保险.
德明財經科技大學 國際貿易系四年甲班施美蜂 2010年08月27日
當你決定下標時,你會留意賣家的哪些訊息呢? 一個好的賣家應該具備哪些條件呢?
地質篇 Unit_04_地質年代.
第四章 分步成本制度. 第四章 分步成本制度 學習目標 介紹分步成本制度 敘述存貨之衡量與會計處理程序 編製生產成本報告 分析多部門分步成本法.
第八章 工作設計與工作衡量 工作設計(方法工程)與工作衡量(時間研究)是對工作系統做有系統的研究(又稱為工作研究),其目的在發展一個較好的系統及方法,能以較低的成本與較高的效率圓滿完成工作。 接著將此一新的系統及方法標準化,爾後訓練作業員執行工作時均按此一較好的系統及方法,因此工作設計與工作衡量所得的結果可做為獎工制度訂定的重要依據。
僅首頁出現本title即可 責任的故事(二年級) 生命最美麗動人的本能 簡報製作:瑞柑國民小學 鄭雙慧 文/ 何秀芳.
Module_5_Unit_4_ppt Unit4:非线性系统的描述函数法 东北大学《自动控制原理》课程组.
第十一章 攸關性決策. 第十一章 攸關性決策 學習目標 說明決策制定的程序 分析產品成本與訂價的關係 辨識特殊訂單的訂價決策 討論銷貨毛利分析.
供應鏈存貨管理.
第六章 直接成本法.
二零一一年中期業績報告 2011 Interim Results Announcement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五章 存 货

第一节 存货概述

存货的含义 存货(Inventory) 是指一个企业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储备的供销售或在制造产品过程中耗用的商品和货物。 存货数量及计价是否准确,直接影响资产、所得税和净收益。 目的:正确确定存货的数量和价值。

存货的类别 (一)商品存货(merchandise) 商业企业购入的库存商品。 (二)制造业存货 原材料存货(raw materials) 在制品存货(work-in-process) 产成品存货(finished goods)

存货的类别 (三)杂项存货(miscellaneous) 管理、销售等方面用的物料用品。 我国会计的存货内容: 原材料、燃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委托加工材料、在产品、产成品、商品等。

存货范围的界定 库存存货数量根据会计记录和期末对存货进行实地盘点确定。 库存存货范围以盘存日存货的法定所有权(legal title)为依据确定。 在途货品:根据交货条件确定。 寄销品:委托代销,属于委托方存货; 承销品:受托代销,不属于代销方存货。 委托加工物资:属于委托方存货。

存货成本的构成 存货一般按实际成本计价。 存货成本是指使存货达到预期可使用或可销售状态发生的所有支出。 上述存货成本计算原则完全适用于所有的资产项目。 主要包括采购成本和加工成本。

外购存货的成本 包括外购商品、原材料、零部件等。购货成本也称采购成本,主要包括: 采购价格(发票价格); 采购费用: 购货运费(freight-in) 装卸费 关税(customs duty) 途中保险费(insurance) 在途正常损耗等

加工取得存货的成本 企业通过进一步加工取得的存货主要包括在产品、产成品等,其成本由材料采购成本和加工成本构成。 加工成本:直接人工、间接制造费用。 产品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间接制造费用。

第二节 存货盘存制度

两种存货盘存制度 存货盘存制度是确定存货数量和销货成本的方法。 确定存货实存数量一般通过盘点(physical count)进行。 有两种保持存货数量和金额记录的盘存制度: 定期盘存制 永续盘存制

定期盘存制 定期盘存制(Periodic inventory system),又称实物盘存制( physical inventory system ): 指平时只记录购货数量和成本,不涉及每日存货和销货成本的记录,待期末通过对全部存货进行实地盘点后,再据以确定期末存货结存数量、成本和销货成本的方法。

定期盘存制的特点 不对所有库存存货和销货保持连续记录; 期末,对库存存货进行盘点确定实存数量,再根据单位成本确定期末存货成本,并计算销货成本; 不利于存货管理和存货的计划与控制; 适合存货品种多、数量大,价值低、收发频繁的小型企业。

定期盘存制的账务处理 设置“购货”(purchases)账户 购货价款记入“购货”账户 通常单独设置“购货退回及折让”、“购货运费” 、“购货折扣”等账户,分别记录相应内容。

永续盘存制 永续盘存制(Perpetual inventory system) 又称账面盘存法,指用经常性的明细记录,对每种货品的收发进行连续登记,以随时反映库存货品的结存数量、成本和销货成本。

永续盘存制的特点 对所有库存存货和销货保持连续记录,即对购货和销货直接记录于存货账户上; 从存货记录中,随时可确定存货数量及成本,便于存货的计划与控制(例如,可决定何时采购及采购数量); 至少一年对存货盘点一次(期末); 适合所有类型商品,特别是存货品种数量少,价值高的企业。

永续盘存制的账务处理 购货成本全部记入“存货”账户,不再单设“购货退回及折让”、“购货运费”、“购货折扣”等账户; 每次售出或发出货品都需确定销货成本,并记入“销货成本”账户中; 期末,“存货”账户中永续记录直接得出期末余额,本期销货成本也已累计在“销货成本”账中,无需进行调整。

永续盘存制的账务处理 但在年末,应对存货进行全面盘点,对存货的盘盈或盘亏应进行调整,将“存货”账户的账面余额调整为实际余额。 借:存货 ××× 贷:存货盘盈收益 ××× 借:存货盘亏损失 ××× 贷:存货 ×××

第三节 存货的计价方法

存货计价的基本方法 存货的计价就是确定存货的单位成本。 普遍采用以原始成本为计价基础。 由于存货单位成本在会计期内经常发生变化,导致如何确定期末存货成本和销货成本的问题。

存货计价的基本方法 会计原则允许采用的存货计价方法主要有四种: 个别辨认法、平均成本法、先进先出法和后进先出法 都以成本流转(cost flow)假设为依据。 成本流转指存货的价值在企业经营中的流动形态,与实物流转(physical flow)顺序不完全相同。

个别辨认法 个别辨认法(specific identification ) 又称个别单位成本法(Specific unit cost method),指对各项发出的存货和期末存货逐一加以辨认,分别按各自购入或制造时的成本计价。 同时适用于定期盘存制和永续盘存制。 理论上合理准确:因成本流转与实物流转完全相符。

个别辨认法 缺点: 存货数量、品种多时,工作量太大。 为管理当局有目的操纵利润提供方便。 适用: 数量少、价值高的存货,如房地产、汽车、珠宝等。 例:119页

平均成本法 平均成本法(average cost method) 指按收进货品的平均单位成本来确定期末存货成本及销货成本。 主要有两种方法: 加权平均法 移动加权平均法

平均成本法 1、加权平均法(weighted average,WA) 适用于定期盘存制 期末,将期初存货成本与本期购货成本之和,除以期初存货数量与本期购货数量之和,来确定加权平均单位成本。

平均成本法 2、移动加权平均法(Moving weighted average method) 适用于永续盘存制 每次进货时,重新计算新的加权平均单位成本。 单位成本比较合理,但计算量大。 例:123-125页

先进先出法 先进先出法(First-in,First-out,FIFO) 假定先购进的货品先售出,因而期末库存存货均为最近或最后购进的。 在定期盘存制下,期末存货成本按最后一批购货单位成本开始计算,并向上推算;销货成本按期初存货单位成本计算,并向下推算。 在永续盘存制下,逐笔计算收发、结存的存货成本。例:120页

后进先出法 后进先出法(Last-in,First-out,LIFO) 假定后购进的货品先售出,因而期末库存存货均为最先购进的。 在定期盘存制下,期末存货成本按期初存货单位成本开始计算,并向下推算;销货成本按最后一批购货单位成本计算,并向上推算。 在永续盘存制下,逐笔计算收发、结存的存货成本。 例:121页

存货计价方法对收益 及所得税的影响 若物价稳定,存货单位成本不变,则不同计价方法不影响净收益和所得税。 若物价不稳定(上涨或下降),存货单位成本就会发生变化,则存货的不同计价方法会导致不同的销货成本,从而对净收益和所得税产生影响。

FIFO LIFO WA 销售收入 $4 000 $4 000 $4 000 可供销售 $3 720 $3 720 $3 720 期末存货 1 540 1 240 1 395 销货成本 2 180 2 480 2 325 销货毛利 $1 820 $1 520 $1 675 营业费用 400 400 400 税前收益 $1 420 $1 120 $1 275 所得税(40%) 568 448 510 净收益 $ 852 $ 672 $ 765

对收益及所得税的影响 存货单位成本上升(下降) FIFO 期末存货成本最高(最低) 销货成本最低(最高) 毛利最高(最低) 所得税最高(最低) 净收益最高(最低)

对收益及所得税的影响 LIFO 期末存货成本最低(最高) 销货成本最高(最低) 毛利最低(最高) 所得税最低(最高) 净收益最低(最高) WA 处于FIFO与LIFO之间

存货计价方法的比较 FIFO 成本流转与实际较相符; 资产负债表上报告最新期末存货成本。 期末存货成本接近市价,能较恰当地表现资产负债表日的存货实际价值。

存货计价方法的比较 在物价上涨时,可通过存货利润(inventory profit)来高估净收益,不能提供最好的收益表信息。 存货利润是指FIFO法下的毛利与LIFO法下的毛利之间的差额(前例$150)。 存货利润是由于存货的重置成本上升而产生的。

存货计价方法的比较 LIFO 更符合配比原则 销货成本接近现行成本水平,使当期的收入与当期成本能较好地配比,可准确地反映净收益。 在物价上涨时,所得税最低。 成本流转假定与实际不符。 在物价上涨时,会使资产负债表的存货价值不合理。

存货计价方法的比较 使管理人员容易操纵净收益 价格上涨时,为了少纳税,年末购入大量高成本存货,并为销货成本吸收,导致收益下降。 存货清理问题 当期末存货水平下降低于期初存货时,销货成本就包含了期初存货中早期的、低成本的存货层,导致销货成本下降,收益上升及所得税上升。

第四节 存货计价的其他方法

成本与市价孰低规则 成本与市价孰低规则(Lower of cost or market rule,LCM) 指采用成本与市价两者中的较低者作为存货计价的基础。 稳健原则的具体体现:当存货市价下跌低于其成本时,应预先承认存货价格下跌损失,并记入当期费用,以调低当期收益。 但不符合配比原则(存货未销售)。

成本与市价孰低规则 成本:存货的原始购入成本 市价:存货的现行重置成本 市价有一定限制(上下限): 上限:存货的可变现净值(net realizable value),即正常售价减合理预计的加工和销售成本。 下限:可变现净值减去估计的正常毛利。

成本与市价孰低规则 成本与市价比较有三种方法: 逐项比较法 分类比较法 总额比较法 账务处理: 借:销货成本(存货跌价损失)××× 贷:存货(备抵存货减值) ×××

成本与市价孰低规则 存货在期末财务报表上的列示: 资产负债表按市价报告,“备抵存货减值”列为“存货”的减项。 “存货跌价损失”在收益表中列示在销货毛利之下,作为对其的调整。

存货成本的估计方法 商业企业需对期末存货成本加以估计:即定期盘存制的企业,月末需估计存货成本(通常年末盘点)。 企业遭受意外灾害,如火灾、水灾等,需估计存货损失,则要对期末存货成本进行估计。 有两种方法:毛利法和零售价格法。

毛利法 毛利法(Gross profit method) 假定各期毛利率相近或相对稳定,即假设毛利率是一个常数。 利用存货模型计算。 计算步骤: 1、计算可供销售商品成本 可供销售商品成本=期初存货成本+本 期购货成本

毛利法 2、计算销货成本 销货成本=销货净额×(1-毛利率) 3、估计期末存货成本 期末存货成本=可供销售商品成本-销 货成本 此法应用广泛,但要求毛利率的估计尽量符合实际,并按不同货品类别计算。       

毛利法举例 期初存货 $20 000 购货 80 000 可供销售商品成本 100 000 销货成本 销货净额 $120 000 期初存货 $20 000 购货 80 000 可供销售商品成本 100 000 销货成本 销货净额 $120 000 减:估计毛利(40%) 48 000 估计销货成本 72 000 估计期末存货成本 $28 000

零售价格法 零售价格法(Retail method) 根据货品的成本与零售价的比率估计期末存货价值。 计算步骤: 1、计算可供销售商品的总成本和总售价。 2、计算成本零售价比率 成本零售价比率=总成本/总售价

零售价格法 3、计算期末存货的售价 期末存货售价=可供销售商品的总售价 -本期销货净额 4、估计期末存货成本         -本期销货净额 4、估计期末存货成本 期末存货成本=期末存货售价×成本零 售价比率 应按不同货品类别分别计算比率。

零售价格法举例 按成本 按零售价 期初存货 $112 500 $150 000 本期购货 337 500 450 000 按成本 按零售价 期初存货 $112 500 $150 000 本期购货 337 500 450 000 可供销售商品 $450 000 $600 000 减:本期销货净额 500 000 按零售价计算的期末存货 $100 000 成本零售价比率($450 000/$600 000) ×75% 估计的期末存货成本 $ 75 000

存货分析 存货周转率(或周转天数) 反映存货周转速度,即存货销售的速度。

存货分析 存货周转率越高,则存货周转期越短,表示存货流动性强,存货管理和购销活动效率高,存货积压现象少。 但存货周转期太短,可能会影响正常销售 应与同行业标准比较。 沃尔玛2007年:8.1次、45.1天。

第五章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