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體派的發展與表現及對台灣畫家的影響 指導老師:李美娟.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平面空間的形成 敘述 *經由構成元素點線面的配置產生許多變 化,表達構成結果 ( 秩序、位置、動 感、方向、大小、形狀、發散、引力、 拉力、張力等 ) 。 *以二次元元素 ( 透視、 重疊、色彩明暗 ) 表達 三次元的立體或空間感.
Advertisements

抽象主義. 20 世紀以來西方興起的美術思潮和流派,它否定描繪 具體物象,主張抽象表現。一般所謂抽象主義 (Abstractism) ,抽象藝術和抽象派是同義語。 抽象繪畫是以直覺和想像力為創作的出發點, 排斥任何具有象徵性、文學性、說明性的表現手法, 僅將造形和色彩加以綜合、組織在畫面上。因此抽象.
第一單元 – 繪畫、建築與雕刻藝術 第一章:什麼是藝術 第二章:認識藝術的構成元素 第三章:認識藝術的創作要素.
原始的呼喚 --展現生命力.
畢卡索的一生 製作人:謝佳軒.
走 進 呂珮瑩老師 編製 美 術 館.
年度 上六丙 組員:招瑋奇,陳諾行,蔡文諾,鄭偉權,甘卓東
The Fundació Joan Miró, Centre d'Estudis d'Art Contemporani
中二數學 第五章 : 二元一次方程 二元一次方程的圖像.
幼兒美感領域— 視覺藝術 授課教師:陳玉婷 Class 4.
木工藝-陳啟村 產設一甲 4A31C009 李侑珊.
組員介紹:劉家宏、張芷廷、彭博彥、陳ㄧ志、吳若凱
視覺藝術科 Visual Art.
藝術家介紹 ~畢卡索 組別 第7組 組員 2王韻茹 11陳怡潔 10張涵絜 26俞柏同.
立體派繪畫 Cubism -還原到立體的基本型-
任課老師:黃如華 任教年資19年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創作研究所 國立屏東師範學院 教室分機:827
野獸派與立體派.
P119.
Kwun Tong Government Secondary School
立體派的創始人 -畢卡索.
Chapter 1 Introduction.
Georges Seurat, Sunday Afternoon on La Grande Jatte
野獸派 (Fauvism) 甘寶銀、黎瑞華 © 25/01/2003.
立體派 Cubism 甘寶銀 , 黎瑞華 © 2003.
立體派的定義: ‧主要是想創造一個新的繪畫空間,從感官視覺過渡到觀念視覺。
維拉斯 奎茲 侍女圖 典藏拼圖 每按滑鼠一下才進行播放… 侍女圖(Las Meninas) 1656 Museo del Prado,馬德里.
6B冊 趣味活動 認識立體圖形中的頂、棱和面 柱體的頂、棱和底邊 錐體的頂、棱和底邊.
塞   尚 法國人稱十七世紀為「大世紀」(1625~1700),因為此時期的法國在「太陽王」路易十四的中央集權統治下,握有凌駕歐洲諸國的政治主導權,而在藝術文化上,光耀史冊的歷史人物陸續登上歷史舞台,建構起延續至今的法國文化基礎。
★作者 : 彭冠偉 ★班級 : 601 ★指導老師 : 潘政宏
大數據與我 4A 陳駿榜.
西方藝術史.
Modern Art Master 范思穎.
主題:立體派 組長:王怡心 組員:白晏瑜、柳柏廷 吳承錥、溫博凱
單元:面面俱到-立體派 班級:六年一班 授課老師:黃清華
達利.
105美術學系課程地圖與職涯進路圖 一年級 二年級 三年級 四年級 職業 22學分 40學分 B 應用藝術專業 選修課程 基礎模組 (院系
數學 近似值 有效數值.
從歷史與行銷的角度看 台北市長選舉的新突破
這是什麼? 圖案分別代表了什麼意義? 1 圖片來源: 1.
98學年度優質化社區發展「立志藝文季」校內講座
網頁程式概論 建國科技大學資管系 饒瑞佶 2015/9 V1 2016/4 V2 2016/9 V3.
99.10全國美展 高雄市初賽 得獎作品.
                                                                                                                好書介紹   2009年12月14日.
虛擬傢俱館 指導老師: 高玉芬 老師 組員: B 黃琪芳 B 蔡宜眞 B 林政緯
下學期 專題欣賞.
經濟學 學經濟.
夏卡爾 (Marc Chagall) 的生平 夏卡爾 (Marc Chagall)的繪畫風格
指導老師:周建興 老師 開發團隊:吳旻翰、池宗諺 淡江大學電機工程學系 2015/12/11
六年級電腦科 KompoZer w3.dhps.tp.edu.tw.
! Knock Knock 期中專題成果報告 指導老師: 黃士嘉 老師 專題成員:         張雅雯 劉孟婷 陳若珈.
New Renaissance 新文藝復興運動
三年級下學期 專題欣賞.
題目:心中最討厭的…… / 我喜愛 /理想的風景
Super Maker!手指尖的藝術.
藝術視窗報告 班級:四高三A 姓名:蔡富凱 學號:4971G003.
美感教育概念分享 報告人| 張晏慈.
G l C l a o e 煥 然 一 新 拼貼藝術.
義守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 在職專班 網頁色彩學--- 以顏色分析網頁設計 指導老師:吳有龍教授 學生:陳正忠 學號: G.
進度報告 2018/01/04 詹子賢.
程式語言與邏輯:主題示範 報告人:國立台灣師大附中 李啟龍 老師 學年度資訊科技概論研習.
指導老師: 潘瀅方老師、林秋萍老師、賴心茹老師 研究者:蘇穎柔
* 畢卡索 (Pablo Picasso)的生平 畢卡索 (Pablo Picasso)的繪畫風格
企業識別標誌(logo)設計—第二講 圖文合一的創作法
畢卡索傳奇 非常歡迎各位小朋友, 來到『藝術故事劇場』! ( )年( )班小朋友 已經進入第二場-『畢卡索傳奇』!
夏卡爾 (Marc Chagall) 的生平 夏卡爾 (Marc Chagall)的繪畫風格
蒙德里安調色盤 藝術與人文視覺藝術教學設計 蔡娟娟
畢卡索 製作人 鄭人豪 吳鎮 宇 執導老師:黃老師.
視覺藝術教學實例分享 ---紙版畫 臺中市豐原區葫蘆墩國小 紀佩君.
第二十五單元 等高線.
音樂欣賞 (Music Appreciation)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立體派的發展與表現及對台灣畫家的影響 指導老師:李美娟

立體派的由來 受野獸派單純化及黑人雕刻 (特 徵強調)的影響。 塞尚三原形的理論,觸發立體 派的誕生。

立體派的基本觀念 初期立體派的觀念是認為呈現一個對象不應 該是只有單面,應該將對象的各個角度同時 呈現出來,這樣能夠對『對象』有更清楚的 瞭解。這種作法其實有一點像拍照時從不同 的角度拍攝一個對象,然後將這些不同的角 度在一張相紙上重覆顯影。 由這種基本觀念可以得知:立體派是理性、 思考的、觀察的、主觀造形的。

 初期立體派 (1906-1908)       受塞尚影響,又稱塞尚時期。 塞尚‧蘋果和柳丁‧1899 畢卡索‧阿威濃的少女

晚期─綜合立體時期 (1912-1914)   此運動達到高潮,嚴格地以理論的觀點創作,但也漸次走向個性的發揮,開始分岐成兩派,一是抑制形的分解,加入某種程度的寫實要素,被稱為「寫實的立體派」。另一派則反對此趨向, 而進入抽象的方向,成為「立體派的抽象藝術」。

寫實的立體派 畢卡索 布拉克

抽象的立體派 畢卡索&德羅涅‧窗戶‧1912

立體派的繪畫風格 它是富有理念的藝術流派,主要目的是追求一種幾何形體的美,在形式的排列組合所產生的美感。 它否定了從一個視點觀察事物和傳統方法,把三度空間的畫面歸結成平面。因為把不同視點所觀察和理解的形訴諸於畫面,從而表現出時間的持績性。 以直線、曲線所構成的輪廓、塊面與堆積交錯的趣味、情調,代替傳統的明暗、光線、空氣表現的趣味。這些技巧顯然不是依靠視覺經驗和感性認識,而主要是依靠理性、觀念和思維。

立體派兩位重要的領航者 布拉克 畢卡索 雷捷 德羅涅 萊布希茲 布朗庫希﹝雕塑家﹞ 立體派其他成員

布拉克 布拉克 ( Braque, 1882-1963 ) 受塞尚之影響,在用色方面更節制、注重結構。1909年之後,與畢卡索共同建立了立體派。1921 年後,更細心處理的空間結構,色彩和形象間也有更好的均衡。

布拉克 曼陀鈴‧1909 倫敦泰特藝術 博物館藏

布拉克 樂器

布拉克 彈曼陀鈴的少女

布拉克 舞‧1934 版畫

布拉克 靜物‧1912 費城美術館藏

布拉克 單簧管

德羅涅 德羅涅(Delaunayl,1885-1941) 對於色彩與動力興趣高,其立體派作品,造形常是旋渦般的。 立體派雕刻將造形簡化成基本的面和形式,在西洋美術史上這還是個新的突破。立體派的黏貼法將報紙、廣告、布料及其他物品黏貼在畫上,導致了構造派( Constructivism )。

德羅涅 窗戶‧1912

畢卡索 畢卡索( Picasso, 1881 .1973 ) 不固定地屬於任一畫派或運動,他的藝術,充滿生命力為其特色。主要地位在於他建立了立體派。

畢卡索 阿威濃 的少女

畢卡索

畢卡索

畢卡索

畢卡索

畢卡索

畢卡索

立體派的影響 後來立體派的發展逐漸地離棄了不同的『面』的觀察、分解、重 組,而傾向於更主觀的造形。 後期的立體派將其他材料如:紙張、布料、文字等貼在畫布上用於繪畫表現,這種『黏貼法』及『材料觀念』對後來的繪畫或雕塑藝術也造成一定的影響。

立體派對台灣畫家的影響 李石樵(1908-1995)出生於台北縣泰山鄉,1923年進入台北師範學校,受教於石川欽一郎,十九歲即以「台北橋」入選台展,1931進入東京美術學校就讀,1941年榮獲日本「文展」免審查資格,這是台籍畫家第一位獲此殊榮者。 戰後畫家的畫風受到立體派影響,畫面採用幾何、塊狀構圖。

李石樵

李石樵 生命‧油畫

李石樵‧靜物‧油畫

感 謝 聆 聽 敬 請 指 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