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谷 (Van Gogh).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早期療育社工的 角色、內涵與家庭服務 實務分享.  由社會福利、衛生、教育等專業人員以團隊 合作模式,依未滿六歲之發展遲緩兒童及其 家庭知個別需求,提供必要之治療、教育、 諮詢、轉介、安置與其他服務及照顧。
Advertisements

梵谷 - 燃燒的靈魂 他的心藏在不為人知角落 他用畫筆點燃了他的靈魂 ← 文生‧威廉‧梵谷 (Vincent Willem Van Gogh) 組長:05 周軒安 組員:02 吳彥萱 06 林庭宇 24 吳聖雲 29 陳彥安 901第四組.
第二組. 大綱 一、作圖動機 二、作品藝術的層次 A. 整體 B. 內容 C. 筆觸 三、作品形式要素 A. 點 B. 形與空間 C. 色彩 四、創作衝動-酒神精神 五、參考書目.
梵谷的一生 Van Gogh ( ).
音樂與繪畫的結合 (梵谷之畫) (穆梭斯基~展覽會之畫)
隆河的星夜 Night Over the Rhone
後印象主義 (POST-IMPRESSIONISM) (初級組)
印象主義 (Impressionism) 盧淑貞 葉秋梅 ©2002 美術教育天地-美術欣賞教材.
萬鴉飛過廢田 萬鴉飛過廢田 介紹梵谷 梵谷之歌 介紹梵谷 早期畫作 夢-烏鴉 巴黎時期 作者介紹 亞耳時期 課文段旨.
印象派的介紹 關於印象派的起因.理論,以及代表藝術家.
《浮世繪》 日 本 文 化 的 討 論 第九組組員 國樂系 鄭芝庭 國樂系 巫培誠 國樂系 楊宜樺.
後印象主義(Post-Impressionism)
印象主義 (Impressionism) 盧淑貞 葉秋梅 ©2002 美術教育天地-美術欣賞教材.
印象派藝術 Impressionism 李惠賢 梁穎琪 © 2003.
後印象主義 (POST-IMPRESSIONISM) (高級組)
梵谷的故事.
揭秘 庄家 股市中的 为什么你的股票一买就跌,一卖就涨? 为什么出了利好,股价反而下跌? 为什么有的股票一直涨停?
文生.梵谷 YO!沒錯我就是梵谷!.
誰能救梵谷 文生•梵谷 ( ).
認識梵高 文生•梵谷( ) 改編自丘永福老師 坦克美術教育網提供.
<萬鴉飛過廢田>補充教材 木柵高工 張翠蘭老師.
梵谷 開場白 梵谷?.
梵谷 作者:AQ.
藝術與美學欣賞-10 寫實主義、 浪漫主義與 印象派藝術的發展
蝴蝶飛舞 色彩的明度 及 明度高低對比的效果.
梵谷 第六組 組員:陳聖儒 、方葶安、廖萱婷、陳鵬傑 劉席鈞
燃燒的靈魂 梵谷 Vincent van Gogh.
乳猪断奶后拉稀,掉膘与教槽料.
燃燒的靈魂 梵谷 VINCENT WILLEM AN GOGH 正修科技大學‧蔡獻友 VAN GOGH VINCENT WILLEM
P119.
梵谷(Gogh, Vincent van ) 1853一1890.
情色音樂 音樂的性格與色彩.
Georges Seurat, Sunday Afternoon on La Grande Jatte
欣賞有趣的薑餅屋.
傳奇的梵谷   美術專題欣賞     六年級下學期 梵高生於荷蘭的小村莊,父親是個牧師,伯父們都是個畫商。他從27歲開始畫畫,擁有創作的熱情,據說他毫不在乎長時間在烈日當空下揮筆作畫。 童年的梵高舉止粗魯,脾氣古怪,任性又倔強,不易被了解,也很難與他相處。唯獨弟弟西奧卻很疼愛這位哥哥,兩人常手牽手散步和遊戲。在梵高的一生之中,西奧是他精神的支柱和經濟的來源。
梵高 Vincent Van Gogh.
製作人:六年五班 蔡佩伶 何若華 林怡萱 指導老師:黃芝莉
與梵谷相遇 臺中市大里區永隆國小 鄭瑞鉁老師 製作.
Painting of Van Gogh (梵谷) 2 Random Slide Show Menu
『藝術人文教學設計』分享---- 探訪畫家李梅樹的河岸風光 設計者:柯幸玫、林明周 教學設計:林淑美、李美鶯、沈美英.
梵谷 導賞 設計者:許麗蓉.
後印像派畫家 梵谷 行銷四C 廖珈以.
梵谷文生 製作人:60832/傅巧如 60827/趙蔓甯 製作日期:92/11/18
維拉斯 奎茲 侍女圖 典藏拼圖 每按滑鼠一下才進行播放… 侍女圖(Las Meninas) 1656 Museo del Prado,馬德里.
塞   尚 法國人稱十七世紀為「大世紀」(1625~1700),因為此時期的法國在「太陽王」路易十四的中央集權統治下,握有凌駕歐洲諸國的政治主導權,而在藝術文化上,光耀史冊的歷史人物陸續登上歷史舞台,建構起延續至今的法國文化基礎。
西方藝術史.
印象主義 (Impressionism) 盧淑貞 葉秋梅 ©2002 美術教育天地-美術欣賞教材 25張投影片 網上PowerPoint
達利.
Mr. ★ 梵谷 藝術…人生…. 兩個….相關嗎? 作者:周亭亭.孫瑩珈 指導老師:黃芝莉.
後印象主義.
雷諾瓦 作者:江馥樺、鄭君柔、吳佩熹 指導老師:黃芝莉老師.
藝術名家介紹 梵谷(Van Gogh).
真情畫台灣 —畫家彩筆下的福爾摩沙 『藝術人文教學設計』分享 設計者:柯幸玫、林明周.
英 文 報 告 第三組 姓名 財金二A 傅佳文 財金二A 彭雅安 財金二C 許倩蓉
Little Twin Stars 周芷薇 4a02.
梵谷.
遇見梵谷 Van Gogh 製作人: 松竹國小 王月青 童巧雯.
梵高 Vincent Van Gogh 1853~1890.
休閒產業經營管理實務 休閒產業中社區旅遊之發展與定位
梵谷(文森·威廉·梵谷 ) (Vincent williem van Gogh)
風樣年華—塞尚 風樣年華 本名Paul cezanne 保羅 塞尚 稱呼:現代繪畫之父 所屬畫派:後印像派 (1878)
題目:心中最討厭的…… / 我喜愛 /理想的風景
燃燒的畫家---梵谷.
目錄 1.梵谷傳 2.梵谷出生地 3.梵谷生平介紹 4.梵谷悲慘的愛情 5.梵谷年輕時 6.梵谷中期畫作.
梵高 Vincent Van Gogh 1853~1890.
歸納法(1):歸納法的類別.
畫夢女孩,她的靈魂不屬於這個世界 Akiane
傳奇的梵谷   美術專題欣賞 梵高生於荷蘭的小村莊,父親是個牧師,伯父們都是個畫商。他從27歲開始畫畫,擁有創作的熱情,據說他毫不在乎長時間在烈日當空下揮筆作畫。 童年的梵高舉止粗魯,脾氣古怪,任性又倔強,不易被了解,也很難與他相處。唯獨弟弟西奧卻很疼愛這位哥哥,兩人常手牽手散步和遊戲。在梵高的一生之中,西奧是他精神的支柱和經濟的來源。
蒙德里安調色盤 藝術與人文視覺藝術教學設計 蔡娟娟
梵谷 第6組 17、07 、 15 、 25 、 29 、 31.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梵谷 (Van Gogh)

後印象主義 法國藝術史上繼印象派之後的美術 反對印象派和新印象派片面追求客觀表現及支離破碎的外光色彩 主張重新回歸作者的主觀感情,並回復到事物的「實在性」 重視形和構成形的基本元素──線條、色塊和體、面,是他們創作的共同特色。

梵谷的上半生 文生 梵谷 Gogh, Vincent Van (1853-1890) 享年37歲 梵谷27歲時才開始繪畫 曾做過畫廊的工作﹑義務教師﹑傳道員 1879年,教會撤除了文生的職務。

梵谷的下半生(上集) 1881年 ,以農民、工人為對象,繪畫了大量素描。 1886年,文生跟隨弟弟,去到藝術之都巴黎,認識了高更、塞尚、秀拉及羅特列克等同道中人 深受印象派及日本板畫的影響,開始形成了日後強烈的個人風格。

Potato Eaters (1885)

梵谷的下半生(下集) 1888年,文生受塞尚的影響,到法國南部的普羅旺斯省,尋找創作的靈感。 1888年,文生喜孜孜地邀請高更到亞耳共同居住 1889年,文生入住 St. Remy 的精神療養院。 1890年5月,文生搬到 Auvers-sur-Oise, 靠近弟弟居住,並在短短兩個月內,繪畫了七十多幅油畫。

踏上不歸路 1890年7月27日早上,文生梵谷在麥田中吞槍自殺,延至7月29日傷重不治,享年37歲。

Sunflowers 這就是向日葵系列,有很明顯的色彩誇張,最重要的是,他往往捕捉的向日葵即將凋萎前的瞬間,彷彿是要透過這種捕捉,陳述一種心靈狀態-永不妥協的堅持、儘管現實對己不利。

夜晚的咖啡館—外景 梵谷在阿爾時,著手在畫布上描繪燦爛的星夜。他時而漫步村中街巷,不時在路燈下停步,捕捉夜空的景色,星空猶如閃光的藍色布幕,襯托著黑黝黝的屋頂和房舍。偶爾從敞開的門裡,瀉出一道黃色的燈光

梵谷在亞耳定居的時候,在那裏總共繪畫了二佰多幅油畫,只有這一幅能買出。 紅葡萄園 梵谷在亞耳定居的時候,在那裏總共繪畫了二佰多幅油畫,只有這一幅能買出。

星夜 1889 年五月,梵谷自行要求進入 St Remy(在 Arles 附近)一處的精神病院,當時他瘋狂地作畫 ,包括了著名的星夜 。

有說是他和高更大吵後,心深不忿的他拿著剃刀,神經質的追蹤著高更,給高更發覺後,即慌惶自退,當晚深感懊悔的他割下左耳,以示羞愧。 亦有說是他遭到喜歡的妓女所拒絕,就把自己的左耳割下來送給她。 最新的說法則是梵谷、高更二人大吵後,酒醉的高更竟割下梵谷的左耳,事後反誣稱梵谷自殘。

梵谷的椅子

風景

星夜

自畫像一覽

伽賽醫生像

郵差

"夕陽下的播種者" “夕陽下的播種者”,以農人相關題材的創作,梵谷曾受到米勒的影響。這幅畫,梵谷曾表達以下的看法:「我一直想畫這樣的一個人,他在收割的季節裡,辛勤的在田裡工作,頂著火爐一般的大太陽。整個法國南部的陽光彷彿都澆在他的身上。」

麥田飛鴉 大多數人都認為這是梵谷的最後遺作,但應該另有三幅作品方是梵谷的最後遺作。這幅作品都是畫於1890年7月,它以狂亂的筆觸,捈抹出黑藍色的天空,騷動的麥田,迎面撲來(有說是飛走)的烏鴉,充滿著死亡的徵兆,相信是梵谷自殺前沮喪而孤寂的心境,比後三幅麥田作品更有張力,可說是遺言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