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泄作用與體液恆定.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甲狀腺甲狀腺 一年 六 班 一年 六 班 第 六 組 第 六 組. 位置 * 頸部前方, 喉部氣管兩側。
Advertisements

焦點 1 心臟與心搏. 右心房 右心室 左心房 左心室 上下腔 大靜脈 肺靜脈 肺動脈 主動脈.
認識慢性腎臟疾病 健康講座 August 11, 討論的主題 1. 了解腎臟的功能 2. 慢性腎臟病的原因 3. 慢性腎臟病的症狀 4. 如何預防慢性腎臟病.
第三節 呼吸作用與氣體交換. 低等生物昆蟲多細胞生物 方式擴散作用氣管系呼吸器官 ( 鰓、肺 ) 、 呼吸系統 原理擴散作用藉網狀氣 管分支送 到體內 氣體溶於水再擴散 ( 濕潤的薄膜和血管、 增加表面積 ) 例子草履蟲. 變 形蟲. 海綿. 水螅 … 昆蟲特有魚類、人類 …  5-3 呼吸作用與氣體交換:小分子有機養分+
單元一 人體的奧秘 2. 消化系統和泌尿系統 吃進口中的食物會往哪裏去? 卓文吃了一頓自助餐後,感到不適。你知道原因嗎?你有類 似的經歷嗎? 卓文吃得太多食物,引起消化不良,胃便痛起來。
單元十 排泄作用與體液恆定  排泄:將細胞代謝所產生的廢物排除體外. 十. 排泄作用與體液恆定 單元 1. 代謝 廢物的 種類 2. 排泄 構造 3. 人體 的排泄 系統 4. 體 液的 恆定 5. 體溫 恆定 6. 恆 定 性 內容內容 生命 二下 2829~313232~3334 生物 三上.
歐亞書局 學銘圖書生物學 / 第 24 章 消化作用 p 歐亞書局 學銘圖書生物學 / 第 24 章 消化作用 2 消化系統的類型 草食性動物 (herbivores), 肉食性動物 (carnivores), 雜食性 動物 (omnivores) 單細胞行胞內消化,腔腸及扁形動物無特化消化系統,
六大營養素之維生素 脂溶性維生素 維生素 A 維生素 D 維生素 E 維生素 K 水溶性維生素 維生素 B 群 維生素 C.
焦點 98 呼吸系統. 呼吸器官 ( 呼吸膜 ) 1. 薄而濕潤 2. 表面積大 3. 密佈微血管.
生 物 的 新 陈 代 谢生 物 的 新 陈 代 谢 人和动物的三大营养物质代谢. 几点说明 1 、人体内营养物质的来源、去向 三个来源: 食物中 XX 的消化、吸收 自身 XX 分解 其他物质的转化 三个去向: 合成 XX (或贮存) 氧化分解供应能量 转化为其他物质.
第一節 腎臟-尿液的生成 第二節 輸尿管、膀胱及尿道 第三節 體液平衡
第七章 物质代谢 [提要] 人体维持生命和完成肢体活动都需要消耗能量。机体所消耗的能量是由存在于食物(糖、脂肪及蛋白质)中的热能在体内代谢后供给的。这些能源物质在体内分解供能过程中产生的代谢尾产物必须排出体外,才能保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进行。本章主要讨论营养物质的消化与吸收规律,主要营养物质在体内的代谢特点,代谢废物的排泄机理以及运动的影响。
王 子 坊 《洛陽伽藍記》 主講教師:張其昀.
尿液的形成 腎小體(球)的過濾作用 腎小管的再吸收作用 腎小管的分泌作用 尿液的組成
3-1 食物中的養分與能量 趣味科學實驗:膨糖的製作 3-2 酵素 重要性 可改變代謝作用反應進行的快慢 成分 蛋白質 影響因素
缓冲溶液 聂爱英
细胞生活的环境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6-1 呼吸運動 6-2 血糖的恆定 6-3 體溫的恆定 6-4 排泄作用
焦點 1 動物的排泄作用.
單元二 動物的恆定性.
第七章 體液的恆定 第 3 節 體液的恆定.
水产品加工技术 董益生 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2014年1月 2017/3/2.
人和动物体内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
第四章動物的代謝與恆定性 第一節恆定性的意義與重要性 第二節消化作用與營養 第三節循環作用與養分的運輸 第四節呼吸作用與氣體交換
运 动 生 理 学 主讲:徐芝芳 2010年 2月.
生物 第二章 植物的營養器官與功能 第二章第1節 根、莖和葉的構造.
专题二 新陈代谢 植物新陈代谢 动物新陈代谢 微生物新陈代谢.
§3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水盐平衡调节.
全球暖化、水污染、空氣污染.
本文件不代表官方立場,且作者已盡力確保資料的 準確性,惟任何未經授權擅自使用本資料所造成的損害,作者不負賠償責任。
低碳生活 从我做起! 10级物理系 张羽菲
糖代谢中的其它途径.
中枢兴奋药-酰胺类及其他类.
高中生物必修3:稳态与环境 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复习) 克拉玛依市第九中学 李峰之
调查 体温的日变化规律 1.同一个人在一日内的体温变化有何特点? 2.不同的人(年龄、性别不同)体温变化有何异同? 成员 母亲 父亲
第三节酸硷平衡的失调 Disturbance of Acid-base Balance 一
第31章 氨基酸的生物合成.
腎臟疾病 -1 (Renal Disease).
老化的細胞生物學 (1)細胞衰老(senescence) (2)基因體的不穩定(genomic instability)
藥理學 治療痛風藥物 主講者:康雅斐.
第十四章 利尿药和脱水药.
动物生命活动调节.
溫室效應.
單元內容 什麼是高血壓 高血壓有哪些症狀 導致高血壓的可能原因 高血壓對健康的危害 高血壓的危險因子 如何控制高血壓 高血壓的藥物治療.
第七章 體液的恆定 第 2 節 尿液的形成.
病理生理学 牡丹江医学院 病生教研室.
Formation and Excretion of Urine
排泄作用 人體的泌尿系統 生物體內水分的恆定 生物的防止水分散失構造 試題評量 連我 連我 連我 連我 連我.
第七章 體液的恆定.
大纲与要求 第十一章 泌尿系统(Urinary system) 掌握:
動物體內的運輸作用 作者:李曼韻老師.
第十五章 泌 尿 系 統.
第四章 生物氧化 Biological Oxidation.
第三节 微生物的耗能代谢(生物固氮) 一、固氮微生物 二、固氮酶 三、影响固氮作用的主要因素.
蛋白質的沈澱作用 能使蛋白質發生沈澱作用的因素有: 酸 酸性試劑 單寧酸 重金屬離子(汞離子、鉛離子等) 咖啡因 嗎啡 中性鹽 有機溶媒 熱
第四章 動物的代謝和恆定性 第4節 排泄作用與體液恆定.
1.ATP的结构: A-P~P~P 高能磷酸键 ADP+ Pi+ 能量 酶 磷酸基团 腺苷.
第5章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第4节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 制作者:靖江市刘国钧中学 薛晓燕.
第七章 體液的恆定 第 3 節 體液的恆定.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Regulation of Urine Formation
18-3 課堂整理 第十五組 0993B010 張維哲 0993B042 游博雄.
呼吸道解剖構造 氣道(airway passages):鼻咽、氣管、細支氣管、呼吸細支氣管、肺泡管、肺泡.
Machine Learning & Bioinformatics
細胞.
養豬廢水處理 豬糞尿排泄量因豬隻體重、採食飼料品質及飼養方式不同有很大差異,豬隻按NRC(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美國國家研究會議 )營養標準餵飼結果,其糞便排泄量(濕重) 約為飼料採食量乾種之51﹪;以一頭體重為150到200公斤的豬為例,每天所排放的糞便量約為2公斤。
第一章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及营养和免疫.
第 18 章 心臟血管系統: 血液(blood).
§2.3 红外光谱的特征吸收峰.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排泄作用與體液恆定

體液恆定的維持 代謝廢物的排出 滲透壓的調整 體液成分濃度的控制

排泄作用 將細胞代謝作用產生的廢物排除體外的過程 含C、H的養分經呼吸作用產生的二氧化碳和水 核酸和蛋白質代謝產生之含氮廢物:如氨、尿素、尿酸 血紅素在肝臟分解所產生膽色素隨糞便、尿液排出

排泄途徑 呼吸系統(肺臟) CO2、一部分H2O、熱能等。 排泄系統(腎臟)和皮膚(汗腺) 含氮廢物(尿素、尿酸等),多餘水分、熱能

Urea cycle → urea(NH2)2CO + (fumarate) + 4 ADP + 4 Pi 2 NH3 + CO2 + 4 ATP + (Asp) → urea(NH2)2CO + (fumarate) + 4 ADP + 4 Pi 尿素是由一分子CO2 + 2分子氨於肝臟中所形成

Uric acid C5H4N4O3 毒性最小、溶解度低 可結晶排出體外 人類如尿酸堆積,無法有效排出,會因尿酸結石的堆積,而形成痛風 應少吃嘌呤(purin)含量高的食物

陸生脊椎動物廢物的排泄途徑

無脊椎動物排泄廢物 變形蟲 水螅

扁形動物的排泄構造 具有最原始的排泄構造稱為原腎管(nephridium) 末端有焰細胞(flame cell) 原腎管=排泄小管+焰細胞 末端有焰細胞(flame cell) 焰細胞內有一簇纖毛,可擺動以吸入體液腸道和體表亦可排含氮廢物

環節動物的排泄構造—後腎管(Metanephridium)

昆蟲的馬氏小管司排泄作用 馬氏小管排泄尿酸 馬氏小管具有肌肉,可蠕動 馬氏小管一端封閉,一端連於中、後腸之間 後腸可再吸收有用的物質

人體的泌尿系統 包括腎臟、輸尿管、膀胱和尿道

腎臟 位於腹腔背方、脊柱兩側 分為外層的皮質和內層的髓質 皮質含有許多腎元 髓質內有許多呈錐狀的腎錐體和一呈漏斗狀的腎盂

腎臟構造和機能的單位--腎元 每個腎臟約由一百萬個腎元構成,由腎小球與腎小管構成 腎元可分皮質腎元和近髓質腎元(juxlamedullary nephron),近髓質腎元的腎小管深入髓質中

腎小球 為球形構造,位於皮質,其外為鮑氏囊,內為微血網構成的絲球體 絲球體外圍的細胞特化為足細胞,增加過濾的表面積 進入絲球體的血管稱入球動脈 離開者仍為動脈,稱出球動脈

腎小管 細而彎曲的小管 分為近曲小管、亨耳氏套(位於髓質)、遠端小管 靠絲球體的一端膨大且向內凹陷成杯狀,稱為鮑氏囊 近曲小管會伸入髓質,形成亨耳氏套,再返回皮質中形成遠端小管,最後與髓質中的集尿管(構成腎錐體)相接,由集尿管再通至腎孟

腎元的兩套微血管網 第一套位於鮑氏囊中,形成絲球體的主要部分,是極有效的過濾器,與腎小球的過濾作用有關 第二套纏繞在腎小管的四周,是極有效的物質交換器,與腎小管的再吸收作用和分泌作用有關

尿液的形成 過濾作用(filtration) 再吸收作用(reabsorption) 分泌作用(secretion)

過濾作用 發生在絲球體與鮑氏囊之間 除了血球細胞、血小板、大型蛋白質外,大部分養分與廢物皆濾出 濾出動力: 入球動脈血壓>出球動脈 此處孔隙較大

再吸收 藉主動運輸或擴散作用完成 濾液流入腎小管中,再經過腎小管細胞的選擇性再吸收,將濾液中有用的物質,如葡萄糖、胺基酸、水分等,透過第二套微血管網送回血液

每天濾液約180L,但實際尿液僅約1.4L

分泌作用 藉主動運輸或擴散作用完成 腎小管除再吸收作用,也有分泌作用,可將血液中某些廢物如藥物(如青黴素)、色素等,從腎小管壁泌入濾液中

集尿管 多個腎元的遠曲小管→集尿管 集尿管前段仍可再吸收水分和無機鹽、分泌無機鹽類 集尿管後段內的液體即為尿液 集尿管→腎乳頭→腎盂→輸尿管

血漿、腎小球濾液及尿液成分的比較表 蛋白質 葡萄糖 胺基酸 鹽 尿素 血漿 7.00 0.10 0.05 0.72 0.03 腎小球濾液   蛋白質 葡萄糖 胺基酸 鹽 尿素 血漿 7.00 0.10 0.05 0.72 0.03 腎小球濾液 0.00 尿液 1.50 2.00

人體尿液的組成 95%水分 2.5%含氮廢物:大部分為尿素,少部分為尿酸 1.5%無機鹽類及少量其它物質

尿液分析 理學檢查(尿量,顏色,清澈度等),比重(Sp. Gr.),酸鹼度(pH),亞硝酸鹽(Nitrite),蛋白質(Protien),葡萄糖(Glucose),酮體(Ketone Bodies),膽紅素(Bilirubin),尿膽素原(Urobilinogen),紅血球(Erythrocyte),白血(Leukocyte)球及尿沉渣(Sediments)。

洗腎

洗腎--腹膜透析

人體如何排尿 場地、時機合宜排尿 膀胱貯存達一定量刺激膀胱壁上壓力受器 經感覺神經傳至脊髓與大腦 薦椎控制膀胱平滑肌(逼尿肌)與內括約肌 大腦產生尿意,控制外括約肌 場地、時機合宜排尿

體液恆定的維持 血液水分恆定的維持 電解質恆定的維持 酸鹼平衡的維持

人體血液水分恆定的維持 位於下視丘的滲透壓接受器(osmoreceptor)偵測水分多寡 水分太少,受器會刺激抗利尿激素釋放調節腎小管通透性,維持水分穩定 抗利尿激素(ADH)由下視丘分泌,貯存於腦垂腺後葉 ADH促進遠曲小管、集尿管再吸收水分 無法產生足量ADH→尿崩症

抗利尿激素調節 水分的吸收

人體電解質恆定的維持 體液恆定與滲透壓有密切關係 滲透壓受無機鹽影響,體液中又以鈉離子佔陽離子90%最重要 Na+流失過多導致血壓下降,心臟、血管壁感受後,刺激近腎小球細胞分泌腎素 腎素(蛋白酶)活化血管張力素刺激腎上腺皮質分泌醛固酮(aldosterone) 醛固酮刺激遠曲小管和集尿管增加對Na+及水的再吸收,於是血壓上升,醛固酮停止分泌 血壓太高,心房排鈉素(ANP),可抑制腎素,刺激排鈉

醛固酮調節鈉離子吸收

酸鹼平衡的維持 血液的緩衝作用 肺排除H2O+CO2 腎臟調節酸鹼平衡 PH較高 HCO3- -H2CO3緩衝系統(碳酸—碳酸鹽) NaH2PO4 NaH2PO4(磷酸—磷酸鹽) 血紅素和血漿蛋白 肺排除H2O+CO2 腎臟調節酸鹼平衡 H+過多 PH偏低 腎小管(尤其是近曲小管)增加HCO3-再吸收,形成H2CO3 ,再由肺排除CO2 腎小管分泌H+腎細胞代謝的NH3和H+結合為NH4+排除 PH較高 降低腎小管對HCO3-再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