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预应力混凝土构件
9.1 预应力混凝土的基本概念 9.1.1 预应力混凝土的基本概念 预应力混凝土的提出: 9.1 预应力混凝土的基本概念 9.1.1 预应力混凝土的基本概念 预应力混凝土的提出: 普通混凝土的缺点:a. 在使用荷载下带裂缝工作:影响耐久,功能!刚度!疲劳性!若不裂,加大截面面积增加自重。 不开裂 s = 20~ 30N/mm2
b. 难以利用高强度钢筋。与lim对应的s= 200N/mm2。而高强钢丝可达160N/mm2 。 预应力混凝土的基本原理: 预应力:在混凝土结构承受使用荷载之前的制作阶段预先对砼施加应力。
在构件未受力之前,在拟受拉区施加压应力,使构件在使用荷载下产生的拉应力很大部分被预压应力抵消。由此达到改善普砼缺点的目的。 图
预应力砼构件的受力特征: a. 提高了构件的抗裂性; b. 预应力的大小可根据需要调整。 c. 在使用荷载下,预应力砼构件基本处于弹性工作阶段(未裂) d. 施加预应力对构件的正截面承载力无明显影响。
预应力混凝土的优缺点: 优点:a. 提高构件的抗裂能力 b. 增大了构件的刚度。相同PsT,f预 << f普,耐久性好,耐疲劳,提高抗剪承载力。 c. 充分利用高强度材料的性能。预应力筋 Pu FPy d. 扩大了构件的使用范围:减轻自重,加大跨度,提高适用能力。 缺点:成本高,材料质量要求高。工序复杂,技术水平要求高。
9.1.3 施加预应力的方法 按照张拉钢筋与浇捣混凝土的先后次序分为: 先张法: 9.1.3 施加预应力的方法 按照张拉钢筋与浇捣混凝土的先后次序分为: 先张法: 张拉钢筋 支模、浇砼 砼达到一定强度剪丝 产生预应力
后张法: 浇砼,预留孔道 达到强度,穿筋 张拉钢筋,锚固 孔道灌浆 先、后张法的适用范围和各自的优缺点。
9.1.4 预应力混凝土使用的材料和机具 锚、夹具:用于固定钢筋 构件制作完后,能取下重复使用–––夹具 9.1.4 预应力混凝土使用的材料和机具 锚、夹具:用于固定钢筋 构件制作完后,能取下重复使用–––夹具 用于永久固定钢筋、作为构件的一部分 –––锚具 不同种类的锚具,有不同的固定原理。同时固定预应力筋不同。锚具不同则回缩量不同,尺寸外形对构件的影响不同。
9.2 张拉控制应力与预应力损失 9.2.1 张拉控制应力 con:张拉钢筋时,张拉设备上的测力计所指示的总张拉力/预应力筋面积 9.2 张拉控制应力与预应力损失 9.2.1 张拉控制应力 con:张拉钢筋时,张拉设备上的测力计所指示的总张拉力/预应力筋面积 con的确定原则:与预应力钢筋的强度标准值fpyk(软)或fptk(硬)有关。
考虑的因素: a. con 。产生的预应力大,抗裂性好 con > 0.4 fptk 0.5 fpyk b. con 过高。可能引起张拉时钢丝拉断 也只能适当。或Pcr 与 Pu 过干接近 c. 与所采用的钢筋种类和张拉方式有关。软钢,硬,先张,后张
张拉控制应力允许值 张拉方法 钢种 先张法 后张法 碳素钢丝. 刻痕钢丝. 钢铰线 0.75 fptk 0.7 fptk 热处理钢筋. 冷拔低碳钢丝 0.7 fptk 0.65 fptk 冷拉钢筋 0.90 fpyk 0.85 fpyk
在考虑提高施工阶段的抗裂性及减少应力松驰、摩擦、钢筋发批张拉及台卒之间的温差损失时,可以提高0.05fptk(0.05fpyk)
9.2.2 预应力损失 预应力筋按张拉后,由于各种原因会下降到一定的程度,这一现象称为预应力损失。引起预应力损失的原因有六大类。先分别找出这些损失出现的原因,再根据先张法和后张法的施工特点,了解不同预应力损失的组合。con–l =P –––有效预应力。
1. 张拉端锚具变形和钢筋内缩引起的预应力损失l1 a–––回缩量 l –––张拉端~锚固端距离 直线: 曲线:
图 lf –––反向摩擦影响长度(m) rc –––曲线的曲率半径 , kc –––表9-3摩擦系数 x –––张拉端至计算截面的距离 x lf
2 预应力钢筋与孔道壁之间的摩擦引起的损失l2 后张法: x ––– 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的孔道长度(m)可用投影长度。 ––– 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曲线孔道长度的夹角(rad)。 当 + kx 0.2时, l2 = con(kx + )
3 受张拉的钢筋与承受拉力的设备之间的 温差引起的预应力损失l3 加热养护:此时砼未结硬。筋自由伸长,而台座不动。松了––– 产生温差损失 小钢模生产的构件无此项损失。
4 预应力钢筋的应力松弛引起的损失l4 应力松弛现象:指钢筋在高应力状态下,由于钢筋的塑性变形而使应力随时间的增长而降低的现象。 应力松弛:长度不变,应力随时间增长而降低。应力松弛的特点与钢种有关。软钢小而硬钢大,与时间有关,先快后慢。一天完成80%,一小时为50%。
利用超引拉工序可以减少l4 超张拉工序: 对钢筋 从 01.05con(持荷2min) con 对钢丝 从 01.05con(持荷2min) 0 con 超张拉的持荷2min,已将部分的松弛完成,所以可达到减少l4的目的。
钢筋在高应力长期作用下具有随时间增长产生塑性变形的性质。在长度保持不变的条件下,应力值随时间增长而逐渐降低,这种现象称为松弛。 应力松弛与初始应力水平和作用时间长短有关。 根据应力松弛的长期试验结果,《规范》取 普通预应力钢丝和钢绞线: 低松弛预应力钢丝和钢绞线: 当scon≤0.7fptk时, 当0.7fptk <scon≤0.8fptk时, ψ为超张拉系数,一次张拉时,取ψ=1;超张拉时,取ψ=0.9。当scon≤0.5fptk时,可不考虑应力松弛损失,即取sl4=0。
5 由于砼收缩、徐变引起的预应力损失l5 收缩、徐变将引起构件缩短, 钢筋回缩,引起l3,砼徐变 f 'cn 收缩、徐变将引起构件缩短, 钢筋回缩,引起l3,砼徐变 f 'cn 此时预应力的大小,纵筋含钢率等: 先张法 9.5 张拉控制应力和预应力损失
、 ' ––– 受拉区、受压区预应力筋和非预应力筋的含钢率。 后张法 、 ' ––– 受拉区、受压区预应力筋和非预应力筋的含钢率。 pc、'pc ––– 产生第一批预应力损失后的预应力损失后,受拉区、受压区预应力钢筋在各自合力点处砼的法向压应力 9.5 张拉控制应力和预应力损失
l5还可考虑环境和时间因素的影响 干燥 ('l5) l5 (1.02~1.03) 高温 ('l5) l5 0.5) 时间影响: l5 ('l5) j ––– 预加应力至承受外荷的天数( j 120天)
6 混凝土的局部挤压引起的预应力损失l6 后张法中,用螺旋式预应力钢筋作配筋的环形构件:电杆、水池、压力管道等。直接在混凝土上进行张拉。这时筋对构件产生外壁的径向压力,使砼局部挤压,钢筋松驰,引起l6 d > 3m, l6 = 0 d 3m, 取l6 = 30N/mm2
9.2.3. 预应力损失值的组合 先张法构件:砼预压前 lI = l1 +l3 +l2 砼预压后 lII = l5 后张法构件:砼预压前 lI = l1 +l2 砼预压后 lII = l4 +l5 +l6 总损失: l = li +lII 先张法: l4 100N/mm2 后张法: l4 80N/mm2
* 减少预应力损失的措施: 针对引起不同预应力损失的原因,寻找措施 l1:小变形夹具,减少垫板,增加台座长度。 l2:减少摩擦,两端张拉。 l3:采用二次升温养护:t 020 使砼达到一定强度,再升温。 l4:超张拉,减少l4,让l4先部分完成。 l5:控制pc(完成第一批损失后的砼预应力), 'pc 0.5f 'cm,f 'cm不太小,减小收缩徐变的一些措施。
9.3 后张法构件端部锚固区的局部承压验算 a. 防止局压传递段劈裂(抗裂) ––– 局部受压区的截面尺寸要求。 9.3 后张法构件端部锚固区的局部承压验算 a. 防止局压传递段劈裂(抗裂) ––– 局部受压区的截面尺寸要求。 式中: Fl ––– 局部受压面上作用的局部压力设计值 Fl = 1.2conAp Aln ––– 局部受压净面积,从锚具边45°成拉垫板扩散至构件表面减去孔道,凹槽部分。
l––– 砼局压强度提高素数,“ 套箍”作用 Al ––– 局压面积 Ab ––– 局压时计算底面积,按同心、对称原则确定
b. 局部受压承载力计算: 为防止构件端部的局压破坏,配方格网式或螺旋式间接钢筋。 式中 ––– 体积配筋率
9.4 预应力 轴心受拉构件各个阶段的应力分析 9.4.1 轴心受拉构件各阶段应力分析 先张法 放松预应力筋之前: pc = 0 9.4 预应力 轴心受拉构件各个阶段的应力分析 9.4.1 轴心受拉构件各阶段应力分析 先张法 放松预应力筋之前: pc = 0 p = com –lI s = 0 放松预应力筋之后: sI = con pcI(压) sI = con – lI –e pcI
截面平衡条件: pI Ap = pcI Ap + sI As (com–lI –p pcI ) Ap = pcI Ac + sI As 式中:A0 = Ac +es ·As + e ·Ap -换算截面面积。 扣除孔道,钢筋等后的截面面积的砼截面面积。
非预应力筋:sII=EspcI (压) 完成第二批损失之后: 非预应力筋:sII=EspcI (压) 预应力筋: pII=con – l – EspcI 砼的有效预压应力,用于抗裂性验算 pcI、pcII 可分别将Np =(con – 2)Ap看作外力除以构件的核算截面面积。
考虑非预应力筋对预应力的影响: 非预应力筋阻止徐变,使砼产生拉应力,使pcII降低: sII= EspcII + l5 使用阶段:受力过程的三个特征点: N Np0(c =0) Np,cr(c =ftk) Nu(fpy)
加载至砼应力为零: c= 0 s= l5 p= p0 = con – l Np0=p0Ap – csAs=(con – l)Ap – l5As=pcII·A0 式中 Np0 ––– 消压轴力,抵消截面上混凝土有效预压应力所需的轴向力。
加载至构件截面即将开裂: c= ftk s= es ftk – l5 p= con – l + e ftk 截面平衡:Np,cr=ftk·Ac + sAs + p Ap Np,cr= (ftk + pcII)A0 (预应力存在可以提高抗裂质) 式中 Np,cr ––– 预应力轴拉构件即将开裂所能承受的轴向力。
加载至构件破坏: c= 0 s= fy p= fpy 所以:Nu=fpy·Ac + fy·As (应力的存在不能提高正截面承截力) Nu ––– 极限承截力。
后张法 预应力钢筋锚固后:(完成lI) c= pcI s= espcI p= con – lI 截面平衡: p Ap = c·Ac + s · As 试中 An ––– 构件的净截面面积 An = A0 – eAp = Ac + ec·As
完成第二批损失后: c= pcII s= espcII + l5 (压) p= con – l 截面平衡: p Ap = cAc + s · As
消压 (加载到混凝土应力为零) c= 0 s= espcII + l5 – espcII = l5 (压) p= con – l + epcII 截面平衡: Np0 = pAp – Ass = pcII·A0
构件即将开裂 c= ftk s= esftk – l5 (拉) p= con – l + epcII + eftk 截面平衡: Np,cr = pAp + Ass + Ac·ftk = (pcII + ftk)A0
构件加载达到极限承载力: c= 0 s= fy p= fpy Nu = fpy·Ap + fy ·As 作业:比较先、后张法各阶段的应力状态及公式的表达。
9.4.2 轴心受拉构件使用阶段的计算 (1) 使用阶段承载力计算 r0N Nu = fyAs + fpy ·Ap r0 ––– 结构重要性系数; N ––– 轴力设计值 式中,主要用来求Ap和As,一般按构造设As求Ap。
(2) 使用阶段裂缝验算 裂缝控制等级分为三级。 严格要求不出现裂缝的构件 (一级) sc – pc 0 sc ––– 按荷载短期效应值合求得的砼的法向应力 pc ––– 扣除全部预应力损失后的砼预压应力 即:在荷载短期效应组合下,不出现拉应力。
一般要求不出现裂缝的构件 (二级) 短期效应组合:sc – pc ct rftk 长期效应组合:lc – pc 0 式中 ct ––– 砼拉应力控制系数。 例:碳素钢丝,尾架 ct = 0.3 r ––– 受拉区砼塑性影响系数。 轴拉构件取1.0 lc ––– 荷载长期效应组合下的砼法向应力。 即:在荷载短期效应组合下,允许出现拉应力,但一定有限值;在荷载长期效应组合下,不允许出现拉应力。
允许开裂,但限制裂缝密度 (三级) wmax wlim 轴拉 cr = 2.7 cr 偏拉 cr = 2.4 受弯、偏压 cr = 2.1
(3). 施工阶段验算 先张法:放松预应力钢筋时构件承载力验算。 后张法:张拉钢筋时构件承载力验算,端部锚固区局压验算。
承载力验算: 式中:fck' ––– 放松(张拉)预应力钢筋时砼立方体抗压强度相应的抗压强度设计值,直线内插。 例:C30 75% 22.5在20.25中插 cc ––– 放松(张拉)钢筋时砼的预应压力
9.5 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计算 预应力构件直至开裂前,基本处于弹性工作状态。 所以,由材力分析得:
Np = N1 + N2 若已知N1, N2, A0, I0, ep, 即可求得各特征点的应力状态表达式。 y ––– 以向下为正,向上为负
1. 先张法预应力受弯构件各阶段的应力分析: 放松预应力筋时: 式中 NpI ––– 已出现第一批预应力损失 NpI = (con – lI)Ap + ('con – 'lI)A'p
在预应力钢筋合力处砼受到的法向压应力: 法向压应力引导卢砼压缩,同时预应力筋受压为epcI,所以: pI = con – lI – epcI(yp) 'pI = 'con – 'lI – e'pcI(y'p)
完成第二批损失之后: NpII ––– 完成全部预应力损失后预应力钢筋的合力。 NpII = (con – l)Ap + ('con – 'l)A'p 同理:预应力钢筋的有效预应力: pe = (con – l – epcII (yp) 'pe = ('con – 'l – e'pcII (y'p)
加载至受弯构件截面下边缘应力为零时,当外荷载作用的弯矩使截面下边缘产生的拉应力正好为 pcII (y0) ––– 消压状态,相应的弯矩称为消压弯矩。 p(y0) = con – l – epcII(yp) + epcII(y0) = con – l
由材力知: p(y'0) 进一步减少 式中:W0 ––– 换算截面受拉力缘的弹性抵抗矩。
p,cr = con – l + Ieftk 受拉区砼即将开裂时: E'c = 0.5Ec p,cr = con – l + Ieftk Mcr = M0 + Mscr = (pcII + rm ftk)W0 考虑塑性开裂弯矩 'p 进一步减少 预应力提高了抗裂性能。
构件破坏时: pu = fpy = 'con – 'l – e'pcII – f'py + e'pcII = 'con – 'l – f'py (以拉应力的形式表达)
2. 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使用阶段承载力计算: 矩形截面: As, As, Ap均屈服 'pu = 'con – 'l – f'py 适用条件:2' x b h0
––– 纵向受压钢筋(包括预应力筋和非预应力钢筋)合力点至受压区边缘的距离,当pu 为拉应力时, 用s 代替。 b ––– 受压力相对界限高度 对有屈服点的钢筋 (热轧钢筋和冷拉钢筋)
对无屈服点的钢筋 (钢丝、钢铰成) p0 = con – l ––– 受拉区预应力钢筋合力点处砼法向应力为零时预应力钢筋的应力。
T形截面: x hf 第一类 x > hf 第二类
第一类 判别完类型后可以列出两种类型的计算公式 利用正截面承截力,计算公式要求在已知M的条件下,确定As, As, Ap, Ap。当不配A p时,可按构造确定As, As,利用基本公式求x和Ap;当配置Ap时,可先不考虑Ap,并按构造确定As及As,估算Ap,再按Ap = (0.15 ~ 0.25)Ap,再由公式计算pn,计算Ap和Ap。
斜截面承载力计算: 受弯构件由于预应力的存在,阻滞了斜裂缝的出现和开展,增加了砼剪压区的高度和骨料咬合力,提高了斜截面抗剪强度Vp。 V Vcs + Vp Vp = 0.05Np0 Np0 ––– 计算截面上砼的法向预应力为零时,预应力钢筋和非预应力钢筋的合力。 Np0 = App0 + Ap''p0 – Asls – A's'ls
当 Np0 > 0.3fcA0 取 Np0 = 0.3fcA0 过大的压力可能降低抗剪强度 当构件同时配有箍筋和弯筋时: V Vcs +VP + 0.8 fyAsbsins + 0.8 fpyApbsinp 一般在公式中,Vp 、Vw 、 Vwp均已确定,按剪力设计值求得:
3. 先张法预应力砼受弯构件使用阶段的裂缝控制验算: 正截面裂缝控制验算: 裂缝控制等级: 一级 ck – pc 0 二级 ck – pc ft k cq– pc 0 三级 wmax wlim
斜截面抗裂验算: 主要措施是限制主拉应力和主压应力。 限制主拉应力 严格不裂 tp 0.85ftk 一般不裂 tp 0.95ftk
限制主压应力 cp 0.6fck tp 和cp 均可利用材力的公式求解。 传递长度和锚固区长度: 先张法和预应力是靠钢筋和砼之间的粘结作用传递的,因此需要一定的范围才能建立,在验算时应考虑这些因素的影响。
4. 预应力砼受弯构件使用阶段的变形验算: 预应力受弯构件由于预应力的作用产生反拱(向上的挠曲变形),在使用荷载下产生的变形要抵消一部分反拱,所以预应力构件的变形将较普砼构件小一些。
预应力作用产生的反拱: 式中 Np0 ––– 完成全部预应力损失后的预应力合力大小。
荷载作用下的挠度计算: 按最小刚度原则,按结力的方法求: 按荷载短期效应组合计算并考虑荷载长期效应组合的影响。 变形验算:
5. 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施工阶段验算: cc、ct是考虑与制作和运输、吊装阶级数一致时的最大拉应力和压应力。 例:先张法构件:制作阶级: 运输及安装阶级:
则要求: 不允许出现裂缝的构件 ct 1.0 ftk cc 0.8 fck 当预拉区允许开裂构件,当预拉区不配置预应力钢筋时 ct 2.0 ftk cc 0.8 f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