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井方法与数据处理 教师:庞巨丰教授.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2 和 5 的倍数的特征 运动热身 怎样找一个数的倍数? 从小到大写出 2 的倍数( 10 个): 写出 5 的倍数( 6 个) 2 , 4 , 6 , 8 , 10 , 12 , 14 , 16 , 18 , 20 5 , 10 , 15 , 20 , 25 , 30.
Advertisements

第五节 函数的微分 一、微分的定义 二、微分的几何意义 三、基本初等函数的微分公式与微分运算 法则 四、微分形式不变性 五、微分在近似计算中的应用 六、小结.
2.8 函数的微分 1 微分的定义 2 微分的几何意义 3 微分公式与微分运算法则 4 微分在近似计算中的应用.
信号与系统 第三章 傅里叶变换 东北大学 2017/2/27.
碰撞 两物体互相接触时间极短而互作用力较大
碰撞分类 一般情况碰撞 1 完全弹性碰撞 动量和机械能均守恒 2 非弹性碰撞 动量守恒,机械能不守恒.
第十六章 动量守恒定律 第4节 碰 撞.
桂立明 核安全综合知识 第一章 原子核物理基础 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 辐射防护与环境保护研究室 桂立明 / 年7月6日.
康普顿散射的偏振研究 姜云国 山东大学(威海) 合作者:常哲 , 林海南.
Radiation Interactions with Matter
教材版本:新教材人教版九年级(上) 作品名称:同类二次根式 主讲老师:张翀 所在单位:珠海市平沙第一中学.
§17.1 原子核的一般性质 原子核的组成 原子核由核子组成。 质子(P): 核子 中子(n): 原子核符号
第十章原子核物理 掌握:衰变定律、衰变常数、半衰期、放射性活 度、带电粒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熟悉:电离比值 放射性核衰变类型
《高等数学》(理学) 常数项级数的概念 袁安锋
原子核与放射性 信息工程学院 数理教研室.
核医学概论.
第 12 章 原子核及基本粒子简介 大亚湾核电站夜景.
第五节 微积分基本公式 、变速直线运动中位置函数与速度 函数的联系 二、积分上限函数及其导数 三、牛顿—莱布尼茨公式.
§5 微分及其应用 一、微分的概念 实例:正方形金属薄片受热后面积的改变量..
2-7、函数的微分 教学要求 教学要点.
§5 微分及其应用 一、微分的概念 实例:正方形金属薄片受热后面积的改变量..
余角、补角.
第一章 商品 第一节 价值创造 第二节 价值量 第三节 价值函数及其性质 第四节 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与利己利他经济人假设.
问:图中∠α与∠β的度数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天然放射现象.
元素周期律.
Presenter: 宫曦雯 Partner: 彭佳君 Instructor:姚老师
光学谐振腔的损耗.
第一章 从实验学化学 第二节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摩尔质量 黑龙江省庆安一中 孙秀民.
龙湾中学 李晓勇 学习目标: 能根据所给溶液写出单一溶液、混合溶液中的电荷守恒关系式。
第二章 常用的辐射量和测量 临床放射学 放射卫生学 辐射防护学
第六章 自旋和角动量 复旦大学 苏汝铿.
NaI(TI)单晶伽马能谱仪实验验证 朱佩宇 2008年1月3日.
Μ子寿命测量 王纬臻 合作者 吴泽文 指导老师:乐永康.
三、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 基本要点: ABn分子或离子的几何构型取决于与中心A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目。 价层电子对=σ键电子对+孤对电子对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比例 比例的意义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第8章 静电场 图为1930年E.O.劳伦斯制成的世界上第一台回旋加速器.
第三章 辐射 学习单元2 太阳辐射.
看一看,想一想.
第三单元 从微观结构看物质的多样性 同分异构现象.
从物理角度浅谈 集成电路 中的几个最小尺寸 赖凯 电子科学与技术系 本科2001级.
过程自发变化的判据 能否用下列判据来判断? DU≤0 或 DH≤0 DS≥0.
原子结构 专题知识复习.
概 率 统 计 主讲教师 叶宏 山东大学数学院.
线 性 代 数 厦门大学线性代数教学组 2019年4月24日6时8分 / 45.
第四章 一次函数 4. 一次函数的应用(第1课时).
复习.
用计算器开方.
激光器的速率方程.
第15章 量子力学(quantum mechanics) 初步
§6.7 子空间的直和 一、直和的定义 二、直和的判定 三、多个子空间的直和.
§5.3 泡利原理和同科电子 一、确定电子状态的量子数 标志电子态的量子数有五个:n,l,s,ml,ms。
第五节 缓冲溶液pH值的计算 两种物质的性质 浓度 pH值 共轭酸碱对间的质子传递平衡 可用通式表示如下: HB+H2O ⇌ H3O++B-
物理常见题型解题法(十二) 1.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的应用 【例1】 天然放射性元素 (钍)经过一系列α衰变和β衰变之后,
一 测定气体分子速率分布的实验 实验装置 金属蒸汽 显示屏 狭缝 接抽气泵.
第4课时 绝对值.
第18 讲 配合物:晶体场理论.
高中化学专题复习 化学用语与常用计量(一) 河北省宣化县第一中学 栾春武.
分数再认识三 真假带分数的练习课.
温州中学选修课程《有机化学知识拓展》 酯化反应 温州中学 曾小巍.
Timing & charge yield of Surface and Bulk event
§17.4 实物粒子的波粒二象性 一. 德布罗意假设(1924年) 波长 + ? 假设: 实物粒子具有 波粒二象性。 频率
第 二节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第四节 向量的乘积 一、两向量的数量积 二、两向量的向量积.
本章优化总结.
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 扬中市第二高级中学 田春林 2018年11月14日.
第三节 数量积 向量积 混合积 一、向量的数量积 二、向量的向量积 三、向量的混合积 四、小结 思考题.
专题1 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 第一单元 1.1.1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厦大附中 俞佳.
N = 47原子核91Ru的低位能级结构研究:g9/2壳三准粒子激发
§2 自由代数 定义19.7:设X是集合,G是一个T-代数,为X到G的函数,若对每个T-代数A和X到A的函数,都存在唯一的G到A的同态映射,使得=,则称G(更严格的说是(G,))是生成集X上的自由T-代数。X中的元素称为生成元。 A变, 变 变, 也变 对给定的 和A,是唯一的.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测井方法与数据处理 教师:庞巨丰教授

前 言 核测井定义----将核技术应用于井中测量, 根据岩石及其孔隙流体的核物理性质,研究井的地质剖面,勘探石油、天然气、煤以及金属、非金属矿藏,研究石油地质、油井工程和油田开发的核地球物理方法 —称核测井〈又称放射性测井〉

核测井的分类:大体分四类 a):γ测井。含自然γ和γ —γ测井(散射测井)。前者又分自然γ和自然γ能谱测井;后者又分 地层密度和岩性密度测井。 b):中子测井。主要含中子寿命测井、 一般中子测井和中子诱生γ测井。中子寿命测井也称热中子衰减时间测井;一般中子测井含热中子测井和超热中子测井;它们又含有单探测器中子和补偿中子测井;中子诱生γ能谱测井通常包括快中子非弹性散射γ能谱测井(即C/O比测井)、中子俘获γ能谱测井和中子活化γ能谱测井等。

c):放射性核素示踪测井。这种方法是利用放射核素作为示踪剂,将掺入流体中,并注入到井内,通过流体在井中的流动而使核素分布到各种孔隙空间。利用核γ测井对示踪剂进行追踪测量,确定流体的运动状态及其分布规律。 d):核成像测井。如核磁共振成像测井等。

第一章放射性基本知识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b):原子质量单位:原子质量的国际单位是以碳的同位素¹²C的原子质量为标准确定。 a):原子与原子结构:原子—原子是处于中心的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绕核运动的一 个或若干个电子组成。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b):原子质量单位:原子质量的国际单位是以碳的同位素¹²C的原子质量为标准确定。 一个原子质量单位u——定义为¹²C原子静止质量的1/12, 1u=mc×1/12=1.992678×10—26×1/12 =1.660566×10-27 Kg。

与碳单位相应的阿佛加德罗常数为: 这样: 1u=1g/NA C):原子核的表示方法, 原子的标记形式:

X是该原子的化学元素符号; A为质量数----即以u为单位原子核质量 四舍五入的整数. Z---质子数(即原子序数); N为中子数 即;N=A-Z,在实际工作中往 往只写出元素符号和质量数,即写成 :

12C的质量为:11.996709u,则质量数为:12 的质量为4.001506u,则质量数 A=4; d)原子核分类: 例如: 通常写成 12C的质量为:11.996709u,则质量数为:12 的质量为4.001506u,则质量数 A=4; d)原子核分类: 核素—用Z , A 表示的原子核。按Z 和A 的大小进行分类;

的一类原子核素 同位素—凡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几 种核素;如: 三种核素都是氢的同位素 同中子素—中子数相同,质子数不同的几 核 素—凡具有相同质子数Z和中子数N 的一类原子核素 同位素—凡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几 种核素;如: 三种核素都是氢的同位素 同中子素—中子数相同,质子数不同的几 中核素;如:

基态—原子核可处于不同的能量状态,能量最 低状态。 同量异能素—质子数和中子数都相同,而能量 状态不同的核素。如: 加写m的核 素能量状态较高,处于激发态。不加 m的核素表示最低能量状态,即处于 最低能量状态,即基态。 基态—原子核可处于不同的能量状态,能量最 低状态。

激发态—原子核处于比基态高的能量状态,即 原子核被激发了。 天然丰度(如同位素丰度)—对于天然存在的 元素,其中一种同位素在该天然元素 中的所占原子百分数,称为该同位素 的天然丰度。

第1.1节:放射性现象和衰变 1.1.1放射性现象 放射性核素—原子核有稳定的和不稳定的 两种,不稳定性核素称为放射性核素。

有的发射α射线,有的发射β射线,有 的在发射α射线或β射线的同时还在发 射γ射线,有的三种射线都有。原子核 放射性—放射性核素都能自发的放出各种射线。 有的发射α射线,有的发射β射线,有 的在发射α射线或β射线的同时还在发 射γ射线,有的三种射线都有。原子核 自发的放射出各种射线而自身发生变化 的现象称为放射性。 放射性核素有天然(自然)的: 等,和人工(生产)放射性核素:

射线的性质 1、 α射线—由氦原子核 组成的粒子流。 氦核又称α粒子,因而可以说是α粒子 1: 流。 α粒子— 质量数为4,带两 1、 α射线—由氦原子核 组成的粒子流。 氦核又称α粒子,因而可以说是α粒子 流。 α粒子— 质量数为4,带两 正电荷。对物质的电离作用很强,而 贯穿物质的本领很小。在空空气中的射 程2.6cm—11.5cm,在岩石中的射程只 有10¯³cm,即10μm 。 1:

2:β射线—高速运动的电子流。V=2C/3(C 为光速),对物质的电离作用较强,而贯穿 物质的本领较小。在金属中的射程约0.09 cm. 3:γ射线—由γ光子组成的粒子流。 γ光子是 不带电的中性粒子,以光速运动。 γ射线 又是一中波长很短的电磁波 ,具有 两重 性,即波动性和粒子性。对物质的电离作

用很小,而贯穿本领很大。能穿过地层和 钢铁。 γ光子具有波动性,即γ光子在传输过程中 表现出有一定的频率ν和波长λ, λ与ν和光 速C之间的关系: γ光子具有粒子性是说γ光子是一个一个微 粒,每个γ光子具有一定相对性,质量 有运动速度C,因而具有一定能量

1.1.2原子核衰变 原子核衰变—不稳定的原子核自发的 放出各种射线而转变为另一种核素的 过程。 母核—衰变前的原子核 子核—衰变后剩余的余核 三种过程:

(1):a衰变—原子核自发的放出a粒子而发 生核转变的过程。 表达式: 特点:1)衰变前后总的原子数和总的 中子数不变; 2)母核可以是基态也可以是激 发态;

发生于A>200的重核。但不等于A>200 都能发生衰变 3)子核处于基态也可能处于激发态 4)子核处于激发态是不稳定的,会跃迁 到基态,跃迁时多余的能量以γ射线的 形式释放出来,故a的衰变往往伴随有 γ射线的发出。 5)a衰变主要发生于重核绝大多数a衰变 发生于A>200的重核。但不等于A>200 都能发生衰变

6)a离子能谱的分立,能量一般4-9Mev (2)β衰变 β衰变—原子核自发的放射出电子或正 电子或俘获一个轨道电子而发出的和转 变 β衰变的三种表示过程:

轨道电子俘获 e¯、e+分别为负电子和正电子 分别为中子和中微子。 特点:1)β衰变前后核的质量数不变,只 是核电核数改变 2)轨道电子俘获—原子核俘获一个 核外绕核运动的电子而发生核转变 的过程,有K—俘获,即俘获K层

电子,有L—俘获,M—…,K—俘获几率最大。 3)稳定原子核要求中子数和质子数保持一比例,即: 中子数过多发生β¯衰变,质子数过多发生β+衰变或K俘获。 4)K—俘获子核处于激发态,伴随发射γ射线, β¯和β+衰变的子核处于激发态。

也会伴随发射γ射线。 5)β衰变必然放出中微子和反中微子(因 要满足能量、和动量守恒)中微子的静 止质量为0,不带电,与物质作用极弱, 穿透能力极强,探测很困难。 6) β粒子的能量是连续能量。能谱连续分 布几乎所有的放射性核素都存在β衰变

(3)γ衰变( γ跃迁) γ跃迁—原子核低激发态的同质异能跃迁。一般处于激发态的核寿命都很短, 认为是伴随α、γ粒子子核放射出来的。但也有一些核的激发态寿命比较长,最长可达100000年。通常把寿命可测

寿命>0.1秒称长寿命同质异能态。他们发生γ跃迁可以直接观察到γ射线活度随时间的衰减,我们把这种几率小的核同质异能转变过程称γ衰变。 γ衰变的母核和子核是同质异能素。 级联跃迁—有些原子核由激发态跃迁到基态时,要连续的发生几次跃迁称级联跃迁。

如左图所示: 令Edγ为γ的衰减能量 Ei为出态能量 Ej为末态能量 则Ed γ = Ei—Ej 又Ed γ = Ei+Ej   如左图所示: 令Edγ为γ的衰减能量 Ei为出态能量 Ej为末态能量 则Ed γ = Ei—Ej 又Ed γ = Ei+Ej 其中E γ 和ER分别为γ 射 线的能量,

E R为原子核反冲能量。一般ER很小 所以 因而通常说γ射线能量Eγ为两种能量之差 如要算 Er,根据动量守恒定律

若ER、MR、Mγ所用的单位分别为ev 、u 、Mev。则:

式中,θ为 γ1和γ2发射方向之间的夹角。当 γ1与γ2朝同一方向发射,即夹角θ=0时

当γ1与γ2朝相反的方向,即θ=180度时 原子核从激发态向较低能态或基态跃迁中, 发射出γ光子,并不是唯一的方式,还存在 发射电子的竞争过程。 内能转换效应—当原子核从激发态向较低 能态跃迁时,可以把激发能直接交给原子 的壳层电子依其发射出来的现象 。

这种射出来的电子称为内能转换电子 根据能量守恒,内能转换电子的能量为: Eei=Eγ-Wi i= K L M… Wi为i层的结合 能。 由于γ跃迁是γ发射和内能转换电子发射相 互竟争过程,因此,和的跃迁几率λ等于γ 发射的几率λ γ与内能转换电子发射的几率 λe之和,

i=K L M… 分别为i壳层发射电子强度和γ辐射强度(粒子数/秒)。在内能能转换过程中,原子内层电子空缺由外层的电子填充,从而原子发射特征x

射线或欧歇电子(Auger) 还必须指出:电子质量很小(不同原子核) 对电子的能量必须考虑爱恩斯坦的相对论效 应

1.1.3核转变的移位定则 各种核衰变电荷数的变化 衰变类型 母核电荷数 子核电荷数

1.1.4衰变纲图

第1.2节 放射性衰变规律 1.1.2 放射衰变的一般规律

那核数随时间减少服从什么规律呢? 放射形的衰变是自发进的,对某一个具体 的原子核来说,衰变总是要发生的,但何 时发生不知到,无法人工控制,放射性原 子核衰变是一种统计过程,对许多同一种 核素的原子核,衰变不是同时发生,有先 后但总的趋势总是原子核随时间逐渐减少 ,原子核的性质也随之变化。 那核数随时间减少服从什么规律呢?

式中,λ为比例常数,称为原子核衰变常数。 负号,表示随时间增加而核数减少。

可见,放射形原子核的衰变服从指数规律 (1)核衰变的指数规律 放射性原子核数N随时间t的增加,按指数 规律逐渐减少,如下图所示:

那么,lnN随t的增加按直线减少(如上图) 这一规律与实验发现的规律十分符合, 放射性原子核,不管什么衰变方式,都服 从指数衰减规律。但不同的放射性核素衰 变的快慢不同。此规律不受外界条件的影 响。

(2)衰变常数 λ是衰变常数 ,其物理意义为:

必须注意:λ是原子核 总衰变常数(总的 几率/单位时间),应等于各种衰变方式的 分支衰变常数λi,(第i个分支衰变的衰变 常数)之和:

(3)半衰期 放射形核素的半衰期—放射形原子核数衰 减衰减到原来数目的一半是所需的时间,

问题:总半衰期与分支半衰期之间的关系? 半衰期是标志放射性核素稳定性的简单而 适用的物理量。在自然γ能谱测井中,几种 天然放射性核素半衰期,

(3)平均寿命 平均寿命—指放射性原子核平均生存的时 间。No个原子核中,从t=0到t=无穷都可 能有核衰变,在t t+dt时间内,有dN个 原子核衰变,这dN各原子核的寿命是t。 因此,平均寿命可作No个原子核命的累加 起来再被No除:

可见平均寿命与衰变常数互为倒数,这样 只要知道其中一个量,其他两个量可求。 (5)放射的活度 令Α=λΝ,则A为t时刻放射性核素的衰变率, 即单位时间放射性原子衰变数,称为t时刻 放射活度

分支比—第I种分支衰变的放射性活度Ai与 变的分支比 放射性活度是衡量放射性物质放射性强度 一个重要的物理量

常用的放射性活度单位

关于放射性几个常用概念和物理量 1电离辐射—能通过处级过程或次级过程引 起电离的带电粒子或不带电粒 子,它们混合组成的辐射。如 β¯射线、α射线、γ射线和中子 流等都是电离辐射。 2放射源—用作电离辐射的任何量的放射性 物质。

3 比放射性的活度(比活度) -单位质量放射性物质的放射性活度。即放射源的放射性活度与其质量比。用a表示: a=A/m (Bg/g 次衰变/sg Ci/g) a的大小表示放射源纯度的高低若放射源是一种纯的放射性核素:

4辐射强度 定义:放射性物质单位时间内放射粒子的 数目。量纲为粒子数/秒。 如:α、β和γ辐射强度分别为α粒子 /秒、β粒子/秒和γ粒子/秒。 注意:辐射强度与放射性活度 有本质 的区别。

1.2.2连续放射性衰变 连续衰变—原子核衰变往往是一代接一 代地连续下去直到最后达到稳定为止, 这种过程称为连续衰变

1.2.3放射性平衡 放射性平衡—原子核在衰变过程中, 常常由于母核和子核的衰变常数λ( 或半衰期T)不同而出现动态平衡现 象,这就是所谓动态平衡。 两次衰变为例进行讨论如下:

1.2.4放射系 放射系—连续衰变系列,目前发现三个天 然放射系和一个人工放射系共四个 。 第一:天然放射系 地壳中本来就存在的放射系称为天 然放射系,有三个,母核的半衰期 与地球的年龄相近或更长。

(1)钍系(4n系) 该衰变系中的核素的质量数都是4的 整数倍,即A=4n故又称4n系

(2)铀系(4n+2) 铀衰变系中的核素的质量数A= 4n+2 故称4n+2系

(3)锕铀系(简称锕系,又称4n+3) 锕铀衰变系中核素质量数A= 4n+3称4n+3系

第二:人工放射系(4n+1系)

第一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