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財務學的基礎 第一節 期望效用理論 第二節 風險態度 第三節 艾萊士的矛盾 一、確定效果 二、分離效果 三、反射效果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渡黑水溝 郁永河. 2 戎克船:是明末清初時期往返兩岸的主要交通工具 ∗ 1. 關於台灣的開發歷史,我們到底了解多少呢?不妨試著說出 就我們所知有關台灣開發史的故事、小說、電影、音樂與大 家分享。 ∗ 2. 什麼是黑水溝?黑水溝為什麼會成為大陸移民渡海來臺時最 大的威脅? ∗ 3. 有聽過「六死三留一回頭」、「有唐山公,無唐山嬤」這兩.
Advertisements

国外股市红利分配 上海证券研究发展中心 李国旺. 一、红利分配的基本概念 红利与股息 优先股股东 普通股股东 税后利润 上市公司股息政策 国家税收政策 上市公司实施分红 法律规定 公司的章程 红利支付方式.
Q Q q q —— 为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而歌 雨 说 郑愁予. 1. 学习拟人、比喻、反复等修辞手法, 体会它们在形象塑造、表情达意中的作 用。 2 .理清诗人的创作思路和诗歌的结构, 体会诗歌形象的逐层勾勒和作家情感的 逐步展现。 3 .通过作者对春雨形象的描绘和歌颂, 领悟作者对儿童的关爱之情。
103/12/20 行為財務學簡介. 大綱 傳統財務學所面臨的挑戰 非理性行為-期望效用? 非理性行為-理性預期? 報酬的可預測性-橫斷面 報酬的可預測性-時間序列 投資行為 公司理財.
會計學 Chapter 1 基本概念 1-2 基本概念 第一節 單式簿記 第二節 會計學的定義與功用 第三節 會計學術與會計人員 第四節 企業組織 第五節 會計學基本第五節 會計學基本慣例 第六節 會計方程式 第七節 財務報表.
Chapter 5 教育發展與職業選擇. 1. 認識高職學生的生涯進路。 2. 了解個人特質與職業屬性之 間的關係。 3. 認識打工安全與勞動權益。
广东省省级精品课程 国际贸易 第一章 导论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何元贵教授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概述 一、国际贸易课程的历史及其地位 早期的苏联模式 90 年代的国际经济学 经济学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之一.
计算机组成原理.
王 子 坊 《洛陽伽藍記》 主講教師:張其昀.
小 王 子 組別:第五組 班級:財金二甲 組員:A 林安潔 A 陳思羽 A 許雅涵
课文导入 闻一多 七子之歌——澳门 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 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 但是他们掠去的是我的肉体,
11-1 保險業之定義 11-2 保險業之設立 11-3 保險業之組織 11-4 保險業之營業範圍
我们身边的行为金融学.
看一看:图中是什么?.
9-1 火災保險 9-2 海上保險 9-3 陸空保險 9-4 責任保險 9-5 保證保險 9-6 其他財產保險
学校心理危机干预 ___学校心理危机的干预系统、 干预过程、干预技巧 浙江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 周红五
Chapter 6 竞争与合作战略 成本领先战略 差异化战略 集中化战略 合作战略 竞争优势分析.
数理金融 ——资产定价的原理与模型 郭多祚主编.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 说课教案 说课教师:孝义二中 李丹.
枫树 苹果树 椰树 杨树 松树. 枫树 苹果树 椰树 杨树 松树 树 与 人类 提供氧气 提供材料 提供食物 美化环境 净化空气 防风固沙.
Chapter7 退房程序與帳務的處理.
景氣循環 景氣循環 美國景氣循環變化歷程 景氣循環面面觀 景氣循環分析的介紹 總體經濟學 chapter 8 景氣循環.
槍砲病菌與鋼鐵 第三組.
Chapter 6 选择渠道成员.
Chapter 9  国际货币体系 ▲国际金本位制 ▲布雷顿森林体系 ▲牙买加货币体系 ▲欧洲货币体系.
導覽解說與環境教育 CHAPTER 3 解說員.
敬业与乐业 梁启超.
財務報表的內容 四種報表格式 財務報表的補充說明 會計師簽證的重要性 合併報表 財務報表分析 Chapter 2 財務報表的內容.
Managers as Decision Makers 情緒的影響:決策陷阱的實例 The Emotional effect
老師 製作 法律與生活.
川教版 八年级下册 第三学习主题 第8课 农村和城市的改革 江苏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 许崇善.
练习分析.
大师笔下的大师 巨人心中的巨人 臧克家: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原题: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CHAPTER 7 服務的商務禮儀 Instructor: 李育倫.
CHAPTER 6 寫的溝通. CHAPTER 6 寫的溝通 第六章 寫的溝通125 第一節 寫的溝通之特性127 壹、蒐集資料為起點128 貳、清楚表達訊息128 一、大綱模式129 二、自問自答模式 130 三、腦力激盪式 130 參、善用資料130 肆、簡潔有力131 一、簡潔扼要,話說完就停筆131.
第十七章休閒農業之經營策略與成功之道 17 Chapter.
Chapter 2 勞工安全衛生法.
企業金融的十二堂課 第十二課 公司理財與行為財務學
第八章 股票价格指数 王玉霞 证券投资学 东 北 财 经 大 学 第8章 股票价格指数.
独特的建筑—信息的获取与应用 大 屯 中 学 王 伟 娜.
供应链管理 第四十二讲 主讲教师:孙宝凤 学时:48学时.
成语运用专题训练 成语是我国汉字语言词汇中一部分定型的词组或短句。成语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
風險分析與財務結構 瞭解風險的定義與種類 衡量企業風險與財務風險 影響企業風險的因素 影響財務風險的因素 以現金流量衡量企業長期的財務狀況
怎麼可能發生這種事? 環境真的有這麼糟嗎?
國際行銷管理 林 建 煌 著.
2017年9月12日4时43分 词学家的词韵与音韵学家的词韵 鲁国尧. 2017年9月12日4时43分 词学家的词韵与音韵学家的词韵 鲁国尧.
Chapter9 金融监管体系.
第一節 知覺 第二節 認知 第三節 學習 第四節 創造力
7 不完全競爭市場.
CHAPTER 2 綜合所得稅之架構.
老師 ____製作.
A1 “奔腾少年” 学校生活 本刊第001期 本刊共 28 版 出版人:刘雨清 2014年6月1日 星期日 五月初四 甲午年 己巳月 癸卯日.
八、电路的三种状态 通路: 开路: 用电器短路 短路: 电源短路.
导数应用辅助图片(2) 欧阳顺湘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
西师大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 心田上的百合花.
预防流感保健康 学校 老师.
林中小溪 普里什文.
第五章 有限情緒: 處置效應.
老師 製作 休閒農場.
心理學—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人際溝通.
第一章 緒論.
長者自務學習計劃運作模式 高秀群女士 黃燕卿女士 顧佩君女士 21/12/2005.
財務預測 財務預測的用途 法令相關規定 預測的基本認知 預測的方法 製作預測性報表 財務報表分析 Chapter 16 財務預測.
第六章 展望理論對財務決策之影響 處分效果 賭資效果 權益風險貼水異常現象 隱含波動率指數
U3A 第三年齡大學 天主教會的古老生態 源自歐洲天主教會生活習慣 (參加106年教育部推展的自主學習團體得知)
自慢 社長的成長學習筆記 何飛鵬.
猜一猜,是什么物品? 一方小花纸, 四边长牙齿。 千里朋友要说话, 快快请它当差使。 谜底: 邮票.
團體工作的倫理議題 CHAPTER 12. 團體工作的倫理議題 CHAPTER 12 團體工作的倫理議題 1.如果我有資格執行個別治療,那麼我也可以執行團體治療。 2.仔細而審慎地篩選團體成員,較符合專業倫理要求。 3.在團體治療開始前,讓成員能先有準備以便從團體中獲得最大利益,是非常重要的。
Chapter1 大師的視界,見證歷史的腳步
行为金融与金融之谜 刘海龙.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一章 財務學的基礎 第一節 期望效用理論 第二節 風險態度 第三節 艾萊士的矛盾 一、確定效果 二、分離效果 三、反射效果 第一章 財務學的基礎 第一節 期望效用理論 第二節 風險態度 第三節 艾萊士的矛盾 一、確定效果 二、分離效果 三、反射效果 第四節 代理關係 行為財務學 Chapter 1 財務學的基礎

第一節 期望效用理論 期望效用理論(von Neumann and Morgenstern) 描述「理性人」在風險條件下應有的決策行為 第一節 期望效用理論 期望效用理論(von Neumann and Morgenstern) 描述「理性人」在風險條件下應有的決策行為 規範(normative)經濟學 行為財務學 描述人們實際上如何在風險條件下作決策 實證(positive)經濟學 行為財務學 Chapter 1 財務學的基礎

「風險」與「不確定性」 「風險」 意指知道事情之可能結果與各種可能結果發生的機率[統計學當中的隨機變數] 「風險」可以機率衡量 「不確定性」 意指我們不知道各種可能結果發生的機率,甚至於不知道事情之可能結果 「不確定性」不能以機率衡量 行為財務學 Chapter 1 財務學的基礎

期望效用 期望效用 乃指在某種風險情形下,某一屬性之效用期望值 即是將每種可能結果的效用以機率加以加權,以計算效用的期望值 假設行為A所帶來的財富水準wAi之發生機率為pi,行為B帶來的財富水準wBi之發生機率為 qi,當下式成立時將傾向採取行為A。 行為財務學 Chapter 1 財務學的基礎

自然對數效用函數 行為財務學 Chapter 1 財務學的基礎

期望效用之例子 EU(P1)>EU(P2),投資人選擇方案一(P1) 兩種狀態 F:景氣繁榮 發生機率0.6 R:景氣低迷 發生機率0.4 方案一(P1) F:財富水準100 R:財富水準5 期望效用 方案二(P2) F:財富水準60 R:財富水準10 EU(P1)>EU(P2),投資人選擇方案一(P1) 行為財務學 Chapter 1 財務學的基礎

第二節 風險態度 人們對於風險的態度可以區分為 風險趨避者(Risk Aversion) 風險愛好者(Risk Seeking) 第二節 風險態度 人們對於風險的態度可以區分為 風險趨避者(Risk Aversion) 風險愛好者(Risk Seeking) 風險中立者(Risk Neutral) 人們在大多數情況下討厭風險,但若給予風險補償,人們還是願意承擔風險。例如 兩個預期報酬率相同的股票,大部分的人會選擇低風險的股票進行投資 若要選擇較高風險的投資,會要求較高的報酬補償其所承擔之風險 行為財務學 Chapter 1 財務學的基礎

效用函數可以用來判斷人的風險偏好 風險趨避者(Risk Aversion) U(E(P1))>EU(P1) 效用函數隨著財富水準增加而遞減,為一凸性(concave)效用函數 風險愛好者(Risk Seeking) U(E(P))<EU(P) 效用函數隨著財富水準增加而遞增,為一凹性(convex)效用函數 風險中立者(Risk Neutral) U(E(P))=EU(P) 只在意期望值的大小,而不在意風險的高低 行為財務學 Chapter 1 財務學的基礎

風險趨避者與確定等值 以方案一(P1)為例 我們已知P1的期望效用為 而P1的期望值為 該期望值所對應之效用為 可知, ,故自然對數效用函數描述的是風險趨避者之行為 確定等值 風險性方案P1帶給決策者之效用為3.4096,若給決策者確定的財富30.17(確定等值)亦可達到該效用水準 P1的期望值62與該確定財富30.17中間的差距,代表決策者為了規避風險所願意放棄的財富[保險費] 行為財務學 Chapter 1 財務學的基礎

自然對數效用函數下之確定等值 -風險趨避者 行為財務學 Chapter 1 財務學的基礎

風險愛好者之效用函數 行為財務學 Chapter 1 財務學的基礎

風險中立者之效用函數 行為財務學 Chapter 1 財務學的基礎

艾萊士的矛盾 (1) 問題一:決策者可以在以下的方案a與方案a*中進行選擇 大部份人偏好方案a,也就是說U(a)>U(a*),即 U(a)= u($1,000,000)>0.89u($1,000,000) +0.1u($5,000,000)=U(a*) 亦即0.11u($1,000,000)> 0.1u($5,000,000) 行為財務學 Chapter 1 財務學的基礎

艾萊士的矛盾 (2) 問題二:決策者可以在以下的方案b與方案b*中進行選擇 大部份人偏好方案b*,也就是說U(b*)>U(b),即 U(b)=0.11u($1,000,000)<0.1u($5,000,000)=U(b*) 行為財務學 Chapter 1 財務學的基礎

艾萊士的矛盾 (3) 因為0.11u($1,000,000) > 0.1u($5,000,000)和 故選擇方案a與選擇方案b*是互相矛盾的決策,此即為有名之艾萊士的矛盾 艾萊士的矛盾點出了人的決策行為違反期望效用理論所描述的行為 行為財務學 Chapter 1 財務學的基礎

違反期望效用理論 一、確定效果(certainty effect) 二、分離效果(isolation effect) 三、反射效果(reflection effect) 行為財務學 Chapter 1 財務學的基礎

確定效果 (1) 艾萊士的矛盾(Allais’s Paradox)就是Kahneman及Tversky所謂之確定效果 此效果是指相對於不確定的結果(outcome)來說,個人對於確定的結果會過度重視,亦即當確定的結果與不確定的結果同時出現時,個體較偏愛確定的結果。 行為財務學 Chapter 1 財務學的基礎

確定效果 (2) 實驗設計一:Kahneman和Tversky訪問77人,賭局a及賭局b之不同決策選擇比例? 賭局b的期望值較高,但選的人較少,所以決策者偏好確定結果(賭局a) 行為財務學 Chapter 1 財務學的基礎

確定效果 (3) 實驗設計二:Kahneman和Tversky訪問81人,賭局c及賭局d之不同決策選擇比例? 行為財務學 Chapter 1 財務學的基礎

分離效果 (1) 若一組賭局(prospect)可以用不只一種方法被分解成共同和不同的因子,則不同的分解方式可能會造成不同的偏好,這就是分離效果 行為財務學 Chapter 1 財務學的基礎

分離效果 (2) 實驗設計三:Kahneman及Tversky訪問85人,考慮下列需經過兩個階段之賭局: 第一階段:75%的機率無任何結果,25%的機率會進行到第二階段 當進行到第二階段時,必須在賭局i與j間做選擇: 賭局i:確定可獲得$30。(期望值為25%×$30=$7.5) 賭局j:80%機率可獲得$45。(期望值為25%×80%× $45=$9) 行為財務學 Chapter 1 財務學的基礎

分離效果 (3) 決策者必須在第一階段賭局結果知道之前,在賭局i與j間做選擇,結果顯示有83%的受訪者選擇賭局i。 實驗設計二與實驗設計三之唯一差異在於實驗設計三引進了第一階段賭局 若以預期效用理論的觀點來看,這兩個賭局是相同的,個人的選擇應該相同。 行為財務學 Chapter 1 財務學的基礎

分離效果 (4) 然而,實驗設計三當中,大部份的人會選擇賭局i (實驗設計二當中,大部份的人會選擇賭局d) 在兩階段賭局當中,決策者會忽略第一個階段,而只考慮到第二個階段的選擇,即是有短視(myopia)的現象。 雖然這兩種情況的預期值相同,但是由於個人不同的分解方式,會得到不同的偏好。 行為財務學 Chapter 1 財務學的基礎

分離效果 (5) 在實驗設計三中,決策者再進行的二階段的決策時,直接忽略掉第一階段,將第二階段獨立出來後的決策與實驗設計二相同。 這種決策者會因為問題描述方式的不同而有不同的選擇,就是所謂的框架相依現象。 行為財務學 Chapter 1 財務學的基礎

反射效果 (1) 個人對利得和損失的偏好剛好相反 在面對損失時,有風險愛好(risk seeking)的傾向 對於利得則有風險趨避(risk aversion)的傾向 個人注重的是相對於某個參考點(reference point)的財富變動而不是最終財富部位的預期效用 行為財務學 Chapter 1 財務學的基礎

反射效果 (2) 假設有兩個賭局: 第一個賭局有80%的機率得到$4,000 第二個賭局是確定得到$3,000 問卷的結果顯示有80%的受訪者選擇第二個賭局[偏好確定結果] 若將出象改成負的 第一個賭局有80%的機率損失$4,000 第二個賭局是確定損失$3,000 問卷的結果顯示有92%的受訪者選擇第一個賭局[偏好不確定結果] 行為財務學 Chapter 1 財務學的基礎

代理關係 代理問題主要存在於股東與管理者之間,是因為股東與管理者的利益不一致所產生的現象 代理問題的存在會使套利受到限制,因而造成市場無效率 投資人缺乏專業知識去評價套利者的能力 噪音交易者風險 套利者在決定套利之際,一開始就先降低風險暴露程度 行為財務學 Chapter 1 財務學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