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目標 OBJECTIVES 明白需求與供給的決定因素 區別需求量的改變與需求的變動兩者之間的差異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Chapter 11. 行銷管理 Chapter 11 訂價概 念 11-2 行銷管理 Chapter 11 訂價 概念 11-3.
Advertisements

Price Elasticity of Demand
第十章 分 配 理 論 INDEX 第一節 所得分配的基本概念 第二節 生產要素的需求 第三節 分配的邊際生產力理論
第 2 章 需求與供給 經濟學 精簡本 作者 謝振環.
譯著:王銘正 製作:王銘正 馬惠茹 © 2012 Cengage Learning. All Rights Reserved. May not be copied, scanned, or duplicated, in whole or in part, except for use as permitted.
家戶與廠商的互動 需求 供給 市場均衡 市場機能 市場經濟制度
2 供給與需求的基本分析.
運輸經濟學 第二章 經濟問題與經濟概念.
家戶與廠商的互動. 家戶與廠商的互動 生產 購買 支付 利潤 薪資 支付 雇用 提供 其他條件不變(如個人所得、消費偏好、需求人數),在一定時間內,消費者在各種可能的價格下,願意且有能力購買的產品數量 需 求 需 求 法 則 其他條件不變(如個人所得、消費偏好、需求人數),在一定時間內,消費者在各種可能的價格下,願意且有能力購買的產品數量.
3 需求 供給 改變 的 和.
第一節 需求 第二節 供給 第三節 市場均衡 第四節 市場均衡之變化
家戶與廠商的互動 需求 市場均衡 經濟效率 市場經濟制度
獨占與管制 張清溪 / 台大經濟系.
需求,供給,與市場均衡.
Ch.2 需求與供給分析.
差別取價 第三級差別取價的訂價方式 及差別取價規則演練 1.
第三章 家計與廠商 學前預知 3-1 需 求 慾 望 需 求 消 費
為何眼鏡沒有健保給付 眼鏡有矯正功能 有美觀功能 自配眼鏡要2000元 健保給付只要400元
物價膨脹與通貨緊縮 物價膨脹.
三、效率,市場機能與政府干預 需求價格與消費者剩餘 供給價格與生產者剩餘 一隻看不見的手 管制 市場失靈.
第二章 供需均衡與彈性.
第二三四章 供給與需求.
第2章 市場、需求與供給 經濟學原理‧溫明忠 著‧前程文化 出版.
彈性.
共同決定價格與交易量, 這是市場經濟分配資源的方法。
消費、儲蓄與投資 消費函數與儲蓄函數.
第四章 資金成本.
Individual and Market Demand 個人與市場需求
第二章 需求與供給 需求 供給 市場均衡 供需的變動.
九十八學年度第一學期經濟學 Chapter 4 價格彈性.
第二章 需求与供给曲线及其有关概念
完全競爭市場的廠商 14.
經濟學 I 第三章 消費行為的研究.
電子商務基本概念 電子商務的定義 1-1 電子商務的特性 1-2 電子商務的演進 1-3.
公共经济学(第二版)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6 生產者決策的基礎 本章及下一章則要討論供給線背後的生產者行為;從追求利潤最大的行為。對生產者行為的了解,可分為三個步驟:
Internet Economics Basics of Demand Side
第 3 章 彈性 陳映君 3.1 需求的價格彈性之意義 3.2 衡量需求的價格彈性 3.3 直線型需求曲線上各點的彈性
第四章 生產理論 1.生產函數 2.生產期間 3.總產量、平均產量與邊際產量 4.等產量線 5.最適要素僱用量 6.規模報酬.
第七章 總供給與總需求.
第 3 章 供需量對價格的反應程度 本章內容要點 需求的價格彈性之定義及計算方式 利用彈性探討價格變動與總收益的關係 決定需求彈性的因素
十六、總合供需均衡 或避市場均衡與利率之決定 利率與商品市場均衡 總合需求線 勞動市場均衡與總合供給線 凱因斯寵何供需模型之均衡分析
选择:三个基本问题 稀缺性资源 人们的福利 优化配置与有效使用 需求 供给.
彈性及其應用 東華書局製作.
第6章 凱因斯學派:貨幣政策.
個體經濟學 張清溪 / 國立台灣大學
需求、供給與 市場均衡 2 本章學習目標 了解需求的概念、定義與內容。 了解供給的概念、定義與內容。 認識市場供需均衡與市場失衡時的調整。 了解價格機制與價格管制。
二、供給,需求與市場平衡 需求 供給 市場均衡 均衡的變動 價格彈性.
需求與需求法則 需求變動與需求量變動 供給與供給法則 供給變動與供給量變動.
第二章 需求與供給 2-1 需求與需求法則 2-2 需求量變動與需求變動 2-3 供給與供給法則 2-4 供給量變動與供給變動
共同決定價格與交易量, 這是市場經濟分配資源的方法。
需要量變動與需要變動 影響需要變動之因素-其他因素 1.
經濟學100 第三章 消費者行為.
3 供需彈性與均衡分析.
產品設計與流程選擇-服務業 等候線補充資料 20 Oct 2005 作業管理 第六章(等候線補充資料)
圖解經濟學 第二篇 個體經濟活動.
13 凱因斯模型 本章與下一章以總合供需模型說明 國民所得與物價水準是如何決定出來的。 本章先介紹構成總合支出四項目中的民間消費支出與投資,
經濟學 I Economics.
本章學習目的 瞭解彈性的意義與衡量 瞭解需求的價格彈性 瞭解供給的價格彈性 瞭解需求的所得彈性 瞭解需求的交叉彈性 瞭解價格彈性的應用
原著:N. Gregory Mankiw 編譯:王銘正 製作:王銘正 馬惠茹
⇒ 以正斜率的線來代表外匯供給與匯率的關係 外匯需求與匯率呈反向關係 ⇒以負斜率的線來代表外匯需求與匯率的關係
第十六章 總合供需模型.
開南大學公共管理碩士在職專班 課程名稱:管理經濟學 MANAGERIAL ECONOMICS
第 3 章 彈 性 經濟學 精簡本 作者 謝振環.
資源配置的五個面向 生產什麼 如何生產 何時生產 何處生產 生產收入如何分配 經濟學概要 Chapter 2 需求、供給與均衡.
彈性的概念 與應用 4. 彈性的概念 與應用 4 本章學習目標 了解彈性的概念、定義與衡量方式。 分析需求彈性與總收入兩者之間的關係。 說明影響需求價格彈性的因素。 掌握影響供給價格彈性的因素。
第二讲: 供给、需求、均衡价格 环境经济学补充知识 2019/7/23.
國際收支帳 = 經常帳 + 金融帳 商品交易:購買力平價理論 金融投資:利率平價理論.
第一章 電子商務簡介 第一篇 電子商務概論篇.
台灣全球運籌發展協會 亞洲供應鏈助理管理師證照課程.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學習目標 OBJECTIVES 明白需求與供給的決定因素 區別需求量的改變與需求的變動兩者之間的差異 區別供給量的改變與供給的變動兩者之間的差異 OBJECTIVES

學習目標 瞭解並測量需求與供給的價格彈性 明白需求的價格彈性與總支出之關係 瞭解政府對物品課稅及生產者將它轉嫁的程度 OBJECTIVES

3.1 市場需求 價格與需求曲線 需求量(quantity demanded) 指的是某一定期間內,在其他情況不變時,針對商品或服務的某一個價格水準,消費者「願意」且有「能力」購買的數量

3.1 市場需求 (例)手機需求表(demand schedule)

3.1 市場需求 需求曲線(demand curve)

3.1 市場需求 需求法則(Law of Demand) 當其他情況不變下,商品價格與需求數量呈反向變化關係

3.1 市場需求 影響需求的因素 所得 正常財(normal goods) 會隨著消費者所得增加,需求量亦會跟著增加的商品貨物

3.1 市場需求 所得 汰選財(inferior goods)(劣等財) 當消費者所得增加時,需求卻會降低的物品 中性財(neutral goods) 需求數量不隨所得改變而變動的商品或服務

3.1 市場需求 嗜好 消費者態度(品味與嗜好)的改變也會成為需求增加的原因,消費態度也會受到廣告的影響

3.1 市場需求 相關商品價格 替代品(substitute products) 指兩樣不同物品的用途極為相似,彼此間可以相互替代 互補品(complementary products) 必須共同搭配使用的物品

燕子、禮券與鑽戒 核心概念 影響需求 市場行銷 時間讀解

「廣告女王」藤原紀香萬種風情 核心概念 廣告 需求變動 時間讀解

3.1 市場需求 價格預期 消費者對欲購買產品未來價格預期的消息,會造成需求的變動,若預期未來價格會上升,則在目前的價格下會增加對該產品的需求

3.1 市場需求 消費人數 相較十年前,現今很多的商品與服務之需求量增加,主要是因為市場上潛在的消費者數量相較於十年前大大地提升了

3.1 市場需求 國際效果 某一商品的市場需求包含國內需求與國外需求,匯率的變化即會改變商品的需求量

3.1 市場需求 需求函數(demand function) 對商品X之需求量 商品X之價格 相關商品Y之價格 所得 其他需求的變數

3.1 市場需求 需求量的改變與需求的變動 市場需求量的改變 在同一條需求曲線上,由於價格變動所引起的需求量變化

3.1 市場需求 需求的變動 當價格以外的其他因素發生變化時,會使整條需求曲線往左或往右移動 需求增加,需求曲線向右方移動 需求減少,需求曲線向左方移動

3.1 市場需求 需求量的改變與需求的變動

3.2 市場供給 市場供給是說明生產者的行為,所指的是產品價格與其供給量間之關係

3.2 市場供給 價格與供給曲線 供給量(quantity supplied) 某一定期間內,在其他條件不變之情況時,針對商品或服務的某一個價格水準,生產者「願意」且有「能力」供給的數量

3.2 市場供給 (例)手機供給表(supply schedule)

3.2 市場供給 (例)手機供給曲線(supply curve)

3.2 市場供給 供給法則(Law of Supply) 假定其他條件不變下,價格上漲供給量增加、價格下跌供給量減少的關係 價格與供給數量呈正向變化關係之基本經濟原則

3.2 市場供給 影響供給的因素 生產技術 生產技術的革新,降低了生產成本,使產品的供給增加 要素價格 當原料或生產要素的價格下降,生產者增加供給;反之亦然

3.2 市場供給 影響供給的因素 其他產品價格 由於生產要素具備多種使用的可能性,當某一項產品的市場價格上升時,會將生產資源與設備轉移至高價位產品的生產上

3.2 市場供給 影響供給的因素 價格預期 當廠商預期未來市場價格的改變,會改變其生產量 供給者人數 當市場有更多廠商加入生產時,會造成市場供給量的增加

3.2 市場供給 影響供給的因素 國際效果 因匯率變動而影響生產成本,進而左右某一項商品的市場供給

3.2 市場供給 影響供給的因素 國際效果 市場總供給是國內外廠商供給之加總

3.2 市場供給 供給函數(supply function) 對商品X之供給量 供給商品X之價格 技術相關商品R之價格 生產要素價格 其他影響供給的變數

3.2 市場供給 供給量的改變與供給的變動 市場供給量的改變 指在同一條供給曲線上,由於價格變動所引起的供給量變化

3.2 市場供給 供給的變動 當價格以外的其他因素發生變化時,會使整條供給曲線往左或往右移動 供給增加,供給曲線向右方移動 供給減少,供給曲線向左方移動

3.2 市場供給 供給量的改變與供給的變動

3.3 市場均衡 供需互動與價格調整 在某一個價格水準下,需求者願意交易的數量會等於生產者願意提供的數量之時,市場達到均衡

3.3 市場均衡 市場均衡 均衡價格(equilibrium price) 均衡數量(equilibrium quantity)

3.3 市場均衡 手機市場供需均衡

3.3 市場均衡 市場失衡與價格調整

3.3 市場均衡 市場價格高於均衡價格,供給量大於市場需求量而造成過剩(surplus) 廠商會降價求售,則供給量會減少,需求量會增加,此等變化會促使其達到均衡狀態

3.3 市場均衡 市場價格低於均衡價格,需求量大於市場供給量而造成短缺(shortage) 消費者的搶購使得價格上升,廠商也會增加生產,需求量減少直至均衡點為止

3.3 市場均衡 市場均衡與經濟效率 需求曲線可稱之為邊際私人效益 邊際私人效益(marginal private benefit, MPB) 增加一個單位產品之取得所直接獲得的私人效益

3.3 市場均衡 市場均衡與經濟效率 供給曲線可稱之為邊際私人成本 邊際私人成本(marginal private cost, MPC) 廠商生產每一個額外數量產品的成本,顯示了為了增加一個單位產品之生產所直接承擔的成本增額

3.3 市場均衡 MPB = MPC,是經濟體系之稀少性資源的最佳配置下之最佳生產水準

3.3 市場均衡 政府干預與市場均衡 數量干預 管制消費量 以量制價

3.3 市場均衡 直接干預數量

3.3 市場均衡 價格管制 物價的管制,更為普遍與常見;以我國而言,農產品的保證價格、平準基金、契作收購等,都是具體的物價管制措施

3.3 市場均衡 價格上限干預

3.3 市場均衡 價格下限干預

3.4 供需彈性 彈性 需求量或供給量變動百分比相對於某些因素(價格或所得)變動百分比的比率

3.4 供需彈性 彈性的衡量方式 弧彈性(arc elasticity) 所指的是供需線上一段距離(弧)的彈性

3.4 供需彈性 彈性的衡量方式 點彈性(point elasticity) 在一點上的變動所計算出的彈性

3.4 供需彈性 需求之價格彈性

3.4 供需彈性 ED大於1 基於價格變動而引致較大需求量變動 ED等於1 兩者變動幅度一致 為單一需求彈性

3.4 供需彈性 ED小於1 需求量變動對價格變動之敏感度較弱 ED等於∞ 彈性無窮大或 稱之為完全有彈性

3.4 供需彈性 ED等於 0 零彈性或稱之為完全無彈性

3.4 供需彈性 直線型需求函數各點彈性大小的計算

3.4 供需彈性 需求彈性的決定因素 替代品的多寡 當可替代物品的數量愈多,需求的價格彈性愈大;如果可替代物品的數量很少,則需求的價格彈性愈小

3.4 供需彈性 時間的長短 時間愈短,需求的價格彈性會愈小。反之,時間愈長,需求的價格彈性會愈大

3.4 供需彈性 長、短期需求曲線

3.4 供需彈性 需求彈性與總支出 總支出等於產品的單位價格乘以消費數量 TE = P · Q ED > 1 需求量變動率大於價格的變動率,P與TE呈反向變動關係

3.4 供需彈性 ED < 1 需求量變動率小於價格的變動率,P與TE呈同向變動關係 ED = 1

3.4 供需彈性 需求曲線上各段之價格彈性

3.4 供需彈性 需求彈性與總支出關係

3.4 供需彈性 需求之所得彈性與交叉彈性 所得彈性 需求所得彈性是衡量當消費者所得變動,所引起需求量變動的敏感度,指的是當所得變動一個百分比時,需求量變動的百分比

3.4 供需彈性 所得彈性

3.4 供需彈性 所得彈性與商品性質 正常財 當所得增加時,其需求量亦隨之提高,其所得彈性為正 EI > 0

3.4 供需彈性 正常財 0 < EI < 1 需求量變動幅度小於所得變動 必需品 0 < EI < 1 需求量變動幅度小於所得變動 奢侈品 EI > 1 需求量變動百分比大於所得變動的 百分比

3.4 供需彈性 汰選財(劣等財) 如果所得增加,反而使需求量減少,其所得彈性為負 EI < 0 中性財

3.4 供需彈性 交叉彈性 當某一商品的價格變動,引起另一種商品需求量變化之程度,即X商品價格變動一個百分點時,引起Y商品需求量之百分比變動

3.4 供需彈性 交叉彈性

3.4 供需彈性 交叉彈性與商品性質 替代品 如果X商品的價格提高,使得Y商品的需求量增加,則交叉彈性值為正 EXY > 0

3.4 供需彈性 交叉彈性與商品性質 互補品 如果X商品的價格提高,使得Y商品的需求量減少,則交叉彈性值為負 EXY < 0

3.4 供需彈性 交叉彈性與商品性質 無關品 X、Y兩種商品間無任何關聯,交叉彈性值為零 EXY = 0

3.4 供需彈性 供給之價格彈性

3.4 供需彈性 當供給線為一垂直線時 其價格彈性為零 ES = 0 當供給線為一水平線時 價格彈性則為無窮大 ES = ∞

3.4 供需彈性 當供給線為通過原點的 直線時,彈性恆等於1 ES = 1 價格彈性大於1的供給 曲線 ES > 1

3.4 供需彈性 當供給線為通過原點的 直線時,彈性恆等於1 ES < 1

3.4 供需彈性 影響供給彈性大小的因素 生產因素用途之多寡 生產因素之替代性愈大,供給彈性較大 生產成本變動之敏感程度 生產成本隨產量變動之敏感度較高(低),供給彈性就較小(大)

3.4 供需彈性 時間之長短 生產規模及生產要素投入,在長期均要較短期容易調整,長期供給曲線較短期供給曲線來得平坦,其價格彈性也比較大

3.4 供需彈性 長、短期供給曲線

3.5 市場均衡之應用分析 市場均衡之變動分析 需求增加

3.5 市場均衡之應用分析 市場均衡之變動分析 供給增加

玫瑰貴了沒? 核心概念 邊際效益 市場供需 時間讀解

3.5 市場均衡之應用分析 市場均衡之變動分析 供需同時變動 (供需均減少)

3.5 市場均衡之應用分析 市場均衡之變動分析 供需同時變動 (需求增加 供給減少)

3.5 市場均衡之應用分析 市場均衡之聯動分析 颱風侵襲造成新鮮蔬菜價格暴漲 颱風損害農作物,新鮮蔬菜供給減少,價格上升

3.5 市場均衡之應用分析 市場均衡之聯動分析 消費者轉而多購買替代品 冷凍蔬菜的需求增加,價格上漲

3.5 市場均衡之應用分析 市場均衡之聯動分析 颱風侵襲造成水果價格暴漲 颱風損害農作物,水果供給減少,價格上升

3.5 市場均衡之應用分析 市場均衡之聯動分析 消費者轉而多購買替代品 肉類的需求增加,價格上漲

假米酒真番鴨 核心概念 市場供需 互補財 時間讀解

3.5 市場均衡之應用分析 租稅負擔 假設政府課徵從量稅,供給減少,由S0左移至S1

3.5 市場均衡之應用分析 租稅負擔與需求彈性 若需求曲線彈性較小,則均衡價格較高,消費者負擔較大 若需求曲線彈性較大,則均衡價格較低,生產者負擔較大

3.5 市場均衡之應用分析 租稅負擔 需求彈性為完全無彈性 稅賦全數由消費者單獨承擔

3.5 市場均衡之應用分析 租稅負擔 需求彈性為完全彈性 稅賦全數由廠商單獨承擔

富人課稅窮人納稅 核心概念 供需彈性 時間讀解

3.5 市場均衡之應用分析 彈性與租稅轉嫁 需求與供給的相對彈性大小 租稅轉嫁程度 ED = ES 生產者、消費者各負擔一半的稅 消費者較生產者負擔較少的稅 ED < ES 消費者較生產者負擔較多的稅

3.5 市場均衡之應用分析 彈性與租稅轉嫁 需求與供給的相對彈性大小 租稅轉嫁程度 ED = 0或ES=∞ 消費者負擔全部的稅 生產者負擔全部的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