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学》 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生命科学系 王石华 博士/教授 410531564@qq.com.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生物的性状都是由细胞核 内的遗传物质(核基因)控制的,大量实验也证实了细 胞核对于遗传具有重要的作用。 但是,人们在做紫茉莉叶色的遗传实验时,却出现 了不同的情况! 父本母本子代(F1) 绿 绿绿 白 花 绿 白白 白 花 绿 花 绿白花 白 绿白花 花 绿白花.
Advertisements

第二章 染色体与遗传 第三节性染色体与伴性遗传. 人类染色体组型 人类染色体组型 人类染色体组型 性染色体与性别决定 性染色体与性别决定 伴性遗传 伴性遗传 伴性遗传 练习 练习 练习 常染色体 常染色体 性染色体 性染色体 性别决定的类型 性别决定的类型 XY 型性别决定XY 型性别决定XY 型性别决定XY.
第二课时 生物的性状与基因和染色体、 分析基因传递过程 苏科版生物新课标实验教材八下. 1 、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在 、 和 等方面相似的现象叫做 。 2 、生物体形态结构、生理特征等称为生物体的 , 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叫做 。 你能举例吗 ? 形态 生理功能 结构 生物的遗传 相对性状.
第一节 分离定律 选用豌豆作为杂交实验材料的原因 1. 豌豆是自花授粉、闭花授粉的植物, 自然 状态下是纯种 2. 豌豆花较大, 便于人工去雄和授粉 3. 豌豆成熟后子粒留在豆荚中, 便于观察计 数 4. 豌豆具有多个稳定而易于区分的性状 自花授粉 : 同一朵花内完成传粉的过程. 闭花授粉 :
第三节 连锁遗传规律 一. 性状连锁遗传的表现 二. 连锁遗传的解释和连锁和交换 的遗传机理验证 三. 连锁遗传的验证 四. 连锁遗传规律的应用.
第三章 遗传和基因工程. 知识联系 遗传的物质基础 (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DNA 分子的结构和复制 \ 基因的表达 \ 基 因的结构 \ 基因表达的调控 \ 基因工程简介 ) 遗传的基本规律 ( 分离规律 \ 自由组合规律 \ 连锁和互换规律 \ 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 \ 细胞质遗传 ) 生物的变异.
第一章第二节 自由组合定律 高茎豌豆与短茎豌豆,F 1 都为高茎。 让 F 1 自交得 F 2, 则 F 2 表现型及其比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基因型及其比例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高茎∶矮茎 = 3 ∶ 1 DD ∶ Dd.
◎ 地球上的生物種類繁多,均由細 胞所構成。 → 細胞是構成生物體的基本單位。 → 細胞也是生物體生理活動的基 本單位。
分子生物学部分开发实验 植物遗传亲缘关系研究.
生物的 遗传与变异.
aa AA Aa 1.生物的性状是由什么决定的? 2.染色体、DNA、基因之间的关系? 是由基因决定的。 3.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
药物分析 pharmaceutical analysis
第十三章 细胞质和遗传 Chapter 13 Cytoplasm and Heredity
大豆细胞质雄性不育 遗传基础的拓宽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中心 赵丽梅.
1、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和a)也随之分离。 GO 没有减数分裂就没有遗传规律。
一对血型都为A型的恩爱夫妻,生了一个O型血的孩子。夫妻俩很纳闷,为何孩子的血型和他们俩都不一样呢?他们甚至怀疑过在医院分娩时,医生将孩子换错了。 性状: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生化等特征的总称。 相对性状: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
第2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第一节 母性影响 第二节 细胞质遗传的概念和特点 第三节 持续饰变 第四节 细胞质在遗传中的作用
植物学 第四章 苔藓植物 第三节、藓 纲 一、藓纲的一般特征
1.每种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是 的,并且通常是 的。
第十章 雄性不育及其杂种品种的选育.
第 2 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自由组合定律中的 比例及概率计算 上杭二中 吴文丽.
你能分辨出来吗?.
第三节 伴性遗传.
第2节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第2节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英才网.
§4.2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第六章 遗传和变异 1.植物叶肉细胞内遗传物质的载体不包括( ) A.染色体 B.质体 C.线粒体 D.核糖体
§6.3 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 §6.3 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 人类染色体显微形态图 ♀ ♂ 它们是有丝分裂什么时期的照片? 在这两张图中能看得出它们的区别吗?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
问 题 探 讨 1.DNA的中文全名是什么? 2.为什么DNA能够进行亲子鉴定? 3.你还能说出DNA鉴定技术在其他方面的应用吗?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
遗传与基因工程.
必修2第4章第2节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人教版必修2 第4章 基因的表达 第2节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Chapter3 孟德尔遗传规律 本章要求 基本名词概念 3.1 分离定律 3.2 自由组合定律 3.3 数理统计原理在遗传研究中的应用
第2节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第2节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 学校:张窝中学 作课人:房子楠.
第三节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
1、环境中直接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做 。它可以分为 和 两类 。
讨论: 1.分离定律适用于几对基因控制着的几对相对性状? 2.一对相对性状中如何确定显隐性的关系?
欢迎光临指导.
基 因 的 分 离 定 律 2002年4月.
第2课时 基因的分离定律. 第2课时 基因的分离定律 重习要点 ◆ 一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型种类 及概率的计算 ◆ 一对相对性状遗传系谱求法及图的判断 ◆ 如何实验验证某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 ◆ 一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型种类 及概率的计算 ◆ 一对相对性状遗传系谱求法及图的判断 ◆ 如何实验验证某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
第四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复习.
第二节 遗传的基本规律 一、基因的分离定律.
拇指竖起时弯曲情形 1、挺直2、拇指向指背面弯曲 食指长短 1、食指比无名指长 2、食指比无名指短 双手手指嵌合
第二节  遗传的基本规律 一、孟德尔及其豌豆杂交试验
第三节 遗传力的估算及其应用 一、遗传力的概念
第十章:核外遗传(Extranulcear inheritance)
十一章 细胞质遗传 第一节细胞质遗传的概念和特点 细胞质遗传:由细胞质内的基因即细胞质基因所决定的遗传现象和遗传规律称之。
一、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 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 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
基于高中生物学理性思维培养的实践性课例开发
第四专题 遗传物质和遗传病 阅读材料 温州中学白荣宣.
超越自然还是带来毁灭 “人造生命”令全世界不安
有关“ATP结构” 的会考复习.
光合作用的过程 主讲:尹冬静.
基于高中生物学理性思维培养的实践性课例开发
第 二 章 遗传的细胞学基础.
Chapter 4 Mendelian Inheritance
基因信息的传递.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1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细胞分裂 有丝分裂.
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塘下中学 谢思隆 2015届高考二轮小专题复习 考纲要求 2—1 孟德尔定律 (1)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
五.有丝分裂分离和重组 (一) 有丝分裂重组(mitotic recombination) 1936 Curt Stern 发现
讨论:利用已经灭绝的生物DNA分子,真的能够使灭绝的生物复活吗?
第三节 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 授课教师 高娜.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遗传学》 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生命科学系 王石华 博士/教授 410531564@qq.com

第十章 细胞质遗传 第一节 细胞质遗传的现象和特征 第二节 细胞质遗传的物质基础 第三节 植物雄性不育的应用原理

第一节 细胞质遗传的现象和特征 教学要求 1、了解细胞质遗传的现象。 2、掌握细胞质遗传与细胞核遗传的差异。 3、掌握细胞质遗传的特征。

课前复习

课前复习(孟德尔遗传)

一、细胞质遗传现象的发现 1908年柯伦斯(Correns)观察到一项正反交实验结果的差异,首先报道了偏离孟德尔遗传的现象。 紫茉莉是其研究的植物之一。 试验结果见下表。

1909年德国生物学家柯伦斯 ——紫茉莉质体遗传试验

花斑紫茉莉 白色枝条 花斑枝条 绿色枝条

柯伦斯的实验结论 花斑性状是通过母本的细胞质传递的,而与父本花粉携带的基因没有直接的关系。

二、细胞质遗传的概念 核遗传:由染色体基因组控制的遗传现象和遗传规律的统称。例如:豌豆的红花和白花。 细胞质遗传:由细胞质基因组所决定的遗传现象和遗传规律的统称。例如:紫茉莉的花斑遗传。 细胞质基因组:细胞器和细胞质颗粒中的遗传物质的统称。

三、细胞质遗传的特点 1、遗传方式是非孟德尔式的;杂交后代一般不表现一定比例的分离; 2、正交和反交的遗传表现不同;F1通常只表现母本的性状;

三、细胞质遗传的特点 3、通过连续回交能将母本的核基因几乎全部置换掉,但母本的细胞质基因及其所控制的性状仍不消失。

四、母性影响 母性影响的表现与细胞质遗传相似,但不是由于细胞质基因组所决定的,而是由于核基因的产物在卵细胞中积累所决定的。 例:椎实螺外壳旋转方向的遗传。

椎实螺外壳旋转方向的遗传 雌雄同体,异体受精;单个饲养,自体受精。 椎实螺外壳旋转方向有左旋和右旋之分。

椎实螺外壳旋转方向的遗传 从正反交F1来看,椎实螺外壳旋转方向的遗传与细胞质遗传一致。

椎实螺外壳旋转方向的遗传 F2为右旋,不分离 F3出现3:1分离,属于孟德尔遗传,但晚了一个世代 延迟遗传

复习思考题 1、名词解释 细胞质遗传 2、紫茉莉的枝条有绿色、白色和花斑三种不同颜色,其颜色的遗传属于细胞质遗传,用♀花斑×♂绿色,其后代表现为( )。 A、绿色; B、白色; C、花斑; D、绿色,白色,花斑 D

第二节 细胞质遗传的物质基础 细胞质遗传和核遗传的异同: 相同点:性状的表现都是受基因控制。 不同点: 基因的载体不同; 第二节 细胞质遗传的物质基础 细胞质遗传和核遗传的异同: 相同点:性状的表现都是受基因控制。 不同点: 基因的载体不同; 基因的分离和分配不同。

细胞质基因 核基因的载体是染色体。 细胞质基因的载体是存在于细胞质中的细胞器,如: 动物和植物的线粒体 植物的叶绿体 动物的质体等

(一)叶绿体DNA(ctDNA) 叶绿体DNA仅占DNA总量的2-4% 闭合的双链环状分子 烟草ctDNA为156kb

(二)线粒体DNA(mtDNA) 闭合的双链环状分子 人类的mtDNA约为16.6kb mtDNA与雄性不育有关

第三节 植物雄性不育的应用原理

第三节 植物雄性不育的应用原理 教学要求 (1)了解植物雄性不育的概念和分类;雄性不育的外在特征。 (2)掌握雄配子的败育时期和败育特点。 第三节 植物雄性不育的应用原理 教学要求 (1)了解植物雄性不育的概念和分类;雄性不育的外在特征。 (2)掌握雄配子的败育时期和败育特点。 (3)掌握细胞质雄性不育的遗传特点及其利用原理。

一、相关实例介绍 女儿稻

二、植物雄性不育的概念和分类 1、植物雄性不育概念(male sterility) 指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雌蕊发育正常、雄蕊发育异常而导致花粉败育的现象。

二、植物雄性不育的概念和分类 2、植物雄性不育的分类 (1)生理性雄性不育 (2)遗传性雄性不育 细胞核雄性不育 细胞质核互作雄性不育 (3)生态遗传雄性不育

二、植物雄性不育的概念和分类 (1)生理性雄性不育 概念: 正常可育基因型植株在雄性器官发育过程中遇到不利条件,如极端温度、光照不足、干旱,或利用化学药物等处理造成的花粉败育。 特点: 暂时的、不可遗传的。

二、植物雄性不育的概念和分类 (2)遗传性雄性不育 概念: 由于遗传上的原因造成雄配子败育。 类型: 细胞核雄性不育基因(细胞核雄性不育) 细胞质与细胞核互作不协调(细胞质雄性不育)

二、植物雄性不育的概念和分类 细胞核雄性不育:核内染色体基因决定不育类型。 细胞质雄性不育:决定不育类型的基因存在于细胞质中。 质核互作雄性不育:核基因和细胞质基因共同决定不育型。

二、植物雄性不育的概念和分类 (3)生态遗传性雄性不育 概念: 具有雄性不育基因型的植株在一定生态条件下雄性不育,而在适当条件下可恢复可育的不育类型。 与生理性雄性不育的差异: 生态遗传性雄性不育可遗传

三、植物雄性不育性的外在特征 植物雄性不育性的基本特征:

四、雄配子败育的时期和特点 植物雄配子发生的任何时期均有败育的可能。

四、雄配子败育的时期和特点

五、细胞质雄性不育的利用原理 细胞质雄性不育利用最成功的例子: 袁隆平院士研究出的野败型杂交水稻; 朱英国院士研究出的红莲型杂交水稻; 前副省长李铮友教授研究出的滇型杂交水稻; 傅廷栋院士研究出的波里马杂交油菜。

五、细胞质雄性不育的利用原理 杂交水稻 杂交油菜

五、细胞质雄性不育的利用原理 胞质可育基因N 胞质不育基因S 核可育基因R 核不育基因r S r r N S R-

五、细胞质雄性不育的利用原理

五、细胞质雄性不育的利用原理

五、细胞质雄性不育的利用原理 雄性不育系S(rr) 雄性不育保持系N(rr) 雄性不育恢复系N(RR) 具有上述三系即可配套生产不育系和杂交种。

六、两区三系制种法

六、两区三系制种法 不育系 保持系 不育系 恢复系 不育系生产 杂交种生产

七、质核互作雄性不育遗传特点 1、孢子体不育和配子体不育 孢子体不育是指花粉的育性受孢子体(植株)基因型控制,而与花粉本身所含基因无关。 配子体不育是指花粉育性直接受雄配子体本身的基因型所控制。若配子体内的核基因为R,则该配子可育;若配子体内的核基因为r,则该配子不育。

七、质核互作雄性不育遗传特点 2、胞质不育基因的多样性与核育性基因的对应性 同一物种内,可以有多种质核不育类型。 由于胞质不育基因和核内不育基因的来源和性质不同,在表现型特征和恢复特性上表现出明显的差异。

七、质核互作雄性不育遗传特点 3、单基因育性和多基因育性 单基因不育性是指一对或两对核内主基因与对应的不育细胞质基因决定的不育性。一对或两对显性的核基因就能使育性完全恢复。 多基因不育性是指两对以上的核内基因与对应的胞质不育性共同决定的不育性。核内基因之间有累加效应。

复习思考题 孢子体 配子体 1、名词解释 植物雄性不育 质-核互作雄性不育型 2、孢子体不育是指花粉育性受( )基因型控制,配子体不育是指花粉育性受( )基因型控制。 孢子体 配子体

复习思考题 C 3、植物质核型雄性不育中的孢子体不育类型,如基因型为Rr时,产生的花粉表现( ): A、全不育 B、一半可育 C、全可育 D、穗上分离 C

复习思考题 B 4、植物质核型雄性不育中的配子体不育类型,如基因型为Rr时,产生的花粉表现( ): A、全不育 B、一半可育 C、全可育 D、穗上分离 B

谢谢,敬请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