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器官发生 第一节 附肢发生 第二节 鱼类主要器官发生.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2.6 隐函数微分法 第二章 第二章 二、高阶导数 一、隐式定义的函数 三、可微函数的有理幂. 一、隐函数的导数 若由方程 可确定 y 是 x 的函数, 由 表示的函数, 称为显函数. 例如, 可确定显函数 可确定 y 是 x 的函数, 但此隐函数不能显化. 函数为隐函数. 则称此 隐函数求导方法.
Advertisements

第三章 第一节 从受精卵谈起 高等动物个体发育的阶段划分 指受精卵发育为幼体 卵生动物: 胎生动物: 幼体从卵膜内孵化出来 → 性成熟的个体 幼体从母体内生出来 → 性成熟的个体 阶段 划分 阶段 划分 胚胎发育 胚后发育.
第四节 RNA 的空间结构与功能. RNA 的种类和功能 核糖体 RNA ( rRNA ):核蛋白体组成成分 转移 RNA ( tRNA ):转运氨基酸 信使 RNA ( mRNA ):蛋白质合成模板 不均一核 RNA ( hnRNA ):成熟 mRNA 的前体 小核 RNA ( snRNA ):
信号与系统 第三章 傅里叶变换 东北大学 2017/2/27.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微课比赛 胎盘的形成 姓 名:魏 强 职 工 号: 单 位:动物医学院.
§3.4 空间直线的方程.
龙星课程—肿瘤生物信息学上机课程 曹莎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医治疗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陈纪藩.
五、作用于神经系统的受体拮抗剂 兴奋性氨基酸(EAA)受体拮抗剂 抑制性氨基酸受体受体拮抗剂 神经肽Y受体拮抗剂
第一节 男性生殖 Male reproduction
生殖细胞.
植物学 第四章 苔藓植物 第三节、藓 纲 一、藓纲的一般特征
吉林大学远程教育课件 细胞生物学 (第四十五讲) 讲课人 : 孙非 学 时:48.
三重有情、修德有愛 2003/12/24.
§6.3 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 §6.3 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 人类染色体显微形态图 ♀ ♂ 它们是有丝分裂什么时期的照片? 在这两张图中能看得出它们的区别吗?
第十二章 淋巴细胞的抗原受体与辅助分子.
法 师 带 观 修 互 动 答 题 法 师 答 疑. 法 师 带 观 修 互 动 答 题 法 师 答 疑.
第八章 第三节 女性生殖系统 六、女性生殖系统肿瘤和肿瘤样病变 (一)子宫平滑肌瘤的MRI表现
第二十章 胚胎学绪论.
组织学与胚胎学.
1、这个过程要经过哪几个阶段? 2、这个过程中有哪些细胞参与? 这些细胞分别行使什么样的功能? 3、抗体又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呢?
The regular mechanism of eukaryotic DNA replication
2-7、函数的微分 教学要求 教学要点.
第三篇 组织工作.
第十五章 细胞分化与胚胎发育 第一节 细胞分化 第二节 胚胎发育中的细胞分化.
HBsAg阳性肝细胞的膜表面HBsAg抗原的检测
Presenter: 宫曦雯 Partner: 彭佳君 Instructor:姚老师
第2章 Z变换 Z变换的定义与收敛域 Z反变换 系统的稳定性和H(z) 系统函数.
骨质疏松症的遗传学研究(part 2) Hong-Wen Deng, Ph.D. Osteoporosis Research Center
第一讲: 基本流程(1).
CPU结构和功能.
1085至1125年间的官员地域分布与社会关系 1.
The Locomotor SystemⅡ Mar JING LI
第8章 静电场 图为1930年E.O.劳伦斯制成的世界上第一台回旋加速器.
胚胎原位杂交检测基因的时空表达模式.
第二节 免疫球蛋白的类型 双重特性: 抗体活性 免疫原性(抗原物质).
C语言程序设计 主讲教师:陆幼利.
软骨与骨 Cartilage ﹠ Bone.
Three stability circuits analysis with TINA-TI
三角函数诱导公式(1) 江苏省高淳高级中学 祝 辉.
第十二章 细胞分化与基因表达调控 细胞分化 癌细胞 真核基因表达调控 专题:基因的表观遗传调控.
胚胎干细胞生物学特性和研究进展.
第五节 对坐标的曲面积分 一、 对坐标的曲面积分的概念与性质 二、对坐标的曲面积分的计算法 三、两类曲面积分的联系.
超越自然还是带来毁灭 “人造生命”令全世界不安
第一节 土地利用对生态系统的干扰与生态重建.
機械製造期末報告- 加工切削 組員:高德全4A 林威成4A 陳柏源4A
定语从句(16).
用计算器开方.
第三节 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
结缔组织 Connective Tissue
崇德小学照片 4.种类繁多的动物 桐乡市崇德小学 陈梅娟.
§6.7 子空间的直和 一、直和的定义 二、直和的判定 三、多个子空间的直和.
AD相关LncRNA调控及分析方法研究 项目成员:魏晓冉 李铁志 指导教师:张莹 2018年理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作品成果展示
相关与回归 非确定关系 在宏观上存在关系,但并未精确到可以用函数关系来表达。青少年身高与年龄,体重与体表面积 非确定关系:
一 测定气体分子速率分布的实验 实验装置 金属蒸汽 显示屏 狭缝 接抽气泵.
H基因库(重链基因连锁群): --- 第14号染色体 κ基因库(κ链基因连锁群): --- 第2号染色体 λ基因库(λ链基因连锁群):
第18 讲 配合物:晶体场理论.
第十三章 Chapter 13 B淋巴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 (B-cell immunity)
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 小学数学总复习.
基因信息的传递.
BAFF在活动性SLE患者T细胞中的表达:
细胞分裂 有丝分裂.
第三节 数量积 向量积 混合积 一、向量的数量积 二、向量的向量积 三、向量的混合积 四、小结 思考题.
受限超对称模型中Higgs粒子性质研究 曹 俊 杰 河南师范大学 北京大学高能中心 重庆,海峡两岸会议,2012年5月 基于工作:
编程达人-- 从零开始学UI系列教程 第九节、布尔运算 先行者 YC.
入侵检测技术 大连理工大学软件学院 毕玲.
五.有丝分裂分离和重组 (一) 有丝分裂重组(mitotic recombination) 1936 Curt Stern 发现
§2 自由代数 定义19.7:设X是集合,G是一个T-代数,为X到G的函数,若对每个T-代数A和X到A的函数,都存在唯一的G到A的同态映射,使得=,则称G(更严格的说是(G,))是生成集X上的自由T-代数。X中的元素称为生成元。 A变, 变 变, 也变 对给定的 和A,是唯一的.
本ppt来自:千教网(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八章 器官发生 第一节 附肢发生 第二节 鱼类主要器官发生

第一节 附肢发生 附肢发育的研究是发育生物学的一个重要课题。脊椎动物,特别是鸟类和两栖类附肢(limb)的发育包含了大量的、各种各样的诱导作用。 有尾类的蝾螈和美西螈附肢具有明显的再生能力,是研究再生的极好模型。

脊椎动物的附肢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器官,每一块骨和肌肉的位置都被精密地组织在一起。附肢在三个基本轴上是不对称的,但左前肢总是和右前肢呈镜面对称。 脊椎动物的附肢都是由体壁中胚层和外部的表皮共同组成的。

鸡翅内骨的排列模式及其不对称性

孵化10天的完整鸡翅标本,示三个发育轴:近侧-远侧轴、前后轴及背腹轴。

在所有的四足动物中,附肢发育的基本形态发生原则(basic morphogenetic rules)是相同的。 构建一个附肢所需要的位置信息要在一个三维(或包括时间在内的四维)的、相互协调的系统中发挥作用。现在已鉴定了一系列蛋白,在附肢近远轴、前后轴和背腹轴的形成过程中发挥作用。

肢芽的形成 附肢的早期发育 前肢和后肢的特化 顶外胚层嵴的形成 附肢发育时期轴的建立 同源基因在附肢发育中的作用 细胞死亡与指和关节的形成

一. 肢芽的形成 附肢场的形成 脊椎动物的附肢在起源上是由胚胎体壁向外生长形成的,主要是由来自中胚层的疏松间质形成的中央核,以及来自外胚层的表皮两大部分组成。

许多脊椎动物胚胎中的预定附肢区(prospective limb area)已被定位。能形成一个附肢的所有细胞,称为附肢场(limb field),包括位于中央的、产生附肢本身的中胚层细胞(附肢盘,limb disc)以及形成周围的躯干组织和肩带/腰带的细胞。 附肢场起初具有调节失去或增加部分附肢的能力,附肢场中的每个细胞都能被指令形成附肢的任意一部分。

美西螈(Ambystoma maculatum)的预定前肢场

树蛙( Hyla regila )的早期后肢场被许多寄生的线虫卵分隔开,形成多附肢的蝌蚪,示附肢场的调整能力。

附肢芽的形成 附肢的原基称为附肢芽(limb bud)。附肢芽形成的位置在每一物种是恒定的,由Hox基因沿身体前后轴表达的水平决定。

鸡胚胎的肢芽 孵化后第三天胚胎 的侧面出现肢芽

视黄酸RA对于肢芽的向外生长具有重要的意义。用药物阻断RA的合成,将抑制肢芽最初的形成。 Hensen’s结可能是产生RA的源泉。沿身体前后轴呈梯度分布的RA可以激活某些同源框基因,促使这些细胞形成肢场。RA还可以引起再生尾中的同源转化现象(homeotic transformation) 。

A,RA处理蝌蚪的尾巴引起肢的再生; C,RA处理促进肢芽的形成(箭头所指部位)。

二. 附肢的早期发育 1 附肢发育中外胚层和中胚层间的相互作用 1 附肢发育中外胚层和中胚层间的相互作用 附肢发育起始于肢场侧板中胚层(四肢骨的前体)和体节中胚层(四肢肌肉的前体)间质细胞的增殖。 体节中胚层细胞沿胚胎长轴的增殖,逐渐在表皮的下面形成厚的间质细胞团,可能与两对附肢形成的位置有关。

两栖类胚胎中附肢由中胚层起源的图解

覆盖在间质细胞团表面的表皮变得稍微增厚,同时被包裹在内部的间质细胞团向外突出,形成肢芽(limb bud)。 肢芽形成的信号是由形成预定附肢间质细胞的侧板中胚层细胞提供的,这些细胞分泌的FGF10能够启动上皮和中胚层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含有FGF10的磁珠(bead)异位放置于上皮下方,会诱导出额外的肢芽。

FGF10的表达及其在鸡肢发育过程中的作用。

FGF异位诱导结果示意图

FGF异位诱导结果实例

三、前肢和后肢的特化 Gain-of-function实验结果表明,转录因子TBX4和TBX5分别与后肢和前肢的特化有关。 Loss-of-function资料也表明,人类TBX5基因缺失会导致上肢和心脏的异常,但下肢基本不受影响。

异位表达TBX4,可以使FGF10诱导形成的前肢转变为后肢

四. 顶外胚层嵴的形成 随着鸟类和哺乳类的中胚层间质细胞进入肢区,它们分泌的因子诱导肢芽顶端前、后边缘的外胚层细胞伸长,形成一个增厚的特殊结构,称为顶外胚层嵴(apical ectoderm ridge,AER)。AER是一个临时的结构,对于附肢的继续向外生长是至关重要的。

间质细胞分泌的因子可能是FGF10,其他的FGF因子如FGF2、FGF4和FGF8虽然也可以诱导AER的形成,但FGF10合成的时间和位置都是适当的。 FGF10能够诱导鸡胚背腹交界处的外胚层形成AER。在背部化的肢芽突变体中,由于没有背腹交界,便不能形成AER。

肢芽形成中的分子互作模型

扫描电镜观察孵化4.5 天的鸡胚肢芽,显示顶外胚层嵴AER。 AER:中胚层间质细胞诱导其外侧的外胚层细胞形成突起结构,位于肢芽的远端边缘背腹交界处,是肢体生长的主要信号中心。 AER的作用: 1. 维持其内侧的间质细胞的增生 能力,使肢体沿Proximal- Distal轴线生长。 2. 维持A-P轴线控制因子的表 达。 3. 与控制A-P和D-V轴线的因 子互作,以指导细胞的分化。 扫描电镜观察孵化4.5 天的鸡胚肢芽,显示顶外胚层嵴AER。

附肢的向外生长涉及AER和中胚层间持续的相互作用。 一旦中胚层诱导其上方的外胚层形成AER,AER与 中胚层的相互作用对附肢的向外生长是最重要的。 中胚层在附肢发育中也起着关键的作用。AER起初 的形成和继续存在依赖于位于其下方的中胚层。

AER与位于其下的中胚层的相互作用

附肢发育中至少要求三种类型的外胚层和中胚层间的相互作用: 第一,中胚层起始附肢芽向外生长和形成AER; 第二,AER进一步刺激肢芽的向外生长以及肢芽中胚层的 增殖和分化; 第三,附肢芽中胚层提供保持AER所必须的刺激。

五、附肢发育时期轴的建立 脊椎动物完全形成的附肢包含三个轴的发育:近远轴(proximal-distal, P-D)、背腹轴(dorsal-ventral,D-V)和前后轴(anterior-posterior, A-P)。 附肢发育中三个轴的建立具有各自的时间性,它们好像是按下列顺序决定的:前后轴、背腹轴和近远轴。

1. 近远轴的发育 附肢沿近远轴的分化是由AER和附肢中胚层诱导的相互作用产生的。附肢芽的逐渐向外生长是由于位于AER下面间质细胞的增殖,而AER释放的分子维持间质细胞不断进行分裂。 由AER合成、释放到其下的间质中的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可能是鸡胚中维持间质细胞增殖的分子。

AER和附肢芽中胚层的相互作用

外胚层嵴顶端对于肢芽近远轴图式的发育是必须的。 从正在发育的肢芽中去除AER,将导致肢芽生长的停止;在发育后期将AER去除,可得到较为完整的肢。

生长因子可以替代顶外胚层嵴。 将AER切除后,移植能释放生长因子FGF-8的玻璃珠, 可使肢几乎正常发育。

2. 背腹轴的分化 在鸡翅中,沿背腹轴有一很清晰的图式。背腹轴的组成部分是由早期鸡胚胎预定肢芽区域的外胚层决定,并在背腹轴之间发育形成顶外胚层嵴。 在突变小鼠中控制着脊椎动物肢的背腹轴的基因已经被确定。 Wnt-7a基因在肢背部中胚层图示形成中起到关键作用。

从体节发出的信号参与背部外胚层的确定。在鸡翅芽中,背腹外胚层界线的建立明显有Notch受体信号的参与。 基因Engrailed-1在AER形成之前就已经在附肢腹部的外胚层特异地表达,有可能特化为将来的腹部区域。

外胚层控制发育中肢的背腹轴图式的形成。 Wnt-7a在背部外胚层中表达,而Engrailed基因在腹部外胚层中表达。lmx-1基因在背中胚层中被Wnt-7a诱导表达,并且参与背部结构的确定。

3. 前后轴的特化 附肢芽前后轴的极性是在肢芽能识别之前就已特化。 有两种主要模型用来解释前后轴的特化。一种是极化活动区(zone of polarizing activity,ZPA)可扩散形态发生子模型(ZPA diffusible morphogen model)。另一种是极性坐标模型(the polar coordinate model)。

六. 同源基因在附肢发育中的作用 现代研究认为附肢是通过特异基因在特定细胞中的表达决定的,同源基因可用于解释附肢发育中的所有主要现象。 同源基因决定附肢场 附肢场的边界与诱导能力有关,而此边界是由同源基因的表达模式决定的。

渐进带的相互作用是由msx-1和msx-2基因调节的 AER和位于其下的间质的相互作用是由msx-1和msx-2基因产物调节的。 msx-1基因起初在整个早期的附肢芽中表达,但此后变得局限于直接位于AER下方的渐进带间质中表达。msx-2基因起初是在AER和前部的间质中的表达。

由同源基因决定前后轴和指的特性 HoxD基因家族(Hoxd-9到Hoxd13)的表达模式在小鼠附肢芽的后部边缘是重叠的。这意味着在后部边缘产生小指的细胞表达所有这些基因,而在前部边缘形成拇指的细胞只表达Hoxd-9。显然,在不同Hox-D基因的表达中存在一个编码特化前后指的模式。

Hox基因在决定肢体P-D轴线中的作用 肱骨 桡骨 尺骨 掌骨 和 指骨

Hox基因缺陷导致肢体相应部位的缺失

人的多指症也可能与Hox基因的异位表达有关

七. 细胞死亡与指和关节的形成 脊椎动物附肢中特定细胞的死亡是可遗传的程序性细胞死亡,是进化过程中经自然选择形成的。 细胞死亡在指/趾的成形过程中,特别是关节形成和手指的分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鸭胚和鸡胚后肢原基中细胞死亡模式的比较。

鸡胚趾间细胞的程序性死亡信号可能由BMP发出, 封阻BMP的受体将会阻止这些细胞的程序性死亡。 noggin expression 在早期肢芽中,BMP2、BMP4、BMP7在趾间组织中表达,促进趾间组织的凋亡,趾区表达的noggin可拮抗BMP。 但在较后期的肢体中,BMP促进间质细胞分化为软骨。 dominant negative BMP receptor 鸡胚趾间细胞的程序性死亡信号可能由BMP发出, 封阻BMP的受体将会阻止这些细胞的程序性死亡。

在附肢的正常发育过程中,BMP既可以诱导间质细胞发生凋亡,也可以刺激它们分化为软骨形成细胞,这要取决于它们所处的发育阶段。 在关节形成过程中,BMP7可以促进软骨的形成,而BMP2和GDF5在骨之间的位置表达,促进关节的形成。

BMP蛋白可能参与了软骨的稳定和关节的形成过程。鸡肢形成晚期,BMP7(A)和BMP2(B)的表达。

Noggin蛋白的作用。C,16.5天正常小鼠前肢中GDF5在关节形成处表达; D,Noggin缺陷型突变体小鼠中不表达GDF5,也不形成关节。

第二节 鱼类主要器官发生 自学 参考书:水产动物组织胚胎学 李霞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