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素需求:勞動和土地市場.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1/67 美和科技大學 美和科技大學 社會工作系 社會工作系. 2/67 社工系基礎學程規劃 ( 四技 ) 一上一下二上二下三上 校訂必修校訂必修 英文 I 中文閱讀與寫作 I 計算機概論 I 體育 服務與學習教育 I 英文 II 中文閱讀與寫作 II 計算機概論 II 體育 服務與學習教育 II.
Advertisements

專業科目必修 管理學概論、化 妝品行銷與管理、 專題討論、藥妝 品學、流行設計、 專題講座、時尚 創意造型與實務 專業科目必修 化妝品法規、生 理學、化妝品原 料學、化妝品有 效性評估、時尚 化妝品調製與實 務、藝術指甲、 生物化學概論、 美容經絡學、校 外實習 專業科目必修 應用色彩學、化 妝品概論、時尚.
Chapter 11. 行銷管理 Chapter 11 訂價概 念 11-2 行銷管理 Chapter 11 訂價 概念 11-3.
聖若翰天主教小學 聖若翰天主教小學歡迎各位家長蒞臨 自行分配中一學位家長會 自行分配中一學位家長會.
第十章 分 配 理 論 INDEX 第一節 所得分配的基本概念 第二節 生產要素的需求 第三節 分配的邊際生產力理論
手术切口的分级与抗菌药物的应用 贵阳医学院附属白云医院感染管理科 沈 锋
「健康飲食在校園」運動 2008小學校長高峰會 講題:健康飲食政策個案分享 講者:啟基學校-莫鳳儀校長 日期:二零零八年五月六日(星期二)
收益的種類 溫故知新 1.
脊柱损伤固定搬运术 无锡市急救中心 林长春.
行政訴訟法 李仁淼 教授.
獨占與管制 張清溪 / 台大經濟系.
譯著:王銘正 製作:王銘正 馬惠茹 © 2012 Cengage Learning. All Rights Reserved. May not be copied, scanned, or duplicated, in whole or in part, except for use as permitted.
6 生產者決策的基礎 第5章探討消費者行為, 導出需求線。 本章及下一章分析生產者行為, 導出供給線。 生產者行為, 按三個步驟分析:
務要火熱服事主.
作业现场违章分析.
蒙福夫妻相处之道 经文:弗5:21-33.
物價膨脹與通貨緊縮 物價膨脹.
第十章 分配理論 10-1 所得分配的基本概念 10-2 所得分配不均度的測量 10-3 所得分配與社會福利
所得分配的意義 所得分配的種類 功能性所得分配 個人所得分配 「為誰生產」是基本的經濟問題之一,也就是「如何分配」的問題。經濟學所討論的「分配」(distribution)指「將生產活動的成果分給參與生產的經濟成員之經濟行為。」 所得分配的種類 功能性所得分配.
廠商的目標在追求利潤最大。 第6章分析生產與成本, 本章加入收益, 分析完全競爭市場廠商利潤最大的產量, 以及供給線與生產者剩餘。
廠商概論 廠商在要素市場中雇用生產要素(包括勞動、資本、土地、企 業能力),用以生產產品,並將產品在產品市場中銷售。
第2章 市場、需求與供給 經濟學原理‧溫明忠 著‧前程文化 出版.
學生:蔡耀峻、許裕邦 座號:23號、21號 指導老師:黃耿凌 老師
第四章 資金成本.
6.5滑坡 一、概述 1.什么是滑坡? 是斜坡的土体或岩体在重力作用下失去原有的稳定状态,沿着斜坡内某些滑动面(滑动带)作整体向下滑动的现象。
九十八學年度第一學期經濟學 Chapter 4 價格彈性.
第八章 完全競爭 作者:顏榮祥 (南台科技大學管理與資訊系) 中 華 民 國 97 年 9 月.
六、生產決策與完全競爭 生產的基本概念 生產理論 成本分析 完全競爭的短期均衡 完全競爭的長期均衡.
完全競爭市場的廠商 14.
破漏的囊袋.
Notes appear on slides 4, 6, 65, and 67.
本章內容要點: 成本與廠商決策 短期的成本結構 平均成本與邊際成本的關係 長期的成本結構 規模經濟 等產量曲線與成本分析.
5 生產理論與成本分析.
26 總合供需均衡 本章首先由勞動市場推導 AS 線; 再與 AD 結合作 AD-AS 均衡分析。 古典學派與凱因斯學派對失業的看法不同。
7 生產者的選擇 前章分析需求線背後的消費者行為, 本章討論供給線背後的生產者行為, 並導出供給線。 生產者行為可分三個步驟來討論:
本章學習目的 瞭解生產者決策的基本概念 瞭解生產理論 瞭解短期成本曲線 瞭解長期成本曲線
廠商概論 廠商在要素市場中雇用生產要素(包括勞動、資本、土地、企 業能力),用以生產產品,並將產品在產品市場中銷售。
第4章 即期匯率的決定(I).
6 生產者決策的基礎 本章及下一章則要討論供給線背後的生產者行為;從追求利潤最大的行為。對生產者行為的了解,可分為三個步驟:
生產要素市場 Copyright © 2008 Cengage Learning.
寡占理論 複習一下 1.
完全競爭市場廠商短期均衡 完全競爭市場廠商 虧損的三種情形 簡報是否有重複? 1.
學習目標 OBJECTIVES 瞭解企業經營的目標 瞭解生產要素投入與產出的技術關係 區別短期產出與長期產出 說明邊際報酬遞減法則
學習目標 知道生產要素市場的特性。 描述邊際生產力。 說明生產要素價格的決定。 知道勞動市場供需與工資的關係 OBJECTIVES.
四種市場結構的類型與比較 完全競爭市場的特徵.
第四章 生產理論 1.生產函數 2.生產期間 3.總產量、平均產量與邊際產量 4.等產量線 5.最適要素僱用量 6.規模報酬.
第六章 企業組織與生產理論.
5.1 企業經營目標 經濟學中假定廠商在自由經濟制度下,基於自利,具有追求利潤極大化的動機
第七章 分配理论 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提出“四位一体”的公式: 劳动 ---工资 资本 ---利息 土地 ---地租
十六、總合供需均衡 或避市場均衡與利率之決定 利率與商品市場均衡 總合需求線 勞動市場均衡與總合供給線 凱因斯寵何供需模型之均衡分析
生鲜谈判.
Chapter 18 The Markets for The Factor of Production
資管二乙經濟學 第一章:為什麼要唸經濟學?.
聖本篤堂 主日三分鐘 天主教教理重温 (94) (此簡報由聖本篤堂培育組製作).
聖公會聖匠堂長者地區中心 長者支援服務隊 香港房屋協會 家維邨義工隊
安慰能力測試 我感到非常孤單 為何要這麼痛苦?做人毫無價值,活著根本沒有意思。 我拖累了你。 假如我不在,情況會如何呢?
生產要素 (一) 生產要素可以分為原始投入(primary input)和中間投入 (intermediate input)兩種。
個體經濟學 張清溪 / 國立台灣大學
學習目標 知道生產要素市場的特性 描述邊際生產力 知道勞動市場供需與工資的關係 知道基本工資、外勞引進對勞動者的影響 OBJECTIVES.
需要量變動與需要變動 影響需要變動之因素-其他因素 1.
四種市場結構的類型與比較 寡占市場的特徵.
獨占性競爭 17.
第五篇 分配理论 第十一章 生产要素的需求 第十二章 生产要素的供给和收入分配 2019/4/25.
圖解經濟學 第二篇 個體經濟活動.
圣依纳爵堂 主日三分钟 天主教教理重温 (95) (此简报由香港圣本笃堂培育组制作).
生產要素 (一) 生產要素可以分為原始投入(primary input)和中間投入(intermediate input)兩種。
第 3 章 彈 性 經濟學 精簡本 作者 謝振環.
基督是更美的祭物 希伯來書 9:1-10:18.
8 生產要素的供需.
明愛屯門馬登基金中學 中國語文及文化科 下一頁.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要素需求:勞動和土地市場

廠商的三大決策 要生產多少產品? 要如何生產?亦即要使用哪一種生產技術? 對每一種投入要素的需求有多少?

本章主題 廠商在完全競爭的要素市場中的決策行為─ 廠商的要素需求。

三種主要的投入要素及其價格 勞動(力) ─ 工資。 土地─地租。 資本(財) ─ 利息。

廠商在要素市場的選擇 勞動市場 家戶部門 廠商 勞動供給 勞動需求

I. 要素市場 一些基本觀念 1.1 要素需求:引申的需求。 1.2 要素之間的互補性與可替代性 1.3 報酬遞減 1.4 邊際生產收益

1.1要素需求:引申的需求 引申需求:對(生產)要素的需求是基於要利用它來生產產品 。 只有當家戶部門對廠商所生產的物品與勞動有需求時,廠商才會對要素有所需求。

要素的生產力 某一要素的生產力以該要素每單位所能生產產品的數量來衡量。

1.2要素之間的互補性與可替代性 要素之間可能有互補的關係,或者可以互相替代。 廠商對各種要素的需求是緊密相關聯的。 互補:機器(資本) + 操作員(勞動) 替代:人工(勞動) v.s. 機器人(資本)

1.3 報酬遞減 勞動邊際產量 (MPL) = ,其他要素的數量為固定,每多投入一單位勞動,產品所能增加的數量。 廠商在短期內會受到的產能限制,如果它決定增加產量,最終將會面對報酬遞減。 亦即,L 增加, MPL會遞減。

1.4邊際生產收益 邊際生產 收益 (Marginal Revenue Product, MRP): 其他條件不變,短期內, 廠商每增加一單位的變動投入總所能增加的 收益。

勞動的邊際生產收益 MRPL = = = MPL* MR = 多投入一單位勞動所能增加產品的數量, 亦即勞動的邊際產量 = 多投入一單位勞動所能增加產品的數量, 亦即勞動的邊際產量 = 將這些產品出售後所能增加的收益,亦 即為廠商的邊際收益

勞動的邊際生產收益 若產品市場為完全競爭市場,則MR = PX MRPL = MPL* PX

MRPL (1)總勞動量 (2)總產出 (3) MPL (4) MR(=P) (5) MRPL - 1 10 $ .50 5.00 2 25 - 1 10 $ .50 5.00 2 25 15 7.50 3 35 4 40 5 2.50 42 1.00 6 aThe “price” is essentially profit per sandwich; see discussion in text.

MRPL遞減 MRPL = PX  MPL 在報酬遞減的限制下, MRPL 終究會遞減。

II. 勞動市場 2.1 僅使用一種變動生產要素(勞動)的廠商決策。 2.2 使用兩種變動生產要素的廠商,在短期和長期的決策。 2.3不同的勞動市場。

2.1 僅使用一種變動生產要素(勞動)的廠商決策 成本─效益的邊際分析: 成本:每多雇用一單位的勞動會增加 多少成本? 效益:每多僱用一單位勞動可以增加 多少收益?

使用勞動的成本 若勞動市場為完全競爭的市場,則勞動的均衡價格(工資w*)由市場供需所決定。 市場交易的雙方都是均衡工資的接受者。 廠商可以依均衡工資雇用它想要的勞動量。 每多雇用一單位勞動會增加的成本,即為市場的均衡工資(w*)。

雇用勞動的收益 每多雇用一單位勞動可以增加的收益,即 為「勞動的邊際生產收益」(MRPL) MRPL = R/ L = MR*MPL = PX*MPL

MRPL 若w* = $4,廠商會雇用3單位的勞動 (1)總勞動量 (2)總產出 (3) MPL (4) MR(=P) (5) MRPL - - 1 10 $ .50 5.00 2 25 15 7.50 3 35 4 40 5 2.50 42 1.00 6 若w* = $4,廠商會雇用3單位的勞動

廠商雇用勞動的條件 只要單位勞動的MRPL大於勞動的單位成本(當時的工資率) ,廠商就會雇用該單位的勞動。 廠商雇用勞動的條件: MRPL W* 廠商雇用勞動的均衡條件: MRPL = W*

MRP與廠商的要素需求 勞動市場 代表性廠商 廠商對勞動的需求量 W* =MRPL = 10

MRP與廠商的要素需求 S’’ S’

MRP與廠商的要素需求 若 w* 下跌,增加勞動的雇用量。 若 w* 上升,減少勞動的雇用量。

短期的要素需求曲線 若廠商僅使用一種變 動投入,則該要素的 MRP線即為廠商的短 期要素需求線。

利潤最大化條件的比較 商品市場:MR = MC 勞動市場:MRPL = w*

利潤最大化條件的比較 MRPL = w* MR * MPL = w* MR = w */MPL = = = MC

兩種利潤最大的條件 兩種條件不過是相同選擇秩序下的兩種觀點。 兩者的選擇程序是相同的 MR MRPL 產品的價格 產品的價格 技術水準 投入要素的價格 投入(勞動)的MC 技術水準 投入要素的價格 產品的MC If the only variable factor of production is labor, the condition W* = MRPL is the same condition as P = MC. The two statements are exactly the same thing. 廠商會雇用 的勞動量 廠商會生產 的產量

廠商面對的取捨 產品市場 勞動市場 MRPL= 利潤最大 單位勞動的邊際成本=W* MPL的價值 廠商

2.2使用兩種變動生產要素的廠商 勞動以及部份資本都是變動的生產要素。 如果廠商增加它的資本財的存量,會提高勞動的生產力;反之亦然。 每一種要素與其他要素會有互補的作用。 勞動與資本之間也存在互相替代的關係。

要素價格變動的兩種效果 當某要素價格變動時會產生兩種效果: 要素替代效果 產量效果

要素價格變動的替代效果 廠商會以價格相對下跌的要素來取代價格相對上漲的要素。 例:若資本的價格不變,而勞動價格上漲了,廠商會以資本來取代部分的勞動。

要素價格變動的替代效果 例:兩種不用的生產技術生產每一單位產品所需投入的 K & L K L A(資本密集) 10 5 B(勞力密集) 3 10 (K/L)A=10/5=2 (K/L)B=3/10=0.3

要素價格變動的替代效果 廠商對w上漲的反應 技術狀態 每單位產品所需的 投入 單位成本 Y 每單位產品所需的 投入 單位成本 IF PL = $1 PK = $1 (PL x L) + (PK x K) K L A (資本密集) 10 5 $15 $20 B (勞力密集) 3 $13 $23 PL = $2 PK = $1 (PL x L) + (PK x K) 若 PL = PK = $1,勞動密集的生產方式比較節省成本 若 PL = $2,PK = $1 ,資本密集的生產方式比較節省成本

要素價格變動的替代效果 當勞動價格上升,勞動相對於資本變得更貴。廠商以資本替代勞動,並將生產方式由B型生產技術改為A型生產技術。 工資上漲對生產一百個單位產品的廠商所產生的替代效果。 為生產100個單位的產品 對K的總需求 對L的總需求 總變動成本 When PL = $1, PK = $1, firm uses technology B 300 1,000 $1,300 When PL = $2, PK = $1, firm uses technology A 500 $2,000 當勞動價格上升,勞動相對於資本變得更貴。廠商以資本替代勞動,並將生產方式由B型生產技術改為A型生產技術。 雖然廠商改用較便宜的生產方式,但生產的總成本仍然增加了。

要素價格變動的產量效果 要素的產量效果:若某要素的價格上漲,廠商將減少該要素所生產的商品,同時減少對所有要素的需求,反之亦然。 理由:若產品價格不變,生產的成本增加,在利潤最大的考量下(MR = MC),廠商會減少產量,反之亦然。

要素價格變動的產量效果 MC2 q2 MC1 q1 $5 Price ($ per unit) 生產成本增加使得 MC 1移向 MC2 q 1 減少為 q2 MC1 q1 $5 Output

替代效果、產量效果與要素需求線 替代效果和產量效果可以解釋要素的需求線為何是負斜率。 替代效果:當某要素的價格相對下降時,廠商會多使用這項要素,來取代其他的要素;所以有價格下跌,需求量增加〈負斜率〉的現象 產量效果:當要素價格下跌時,廠商會提高產品的產量,連帶對要素的需求量也增加(負斜率)。

2.3 不同的勞動市場 現實世界裡存在著許多不同類型的市場:例: MBA 的球員市場 7-11的服務員工市場 大學教授 非技術性工人 這些市場的勞動工資是如何決定的?

2.3不同的勞動市場 如果所有的勞動市場都是競爭的,這些市場的工資都決定於供給和需求的交點。 只要勞動的生產價值超過市場的工資水準,廠商就會雇用勞動。這對所有競爭的勞動市場都適用。

III. 土地市場 3.1土地市場的特徵 3.2地租與土地所生產的產品的價值

地租的爭論 1795-1800年間,英國的穀物價格連漲二 倍,使人民生活的費用大幅增加,同時期 的地租也快速上升。 爭論的焦點:什麼因素造成穀物價格的上 漲?

地租的爭論 地主調高地租,使穀物的生產成本提高,導致 穀物價格的上漲。 李嘉圖(D. Ricardo, 1772-1823):因為拿破崙 戰爭使穀物的生產大量減少〈供給減少〉,致 使穀物價格上揚。「不是因為地租迫使穀物昂 貴,而是穀物昂貴才有地租。」

地租的意義 地租:指「土地的使用價格」,而非 「土地的價格」。

3.1土地市場的特徵 地租 供給 土地和 其他要素不同,它的總供給是毫無彈性的。 土地的供給線是一條垂直線。 土地面積

需求決定價格 供給固定,物品的價格是由需求所決定。 由於土地的供給固定,它的價格就由家戶部門和廠商願意為它付出多少所決定。 供給 地租 需求 土地面積

純粹租 任何供給固定的生產要素的報酬都被稱為 「純粹租」。 又稱為「經濟租」或「準租」

兩點引申的意義 若穀物價格上漲是因穀物供給減少所引起,只要設法增加穀物的供給,穀物的價格就會下降,地租自然也會跟著下降。 土地是一種生產要素,對穀物有所需求才引申對土地的需求。因此,地租的高低是由穀物價格決定的,而不是由地租來決定穀物的價格。

特定用途的土地與特定品質的土地 特定用途土地的供給不一定是毫無彈性或固定的。 在特定區域或具有特定品質土地的供給就非常固定。 供給 地租 需求 需求 土地面積 土地面積

3.2地租與土地所生產的產品的價值 MRPA = PA 只要利用土地生產的產品所賺得的報酬足以償付土地的價格,廠商就會付錢使用該土地。

地租的差異 台北市東區SOGO百貨公司附近 桃園龜山鄉大同路

地租的差異 為何地租會有差別? 例: 農地 ─ 肥沃程度不同 都市商店 ─ 區域地段不同

地租的差異 土地所能創造的價值不同會決定不同的地 租 肥沃農地的地租要高於貧瘠農地的地租 鬧區的地租要高於郊區的地租

土地的互相影響 由於土地無法搬遷,因此每塊土地的價值 會受其週遭土地狀況的影響。 例:在垃圾掩埋場附近的土地價值比較低。

IV.廠商在要素市場達成利潤最大的條件: 完全競爭市場廠商利潤最大的條件: PL = MRPL = (MPL X PX) PK = MRPK = (MPK X PX) PA = MRPA = (MPA X PX) L:勞動 K:資本 A:土地 X:產品 Px:產品的價格

IV.廠商在要素市場達成利潤最大的條件: 完全競爭市場廠商利潤最大條件的另一種表達方式: 花最後一塊錢在每一種生產要素所獲得的邊際報酬都要相等,且等於產品價格的倒數。

廠商在要素市場達成利潤最大的條件: 若MPL/PL > MPK/PK 假設 PL = PK = $1, MPL = 10, MPK = 5 將購買資本的最後一元轉為購買勞動,則總產量可以淨增加5單位。

V. 要素需求曲線 決定要素需求取線的形狀與位置的因素為 何? 移動要素需求線的因素為何?

移動要素需求曲線的因素 要素本身價格以外的因素 1. 對產品的需求的改變; 2. 互補與替代要素數量的改變; 3. 其他生產要素的價格 4. 技術變動

對產品需求的改變 MRPL = MPL * PX 對 X 的需求增加,使PX上升 MRPL = MPL * PX 也跟著上升

對產品的需求 如果對產品的需求增加,產品價格會上升,勞動的邊際生產收益也會上升,自然地提高對勞動的需求,以及工資率。 。 勞動市場 代表性廠商 如果對產品的需求增加,產品價格會上升,勞動的邊際生產收益也會上升,自然地提高對勞動的需求,以及工資率。 。

勞動生產力對要素需求的影響 勞動生產力:MPL MRPL = MPL * PX 如果勞動生產力上升,則MRPL也跟著上升。

勞動生產力對要素需求的影響 勞動市場 代表性廠商 如果勞動的生產力上昇,勞動的邊際產量和邊際生產收益也會上升。

影響勞動生產力的要素 資本累積:資本財的生產和使用會增強勞 動的生產力; 技術變動:技術進步也會提高勞動生產力。

資本累積對要素需求的衝擊 勞動市場 代表性廠商 資本財的生產和使用會增強勞動的生產力,自然地提高對勞動的需求,以及工資率。

技術變動的衝擊 技術變動:指為了提高現有投入要素的生產力或邊際產量,而引入新的生產方式或新的產品。 技術變動能夠並確實對要素的需求有顯著的影響力。

VI. 資源配置與競爭市場的產品組合 競爭市場下,利潤最大化廠商的三大基本決策: 要生產多少產品? (MR = MC) 要如何生產?亦即要使用哪一種生產技術? (min Cost) 對每一種投入要素的需求有多少? (MRPL = PL)

所得分配 在市場經濟制度下,要素的擁有者將要素經由市場的交易,賺取所得。 勞動(力) ─ 工資。 土地─地租。 資本(財) ─ 利息。

所得分配的邊際生產力理論 在競爭市場下,要素的均衡價格: 要素所得決定於要素的生產力〈以 MP 來衡量〉。 PL = MRPL = (MPL X PX) PK = MRPK = (MPK X PX) PA = MRPA = (MPA X PX) 要素所得決定於要素的生產力〈以 MP 來衡量〉。